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爾穆特·施密特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赫爾穆特·施密特
Helmut Schmidt
第5任聯邦德國總理
任期
1974年5月6日—1982年10月1日
前任維利·勃蘭特
繼任赫爾穆特·科爾
個人資料
出生(1918-12-23)1918年12月23日
 德意志共和國漢堡市
逝世2015年11月10日(2015歲—11—10)(96歲)
 德國漢堡市[1]
國籍 德國
政黨德國社會民主黨
配偶漢內洛·格拉澤英語Hannelore Glaser
專業經濟學家
宗教信仰路德宗
軍事背景
服役 納粹德國空軍
服役時間1937–1945
軍銜中尉
部隊第1裝甲師
參戰
軍事獎勵二級鐵十字勳章

赫爾穆特·海因里希·瓦爾德馬·施密特(德語:Helmut Heinrich Waldemar Schmidt,1918年12月23日—2015年11月10日),德國社會民主黨政治家,曾任德國社會民主黨(SPD)主席(1967年-1969年)、西德國防部部長(1967年-1972年)、西德財經部部長(1972年)、西德經濟部部長(1972年-1974年)、西德總理(1974年-1982年)。並在卸任總理後短暫代理西德外交部部長(1982年9月17日-1982年10月1日)。在任期間的經濟政策奉行凱恩斯主義[1]

學業與入伍[編輯]

生於漢堡,為家中長子,父母親是一對教師。[2] 1937年畢業於漢堡利希特瓦克中學(Lichtwark, Hamburg)。中學畢業後拒絕參軍,但於1939年被迫入伍,在布萊梅空軍基地駐紮。從1941年到1942年上東線前線。後來直到1944年供職於帝國航天部輕高射炮培訓部。作為帝國航天部的職員(中尉軍銜),施密特須記錄在人民法庭審判7月20日密謀案成員的公審。施密特因對審判深惡痛絕,他向將軍請辭記錄任務,被批准。從1944年12月到1945年二戰結束,施密特上尉在西線作戰。1945年4月在呂訥堡石楠(Lüneburger Heide)被俘,於1945年8月31日從戰俘營被釋放。

大學教育與工作[編輯]

戰俘營出來後,施密特入漢堡大學學習國民經濟學,並於1949年獲得碩士學位。到1953年供職於卡爾·席勒領導的漢堡經濟交通局,並於1952年到1953年任交通局長。1958年獲得新成立的聯邦軍上尉預備役軍銜。施密特自1983年作為周報Die Zeit的聯合發行人。大西洋橋樑聯合會(Atlantik-Brücke e.V.)成員,德英聯合會( Deutsch-Britischen Gesellschaft)名譽主席。由他本人參與發起的德國國家基金會(Deutschen Nationalstiftung)名譽主席。前國家領導人俱樂部(InterAction Council)名譽主席。他的私人檔案被保存在社會民主檔案館中。他是〈人類義務與責任宣言〉(Allgemeinen Erklärung der Menschenpflichten)的第一簽名人。

家庭[編輯]

施密特的父親是一名信仰猶太教的德國商人之私生子。據說施密特父親曾經隱瞞真相,偽造了出生證明,以使他得到了雅利安血統證明。1935年的法律規定,不允許有任何猶太血統的士兵晉升軍官。而施密特當時是中尉軍銜。後來有記者由施密特的朋友、前法國總統瓦勒里·季斯卡德斯坦口中得知此事,施密特迫於壓力於1984年將事實公開。在他的童年回憶錄中,此事對他後來對納粹的厭惡有一定的影響。

施密特於1942年6月27日與Hannelore Glaser("Loki")結婚。他們育有兩個孩子,兒子Helmut Walter (* 26. Juni 1944) 不到一歲患腦膜炎去世。女兒Susanne生於1947年,現供職於倫敦的Bloomberg TV 經濟台。施密特很長時間一直住在漢堡朗根霍恩英語Langenhorn, Hamburg。他和妻子在Brahmsee湖還有一處房子。

政治生涯[編輯]

施密特於1946年3月加入德國社會民主黨。據他自己在德國電視一台的訪談節目Beckmann(2006年9月25日)講述,他在1945年從戰俘營出來後就已經加入。但文件記載他是1946年入黨。當時他在德國社會青年聯合會做事,並於1947-1948年間出任西區主席。

