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圍

坐标22°27′38.9034″N 114°0′6.7759″E / 22.460806500°N 114.001882194°E / 22.460806500; 114.001882194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肆意醉飲思緒清留言 | 贡献2021年2月15日 (一) 03:05 →‎出身於天水圍的名人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天水圍
Tin Shui Wai
俯瞰天水圍南(2016年)
俯瞰天水圍南(2016年)
天水圍在香港的位置
天水圍
天水圍
天水圍在香港的位置
坐标:22°27′38.9034″N 114°0′6.7759″E / 22.460806500°N 114.001882194°E / 22.460806500; 114.001882194
行政區 香港
地區新界
元朗區
时区香港時間UTC+8
俯瞰天水圍北(2005年),可見當時天晴邨尚未建成
遠眺天水圍
嘉湖山莊景湖居
天水圍市中心設銀座廣場
沙洲里村牌坊 ( 位於廈村 )

天水圍(英語:Tin Shui Wai)位於香港新界西元朗區西北部,周邊被屬屏山鄉事委員會沙江圍輞井圍馮家圍蝦尾新村等村落包圍,距離中上環市區大約25公里天水圍新市鎮是區內大型新市鎮,佔地約406公頃,人口為28.8萬[1]

歷史

天水圍原本是元朗市西北部一大片魚塘(基圍),如南生圍一樣。二戰後有村民在天水圍東部的塘邊架起木屋居住,建立以「天水圍」為名的一條圍村(今天晴邨一帶)。天水圍的土地二十世紀初由趙姓族人以「聯德公司」的名義擁有,1979年巍城有限公司(Mightycity Limited,當時由華潤集團大寶地產長江實業會德豐及其他人士分別佔51%、25%、12.5%、5%及餘下的6.5%[2],全資附屬公司為天水圍發展有限公司)取得了天水圍的土地資產,並打算自行把天水圍以新市鎮的形式進行發展。而天水圍村則遷往今濕地公園豐樂圍交界。

1980年代初,香港政府有意為發展新市鎮以配合人口的增加。1982年香港政府和長江實業達成協議,香港政府宣佈以22.6億港元向華潤及長實回購所有天水圍的農地,再以8億元代價,向天水圍公司批出其中38.8公頃土地,並由政府進行天水圍新市鎮的發展。根據當年的協議,天水圍的169公頃土地會發展成為13.5萬人口的新市鎮,其中的38.8公頃土地批予「天水圍公司」發展住宅和商業用途,其餘130.2公頃土地則由政府發展公屋、資助房屋、政府、機構和社區設施,以及一些「商業用途的鄰里商鋪」(Some Commercial Accommodation for Neighbouring Shops),餘下的319公頃土地留作政府土地儲備。[3]。1980年代末政府發展天水圍新市鎮,填平周邊魚塘並以住宅為主發展新社區。不過2010年12月6日英文《南華早報》揭露:原來當時的香港政府與上述的巍城有限公司簽訂密議(正式名稱叫「私人備忘錄」Private Memorandum),限制政府不得在該區另行發展商業,以免妨礙其私人屋苑(即後期發展的嘉湖山莊)的商業收益[4]。有人指出這項秘密協議是引發天水圍種種問題的根源,政府受協議約束,難以在天水圍建設基本商業設施,以致區內經濟無從發展,居民無法在區內謀生,需負擔高昂交通費用跨區工作,為日後天水圍的種種社區問題種下禍根,亦引致諸如失業、家暴等問題叢生。[5]

1992年天水圍首個公共屋邨天耀邨落成;繼而天瑞邨則於1993年落成,為九龍東兩個徙置屋邨(慈樂邨秀茂坪下邨)分別提供部分安置資源。從1991年至1998年之間,由長江實業發展的嘉湖山莊各期物業相繼入伙。早期樂湖居天耀邨一帶是天水圍的中心區。隨着嘉湖銀座(現稱置富嘉湖)及嘉湖海逸酒店於1999年開幕啟用,天水圍公園及嘉湖銀座一帶成為了新的新市鎮中心。1990年代初,輕便鐵路天水圍支線通車。1998年上半年,大欖隧道正式通車,天水圍居民從此不再需要依靠屯門公路(或粉嶺公路吐露港公路大老山隧道)往來九龍、香港島、葵涌及荃灣市區;同時天水圍南部發展大致完成。

