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多倫多大學:修订间差异

坐标43°39′42″N 79°23′42″W / 43.66167°N 79.39500°W / 43.66167; -79.39500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删除的内容 添加的内容
复读姬留言 | 贡献
无编辑摘要
复读姬留言 | 贡献
无编辑摘要
第55行: 第55行:


[[File:AirplaneInFrontOfUC.jpg|left|250px|thumb|图为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停放于校区草坪上的一架[[索普威思·骆驼式战斗机|骆驼式战斗机]]]]
[[File:AirplaneInFrontOfUC.jpg|left|250px|thumb|图为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停放于校区草坪上的一架[[索普威思·骆驼式战斗机|骆驼式战斗机]]]]
1890年,一场毁灭性的大火烧毁了大学书院的内部,并将学院三万余本藏书化为灰烬。<ref name="historyQA_fire">{{cite web|url=http://www.news.utoronto.ca/bios/02/history6.htm|title=What was so heartbreaking about Valentine's Day, 1890?|accessdate=2007-07-19|year=2002|work=History Q & A|publisher=University of Toronto Department of Public Affairs}} {{Dead link|date=September 2010|bot=H3llBot}}</ref>尽管如此,大学还是在两年内修复了这栋建筑,并重建了其中的图书馆。<ref name="historyQA_fire" />之后的二十年里,[[書院聯邦制|书院联邦制度]]开始成型。多伦多大学与多个教会学校逐步联合 - 这其中包括当年斯特拉坎所建立的三一学院。大学于1896至1991年,及1912至1968年间分别接管了[[皇家音乐学院 (多伦多)|皇家音乐学院]]和[[皇家安大略博物館]];后两者如今作为独立的机构仍与大学保留着密切的联系。<ref>{{cite book|title=The Museum Makers: the Story of the Royal Ontario Museum|last=Dickson|first=Lovat|publisher=University of Toronto Press|year=1986|isbn=0-8020-7441-3}}</ref><ref>{{cite book|title=There's Music in These Walls: A History of the Royal Conservatory of Music|last=Schabas|first=Ezra|publisher=Dundurn Press Ltd.|year=2005|isbn=1-55002-540-6}}</ref>1901年成立的{{tsl|en|University of Toronto Press|多伦多大学出版社}}是加拿大的第一个{{tsl|en|University press|学术出版机构}};<ref>{{cite encyclopedia|last=Parker|first=George L.|year=2009|title=University Presses|url=http://www.thecanadianencyclopedia.com/en/article/university-presses/|encyclopedia=The Canadian Encyclopedia|publisher=Historica Foundation of Canada|access-date=2016-10-16|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60730182849/http://www.thecanadianencyclopedia.com/en/article/university-presses/#|archive-date=2016-07-30|dead-url=no}}</ref>1907年成立的以{{tsl|en|Bernhard Fernow|本哈德·菲尔诺}}为首的林学院是加拿大第一个致力于林业学研究的大学部门。1910年,教育部开办了一所{{tsl|en|Laboratory school|实验学校}} - {{link-en|The University of Toronto Schools|University of Toronto Schools}}。
1890年,一场毁灭性的大火烧毁了大学书院的内部,并将学院三万余本藏书化为灰烬。<ref name="historyQA_fire">{{cite web|url=http://www.news.utoronto.ca/bios/02/history6.htm|title=What was so heartbreaking about Valentine's Day, 1890?|accessdate=2007-07-19|year=2002|work=History Q & A|publisher=University of Toronto Department of Public Affairs}} {{Dead link|date=September 2010|bot=H3llBot}}</ref>尽管如此,大学还是在两年内修复了这栋建筑,并重建了其中的图书馆。<ref name="historyQA_fire" />之后的二十年里,[[書院聯邦制|书院联邦制度]]开始成型。多伦多大学与多个教会学校逐步联合 - 这其中包括当年斯特拉坎所建立的三一学院。大学于1896至1991年,及1912至1968年间分别接管了[[皇家音乐学院 (多伦多)|皇家音乐学院]]和[[皇家安大略博物館]];后两者如今作为独立的机构仍与大学保留着密切的联系。<ref>{{cite book|title=The Museum Makers: the Story of the Royal Ontario Museum|last=Dickson|first=Lovat|publisher=University of Toronto Press|year=1986|isbn=0-8020-7441-3}}</ref><ref>{{cite book|title=There's Music in These Walls: A History of the Royal Conservatory of Music|last=Schabas|first=Ezra|publisher=Dundurn Press Ltd.|year=2005|isbn=1-55002-540-6}}</ref>1901年成立的{{tsl|en|University of Toronto Press|多伦多大学出版社}}是加拿大的第一个{{tsl|en|University press|学术出版机构}};<ref>{{cite encyclopedia|last=Parker|first=George L.|year=2009|title=University Presses|url=http://www.thecanadianencyclopedia.com/en/article/university-presses/|encyclopedia=The Canadian Encyclopedia|publisher=Historica Foundation of Canada|access-date=2016-10-16|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60730182849/http://www.thecanadianencyclopedia.com/en/article/university-presses/#|archive-date=2016-07-30|dead-url=no}}</ref>1907年成立的以{{tsl|en|Bernhard Fernow|本哈德·菲尔诺}}为首的林学院是加拿大第一个致力于林业学研究的大学部门。1910年,教育部开办了一所{{tsl|en|Laboratory school|实验学校}},即现在的{{link-en|多伦多大学附属中学|University of Toronto Schools}}。


