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酷兒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Kerolf666留言 | 贡献2020年9月21日 (一) 11:51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2014年5月7日,台灣酷兒權益推動聯盟於高雄市的遊行。

酷儿(英語:Queer)用来统称社會上性取向性别认同,诸如同性恋双性恋变性者等非異性戀者。通常这个词是為了擺脫受污名化的相關名詞。

酷儿一詞来自英文“Queer”,本意指「古怪的、与通常的不同的」,与odd同义。原先是用來貶低非異性戀者的詞彙。從1980年代開始,信奉酷兒理論的學者和社運人士開始採用這個詞彙,作為拒絕性別二分和LGBT一詞的鬆散替代語,以及反抗社會污名的象徵。

在学术界,酷儿是与酷儿理论的研究方法和认知方式联系在一起的。酷儿研究现在在很多大学都是一个学科项目。

有些人拒絕該稱呼,因為原先是用來污名他人的詞彙。另外一些人則是不願意與酷兒激進主義(queer radicalism)有所牽扯。

参考文献

外部連結

参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