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柱縣
天柱縣 | |
---|---|
縣 | |
坐標:26°54′45″N 109°12′23″E / 26.91253°N 109.20649°E | |
國家 | 中華人民共和國 |
隸屬行政區 | 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 |
面積 | |
• 總計 | 2,177.54 平方公里(840.75 平方英里) |
人口(2020年)[1] | |
• 常住 | 273,588人 |
• 密度 | 126人/平方公里(325人/平方英里) |
• 城鎮 | 115,893人 |
時區 | 北京時間(UTC+8) |
郵政編碼 | 556600 |
車輛號牌 | 貴H |
行政區劃代碼 | 522627 |
國內生產毛額 | ¥26.8億(2010年) |
網站 | www |
天柱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東部下轄的一個縣。
天柱縣位於貴州省東部,天柱縣與湖南省新晃縣、靖州縣、會同縣、芷江縣及貴州省劍河縣、錦屏縣、三穗縣接壤,是川渝黔通往兩廣、江浙的重要門戶,素有「黔東第一關」、「中國重晶石之鄉」、「貴州高原黃金城」之稱。
天柱縣轄16個鄉鎮以及326個行政村和社區,國土面積2201平方公里。總人口42萬,以侗族、苗族為主的少數民族人口占98.3%,是貴州省少數民族比例最高的縣份之一。
歷史沿革
[編輯]明萬曆二十五年(1597年)初置天柱縣,天柱未置縣前為千戶所,原名鳳城,後改名天柱,縣以城北柱石山「石柱擎天」得名。
秦屬黔中地,漢屬牂牁郡,隋、唐、宋為誠州(今湖南靖州)所轄,元為湖廣行省武岡路綏寧縣及靖州路會同邊地。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置天柱千戶所,屬湖廣靖州衛;萬曆二十五年(1597年)置天柱縣,縣署設在鳳城,劃出會同縣的汶溪所、江東里和綏寧縣的遠口裡、鎮遠巡檢司(六池)、江東巡檢司併入天柱縣,屬湖廣布政司靖州;崇禎十年(1637年)遷治龍塘,改龍塘縣,不久回治天柱,仍復天柱縣名。清雍正五年天柱縣改隸貴州,屬黎平府;十二年(1734年)改隸鎮遠府。民國二年(1913年)天柱屬黔東道;十二年(1923年)直屬於貴州省;二十四年(1935年)屬第十行政督察區;二十五年(1936年)改屬第七行政督察區。1950年屬鎮遠專區,1956年劃入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1958年撤銷天柱縣併入錦屏縣,1961年恢復天柱縣。
文化
[編輯]天柱屬北部侗族方言區,繁衍於此的北部侗苗人民一直傳承着重教興學的傳統,因而文化教育較為發達,素有「文化縣」之稱。在歷史文化、名勝古蹟中,這裡擁有黔湘北侗地區最具代表性的民族古建築——家祠。天柱家祠文化極其深厚,建築典型、歷史悠久,頗具地方特點和民族特色。天柱民族民間文化豐富多彩。「侗家人人會唱歌」,侗族民歌源遠流長。無論逢年過節、喜訂豐收、婚喪嫁娶、宗教禮儀,都要以唱歌來慶祝。侗族民歌形式多樣,內容豐富,題材廣泛。北部地區民歌有山歌、玩山歌、河邊歌、好事歌、伴嫁歌等。玩山、趕歌場是侗族青年男女主要娛樂和建立婚姻家庭的主要途徑。
行政區劃
[編輯]鳳城街道、邦洞街道、社學街道、坪地鎮、蘭田鎮、瓮洞鎮、高釀鎮、石洞鎮、遠口鎮、坌處鎮、白市鎮、渡馬鎮、竹林鎮、江東鎮、注溪鄉和地湖鄉。
人口
[編輯]2003年末總人口40.95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2.87萬人;以侗、苗為主的少數民族人口40.2萬人,占98.2%(侗族占60%,苗族占31%,此外還有水、布依等少數民族)。
交通狀況
[編輯]公路:松從高速公路、310省道、202省道
資源
[編輯]本地資源豐富。已探明的礦產資源有重晶石、黃金、煤、硅、鉀、錳、石灰石等。尤以重晶石礦最為豐富,保有儲量1.08億噸,遠景儲量3億噸以上,是中國目前已探明的最大重晶石礦床。
參考文獻
[編輯]- ^ 國務院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領導小組辦公室. 中国人口普查分县资料—2020. 北京市: 中國統計出版社. 2022-07. ISBN 978-7-5037-9772-9. Wikidata Q130368174 (中文).
- ^ 2023年天柱县统计用区划代码和城乡划分代码.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 2023-06-30 (中文(中國大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