[[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大学内的活动随着[[本科教育|本科]]及[[研究生]]大规模的积极参军而大大减少。<ref name="historyQA_WWI">{{cite web|url=http://www.news.utoronto.ca/bios/02/history31.htm|title=In 1914, why were students marching in the University of Toronto's Hart House under the command of a chemistry professor?|accessdate=2008-11-11|year=2002|work=History Q & A|publisher=University of Toronto Department of Public Affairs}} {{Dead link|date=September 2010|bot=H3llBot}}</ref><ref name="historyQA_WWII">{{cite web|url=http://www.news.utoronto.ca/bios/02/history37.htm|title=How many University of Toronto students and alumni served in the Canadian Armed Forces during the Second World War?|accessdate=2008-11-11|year=2002|work=History Q & A|publisher=University of Toronto Department of Public Affairs}} {{Dead link|date=September 2010|bot=H3llBot}}</ref>校际体育竞赛及{{link-en|辩论社团|Hart House Debating Club}}皆被暂停 - 尽管少数展览和部门间的体育比赛仍在举办。<ref name="historyQA_WWII" />位于[[列治文山]]的{{tsl|en|David Dunlap Observatory|大卫·邓拉普天文台}}于1935年成立;随后{{tsl|en|University of Toronto Institute for Aerospace Studies|多伦多大学航空航天研究所}}也于1949年成立。<ref name="friedland_2002" /><ref>{{cite journal|title=The Legacy Continues:C. A. Chant and the David Dunlap Observatory|last=Russel|first=C. H.|date=February 1999|journal=Journal of the Royal Astronomical Society of Canada|issue=1|volume=93}}</ref>大学于1964和1967年分别建立了位于[[多倫多大學士嘉堡分校|士嘉堡]]和[[多倫多大學密西沙加分校|密西沙加]]的分校。曾附属于多伦多大学的{{tsl|en|Ontario Agricultural College|安大略农学院}}和{{tsl|en|Glendon College|格兰登学院}}从多伦多大学独立后,于1964及1965年分别加入了[[貴湖大學|贵湖大学]]和[[约克大学 (加拿大)|约克大学]]。自1980年起,政府拨款的削减迫使大学更加积极地寻求财政资助。<ref name="friedland_2002" />多伦多大学是加拿大第一所募集了超过[[1000000000|十亿]]加币的[[基金]]的大学。<ref>{{cite news|url=http://www.canada.com/topics/news/national/story.html?id=fcabcfec-0d12-49b5-938b-7a4e565bb74f&k=27206|title=Canadian university endowment funds skyrocket|date=2007-10-26|work=Ottawa Citizen|publisher={{tsl|en|Canwest||CanWest Global}}|accessdate=2009-03-13|deadurl=yes|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071027074817/http://www.canada.com/topics/news/national/story.html?id=fcabcfec-0d12-49b5-938b-7a4e565bb74f&k=27206|archivedate=2007年10月27日}}</ref>
[[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大学内的活动随着[[本科教育|本科]]及[[研究生]]大规模的积极参军而大大减少。<ref name="historyQA_WWI">{{cite web|url=http://www.news.utoronto.ca/bios/02/history31.htm|title=In 1914, why were students marching in the University of Toronto's Hart House under the command of a chemistry professor?|accessdate=2008-11-11|year=2002|work=History Q & A|publisher=University of Toronto Department of Public Affairs}} {{Dead link|date=September 2010|bot=H3llBot}}</ref><ref name="historyQA_WWII">{{cite web|url=http://www.news.utoronto.ca/bios/02/history37.htm|title=How many University of Toronto students and alumni served in the Canadian Armed Forces during the Second World War?|accessdate=2008-11-11|year=2002|work=History Q & A|publisher=University of Toronto Department of Public Affairs}} {{Dead link|date=September 2010|bot=H3llBot}}</ref>校际体育竞赛及{{link-en|辩论社团|Hart House Debating Club}}皆被暂停 - 尽管少数展览和部门间的体育比赛仍在举办。<ref name="historyQA_WWII" />位于[[列治文山]]的{{tsl|en|David Dunlap Observatory|大卫·邓拉普天文台}}于1935年成立;随后{{tsl|en|University of Toronto Institute for Aerospace Studies|多伦多大学航空航天研究所}}也于1949年成立。<ref name="friedland_2002" /><ref>{{cite journal|title=The Legacy Continues:C. A. Chant and the David Dunlap Observatory|last=Russel|first=C. H.|date=February 1999|journal=Journal of the Royal Astronomical Society of Canada|issue=1|volume=93}}</ref>大学于1964和1967年分别建立了位于[[多倫多大學士嘉堡分校|士嘉堡]]和[[多倫多大學密西沙加分校|密西沙加]]的分校。曾附属于多伦多大学的{{tsl|en|Ontario Agricultural College|安大略农学院}}和{{tsl|en|Glendon College|格兰登学院}}从多伦多大学独立后,于1964及1965年分别加入了[[貴湖大學|贵湖大学]]和[[约克大学 (加拿大)|约克大学]]。自1980年起,政府拨款的削减迫使大学更加积极地寻求财政资助。<ref name="friedland_2002" />多伦多大学是加拿大第一所募集了超过[[1000000000|十亿]]加币的[[基金]]的大学。<ref>{{cite news|url=http://www.canada.com/topics/news/national/story.html?id=fcabcfec-0d12-49b5-938b-7a4e565bb74f&k=27206|title=Canadian university endowment funds skyrocket|date=2007-10-26|work=Ottawa Citizen|publisher={{tsl|en|Canwest||CanWest Global}}|accessdate=2009-03-13|deadurl=yes|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071027074817/http://www.canada.com/topics/news/national/story.html?id=fcabcfec-0d12-49b5-938b-7a4e565bb74f&k=27206|archivedate=2007年10月27日}}</ref>
第94行: 第94行:


==行政结构==
==行政结构==
多伦多大学一直是一所分权制的机构,行政权力由其中央监管部门、学术院系以及下属学院共同分担。<ref name="ross1972">{{cite journal |last=Ross |first=Murray G. |date=April 1972 |title=The dilution of academic power in Canada: The University of Toronto Act |journal=Minerva |publisher=Springer Netherlands |volume=10 |issue=2 |pages=242–258 |doi=10.1007/BF01682420 }}</ref>大学的立法组织为[[一院制]]管理委员会,监管大学整体的学术、经济及内部事务。<ref name="uoftAct">{{Cite canlaw |short title= The University of Toronto Act |abbr=S.O. |year=1971 |chapter=56 |section=2, 10, 12 |link=http://www.governingcouncil.utoronto.ca/Assets/Policies/uoftact.pdf |amended1=S.O. 1978 c. 88}}</ref>而在1971年以前,董事会及大学参议院所组成的两院制系统管辖着大学的一切行政事务。<ref name="ross1972"/>多伦多大学的名誉校长通常会由一名前加拿大总督、安大略省省长或外交官来担任,是学校名义上的长官,行政校长则是由委员会钦定为首席执行官。<ref name="uoftAct"/>
[[File:Soldiers Tower 2007.jpg|left|thumb|150px|將士紀念塔({{lang|en|Soldiers' Tower}})]]

