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討論: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

頁面內容不支援其他語言。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本條目頁依照頁面評級標準評為丙級
本條目頁屬於下列維基專題範疇:
政治專題 (獲評丙級中重要度
本條目頁屬於政治專題範疇,該專題旨在改善中文維基百科政治類內容。如果您有意參與,請瀏覽專題主頁、參與討論,並完成相應的開放性任務。
 丙級  根據專題品質評級標準,本條目頁已評為丙級
   根據專題重要度評級標準,本條目已評為中重要度
國際關係專題 (獲評丙級高重要度
本條目頁屬於國際關係專題範疇,該專題旨在改善中文維基百科國際關係(含外交)相關主題類內容。如果您有意參與,請瀏覽專題主頁、參與討論,並完成相應的開放性任務。
 丙級  根據專題品質評級標準,本條目頁已評為丙級
   根據專題重要度評級標準,本條目已評為高重要度
中國專題 (獲評丙級未知重要度
本條目頁屬於中國專題範疇,該專題旨在改善中文維基百科中國領域類內容。如果您有意參與,請瀏覽專題主頁、參與討論,並完成相應的開放性任務。
 丙級  根據專題品質評級標準,本條目頁已評為丙級
 未知  根據專題重要度評級標準,本條目尚未接受評級。

為什麼在外交中一定要加「違禁藥物」???這是我不能容忍的。-- 08:01 2005年9月5日 (UTC)

該不該加上這一段值得討論,不過「我不能容忍」可不是一個好的理由。--的的喀喀湖上的幽靈 (talk to Louer) 02:23 2005年9月6日 (UTC)

「中國從未試圖向世界其他地區輸出諸如共產主義或自由的意識形態」?好像不對吧,1950-1970年代就曾向東南亞一些國家輸出共產主義意識形態。--Wengier留言) 18:57 2005年12月23日 (UTC)

  • 恩,文化大革命的時候,確實有「將紅旗插遍全球」的口號,而且中國經常說的「馬恩列斯毛」中,將毛的地位與前面四位平齊,也有在文化大革命期間宣傳毛澤東思想必將飄遍全球的意思。不過那些主要是政治宣傳,具體的手法相當少,我比較傾向於文化大革命本身使中國國力衰退的說法。—Yingfan919 2007年5月8日 (二) 14:45 (UTC)[回覆]
最好說清中國是具體用什麼方法輸出意識形態的。--中國國民黨精神黨員 東德亡,德國統一;中共亡,中國統一 中華民國地圖 中國旗幟 中華民國軍歌 02:31 2006年3月9日 (UTC)
  • 我有聽說過「馬共」,馬來西亞共產黨,是中共的分支。Yingfan919

難民和境內流徙人士

[編輯]

難民:(原始國)299,287(越南)(2004年)

這是什麼意思?怎麼還有越南啊?Fxqf (留言) 2009年4月16日 (四) 07:18 (UTC)[回覆]

當年越南戰爭時的難民還在中國。--Someone留言2022年4月7日 (四) 01:37 (UTC)[回覆]

中立性和來源的討論

[編輯]

外交政策整體方針、中國外交政策的制訂段需要補充來源,描述的官方立場缺少事實體現--Sheldonxd留言2012年12月7日 (五) 04:19 (UTC)Sheldonxd[回覆]

外部連結已修改

[編輯]

各位維基人:

我剛剛修改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中的2個外部連結,請大家仔細檢查我的編輯。如果您有疑問,或者需要讓機械人忽略某個連結甚至整個頁面,請訪問這個簡單的FAQ獲取更多信息。我進行了以下修改:

有關機械人修正錯誤的詳情請參閱FAQ。

祝編安。—InternetArchiveBot (報告軟件缺陷) 2017年6月11日 (日) 13:06 (UTC)[回覆]

外部連結已修改

[編輯]

各位維基人:

我剛剛修改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中的1個外部連結,請大家仔細檢查我的編輯。如果您有疑問,或者需要讓機械人忽略某個連結甚至整個頁面,請訪問這個簡單的FAQ獲取更多信息。我進行了以下修改:

有關機械人修正錯誤的詳情請參閱FAQ。

祝編安。—InternetArchiveBot (報告軟件缺陷) 2017年8月2日 (三) 17:21 (UTC)[回覆]

本條目部分內容可能缺少中立性,建議修改

[編輯]

如「中國在當前國際環境中的行為是為其認為的國家利益所驅動,而非西方國家之於人權、價值觀。」

看法過於片面,雖然中國確實是以國家利益作為外交行為出發點,西方國家的外交行為真的完全是是為了「人權、價值觀」?

