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菜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 |
中國菜系列 |
---|
四大菜系 |
魯菜 - 川菜 粵菜 - 蘇菜 |
八大菜系 |
魯菜 - 川菜 粵菜 - 蘇菜 閩菜 - 浙菜 湘菜 - 徽菜 |
十大菜系 |
魯菜 - 川菜 粵菜 - 蘇菜 閩菜 - 浙菜 湘菜 - 徽菜 京菜 - 上海菜 |
十二大菜系 |
魯菜 - 川菜 粵菜 - 蘇菜 閩菜 - 浙菜 湘菜 - 徽菜 京菜 - 上海菜 陝西菜 - 豫菜 |
十四大菜系 |
魯菜 - 川菜 粵菜 - 蘇菜 閩菜 - 浙菜 湘菜 - 徽菜 京菜 - 上海菜 陝西菜 - 豫菜 遼菜 - 楚菜 |
十六大菜系 |
魯菜 - 川菜 粵菜 - 蘇菜 閩菜 - 浙菜 湘菜 - 徽菜 京菜 - 上海菜 陝西菜 - 豫菜 遼菜 - 楚菜 津菜 - 雲南菜 |
新八大菜系 |
隴菜 - 杭幫菜 吉林菜 - 遼菜 甬菜 - 陝西菜 晉菜 - 滬菜 |
粵菜系 |
廣州菜 - 潮州菜 - 香港菜 - 澳門菜 客家菜 - 順德菜 |
蘇菜系 |
京蘇菜 - 蘇錫菜 徐海菜 - 淮揚菜 |
東北菜系 |
龍江菜 - 吉林菜 遼菜 - 滿洲菜 |
其他菜系 |
福州菜 - 大連菜 宮廷菜 - 官府菜 譚家菜 - 新疆菜 上海菜 - 贛菜 鄂菜 - 內蒙古菜 貴州菜 - 廣西菜 台灣菜 - 海南菜 清真菜 - 西藏菜 青海菜 - 河北菜 |
海外中國菜 |
加拿大中國菜 - 加勒比中國菜 菲律賓中國菜 - 印度中國菜 - 印尼中國菜 日式中國菜 - 韓式中國菜 馬來西亞中國菜 - 巴基斯坦式中國菜 - 峇峇娘惹料理 秘魯中餐 - 波多黎各式中國菜 - 美式中國菜 新加坡菜 |
豫菜,即河南菜系,是對在帶有中原傳統文化內涵的烹飪理論指導下,運用具備中原地域特點的技術和材料所製作的菜餚、麵點和筵席的總稱[1]。豫菜是中國各大菜系的淵源[2],被中國烹飪界稱為中國八大菜系的「母菜」[3],有「烹飪鼻祖」和「中華廚祖」之稱的伊尹便出生於河南洛陽,當代豫菜是在原宮廷菜、官府菜、市肆菜和民間菜的基礎上,根據中原物質條件,逐步積累演變而發展起來的[2]。
因河南地處中原地區,其飲食文化口味因地域影響,河南北部多為麵食,南部多為米飯。豫菜中一些菜名比較華麗優美,主要因為一些菜式源自於漢宋唐宮廷,有些飲食文化歷史可以追溯到商周時期。
豫菜特點[編輯]
現今的豫菜以鄭州為中心,由四個部分構成:
- 豫東以開封為代表,恪守傳統、扒制類菜餚較為典型,口味居中
- 豫西以洛陽為代表,水席為典型風味,口味稍偏酸
- 豫南以信陽為代表,燉菜類較為典型,口味稍偏辣
- 豫北以安陽為代表,善用土特產,熏鹵、麵食甚佳,口味稍重
主要菜式[編輯]
十大名菜[編輯]
十大風味名吃[編輯]
十大麵點[編輯]
五大名羹[編輯]
五大滷味[編輯]
其他[編輯]
參考文獻[編輯]
- ^ 豫菜定義確定重提豫菜振興.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 2007-08-16 (中文(簡體)).
- ^ 2.0 2.1 豫菜成大器 任重而道遠. 大河網. 2009年3月31日 (中文(簡體)).
- ^ 感受豫菜文化傳統底蘊. 廣東新浪. 2006-01-18 (中文(簡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