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五届政府
外观
此条目应避免有陈列杂项、琐碎资料的部分。 (2018年3月25日) |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 | |
---|---|
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五届内阁 | |
建立日期 | 2017年7月1日 |
解散日期 | 2022年6月30日 |
组织与人物 | |
国家元首 | 习近平 |
政府首脑 | 林郑月娥 |
成员数量 | 16 |
议会地位 | 建制派多数 40 / 70 (上任时)85 / 90 (卸任时) |
反对党 | 泛民主派(至2020年11月12日) |
历史 | |
选举 | 2017年行政长官选举 |
议会任期 | 第六届立法会 第七届立法会 |
前任 | 第四届政府 |
继任 | 第六届政府 |
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五届政府指2017年7月1日至2022年6月30日林郑月娥出任第五届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期间领导下的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又称林郑月娥政府,简称林郑政府。
2017年3月3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签署国务院令,任命林郑月娥为香港第五任行政长官[1]。林郑月娥于同年4月11日在北京中南海拜会李克强,从其手中接过任命状。[2]2017年7月1日林郑月娥就任,开始领导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部门,任期至2022年6月30日为止。
主要官员
[编辑]职位 | 阁员 | 上任 | 离任 | 政党 | 前职 | ||||
---|---|---|---|---|---|---|---|---|---|
政府首长 | |||||||||
行政长官 | 林郑月娥 | 2017年7月1日 | 2022年6月30日 | 无党籍 | 政务司司长 | ||||
司级官员 | |||||||||
政务司司长 | 张建宗 | 2017年1月16日 | 2021年6月25日 | 无党籍 | 留任 | ||||
李家超 | 2021年6月25日 | 2022年4月7日 | 无党籍 | 保安局局长 | |||||
财政司司长 | 陈茂波 | 2017年1月16日 | 李家超政府 | 无党籍 | 留任 | ||||
律政司司长 | 袁国强 | 2012年7月1日 | 2018年1月6日 | 无党籍 | 留任 | ||||
郑若骅 | 2018年1月6日 | 2022年6月30日 | 无党籍 | 资深大律师 | |||||
决策局 | |||||||||
公务员事务局局长 | 罗智光 | 2017年7月1日 | 2020年4月22日 | 无党籍 | 保安局常任秘书长 | ||||
聂德权 | 2020年4月22日 | 2022年6月30日 | 无党籍 | 政制及内地事务局局长 | |||||
政制及内地事务局局长 | 聂德权 | 2017年7月1日 | 2020年4月22日 | 无党籍 | 食物及卫生局常任秘书长 | ||||
曾国卫 | 2020年4月22日 | 李家超政府 | 无党籍 | 入境事务处处长 | |||||
教育局局长 | 杨润雄 | 2017年7月1日 | 2022年6月30日 | 无党籍 | 教育局副局长 | ||||
环境局局长 | 黄锦星 | 2012年7月1日 | 2022年6月30日 | 无党籍 | 留任 | ||||
食物及卫生局局长 | 陈肇始 | 2017年7月1日 | 2022年6月30日 | 无党籍 | 食物及卫生局副局长 | ||||
民政事务局局长 | 刘江华 | 2015年7月21日 | 2020年4月22日 | 民建联 | 留任 | ||||
徐英伟 | 2020年4月22日 | 2022年2月24日 | 民建联 | 劳工及福利局副局长 | |||||
劳工及福利局局长 | 罗致光 | 2017年7月1日 | 2022年6月30日 | 无党籍 | 香港大学社会工作及社会行政学系副教授 | ||||
保安局局长 | 李家超 | 2017年7月1日 | 2021年6月25日 | 无党籍 | 保安局副局长 | ||||
