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香港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InternetArchiveBot留言 | 贡献2021年1月31日 (日) 05:37 (补救29个来源,并将0个来源标记为失效。) #IABot (v2.0.8)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香港歷史 | 香港歷史年表
世紀 19世紀香港 | 20世紀香港 | 21世紀香港
年代 1960年代香港 | 1970年代香港 | 1980年代香港 | 1990年代香港 | 2000年代香港 | 2010年代香港 | 2020年代香港
年份 1989年香港 | 1990年香港 | 1991年香港 | 1992年香港 | 1993年香港 | 1994年香港 | 1995年香港 | 1996年香港 | 1997年香港
紀年 癸酉鸡年)、香港開埠152周年香港重光48周年
1993年
政治

国家领导人

科技

天文 – 科技 – 铁路

文化娛樂

电影 – 文学 – 音乐 – 遊戲 – 電視節目 中国大陆电视剧 – 台湾电视剧

體育

體育 – 足球 – 籃球 – 棒球 – 撞球

區域

中国大陆 上海  – 香港 – 澳門 – 臺灣 – 日本 – 北朝鲜 – 韩国 – 马来西亚 – 新加坡 – 歐洲 – 美國

分類

分類 – 出生人物 – 逝世人物列表 – 維基新聞

本條目為香港歷史系列之一
開埠初期
(1842年至1898年)
20世紀初歷史
(1898年至1941年)

其他香港系列

文化 - 經濟
地理 - 政治 - 教育
香港主題

1993年的香港,以罕見而嚴重的人群踐踏事故揭開序幕,釀成21死62人輕重傷,國際傳媒亦有廣泛報道。年中又發生嚴重工業意外,一架地盤升降機因超重及缺乏保養維修而直墜平台,造成12人喪生,成為香港史上第二嚴重的建築業意外。

中英關係則因為末代香港總督彭定康1992年10月突然推出直選成份極高的政改方案而陷入谷底,中英雙方雖經過多輪政制談判,惟談判破裂,中方決定「另起爐灶」(即後來成立的臨立會),於1995年經過直選選出的立法局議員將不能夠直接過度至1997年香港回歸後,而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主任魯平彭定康的一句「千古罪人」則成為名句。

本年香港經濟暢旺,股市屢創新高,恆指由年初約5,000點逐步攀升至年底的11,000點,升幅超過一倍。

年內,亦有多位知名人士逝世,2月,著名香港粵語片演員吳楚帆在溫哥華病逝。5月,立法局議員張鑑泉因為突發心臟病去世;6月BEYOND的主音歌手黃家駒於出席日本電視台遊戲節目時失足墮台,經過多番救治後返魂乏術,終年31歲,死訊轟動香港社會,出殯期間數千人在烈日下追逐靈車,場面混亂;10月,前TVB藝員余綺霞鼻咽癌逝世,終年36歲。於80年代紅極一時的歌手陳百強也離世。

此年香港治安逐步改善,罪案數字減少,中港加強合作,中方交還失車及疑犯,惟1月初,有匪徒公然手持AK-47自動步槍行劫旺角金舖的一幕仍然令人印象深刻。

鑑於距離香港回歸時間不遠,英方遂逐步將主要司局級官員改由香港華人出任,11月陳方安生被委任為首位華人布政司,成為香港擁有第二高權力的人士。

年度內亦颱風頻仍,造成人命損傷、廣泛水浸及交通擠塞,其中11月颱風帶來的一場豪雨使屯門市中心嚴重淹浸,濾水廠被浸壞導致全區40萬居民暫停食水供應達5日[1]

大事記

1月

發生意外前的蘭桂坊現場。當時在場聚集近2萬人,人群互相擠踴。部份人飲酒太多,已經開始體力不支。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紅箭咀為升降機墜毀位置。
著名唱作歌手黃家駒富士電視台位於東京河田町的總部大樓(左圖,今搬至台場)4號錄影廠錄影遊戲節目期間因舞台有積水,奔跑時不慎滑倒,從3米高台跌下,頭部著地重傷昏迷,被送往東京女子醫科大學醫院(右圖)急救。