[[英國國教派]]主教[[約翰·斯特羅恩]]({{lang|en|John Strachan}})於1827年接獲憲章成立國王學院。
[[File:Trinity chapel.jpg|left|250px|thumb|图为三一学院的礼拜堂内部,它反映了多伦多大学的圣公会文化脉络。]]
在十九世紀中期,剛轉成非宗教大學不久的多倫多大學逐漸發展並擴大影響力,令一些有宗教背景的學院亦因資源理由而決定加入它的書院架構,成為多倫多大學的一部份。跟一般住宿院舍不同,獨立書院制令這些書院得以保留它們的[[法人]]地位、宗教聯繫、自治權和獨立財政,而於二十世紀才成立的書院則多數沒有宗教背景。現時多倫多大學擁有十二個書院,其中有七個是獨立書院。包括以下的書院:
与北美大多数的高等教育机构不同的是,多伦多大学是一所[[書院聯邦制|联邦制]]大学,基本结构效仿自英国的[[剑桥大学]]和[[牛津大学]]。<ref name="alexander1906">{{cite book |title=The University of Toronto and Its Colleges, 1827–1906 |last=Alexander |first=William John |year=1906 |publisher=H. H. Langton, The University Library |location=Toronto}}</ref>每个学院在录取、奖学金、教育项目和其他相关的学术或经济事务上有一定的自治权,这也包括了传统住宿型学院所拥有的住房及相关事物方面的权力。<ref name="uoftAct"/><ref name="alexander1906"/>每个学院都有自己的历史、特色和资源,除了提供住宿设施之外,亦负责部分的教学事务。这一系统在十九世纪逐渐完善,教会的神学院为保持活力,用了多种方式与多伦多大学联盟,而它们想要在世俗的机构中保留宗教传统的要求塑造了多伦多大学现今的这一学院联邦制度。<ref name="alexander1906"/>虽然权力收归多伦多大学,但不少学院独有的文化得以保留,例如除了多伦多大学学生会外,学院亦各设有独立的学生会。另外就算是同一个学系或同一种课外活动,学院都可能各自设立有关的学会。在报考多伦多大学时,每一个学生需要选择他想进入的学院,其中三一学院、因尼斯学院和维多利亚学院要求学生把学院放在首选才能被进入这一学院。
{|
{| style="float:right; border:1px solid #ddd; background:#fefefe; padding:3px; margin:5px; width:20%;"
|
|+ style="font-size: 100%" | '''多伦多大学的学院'''
*大學書院({{lang|en|University College}})
|- style="vertical-align:top; font-size:90%; white-space:nowrap;"
*三一書院({{lang|en|Trinity College}})
| style="width:50%;"|
*聖米迦勒書院({{lang|en|St. Michael's College}})
'''附属学院'''
*維多利亞書院({{lang|en|Victoria College}})
*[[多伦多大学因尼斯学院|因尼斯学院]]
*诺克斯書院({{lang|en|Knox College}})
*[[多伦多大学新学院|新学院]]
*威克利夫書院(Wycliffe College)
*[[大学学院 (多伦多大学)|大学学院]]
*[[多伦多大学伍兹沃学院|伍兹沃学院]]
'''研究生学院'''
*[[多伦多大学梅西学院|梅西学院]]
|
|
'''独立学院'''
*伊曼紐爾書院({{lang|en|Emmanuel College}})
*[[多伦多大学圣米迦勒学院|圣米迦勒学院]]
*雷吉斯書院({{lang|en|Regis College}})
*[[多伦多大学三一学院|三一学院]]
*新書院({{lang|en|New College}})
*[[多伦多大学维多利亚学院|维多利亚学院]]
*梅西書院({{lang|en|Massey College}})
'''神学院'''
*因尼斯書院({{lang|en|Innis College}})
*[[多伦多大学诺克斯学院|诺克斯学院]]
*伍茲沃書院({{lang|en|Woodsworth College}})
*[[多伦多大学雷吉斯学院|雷吉斯学院]]
*[[多伦多大学威克利夫学院|威克利夫学院]]
|}
|}


第117行: 第123行:
[[File:Victoria College.jpg|thumb|200px|維多利亞書院({{lang|en|Victoria College}})]]
[[File:Victoria College.jpg|thumb|200px|維多利亞書院({{lang|en|Victoria College}})]]
[[File:UniversityCollegeUofT 1800s.jpg|thumb|200px|1856年的校舍素描]]
[[File:UniversityCollegeUofT 1800s.jpg|thumb|200px|1856年的校舍素描]]

多倫多大學和加國大多數大學不一樣,比較接近和英国[[牛津]][[剑桥]]的[[書院聯邦制]],每個書院都有自己的歷史、特色和資源。書院除了提供住宿設施之外,亦負責部份的教學功能。雖然權力收歸大學中央,但不少書院文化都得以保留至今,例如除了多倫多大學學生會外,書院亦各設有獨立的學生會。另外就算是同一個學系或同一種課外活動,書院都可能各自設立有關的學會。現時,大部分新生入學時都要填報書院志願。其中三一書院、因尼斯書院和維多利亞書院要求學生把書院放在首選才會被取錄。


=== 維多利亞書院 ===
=== 維多利亞書院 ===

2019年9月22日 (日) 19:39的版本

多伦多大学
University of Toronto
老校名国王学院
(King's College, 1827–1849)
校训Velut arbor ævo拉丁语
创办时间1827年3月15日
学校类型公立大学联邦制大学
捐贈基金
校监萝丝·巴顿英语Rose Patten[3]
校长梅里克·格特勒英语Meric Gertler[3]
教师人數14,434[3]
职工人數13,804[3]
学生人數61,690(UTSG)
15,546(UTM)
14,050(UTSC)
总计: 91,286[3]
本科生人數65,794[3]
研究生人數17,835[3]
校址 加拿大安大略省多伦多
主校区(St. George Campus, UTSG)
43°39′42″N 79°23′42″W / 43.66167°N 79.39500°W / 43.66167; -79.39500
校區1.265平方公里(主校区)
0.218平方公里(密西沙加分校区)
0.167平方公里(士嘉堡分校区)[3]
校隊U Sports英语U SportsOUA英语Ontario University AthleticsCUFLA英语Canadian University Field Lacrosse Association
代表色
  