邓炳强 | 2021年6月25日 | 李家超政府 | 无党籍 | 警务处处长 | |||||
运输及房屋局局长 | 陈帆 | 2017年7月1日 | 2022年6月30日 | 无党籍 | 机电工程署署长 | ||||
商务及经济发展局局长 | 邱腾华 | 2017年7月1日 | 2022年6月30日 | 无党籍 | 行政长官办公室主任 | ||||
发展局局长 | 黄伟纶 | 2017年7月1日 | 2022年6月30日 | 无党籍 | 发展局常任秘书长 | ||||
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局长 | 刘怡翔 | 2017年7月1日 | 2020年4月22日 | 无党籍 | 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副局长 | ||||
许正宇 | 2020年4月22日 | 李家超政府 | 民建联 | 金融发展局行政总监 | |||||
创新及科技局局长 | 杨伟雄 | 2015年11月20日 | 2020年4月22日 | 无党籍 | 留任 | ||||
薛永恒 | 2020年4月22日 | 2022年6月30日 | 无党籍 | 机电工程署署长 | |||||
特定政府部门 | |||||||||
警务处处长 | 卢伟聪 | 2015年5月4日 | 2019年11月18日 | 无党籍 | 留任 | ||||
邓炳强 | 2019年11月19日 | 2021年6月25日 | 无党籍 | 警务处副处长(行动) | |||||
萧泽颐 | 2021年6月25日 | 李家超政府 | 无党籍 | 警务处副处长(行动) | |||||
廉政专员 | 白韫六 | 2017年7月1日 | 2022年6月30日 | 无党籍 | 留任 | ||||
审计署署长 | 孙德基 | 2012年7月1日 | 2018年12月31日 | 无党籍 | 留任 | ||||
朱乃璋 | 2018年12月31日 | 2022年6月30日 | 无党籍 | 审计署副署长 | |||||
海关关长 | 邓以海 | 2017年7月1日 | 2021年10月21日 | 无党籍 | 海关副关长 | ||||
何珮珊 | 2021年10月21日 | 李家超政府 | 无党籍 | 海关副关长 | |||||
入境事务处处长 | 曾国卫 | 2017年7月1日 | 2020年4月22日 | 无党籍 | 留任 | ||||
区嘉宏 | 2020年7月2日 | 李家超政府 | 无党籍 | 入境事务处副处长 | |||||
非主要官员 | |||||||||
行政长官办公室主任 | 陈国基 | 2017年7月1日 | 2022年6月30日 | 无党籍 | 入境事务处处长 |
人事变动
[编辑]- 2018年1月6日,袁国强离任律政司司长,郑若骅接任。
- 2018年12月31日,朱乃璋接替退休的孙德基担任审计署署长。
- 2019年11月19日,邓炳强接替退休的卢伟聪担任香港警务处处长。
- 2020年4月22日,政府出现人事变动:
- 入境事务处处长曾国卫接替被调职的聂德权担任政制及内地事务局局长;
- 机电工程署署长薛永恒接替离职的杨伟雄担任创新及科技局局长;
- 劳工及福利局副局长徐英伟接替离职的刘江华担任民政事务局局长;
- 金融发展局总监许正宇接替离职的刘怡翔担任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局长;
- 政制及内地事务局局长聂德权接替离职的罗智光担任公务员事务局局长。
- 2020年7月2日,现任入境处副处长区嘉宏接替转任政制及内地事务局局长曾国卫。
- 2021年6月25日,政府出现人事变动:
- 2021年10月21日,海关副关长何珮珊接替退休前休假的邓以海。
- 2022年2月24日,民政事务局局长徐英伟被国务院免去其职务。
- 2022年4月7日,政务司司长李家超被国务院免去其职务。
就任
[编辑]竞选
[编辑]参选政纲
林郑月娥在2016年11月28日首度提出“八大愿景”,分别为:
林郑及后发表竞选政纲,主题为“同行建共识 经济民生齐推进”,其重点为:
|
按政钢原文及林郑向传媒透露的内容,其具体施政项目将包括:
|
|
当选
[编辑]2017年3月26日,林郑月娥在2017年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选举中当选后即发表胜选宣言,指自己上任后首要工作将会是修补社会撕裂和解开郁结,团结香港市民,称要为香港特区政府的管治“注入新风格”,并建立与立法会议员的恒常沟通机制,为改善与立法会的关系打好基础,又提出尊重不同声音,让政府、公民社会和民间力量合力解决香港的各种问题,逐渐修补香港社会撕裂。[8]