7月

商業電台高山劇場(左圖)舉辦「永遠懷念家駒」悼念音樂會,黄家駒於香港殯儀館(中圖)出殯後,下葬於將軍澳華人永遠墳場(右圖)。

8月

9月

貝姬對香港造成嚴重損失,香港懸掛8號風球[23]澳門則懸掛第二高的9號風球[39]

10月

昏迷達1年5個月的陳百強終因逐漸性腦衰竭而不治,圖為2009年舉辦的《為你喝采三十年 陳百強珍藏展》。

11月

12月

出生人物

  • 11月17日:李宇龍,音樂人

逝世人物

大型獎項

社會貢獻

1994年香港電影金像獎(第13屆,頒發1993年的獎項)

電視廣播有限公司獎項(1993年)

節慶

節慶

下列節慶,如無註明,均是香港的公眾假期,同時亦是法定假日(俗稱勞工假期)。有 # 號者,不是公眾假期或法定假日(除非適逢星期日或其它假期),但在商業炒作下,市面上有一定節慶氣氛,傳媒亦對其活動有所報導。詳情可參看香港節日與公眾假期

  • 1月1日(星期五):元旦
  • 1月22日(星期五):農曆年初一之前一日 (原假期為農曆年初二,唯本年該日適逢星期日,故於農曆年初一的前一日補假)
  • 1月23日(星期六):農曆年初一
  • 1月25日(星期一):農曆年初三
  • 4月4日(星期日):兒童節 #
  • 4月5日(星期一):清明節
  • 4月9日(星期五):耶穌受難節(是公眾假期,但不是法定假日)
  • 4月10日(星期六):耶穌受難節翌日(是公眾假期,但不是法定假日)
  • 4月12日(星期一):復活節星期一(是公眾假期,但不是法定假日)
  • 6月12日(星期六):英女皇壽辰(是公眾假期,但不是法定假日)
  • 6月14日(星期一):英女皇壽辰後第一個星期一(是公眾假期,但不是法定假日)
  • 6月24日(星期四):端午節
  • 8月28日(星期六):8月份最後一個星期一之前一個星期六(是公眾假期,但不是法定假日)
  • 8月30日(星期一):8月份最後一個星期一為重光紀念日(是公眾假期,但不是法定假日)
  • 10月1日(星期五):中秋節翌日
  • 10月23日(星期六):重陽節
  • 10月31日(星期日):萬聖夜 #
  • 12月22日(星期三):冬至(是法定假日,但不是公眾假期,根據法定假日放假的機構,或會聖誕節放假,冬至不放假。部份機構或會提早下班)
  • 12月24日(星期五):平安夜#(不是公眾假期或法定假日,但部份機構或會提早下班或放假一天)
  • 12月25日(星期六):聖誕節(根據法定假日放假的機構,或會冬至放假,聖誕節不放假)
  • 12月27日(星期一):聖誕節後第一個周日(是公眾假期,但不是法定假日)
  • 12月31日(星期五):公曆除夕# (不是公眾假期或法定假日,但部份機構或會提早下班或放假一天)