昵称Varsity Blues英语Toronto Varsity Blues
吉祥物True Blue (the Beaver)
隶属AAUACUAUCC英语Association of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of CanadaU15URA
網站utoronto.ca
File:UofT Logo.svg
位置
地图

多伦多大学(英語:University of Toronto, UofT)位于加拿大安大略省多伦多市,是一所公立联邦制研究型大学。它的主校区坐落在多伦多市中心,主要建筑散落于女王公园四周,与安大略省政府议会相毗邻。它最初根据英国乔治四世于1827年颁布的王家宪章而建立,是英国殖民时代在上加拿大最早建立的高等学府,名为“国王学院”。至1849年,因脱离了圣公会而不再属于宗教大学,后改为今名。多伦多大学现拥有三个校区,分别是主校区圣乔治校区和两个分校区分别为密西沙加分校区以及士嘉堡分校区。受英国大学制度影响,多伦多大学是北美洲少数实行学院联邦制的大学,由11个学院组成,各学院在本院政务、教育、财政上具有一定自治权。

在学术研究上,多伦多大学于多个领域都处于加拿大乃至世界领先的水平。它所接受的捐款、所获奖项、学术出版和引用、以及藏书数量都是加拿大之首。自二十世纪开始,在文学领域,多伦多大学就以文学批评和传播理论的相关研究及课程而著称;医学领域上,它是胰岛素的诞生地,也是干细胞研究的开拓者。理工方面,多伦多大学的团队发现并验证了首个黑洞,同时也是电子起搏器、多点触控技术、电子显微镜、复制T细胞、飞行员衣等发明的起源。二十一世纪以来,多伦多大学成为人工智能深度学习革命的起源地和先驱。多伦多大学每年发表的科研论文数量在北美仅次于哈佛大学,引用数量位居世界前五,是美国大学协会仅有的两名在美国本土外成员之一。

多伦多大学曾教育过3名加拿大总督、4名加拿大总理和14名最高法院大法官。据2006年统计,多伦多大学教授中包括美国文理科学院外籍院士15名(占加拿大总数65%),美国科学促进会外籍院士20名(占加总数28%)。并在1980至2006年间,累计获得盖尔德纳(Gairdner)基金会国际奖11次(占加总数52%),被授予古根海姆研究员头衔44人(占加总数44%),英国皇家学会外籍院士16人(占加总数42%),美国国家学院外籍院士10人(占加总数36%)及斯隆(Sloan)研究员23人(占加总数30%)。截至2019年,多伦多大学累计有10位诺贝尔奖得奖者、5位图灵奖得奖者以及94名罗德学者

历史沿革

第一任上加拿大(今安大略省)副总督英语List of lieutenant governors of Ontario约翰·格雷弗斯·錫姆科英语John Graves Simcoe一直希望能建立一所殖民地学院。[4][5]作为一名毕业于牛津大学,并参与了美国独立战争的军事指挥官,錫姆科认为加拿大需要一所学院来应对来自美国共和主义思潮的影响。[5]于是在1798年,上加拿大执行委员会建议在当时的殖民地首都约克英语York, Upper Canada(位于今多伦多市)建立一所学院。[5]

1827年3月15日,英国国王乔治四世正式颁布了一份皇家特許狀,宣布“一座拥有大学的形式和特权的学院……出于以基督教的原则教育年轻人,并引领他们步入科学及文学的诸多分支的目的……将以‘国王学院’之名永远延续。 ”[6]这项特许状的通过很大程度上归功于时为加拿大圣公会多伦多区大主教英语Anglican Diocese of Toronto约翰·斯特拉坎英语John Strachan的游说,随后他成为多伦多大学的第一任校长。[6][7]大学最早的主楼是一栋约三层楼高的希腊复兴式建筑,坐落于现今女王公园英语Queen's Park (Toronto)地界内。[8][9][10]

图为Byron Edmund Walker爵士于1858年所画的大学学院

在斯特拉坎的管理下,国王学院是一座与英国圣公会以及当时的当时的殖民社会上层精英英语Family Compact联系密切的宗教学院。[11]改革派英语Reform movement (pre-Confederation Canada)政客反对教会对殖民地学术机构的掌控,而为大学的世俗化进行了激烈的争斗。[12]1849年,新一届上加拿大责任政府在一场冗长而激烈的辩论后,投票决定讲国王学院改名为多伦多大学,并切断了学校与教会的联系。[7]斯特拉坎早就预见到了这项决定,而在一年前就辞去了校长的职位,并建立了三一学院,一座隶属于英国国教的私立神学院。[13]大学书院英语University College, Toronto便是在这时作为多伦多大学非宗派的教学分支而建立的。美国南北战争期间,出于北方封锁政策英语Union blockade英属北美产生的可能威胁,大学步枪兵团被成立了 - 他们最终在1866年参与了尼亚加拉边境上抵御芬尼亚突袭英语Fenian raids的战斗。[14]

1878年建立的“实践科学学院”是后来应用科学与工程学部英语University of Toronto Faculty of Applied Science and Engineering的前身 - 它从建立伊始就被给予了Skule这一昵称,并沿用至今。[15] 尽管医学院在1843年成立,医学教学自1853年起都由专科学校进行,直到1887年大学的医学院兼并了多伦多药学院。[16] 在那期间,大学依然担负起举办相关考试和授予医学学位的职责。[16] 法学院牙科学院英语University of Toronto Faculty of Dentistry也分别于1887年和1888年成立;后者将安大略省王家牙科外科学院英语Royal College of Dental Surgeons of Ontario作为其附属。[7]大学自1884年开始招收女性学生。[17]

图为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停放于校区草坪上的一架骆驼式战斗机

1890年,一场毁灭性的大火烧毁了大学书院的内部,并将学院三万余本藏书化为灰烬。[18]尽管如此,大学还是在两年内修复了这栋建筑,并重建了其中的图书馆。[18]之后的二十年里,书院联邦制度开始成型。多伦多大学与多个教会学校逐步联合 - 这其中包括当年斯特拉坎所建立的三一学院。大学于1896至1991年,及1912至1968年间分别接管了皇家音乐学院皇家安大略博物館;后两者如今作为独立的机构仍与大学保留着密切的联系。[19][20]1901年成立的多伦多大学出版社英语University of Toronto Press是加拿大的第一个学术出版机构英语University press[21]1907年成立的以本哈德·菲尔诺英语Bernhard Fernow为首的林学院是加拿大第一个致力于林业学研究的大学部门。1910年,教育部开办了一所实验学校英语Laboratory school,即现在的多伦多大学附属中学英语University of Toronto Schools