天水圍北的發展於1997年展開。天頌苑天華邨於1999年入伙,其後的數年是天水圍北部屋邨入伙的高峰期。人口急劇上升,在2001年區内人口已達27萬。1997年當時的行政長官董建華在施政報告中提出每年要興建八萬五建屋政策房屋署為達標在天水圍北原來的規劃裏增加7千個公共房屋單位,造成今日的天水圍北部公共房屋樓宇高度和密度都比南部高得多。俊宏軒天逸邨天恆邨的13,000個單位原本是規劃為居者有其屋,但是後來又因為居屋第23期乙取消而改為公共房屋出租。由於公屋對住戶人數的下限比居屋的要求為高,因此進一步增加天水圍北的公共房屋人口,令中產階級人口與中下階級人口比例嚴重失衡[6]

2003年年初,香港爆發沙士疫症期間,天恩邨其中4座樓宇被香港政府用作為醫護人員的臨時宿舍;2004年由中轉房屋改為公屋出租。

九廣西鐵(現稱港鐵西鐵綫)及九廣輕鐵(現稱輕鐵)的第四期支線於2003年末通車,天水圍區內及對外交通都大為改善。2006年位於天水圍新市鎮東北的香港濕地公園正式開幕,為區内增加一個新的旅遊景點。

2012年2月1日,屏山天水圍體育館投入服務,為天水圍第四座由康樂及文化事務署管理的體育館。2017年1月9日起,天水圍天壇街的天水圍醫院分階段投入服務。2018年3月21日起,急症室於每天上午8時至下午8時提供服務,2018年11月21日起急症室24小時提供服務。

地理

天水圍位於后海灣的南岸,為元朗平原的一部分。天水圍的東北方為米埔濕地。后海灣的對岸為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南山區,海灣兩岸的距離少於5公里。米埔一帶為自然保護區,海灣沿岸沒有被開發。

天水圍的周邊為鄉村地區,南面有屏山,北面有輞井圍流浮山,西面有廈村,東面有橫洲。天水圍的周邊也有新發展的市鎮地區:東南方有元朗新市鎮,西南方有洪水橋新市鎮屯門新市鎮新界西北現正高速地城市化

電影作品、書籍、歌曲、電視節目

過去曾有電影、書籍及歌曲以天水圍為創作題材,描述許多天水圍居民生活上所遇到的困難和甜酸苦辣。對於傳媒不斷渲染天水圍發生的種種悲劇,以及大多創作均圍繞這個市區內的不幸和家庭問題,令不少天水圍居民大為不滿,認為外界把社區塑造成悲情城市,將他們標籤。

出身於天水圍的名人

途經的公共交通服務

交通路線列表
港鐵
輕鐵
巴士
專線小巴

旅遊

香港濕地公園
天水圍日出
  • 香港濕地公園,於2006年5月20日正式開幕,位於天水圍東北部。
  • 屏山文化農莊,位於天慈路旁的馮家圍,即前「有叉用樂園」。[10][11]
  • W*28 活動中心,戶外野戰場地
  • 名樂漁莊 Mingle Farm,佔60萬平方呎,設露營車、宿營、垂釣、燒烤場、笨豬跑、太空球及「泡泡酒店」等
  • 屏山文物徑
  • 天秀墟

區議會議席分佈

為方便比較,以下列表主要以天水圍新市鎮為範圍(即屏廈路天福路天慈路濕地公園路天影路所包圍的地區)。而整個新市鎮主要分為南部及北部兩大部份,以天華路為分界。

天水圍南(天華路以南部分)

年度/範圍 2000-2003 2004-2007 2008-2011 2012-2015 2016-2019 2020-2023
天慈邨
天慈選區
天耀選區及部分慈祐選區
天耀選區、耀祐選區及慈祐選區
天耀邨天祐苑
天耀選區及耀祐選區
天盛苑屏欣苑
天盛選區
天盛選區及盛欣選區
天頌苑天華邨
嘉湖南選區
頌華選區
頌華選區及部分頌栢選區
柏慧豪園
嘉湖南選區
部分頌栢選區
樂湖居、賞湖居及翠湖居
嘉湖南選區
麗湖居、景湖居及美湖居
嘉湖北選區

天水圍北(天華路以北部分)

年度/範圍 2000-2003 2004-2007 2008-2011 2012-2015 2016-2019 2020-2023
天晴邨慧景軒
未落成,當時
劃為嘉湖南
選區一部分
部分宏逸選區
宏景選區
晴景選區
俊宏軒
部分宏逸選區
天逸邨天澤邨
逸澤選區及部分宏逸選區
逸澤選區及部分富恩選區
逸澤選區及部分宏逸選區
天恒邨
天恒選區
天富苑天悅邨天恩邨
悅恩選區及富恩選區

註:以上主要範圍尚有其他細微調整(包括編號),請參閱有關區議會選舉選區分界地圖及條目。

參見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