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腦萎縮症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重新導向自脊髓小腦萎縮症
小腦萎縮症
小腦的位置(圖中藍色處)
類型hereditary ataxia[*]late-onset ataxia with dementia[*]nervous system heredodegenerative disease[*]eye degenerative disease[*]大腦萎縮autosomal dominant disease[*]spinocerebellar degenerations[*]小腦共濟失調[*]疾病
分類和外部資源
醫學專科神經學
ICD-118A03.16
ICD-10G11.1
ICD-9-CM334.3
OMIM164400
DiseasesDB12339
Orphanet99
[編輯此條目的維基數據]

小腦萎縮症,又稱脊髓小腦萎縮症(Spinocerebellar Atrophy)或脊髓小腦失調症(Spinocerebellar Ataxia,簡寫為SCA),是一類遺傳病,涉及不同基因,目前沒有任何治療方法。

本病平均十萬人中有三名患者,估計在台灣約有2500名患者[1],在香港亦有250至300位患者[2]

病因病理[編輯]

本病病因不明,但大多有家族遺傳傾向,20歲以前起病者多為常染色體隱性遺傳,而20歲以後起病者則多為常染色體顯性遺傳。將Friedreich共濟失調缺陷基因定位於9q13~q21,將OPCA遺傳基因定位於6p24~p23之間。同時發現與病毒感染免疫缺陷生化酶缺乏及DNA修復功能異常等有關,但其確切病因尚不十分清楚。

病理方面,其表現多種多樣,常見的有神經細胞的萎縮、變性,髓鞘的脫失,膠質細胞輕度增生,從而出現小腦半球及蚓部、小腦中下腳廣泛變性,浦肯野細胞消失;脊髓後柱克拉克柱的神經細胞萎縮或消失,繼髮膠質細胞增生,後根與脊神經節變性、髓鞘脫失,尤其在腰、骶段脊髓更為明顯。亦可見到大腦皮質基底核視丘橋腦基底核等腦幹部分核團的變性。

這種疾病有可能是因為染色體上核苷酸CAG異常大量重複,且由於CAG重複序列多存在於表現序列(exon)上,因此在其基因表現的蛋白質中便存在長鏈的麩胺酸(Glutamine),此種異狀的蛋白質會導致細胞衰亡。依CAG重複所位的染色體又可細分為不同型的小腦萎縮症。SCA3佔在臺灣人中所有顯性脊髓小腦萎縮症的45%。

臺灣主要針對小腦萎縮症第一型、第二型、第三型、第六型、第七型和DRPLA型,利用PCR的分子生物技術進行作篩檢。

  • SCA1:第6對染色體6p23,正常人CAG重複6-36,患者39-83
  • SCA2:第12對染色體(12q24.1);正常人CAG重複16-30,患者34-49
  • SCA3(MJD):第14對染色體14q21;正常人CAG重複13-44,患者63-85
  • SCA6:第19對染色體 19p13.1-13.2,正常人CAG重複4-16,患者21-27
  • SCA7:第3對染色體 3p21.1-p12,正常人CAG重複7-35,患者37-130
  • DRPLA:第12對染色體(12p13),正常人CAG重複6-35,患者49-88

如家族中有這類病史,家族成員懷孕時,應做絨毛膜取樣術(10-12週)或羊膜穿刺術(16週以上),可分析SCA基因之CAG重複次數。

  • 臺北榮民總醫院陽明大學於2012年9月12日表示,2002年發現「第22型脊髓小腦運動失調症」,2012年成功利用「次世代DNA定序」技術,確認「第22型脊髓小腦運動失調症」的基因變異是發生在KCND3的鉀離子通道基因。有此初步結果後,法國美國日本團隊也加入共同研究,證實法國人美國猶太人日本人中都有類似的家族,同時荷蘭的另一個研究團隊也在小腦萎縮症家族中發現KCND3的基因變異[3]

病徵[編輯]

一連串的遺傳病病徵,以漸進性的步伐不協調為主,伴隨手部動作、言語、眼部活動等失調。小腦通常會萎縮。這類患者發病後,行走的動作搖搖晃晃,有如企鵝,因此被稱為企鵝家族[4]