第一次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大学内的活动随着本科研究生大规模的积极参军而大大减少。[22][23]校际体育竞赛及辩论社团英语Hart House Debating Club皆被暂停 - 尽管少数展览和部门间的体育比赛仍在举办。[23]位于列治文山大卫·邓拉普天文台英语David Dunlap Observatory于1935年成立;随后多伦多大学航空航天研究所英语University of Toronto Institute for Aerospace Studies也于1949年成立。[7][24]大学于1964和1967年分别建立了位于士嘉堡密西沙加的分校。曾附属于多伦多大学的安大略农学院英语Ontario Agricultural College格兰登学院英语Glendon College从多伦多大学独立后,于1964及1965年分别加入了贵湖大学约克大学。自1980年起,政府拨款的削减迫使大学更加积极地寻求财政资助。[7]多伦多大学是加拿大第一所募集了超过十亿加币的基金的大学。[25]

1998年,因受到不公平待遇,地球物理学家陈建业起诉多伦多大学,索要100万加元的赔偿金,他于2000年撤诉后被复职为全职教授,并获得了包括研究经费在内的50万加元的补偿。[26]2017至2018年期间,多伦多大学因人权方面的问题受到学生投诉并被新闻报道,其中一起通过内部调查澄清了涉事者的嫌疑。[27][28]

地理区划

主校区

图为士兵塔,用于纪念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及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殒命的多伦多大学校友,塔顶拥有一套51座钟所组成的钟琴。

多伦多大学圣乔治校区坐落于多伦多市中心商业区以北约两公里处,毗邻约克维尔,世界最高档的商业区之一。[3]整个校区占地180英亩,位于其腹地的女王公园中则坐落着安大略省议会大楼以及其他数个文化遗址。利用校区内的各种绿化区域以及互相扣连的庭院,多伦多大学在市中心核心区域发展出一个独特显著的城市公园。[29]而以多伦多大学为名的大学大道(University Avenue)作为市中心的一条主干道,自女王公园一直通向安大略湖畔,沿途散布着多伦多市轨道交通1号线的多个主要站点。

校区的东部及中部的建筑多兴建于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初,它们基本采取罗马式歌德复兴式的风格。这一建筑群的落成时间最早可追溯至1858年,晚则到1929年,是圣乔治校区的代表性地貌之一。而大学传统的中心区域,即Front Campus,位于国王学院圈内椭圆草坪一旁。这其中于1857年建造的大学学院主楼非常显眼,它糅合了理查森罗曼式和诺曼式建筑的特点,这一由设计师弗雷德里克·威廉·坎伯兰所创造的艺术效果得到了来自欧洲的赞美。[30]达费林伯爵汉密尔顿-坦普尔-布莱克伍德于1872年造访时,他指出他在抵达多伦多前,未曾想到可以在美洲大陆上看到这么壮丽的建筑。[31]后于1968年,此建筑入选加拿大国家历史遗址[32]另一地标性建筑为大学的大会堂,修建于1907年,为典型的新古典主义建筑。它最主要的功能是成为年度毕业典礼的会场,但全年都有各类学术及社交活动在内举行。[33]

新古典主义风格的大会堂拥有独特的穹顶和爱奥尼柱环绕的圆形大厅

诺克斯学院拥有独特的砂岩建筑群,象征着学院哥特式的建筑风格,其独特的回廊设计将庭院隔离在内。[34]在校区的东北角,坐落着哥特复兴式的学生活动中心Hart House,它因其大厅安装的琉璃窗以及镌刻在建筑墙上的《论出版自由》引句而知名。[35][36]与其相毗连的士兵塔高约44米,是邻近区域最著名的建筑,它的石拱门上刻有所有在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的战场上中失去生命的大学成员的名字。[37]士兵塔塔楼中的钟琴由51座种组成,只在特定的日期进行演奏,比如国殇纪念日和毕业典礼。[38]

自大学学院向北,是都铎詹姆斯式风格的三一学院主楼,它的附属礼拜堂却是贾莱斯·吉尔伯特·斯科特式的垂直哥特建筑。[39]礼拜堂拥有以砂岩为主体的外墙和石灰岩所构成的内墙,整体由意大利石匠用传统方式所构造。[40]将三一学院与大学竞技场以及法学院相连接的是哲学之径,一条景色优美的小路。位于女王公园东侧的则是维多利亚学院,以一座罗曼式主楼为中心,主楼的代表性特征为外墙所采用的红砂岩和灰色的石灰岩之间形成的显著对比。[41]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多伦多大学开始发展校区的西部区域,其中大部分建筑采纳了现代主义以及国际主义的建筑风格用于安置各类实验室以及各院系的办公室。[29]而校区内最知名的粗野主义建筑是约翰·罗伯兹图书馆,于1972年建成,是一座14层楼高的混凝土建筑,具有较高的墩座以及大量三角几何的设计在内。[42]于2006年落成的Leslie L. Dan药学系大楼由英国设计师诺曼·福斯特所设计,是校区内后现代结构表现主义建筑的代表。[43]

分校区

图为UTM图书馆,其他各类建筑相较于另外两个校区更加具有现代风格。

密西沙加分校区(英语:University of Toronto Mississauga,简称U of T Mississauga或UTM),又作艾琳代尔学院(Erindale College),是多伦多大学的一座卫星校园,坐落加拿大安大略省多伦多市以西的密西沙加市,校园离多伦多市中心约33公里。此院校于1967年成立,现时约有14,000名本科生、600名研究生和2500名教职员,提供147种学位。 多大密西沙加分校的本科学系包括人类学系、生物学系、化学及物理科学系、经济学系、英文及戏剧系、语言系、地理系、历史系、通信文化及资讯科技系、管理系、数学及计算科学系、哲学系、政治学系、心理学系、社会科学系及视觉学系。

图正中为UTSC科学楼,右侧为艺术及行政楼

士嘉堡分校区(英語:University of Toronto Scarborough Campus,又作U of T ScarboroughUTSC)是多倫多大學的一座衛星校園,坐落加拿大安大略省多倫多士嘉堡區。此校於2011年約有10,440名學生,提供168種學位[44]

