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书记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InternetArchiveBot留言 | 贡献2020年12月15日 (二) 15:25 (补救2个来源,并将0个来源标记为失效。) #IABot (v2.0.7)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五大书记

中国共产党第一代內閣
建立日期1945年6月(中共七大
解散日期1966年5月(文化大革命开始)
组织与人物
国家领袖毛泽东中共中央主席
国家元首毛泽东 刘少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元首
政府首脑周恩来国务院总理
执政党中国共产党 中国共产党
历史
前任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层
继任文化大革命
元老体制

五大书记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位处当时中国共产党最高权力核心中共中央书记处的五位主要领导人,是第一代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1945年召开的中共七大决定不设立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中央书记处取而代之成为最高决策机构。时任中央书记处主席毛泽东在会上当选中央委员会主席,正式成为中共最高领导人[1]

七大书记处的成员包括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任弼时五位书记和陈云彭真两位候补书记。1950年任弼时逝世后陈云被增补为正式书记,组成新的五大书记。1956年召开的中共八大决定重新设立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并选举原来的五大书记为政治局常委,其中毛泽东再当选中央委员会主席,其余四位当选副主席。他们与同期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兼中央书记处总书记邓小平和1958年在八届五中全会增补为中共中央副主席的林彪一起,构成了以“毛刘周朱陈林邓”为主要成员的中共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并一直维持到文革开始[2]

成员

  1. 毛泽东(1945-1956)
  2. 刘少奇(1945-1956)
  3. 周恩来(1945-1956)
  4. 朱 德(1945-1956)
  5. 任弼时(1945-1950) → 陈 云(1950-1956)

肖像

参考文献

  1. ^ 中共五大书记格局形成始末:1944年已现雏形. 中国新闻网. [2017-05-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09). 
  2. ^ “毛刘周朱陈林邓”格局的形成. 文摘报. 光明网. 2016年03月03日 [2020年3月3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年11月4日). 

Template: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