同年5月4日,林郑月娥在记者会上被问及其在竞选期间的支持率较其他候选人为低下当选,她可如何回应市民对其修补社会撕裂能力的质疑时,表示自己在严格遵照《基本法》和法例下当选,足以反映自己作为下任行政长官的认受性,是“不容置疑”,重申自己会尽力团结社会各界,将香港重导至“正常的发展方向”。[9]
任内事件
[编辑]2017年
[编辑]- 36亿的优质教育新资源(向非公帑资助的自资院校学生提供资助)拨款通过
- 2016年立法会宣誓风波,四名议员在担任九个月职权后,裁定取消议员资格
- 广深港高速铁路香港段一地两检方案公布
- 棕榈油污染海滩事件
- 兴德学校风波
- 林子健声称被掳风波
- 任命蔡若莲为教育局副局长及其他建制派政党成员为副局长及政治助理
- 青屿干线改为双向收费首个工作天引发交通挤塞
- 反新界东北拨款示威者被判入狱,其后在终审法院上诉得直
- 黄之锋、罗冠聪和周永康完成社会服务令后被改判入狱,其后在终审法院上诉得直
- 超强台风天鸽袭港,天文台发出最高的十号信号
- 《国歌法》准备通过本地立法引入香港
- 英国留学港生签证风波
- 各间大学出现香港独立标语事件
- 香港教育大学凉薄大字报事件
- 回收商停收废纸事件
- 英国保守党人权委员会副主席罗哲思(Benedict Rogers)被拒入境[10]
- 初中中国历史科修订课程大纲公布,加入大量大一统史观,削减本土历史
- 特区政府与广东省省长签订一地两检方案
- 中学直播李飞讲话
- 2017年长沙湾道城巴失控冲上人行道意外
- 吕丽瑶自称曾被性侵事件
- 立法会建制派议员在民主派议员失去分组点票否决权后强行修改议事规则
- 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内地与香港特别行政区关于在广深港高铁西九龙站设立口岸实施“一地两检”的合作安排》,广深港高铁通车后,港铁香港西九龙站内的西九龙站内地口岸区将实行内地法律
- 海丽邨清洁工人罢工事件
- 朱经纬在雨伞运动期间利用警棍殴打途人罪成
2018年
[编辑]- 新任律政司司长郑若骅大宅涉及潜建,被质疑诚信事件
- 女童陈瑞临疑被生父及继母虐待致死事件
- 黄之锋和黄浩铭因占领运动旺角清场事件入狱
- 浸会大学普通话豁免考试事件(两名学生因冲击语文中心被校方判罚停学)
- 万宁婆婆被怀疑偷取印花事件
- 力推同股不同权
- 黄之锋、罗冠聪、周永康终审法院上诉得直
- 2018年流行性感冒肆虐,小学和幼稚园停课
- 大埔公路双层巴士翻侧事故
- 九巴薪酬调整工潮
- 警员在粉岭公路以市民私家车作“人肉路障”事件惹批评
- 2018年3月香港立法会补选,多名参选者被取消参选资格惹争议,民主派首次在地区直选九龙西选区落选,失去分组点票否决权
- 印度籍国际刑警通缉犯文子星在香港受审
- 南生围火灾
- 香港男子在台湾杀香港籍女友后逃回香港事件,因台港无司法互助安排惹如何检控疑犯的争议
- 香港富商李嘉诚宣布退休
- 财政司司长陈茂波宣布财政预算案“补漏拾遗”措施,向部分符合资格市民每人派发4000港元补贴金,包括非永久居民
- 日本外相河野太郎访港,寻求港府解除对福岛地震后香港实施的日本食品进口限制
- 政府构思取消强积金对冲方案
- 戴耀廷在台湾的言论风波
- 港珠澳大桥防波堤被冲毁争议
- 广深港高速铁路香港段列车测试出现问题
- 荷兰首相马克·吕特访港并成为首位访港首相
- 海湾花园升降机事故及上水名都广场升降机故障致死事故
- 菲律宾总统杜特尔特非官式访港,并为菲律宾人质事件以总统身份正式口头致歉
- 许智峯立法会大楼内抢政府职员手机事件,事后被民主党冻结党籍
- 教育局公布“一校一社工”政策安排
- 教育局刊出中国内地学者文章主张“粤语不是香港人的母语”风波,拒绝承认粤语是香港的官方语言
- 有线新闻及now新闻记者在中国大陆采访被打
- 唐琳玲法院偷拍案
- 沙中线偷工减料丑闻
- 梁天琦等人因旺角骚乱被判入狱
- 广深港高速铁路一地两检条例在香港立法会被主席梁君彦强行三读通过
- 鲗鱼涌公园枪击案
- 公布六项房屋政策(娥六招)
- 巴士遭连环插针事件
- 保安局引用社团条例禁止香港民族党运作
- 港铁多个车站和铁路设施被揭发因附近工程导致沉降
- 香港终审法院判决容许外国的同性伴侣可申请签证移居香港
- 香港公务员同性伴侣福利案
- 旺角行人专用区停止运作,表演团体转战尖沙咀天星码头
- 日本市议员和田健一郎被拒入境事件
