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歷史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南京有2500多年的建城史,中國歷史上曾有十二個朝代定都於此。南京一名得於明朝永樂遷都後稱應天府為南京。清初,改應天府為江寧府。民國初年,改江寧府為南京府,南京正式成為行政區名。1927年,定名為南京特別市,時為中華民國首都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南京市行政區劃經過多次調整,隨着溧水縣高淳縣在1983年劃入南京市,南京轄區達到目前規模。

先秦時代[編輯]

南京猿人頭蓋骨和相關遺蹟表明,距今約60~100萬年前南京就有了古人類的活動。6000年前南京就出現了原始村落,在1950年代發掘的北陰陽營遺址年代約為公元前4000年至前3000年,為長江下游地區新石器時代文化類型——北陰陽營文化,南京地區早期文化遺存還有200多處,著名的有點將台文化湖熟文化

南京古為吳地,位於「天下九州」之一的古揚州地域。公元前570年前後,吳國長江南北設置棠邑和瀨渚邑,在今南京六合區高淳區境內,為南京地區建置之始。前495年,傳說夫差在今朝天宮冶城,聚集了一批鑄造銅器的作坊。周元王四年(前472年),勾踐滅吳,范蠡於今中華門南的長干里一帶築越城。前333年,楚威王熊商滅越,相傳曾埋金以鎮王氣,在石頭山(今清涼山)築金陵邑,故南京別稱「金陵」。

秦漢時代[編輯]

始皇帝廿六年(前221年),秦並天下,屬九江郡棠邑縣

始皇帝三十七年(前210年),秦始皇東巡會稽山至丹陽,置丹陽縣。於江乘渡大江,因此置江乘縣(於今南京棲霞區內)。同時,改金陵邑為秣陵縣,屬會稽郡。同時,貫穿境內連接都城咸陽和會稽郡的馳道也開始修築。

漢六年(前201年),冊封劉賈為荊王,以淮河以東52縣屬之。並析會稽郡西境置鄣郡,並轄秣陵、丹陽、江乘等縣,屬荊國。同年,冊封陳嬰為棠邑侯,封地為棠邑。五年後,英布謀反,劉賈因不敵叛軍,薨於富陵

漢十二年(前195年),冊封劉濞為吳王,盡領荊國故地。

漢武帝元狩六年(前117年),改棠邑為堂邑。元鼎元年(前116年),武帝姑姑竇太主逝世,其子堂邑侯陳須於服喪期內淫亂,兄弟爭財,論罪當死,故而自殺,死後國除。

六朝:大分裂時代的南方中心[編輯]

石頭城,相傳為三國時遺蹟

211年,大帝孫權在石頭山金陵邑舊地建造石頭城。229年在此建都,名「建業」,都城周長約11公里,開始了南京的都城史。滅吳後,於太康三年(282年)改建業為「建鄴」。建興元年(313年),為避司馬鄴,改為「建康」。五胡亂華,西晉滅亡,中原士族衣冠南渡建武元年(317年)司馬睿以建康為都建立東晉(317年-420年),南京從此成為正統中華文化的中心。東晉以後,(420年-479年)、(479年-502年)、(502年-557年)、(557年-589年)相繼在此建都,史稱南朝。南朝與此前的吳、晉合稱「六朝」。2003年的考古挖掘在今秦淮區大行宮附近發現了部分六朝宮城的遺蹟,顯示當時的城市中軸線為北偏東傾斜25度左右 [1] 。城南的秦淮河兩岸酒家林立,是當時豪門貴族、官僚士大夫享樂游宴的場所。

隋唐:被北方政權貶抑的時期[編輯]

棲霞寺舍利塔,始建於隋代南唐時重修

589年隋滅陳,擒陳後主,平毀城邑宮苑,建康城就此湮滅。隋朝政府在石頭城置蔣州。唐初在此置江寧縣,隸屬於潤州(今鎮江市)管轄。至德二年設置昇州,後被廢除,復為縣。