與其他運動失調症一樣,本症亦是因為無法精細協調肌肉運動,而導致身體運動困難和其他連帶症狀

本症可分為幾類,每類的症狀略有不同,各病患之間亦有不同。患者的心智能力不受影響,但身體漸失控制。

  • 運動失調的症狀(小腦失調障礙)
    由於小腦的神經細胞被破壞而發生的症狀。
    • 步行障礙
      步行時出現搖晃。到後期會變成步行困難。
    • 四肢失調
      四肢不能依照自己的意思活動。不能好好地使用筷子。寫的字會變得混亂。
    • 語言障礙
      說話時發音變得不清楚。聲音的韻律和大小變得混亂,說話的意思變得不明瞭。
    • 眼球振動
      在身體姿態及視線方向不變的情況下,眼球出現輕微搖曳。
    • 姿勢反射失調
      不能很好地保持姿勢,身體會左右傾斜。
  • 運動失調的症狀(脊髓機能障礙)
    由於脊髓的神經細胞被破壞而發生的症狀。
    • 顫動
      不受自己本身意識控制,雙手出現不隨意的震動。
    • 筋固縮
      筋肌及關節出現僵硬現象。
    • 巴賓斯基反射 (Babinski Reflex)
      雙足的大拇趾出現向腳背方向彎曲現象。
  • 自律神經的症狀(自律神經障礙)
    由於自律神經的神經細胞被破壞而發生的症狀。
    • 起立性低血壓
      急速起立會出現暈眩。
    • 睡眠時無呼吸
      睡覺的時候呼吸停止。
    • 出汗障礙
    • 尿失禁
  • 不隨意運動障礙
    • 肌陣攣
      急速的肌肉痙攣。
    • 舞蹈運動
      身體出現像在跳舞一樣的動作。
    • 肌張力障礙
      由於身體的肌肉不隨意地持續收縮,造成肌肉產生變形,而無法依照自身的意思活動。

治療及預後[編輯]

現代醫學對本疾病仍無有效治療方法,只能舒緩症狀及減緩惡化的進行,症狀是不能逆轉的,患者會由不能好好地使用筷子、容易跌倒、無法拿取物品等症狀開始,隨著病情惡化,逐漸變得不能行走和不能執筆書寫,最終進展至不能說話及需要臥床,日常生活都必須由他人照顧。然而即使小腦腦幹脊髓萎縮,大腦正常的機能以及智力均完全不受影響。

病發和持續的時間變化範圍相當大。若是由染色體上三核苷酸CAG異常大量重複產生長鏈穀氨醯胺而致病的類型,越長的CAG重複會導致越早發病、病情轉壞得越快。

診斷[編輯]

容易誤診為其他神經疾病,例如多發性硬化症(Multiple sclerosis, MS)。

核磁共振成像(MRI)掃瞄腦部,可以見到病變進行中的小腦萎縮。最精確的診斷法是DNA分析,可以分辨本症的不同類型。不是所有類型的脊髓小腦萎縮症都會遺傳,所以患者的子女可以接受DNA檢查,以便得悉他們會否有發病的危險。

本症與橄欖核橋腦小腦萎縮症英語Olivopontocerebellar atrophy(OPCA)有關,SCA第1, 2, 7型同時屬於OPCA。不過並非所有OPCA都屬於脊髓小腦萎縮症,反之亦然。這點很容易令人混淆。

分類[編輯]

遺傳[編輯]

本症的遺傳可依據遺傳的形式和基因所在的染色體區分。本症可屬於常染色體顯性遺傳常染色體隱性遺傳、或x連鎖遺傳

罹病名人[編輯]

參考[編輯]

  1. ^ 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 搖搖擺擺的企鵝家族. www.kmuh.org.tw. [2023-01-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2-23). 
  2. ^ 中大學者花8年製小腦萎縮症名冊 - 明報健康網. 明報健康網. 明報. 2018-05-29 [2023-01-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1-27). 
  3. ^ 龍瑞雲. 跨國合作 發現罕病基因. 中央社. 2012-09-12 [2012-09-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9-14) (中文(繁體)). 
  4. ^ 醫學解碼:小腦萎縮遺傳機率50%. 《蘋果日報 (香港)》. 2008-01-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1-07) (中文(繁體)). 
  5. ^ 關懷青少年計劃「友出路」啟動. 《香港政府新聞公報》. 2008-09-12 [2009-01-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1-09) (中文(繁體)). 
  6. ^ 瓊瑤. 握三下,我愛你. [2010-10-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10-21). 

有關書籍和影視作品[編輯]

外部連結[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