從1968到1984年,施密特擔任德國社會民主黨副主席。在黨內他是多數制的倡導者。與另外兩個社民黨總理維利·勃蘭特格哈特·施羅德不同,施密特從來不曾擔任黨主席,他在任總理期間,勃蘭特依舊是黨主席。

施密特是土耳其加入歐盟的重要反對者,並經常在時代周報上撰文為這一主張辯護。對於德國拆除所有核電站的主張,施密特持反對態度。儘管這一決議已經在後來的施羅德政府得到通過。

從1953到1962年,1965到1987年,施密特任聯邦議會議員,代表Hamburg-Bergedorf選區。在他1965年再次擔任議員後,他被選為議會社民黨代表副主席。

從1966到1969年,在聯邦德國第一次聯合組閣政府期間,施密特擔任議會社民黨代表正主席。在任期間,施密特度過了他政治生涯最愉快的時光。1967年到1969年,他同時領導社民黨代表外交工作組。1958年到1961年他同時還是歐洲議會的成員。

漢堡市內政參議員[編輯]

自1961年到1965年施密特任於漢堡市內政參議員。在這期間,因在1962年二月北海爆發洪水,施密特果斷而務實地派遣軍隊進行搶險救災(在當時,軍隊干預內政是違反憲法的),從而贏得了很高的口碑和聲譽。1969年10月出任維利·勃蘭特政府國防部長。在他在任期間,服兵役時間從18個月縮短到15個月,並在漢堡和慕尼黑建立國防大學。

部長[編輯]

1972年7月7日,他接任由卡爾·席勒辭去的財政經濟部長。1972年議會選舉後領導財政部。

總理[編輯]

柏林市長里夏德·馮·魏茨澤克、美國總統雷根和德國總理施密特在1982年

1974年維利·勃蘭特被迫辭去總理職務後,施密特於1974年5月6日在德國聯邦議院以267票當選聯邦政府總理。

在任期間最大的挑戰是石油危機。在他的領導下,德國比其他多數工業國家更平穩地度過了這一危機。另外對於1970年代的極左翼紅軍派恐怖主義浪潮,他給以了十分嚴厲的打擊,史稱德意志之秋

1977年他首先指出蘇聯SS-20中程導彈而導致相互保證毀滅的危險性,他的立場也成為促成北約雙軌決議(Double Track Decision)的導火線。這個決定在民間和黨內引起很大爭議。

1982年晚夏,由於經濟和社會政治觀點的分歧,社民黨和自民黨聯盟關係破裂。9月17日所有的自民黨部長集體辭職。施密特因此臨時擔任外交部長一職。

1982年10月1日,由基民盟、基社盟及自民黨大多數代表發起建設性不信任動議罷免施密特,並選舉科爾接替總理一職,科爾隨着提前大選,並在之後的選舉中勝出。

之後基民盟、基社盟及自民黨結盟為中間偏右聯盟,社民黨則轉移跟後來崛起的德國綠黨結盟為中間偏左聯盟。

政治生涯亮點[編輯]

施密特在當政期間,因其出色的口才,被政敵稱為「大嘴施密特」;他的經濟學才華也得到廣泛的認可。施密特和前法國總統瓦勒里·季斯卡德斯坦、前美國國務卿亨利·基辛格是好友。1975年,施密特與瓦勒里·季斯卡德斯坦共同發起經濟峰會(即八國集團首腦會議前身);第一屆峰會在Ramboillet城堡舉行,聚集了意大利、日本、英國和美國的政府首腦。施密特支持核能建設,並始終堅持這一觀點。

施密特被視為是親華派,是德國與中國打交道最密切的政治家,這與他全面投入中國的事項有關。1960年代末70年代初,他以國防部長的身份週遊中國,並成功會見毛澤東。當時,西方政客直接前往北京是不被接受的,而施密特自此開啟了他在中國最重要的外交利益政策。在毛澤東去世後,施密特贏得了中國改革家鄧小平的信任,兩人談論了1980年代的經濟改革。即使後來施密特不再擔任總理一職,中國仍然是他在外交政策方面最重要的興趣,他與1987年至1989年擔任中共總書記的政治家趙紫陽詳細討論了經濟開放的風險。在施密特的政治生涯中,他並不在意西方對中國人權的關注,施密特認為,外交政策不應與價值觀掛鈎,而應以和平為基礎[3]。施密特的許多著作都在中國被翻譯成中文,這使得他在中國的聲譽良好,而在公開露面時,他始終表現出對中國方面的興趣。在施密特逝世後,他獲得中國官方和媒體的強大憑弔和慰問。《德國之聲》對此評論,沒有其他已故的外國人能像施密特那樣在中國受到如此多的尊重[4]

