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用户:Hidayetullah/沙盒3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 东突厥斯坦独立运动 ”的象征:1933年建立的东突厥斯坦伊斯兰共和国与1945年建立的东突厥斯坦共和国的国旗。

东突厥斯坦独立运动,或新疆独立运动(简称疆独),是东突厥斯坦原住民族自19世纪中期以来谋求脱离中国而独立的民族解放运动分离运动,即主张将今天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华人民共和国独立。东突厥斯坦独立运动认为东突厥斯坦自古以来是各种突厥人生活的土地,当地的民族有与中华文化迥异的语言文化、信仰、艺术历史轨迹,中国东突厥斯坦自18世纪以来实行了殖民统治,并在当地实行资源掠夺、文化灭绝种族灭绝等政策;并希求通过各种手段最终达到从中国独立的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认为,“东突厥斯坦”一词是近代帝国主义为了分裂肢解中国而炮制出的概念,并无无历史依据,而中国自公元60年开始即对该地区拥有不间断的主权,包括维吾尔文化在内的当地民族文化都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部分;该地区包括维吾尔族在内的各民族均被平等对待,且少数民族更受到优待;当地的少数民族文化得到了保护和发扬,疆独全部是与“暴力恐怖势力”、“民族分裂势力”与“极端宗教势力”等“三股势力”为伍的恐怖分子

东突厥斯坦新疆[编辑]

突厥人是指使用突厥语的人民。在今天被称为突厥人的群体在中国史书上译作“铁勒”,突厥在中国史书上专指于公元6世纪建立第一个突厥人国家的、兴起于阿尔泰山阿史那部落。尽管二者在中国史书上的名字有异,但在当时留下的突厥文碑铭中,中文所提到铁勒和突厥的地方突厥文都写作“Turk”。历史上的突厥人曾包括许多的部落,比如阿跌、浑、薛延陀回纥黠戛斯葛逻禄钦察乌古斯人等等。这些部落在一千多年的时间里分化、组合,在今天形成了分属不同国家的多个民族。以突厥人为民族主体的国家有土耳其阿塞拜疆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以及俄罗斯联邦内的一些自治共和国,如鞑靼斯坦哈卡斯巴什基尔萨哈等等。中国境内的突厥民族有维吾尔哈萨克乌孜别克柯尔克孜塔塔尔裕固撒拉等民族以及被划入蒙古族的图瓦人等。

“突厥斯坦”一词为波斯语,意为“突厥人的国家”。该词最早出现在8世纪阿拉伯人撰写的地理学著作中,指包括河中地在内广大的中亚地区。“突厥斯坦”这一地理称谓一直被当地民族及与当地有政治经济联系的周边民族所使用,在从8世纪开始的不同时期的阿拉伯语、波斯语、突厥语、印地语(包括乌尔都语)的各种历史文献、碑铭、外交文书、经济文书及文学作品中被广泛使用。

至18世纪,随着东部“突厥斯坦”被满族建立的清帝国所吞并,东西两部分原本通畅的联系开始变化。于是“东突厥斯坦”一词开始被使用。同时,保持政治独立的西部即被称为“西突厥斯坦”或狭义上的“突厥斯坦”。19世纪中期,西部的希瓦、布哈拉、浩罕三个国家沦为俄罗斯帝国的殖民地,“西突厥斯坦”又被称为“俄国突厥斯坦”,后来的苏联基于殖民主义上的成功经验,输出共产革命至中国以期望推动分裂运动提出了“东突厥斯坦”,又被称为“中国突厥斯坦”。

1755年,清朝乾隆帝消灭准噶尔汗国,统一西域。左宗棠在1884年把那片土地命名为新疆,取因“故土新归”之意[1]。现今新疆是清朝在占领天山南部后,再也没有进一步得到其他领土而沿袭名称,成为当地特有名称[2]。“维吾尔族”是从1930年代左右当地居民才出现的统一民族称呼[3]

东突厥斯坦历史概况[编辑]

18世纪之前的东突厥斯坦历史[编辑]

东突厥斯坦的本土政权[编辑]

东突厥斯坦的外来政权[编辑]

东突厥斯坦的突厥化[编辑]

东突厥斯坦的伊斯兰化[编辑]

18世纪中叶清帝国征服东突厥斯坦后的历史[编辑]

清帝国第一次征服东突厥斯坦[编辑]

19世纪满清王朝时期,喀什噶尔和卓家族在浩罕汗国支持下,分别于1820年、1824年、1826年、1828年、1830年、1847年、1852年、1857年在新疆发动了8次圣战,希望恢复该家族的统治地位,其中“张格尔之乱”时间最久,但最终失败收场[4]

清帝国第二次征服东突厥斯坦[编辑]

1864年6月4日,满清驻新疆库车回族士兵爆发叛变,随即带动周边维吾尔族起义,攻占了阿克苏乌什赛里木拜城。 1865年,阿古柏.伯克(Yaqub Beg)消灭了新疆境内的满清王朝军队,并在随后几年建立了哲德沙尔汗国。1871年,俄国以“恢复清朝统治权”为名攻占伊犁河谷地区。1870年至1874年,英国派遣使节团(T. D. Forsyth)与阿古柏.伯克签订条约,英国取得天山南部自由通商权与治外法权。1876年,清朝发动收复新疆之战。1881年,清朝收复了包含伊犁河谷在内的新疆全境[5]

盛世才在东突厥斯坦的统治[编辑]

东突厥斯坦第一共和国

1931年,发生哈密暴动(非疆独),新疆省主席金树仁为扩张权力发动改土归流,而政府军又因压榨当地平民百姓,引起维吾尔社会从王府到一般民众的普遍不满,在和加.尼亚孜领导下对当地汉族移民进行屠杀;甘肃军阀马仲英亦派兵入疆,与省政府展开激战。

在新疆西部、受英国支持的东突厥斯坦伊斯兰共和国是并未获国际承认的短暂国家

1933年11月12日,沙比提大毛拉等在喀什疏附县建立了东突厥斯坦共和国 ,该国建国纲领明确写入“谨遵古兰经”,并以“伊斯兰圣战”作为动员各地维吾尔族起义的统一口号,其建国是受到土耳其阿富汗双泛主义的影响,而印度英国非官方机构则给予支持。11月16日,东突厥斯坦伊斯兰共和国政府官方《独立》报上发表:“东突厥斯坦是每个人的东突厥斯坦,我们不用他们(汉族)的语言和地名[6]”。

1933年,穆罕默德·伊敏和阗开展独立运动。在土耳其、英国等方面的支持下,沙比提大毛拉于1933年11月12日在疏附宣布成立东土耳其斯坦伊斯兰共和国。推举和加.尼亚孜(Hoja Niyaz,人在阿克苏)任总统。国务总理沙比提大毛拉,内政部长尤努斯伯克(汉名郁文彬),外交部长是和田人哈斯木江阿吉,军政部长是喀什人乌拉孜伯克,教育部长是阿不都克里木.汗麻啥都木[7],司法部长是喀什的知识分子扎里夫·哈里阿吉。军事首脑是玉素甫江。1934年2月13日,这个政权被败退南下的军阀马仲英的军队击溃。1934年5月和加.尼亚孜向新疆省政府投降,拘捕了沙比提大毛拉等人[8],伊敏等人逃往英属印度


沙俄政权灭亡后,尤其是俄属突厥斯坦的苏维埃政权巩固后,苏俄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协助新疆脱离中国,希望将其“外蒙古化”,建立一个脱离中国的、为苏俄控制的独立地区,或者一个像外蒙古那样的社会主义卫星国