僅為個人看法。——4O74Y74L74J7 2017年8月27日 (日) 06:00 (UTC)

(+)支持在維基百科記載的應多基於客觀事實,保持中立性。--GooEeu留言2017年8月30日 (三) 01:24 (UTC)[回覆]

外部連結已修改

[編輯]

各位維基人:

我剛剛修改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中的2個外部連結,請大家仔細檢查我的編輯。如果您有疑問,或者需要讓機械人忽略某個連結甚至整個頁面,請訪問這個簡單的FAQ獲取更多信息。我進行了以下修改:

有關機械人修正錯誤的詳情請參閱FAQ。

祝編安。—InternetArchiveBot (報告軟件缺陷) 2017年9月8日 (五) 05:20 (UTC)[回覆]

關於與中華人民共和國雙邊關係相關的條目名稱的統一問題

[編輯]

維基上描述「中華人民共和國與其他國家和地區的雙邊關係」的條目的名稱有三種:

  1. 簡體「中國—XXX關係」,繁體「中國-XXX關係」。此為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有外交關係者。
  2. 「中X關係」。此為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有外交關係者。
  3. 「中國與XXX關係」。此為與中華人民共和國無外交關係者。

經過搜索與統計,以第一種前者為大多數。 建議將相關條目名稱由第二種類型統一到第一種類型,即無歧義也一目了然。--Hidayetullah留言2017年12月12日 (二) 07:15 (UTC)[回覆]

