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里區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坐标23°09′55″N 120°10′37″E / 23.165256°N 120.177040°E / 23.165256; 120.177040

佳里區
Jiali District
舊稱:蕭壠社
市轄區
佳里區位置圖
坐标:23°10′N 120°11′E / 23.17°N 120.18°E / 23.17; 120.18
國家 中華民國
上級區劃臺南市
設立1622
下級區劃16257
政府
 • 區長朱雅宏佳里區區長列表)
面积
 • 总计38.9422 平方公里(15.0357 平方英里)
海拔4 公尺(13 英尺)
人口(2023年2月)(21,640戶)
 • 總計58,124人
 • 排名11
 • 密度1,493人/平方公里(3,866人/平方英里)
时区國家標準時間UTC+08:00
郵遞區號722
戶政資料代碼67000120
毗鄰學甲區將軍區七股區西港區麻豆區
網站https://jiali722.tainan.gov.tw/

佳里區臺灣話Ka-lí-khu)位於臺灣臺南市西部,北鄰學甲區,西鄰將軍區,西南連七股區,東鄰麻豆區,南接西港區縣市合併前為全人口最多的。全境地勢平坦,海拔約5.5公尺,境內有將軍溪與七股溪流經。

佳里區是大北門地區鹽分地帶的門戶及政經中心。日治時期以來出了許多鹽分地帶文學家及詩人,被視為臺灣文學重鎮。此外也是西拉雅系平埔族蕭壠社的聚居地,為臺灣最早的西拉雅文化發源地之一。代表農作物為牛蒡,有牛蒡的故鄉之美譽。該區足球風氣鼎盛,曾獲全國四級足球冠軍。

歷史[编辑]

佳里區舊稱「蕭壠」或「蕭壟」(臺灣話:Siau-lang,又音Siau-lâng)[1]及「佳里興」。蕭壠為平埔原住民西拉雅族社名「Saulang」之音譯,意為「契約之地」。昔日蕭壠社與新港社(今新市)、目加溜灣社(今善化)、麻荳社(今麻豆)共稱平埔族四大社。[2]「蕭壠(Soulang)」一語有「河川曲流處」的意思,剛好可以說明這個社的特色:位於曾文溪下游,瀕臨河岸亦靠近海口,是各社中最依賴魚產的村子。[3]荷治時期荷蘭人曾授予蕭壠社民牛隻使用,為第一批引進台灣的牛隻。另外荷蘭人為了在地的基督教信仰教育,1659年也在此設立東印度地區第一間以當地人為招募對象的「蕭壠神學院」,這也成為了臺灣第一所神學院。[4]

明鄭時期,鄭成功死亡之後,鄭襲和鄭經因為繼位問題爆發戰爭,雙方軍隊就此在佳里區交戰。

清朝乾隆年間,林爽文事件中,蕭壠居民協助清朝官兵平亂有功,乾隆皇帝恩旨,賜名蕭壠為「旌義」,以示獎勵。[5]

古代的佳里區位於濱海的蕭壠半島,西南靠臺江內海,北臨古曾文溪(今將軍溪),當時的蕭壠市街與佳里興尚隔溪分處南北。十九世紀中葉古曾文溪改道、臺江陸浮後,佳里區才位於內陸至今。

佳里區在明鄭時期隸屬天興縣(州)下之永定里開化里,到了清治時期則隸屬臺灣府諸羅縣,1704年以前一直為縣治所在;1787年後諸羅改名嘉義,繼續隸嘉義縣管轄;清末1887年改隸臺南府。1920年臺灣地方改制,與佳里興堡合併,因古縣治所在地佳里興,而將蕭壠改名為「佳里」,並設置「佳里庄」,劃歸臺南州北門郡管轄,為郡治;1933年12月升格為「佳里街」。戰後改設為臺南縣佳里鎮,2010年12月25日改稱佳里區。

蕭壠屠殺事件[编辑]

因日本某親王(據說是北白川宮能久)於臺南鹽水被暗殺,當時軍隊行經蕭壠,而導致於1895年農曆9月3日蕭壠居民被血腥屠殺,死亡人數據達兩千人。當時的生還者回憶:「事後,庄民前來收屍,整整裝十八輛牛車之多,由於死亡人數太多,連棺木都一棺難求。」因此佳里區在每年農曆九月三日,有祭拜因走番仔反而犧牲的祖先習俗。

1895年10月10日,日軍混成第四旅團登陸布袋嘴(嘉義地區),當地義軍領袖林昆岡,以敢死隊之勢捍衛區裡。然而武器窳劣不敵,退據蕭壠街(今臺南市佳里區)。於是日軍大肆搜索,民兵躲到溪邊雜樹林的天然溝壑中,因嬰兒哭聲而被發現後,日兵分別截住長坑的頭尾兩端,然後亂槍齊放,對著坑內猛烈射擊了近2小時,躲到坑裡避難的臺灣人無一幸免。