多大士嘉堡校區主要提供本科教育,學系包括生物學系、電腦及數學科學系、英文系、人文學系、管理學系、經濟管理學系、法文與語言中心、哲學系、物理及環境科學系、心理學系及社會科學系[45]。此外,該校亦聯同百年理工學院提供新聞系、新興媒體、急救和工業微生物學雙聯學位[46]

院系概观

多倫多大學分為14個院系,其中一部分面向本科生,而相當一部分則面向研究生。這些院系包括:應用科學與工程院、建築學院、文理學院、牙科院、研究生院、信息學院、法學院、醫學院、音樂學院、護理學院、安省教育學院、藥劑學學院、體育學院、羅特曼管理學院。除此之外,多倫多大學還有包括航空研究院、延续教育学院等許多分支。

多倫多大學的圖書館系统藏書量达1900萬卷,使之成为僅次於哈佛大學耶魯大學图书馆的北美第三大学术图书馆系统,共含有67座分館和資源中心。多倫多大學出版社(The University of Toronto Press Inc.)是加拿大同行業的翹楚,也是北美最重要的學術出版社之一。

在經濟上,多倫多大學每年影響大多倫多地區大約50億加元。

行政结构

多伦多大学一直是一所分权制的机构,行政权力由其中央监管部门、学术院系以及下属学院共同分担。[47]大学的立法组织为一院制管理委员会,监管大学整体的学术、经济及内部事务。[48]而在1971年以前,董事会及大学参议院所组成的两院制系统管辖着大学的一切行政事务。[47]多伦多大学的名誉校长通常会由一名前加拿大总督、安大略省省长或外交官来担任,是学校名义上的长官,行政校长则是由委员会钦定为首席执行官。[48]

图为三一学院的礼拜堂内部,它反映了多伦多大学的圣公会文化脉络。

与北美大多数的高等教育机构不同的是,多伦多大学是一所联邦制大学,基本结构效仿自英国的剑桥大学牛津大学[49]每个学院在录取、奖学金、教育项目和其他相关的学术或经济事务上有一定的自治权,这也包括了传统住宿型学院所拥有的住房及相关事物方面的权力。[48][49]每个学院都有自己的历史、特色和资源,除了提供住宿设施之外,亦负责部分的教学事务。这一系统在十九世纪逐渐完善,教会的神学院为保持活力,用了多种方式与多伦多大学联盟,而它们想要在世俗的机构中保留宗教传统的要求塑造了多伦多大学现今的这一学院联邦制度。[49]虽然权力收归多伦多大学,但不少学院独有的文化得以保留,例如除了多伦多大学学生会外,学院亦各设有独立的学生会。另外就算是同一个学系或同一种课外活动,学院都可能各自设立有关的学会。在报考多伦多大学时,每一个学生需要选择他想进入的学院,其中三一学院、因尼斯学院和维多利亚学院要求学生把学院放在首选才能被进入这一学院。

多伦多大学的学院

附属学院

研究生学院

独立学院

神学院

三一書院(Trinity College
維多利亞書院(Victoria College
1856年的校舍素描

維多利亞書院

維多利亞書院作為多倫多大學中最富有的學院之一,通常會提供更多的獎學金和相關設施。

三一學院

三一學院对奖学金颁发要求以苛刻著名,但其名誉却是所有学院里最好的;其特色之一是,学生们需要穿着类似牛津剑桥學術禮服(电影《哈利波特》中巫师的黑袍)Gown出席書院重要的活動,包括學生議會,新生入學禮和每個星期三高桌晚餐。三一書院同時為七所學院中招生最少本科生的書院,每年只錄取400位本科生,2010-2015錄取高中平均分為90.9%。[50]

因尼斯書院

因尼斯書院是以著名經濟和傳媒學者Harold Innis而命名的一个较新的書院,它有一栋现代化的公寓式宿舍,可以自己做饭,由于该院小而精,所以招生較严格。

大學書院

大學書院是多大最早的教学楼,因而其名字十分独特。

新書院

New College年龄较小,是新修建的。

伍茲沃書院

商学院的学生,一般都选择伍茲沃書院

聖米迦勒書院

聖邁克爾學院由4500位學生組成,其設施距離多倫多市中心的景點僅有幾步之遙。聖米迦勒書院竭誠為社會正義的悠久歷史提振。其保持天主教的文化身份,同時歡迎來自各種背景的學生。該學院有圖書和媒體研究,凱爾特研究,中世紀研究和基督教文化研究。

學術泛論

排名聲譽

多倫多大學一直以來都被公認為是加拿大頂尖學府之一,素為加拿大傳統四大校之一 (英語:The Old Four),另外三所則為麥基爾大學(英語:McGill University)、西安大略大學(英語:University of Western Ontario),以及女王大学(英語:Queen's University)。

QS世界大学排名(2017~2018) 世界第31,加拿大第1。[51]

USNEWS 世界大學排名 (2015~2016) 世界第16, 加拿大第1。[52]

Times 世界大学排名(2015~2016)世界第19,加拿大第1。[53]

ARWU世界大學排名(2015~2016)世界第25,加拿大第1。[54]

國立臺灣大學世界大學科研論文質量評比 (2015~2016)世界第3,加拿大第1。[55]

研究机构

科研历来是多伦多大学的重中之重。多大共设有一百多个研究中心和研究院所,它们大多同时从事科研和培养研究生甚至本科生的工作。这些机构与百余个博士项目、14个专业学院和10所附属研究医院,构成了多伦多大学庞大的科研系统。 这些研究机构包括:

航空航天工程研究院(UTIAS),位于多伦多市北部。作为加拿大航空航天领域的重要研究机构之一,该院主要致力于航空航天工程的学术研究以及部分航天器,卫星及相关电子设备的设计制造,并在亚音速飞行器设计,飞行模拟器,太空机器人,微卫星技术,流体动力学演算及核聚变动力研究等领域拥有良好声誉。其研究经费主要来源于加拿大宇航局(CSA),加拿大国家研究委员会(NRC)及加拿大国防部。主要的国际合作机构包括:欧空局(ESA),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德国马普学会(Max Planck Institute)等离子研究所及英国原子能监管局等。该院在1970年美国阿波罗13号登月事故中,应美国宇航局请求在振动波及空气动力学等领域提供的一系列专业建议及相关计算,使得阿波罗13号机组成员能够成功返回地球而作出的贡献使其广为人知。其他主要成果包括研制世界第一架微波动力航空器,第一架机动振翅飞行器,加拿大第一部太空望远镜等。 都市与社区研究中心是一个多功能的研究机构,研究的方向有房屋市场与加拿大的住房政策研究、民族文化模式与发展趋向研究,社会网络与结构趋势分析、社会生态学、城市环境中的行为规范、发展中国家城市化和城市组织等。