我在Talk:中菲關係提過過去的慣例:
  1. 中外關係條目,另一方的國號第一個字不與其他國家重複,都命名為「中X關係」。
  2. 另一方的國號第一個字與其他國家重複,才使用樓主提到的原則,「中X關係」改為消歧義頁面。
另請留意樓主今天手動改了20幾篇條目的命名。如果樓主的統計把這兩個情況一概而論,我覺得並不合理。如果樓主是採用這個手段得到這個結論,我覺得更不合理。--春卷柯南慶祝加入維基十週年 ( ) 2017年12月12日 (二) 07:49 (UTC)[回覆]
和我討論了半天,可惜你從未進行搜索和統計。--Hidayetullah留言2017年12月12日 (二) 08:18 (UTC)[回覆]
耽誤了一點時間。只計算PRC的邦交國,第一行已經考慮到大陸譯名和台灣譯名。蒙古國本來屬於第二類,不過由於樓主今天的操作,現歸入第一類。
模式 涉及的國家
第一類
(國名首字重複)
  1. 阿爾巴尼亞
  2. 阿爾及利亞
  3. 阿富汗
  4. 阿根廷
  5. 阿聯酋
  6. 阿曼
  7. 阿塞拜疆
  8. 愛爾蘭
  9. 埃及
  10. 埃塞俄比亞
  11. 愛沙尼亞
  12. 安道爾
  13. 安哥拉
  14. 安提瓜和巴布達
  15. 巴巴多斯
  16. 巴布亞新幾內亞
  17. 巴哈馬
  18. 巴基斯坦
  19. 巴勒斯坦
  20. 巴林
  21. 巴拿馬
  22. 巴西
  23. 貝寧
  24. 博茨瓦納
  25. 波黑
  26. 波蘭
  27. 布隆迪
  28. 東帝汶
  29. 多哥
  30. 多米尼克
  31. 厄瓜多爾
  32. 厄立特里亞
  33. 剛果(金)
  34. 剛果(布)
  35. 格林納達
  36. 格魯吉亞
  37. 哥倫比亞
  38. 哥斯達黎加
  39. 吉布提
  40. 吉爾吉斯斯坦
  41. 幾內亞
  42. 幾內亞比紹
  43. 加納
  44. 加蓬
  45. 科摩羅
  46. 科特迪瓦
  47. 科威特
  48. 庫克群島
  49. 萊索托
  50. 盧森堡
  51. 盧旺達
  52. 利比里亞
  53. 利比亞
  54. 馬達加斯加
  55. 馬爾代夫
  56. 馬耳他
  57. 馬拉維
  58. 馬來西亞
  59. 馬里
  60. 馬其頓
  61. 毛里塔尼亞
  62. 毛里裘斯
  63. 摩爾多瓦
  64. 摩洛哥
  65. 摩納哥
  66. 南非
  67. 南蘇丹
  68. 尼泊爾
  69. 尼日爾
  70. 尼日利亞
  71. 紐埃
  72. 瑞典
  73. 瑞士
  74. 薩摩亞
  75. 塞爾維亞
  76. 塞拉利昂
  77. 塞內加爾
  78. 塞浦路斯
  79. 塞舌爾
  80. 聖多美和普林西比
  81. 聖馬力諾
  82. 斯里蘭卡
  83. 斯洛伐克
  84. 斯洛文尼亞
  85. 蘇丹
  86. 蘇里南
  87. 湯加
  88. 土耳其
  89. 土庫曼斯坦
  90. 烏干達
  91. 烏克蘭
  92. 烏拉圭
  93. 烏茲別克斯坦
  94. 新加坡
  95. 新西蘭
  96. 伊朗
  97. 伊拉克
  98. 印度
  99. 印度尼西亞
  100. 中非共和國
第一類
(避免混淆或其他)
  1. 赤道幾內亞
  2. 佛得角
  3. 岡比亞
  4. 喀麥隆
  5. 津巴布韋
  6. 肯雅
  7. 拉脫維亞
  8. 立陶宛
  9. 羅馬尼亞
  10. 蒙古國
  11. 密克羅尼西亞
  12. 莫桑比克
  13. 納米比亞
  14. 特立尼達和多巴哥
  15. 汶萊
  16. 西班牙
  17. 亞美尼亞
  18. 贊比亞
  19. 乍得
第二類
  1. 澳大利亞
  2. 奧地利
  3. 白俄羅斯
  4. 保加利亞
  5. 比利時
  6. 冰島
  7. 玻利維亞
  8. 朝鮮
  9. 丹麥
  10. 德國
  11. 俄羅斯
  12. 法國
  13. 斐濟
  14. 芬蘭
  15. 菲律賓
  16. 古巴
  17. 圭亞那
  18. 哈薩克斯坦
  19. 韓國
  20. 荷蘭
  21. 黑山
  22. 加拿大
  23. 柬埔寨
  24. 捷克
  25. 克羅地亞
  26. 老撾
  27. 黎巴嫩
  28. 列支敦士登
  29. 美國
  30. 孟加拉國
  31. 秘魯
  32. 緬甸
  33. 墨西哥
  34. 挪威
  35. 葡萄牙
  36. 日本
  37. 沙特阿拉伯
  38. 索馬里
  39. 塔吉克斯坦
  40. 泰國
  41. 坦桑尼亞
  42. 突尼斯
  43. 瓦努阿圖
  44. 委內瑞拉
  45. 希臘
  46. 匈牙利
  47. 敘利亞
  48. 牙買加
  49. 也門
  50. 意大利
  51. 以色列
  52. 英國
  53. 約旦
  54. 越南
  55. 智利

按此,把國名首字重複和其他情況混為一談的話,樓主的說法沒錯。但是把兩個情況分開的話,我的說法也沒有錯。--春卷柯南慶祝加入維基十週年 ( ) 2017年12月12日 (二) 09:38 (UTC)[回覆]

