跳转到内容

星冕:修订间差异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删除的内容 添加的内容
→‎参看:​ 增加或調整分類
→‎物理性質:​ 內容擴充
第45行: 第45行:
== 物理性質 ==
== 物理性質 ==
[[File:Twistedflux.png|thumb|展示太陽週期中太陽磁流結構的繪圖。]]
[[File:Twistedflux.png|thumb|展示太陽週期中太陽磁流結構的繪圖。]]

太陽的日冕比可見的太陽表面要熱得多(150至450倍):[[光球]]的平均[[溫度]]是5,800[[熱力學溫標|K]],而日冕的是100萬至300萬K。但是,日冕的密度是光球密度的10 <sup>-12 </sup>倍,因此產生的可見光約只是光球的百萬分之一。日冕和光球被相對較薄的一層[[色球]]分隔開來。日冕加熱的確實機制仍然是有爭論的議題,其可能的機制包括後面將論述的太陽[[磁場]]和[[磁流體力學]]。由於磁場是開放的,日冕外緣不斷的流失,從而產生[[太陽風]]。

日冕在太陽表面的分布並不總是平均的。在寧靜的時期,日冕或多或少的局限在[[赤道]]的區域,[[冕洞]]覆蓋在[[地理極點|極區]]的區域。然而,在活躍的時期,雖然最突出的是[[太陽黑子]]活躍區,但日冕均勻的分佈在赤道和極區。[[太陽週期]]從[[太陽極小期]]到下個極小期,大約跨越11年。由於太陽的赤道自轉的比極區快([[較差自轉]]),太陽的磁場不斷的隨著物質紐攪,在[[太陽極大期]]時,[[磁場]]受到的糾結最為強烈,太陽黑子的活動也最為明顯。與太陽黑子相關的[[冕環]],[[磁通量]]的迴路,是來自太陽內部的上升流。這些磁通量將較熱的光球推向旁邊,曝露出下面較冷的電漿,從而產生相對較暗的太陽黑子。

由於[[天空實驗室]]於1973年在光譜的X射線波段上拍攝到高解析的日冕,並且之後的[[陽光衛星]]和後續的其它太空儀器也都拍攝到,因此人們才知道日冕的結構千變萬化,而且複雜:不同的區域在分類上有不同的冕盤
<ref>{{cite journal|doi = 10.1007/BF00152731|last1 = Vaiana|first1 = G. S.|last2 = Krieger|first2 = A. S.|last3 = Timothy|first3 = A. F.|title = Identification and analysis of structures in the corona from X-ray photography
| journal = Solar Physics | volume = 32|issue = 1| pages = 81–116| year = 1973| bibcode=1973SoPh...32...81V}}</ref><ref>{{cite journal |author1=Vaiana, G.S. |author2=Tucker, W.H. |title = Solar X-Ray Emission in "X-Ray Astronomy" |editor=R. Giacconi |editor2=H. Gunsky| page = 169 | year = 1974}}</ref><ref>{{cite journal|doi = 10.1146/annurev.aa.16.090178.002141|last1 = Vaiana |first1 = G S|last2 = Rosner|first2 = R | title = Recent advances in Coronae Physics
| journal = Annu. Rev. Astron. Astrophys. | volume = 16| pages = 393–428| year = 1978 | bibcode=1978ARA&A..16..393V}}</ref>。天文學家通常會分出的區域<ref name="Gibson">{{cite book
|last=Gibson
|first= E. G.
|year=1973
|title= The Quiet Sun
|publisher=National Aeronautics and Space Administration, Washington, D.C.
}}</ref>,如下所述。

=== 活躍區 ===



=== 日冕洞 ===
=== 日冕洞 ===

2019年1月29日 (二) 13:07的版本

在1999年的一次日全食期間,可以用肉眼看見日冕和凸出於太陽邊緣的日珥

日冕是環繞太陽周圍的電漿光環, 環繞其它恆星的稱為星冕。太陽的日冕延伸到外太空數百萬公里,在每一次的日全食中都很容易看到;平常也可以透過日冕儀觀測。英文的corona)字源自拉丁文,意思是,再追溯則為古希臘的κορώνη(korōnè,意思為“花環花冠”)。


分光術的測量顯示日冕是溫度超過1,000,000k,強烈電離電漿[1],比太陽表面熱了許多。

來自日冕的光有三個主要的來源,而且都來自空間中相同的區域。

K冕:源自德語的kontinuierlich,意思是連續,它是陽光經由自由電子湯姆森散射造成的。來自光球層的可見光,在日冕中被電漿吸收產生的吸收譜線,因為強大的都卜勒致寬的擴散,使被反射的光球層吸收線完全被遮蔽掉,造成光譜的外觀呈現沒有吸收譜線的連續光譜。

F冕:因約瑟夫·夫朗和斐而得名,是由被塵埃反射的太陽光所產生,並且可以被觀測到。因為它的光包含了在原始的陽光中可以看到的夫朗和斐吸收譜線;它從太陽延伸到非常大的離日度,就會被稱為黃道光

E冕:也稱為發射冕(E為發射),是由存在日冕電漿中的離子產生的光譜發射線。它可以被觀測到是寬譜線、禁線或是熱發射線,並且是日暈成分的主要資訊來源[2]