唐朝末年,軍閥張雄佔據上元縣唐昭宗復以上元縣為昇州。

五代宋元:金陵的中興[編輯]

明故宮午門遺址
大報恩寺塔,中古世界七大奇觀之一,建於1412年,毀於1856年

南唐(937年—975年)在金陵建都,稱江寧府。南唐金陵城的範圍,南到今中華門,西到今水西門和漢中門,北到今珠江路北門橋,東到大中橋。今天的內橋就是南唐皇宮大內正門前的橋樑,中華路就是當時的御道和城市的中軸線。宋朝以後南京城市就是在南唐金陵城的基礎上逐步擴建而成。北宋降江寧府為昇州,後又升為江寧府,南宋改稱建康府,為江南東路首府。元朝時為集慶路

明清:大一統帝國的南方中心[編輯]

至正十一年,紅巾軍起義爆發。1356年,原為濠州紅巾軍郭子興部的明太祖朱元璋攻佔集慶,改集慶為「應天府」,以此為基地。他採納謀士朱升「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的建議,先後消滅陳友諒方國珍張士誠等勢力。1368年正月,朱元璋在應天稱帝,建立明朝,定都於此。當年,明軍北伐攻入大都。建都之後,朱元璋動用了巨大人力,建成全長96華里、世界最長,也是中國最高的城牆,有將近三分之二的城牆保留至今;因而明代南京城面積達到南唐金陵城的三倍(約42平方公里):西南部市民區即南唐金陵城,東部是新建的皇宮和官衙,西北部則分佈有不少軍營。永樂十九年,明成祖促成遷都北京(北京皇宮及官衙均仿照南京制度),將應天府改為南京(留都),仍設六部等機構。

明代的南京城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都城,人口高達120萬,其次為巴黎[2]。當時修建的大報恩寺為中國古代最高建築。當時的來華傳教士利瑪竇這樣評價南京:「在中國人看來,論秀麗和雄偉,南京這座城市超過世上所有其他的城市,而且在這方面,確實或許很少有其他城市可以與它匹敵或勝過它。它真的到處都是殿、廟、塔、橋,歐洲簡直沒有能超過這些的類似建築。在某些方面,它超過我們的歐洲城市……有廣闊的園林、山和樹林,相間着湖泊,然而城中居民區仍然佔有它的絕大部分。」[3]

1644年,李自成攻陷北京,崇禎帝自殺,福王朱由嵩在南京即位,即弘光帝。1645年,南京被兵攻陷,降為江寧。

煦園內的石舫乾隆帝題匾額「不繫舟」

清初,江寧為江南省省府,以後直到清末一直是兩江總督(統轄江蘇、安徽、江西三省)駐地。康熙六年江蘇、安徽分別獨立建省後,江蘇巡撫和江蘇布政使駐紮在蘇州兩江總督和安徽布政使駐紮在江寧,安徽巡撫駐紮在安慶。1780年,安徽布政使遷往安慶後,在江寧又設立江寧布政使,管轄江寧府和江蘇省長江以北的三府二州一廳:揚州府淮安府徐州府海州直隸州通州直隸州海門廳

晚清:天國傾覆與近代的黎明[編輯]

太平天國天王府(復原)

1853年,太平天國攻佔江寧,定都於此,號「天京」,洪秀全興建了豪華的宮殿。1864年7月,曾國藩曾國荃湘軍攻破天京後縱火殺掠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創所所長郭廷以院士、在其所著《近代中國史綱》記載:「湘軍『貪掠奪,頗亂伍。中軍各勇留營者皆去搜括』,……『沿街死屍十之九皆老者。其幼孩未滿二、三歲者亦被戳以為戲,匍匐道上。婦女四十歲以下者一人俱無(均被虜),老者負傷或十餘刀,數十刀,哀號之聲達於四方。』凡此均為曾國荃幕友趙烈文目睹所記,總計死者約二、三十萬人(死亡人數有爭議),」[4][5][6][7][8]。南京在戰爭中受到重創,以至於雖然在1858年天津條約中列為通商口岸,但沒有外商願意前往經營。直到1899年,南京儀鳳門(今興中門)外長江邊的下關開闢商埠,開闢了商埠街大馬路、二馬路。1906年和1911年,滬寧鐵路津浦鐵路先後通車,車站分別設於下關和浦口,隔江相望,南京成為中國重要的水陸交通樞紐。1910年6月5日,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大型博覽會——南洋勸業會在南京舉行,