  1. 數據才有力。但是二樓的統計也有一些小的失誤:博茨瓦納、布隆迪、東帝汶、庫克群島、萊索托、紐埃、薩摩亞、湯加、中非都不屬於(國名首字重複)的第一類,並沒有其他國家和他們的國名首字重複。
  2. 另一方面,任何人想知道中國和阿富汗的關係,也不會直接去搜「中阿關係」。所以這和首字重複與否並沒有那麼直接的關係。
  3. 我的目的就是要讓維基的條目名稱更精準一些、系統化一些。
請問這個目的閣下是否支持呢?--Hidayetullah留言2017年12月12日 (二) 11:01 (UTC)[回覆]
薩摩亞與薩爾瓦多首字重複,博茨瓦納的台灣譯名是波札那,首字與波蘭、波黑重複,湯加的台灣譯名是東加,首字與東帝汶重複,萊索托台灣譯名為賴索托,利比里亞的台灣譯名是賴比瑞亞,二者首字重複,新西兰的台灣譯名是紐西蘭,首字與紐埃重複,中非和中國首字重複(中中關係?),布隆迪的台灣譯名是蒲隆地,或許是避免與葡萄牙混淆,庫克群島或許是避免與荷蘭自治國庫拉索混淆。--大南國史館從九品筆帖式留言2017年12月12日 (二) 13:00 (UTC)[回覆]
  1. 麻煩樓主睜開眼睛。一、上表只計算PRC的邦交國(也就是民國的邦交國),二、「第一行已經考慮到大陸譯名和台灣譯名」。逐風天地君上面已經替我解釋了;此外布隆迪首字與布基納法索重複。辯論要有點技巧,實際上這九個國家劃入第一列還是第二列,也不影響我剛才的結論。
  2. 人家怎樣搜尋和維基百科條目如何命名並沒有那麼直接的關係。
  3. 一、日常生活中簡稱阿富汗為「阿」的人非常少,所以很少人用「中阿關係」指代中國-阿富汗關係很正常。然而日常生活簡稱美國為「美」,簡稱英國為「英」,簡稱日本為「日」的人並不少,難道要為了這個「標準化程序」,把中美關係、中英關係、中日關係改作中國-美國關係,中國-英國關係,中國-日本關係?二、除非是國名首字重複和避免混淆,否則所有中外關係條目命名為「中X關係」,這樣做反而可以留下模糊的空間,避免爭議(幾年前有人在檢討中外關係系列條目應該用甚麼名義來表述中國這一邊,結果牽連出台灣地位、共和國是不是正統等幾個問題,有興趣可以翻查早期的討論)。三、現在只有我一個在這裏和樓主討論(應該還有很多人在這個領域有利益關係),說甚麼標準化。
  4. 最後一題,如果樓主所需要的答案是贊成或者反對,我反對。--春卷柯南慶祝加入維基十週年 ( ) 2017年12月12日 (二) 13:15 (UTC)[回覆]
我把布基納法索給忘了,哈。補充一個,現在中國—蒙古國關係中的一字線不符合要求,應該使用「-」。--大南國史館從九品筆帖式留言2017年12月12日 (二) 14:37 (UTC)[回覆]
  1. 先聲明,我才疏學淺不懂過於理論性的問題,因此只發表我的直觀意見。這個問題我也想過,我支持將中國對外雙邊關係條目統一命名:建交的稱為中國-XX關係非建交的稱為中國與XX關係,減少目前多種命名的情況(中X關係、中國-XX關係、中華人民共和國與XX關係),且中國一詞就包含從古至今的各朝歷代。以我的立場來看,中華民國歷史當然屬於中國歷史,但從1949年至今,中華民國歷史也屬於臺灣歷史,但中華民國歷史不宜分割,且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歷史重疊,為求條目單純性(與顧及傾向臺灣意識的人),因此才另成立中華民國與XX關係條目。
  2. 若從簡稱、使用多寡的角度看,例如中冰關係中古關係.....的命名是否得宜?其實不只中國條目,其他國家的雙邊關係條目簡稱也是,為何不用例如泰國-英國關係蒙古國-美國關係.....,國名對國名再自然不過了。還是怕更名的話,有成百上千的條目要改,是大工程,所以一動不如一靜?--Tp0910留言2017年12月12日 (二) 15:36 (UTC)[回覆]
  3. 以這兩天被移動的中蒙關係中國—蒙古國關係中蒙關係來看,在其他外文的維基百科中,都是用中國—蒙古(國)關係,英文是用China–Mongolia relations英語China–Mongolia relations;就日蒙關係來看,日文也是用日本とモンゴルの関係日語日本とモンゴルの関係。但我看到在日文中,也有以簡稱命名的,例如日米関係日語日米関係日英関係日語日英関係.....,中文也是用美日關係日英關係,但中文皆是在日文後創建的,不知是否受其影響?以簡稱(或外文縮寫)命名的也只限於中文、日文,其他外文維基若有,請指正。話說回來,上面提到的中冰關係中古關係.....或許在政府(尤其是外交部)的記者會、新聞稿中常出現,但一般人很少這樣說、搜尋吧?應該會說、搜尋中國與冰島關係,或中華人民共和國與冰島關係。再以中哈關係來看,若日後有哈日關係、哈韓關係、哈美關係.....來命名,問問路人甲乙丙丁,看會不會很奇怪?至少我覺得很奇怪。維基百科是寫給大家看的,當然要以大家都看得懂、一目瞭然的標題來命名。中冰關係、中古關係?那有沒有大冰關係、小冰關係;遠古關係、近古關係?--Tp0910留言2017年12月13日 (三) 17:47 (UTC)[回覆]