藝術[編輯]

Moores 雕像„Large Two Forms「 當時波恩的總理辦公大樓前

作為政府總理,在施密特的努力下,人們在當時波恩的總理辦公大樓前立起亨利·摩爾創作的名為Large Two Forms「的雕像,這座雕像在當時被看作東德和西德骨肉相連的象徵。施密特對藝術的愛好還表現在總理辦公樓裏面到處可見裝點的藝術品。更有甚者他讓人把他辦公室門上「總理」的牌子換成「Nolde的房間」。

1986年他曾經指定萊比錫畫家伯恩哈德·海希(Bernhard Heisig)作為御用攝影師。這個大膽的決定在當時曾引起轟動。但這更顯示出施密特獨樹一幟的藝術品位。施密特至今還作畫。他在漢堡的兩處房子裏擺滿了各種畫家的作品。

另外施密特同音樂也有很深的淵源:在他擔任國防部長期間,組建了Big Band。他自己會彈管風琴和鋼琴,是巴赫的忠實擁躉。現在隨着聽力的下降,他已經不能如同以前那樣享受音樂。施密特自己灌製過多張唱片,從中人們可以聽到他對古典音樂的詮釋。比如莫扎特的鋼琴協奏曲(Konzert für drei Klaviere)和Orchester KV 242,以及巴赫的鋼琴協奏曲和Streicher A-Moll BWV 1065。由施密特和鋼琴家克里斯多福·埃申巴哈, 尤斯圖斯·弗朗茨以及(巴赫) Gerhard Oppitz。

榮譽[編輯]

2001年的施密特

從1983年起是家鄉漢堡市的榮譽市民,1989柏林榮譽市民,1995不來梅港榮譽市民,1998Schleswig-Holstein州的榮譽市民。1978年因有效應對前西德紅軍恐怖組織RAF的恐怖事件,被授予Theodor-Heuss獎。在擔任總理期間及卸任後,先後被授予23個榮譽博士。1980年因其在和平與人權方面的傑出貢獻被授予Goldman獎章。由於他的家鄉漢堡的歷史背景,施密特多次拒領聯邦十字勳章

1983年在魯汶被授予天主教魯汶大學榮譽博士。同時施密特又成為Katholiek Vlaams Hoogstudenten Verbond 的榮譽成員。他的著作Menschen und Mächte於1990年被授予Friedrich-Schiedel-Literaturpreis獎。「施密特新聞獎」是ING-DiBa銀行自1996年設立的旨在獎勵維護消費者利益的工作方面有突出表現的個人。施密特是此獎的贊助人。2003年12月漢堡國防大學被重新命名施密特大學,施密特同時被授予榮譽博士,以此表彰他在1970年代初對軍官的科學再教育方面做出的貢獻。

2005年10月1日施密特榮獲 Initiative VIVA 50plus 的「Prix des Générations」獎。作為一名傑出的政治家,他在努力促進不同年齡段的人們和平共處,以及相互理解作出了傑出貢獻。

2006年1月24日由於對德法關係的傑出貢獻與法國前總統瓦勒里·季斯卡德斯坦被共同授予「阿登那戴高樂獎」(Adenauer-de Gaulle-Preis)。

2006年7月19日馬堡大學社會科學和哲學系決定授予施密特榮譽博士頭銜,「哲學學科的責任為啟示人類,而施密特就是政治家裏的哲學家」。這個決定在學校內引起很大爭議。Frank Deppe擔心這個決定會「明顯地把哲學系同它的歷史拉開距離」, 「他們想向外界顯示,馬堡沒有馬克思主義」。

官方勛獎[編輯]

榮譽公民[編輯]

非政府組織獎項[編輯]

著作[編輯]

