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驕傲
系列條目 |
LGBT主題 |
---|
女同性戀(L) ∙ 男同性戀 (G) 雙性戀 (B)∙ 跨性別(T) |
性傾向和性別認同 |
概觀 |
文化 |
權益 |
社會態度 |
研究和論述 |
LGBT專題 |
同志驕傲(Gay Pride或LGBT Pride,又譯作同志自豪)是同性戀權利運動的一部分,主要有三個目的
慶祝及支持LGBT權利的驕傲遊行在全世界不少國家及大城市都有。同性戀驕傲運動的標誌包括彩虹旗以及粉紅三角形和黑色三角形(後兩個曾經被用在納粹的集中營中充當羞恥徽章)[1]。
這個運動可以看作是類似於美國1970年代的「黑人是美麗的」(Black is Beautiful)運動,正如非裔美國人爭論道美麗並不是單獨的由大多數人來定義的標準一樣,同性戀驕傲運動的成員也認爲,同性戀者的價值也不應該由佔人口大多數的異性戀者來評判。
驕傲活動從抗議到狂歡節不等,通常在LGBT驕傲月或其他紀念該國LGBT歷史轉折的時期舉行,例如5月的莫斯科驕傲節是為了紀念俄羅斯1993年將同性戀定為非刑事罪的周年紀念日。驕傲活動包括LGBT驕傲遊行、集會、紀念活動、社區日、舞會和節日等等。
名稱來源
[編輯]雙性戀活動家布倫達·霍華德因其協調遊行活動成功舉行,而被人們稱為「驕傲之母」,她還提出了在「驕傲日」前後舉行為期一周的活動的想法,後來該活動也成為一年一度的同志驕傲遊行的起源。現在每年六月在世界各地LGBT群體都會舉行慶祝活動[2][3]。此外,霍華德與雙性戀激進主義者羅伯特·馬丁以及同性戀激進主義者L.克雷格·休克納姆共同採用「驕傲」一詞來形容這些慶祝活動[4][5]。另一雙性戀激進主義者湯姆·利蒙切利隨後發表言論說:「如果下一次有人問您為什麼會有驕傲遊行或為什麼同志驕傲月是六月時,就告訴他們一個名叫布倫達·霍華德的雙性戀女人認為要這樣。」[6]至此,「驕傲」一詞成為同性戀權利活動的代稱。
歷史背景
[編輯]驕傲日的前身
[編輯]年度提醒
[編輯]1950和1960年代對於美國的LGBT人士來說,是在法律和社會上都非常壓抑的一段時期。在這樣的環境下,包括「碧麗提絲的女兒」(Daughters of Bilitis)和「馬特蕊協會」(Mattachine Society)在內的美國同性戀組織開始了一些最早的LGBT權利抗爭運動。這兩個組織策劃了稱為「年度提醒」(Annual Reminders)的公民運動,目的是為了宣告和提醒美國民眾LGBT人士並未享有基本人權的保護。「年度提醒」活動自1965年起在每年的7月4日於費城美國獨立紀念館舉行。
「同性戀是好的」
[編輯]在當時,反對LGBT的人士經常將男同性戀和女同性戀與精神疾病劃上等號。受到斯托克利·卡米高的「黑即是美」運動的啟發,同性戀人權運動先鋒和「年度提醒」參與者法蘭克·卡莫尼在1968年喊出了「同性戀是好的」(Gay is Good)口號,[7]以對抗社會上的歧視和同性戀者自身感到的罪惡與羞恥。後於1990年同性戀非病化成為了國際社會主流觀念[8]。
克里斯多弗街自由日
[編輯]1969年6月28日星期六的凌晨,一群男女同性戀者、雙性戀者、跨性別者和關切人士在美國紐約同性戀酒吧「石牆」遭到警方搜索後展開暴動,石牆酒吧坐落於紐約市格林威治村的克里斯多弗街43號。這場暴動和後繼的示威抗爭行動是現代LGBT權利運動的分水嶺,也奠定了同志驕傲月在6月舉行,並且將會會有同志遊行及大型的公開活動。
1970年6月28日,為紀念石牆暴動一周年舉行克里斯托弗街解放紀念日,這一遊行是美國歷史上第一次同性戀遊行,涵蓋了51路到中央公園的全部街區。遊行活動由於參與遊行的群眾十分激動,而不到原定計劃時間的一半就結束了,而且還因為他們帶着同性戀旗幟和標誌步行穿過城市時十分謹慎。儘管遊行許可是在在遊行開始前的兩個小時才發放,但遊行者卻極少受到旁觀者的抵制[9]。《紐約時報》在報道中寫道遊行者佔領了約15條城市街區[10],另一《鄉村之聲》的十分積極地報道了「一年前警察對石牆旅館的突襲而產生的前線抵抗」除此之外在克里斯托弗街上另有一個集會。
遍地開花
[編輯]1970年6月27日(星期六),芝加哥同志解放組織了一場遊行[11],原訂路線從華盛頓廣場公園至密芝根大道和芝加哥大道交匯處的水塔,活動當天有許多參與者即興遊行至市民中心廣場。[12]選擇這一天的原因主要有兩個,其一為石牆暴動發生於六月的最後一個星期六;其二為週六是最多人外出購物的時間,可善用密芝根大街的購物人潮提高遊行聲勢。此後,芝加哥同志遊行固定於六月的最後一個星期日舉行,在這天各地也有許多類似的遊行活動共同響應。而美國西海岸的同運團體也開始在六月的最後一個週末,於洛杉磯跟三藩市舉辦遊行。[13][14]
隔年,同志驕傲遊行開始在波士頓、達拉斯、密爾沃基、倫敦、巴黎、西柏林以及斯德哥爾摩遍地開花。到了1972年,參與的城市包括亞特蘭大、白禮頓[15]、水牛城、底特律、華盛頓特區、邁亞密、費城[16]以及三藩市。