@User:春卷柯南

  1. 這裏沒人要跟你辯論!我在說明為什麼這個提議有道理。
  2. 對於大陸簡體的讀者而言,不存在那些首字重複。
  3. 條目名稱不規範就是會影響維基百科的使用體驗,同時造成混亂。
  4. 既然閣下認為日常生活中簡稱阿富汗為「阿」的人非常少,那請問閣下認為日常生活中大多數人將阿富汗簡稱為什麼呢?
  5. 傳播知識就是要清晰、明確。保持模糊是什麼意思?!
  6. 這裏討論的是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及其邦交國之間的雙邊關係,這有什麼爭議?!請問你閱讀過這些條目麼?中華民國與這些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邦交國的關係的條目都是「中華民國與XX關係」的形式。中華人民共和國與那些中華民國邦交國的關係的條目也是「中國與XX關係」的形式。而且每個條目下都有相關的消歧義指引項。--Hidayetullah留言2017年12月13日 (三) 22:04 (UTC)[回覆]

@User talk:Tp0910

  1. 這些條目中的中國均指中華人民共和國,在中華民國政權存續期間,中華民國的歷史當然不是這個「中國」的歷史。而這些條目是與政治相關的條目,與歷史沒什麼直接關係。就是要以政權為劃分標準。而且現行的與建交與否像關聯的這種區分方式是非常好的。不然請問讀者對斷交潮後的中華民國和之前的邦交國之間延續的非正式的外交關係,要怎麼才能在維基上了解到?
  2. 如果是對的、有益的做法,就應該實行,而不是任由混亂存在。何況按照User:春卷柯南的統計,需要更改的頁面也不是很多,並沒有很大的工程。
  3. 另外,請給出一個明確的意見,是支持還是反對。謝謝。--Hidayetullah留言2017年12月13日 (三) 22:04 (UTC)[回覆]
    1. 有些條目裏的內容包括民國之前的中國對外歷史,所以我說中國一詞就包含從古至今的各朝歷代,但中華民國的部分,因為特殊原因,才從中國-XX關係中拆分出來。目前世界各國對外雙邊關係裏,不只有政治,也包含歷史、經濟、文化等各方面內容,也可說是雙邊關係的小百科全書,若歷史比重大,則可單獨創建某國-XX關係史,例如中美關係史中日關係史
    2. 如果包括世界各國對外雙邊關係的話,那數量就不少了,但若只討論中國的部分,那數量是不多。
    3. 我一開始就說:我(+)支持將中國對外雙邊關係條目統一命名。--Tp0910留言2017年12月14日 (四) 02:40 (UTC)[回覆]

不考慮是否用簡稱的問題,我認為沒有必要區分是不是邦交國,統一用「-」就可以--苞米() 2017年12月14日 (四) 06:06 (UTC)[回覆]

  1. 「不存在那些首字重複」,那只能說明那是怎樣的自以為是。維基百科的讀者不只是來自大陸。
  2. 現在我們按照慣例給對外關係條目命名,也是有規可循的,並不是不規範,會造成混亂的表現,至少我是這樣認為。
  3. 怎麼改也好,爭議還是會出現,「台灣對外關係不納入中外關係條目,算哪門子中國」、「中華人民共和國不是正統,其對外關係應從「中國-XX關係」系列條目剔出」之類的怪異論點還是會出現(這就是為甚麼有些人會主張「中國-XX關係」應該酌情改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XX關係」的原因)。「中X關係」一方面留下含糊的空間,一方面剛好兼容了「中國-XX關係」/「中華人民共和國-XX關係」(你可以說「中國-XX關係」也做到這一點,但是只是刷邊球——BIAS一方面不容許編輯把共和國等同於中國,一方面規定歷史內容不在此限。據我所知,這樣命名的條目大都沒有敘述1949年後民國對外關係,只是現在大家沒有意見)。
  4. 強行規範化同樣會造成混亂。以我所知,還有參加中外關係條目的編者仍然蒙在鼓裏,要進行這個大工程之前,應該得到這群人的理解(而且他們的態度也很重要)。
  5. T君不要轉移話題,我們這裏是說條目命名,還沒有講到條目應該如何重組,配合更名。(離題一下,既然是中外關係條目的延伸,如果主條目命名為「中國-XX關係」,子條目命名為「中X關係史」,不是很奇怪麼?)--春卷柯南慶祝加入維基十週年 ( ) 2017年12月14日 (四) 11:07 (UTC)[回覆]
  1. 其實,會發表意見的自然會發表意見;有監視此頁面的同樣也可以看到。如果討論放了許久,但有關編者默不作聲,就只能當作棄權。
  2. 可以一起改成中國-XX關係史。--Tp0910留言2017年12月14日 (四) 15:30 (UTC)[回覆]