调查科学中心,主要的任务之是国土,资源,人口调查研究等。 多大医学院及下属的十所世界级研究医院,包括:大学医学网络(UHN,下含多伦多总医院(Toronto General),玛格丽特公主医院(Princess Margaret),西多伦多医院(Toronto Western)),贝克斯特医院(BayCrest),成瘾及精神健康研究中心(CAMH),西奈医院(Mount Sinai),儿童医院(Sick Kids),圣迈克尔医院(St. Michael's),阳溪健康科学研究中心(Sunny brook),多伦多康复研究所(Toronto Rehabilitation)及妇女学院医院(Women's College),构成了加拿大最大的医学及生命科学科研集群。在每年十余亿美元专项科研经费的支持下,其下属的数十间研究机构产生的科研成果无论在数量或质量上都处在世界前十位。

俄罗斯与东欧研究中心,是1963年在多大成立的加拿大同类机构中最大的一个,也是北美洲最大、最孚众望的研究机构之一,它受命通过组织学术会议、促进与苏联东欧国家之间的学术交流、支持研究人员的个人研究和出版、对外交官和学生进行语言培训以及对政府或商界进行咨询服务等途径,完成了许多极有成效的工作。中心特别注意这一地区的新变化和骚动,并接受了对这些变化进行综合分析以及它们对于加拿大以及全世界的重要性作解释的任务。

图书馆与信息科学研究中心,是加拿大第一个同类研究中心。

其他研究机构还有:宗教研究中心;宗教改革和文艺复兴研究中心;中世纪教皇研究所(加拿大历史最悠久的人文研究机构);政策分析研究所;医学研究所;中世纪研究所;多伦多大学亚太研究中心;国际研究中心;工业关系中心;保健管理研究所;研究生戏剧研究中心;环境研究所;航空宇航研究所;环境与保健研究所;犯罪学研究中心;儿童研究所;老龄化问题研究中心等共67间研究机构。 此外,安大略教育研究院(OISE),建于1965年,为安大略省的事业机构,但学术领导属于多伦多大学。这是一个正崛起的世界性教育学研究机构,有一定数量的第三世界留学生在此学习。该所的许美德博士,是国外研究中国教育的权威。该教育研究所管辖的多伦多大学附属中学(University of Toronto Schools),是加拿大最好的高中之一,已培养出两名诺贝尔奖获得者。

校園生活

体育文化

加拿大老四校是加拿大中部歷史比較悠久的四所學校所開展的足球聯賽的,這四所學校分別是: 麥基爾大學, 女王大學, 多倫多大學和 西安大略大學。 它們都是最早參與加拿大大學運動聯賽的足球比賽的四隊。雖然分數不會被累積至加拿大大學運動聯賽的成績,每年老四校都會在勞動節前的周末舉辦足球四角賽。