1933年,苏联在北疆的阿山地区策划了反新疆金树仁政府的政变,由阿山行政长沙里福汗策划宣布独立。但是被新疆主席金树仁及时派兵镇压下去。同年接受苏联资助和培训的和田人穆罕默德·伊敏靠着英国支持,成立了“和田临时政府”,自任“埃米尔”。随后任新疆省主席的盛世才曾经先后向苏联驻迪化总领事兹拉什金Злащкин)和阿布列索夫Априсюв)寻求军事支持,击败回族军阀马仲英的进攻。条件是苏联出兵帮助他击退马仲英部队对迪化等地的进攻。苏联派出“阿尔泰军”和“塔尔巴哈台军”伪装为白俄归化军,帮助盛世才战胜马仲英,盛世才控制了新疆省全境。但是苏联顾忌到国际社会的反对和干涉,没有贸然宣布吞并新疆。

在1930年代和1940年代,苏联多次试图吞并新疆地区,为此扶植了很多新疆民族主义和共产主义团体,期间获得中国共产党的支援,最有影响的是阿不都克里木·阿巴索夫的“新疆共产主义者同盟”。1940年代由于抗战时期国民政府被迫西移,让国民政府军政力量进一步压制西部分离主义地区。1942年10月5日,新疆省政府主席盛世才认为苏联与中共在新疆境内从事颠覆渗透,已显示了斯大林的侵略中国野心,下令相关人员在3个月内离开新疆[9]盛世才从1942年转而投奔国民政府,令斯大林非常恼火,由贝利亚亲自到阿拉木图坐镇,由苏联人彼得·罗曼诺维奇·阿列克山德洛夫带领苏联正规军潜入伊犁支持暴动。

1943年,中华民国中央政府正式进驻新疆[10]。在国民政府要求下,在迪化的英美两国领事馆重新开起。9月,国军第18旅徐汝诚进入哈密监控,迫使苏联红八团于11月撤出新疆。

东突厥斯坦第二共和国[编辑]

1937年5月,中国红军约400人在盛世才的允许下进入乌鲁木齐,开启了中共在新疆革命运动的序曲[11]。1939年,中共选派数十人到苏联学习情报工作,随后在共产国际的指示下前往新疆从事地下情报工作,并建立了如先锋社等组织[12]。1943年1月,国民政府中央势力介入新疆,导致大量中共所谓“爱国进步人士”(国府称疆独反政府势力)遭逮捕入狱(毛泽民陈潭秋[13]。在共产国际的领导下,先锋社坚定不移的积极为苏联搜集第一手的国民党军事、政治、交通、财政情报,为日后的三区革命奠定扎实基础[14]

在新疆北部、受苏联支持的东突厥斯坦共和国是并未获国际承认的短暂国家

1944年,艾力汗·吐烈在拜都拉大清真寺成立“双泛主义”的反汉中心,主张穆斯林团结起来透过“圣战”把非突厥系民族汉人赶出东突厥斯坦。1944年9月,苏联伊宁领事公开支持肯定“伊宁解放组织”,随后该组织在迪化阿山塔城阿克苏等地建立分支机构,为之后的三区革命创造了有利的基础[15]。9月2日,盛世才任命预备第7师杜德孚指挥权。

1944年8月,法提哈.穆苏里莫夫Fatih Muslimow塔塔尔族)、埃克巴尔赛义提兄弟(Akbar、Sayit,哈萨克族)等人由苏联取得武器成立约800人的游击队,9月初,巩哈县法提哈.穆苏里莫夫私运枪械30枝、机枪两挺、七九机枪子弹2428粒、黄色炸药4袋遭国府边境保安队查获,法提哈.穆苏里莫夫趁机逃往乌拉斯台。9月21日,暴动开始。在法提哈.穆苏里莫夫带领下先切断巩哈马扎的电缆,炸毁五座大桥,杀害当地警察局局长、副局长、医院院长,于10月6日攻占伊犁巩哈。10月12日,国军预备第7师19团彭俊业增援反攻。11月初国府收复巩哈[16]。10月,阿勒泰革命临时政府成立,阿勒泰区反政府吉木乃武装部队并入。

11月7日,东突解放组织特别选在苏联十月革命纪念日发动大暴动“伊宁起义[17]。11月8日,穿着哈萨克共和国军服的士兵乘坐十多辆马车,车上架有机枪封锁伊宁城北司令部桥头,阻止国军增援[18]。11月12日,暴动者在封锁伊宁市区后,开始针对汉族屠杀[19]。11月12日, 爆发伊宁事变(中共誉之为三区革命,中华民国称为“叛乱”),在伊犁塔城阿尔泰三个地区建立东突厥斯坦共和国,临时政府主席伊力汗·吐烈乌兹别克人)说:

1944年11月13日,国军预备第7师参谋长自伊宁向外发电报求援,国军支援往伊宁方向进攻到达二台国府专案公署刘秉德遭杀害。15日,抗日战争第八战区司令朱绍良任命李禹祥率第7预备师、新编第45师,展开进攻果子沟的战役。国军残留在伊宁最后据点艾林巴克飞机场、鬼王庙、北大营遭受苏联动用大炮猛轰两三个月,国军发生饿死的情况。11月22日,国军杜德孚赶往伊宁,并调集精河一带部队增援。12月朱绍良向伊犁河谷增援第二十九集团军李铁军、第45师谢义锋均遭敌军合围全军覆没。

1945年,国军伊宁守军受到暴民猛攻,单1月1日早晨即遭到四千发炮弹、万余枚12公分迫击炮攻击。1月5日,“东突厥斯坦共和国”宣布脱离中华民国而独立,共和国临时政府主席艾力汗·吐烈,副主席阿奇木伯克·霍加,总司令阿列克山德洛夫[21]。1月31日,伊宁艾林巴克国军残部与汉族居民约四千人企图突围,在路途中遭全数消灭(杜德孚自戕),东突厥斯坦共和国占领伊犁全境。4月,曹达诺夫·扎义尔成为“东突厥斯坦共和国”民族军政治部部长,在事后肯定苏联动员部队参与伊宁起义的贡献[22]。7月,东突厥斯坦共和国进入全面反攻阶段,势如破竹占领托里县额敏县塔城县。8月15日,中苏签定《中苏友好同盟条约》以苏联承认国民政府对东北和新疆的主权,不支持中国共产党新疆内部事务交换承认外蒙古独立。斯大林表面上同意此条件,将东突厥斯坦的领导人,从苏联潜回的艾力汗·吐列秘密解回苏联,但是对东突厥斯坦独立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援助依然源源不断。8、9月,在苏联协助下攻占哈巴河县布尔津县承化县拜城阿克苏旧城、库尔干均纳入东突厥斯坦共和国版图。共击溃国军12个团2个营,俘虏前线最高指挥官郭岐、师长宛凌云在内的国军6000多名政府官兵,确立伊犁塔城阿山全境为统治区。9月,国军新编第46师徐汝诚到达迪化前线,第八战区副司令郭寄峤进入新疆[23]。9月13日,国府吴忠信朱绍良郭寄峤分析情势:“三区叛乱军已推进到玛纳斯河,距迪化仅两日路程,目前屯兵玛纳斯西,有向迪化进攻之势。现守迪化之军队仅六营,援军由青海兰州最快八到十日才能到达[24]。”

1946年,国民政府与苏联交涉,双方同意派代表进行谈判。南京国民政府派出了张治中,三区派出了热黑木江(团长)、阿不都哈依尔·吐烈阿合买提江三人代表团。苏联派出一位代表,于10月17日开始谈判,前后大小谈判三十多次。1946年1月2日,签定了《十一条和平条款》,取消了“东突厥斯坦共和国”的名称,十一条和平条约附文二件直到6月15日才签订。7月1日,成立新疆省联合政府。1月5日,苏联领导下的蒙古人民共和国宣布成立。新疆分离主义势力之军队得到保留并实质控制该地,国号取消,随后苏联将伊宁分离主义政权交由中共运作。3月,国民党六届二中全会通过《边疆问题决议案》,企图以地方自治与平等参政收回新疆,遭中共坚决反对。11月,阿合买提江等新疆代表33人,到南京出席国民大会,阿合买提江当选为主席团成员。大会期间,阿合买提江为首三区7名代表,向大会提交《请在中华民国内将新疆改为“东突厥斯坦共和国”给予高度自治》的提案。国民政府邵力子等人和阿合买提江等人就此事长谈多次,蒋介石多次召见,就新疆问题及其前途进行专门谈话。在疏解劝导下,阿合买提江撤回了提案。