@User:Baomi所以是反對還是同意?--Hidayetullah留言2017年12月14日 (四) 14:27 (UTC)[回覆]

(-)反對LZ未經討論擅自移動的行為。--CHEM.is.TRY 2017年12月14日 (四) 19:34 (UTC)[回覆]
@User:jsjsjs1111請問你哪支眼睛看見我移動了?沒有討論我這幹嘛呢?所以你不反對統一名稱是吧?--Hidayetullah留言2017年12月14日 (四) 22:17 (UTC)[回覆]
閣下12日那天的編輯有二十幾個擅自移動的行為。另外鑑於閣下說話的態度,在此特地(-)反對移動至中國—XXX關係,(+)支持維持現狀。--CHEM.is.TRY 2017年12月14日 (四) 22:48 (UTC)[回覆]
  1. 命名1:(+)支持統一為「A國-B國關係」等模式,常用的簡稱可以重定向,並在條目第一句中指明,如「中國-日本關係,簡稱中日關係日語日中関係),……」。
  2. 命名2:根據中文的習慣,將中文地區放在前面,非中文地區放在後面。都是非中文地區的,先到先得。
  3. 命名3:根據維基百科:格式手冊/標點符號,此處的連接號應該是「-」,而非「-」或者「—」。如有異議,應該先修改格式手冊。
  4. 內容1:條目正文以現狀為主,歷史拆分到「A國-B國關係史」
  5. 內容2:關於兩岸問題,「中國-日本關係」中,應對台日關係有所提及,但無需太多,加個參見「台灣-日本關係」即可。--苞米() 2017年12月15日 (五) 08:26 (UTC)[回覆]
  1. 關於連接號「-」「-」「—」的問題,中文版的各國對外雙邊關係條目,皆是使用「-」命名(就我所知的),若都要更改,也是一大工程。那就修改格式手冊吧
  2. 關於歷史拆分的問題,就中英關係來看,如果是拆分民國/共和國之前的歷史則有明清兩代,但如果是拆分掉整個歷史章節,那整篇條目就只剩下前言了。我認為條目中歷史比重大的,且有經濟、文化等章節的,就可單獨創建關係史,如中美關係史中日關係史
  3. 關於中日關係提及臺日關係的問題,兩岸所有的對外雙邊關係條目中,皆已用消歧義提及。在中日關係下方的參見,也有附上臺灣與日本關係
  4. 內容1、2好像離題了。由於條目名稱尚未更改,我上述所言就依然使用原名稱。
  5. 關於您認為沒有必要區分是不是邦交國。← 只要多數同意就好。--Tp0910留言2017年12月15日 (五) 21:01 (UTC)[回覆]

(+)支持統一命名。現在的命名亂得一塌糊塗。--4Li 2017年12月16日 (六) 21:21 (UTC)[回覆]

討論 & 投票

[編輯]

上面有用戶說:還有參加中外關係條目的編者仍然蒙在鼓裏,要進行這個大工程之前,應該得到這群人的理解(而且他們的態度也很重要)。

因此,為求盡量公平、公正、公開,我再次建議舉行第二輪投票(重複投票則不計算),並且將訊息轉發至所有以中X關係、中華人民共和國與XX關係命名條目之討論頁中。希望參與的編者能表達意見,當然,也開放給所有的用戶。討論至12月25日(一)23:59 (UTC+8)。若支持:反對為2:1,就成案通過。

