脅侍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2001:b400:e2a3:970e:1f74:845b:b44f:788a留言2021年2月16日 (二) 01:56 →‎菩薩部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脅侍,又作「脅士」,侍立在菩薩等的兩側,協助降妖伏魔或教化眾生的輔佐者,道教中又稱從神[1]

字義

脅,《說文解字》:「脅,兩膀也。」即胸部兩側,由腋下至肋骨盡處的部位,此指為兩側左右之方位。侍,《說文解字》:「侍,承也」段注:「承者,奉也、受也。凡言侍者,皆敬恭承奉之義也。」故脅侍為位於自身二側,能恭敬事奉之人。

源由

佛教用語。一佛常有多位或二位脅侍,同佛教化眾生,其身份不限於菩薩,凡奉侍之弟子(如聲聞天神)皆可為脅侍。而在佛教造像中,為視覺整齊,人物多採三數,為一佛配二脅侍之造型。道教中認為單數為陽,故亦多有此脅侍情形。

觀察是否為脅侍之重點在於,主尊之位階必定比脅侍來的高,如三寶佛中間為釋迦牟尼佛,左右為阿彌陀佛藥師佛,三佛位階一樣,同為佛果,故非為脅侍。

釋迦牟尼佛兩旁的聲聞弟子就算是脅侍,漢地大多以大迦葉阿難陀為釋尊脅侍,而上座部佛教藏傳佛教是以《佛說七佛經》的記載,以舍利弗目犍連為釋尊的脅侍。藥師佛的脅侍即是日光遍照菩薩月光遍照菩薩,合稱「東方三聖」或「藥師三聖」。阿彌陀佛的脅侍為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合稱「西方三聖」。

而菩薩亦有脅侍,如觀音菩薩常見之脅侍為善才龍女地藏菩薩常見之脅侍為閔公及道明和尚。由此可知佛有脅侍,菩薩亦有脅侍,而主尊位階較脅侍為尊。

常見脅侍組合

佛教造像

佛部

菩薩部

羅漢、禪師部

明王部

道教造像

(僅列可名者,若為宮娥、士卒、劍僮印僮等屬則略)

先天尊神

祖師仙真

後天帝級神明

後天后級神明

後天王侯將帥級神明

其他神明

註解

  1. ^ 《關帝君明聖經》吾乃紫微宮裏朱衣神,協管文昌武曲星,衹因張仙無主轄,敕令隨吾為從神
  2. ^ (僧)良助親王. 《與願金剛地藏菩薩祕記》. 京都大学貴重資料デジタルアーカイブ. 元祿三年(1690年) [2020-02-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10) (日语). 

參見

  • 三尊:又稱三聖、三聖佛,即佛教中由中尊、兩位脅侍形成的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