歷史

德費雷爾英语José Joaquín de Ferrer1806年6月16日日食在紐約的Kinderhook英语Kinderhook (town)素描的日冕。

在1724年,法-義天文學家詹姆斯·馬拉爾迪英语Giacomo F. Maraldi認識到在日食期間可見的光環屬於太陽,而不是月球。在1809年,西班牙天文學家joséjoaquín de ferrer英语joséjoaquín de ferrer創造了日冕一詞[3]。1806年,德費雷爾依據自己在紐約Kinderhook的觀測,也提出日冕是太陽的一部分,而不是月球的一部分。英國天文學家Norman Lockyer英语Norman Lockyer確定太陽色球中有一種地球上未知的元素,現在該元素被稱為。法國天文學家皮埃爾·詹森英语Pierre Janssen指出,日冕的大小和形狀會隨著太陽黑子週期的變化而變化[4]。在1930年,伯納德·李奧特發明了日冕儀,能夠在沒有日全食的情況下看見日冕。在1952年,美國天文學家尤金·派克認為太陽的日冕可能是被類似閃焰,但覆蓋在整個太陽表面,微型、明亮且無以計數的納米閃焰加熱。

歷史上的理論

太陽日冕的高溫給了它不尋常的光譜特徵,導致在19世紀認為它包含一種以前未知的元素:日冕素。實際上,這些譜線特徵後來被解釋為高電荷態離子(Fe-XIV或Fe13+)。約翰·埃德倫英语Bengt Edlén,繼Grotrian(1939年)之後,在1940年(觀測始於1869年)首次確認了日冕的譜線,是從高度電離的次穩態英语Metastable回到低能階的基態(綠色的5303 Å 線是來自Fe13+,Fe-XIV;紅色的6374 Å 來自Fe 9 + ,Fe-X)[1]

物理性質

展示太陽週期中太陽磁流結構的繪圖。

太陽的日冕比可見的太陽表面要熱得多(150至450倍):光球的平均溫度是5,800K,而日冕的是100萬至300萬K。但是,日冕的密度是光球密度的10 -12 倍,因此產生的可見光約只是光球的百萬分之一。日冕和光球被相對較薄的一層色球分隔開來。日冕加熱的確實機制仍然是有爭論的議題,其可能的機制包括後面將論述的太陽磁場磁流體力學。由於磁場是開放的,日冕外緣不斷的流失,從而產生太陽風

日冕在太陽表面的分布並不總是平均的。在寧靜的時期,日冕或多或少的局限在赤道的區域,冕洞覆蓋在極區的區域。然而,在活躍的時期,雖然最突出的是太陽黑子活躍區,但日冕均勻的分佈在赤道和極區。太陽週期太陽極小期到下個極小期,大約跨越11年。由於太陽的赤道自轉的比極區快(較差自轉),太陽的磁場不斷的隨著物質紐攪,在太陽極大期時,磁場受到的糾結最為強烈,太陽黑子的活動也最為明顯。與太陽黑子相關的冕環磁通量的迴路,是來自太陽內部的上升流。這些磁通量將較熱的光球推向旁邊,曝露出下面較冷的電漿,從而產生相對較暗的太陽黑子。

由於天空實驗室於1973年在光譜的X射線波段上拍攝到高解析的日冕,並且之後的陽光衛星和後續的其它太空儀器也都拍攝到,因此人們才知道日冕的結構千變萬化,而且複雜:不同的區域在分類上有不同的冕盤 [5][6][7]。天文學家通常會分出的區域[8],如下所述。

活躍區

日冕洞

日冕洞是因為發出的輻射較低,而在X射線中看起來很暗的極區[9]。這是太陽上磁場向行星際空間開放,呈現磁單極的廣大區域。高速太陽風主要來自這些區域。

在日冕洞的紫外線圖像中,一些類似於拉長氣泡的小結構經常被視為懸浮在太陽風中。它們是日冕羽流(或譯為冕羽冠狀羽流),更明確的說,它們是從太陽的南北兩極向外投射出來的細長彩帶[10]

寧靜太陽

參考資料

  1. ^ 1.0 1.1 Aschwanden, M. J. Physics of the Solar Corona. An Introduction. Praxis Publishing. 2004. ISBN 978-3-540-22321-4. 
  2. ^ Corfield, Richard. Lives of the Planets. Basic Books. 2007. ISBN 978-0-465-01403-3. 
  3. ^ de Ferrer, José Joaquín. Observations of the eclipse of the sun June 16th 1806 made at Kinderhook in the State of New York. Transactions of the American Philosophical Society. 1809, 6: 264. 
  4. ^ Espenak, Fred. Chronology of Discoveries about the Sun. Mr. Eclipse. 
  5. ^ Vaiana, G. S.; Krieger, A. S.; Timothy, A. F. Identification and analysis of structures in the corona from X-ray photography. Solar Physics. 1973, 32 (1): 81–116. Bibcode:1973SoPh...32...81V. doi:10.1007/BF00152731. 
  6. ^ Vaiana, G.S.; Tucker, W.H. R. Giacconi; H. Gunsky , 编. Solar X-Ray Emission in "X-Ray Astronomy": 169. 1974. 
  7. ^ Vaiana, G S; Rosner, R. Recent advances in Coronae Physics. Annu. Rev. Astron. Astrophys. 1978, 16: 393–428. Bibcode:1978ARA&A..16..393V. doi:10.1146/annurev.aa.16.090178.002141. 
  8. ^ Gibson, E. G. The Quiet Sun. National Aeronautics and Space Administration, Washington, D.C. 1973. 
  9. ^ Ito, Hiroaki; Tsuneta, Saku; Shiota, Daikou; Tokumaru, Munetoshi; Fujiki, Ken'Ichi. Is the Polar Region Different from the Quiet Region of the Sun?. 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 2010, 719 (1): 131–142. Bibcode:2010ApJ...719..131I. arXiv:1005.3667可免费查阅. doi:10.1088/0004-637X/719/1/131. 
  10. ^ Del Zanna, G.; Bromage, B. J. I.; Mason, H. E. Spectroscopic characteristics of polar plumes. Astronomy & Astrophysics. 2003, 398 (2): 743–761. Bibcode:2003A&A...398..743D. doi:10.1051/0004-6361:20021628. 

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