若第一、第二輪投票結果平手,則計算支持、反對的總票數,若總票數相同,就不再舉行第三輪投票了,除非有人願意接棒。--Tp0910留言2017年12月22日 (五) 16:05 (UTC)[回覆]

兩輪投票,支持:反對總票數為6:7(扣除第二輪重複投票,以及計算Mongolian Beef在意見中的投票),提案不通過。--Tp0910留言2017年12月25日 (一) 16:26 (UTC)[回覆]

折衷提案

[編輯]
  1. 非建交國由目前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與XX關係,改為中國與XX關係。
  2. 建交國目前名為中X關係的,保留常用的簡稱,其餘罕用、罕見的,則改為中國-XX關係(紅字部分,可討論增刪)。
  3. 要用「-」或「-」以及不分建交與否,我沒意見,但要改,則各國雙邊關係條目都要改才行。--Tp0910留言2017年12月25日 (一) 18:39 (UTC)[回覆]
模式 涉及的國家
第一類
(非建交國)
  1. 基里巴斯
  2. 瑙魯
  3. 馬紹爾群島
  4. 帕勞
  5. 所羅門群島
  6. 圖瓦盧
  7. 伯利茲
  8. 多米尼加
  9. 薩爾瓦多
  10. 海地
  11. 危地馬拉
  12. 洪都拉斯
  13. 巴拉圭
  14. 聖基茨和尼維斯
  15. 尼加拉瓜
  16. 聖盧西亞
  17. 梵蒂岡
  18. 聖文森特和格林納丁斯
  19. 布基納法索
  20. 斯威士蘭
  21. 科索沃
  22. 不丹中不關係
第二類
(建交國)

原本嚷嚷要討論、反對投票的人,現在卻不見蹤影。可別印證了「以討論之名,行阻擾之實」。--Tp0910留言2017年12月26日 (二) 14:27 (UTC)[回覆]

  • (-)反對:僅就閣下這次的提議,是否常用的標準不好界定。我的意見,全部統一為「中國-X國關係」--苞米() 2017年12月27日 (三) 03:12 (UTC)[回覆]
    • 要「一刀切」很容易,我也支持名稱格式全部統一,但也有人認為要全部保留,或用討論來決定,現在意見南轅北轍,全部統一、全部保留都無法讓全部的人滿意,所以我又越俎代庖提出折衷意見,只更改部分,最起碼「雖不滿意但可接受」。界定無絕對標準,就像我認為現在用「中X關係」為條目名稱很奇怪,至少部分名稱很奇怪,各國對外雙邊關係用「AB關係」也是。若反對投票,就請不要輕易使用(+)支持(-)反對。--Tp0910留言2017年12月27日 (三) 16:31 (UTC)[回覆]

若條目名稱得宜,是不會有人想更改,現在不只「想」,是已經有人「改」了,就算現在將問題壓下、冷處理,也難保日後不會再掀波瀾。有人會說,以後的事,以後再說,既然以後可能會發生,為何不現在防患於未然?見多識廣的維基人應該比我更清楚。生命自會找到出口,壓力也需要釋放--Tp0910留言2017年12月27日 (三) 16:54 (UTC)[回覆]

外部連結已修改

[編輯]

各位維基人:

我剛剛修改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中的1個外部連結,請大家仔細檢查我的編輯。如果您有疑問,或者需要讓機械人忽略某個連結甚至整個頁面,請訪問這個簡單的FAQ獲取更多信息。我進行了以下修改:

有關機械人修正錯誤的詳情請參閱FAQ。

祝編安。—InternetArchiveBot (報告軟件缺陷) 2018年6月29日 (五) 11:18 (UTC)[回覆]

關於「朝鮮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目前唯一的法定軍事盟友」說法

[編輯]

各位維基人:

關於軍事同盟關係章節中提到的「中朝友好合作互助條約:1961年簽訂,僅限集體防衛性質,同時也代表朝鮮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目前唯一的法定軍事盟友。」,但是中國始終以來不結盟。

對此有什麼看法?--Piggy Studio留言2024年7月14日 (日) 10:13 (UTC)[回覆]

外交、條約條目,我改了改。--YFdyh000留言2024年7月14日 (日) 12:50 (UTC)[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