  • Verteidigung oder Vergeltung, Stuttgart 1961
  • Militärische Befehlsgewalt und parlamentarische Kontrolle, in: Horst Ehmke, Carlo Schmid, Hans Scharoun, Festschrift für Adolf Arndt zum 65. Geburtstag, Frankfurt am Main 1969, Seiten 437–449.
  • Reform des Parlaments, in: Claus Grossner, Das 198. Jahrzehnt. Marion Gräfin Dönhoff zu Ehren, Hamburg 1969, Seiten 323–336.
  • Die Opposition in der modernen Demokratie, in Rudolf Schnabel, Die Opposition in der modernen Demokratie, Stuttgart, 1972, Seiten 51–60
  • Menschen und Mächte, Berlin 1987.(人與權)
  • Politik als Beruf heute, in: Hildegard Hamm-Brücher, Norbert Schreiber, Die aufgeklärte Republik. eine kritische Bilanz, München 1989, Seiten 77–84.
  • Die Deutschen und ihre Nachbarn. Menschen und Mächte, Teil 2, Berlin 1990.
  • Politischer Rückblick auf eine unpolitische Jugend, 1991.
  • Handeln für Deutschland, Berlin 1993.
  • Zur Lage der Nation, 1994.
  • Weggefährten – Erinnerungen und Reflexionen, Berlin 1996.(同伴——回憶與反思)
  • Die Allgemeine Erklärung der Menschenpflichten, 1997 (Mitarbeit).
  • Auf der Suche nach einer öffentlichen Moral, 1998.
  • Globalisierung. Politische, ökonomische und kulturelle Herausforderungen, 1998.
  • Kindheit und Jugend unter Hitler, Sammelband, Berlin 1998.
  • Die Selbstbehauptung Europas, Perspektiven für das 21. Jahrhundert, Deutsche Verlags-Anstalt, Stuttgart München 2000.
  • Hand aufs Herz. Helmut Schmidt im Gespräch mit Sandra Maischberger. (Broschiert), Ullstein, Oktober 2003, ISBN 3-548-36460-8
  • Die Mächte der Zukunft: Gewinner und Verlierer in der Welt von morgen, Siedler Verlag, München 2004, ISBN 3-442-15378-6
  • Auf dem Weg zur deutschen Einheit, Rowohlt Verlag, Reinbek 2005
  • Nachbar China. Helmut Schmidt im Gespräch mit Frank Sieren. Econ, September 2006, ISBN 3-430-30004-5

施密特第一屆內閣[編輯]

1974年5月16日-1976年12月5日

任免

  • 1974年7月4日 - Egon Bahr (SPD)繼Eppler任經濟合作部長。

施密特第二屆內閣[編輯]

1976年12月5日 - 1980年11月5日

任免

施密特第三屆政府內閣[編輯]

1980年11月5日 - 1982年10月1日

任免

  • 1981年1月28日 - Jürgen Schmude (SPD)繼Vogel任司法部長 。 Björn Engholm繼Schmude任教育科學部長。
  • 1982年4月28日 - Hans Matthöfer (SPD)繼Gscheidle任郵政通訊部長。 Manfred Lahnstein (SPD)繼Matthöfer任財政部長。Heinz Westphal (SPD)繼Ehrenberg任勞動和社會事務部長。Anke Fuchs (SPD)繼Huber任青年家庭和健康部長。
  • 1982年9月17日 - 所有自由民主黨部長退出政府。施密特自己(SPD)繼根舍代理外交部長。 Jürgen Schmude(SPD)繼Baum任內務部長兼任司法部長。Manfred Lahnstein (SPD)繼Lambsdorff任經濟部長兼任財政部長。Björn Engholm(SPD)繼Ertl任 食品農業和森林部長兼任教育科學部長。

外部連結[編輯]

參考文獻[編輯]

  1. ^ 1.0 1.1 Helmut Schmidt, former West German chancellor, dies aged 96. The Guardian. 2015-11-10 [2015-11-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11-10). 
  2. ^ Ancestry of Henri de Laborde de Monpezat. Wargs. [10 September 20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09). 
  3. ^ Welle (www.dw.com), Deutsche. Sieren's China: Helmut Schmidt, Mao & Co | DW | 11.11.2015. DW.COM. [2021-12-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2-22) (英國英語). 
  4. ^ Welle (www.dw.com), Deutsche. Sieren's China: The example set by Helmut Schmidt | DW | 13.11.2015. DW.COM. [2021-12-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2-22) (英國英語). 

參見[編輯]

政府職務
前任:
維利·勃蘭特
德意志聯邦共和國總理
1974年-1982年
繼任:
赫爾穆特·科爾
前任:
漢斯-迪特里希·根舍
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外交部部長
1982年
繼任:
漢斯-迪特里希·根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