- 陈浩天在香港外国记者会演讲风波
- 2018年骨痛热症
- 超强台风山竹袭港,天文台发出最高的十号信号
- 驻港解放军擅自出营救灾
- 许金山案
- 马凯事件
- 沙田围吕明才小学风波
- 明日大屿计划
- 香港传媒高层访京团事件
- 光复东涌
- 中美贸易战
- 美国国会美中经济安全及审查委员会发表报告,检讨香港独立关税区
- 孟晚舟事件,揭露特区护照风波
- 港铁四条市区线(荃湾、观塘、港岛及将军澳线)于繁忙时间发生信号故障,引致全港交通大混乱
- 深水埗掷钱案
- 公共交通费用补贴计划
- 广深港高速铁路香港段通车
- 港珠澳大桥通车
2019年
[编辑]- 三隧分流及中环湾仔绕道通车
- 提高长者综援门槛
- 计划修订《逃犯条例》
- 粤港澳大湾区纲要公布
- 西九龙公路城巴与货车相撞事件
- 圣保禄中学拍照事件
- 理工大学学生被处分事件
- 东华三院李东海小学教师自杀事件
- 港铁中环站列车相撞事故
- 2019年麻疹事件
- 空置税
- 黄台仰及李东昇获得德国政府难民庇护
- 西九文化区M1地库水浸
- 2019年粉岭公路九巴车祸
2020年
[编辑]- COVID-19疫情
- 中联办和港澳办批评郭荣铿及民主派议员阻扰立法会内会运作及支持香港警察拘捕民主派人士,并触发《基本法》22条争议
- 撤换5名问责官员
- 2020年香港文凭试历史科试题取消争议
- 九龙塘宣道小学教师被指教材散播港独信息被终身钉牌事件
- 蔡玉玲事件
2021年
[编辑]- 撤换张建宗,变相提拔3名问责官员,反修例运动的始作俑者之一李家超升任政务司司长,邓炳强出任保安局局长
- 保安局高官出席涉性侵晚宴事件
- 野猪事件
- 2021年消费券计划
- 2020年东京奥运香港夺得1面金牌、2面银牌和3面铜牌
- 沙中线一期大围-启德段及启德-红磡段相继通车,西铁线与马鞍山线合并为屯马线
- 第五波新冠疫情前段爆发
2022年
[编辑]- 洪为民生日派对事件
- 疫苗通行证计划
- 第五波疫情后段爆发,引致二、三月时众多市民感染
- “全民(强制)检测”变成“全民自愿快速检测”
- 港铁中期翻新列车全面退役
- 沙中线二期(东铁线红磡-金钟过海段)通车,沙中线全线正式落成启用
- 2022年文凭试压缩考期
- 立法会通过取消强积金对冲方案
- 九巴及城巴分别引入纯电动巴士
- 元朗电缆桥起火断桥造成元朗及天水围区晚间停电
重要事件
[编辑]2019年
[编辑]- 修订逃犯条例引发反对运动,运动持续至今,导致数十人死亡,逾万人被捕,当中香港警察执法备受质疑
- 2019年香港区议会选举,民主派在18区中的17区胜出
2020年
[编辑]- COVID-19疫情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法》本地立法《国歌条例草案》通过及实施
- 《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法》实施
- 搁置2020年香港立法会选举,同时取消多位民主派候选人资格,包括4位现任议员
- 2020年11月11日,人大作出决定,授权特区政府处理议员资格事宜,特区政府宣布梁继昌、杨岳桥、郭家麒、郭荣铿丧失议员资格
- 12名香港市民偷渡去台湾,在内地水域被内地水警拘捕事件
- 多位反修例运动抗争者被判刑
- 多位反修例运动抗争者先后获台湾及外国政府赋予难民身份及政治庇护
- 拟修订选举法容许内地港人在内地投票[11]
- 拟修入境条例赋权予入境处处长禁止任何人进入或离开香港[12]
2021年
[编辑]任内主要选举
[编辑]- 2018年3月香港立法会补选
- 2018年11月香港立法会九龙西地方选区补选
- 2019年香港区议会选举
- 2020年香港立法会选举(2021年香港立法会选举)
- 2021年香港选举委员会界别分组选举
- 2022年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选举
参考文献