中華民國[編輯]

1921年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孫中山辦公室
《國都界線圖》,1929年
原國民大會堂,建成於1936年
1937年南京大屠殺中,日軍強硬將中國平民押進坑中準備集體活埋。

1911年(宣統三年)辛亥革命爆發,1912年1月1日(民國元年)孫中山南京宣佈成立中華民國,出任臨時大總統,以南京為中華民國首都。2月溥儀在北京宣佈退位,孫中山在南京辭去臨時大總統一職,由袁世凱繼任,為防止袁世凱闊權,孫中山頒佈中華民國臨時約法以為規範。同年,改江寧府南京府

北洋軍閥混戰期間,南京曾為軍閥孫傳芳的大本營,成為號令華東諸省的中心,1926年冬,北伐的國民革命軍擊敗孫傳芳部隊,取回南京。1927年(民國16年),中華民國奠都南京,同年置南京特別市。1929年(民國18年)6月1日,安葬孫中山於南京中山陵,置首都特別市。1930年(民國19年)更改為院轄市(直轄市)。1931年(民國20年),六月一日公佈《中華民國訓政時期約法》,其中第五條明定「中華民國國都定於南京」,確定南京在法律上做為中國首都的地位。1929年-1937年間,南京進行了大規模的首都建設,基本形成了近代南京的城市格局。

1929年(民國18年),國民政府為了迎接由北京至南京奉安的孫中山靈柩,趁勢在南京進行建設,包括在長江口修建新碼頭(中山碼頭),並將移靈經過的道路進行拓寬與鋪設柏油,形成今天的中山北路中山路中山東路,並大量種植法國梧桐樹綠化市容。此後直到1937年的數年間,南京陸續建成中正路(中山南路)、太平路、白下路、漢中路、中華路、雨花路、山西路、國府路、熱河路、珠江路、莫愁路昇州路、上海路、廣州路、以及頤和路一帶住宅區道路,形成了南京的近代幹道系統。

1937年(民國26年)7月7日抗日戰爭全面爆發,8月13日淞滬會戰展開,日軍開始對南京進行大規模的空襲轟炸,市容與城市建設受到嚴重破壞,11月國民政府遷都至重慶,12月8日日軍進犯南京城,由於指揮官唐生智臨陣脫逃,中國軍隊在南京的防禦潰散,12月12日南京淪陷。12月13日開始後的大約六個星期時間,入侵的日本軍隊在南京進行了大屠殺,至少30萬人遇難。南京淪陷後,侵華日軍將南京做為扶植漢奸傀儡政權的根據地,1940年(民國29年)汪精衛在南京成立「中華民國國民政府」,替日本人統治大前方的淪陷區。

1945年(民國34年)8月15日日本投降,中國抗戰勝利,不久之後國民政府收復南京。1946年(民國35年)5月5日,中華民國國民政府還都南京。由於不久之後國共內戰全面爆發,國府已無充足的財政在這一時期的南京大規模的建設活動,南京不復抗戰前的盛況榮景。

同年11月,中華民國制憲國民大會在南京的國民大會堂(今人民大會堂)召開。原本憲法草案定國都為南京,但審查會及第一讀會決定改為北平。經大會主席團代表蔣中正出面說明,主張國都地點,不必定於憲法,始將第一讀會通過的「國都定於北平」一條予以刪除[9]。12月25日中華民國憲法三讀通過,1947年(民國36年)1月1日公佈,同年12月25日正式實行。自此,南京失去中華民國法定國都的地位。