著名校友


参考文献

  1. ^ Originates from Horace Odes英语Odes (Horace), book I, ode 12, line 45: "crescit occulto velut arbor ævo fama Marcelli" ("The fame of Marcellus grows like a tree over time unseen").
  2. ^ 2.0 2.1 University of Toronto Endowment Report 2018-2019 (PDF). [2019-09-12]. 
  3. ^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University of Toronto Facts & Figures 2018 (PDF). [2019-09-12]. 
  4. ^ Simcoe, John Graves. Volume V. Dictionary of Canadian Biography英语Dictionary of Canadian Biography. 2000 [2008-11-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0-17). 
  5. ^ 5.0 5.1 5.2 Who was an early advocate for higher education in Upper Canada?. History Q & A. University of Toronto Department of Public Affairs. 2002 [2008-11-02].  [失效連結]
  6. ^ 6.0 6.1 The story of the University of Toronto's original charter. University of Toronto Archives and Records Management Services. [2008-11-02]. [永久失效連結]
  7. ^ 7.0 7.1 7.2 7.3 7.4 Friedland, Martin L. The University of Toronto: A History. University of Toronto Press. 2002: 4, 31, 143, 156, 313, 376, 593–6. ISBN 0-8020-4429-8. 
  8. ^ What university was founded 175 years ago?. History Q & A. University of Toronto Department of Public Affairs. 2002 [2008-11-02].  [失效連結]
  9. ^ Bissell, Claude T., ed., University College, A Portrait 1853-1953, University of Toronto Press, 1953 
  10. ^ Peppiatt, Liam. Chapter 17: Universities Old and New. Robertson's Landmarks of Toronto Revisited. [2016-10-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6-30). 
  11. ^ Strachan, John. Volume IX. Dictionary of Canadian Biography英语Dictionary of Canadian Biography Online. 2000 [2008-11-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5-26). 
  12. ^ How does history remember the 1849 conversion of King's College to the University of Toronto?. History Q & A. University of Toronto Department of Public Affairs. 2002 [2008-11-02].  [失效連結]
  13. ^ Faught, Brad. The Cast of Presidents. University of Toronto Magazine (Summer 2000). 2000 [2016-10-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2-18). 
  14. ^ In what battle did the University Rifle Corps first see action?. History Q & A. University of Toronto Department of Public Affairs. 2002 [2008-11-02].  [失效連結]
  15. ^ In 1878, what disciplines were launched in the University of Toronto's "Little Red Skulehouse"?. History Q & A. University of Toronto Department of Public Affairs. 2002 [2008-11-02].  [失效連結]
  16. ^ 16.0 16.1 What medical school was recognized as among the "best on the continent" within 20 years of its opening?. History Q & A. University of Toronto Department of Public Affairs. 2002 [2008-11-02].  [失效連結]
  17. ^ What was front page news in the inaugural issue of the student paper The Varsity in 1880?. History Q & A. University of Toronto Department of Public Affairs. 2002 [2007-07-19].  [失效連結]
  18. ^ 18.0 18.1 What was so heartbreaking about Valentine's Day, 1890?. History Q & A. University of Toronto Department of Public Affairs. 2002 [2007-07-19].  [失效連結]
  19. ^ Dickson, Lovat. The Museum Makers: the Story of the Royal Ontario Museum. University of Toronto Press. 1986. ISBN 0-8020-7441-3. 
  20. ^ Schabas, Ezra. There's Music in These Walls: A History of the Royal Conservatory of Music. Dundurn Press Ltd. 2005. ISBN 1-55002-540-6. 
  21. ^ Parker, George L. University Presses. The Canadian Encyclopedia. Historica Foundation of Canada. 2009 [2016-10-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7-30). 
  22. ^ In 1914, why were students marching in the University of Toronto's Hart House under the command of a chemistry professor?. History Q & A. University of Toronto Department of Public Affairs. 2002 [2008-11-11].  [失效連結]
  23. ^ 23.0 23.1 How many University of Toronto students and alumni served in the Canadian Armed Forces during the Second World War?. History Q & A. University of Toronto Department of Public Affairs. 2002 [2008-11-11].  [失效連結]
  24. ^ Russel, C. H. The Legacy Continues:C. A. Chant and the David Dunlap Observatory. Journal of the Royal Astronomical Society of Canada. February 1999, 93 (1). 
  25. ^ Canadian university endowment funds skyrocket. Ottawa Citizen (CanWest Global英语Canwest). 2007-10-26 [2009-03-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年10月27日). 
  26. ^ U of T reinstates researcher. The Globe and Mail. The Globe and Mail Inc. 9 September 2000 [7 September 2019]. 
  27. ^ Siekierska, Alicja. Student alleges University of Toronto mishandled sex assault complaint. The Toronto Star. Torstar Corporation. 5 April 2017 [7 September 2019]. 
  28. ^ Csillag, Ron. University of Toronto clears professor following dispute with Jewish student. CJN News. Canadian Jewish News. 13 September 2018 [7 September 2019]. 
  29. ^ 29.0 29.1 Allsop, Robert; et al. Investing in the Landscape. — (The Open Space Steering Committee, University of Toronto). 1999 [January 11, 2009]. (原始内容存档于July 28, 2009).  已忽略未知参数|df= (帮助)
  30. ^ Timperlake, J. Illustrated Toronto, Past and Present. Toronto: Peter A. Gross. 1877: 209. 
  31. ^ Simmins, Geoffrey. Fred Cumberland: Building the Victorian Dream. University of Toronto Press. 1997: 92. ISBN 978-0-8020-0679-0. 
  32. ^ Minutes of the Historic Sites and Monuments Board of Canada. National Historic Sites Directorate. 1968. Fed/Prov/Terr identifier 558. 
  33. ^ Duffy, Dennis. As Canadian as a Snowflake. University of Toronto Magazine. 2002, (Spring 2002) [January 11, 2009]. 
  34. ^ Fraser, Brian J. Church, College, and Clergy: A History of Theological Education at Knox College, Toronto, 1844–1994. McGill-Queen's University Press. 1995: 126. ISBN 978-0-7735-1351-8. 
  35. ^ Kilgour, David. A Strange Elation: Hart House, The First Eighty Years. Toronto: Hart House. 1999. ISBN 978-0-7727-0649-2. 
  36. ^ Colombo, John Robert. Canadian Literary Landmarks. Dundurn Press Ltd. 1984: 194. ISBN 978-0-88882-073-0. 
  37. ^ Soldiers' Tower Committee Information. Soldiers' Tower Committee, University of Toronto. [March 15, 2009]. (原始内容存档于February 24, 2009).  已忽略未知参数|df= (帮助)
  38. ^ Leeper, Muriel. Ringing the bells – Carillon demonstration by musician Gerald Martindale at the Soldiers' Tower Carillon at the University of Toronto in Canada. Performing Arts & Entertainment in Canada. 1998, 32 (1). ISSN 1185-3433. 
  39. ^ Arthur, Eric Ross; Otto, Stephen A. Toronto, No Mean City. University of Toronto Press. 1986: 130. ISBN 978-0-8020-6587-2. 
  40. ^ Trinity College Chapel. University of Trinity College. 
  41. ^ Houghton, Sarah. One Hundred Years of Architecture. The Strand. March 12, 2003 [March 15, 2009]. (原始内容存档于September 15, 2007).  已忽略未知参数|df= (帮助)
  42. ^ McClelland, Michael; Stewart, Graeme; E.R.A. Architects. Concrete Toronto: A Guidebook to Concrete Architecture from the Fifties to the Seventies. Coach House Books. 2007: 34, 164, 173. ISBN 978-1-55245-193-9. 
  43. ^ McKeough, Tim. The Leslie L. Dan Pharmacy Building, Toronto. Architectural Record. 2007, (May 2007) [March 14, 2009]. 
  44. ^ Facts and Figures (PDF). University of Toronto Scarborough. 2011-03-15 [2013-02-08].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3-07-31). 
  45. ^ Two new academic departments strengthen teaching and learning at UTSC. 2010-03-31 [2010-07-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9-29). 
  46. ^ Joint Programs with Centennial College. University of Toronto Scarborough. 2006 [2007-12-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11-23). 
  47. ^ 47.0 47.1 Ross, Murray G. The dilution of academic power in Canada: The University of Toronto Act. Minerva (Springer Netherlands). April 1972, 10 (2): 242–258. doi:10.1007/BF01682420. 
  48. ^ 48.0 48.1 48.2 The University of Toronto Act,S.O. 1971,第56章,第2, 10, 12節,于S.O. 1978 c. 88修訂
  49. ^ 49.0 49.1 49.2 Alexander, William John. The University of Toronto and Its Colleges, 1827–1906. Toronto: H. H. Langton, The University Library. 1906. 
  50. ^ Trinity College Academic Plan for 2010-2015: Entering average 90.9. 2010-03-31 [2015-04-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0-06). 
  51. ^ 存档副本. [2015-10-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0-25). 
  52. ^ 存档副本. [2016-01-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1-26). 
  53. ^ 存档副本. [2015-10-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0-18). 
  54. ^ 存档副本. [2016-01-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0-30). 
  55. ^ 存档副本. [2015-07-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7-04).  已忽略文本“NTUR” (帮助)

外部链接

參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