[编辑]- ^ 李克强.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 第678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2017-04-01 [2017-04-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4-11).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林鄭當選】國務院任命林鄭月娥為港特首 李克強:團結帶領各界人士. 苹果日报 (香港). 2017-03-31 [2017-04-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4-10).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臨別贈言】林鄭月娥的八大願景. 立场新闻. 2016-11-28 [2017-05-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2-05) (中文).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林鄭月娥競選網頁-願景. 林郑月娥. 2017-01-16 [2017-03-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3-10).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5.0 5.1 5.2 林鄭月娥競選政綱 (PDF). [2017-04-11].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7-03-10).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6.0 6.1 6.2 林鄭承諾新風格管治班子注新血. now新闻. 2017-03-26 [2017-05-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2-06) (中文).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7.0 7.1 7.2 【林鄭當選】林鄭月娥政綱懶人包 助上樓、改稅制、檢視教育制度. 香港01. 2017-03-26 [2017-03-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0-05) (中文).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林鄭月娥勝選宣言全文:選舉過後,團結向前. 立场新闻. 2017-03-26 [2017-05-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3-28) (中文).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反駁低民望 林鄭:嚴格遵照法例下當選,認受性不應受質疑. 谜米香港. 2017-05-04 [2017-05-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5-11) (中文).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羅哲斯被拒入境 英外交部表關注 傳召中國大使. 明报. 2017-10-18 [2017-10-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0-18).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據報政府研究在內地港人可以在中國內地投票 - 維基新聞,自由的新聞源. zh.wikinews.org. [2021-04-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04) (中文(繁体)).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政府提修訂《入境條例》 將授權入境處管有槍械彈藥 建議處長可限運輸工具不可運載個別人士 | 立場報道 | 立場新聞. 立场新闻 Stand News. [2021-04-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18) (英语).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外部链接
[编辑]前任: 梁振英政府 |
林郑月娥政府 2017年7月1日—2022年6月30日 |
继任: 李家超政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