1947年,2月25日迪化225事件爆发,引起维、汉、回各族大游行。同时苏联共产党成立了“东土耳其斯坦青年党”(据阿合买提江统计新疆全境约30万人)在喀什围攻、批斗张治中,要求国军撤出新疆恢复东突民族军。与此同时,根据和平条约的“军队改编”苏联不仅不遵守改编反而扩军,由十团残部兵力变成十三个精锐团,甚至不惜代价送往霍尔果斯训练。伊宁革命日报对此表达肯定:“条约是没有用处的,靠条约维系如同做奴隶牛马,大炮一响条约完全失去效用。所以我们要尽量扩军”[25]。6月,北塔山事件。7月1日,新疆迪化的共产党干部发动革命,吐鲁番副县长柯文章遭暴动群众殴打至昏迷,暴徒并占领西大桥南梁一带据点,宋希濂下令镇压,警备司令部调集宪警驱散群众。7月8日,托克逊的共产党聚集约500人,攻击连木沁警局,杀害警员抢夺全数枪支,接着围攻汗墩警所。7月12日,疆独组织发动天山南路的三县暴乱吐鲁番鄯善托克逊三县),由阿不都热合满·穆义提指挥6000人的“东土耳其斯坦革命青年军”,托克逊海米提领导约千人的“革命东土耳其斯坦游击队”,哈生领导的“东土耳其斯坦自卫队”。7月17日,国军部队增援,双方展开激战。8月15,宋希濂大致平定了三县暴乱[26]

1949年8月,伊宁政权身为中共共同对抗国民政府的盟友之一,对中国新政权实践新疆自治共和国产生高度期盼。但苏联斯大林却透过米高扬指示中共必需学习苏联移民中亚的经验,借由汉民族人口迁移来削弱少数民族的政治企图。中共建政初期缺乏统治新疆的各项行政体系,只能将野战军军队开入新疆,加以压制“前盟友”,伊敏再度流亡海外。同年8月27日,阿合提买江和阿巴索夫等人由伊宁经苏联领空飞往北平,参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协商会议,在伊尔库茨克附近失事。中共为巩固汉民族统治权而背弃原本支持新疆民族自决的承诺[a],且中共也不打算改变国民政府时期追求领土完整、边疆整合、地方自治的政治目标,并沿袭盛世才统治新疆时期的民族分类方法来反制维吾尔民族自决[27][28]

新疆和平解放后,中华人民共和国将新疆并入苏联的“中亚军区”,使新疆保有大量俄籍红军部队(分驻南北疆要塞,第五军军长俄籍法铁依·伊凡诺维奇·列斯肯)与“前疆独民族军”(改编之第五军曾参与疆独的军政干部达四千人),1950年起,穆罕默德·伊敏阿不都拉大毛拉热合曼诺夫伊德利斯.奴尔斯马力克阿吉阿不都拉·依米提等人,先后号召新疆疆独旧部顺势集结起义。1953年2月,第五军向疆独游击队发表“招降书”:“如果哈萨克族反动派能向人民政府投诚,政府将不究以往,且给他们足够面粉、茶砖、羊毛……。”[29]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政权后,对于1944至1946年东突厥斯坦共和国的称呼出现了东突厥斯坦第一共和国东突厥斯坦第二共和国东突厥斯坦人民共和国,许多甚至成为维吾尔语文献,当年实际名称只有一个[30]

北京认为疆独三区革命是近代史上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民族民主革命运动,粉碎了帝国主义专制独裁的阴谋,在国共第二次内战中,有效牵制国民党反动势力在新疆的十万军队,有利的支援中国共产党西北解放战争,为新疆和平解放创造有利条件。同时,毛泽东所领导的人民民主革命解放战争中节节胜利,打击了国民党势力反三区革命的气焰,为三区革命民主发展与和平谈判创造了有极为有利的条件,中国人民解放战争与疆独的三区革命是相辅相佐缺一不可的[31]

伊宁市公园内有纪念疆独三区革命烈士墓与纪念碑,由毛泽东题词,并设立新疆三区革命历史纪念馆,占地6公顷。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编辑]

东突厥斯坦历史上与中国的关系[编辑]

政治联系[编辑]

经济联系[编辑]

文化联系[编辑]

19世纪中叶以来东突厥斯坦民族结构与民族关系的变迁[编辑]

1928年中华民国人口调查中,新疆总人口约2551741人,维吾尔族约七成,汉族不到一成[32]。 按2010年北京人口普查,新疆总人口近2200万人,汉族占四成[33]印第安纳大学(Indiana University)副教授波文顿(Gardner Bovingdon)认为:“一些维吾尔民族主义者声称新疆人口在1949年只有5%是汉族,而其他的95%是维吾尔族,这种说法无视了新疆的哈萨克族锡伯族和其他民族的存在,亦无视了在1800年汉人占有新疆人口的三分之一这个事实[34]。”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政府一度鼓励汉族前往当时人烟稀少的准噶尔盆地移民,1953年前新疆大部分的人口(75%)生活在塔里木盆地,由此可见汉族新移民改变了塔里木盆地与准噶尔盆地之间的人口分布[35][36]。准噶尔北部是大部分新移民的移民目的地,准噶尔一带的城市人口主要是以汉族和回族占大多数,而喀什一带的城市主要是以维吾尔族占大多数。南方卫理公会大学(Southern Methodist University)博士Justin Jon Rudelson指出,中国政府确保汉族新移民的移居点为无人居住的区域,从而避免干扰那些已存在的维吾尔族社区 [37]。自20世纪80年代起,中国各省的汉族经济移民和南疆的维吾尔族经济移民一直在涌入北疆[38]

东突厥斯坦独立运动兴起的背景[编辑]

清帝国统治下的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

帝国主义国家对突厥斯坦的侵略

新式教育的发展

1883年,阿图什县胡赛因.穆萨巴约夫Husayn Musabayow)与巴乌东.穆萨巴约夫Bawudun Musabayow)开办维吾尔族第一所新式学校,向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俄国鞑靼人为主)延揽大批的教师和宗教人士,是维吾尔文化启蒙的重要里程碑,随后阿克苏哈密奇台伊犁等地纷纷出现新式学校;喀什伊犁的上层维吾尔族则把子弟送到土耳其和俄国留学(集中在俄国喀山[39]。在当时的东突厥斯坦(新疆),学校有两种。一种是老式的宗教学校,只教授伊斯兰教经典,叫乌苏勒·卡德木(察合台文 اوسول قدیم);另外一种是新式学校,除伊斯兰教经典外,还教授数学、历史、物理、化学等,叫乌苏勒·加德(察合台文 اوسول جدیی)。

民族主义思潮与泛突厥主义思想的震荡

东突厥斯坦独立运动的历程[编辑]

第一阶段:清朝末至中华民国统治大陆时期结束[编辑]

原住民族精英的宣传[编辑]

原住民族上层主导的武装斗争[编辑]

苏联东突厥斯坦独立运动的利用与其控制下的武装斗争[编辑]

第二阶段:中华人民共和国初期至文化大革命结束[编辑]

东突厥斯坦民族矛盾的缓和与泛突厥主义者成为斗争的主体[编辑]

原住民族精英的凋零[编辑]

1957年12月26日,中国赛福鼎人民日报:“有人要求把新疆这个名词改为维吾尔斯坦共和国,或东土耳其斯坦维吾尔自治区……”。1958年,苏联进一步要求中国人民解放军必需纳入苏联国防军体系[40]。1960年4月4日,赛福鼎在二届全国人代会:“新疆地方民族主义反抗事件尚未被完全消灭,所以南疆和阗、北疆阿山都有反抗事件发生,不仅杀死解放军,且攻击县城,已成烽火燎原之势”。