佳里古天興縣治紀念碑

關於佳里的舊地名「蕭壠」,有傳說即認為是得自當地在事件中消失了很多人後而取的「消人」。不過,「蕭壠」的由來是平埔族的語言,意思是彎曲的河。自古地圖上來看,在明朝前曾文溪是從佳里出海的。由於早在1699至1704年之間繪製之康熙臺灣輿圖,即有出現蕭壠社的地名,因此此傳說不足採信。

歷年所屬行政區列表[编辑]

現時佳里區的範圍,在過去各屬蕭壠堡佳里興堡西港仔堡的一部分。

政權 起訖年份 行政區
荷治時期 1644~1661 北部地方會議區蕭壠社
明鄭時期 1661~1664 天興縣
1664~1683 天興州
清治時期 1684~1787 臺灣府諸羅縣
1787~1887 臺灣府嘉義縣
1887~1895 臺南府嘉義縣
日治時期 1895~1897 臺南縣嘉義支廳
1897~1898 嘉義縣蕭壠辦務署
1898~1901 臺南縣蔴荳辦務署
1901~1909 鹽水港廳蕭壠支廳
1909~1920 臺南廳蕭壠支廳
1920~1933 臺南州北門郡佳里庄
1933~1945 臺南州北門郡佳里街
中華民國時期 1945~1950 臺南縣北門區佳里鎮
1950~2010 臺南縣佳里鎮
2010至今 臺南市佳里區

目前近況[编辑]

佳里區是近代最早發展的鄉鎮區之一,居住在此的以閩南人和部分外省人為主。不過由於人口外移加上人口老化的影響,所以現在居住在佳里區的輕中壯年齡層(20~50歲之間)的人口不算太多。加之以在佳里區要謀生實屬不大容易,導致年輕的人口往外遷移,這也造成了在臺灣各地的旅外臺南同鄉會成員年年增加。雖然在地方政府政策和觀光兩路安排下,在佳里區和附近的西港區七股區將軍區學甲區的返鄉的人口雖略有增加,但補不上流失的速度。在佳里區主要的大姓是黃姓(六安里)和洪姓(六安里),再次為陳姓翁姓(洪姓翁姓六桂堂為堂號)。

人口[编辑]

历史人口
年份人口±%
1951 32,763—    
1956 36,956+12.8%
1961 39,757+7.6%
1966 42,127+6.0%
1971 44,125+4.7%
1976 46,784+6.0%
1981 49,982+6.8%
1986 52,560+5.2%
1991 54,764+4.2%
1996 56,959+4.0%
2001 58,257+2.3%
2006 59,216+1.6%
2011 59,155−0.1%
2016 59,458+0.5%
2021 58,482−1.6%
來源:
  1. 陳巨擘 1998,第156-157頁,第參篇·人口篇
  2. 內政部統計月報-各鄉鎮市區人口數. 內政部. [2020-03-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0-26). 

根據臺南市佳里戶政事務所統計,2022年底佳里區戶數約2.2萬戶,人口約5.8萬人,區內人口最多與最少的里分別是安西里與營溪里,2022年底兩里人口分別為6,855人與1,120人[6]。大致而言佳里區人口一直未突破6萬人,但由於佳里區是臺南市大北門地區的政經中心,且市區地價普遍較高,使得周邊鄉鎮通勤者並未將戶籍設於佳里區,故佳里區的每日通勤人口約在6萬人以上[7]

政治[编辑]

歷任首長[编辑]

鎮長[编辑]

任次 姓名 就職日期 備註
代理 李瑞池 1946.1 官派
1 1946.11 改為間接選舉(鎮民代表)
2 1948.11
1 1951.8.1 改為直接選舉(民選)
2 1953.8.1
3 1956.8.1
4 魏順安 1960.1.15
5 1964.3.1
6 林四河 1968.3.1
7 楊加興 1973.4.1 (《佳里鎮志》就職日期有誤,此為更正日期)
8 莊三立 1977.12.30
9 1982.3.1
10 魏順益 1986.3.1
11 黃仙井 1990.3.1
12 1994.3.1
13 邱建男 1998.3.1
14 2002.3.1
15 徐正男 2006.3.1

區長[编辑]

直轄市長官派。

任次 姓名 就職日期 備註
1 王崑源 2010.12.25 代理區長
2 黃慶堂 2011.11.23
3 葉誌明 2017.03.01 2019.04.15
4 朱雅宏 2019.04.15

