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林根之戰
施林根戰役 | |||||||
---|---|---|---|---|---|---|---|
第一次反法同盟的一部分 | |||||||
戰場今景 | |||||||
| |||||||
參戰方 | |||||||
奧地利 | 法國 | ||||||
指揮官與領導者 | |||||||
卡爾大公 | 讓·維克多·莫羅 | ||||||
兵力 | |||||||
24,000 | 32,000 | ||||||
傷亡與損失 | |||||||
800人傷亡[1] | 1200人傷亡 |
在施林根戰役(法語:Bataille de Schliengen;德語:Schlacht bei Schliengen)中,由讓·維克多·莫羅指揮的法國萊茵莫瑟爾方面軍和由奧地利卡爾大公指揮的奧地利軍隊交火,雙方均宣稱獲得勝利。施林根位於今德國巴登-符騰堡州羅拉赫縣,靠近德國巴登-符騰堡州、法國的上萊茵省和瑞士的巴塞爾城市州邊境。
在法國大革命戰爭中,施林根對法蘭西共和國和哈布斯堡奧地利雙方來說都是一個重要的戰略點。此地的控制權關係到西南德意志諸邦和萊茵河口的安危。10月20日莫雷從費雷堡撤退,並將軍隊駐紮在山脊上。險要的地勢可以防止卡爾大公從法軍右翼發動側襲。而法軍左翼緊靠萊茵河以防止被包抄,法軍中部位於一個直徑7哩(11公里)的半圓形高地上,可以居高臨下指揮,防守無懈可擊。因此,卡爾大公決定直接全力攻擊法軍側翼,使得雙方都傷亡慘重。
儘管法軍和奧軍都同時宣稱獲勝,軍事歷史學家總的來說認為奧軍取得了戰略優勢。但是,法軍秩序井然地撤退,幾天以後又在於南蓋渡過萊茵河。維也納在政治上和外交上陷入混亂,浪費了卡爾大公已取得的戰略優勢,並讓哈布斯堡王朝的軍隊陷入萊茵河畔的兩場圍城戰中,未能增援此時亟需兵力的北意大利。戰役結束後,維也納為此建了一座紀念碑,巴黎凱旋門也記下了此戰。
背景
[編輯]最初,歐洲君主們將法國大革命視為法國國王與其臣民之間的爭端,並未準備干涉。當革命形勢愈發嚴峻,他們宣稱歐洲各國君主的利益與路易十六及其家庭的利益相一致,1791年8月27日發佈的皮爾尼茨宣言對可能危及王室家庭的行為發出了模糊但是嚴厲的威脅。革命者們面臨的形勢越發困難。法國的流亡者出於將他們的問題與國際關係相結合的考慮,繼續鼓動反革命運動。最終,1792年4月20日,法國國民公會對奧地利宣戰。在這場第一次反法同盟戰爭(1792-98)中,大多數與法國陸上接壤或隔海相望的歐洲鄰國都與法國開戰,除此之外還有葡萄牙王國和奧斯曼帝國[2][1]。法國在1792年取得了一些勝利,但到1793年初,危機降臨:法軍被趕出比利時,國內有旺代叛亂的陰謀,教士的公民組織法引發了廣泛的憎恨,而法王剛被處決。共和國的軍隊也處於混亂狀態之中,廣泛徵兵制的實施往沮喪的軍隊中補充了數千名文盲和未經訓練的新兵,使得情況更加急迫[3]。對於法國方面來說,1795年的萊茵戰役變成一場十足的災難,儘管他們在其它戰區取得了一些勝利(比方說比利牛斯戰役)。
1796年戰況
[編輯]第一次反法同盟的軍隊由帝國軍隊和各國軍隊的步騎兵組成,總數達到125,000人(包括三支自由軍團),對於18世紀來說是一支力量可觀的軍隊,但對於大革命戰爭來說顯得不足。儘管如此,總的來說,從瑞士到北海的戰線由總指揮卡爾大公的軍隊負責,而從瑞士-意大利邊境到亞德里亞海的戰線由達戈貝特·西格蒙德·馮·武姆澤(Dagobert Sigmund von Wurmser)負責。哈布斯堡軍隊雖然多,但是其白衣步兵還不足以在從巴塞爾到法蘭克福的戰線上組成有效的戰略縱深以抵抗對手的壓力。[Note 1]與法軍的情況相比,卡爾只有數量一半的軍隊來負責從巴塞爾附近的倫興到賓根的211哩(340公里)寬的戰線。此外,他將自己的主力交由巴列特·拉圖爾伯爵指揮,集中在卡斯魯厄和達姆施塔特之間,此處萊茵河與美茵河合流,是通往東德意志諸邦和維也納的大門,有開闊的河岸和方便的橋樑,最易遭到攻擊。在他的北邊,威廉·馮·瓦滕斯萊本(Wilhelm von Wartensleben)指揮的自由軍團[Note 2] 佔據了美茵茲到吉森的戰線。奧地利軍隊由從巴爾幹地區調來的職業軍和自帝國行政區徵召來的徵召軍組成。[4][Note 3]
1796年戰役開始時,兩位法國將軍,讓-巴普蒂斯·儒爾當和讓·維克多·莫羅分別指揮桑布爾-默茲方面軍和萊茵-莫瑟爾方面軍。在法國上下引起廣泛爭議的法國公民軍,是根據大革命中實行的廣泛徵兵制組建的軍隊。大批年輕人被徵召入伍,逐步替換老兵,以免拖累行伍中士氣高昂的青壯年士兵。此外,這支軍隊完全依賴鄉村進行補給。1796年4月以後,決定以貨幣支付軍餉,但是軍餉仍在拖欠。從春季到初夏,未領薪餉的法國軍隊幾乎一致鬧兵變:1796年5月,駐紮在邊境小鎮茨韋布呂肯的第74半旅叛變;6月,第17半旅抗命,第84半旅兩個連叛變。法軍指揮官認為必須對德意志各邦發動進攻,不僅是為了戰爭目的,還有更實際的原因:督政府認為應當以戰養戰,而沒有為自己的軍隊劃撥薪餉和補給預算。[5][6]
參考文獻
[編輯]註釋
[編輯]- ^ Habsburg infantry wore white coats.
- ^ An autonomous corps, in the Austrian or Imperial armies, was an armed force under command of an experienced field commander.
- ^ Beginning in the sixteenth century, the Holy Roman Empire was organized loosely into ten "circles", or regional groups of ecclesiastical, dynastic, and secular polities that coordinated economic, military and political actions.
引用
[編輯]- ^ Digby Smith. "Battle of Schliengen." Napoleonic Wars Data Book. Merchanicsburg, Pennsylvania: Stackpole, 1998, pp. 125–126.
- ^ Timothy Blanning.
- ^ (French) R. Dupuy, Nouvelle histoire de la France contemporaine.
- ^ Gunther E. Rothenberg, "The Habsburg Army in the Napoleonic Wars (1792–1815)".
- ^ Jean Paul Bertaud, R.R. Palmer (trans).
- ^ See Phipps, 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