在1960年代中苏交恶,苏联重启疆独运动,策动中国新疆军区少将朱龙.塔伊波夫(俄籍)、新疆文化厅厅长孜牙·赛买提(俄籍)叛乱(伊塔事件),率领民族军及家眷移往苏联哈萨克作为煽动中国分离主义的筹码[41]。苏联驻伊宁领事馆向民众大派苏侨证及开放边境,大量民众逃亡到苏联,不少都是“东突厥伊斯兰独立运动”的骨干。苏联又在哈萨克斯坦塔拉斯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设立训练中心,从逃亡苏联的中国难民中培训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特工,派遣他们回中国窃取情报、推动分裂运动。[42]1962年5月29日,“维吾尔斯坦”组织领袖阿不都卡迪尔率领群众攻击当地政府机关,伊宁市政府被民众严重破坏。据中国资料显示,当时参与暴动者约5万6千人得到苏联伊宁使馆庇护下进入俄境中亚,但学界认为这个数字仍然太保守[43]

被阶级斗争掩盖的民族矛盾[编辑]

第三阶段:中华人民共和国改革开放美国九一一袭击事件[编辑]

新一代原住民族精英的诉求[编辑]

六四事件中国共产党统治合法性的丧失[编辑]

苏联解体与获得独立的西突厥斯坦[编辑]

王乐泉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高压统治[编辑]

第四阶段:美国九一一袭击事件至今[编辑]

被贴上恐怖主义标签的东突厥斯坦独立运动[编辑]

从被讳言的话题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开的宣传[编辑]

斗争路线的分化[编辑]

各种分散力量的统合[编辑]

东突厥斯坦独立运动中的思想流派[编辑]

伊斯兰教

1864年,爆发库车事件并成为针对伊斯兰教“不信仰者的圣战”,在新疆建立了数个政权。1933年11月,沙比提大毛拉以“伊斯兰圣战”动员维吾尔族建立了东突厥斯坦伊斯兰共和国[44]。1944年,11月6日伊力汗·吐烈三区革命中宣示:“为了神圣的伊斯兰,在安拉指引的道路上我们举行圣战。牺牲者将成为殉教者,幸存者将成为哈吉。”其中“牺牲者将成为殉教者,幸存者将成为哈吉”成为日后东突起义的重要口号[45]。11月12日,东突厥斯坦共和国建立,许多参与三区革命起义的武装革命组织高举“万物非主,唯有真主,穆罕默德是安拉的使者”、“伊斯兰觉醒(Islam azatlihi)”、“为独立而战(Mustakkillik Uqun Kurax)”旗帜、标语[46]

泛伊斯兰主义

泛伊斯兰主义是由赛义德.哲马鲁丁.阿富汗尼(伊斯兰革命之父)所提出来的,目的在于建立统一的穆斯林国家,与成立一个跨民族、跨国家以“古兰经”为宗旨的伊斯兰同盟。泛伊斯兰主义者主要在老式学校中传播。

伊斯兰原教旨主义

泛突厥主义

泛突厥主义伊斯梅尔·加斯普林斯基克里米亚鞑靼人)等人所提出,在20世纪由奥斯曼帝国接手。主旨在于将所有突厥人(奥斯曼土耳其人、乌兹别克人阿塞拜疆人维吾尔人哈萨克人土库曼人鞑靼人吉尔吉斯人巴什基尔人等)联合起来,建立一个大的突厥国家。泛突厥主义者的口号是“祖国不是土耳其,对土耳其人,突厥斯坦也不是祖国。祖国是广大的、统一的图兰。泛突厥主义者在新式学校中传播。

维吾尔民族主义

社会主义

自由主义

东突厥斯坦独立运动中的路线[编辑]

军事抗争

暴力袭击

和平抗议

谈判协商

东突厥斯坦独立运动中的组织[编辑]

名称 所在国家(当地合法组织) 其他
东突厥斯坦大会(East Turkistan/Uygh urstan/National Congress) 德国慕尼黑 由13个东突厥斯坦海外组织所构成,主张和平方式解决东突厥斯坦民族自决
世界维吾尔青年大会(World Uyghur Youth Congress) 德国慕尼黑
东突厥斯坦文化新闻中心 瑞典斯德哥尔摩
比利时维吾尔协会 比利时布鲁塞尔
比利时维吾尔青年同盟 比利时布鲁塞尔
东突厥斯坦讯息中心(east Turkestan Information Center) 德国慕尼黑 杂志Tamchi报纸Uchkun
东突厥斯坦民族中心(east Turkestan National Center) 土耳其伊斯坦布尔 透过东突厥斯坦的独立追求民主与自由,是德国、土耳其、瑞典、澳洲等地维吾尔团体所组成
东突厥斯坦民族自由中心(Eastern Turkestan National Freedom Center) 美国 1995年创立
维吾尔美国协会 美国 维护维吾尔斯坦的自由人权与独立 http://uyghuramerican.org/

东突厥斯坦独立运动中的重要人物[编辑]

东突厥斯坦独立运动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的指责和诉求[编辑]

1944年以东突厥斯坦共和国之名所发表的《Why we are fighting》(我们为什么要奋斗)里表明:“我们的故乡是东突厥斯坦,我们是突厥民族的东方部分,其他部分在苏维埃联邦……中国人从戈壁沙漠对面遥远的中国入侵我们东突厥斯坦……他们掠夺我们,奴役我们,把我们当成文盲推入黑暗中。……成立‘民族革命委员会’的反抗组织……目的是从残酷中国统治中解放我们人民,使这些遭中国压榨、屠杀的民众,恢复应有的自由、平等、财富[47]

东突厥斯坦独立运动支持者认为,“东突厥斯坦”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独立的国家或地区,有自己独立的政治、经济、文化地位,并认为东突独立运动是一场“民族革命[48]。美国维吾尔美国人协会(Uyghur American Association)人权部主任Kevin Miles:“维吾尔人有两千年历史,而中国新疆只有两百多年历史,……满清政府与汉人政府及中共将维吾尔称为‘新疆’(New Frontier),这是极具污辱性的名词”。

首先在政治上,在突厥人成为当地主要居民以来至1759年被清帝国控制之前,与中国没有直接隶属关系,而在1759年至1881年被设行省之间与中国是与朝鲜越南等相类似的宗藩关系。因此,认为被中国吞并是以1881年大起义被镇压为开始的。(中国方面不认可这种说法。)为维护当地居民的独立自主,应该重新脱离中国的统治,恢复独立。

其次在经济上,在突厥人成为当地主要居民以来至1759年被清帝国控制之前,由于中国经济不佳,当地一直与西突厥斯坦及阿富汗、克什米尔等国家和地区处于同一经济贸易体系之内,和中国没有内在的经济联系,仅有民间的转口贸易。

在文化上,在突厥人成为当地主要居民以来至今,该地区的文化均与西突厥斯坦阿富汗波斯阿拉伯土耳其等国家和地区属于同一文化圈——伊斯兰文化圈,具体而言是突厥—波斯伊斯兰次文化圈,而不像日本朝鲜(包括韩国)、越南等国一样属于中华文化圈

东突厥斯坦独立运动支持者要求实现东突厥斯坦原住民的政治自决与自治。要求中国政府停止对东突厥斯坦自然资源的掠夺;停止在东突厥斯坦境内的核试验(中国政府已于1994年停止在当地的核试验);停止限制宗教自由的政策;保护东突厥斯坦自然环境。要求中国政府停止旨在人为改变东突厥斯坦人口构成的移民;并将1949年后的中国移民迁出;停止以汉化为目的的对当地民族(维吾尔、哈萨克、乌孜别克、柯尔克孜、塔塔尔、塔吉克、蒙古)文化的破坏;停止以中文代替本民族语言教学的教育政策等等。