區政組織[编辑]

佳里區公所臺南市政府在佳里區的派出機關,在中華民國政府架構中為市政府綜理區政的執行機關,上級業務監督機關為臺南市政府。区长市長任命,其任期為無任期保障。在區長及主任秘書之下,設有4課3室等7個內部單位[10]

行政區劃[编辑]

佳里區行政區劃
Jiali villages.svg
編號 里名 編號 里名 編號 里名
1 塭內里 2 南勢里 3 文新里
4 建南里 5 鎮山里 6 忠仁里
7 東寧里 8 安西里 9 下營里
10 海澄里 11 六安里 12 民安里
13 子龍里 14 佳化里 15 佳興里
16 營溪里
佳里區中山路上的老街屋(佳里金唐殿旁)

佳里區因歷史與地緣關係可劃分為五個地區(佳里地區、子龍地區、塭內地區、延平地區、佳興地區),每個地區設有一警察派出所,隸屬於臺南市政府警察局佳里分局。1963年下廍里改名為嘉福里、1969年中元里改名為忠仁里。2018年鄰里整併,營頂里、溪州里合併為營溪里;禮化里、興化里合併為佳興里;頂廍里、嘉福里合併為下營里;通興里、龍安里、蚶寮里合併為塭內里;三協里併入子龍里;漳州里併入海澄里;安西里拆成安西里與文新里,且光復路以東部分併入東寧里;建南里拆成建南里與南勢里。

經濟產業[编辑]

佳里市區北郊
佳里市區光復路一景
2020年5月甫開幕的星巴克佳里門市

佳里區在縣市合併前為臺南縣5個五萬人口以上的鄉鎮市之一,僅次於北方的新營與南方的永康仁德歸仁[11],如此的人口也造就了商業機能的發達,市區約以文化路、延平路、新生路、光復路所包圍的區塊為核心區域,而中山路、光復路、延平路等主要的南北向街道沿新生路以南也有相當的繁榮度,金融機構等亦不在少數,鄰近學區的安西路一帶近年來則因黃昏市場興起、連鎖超市的進駐等因素帶動人潮的往來。近郊有連鎖大型賣場大潤發進駐,是大北門與大曾文地區唯一的量販店;其他商店業者,如全聯福利中心星巴克[12]寶雅生活館麥當勞85度C丹丹漢堡屈臣氏康是美爭鮮等亦在該區設有連鎖分店。

佳里區的紡織業曾風光一時,但隨著產業外移等因素已趨近沒落。海澄里境內設有佳里工業區(萊竿寮工業區),以輕工業為主。而臺南沿海地區的虱目魚產業在佳里區還設有加工廠,虱目魚罐頭也被視為佳里的特產之一。農業部分除稻作等糧食作物之外,以胡蘿蔔、花卉、牛蒡為主要的經濟作物。

宗教[编辑]

長老教會[编辑]

  • 佳里教會

蕭壠香境[编辑]

西港香境[编辑]

佳里興香境[编辑]

教育[编辑]

高級中等學校[编辑]

國民中學[编辑]

國民小學[编辑]

醫療社福[编辑]

交通[编辑]

公路[编辑]

佳里區臺南市西側最發達熱鬧的市鎮之一,市區的交通路網甚為發達。原本由台19線(中山路、延平路)及市道176號(進學路、新生路)在市區內構成主要十字路網中心,但隨市區的發展及交通流量需求,兩公路皆已改道行經市區東側的「佳東路」。「佳東路」為佳里環市區道路中的一段,與「佳南路」、「佳西路」及「佳北路」構成完整的外環道路線。

除由外環道路及十字路線構成的道路基本架構外,佳里由外環道路輻散出多條聯外公路,計有南19線(忠孝路)、南32線(文化路)、南37線(光復路、成功路)及南41線(中山路、勝利路)等四條,再加上外圍的南26線南27線南28線南29線南51線等五條轉接道路,讓佳里無論往北到學甲,往西北通達將軍,或是連繫西南側的七股及東南側的西港、東側的麻豆,各個方向都有便利的公路可以到達[13] [14]

鐵路[编辑]

昔日佳里曾有糖業鐵路隆田線經由麻豆連接至縱貫線隆田車站,1980年7月結束客運業務。

客運[编辑]

