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搶鹽事件是指2011年3月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期間,中國内地、香港和澳門多處地方傳出流言,鹽中的碘能防輻射;另一版本為區內海水受到核电站輻射污染,因此由海水製的海鹽生產將會出現問題。這種說法引起中國内地民眾的集體恐慌, 3月17日各地分別出現搶購食鹽的人龍,售價更被炒賣高至十倍。香港特区食物及衞生局局長周一嶽澄清指該說法無科學根據,認為有投機分子從中取利[1]。事後有多份香港報章以「盲搶鹽」(粵語諧音盲腸炎)形容今次事件。美國《華爾街日報》亦以「Fearing Radiation, Chinese Rush to Buy…Table Salt?」 作專題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