维吾尔民族主义史学家如Turghun Almas声称维吾尔人独立于中国6000年,并且声称现今所有在新疆的非维吾尔民族都是属于非土著移民。[49]

通过大规模移民改变人口比例[编辑]

限制少数民族生育[编辑]

掠夺资源[编辑]

核试验造成大量辐射[编辑]

过度消耗水资源[编辑]

放任毒品、色情业泛滥[编辑]

放任艾滋病传播[编辑]

放任针对原住民族儿童的拐卖与团伙犯罪[编辑]

压制伊斯兰教信仰[编辑]

粗暴践踏原住民族风俗习惯[编辑]

禁止原住民族母语教育[编辑]

推行种族文化灭绝政策[编辑]

原住民族的歧视[编辑]

鼓励原住民族妇女与汉族通婚[编辑]

官方有组织的对原住民族进行活体摘取器官[编辑]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对东突厥斯坦独立运动指责的回应[编辑]

在中苏决裂前,中华人民共和国采取“亲苏一面倒”、“走俄国人的路”、“马克斯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的理论为真理”[50]北京当局将1944年三区革命伊宁事变)定义为“中国人民民主革命运动的一部分[51]。”认为“三区革命是进步的力量,其中阿合买提江阿巴索夫等人是维护国家统一,维护领土完整的进步力量……国民党诬蔑三区革命是在搞分裂[52]。”、“国民党泛突厥主义爪牙诽谤三区领导人是红腿子、亲苏派,诬蔑他们背叛民族利益,是民族败类,这就是国民党当局用以对抗三区代表所提倡政治民主、民族平等、社会进步的伎俩[53]。”并认为蒋中正在1946年指使国军国民党破坏《十一条和平条款》,蓄意扶植反动势力向三区根据地进攻;将国府之后任命的新疆省主席麦斯武德形容为“反动思想最凶恶的代表人物,帝国主义的走狗[54]。”将1944到1949年的疆独动乱称为“三区民族民主革命力量与国民党反动统治间的殊死斗争”、“三区革命最终汇入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全国人民民主革命的洪流[55]。”

中共自建政以来,一直视新疆作为作为重要的战略地位价值。建政初期以新疆作为坚定拥护苏联的堡垒,早在推动废除汉字前,新疆境内许多区域已采取全俄语的教材(中苏决裂前废止)。对于伊斯兰教宗教自由”北京当局认为:“信教自由是资本主义向上发展时提出的反封建口号,我们也采用这个口号,同时充实和发扬了这个口号的革命内容,不但用来反封建主义、反剥削阶级‘强迫信教’,彻底实现信教自由使人民由信教走向不信教。只要公民有信仰自由,就有改变信仰的自由,‘有利于人民群众脱离宗教信仰’。……我们党的基本政策如信仰自由、民族平等是完全正确、长期不变的……‘我们从来认为宗教信仰是要削弱以至完全消灭的,所以我们从没说过宗教制度不能改革’[56]。”

“三区革命”首领之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副主席包尔汉回忆说,“苏联方面大力援助了这个革命运动,使伊犁革命形势不断发展,一直扩大到塔城专区、阿山专区,成立了‘东突厥斯坦共和国’,这就是所谓三区革命。它的影响还扩展到了南疆和西藏国民革命军与“三区”军队隔玛纳斯河而武装对峙时,包尔汉称,“……以后尽管国民党不断破坏和平条款,企图派国民党占领三区,但是由于苏联的支持和各族人民的坚决斗争,这一企图始终没有得逞,直到1949年新疆和平解放,整个新疆才完全统一,三区军队改编成中国人民解放军”。

2001年,911事件发生后,东突厥斯坦武装独立运动被政府定性为恐怖主义运动。

中国政府一直指许多“疆独”人士参与策划与实施了多起在新疆的恐怖袭击事件,导致境内许多中国公民(多为汉人,亦有少数民族包括蒙古人维吾尔人等)丧生[57][58]巴基斯坦政府曾协助中国政府逮捕或击毙了多名曾经到阿富汗接受基地组织训练的东突分子。此外在古巴关塔那摩湾的美军基地也曾关押了5名参与塔利班政权的“疆独”运动的人士,经美国政府阿尔巴尼亚政府协商,这五人被遣送到阿尔巴尼亚。中国政府对此表示强烈不满,认为这是“双重标准”。

东突组织同台独藏独民运有联系。1997年,东突组织头目同民进党建立联系,应邀访台,建议台湾修宪,以使台湾、西藏、新疆等独立。陈水扁曾同其会面。1998年2月,东突、藏独等代表同时访台,签署《台、藏、内蒙、东突独立运动共同宣言》。1999年7月,东突组织表示如中共武力犯台,他们可以动员二十万教徒组成军队援助台湾。李登辉出版《台湾的主张》一书中,宣扬七块论:台湾、西藏、新疆、内蒙古、东北、华南、华北。2000年5月,台独、藏独、东突、民运代表在美国召开联席会议,提出建立自由亚洲同盟[59]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认为,从西汉(公元前206年-公元24年)在新疆设“西域都护府”之后,新疆开始成为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60]

公元前60年,汉朝完成了对西域的统一,汉朝在西域中心乌垒城(今轮台县附近)设立西域都护。从此,西域纳入中央王朝的管理体系。唐朝设立安西都护府北庭都护府作为在西域的最高管理机构。五代时期,中原再次出现割据,但中原与西域的并没有中断联系,喀喇汗朝统治者还自称“桃花石汗”(中国汗)。1884年,清政府建立新疆省,建省出自于左宗棠上奏同治皇帝的“他族逼处,故土新归”。[61]

分裂祖国[编辑]

帝国主义的帮凶[编辑]

国际反华势力的帮凶[编辑]

破坏民族团结[编辑]

破坏社会主义建设[编辑]

妄图建立政教合一的封建政权[编辑]

实施恐怖袭击[编辑]

造谣抹黑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民族宗教政策[编辑]

2017年3月29日,新疆自治区人大通过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去极端化条例》,其中有关被禁止的条例有15项,禁止的部分内容包括[62]

  • "干预文化娱乐活动,排斥、拒绝广播、电视等公共产品和服务的";
  • "不履行法律手续以宗教方式结婚或者离婚的";
  • "借不清真之名排斥、干预他人世俗生活的";
  • "不允许子女接受国民教育,妨碍国家教育制度实施的";
  • "以非正常蓄须、起名渲染宗教狂热的";
  • "公共场所的管理人员、公共交通工具、车站、机场等的工作人员,应当劝阻穿戴蒙面罩袍、佩戴极端化标志人员进入公共场所或者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并及时向公安机关报告";
  • "家长应当以良好的品行影响子女,教育子女崇尚科学,追求文明,维护民族团结,抵制和反对极端化。"

中国政府对东突厥斯坦独立运动的应对策略[编辑]

境内[编辑]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编辑]

21世纪支持“东突独立”的书刊、文章相继出笼。《浑泉》、《巴达吾来特》、《喀什和卓》等四部小说,被北京当认定为具有疆独色彩。 维吾尔人传统上的“故土(native land)”在历史上并非包括整个新疆地区,而是仅在塔里木盆地一带。另外新疆的首府乌鲁木齐原本是以汉族和回族为绝大多数的城市,维吾尔人属于后来者,美国乔治城大学( Georgetown University)历史系教授米华健(James A Millward)指出外国人经常误以为乌鲁木齐是被中国摧毁了维吾尔特色和文化的属于维吾尔人的城市[63];此外,汉族和回族以及外来移民大部分都是生活在新疆北部,而在维吾尔人的传统领土(新疆的西南部)内维吾尔族依然占据着当地90%的人口[64]。”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编辑]

国际舞台[编辑]