參考文獻
[編輯]- ^ Symbols of the Gay, Lesbian, Bisexual, and Transgender Movements. Lambda. [July 30, 20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8-16).
- ^ Channel 13/WNET Out! 2007: Women In the Movement. [2020-04-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1-18).
- ^ The Gay Pride Issue: Picking Apart The Origin of Pride. [2020-04-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7-12).
- ^ Dynes, Wayne R. Pride (trope), Homolexis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 Moor, Ashley. Why Is It Called Pride?. Msn.com. 2019-05-22 [2019-06-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6-08).
- ^ Limoncelli, Tom. In Memoriam, Brenda Howard. BiSquish. July 27, 2005 [November 15, 20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6-02-14).
- ^ Kameny, Frank. glbtq. [2012-07-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5-24).
- ^ 版主. LGBT議題科學研究文摘: 美國精神醫學會在1973年將同性戀去病化的來龍去脈. LGBT議題科學研究文摘. 2017-03-02 [2020-04-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22).
- ^ Clendinen, pp. 62–64.
- ^ Fosburgh, Lacey (June 29, 1970). "Thousands of Homosexuals Hold A Protest Rally in Central Park"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The New York Times, p. 1.
- ^ Chicago's Gay Pride Parade through the decades. chicagotribune.com. [2021-01-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25).
- ^ Outspoken: Chicago's Free Speech Tradition. Newberry Library. [2008-09-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5-02-17).
- ^ "The San Francisco Chronicle", June 29, 1970
- ^ "As of early 1970, Neil Briggs became the vice-chairman of the LGBTQ Association", CanPress, February 28, 1970. [1]
- ^ A History of Lesbian & Gay Brighton: A Community Comes of Age, 1988–2001. Brighton Ourstory. [2021-06-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7-31).
- ^ Armstrong, Elizabeth A., Crage, Suzanna M. (October 2006). "Movements and Memory: The Making of the Stonewall Myth"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71 (5) pp. 724–752. doi:10.1177/00031224060710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