1947年11月21日至23日依憲法規定舉行第一屆中華民國國民大會代表選舉,1948年1月21日至23日則舉行第一屆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1948年3月29日於南京報到召開行憲後的國民大會,4月在南京選舉出蔣中正為第一屆中華民國總統李宗仁為第一屆中華民國副總統,5月20日在南京總統府舉行就職典禮。1月間選出的立法委員則於5月8日自行集會於南京國民大會堂,並於5月18日正式開議。

1948年(民國37年)底,國共內戰情況對國民黨趨於不利的態勢,1949年1月國府行政院及各單位開始遷往廣州,僅總統府仍在南京。1月26日,中共政權攻佔長江北岸的六合縣縣城(當時六合縣屬江蘇省第五行政督察區,不屬南京特別市)。4月21日,中國人民解放軍發起渡江戰役,渡過長江。4月23日,解放軍攻陷南京城,24日凌晨,解放軍第35軍攻佔南京總統府。國民政府南遷廣州,後又遷重慶成都最後遷抵台北

中華人民共和國[編輯]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南京成為中央直轄市,由中央人民政府直轄,1950年1月改由新成立的華東軍政委員會領導,仍為中央直轄市,同時政務院設有駐寧辦事處。1952年江蘇建省,南京降為江蘇省省會。由於南京民國首都的身份,在新政權統治下,發展受到壓抑[來源請求]

1968年,連接津浦鐵路滬寧鐵路的南北交通要津南京長江大橋建成。南京的重要性又逐漸被領導層所重視,開始在南京興建一些大中型企業,如南京煉油廠。

1994年中央政府升格為副省級城市,一直至今。

2015年江蘇暴雨期間,南京2015年6月總降水量超過歷史極值,多地水位上漲,超過警戒水位或歷史最高水位[10][11],暴雨造成市區內多處道路塌陷,樹木倒塌。2020年中國南方水災期間,位於江寧區楊家圩市民公園旁的秦淮河大堤被曝光有違建餐廳營業,壩體出現滲水狀況。7月26日夜,南京市相關部門對違建設施進行拆除[12]。7月29日,9名責任人被問責[13]

參考資料[編輯]

  1. ^ 南京城1700年前是歪的,而且歪得厲害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東方早報,2006年11月29日
  2. ^ 《南京歷史》,第53頁——江蘇少年兒童出版社。
  3. ^ 利瑪竇:《利瑪竇中國札記》
  4. ^ 中共南京市委. 黨史工作辦公室; 中共南京市委宣傳部. 南京百年风云, 1840-1949. 南京出版社. 1997: 70 [2021-08-18]. ISBN 978-7-80614-356-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9-01) (中文). 
  5. ^ 茹芝山房吟草. 廣西少數民族古籍叢書. 廣西人民出版社. 1993: 319 [2021-08-18]. ISBN 978-7-219-0258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9-01) (中文). 
  6. ^ 中国人的历史误读. "公民世紀"書系. 中國社會出版社. 2005: 226 [2021-08-18]. ISBN 978-7-5087-0716-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9-01) (中文). 
  7. ^ 中国历史大事编年. 中國歷史大事編年. 北京出版社. 1987: 576 [2021-08-18]. ISBN 978-7-200-0018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9-01) (中文).  |issue=被忽略 (幫助)
  8. ^ 中共南京市委. 黨史工作辦公室; 中共南京市委宣傳部. 南京百年风云, 1840-1949. 南京出版社. 1997: 70-71 [2021-08-18]. ISBN 978-7-80614-356-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9-01) (中文). 
  9. ^ 荊知仁,《中國立憲史》,聯經出版公司,1984年12月,461頁
  10. ^ 央廣網. 江苏、河南、安徽大部地区出现暴雨或特大暴雨. [2015-06-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2-13). 
  11. ^ 中國新聞網. 江苏启动暴雨Ⅲ级应急响应 常州发布暴雨红色预警. [2015-06-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7-23). 
  12. ^ 堤坝里现违建是监管防线失守. [2020-07-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18). 
  13. ^ 南京秦淮河河堤违建9名责任人被问责. [2020-07-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14). 

參考文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