911事件后,中国政府利用美国所启动的国际反恐机制,将新疆独立运动定位成恐怖主义,以强化武力镇压新疆的正当性,并期望借此来削弱国际间的批评声浪[65]中国政府并推动“上海合作组织上海六国组织)”打击恐怖主义分离主义激进主义等“三股势力”。北京当局多次强调新疆相关流血事件是由疆独恐怖组织所一手策划,但遭到指控的流亡组织在所属组织承认负责后却每每推卸责任,均因其在所流亡国为“合法的团体”,如东突厥斯坦教育与团结协会(East Turkistan Education and Solidarity Association)在土耳其为合法组织[66]。而中美均认定东突厥斯坦解放运动为恐怖组织。

国际组织[编辑]

不同国家[编辑]

国际社会对东突厥斯坦独立运动的态度[编辑]

第一阶段:清朝末至中华民国统治大陆时期结束[编辑]

苏联:在面对中华民国的质疑时,一再坚称并未介入疆独运动。近代学者按前苏联内部档案:“1944年独立运动中,在苏联的指导下,成立了以内务部人民委员会特务司长伊古那洛夫将军及其副手内务部人民委员会第一局第四处处长拉古凡古为首的特别行动组。这个行动组的司令部设在阿拉木图和边境小镇霍尔果斯。另外,在乌兹别克斯坦柯尔克孜斯坦境内也有指导新疆南部的大规模活动[67]。”

第二阶段:中华人民共和国初期至文化大革命结束[编辑]

第三阶段:中华人民共和国改革开放美国九一一袭击事件[编辑]

第四阶段:美国九一一袭击事件至今[编辑]

国际组织[编辑]

联合国:9月11日将东伊运加入恐怖组织名单。

2014年有些东突武装人员参加伊斯兰国,进行自杀式爆炸袭击。约100人可能进入伊拉克境内,参与暴力冲突,在叙利亚独立作战的东突武装人员2013年底在组织名称中加上了伊斯兰国有关的后缀,作战人员约300人,还有远超于此的家属。从8月到12月,东突营人员损失超过80%[68]

基地组织:2009年7月14日,基地组织威胁要为在乌鲁木齐七·五骚乱中死去的维吾尔人对中国实施报复,其北非分支机构“伊斯兰马格里布基地组织”扬言将攻击在阿尔及利亚工作的五万名中国工人,以及在整个西北非地区的中国国民及项目[69]

学者指出,美国智库希望将新疆问题造成跟西藏问题一样,具有“和平性和持久性”,并将之培养成为一个“永久问题”[70]

各国政府[编辑]

美国:2002年美国将东伊运加入恐怖组织名单。根据美13224号行政令将‘东伊运’列为恐怖组织并支持将该组织列入联合国1267委员会综合制裁清单,13224号行政命令(Executive Order 13224),是美国总统布什在9·11恐怖主义袭击之后,于2001年9月23日颁布的行政命令。颁布13224号行政命令是美国政府认定恐怖组织和恐怖主义个人的方式之一。另一方式是美国国务院制定的外国恐怖主义组织(Foreign Terrorist Organizations, FTO)名单。中国所称的“东伊运”不在后者的名单上。

美国国务院的官方解释说,美国有两个指定恐怖主义组织和个人的权威机构。根据美国《移民与国籍法》,有关组织可以被指定“外国恐怖主义组织”。根据13224号行政命令,更广泛的实体,包括恐怖组织、作为恐怖主义组织一部分行动的个人、以及提供资金者和掩护公司在内的其他实体,可以被指定为“特别指定全球恐怖分子”(SDGT)。东突厥斯坦伊斯兰运动(ETIM)2002年9月被列为“特别指定全球恐怖主义实体”,并从未将其从这一名单上除名。

美国国务院发言人9月7日表示,美方目前并没有与中国达成将东突厥斯坦伊斯兰运动定为“外国恐怖组织”(FTO)的协议[71]

巴基斯坦:2002年将东伊运加入恐怖组织名单。2003年10月2日,东伊运发起人之一艾山·买合苏木巴基斯坦阿富汗边境的一次反恐怖联合行动中被巴基斯坦军队击毙。2010年3月1日,巴基斯坦情报机构和塔利班官员证实,东突组织“突厥斯坦伊斯兰党”头目阿卜杜勒·哈克·阿尔-蒂尔基斯坦尼在巴基斯坦,被美军无人机发射的导弹击中身亡。

英国英国内政部2016年7月15日,东突厥斯坦伊斯兰运动加入恐怖组织名单。[72]

媒体[编辑]

BBCBBC中文网2002年9月27日,评论认为中国政府对新疆采取殖民主义,大量开采自然资源和输入汉族移民,对此维吾尔民族主义者并非全然要求独立,而是诉求宪法上的民族自治权,以及维护本土的宗教自由、反核试反污染,这类民族主义者不该被视为分离主义恐怖主义

《纽约时报》、《外交政策》杂志(Foreign Policy)、《基督教科学箴言报》、《经济学人》等媒体:质疑北京在新疆冲突事件中的官方说法并未提供相关证据,,或新闻采访上遭到阻挠。在北京封锁媒体的策略下,外国记者进入西藏、新疆等区域限制很多难以取得相关讯息,更别提北京经常对当地施行数个月的交通、通讯、网络封锁[73]

学者[编辑]

研究新疆历史的美国印第安纳大学教授波文顿(Gardner Bovingdon)表示,早于中国汉朝(公元前206年 - 公元220年)和唐朝(618-907)时期,中国已经对新疆有不同程度上的控制,中国历史学家反驳维吾尔民族主义者,指出在汉族于新疆定居已经2000年的历史,又指出在新疆也有其他如蒙古人哈萨克人乌兹别克人满洲人回族等土著民族的记载。波文顿亦指出,一些维吾尔民族主义者声称新疆人口在1949年只有5%是汉族,而其他的95%是维吾尔族,这种说法无视了新疆的哈萨克族锡伯族和其他民族的存在,亦无视了在1800年汉人占有新疆人口的三分之一这个事实[49]

美国乔治城大学历史系教授米华健(James A Millward)指出,维吾尔人传统上的“故土(native land)”在历史上并非包括整个新疆地区,而是仅在塔里木盆地一带,另外新疆的首府乌鲁木齐原本是以汉族和回族为绝大多数的城市,维吾尔人属于后来者。他亦指出外国人经常误以为乌鲁木齐是“被中国摧毁了维吾尔特色和文化的属于维吾尔人的城市”[63]

美国南方卫理公会大学博士Justin Jon Rudelson指出,准噶尔北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大部分新移民(包括原居于塔里木盆地的维吾尔人和中国内地的汉人和其他民族)的移民目的地,准噶尔一带的城市人口主要是以汉族和回族占大多数,而喀什一带的城市主要是以维吾尔族占大多数。他亦指出,中国政府确保汉族新移民的移居点为无人居住的区域,从而避免干扰那些已存在的维吾尔族社区 [37]

东突厥斯坦独立运动的发展前景[编辑]

东突厥斯坦独立运动大事记[编辑]

新疆曾分别在大英帝国苏联中共的支持下,于1933年11月12日与1944年4月在南疆北疆前后建立了两个短暂的国家,因遭到中华民国的反对与镇压而灭亡[74]中华人民共和国建政后,中共舍弃了原先所支持的疆独激进势力,加强政令加上中苏交恶的政治背景,冲突趋于激烈,改革开放苏联解体之后政经情况改善使得诉求迅速减少,剩余支持者开始发起和缓非暴力活动,并转而迈向自治愿景,但也有小部分继续坚持暴力斗争,并为近期连连发生的恐怖袭击负责。

中华民国时期[编辑]

中华民国官方认为苏联发动中东路事件北塔山事件伊宁事变珍宝岛事件都是俄国帝国主义鲸吞土地的一贯侵华政策。并认为苏俄经常宣传“要打倒帝国主义”,实际上则是“取代所有帝国主义者,由苏俄做唯一帝国主义者[75]。”中华民国对于1944年11月事件一开始称为“伊犁匪乱”,之后史料才以“伊宁事变”称呼,并称东突厥斯坦共和国为“傀儡组织”,因“东突厥斯坦”本是地理上与俄属西突厥斯坦相对称,是分裂中亚的称谓。“共和国”则是苏联扶植各傀儡政权的共和国模式[76]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编辑]