相關條目

資料來源

  1. ^ 1.0 1.1 (粵語)九三年香港大事回顧. 香港無綫電視. 1993年12月26日. 
  2. ^ (粵語)蘭桂坊慘劇(1). 香港無綫電視六點半新聞報道. 1993年1月1日 [2013年2月16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年4月2日). 
  3. ^ (粵語)蘭桂坊慘劇(2). 亞洲電視六點鐘新聞. 1993年1月1日 [2013年2月16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年3月25日). 
  4. ^ (粵語)旺角謝瑞麟金行劫案(1). 香港無綫電視晚間新聞. 1993年1月6日 [2013年2月16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年4月15日). 
  5. ^ (粵語)旺角謝瑞麟金行劫案(2). 香港無綫電視晚間新聞. 1993年1月6日 [2013年2月16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年5月9日). 
  6. ^ 6.00 6.01 6.02 6.03 6.04 6.05 6.06 6.07 6.08 6.09 6.10 6.11 6.12 6.13 (繁體中文)湯開建 蕭國健 陳佳榮. 《香港6000年(遠古-1997)》. 麒麟書業有限公司. 1998年: 頁1192. ISBN 9622321232. 
  7. ^ 無綫電視《晚間新聞》,1993年1月15日
  8. ^ (粵語)九巴屯門翻側. 亞洲電視六點鐘新聞. 1993年1月30日 [2013年2月16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年2月10日). 
  9. ^ (繁體中文)梳士巴利道疑非法賽車撞向人羣 旁觀路人兩死四傷慘劇 貨車司機涉嫌已向警方自動投案. 華僑日報第九版. 1993年2月22日. 
  10. ^ 1993年2月23日六點半新聞報道
  11. ^ 1993年2月23日晚間新聞
  12. ^ 12.00 12.01 12.02 12.03 12.04 12.05 12.06 12.07 12.08 12.09 12.10 12.11 12.12 12.13 12.14 12.15 12.16 12.17 (繁體中文)湯開建 蕭國健 陳佳榮. 《香港6000年(遠古-1997)》. 麒麟書業有限公司. 1998年: 頁1194. ISBN 9622321232. 
  13. ^ (粵語)沙田巴士相撞. 亞洲電視六點鐘新聞. 1993年3月26日 [2013年2月16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年4月11日). 
  14. ^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繁體中文)湯開建 蕭國健 陳佳榮. 《香港6000年(遠古-1997)》. 麒麟書業有限公司. 1998年: 頁1199. ISBN 9622321232. 
  15. ^ (粵語)張鑑泉5月17日暈倒,翌日不治. 亞洲電視當年今日. 1993年5月17日 [2013年2月16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年4月9日). 
  16. ^ (粵語)東區走廊中巴火警. 亞洲電視六點鐘新聞. 1993年5月27日 [2013年2月16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年10月23日). 
  17. ^ (粵語)北角地盤升降機墜下事故(58秒起). 亞洲電視當年今日. 1993年6月2日 [2013年2月16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年2月29日). 
  18. ^ 1993年6月4日無綫電視晚間新聞
  19. ^ 19.0 19.1 19.2 19.3 (繁體中文)湯開建 蕭國健 陳佳榮. 《香港6000年(遠古-1997)》. 麒麟書業有限公司. 1998年: 頁1200. ISBN 9622321232. 
  20. ^ (粵語)象山邨山泥傾瀉. 香港無綫電視六點半新聞報道. 1993年6月16日 [2013年2月16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年5月4日). 
  21. ^ (粵語)黃家駒出事. 亞洲電視六點鐘新聞(1—19秒)、香港無綫電視六點半新聞報道(19—34秒)及娛樂新聞眼(34秒起). 1993年6月24日 [2013年2月15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年9月1日). 
  22. ^ 晚間新聞. 無綫新聞. 1993年6月24日 [2016年12月16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年4月8日). (粵語)
  23. ^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香港天文台警告及信號資料庫(1993年). 香港天文台. 
  24. ^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一九六零年以來熱帶氣旋在香港所造成的人命傷亡及破壞(參看1993年). 香港天文台. [2013-02-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5-17). 
  25. ^ (粵語)黃家駒逝世. 亞洲電視六點鐘新聞(1—28秒)、香港無綫電視六點半新聞報道(31秒—1分01秒)、娛樂新聞眼(1分01秒—5分24秒)及歡樂今宵悼念家駒環節(5分28秒起). 1993年6月30日 [2013年2月15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年6月8日). 
  26. ^ 26.0 26.1 26.2 26.3 26.4 26.5 26.6 26.7 26.8 (繁體中文)湯開建 蕭國健 陳佳榮. 《香港6000年(遠古-1997)》. 麒麟書業有限公司. 1998年: 頁1202. ISBN 9622321232. 