1993年,由新疆和田买买提托乎提阿不都热合曼在中国境外发起成立东突厥斯坦伊斯兰运动(简称东伊运),其宗旨是在新疆建立一个政教合一的“东突厥斯坦伊斯兰国”。该组织于同年解散。曾在阿富汗基地组织受训,多次制造恐怖爆炸事件,前苏联解体后,此组织扩散入前苏联中亚地区国家,也多次制造爆炸事件,引起这些国家警惕,上海合作组织正是为了协作打击恐怖组织而成立的。因为东突厥斯坦伊斯兰运动与本拉登基地组织关系密切,很多成员本身就是基地组织的成员[77],所以东突厥斯坦伊斯兰运动被中国和美国认为是非法的恐怖组织

2001年8月13日,解放军在新疆喀什至阿图什之间进行军事实弹演习[78]

2004年4月16日,东突厥斯坦民族大会与世界维吾尔青年代表大会两个组织在德国慕尼黑市合并为新的单一组织──世界维吾尔代表大会

2004年9月14日,东突厥斯坦流亡政府美国华盛顿成立。而旗下所辖的东突厥斯坦伊斯兰运动被中国和美国认为是非法的恐怖组织。

2005年9月29日,东突厥斯坦解放组织以录像方式用维吾尔语向外宣布开始动用一切手段向中国官方发动武装报复,并以平民作为主要袭击目标。[79] 同年10月6日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东突厥斯坦解放组织天山狮子队通过东突厥斯坦信息中心向BBC转交了一份 声明,正式向中国政府展开武装活动。

热比娅·卡德尔,世界维吾尔大会第二、三届主席

2006年11月,曾三度获提名诺贝尔和平奖热比娅·卡德尔[80][81][82][83]被选为世维会第二届主席。

2008年新疆反政府示威发生。4月11日,中国公安部发现东突厥斯坦解放组织策划在北京奥运期间发动暴力袭击,包括了对外国记者、游客、运动员进行绑架[84]

2008年8月4日,新疆西部城市喀什遭遇恐怖袭击,喀什公安边防部队被两名维吾尔族男子用爆炸物等袭击,造成17名无辜者死亡、15人受伤。东伊运承认对是次袭击负责。[85]

2008年8月10日凌晨,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部城市库车发生爆炸案,导致至少两人死亡,另有五名犯罪嫌疑人被当场击毙。爆炸案系不法分子乘出租车向当地公安机关和工商管理所等处投掷自制爆炸物所致。五名犯罪嫌疑人被当场击毙,炸毁两辆警车。其间,两名公安民警和一名保安负伤。[86]

2013年4月23日,新疆喀什巴楚县发生袭击事件,造成15名警察与社工死亡,6名嫌犯丧生,8人被捕。中国政府把这起事件定性为“严重恐怖袭击事件”,但世界维吾尔人大会发言人迪里夏提表示是维吾尔人窝藏违禁爆炸品并拒绝搜查,妨碍警方执法, 期间还袭击公安。事件中一名公安人员开枪打死一名维族暴徒而引发进一步的冲突,之后中国武装人员到现场镇压造成人员伤亡[87]

2014年3月1日,云南昆明发生砍杀事件。造成至少29人死亡,143人受伤,失踪人数不明[88],警方执法时起事五名犯罪者中四人丧心病狂,拒不投降并挟持人质,于是被击毙,另外一名16岁女嫌被捕,因为怀有身孕而被特赦免于死刑。此一事件为新疆恐怖主义的袭击。

参见[编辑]














注释[编辑]

  1. ^ 国共合作时期中共高唱民族自决联邦制(苏维埃化)为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原则:“唯有无产阶级的民族平等与民族自决才是实质的平等与解放,资产阶级、帝国主义口中的民族平等与民族自决,不仅虚伪且有害。”“蒙古、西藏、回疆三部实行自治,成为民主自治邦;用自由联邦制,统一中国本部,蒙古、西藏、回疆,建立中华联邦共和国”到建政后改成:“各民族的平等地位与其自治权”。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统一战线工作部编,民族问题文献汇编,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15-19页,1037页

参考文献[编辑]

  1. ^ 温博, 看新疆,反思现代价值 温博
  2. ^ 王柯,东突厥斯坦独立运动,香港中文大学,2013年,isbn:978-962-996-500-6,第4-5页
  3. ^ 王柯,东突厥斯坦独立运动,香港中文大学,2013年,isbn:978-962-996-500-6,第1页
  4. ^ 王柯,东突厥斯坦独立运动,香港中文大学,2013年,isbn:978-962-996-500-6,第15-17页
  5. ^ 王柯,东突厥斯坦独立运动,中文大学出版社,2013年,isbn:978-962-996-500-6,第18-21页
  6. ^ 王柯,东突厥斯坦独立运动,香港中文大学,2013年,isbn:978-962-996-500-6,第28-29页、第35-36页
  7. ^ 刘学铫,新疆史论,知书房,2013年2月,isbn:978-986-5870-51-5,第186-187页
  8. ^ 王柯,东突厥斯坦独立运动,香港中文大学,2013年,isbn:978-962-996-500-6,第33-35页
  9. ^ 彭昭贤、盛世才,彭昭贤、盛世才回忆绿合编,独立作家,isbn:978-986-90062-7-9,第246-247页
  10. ^ 张大军,新疆研究,〈民国以来的新疆〉,中国边疆历史语文学会,1964年6月,第142-143页
  11. ^ 田燕,新疆民众反帝联合会,新疆人民出版社,第39
  12. ^ 古娜,先锋社,新疆人民出版社,第9
  13. ^ 田燕,新疆民众反帝联合会,新疆人民出版社,第90
  14. ^ 古娜,先锋社,新疆人民出版社,第11-39
  15. ^ 刘学铫,新疆史论,知书房,2013年2月,isbn:978-986-5870-51-5,第188-189页
  16. ^ 张大军,新疆研究,〈民国以来的新疆〉,中国边疆历史语文学会,1964年6月,第153-155页
  17. ^ 王柯,东突厥斯坦独立运动,中文大学出版社,2013年,isbn:978-962-996-500-6,第140-146页
  18. ^ 张大军,新疆研究,〈民国以来的新疆〉,中国边疆历史语文学会,1964年6月,第155页
  19. ^ 刘学铫,新疆史论,知书房,isbn:978-986-5870-51-5,第189页
  20. ^ 王柯,东突厥斯坦独立运动,香港中文大学,2013年,isbn:978-962-996-500-6,第148-150页
  21. ^ 刘学铫,新疆史论,知书房,2013年2月,isbn:978-986-5870-51-5,第192页
  22. ^ “伊宁起义实际上是苏联直接参与的革命。苏联方面不仅提供人员、武器、物资的援助,还动员部队,投入大炮、坦克、飞机等直接参加作战。由于盛世才时代连小刀都被没收,因此人民根本不可能有武器。伊宁起义时起义军指挥部有很多俄国人,来到伊宁的苏联军队也需要懂俄语的翻译,于是我被邀请参加革命”王柯,东突厥斯坦独立运动,香港中文大学,2013年,isbn:978-962-996-500-6,第158页
  23. ^ 张大军,新疆研究,〈民国以来的新疆〉,中国边疆历史语文学会,1964年6月,第162-163页
  24. ^ 刘学铫,新疆史论,知书房,isbn:978-986-5870-51-5,第195页
  25. ^ 张大军,〈新疆伊宁事变与伪东土耳其斯坦共和国成立及其溃灭〉,新疆研究,中国边疆历史语文学会(台湾),1964,第344-345页
  26. ^ 张大军,新疆研究,〈新疆伊宁事变与伪东土耳其斯坦共和国成立及其溃灭〉,中国边疆历史语文学会,1964年6月,第348-350页
  27. ^ 李丹慧,北京与莫斯科:从联盟走向对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28. ^ 赛福鼎.艾则孜,我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人民日报,1995年9月28日
  29. ^ 张大军,新疆研究,〈民国以来的新疆〉,中国边疆历史语文学会,1964年6月,第190、187页
  30. ^ 王柯,东突厥斯坦独立运动,香港中文大学,2013年,isbn:978-962-996-500-6,第167-168页
  31. ^ 杜荣坤、纪大椿、任一飞、刘文远,新疆三区革命史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第157页
  32. ^ 王柯,东突厥斯坦独立运动,中文大学出版社,2013年,isbn:978-962-996-500-6,第37页
  33. ^ 胡令喻,以命抗争,外参出版社,isbn:978-1-936895-32-8,第29页
  34. ^ Bovingdon, Gardner, The Uyghurs: Strangers in Their Own Land,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2010, ISBN 0231519419 , p197
  35. ^ Falkenheim, Victor C. Xinjiang. Encyclopaedia Britannica online. 27 March 2013. 
  36. ^ Pletcher, Kenneth (编). The Geography of China: Sacred and Historic Places illustrated. The Rosen Publishing Group. 2011 [10 March 2014]. ISBN 1615301348. 
  37. ^ 37.0 37.1 Rudelson, Justin Jon. Oasis Identities: Uyghur Nationalism Along China's Silk Road illustrated.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97: 38. ISBN 0231107862. 
  38. ^ Millward, James A. Eurasian Crossroads: A History of Xinjiang illustrated.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2007: 42. ISBN 0231139241. 
  39. ^ 王柯,东突厥斯坦独立运动,中文大学出版社,2013年,isbn:978-962-996-500-6,第29-30页
  40. ^ 侯立朝,珍宝岛事件与中国人民立场,帕米尔书店,第69页
  41. ^ 刘学铫,新疆史论,知书房,2013年2月,isbn:978-986-5870-51-5,第253页
  42. ^ 新疆反分裂斗争的历史回顾与经验总结
  43. ^ 刘学铫,新疆史论,知书房,2013年2月,isbn:978-986-5870-51-5,第224页
  44. ^ 王柯,东突厥斯坦独立运动,中文大学出版社,2013年,isbn:978-962-996-500-6,第18-20页、第35页
  45. ^ 王柯,东突厥斯坦独立运动,香港中文大学,2013年,isbn:978-962-996-500-6,第146-148页
  46. ^ 王柯,东突厥斯坦独立运动,香港中文大学,2013年,isbn:978-962-996-500-6,第149页
  47. ^ 王柯,东突厥斯坦独立运动,中文大学出版社,2013年,isbn:978-962-996-500-6,第126-143页
  48. ^ 王柯,东突厥斯坦独立运动,香港中文大学,2013年,isbn:978-962-996-500-6,第125页
  49. ^ 49.0 49.1 Bovingdon, Gardner. The Uyghurs: Strangers in Their Own Land.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2010: 25, 30-31. ISBN 978-0-2315-1941-0. 
  50. ^ 侯立朝,论马克斯主义与中国问题,帕米尔书店,第390-391页
  51. ^ 王柯,东突厥斯坦独立运动,香港中文大学,2013年,isbn:978-962-996-500-6,第125页
  52.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教育委员会高校历史教材编写组,新疆地方史,新疆大学出版,1992年,isbn:7-5631-0241-8,第313-314页
  53.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教育委员会高校历史教材编写组,新疆地方史,新疆大学出版,1992年,isbn:7-5631-0241-8,第315页
  54.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教育委员会高校历史教材编写组,新疆地方史,新疆大学出版,1992年,isbn:7-5631-0241-8,第309-310页
  55. ^ 白振声、鲤渊信一,新疆现代政治社会史略,(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1992年
  56. ^ 李维汉,在回族伊斯兰教问题座谈会上的讲话,《统一战线问题与民族问题》,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503-519页
  57. ^ 新疆发生暴力事件,21人死亡(德国之声中文网,4月22日)
  58. ^ 乌鲁木齐“7•5”事件确定156名无辜群众死亡(新华网,2009年08月05日)
  59. ^ 正确认识新疆历史,坚决反对民族分裂
  60. ^ 新疆的历史与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2003年5月26日
  61. ^ 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一部分
  62. ^ 新疆对蓄长须、穿蒙面罩袍者颁布新禁令德国之声,2017-03-30
  63. ^ 63.0 63.1 James A. Millward, Beyond the Pass: Economy, Ethnicity, and Empire in Qing Central Asia, 1759-1864, Stanford University, p77-78, 133-134
  64. ^ Department of Population, Soci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tatistics of the National Bureau of Statistics of China (国家统计局人口和社会科技统计司) and Department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the State Ethnic Affairs Commission of China (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经济发展司), eds. Tabulation on Nationalities of 2000 Population Census of China (《2000年人口普查中国民族人口资料》). 2 vols. Beijing: Nationalities Publishing House (民族出版社), 2003. (ISBN 7-105-05425-5)
  65. ^ 李孟勋,911后中国政府反恐作为之研析,展望与探索,第9期,第61页
  66. ^ 胡令喻,以命抗争,外参出版社,isbn:978-1-936895-32-8,第45-46页
  67. ^ 王柯,东突厥斯坦独立运动,香港中文大学,2013年,isbn:978-962-996-500-6,第159页
  68. ^ 东突分子被IS当炮灰遭重创想脱逃被抓回斩首_军事_环球网
  69. ^ 疆独与恐怖势力相勾结 基地组织威胁报复中国
  70. ^ 吴非《国际传播与国际政治: 传媒时代的外交新局》,独立作家,第58-60页
  71. ^ 美国两个恐怖组织名单未全指定“东伊运”
  72. ^ 英国将“东突”列入恐怖组织名单. BBC中文网. 2016-07-20. 
  73. ^ 胡令喻,以命抗争,外参出版社,isbn:978-1-936895-32-8,第6-12页
  74. ^ 刘学铫,新疆史论,知书房,2013年2月,ISBN 978-986-5870-51-5,第186-189页
  75. ^ 侯立朝,珍宝岛事件与中国人民立场,帕米尔书店,第60-67页
  76. ^ 张大军,新疆研究,中国边疆历史语文学会(台湾),1964,第311-312页
  77. ^ 关于联合国安理会制裁阿富汗委员会将 “东突厥斯坦伊斯兰运动”列入 受制裁实体名单的通知
  78. ^ 中央日报,2001年8月14日
  79. ^ “東突”宣佈向中國發動武裝戰爭. BBC新闻. 2005年9月29日. 
  80. ^ 诺贝尔和平奖热比娅获邀观礼 互联网档案馆存档,存档日期2013-10-02., 中央广播电台 Radio Taiwan International, 2010/12/3
  81. ^ 疆独斗士热比娅 获诺贝尔和平奖提名 互联网档案馆存档,存档日期2007-06-29., 自由时报, 2006年9月12日
  82. ^ Fighting for her peoples’ rights: Rebiya Kadeer visits Australia 互联网档案馆存档,存档日期2012-12-06., Amnesty International, February 2008
  83. ^ Visitor Kadeer Calls For Action to Help Uyghur People, The Tech - MIT's Newspaper, June 8, 2007
  84. ^ 公安部:東突策劃在北京奧運期間發動襲擊. 中国评论通讯社. 2008年4月11日. 
  85. ^ 新疆袭警案装置类似东突装备 疑犯身份查明. 星岛环球网. 2008年8月5日. 
  86. ^ 新疆库车爆炸. 《财经》杂志. 2008年8月10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8-11). 
  87. ^ “中国镇压政策导致新疆巴楚暴力事件” - BBC中文网 - 两岸
  88. ^ 昆明火车站暴恐袭击已造成29人死亡143人受伤 - 凤凰网资讯

外部链接[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