  27. ^ (粵語)「永遠懷念家駒」悼念音樂會(1分31秒—2分17秒報道悼念音樂會情況). 香港無綫電視娛樂新聞眼. 1993年7月5日 [2013年2月15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年2月14日). 
  28. ^ (粵語)黃家駒出殯. 亞洲電視六點鐘新聞香港無綫電視六點半新聞報道(1分13秒起). 1993年7月5日 [2013年2月15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年11月18日). 
  29. ^ 校長燒屍案. [2016-04-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4-16). 
  30. ^ 東網光影:小學校長為財自保 93年殺人燒屍. 東網光影. [2017-07-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1-20). 
  31. ^ (粵語)天水圍九巴翻側. 香港無綫電視六點半新聞報道(1分13秒起). 1993年7月25日 [2013年2月16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年10月22日). 
  32. ^ 32.0 32.1 32.2 (繁體中文)湯開建 蕭國健 陳佳榮. 《香港6000年(遠古-1997)》. 麒麟書業有限公司. 1998年: 頁1203. ISBN 9622321232. 
  33. ^ (繁體中文)旺角奪命車禍兩死兩傷. 華僑日報第九版. 1993年8月25日. 
  34. ^ (粵語)城巴首日營運情況. 亞洲電視六點鐘新聞. 1993年9月1日 [2013年2月16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年4月11日). 
  35. ^ 35.0 35.1 35.2 35.3 (繁體中文)湯開建 蕭國健 陳佳榮. 《香港6000年(遠古-1997)》. 麒麟書業有限公司. 1998年: 頁1205. ISBN 9622321232. 
  36. ^ (粵語)貝姬襲港,杏花邨一帶成澤國. 杏花邨居民. 1993年9月17日 [2013年2月16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年4月14日). 
  37. ^ (繁體中文)貝姬殺傷力大 再撈起三具屍. 華僑日報第二版. 1993年9月19日. 
  38. ^ (繁體中文)海難78人仍失踪 汪洋發現六具屍 大陸停搜索本港續努力. 華僑日報第四版. 1993年9月20日. 
  39. ^ 澳門氣象台熱帶氣旋警告信號與香港類似,同様分為1號、3號、8號、9號及10號信號。
  40. ^ 40.00 40.01 40.02 40.03 40.04 40.05 40.06 40.07 40.08 40.09 40.10 40.11 40.12 40.13 (繁體中文)湯開建 蕭國健 陳佳榮. 《香港6000年(遠古-1997)》. 麒麟書業有限公司. 1998年: 頁1206. ISBN 9622321232. 
  41. ^ (繁體中文)沙田車站月台火警 逾千乘客狼狽逃生. 華僑日報第三版. 1993年9月22日. 
  42. ^ 1993年10月16日無綫電視新聞提要
  43. ^ 存档副本. [2020-12-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01). 
  44. ^ (粵語)陳百強出殯. 香港無綫電視娛樂新聞眼. 1993年10月29日 [2013年2月16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年5月17日). 
  45. ^ 六點半新聞報道. 無綫新聞. 1993年11月5日 [2016年12月18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年5月21日). (粵語)
  46. ^ 46.00 46.01 46.02 46.03 46.04 46.05 46.06 46.07 46.08 46.09 46.10 46.11 46.12 46.13 46.14 (繁體中文)湯開建 蕭國健 陳佳榮. 《香港6000年(遠古-1997)》. 麒麟書業有限公司. 1998年: 頁1209. ISBN 9622321232. 
  47. ^ 六點半新聞報道. 無綫新聞. 1993年11月5日 [2016年12月18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年5月20日). (粵語)
  48. ^ 【七月講下鬼照片】接通陰陽二界的攝影術. hk01.com. 2016年8月16日 [2016年11月20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年4月6日). 
  49. ^ 1993年11月13日晚間新聞
  50. ^ (粵語)港資深圳工廠大火. 亞洲電視當年今日. 1993年11月19日 [2013年2月16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年6月6日). 
  51. ^ (繁體中文)深圳流行「防盜不防火」又肇慘禍 玩具廠大火死八十人. 華僑日報第二版. 1993年11月20日. 
  52. ^ (繁體中文)深圳玩具廠大火 中央關注促追查. 華僑日報第三版. 1993年11月23日. 
  53. ^ (繁體中文)致麗大火20周年 傷者活在陰影中. 香港蘋果日報. 2013年4月28日 [2013年4月28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年3月4日). 
  54. ^ (粵語)天壇大佛開光. 亞洲電視當年今日. 1993年12月29日 [2013年2月16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年2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