編號 營運單位 路線 備註
藍幹線 興南客運 安平工業區-西港-佳里
  • 每週五、日部分班次繞駛安平港旅服中心。
藍1 佳里-苓子寮-西埔內-南鯤鯓
藍2 佳里-溪底寮-南鯤鯓
  • 部分班次繞駛井仔腳、蘆竹溝。
藍3 佳里-學甲-蘆竹溝
藍3區間車 佳里-學甲
  • 佳里站5:25發車,於學甲5:40折返。
藍10 佳里-馬沙溝-將軍漁港
  • 部分班次繞駛中社。
藍10區間車 佳里-馬沙溝
藍11 佳里-城子內-青鯤鯓
藍13 佳里-城子內-西寮
藍14 台一大車隊 學甲區公所-角帶圍-奇美佳里分院
  • 全線使用小黃公車營運。
藍15 漚汪-角帶圍-後港-佳里
  • 全線使用小黃公車營運。
藍20 興南客運 佳里-台區-青鯤鯓-馬沙溝遊憩區
藍21 佳里-義合-九塊厝
藍22 佳里-七十二份-九塊厝
藍25 佳里-七股-土城子-南台灣創新園區
藍26 台一大車隊 佳里-下廍-篤加里
  • 全線使用小黃公車營運。
藍27 佳里-看坪-溪南里保龍宮
  • 全線使用小黃公車營運。
藍28 佳里-看坪-佳里榮民之家
  • 全線使用小黃公車營運。
棕幹線 興南客運
新營客運
新營鹽水-佳里
  • 部分班次行經麻油寮、飯店里,不經大埔。
橘幹線 興南客運 佳里-麻豆轉運站善化轉運站大內玉井
橘9 漢程客運 佳里-學甲-高鐵嘉義站
橘9-1 佳里-麻豆轉運站-高鐵嘉義站
  • 國道客運
編號 路線 營運單位 備註
1628 臺北-漚汪 統聯客運

公共設施[编辑]

藝文場館[编辑]

  • 蕭壠文化園區
  • 臺南市佳里區圖書館(在中山公園後方)
  • 蕭壠兒童圖書館
  • 佳里藝文中心(仁愛國小禮堂)

公園[编辑]

  • 中山公園(佳里公園)
  • 佳里體育公園
  • 佳里道路公園(公園大道)
  • 好望角三角公園
  • 蕭壠分線堤岸、彩虹橋

運動場館[编辑]

  • 佳里複合式運動場
  • 蕭壠足球場
  • 佳里網球
  • 佳里羽球
  • 佳里游泳池(整修關閉中)
  • 緣內多健康生活館SPA游泳池(民營,原名佳東)
  • 多摩市休閒會館游泳池(民營)
  • 佳里桌球俱樂部(民營)

旅遊[编辑]

佳里木棉道

特產[编辑]

相關條目[编辑]

注釋[编辑]

參考資料[编辑]

引用來源
  1. ^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編輯委員會. 蕭壟《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中華民國教育部. 2011年07月 [2020年11月21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年11月28日) (中文(臺灣)). 
  2. ^ 《關於佳里鎮》,臺南縣佳里鎮公所官網. [2010-03-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4-29). 
  3. ^ 《舊文獻.新發現 台灣原住民歷史文獻解讀》[永久失效連結]
  4. ^ 《蕭壟神學院》 - 臺灣第一在臺南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臺南市政府文化局
  5. ^ 《臺案彙錄庚集》,「廣東、泉州等莊義民...業經降旨賞給「褒忠」、「旌義」里名匾額,以示獎勵。」
  6. ^ 佳里區人口統計. 臺南市佳里戶政事務所.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01) (中文(臺灣)). 
  7. ^ 李文生. 佳里房價上漲1到2成 建商新案開工多. 好房網 HouseFun News. 2013-04-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17) (中文(臺灣)). 
  8. ^ 陳巨擘等編纂. 第參篇·人口篇. 《佳里鎮志》. 臺南縣: 臺南縣佳里鎮公所. 1998 (中文(臺灣)). 
  9. ^ 各鄉鎮市區人口數 (XLS). 內政部統計月報. 2020-02-10 [2020-04-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5-01) (中文(臺灣)). 
  10. ^ 佳里區政-組織概況. 臺南市佳里區公所. 2017-05-18 [2021-09-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2-08) (中文(臺灣)). 
  11. ^ 《都市及區域發展統計彙編99年版》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頁156。(國家發展委員會)
  12. ^ 存档副本. [2020-06-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9-24). 
  13. ^ 公告調整臺南市區道公路路線。. 中華民國交通部公告發布令. 交路字第1070413619號. 中華民國交通部. 2018-11-21 [2019-04-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1-23). 
  14. ^ 國土測繪圖資服務雲. 中華民國內政部. [2019-04-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23). 
  15. ^ 大台南公車 路線查詢. [2016-07-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7-28). 
書籍
  • 陳巨擘等編纂. 《佳里鎮志》. 臺南縣: 臺南縣佳里鎮公所. 1998 (中文(臺灣)). 
  • 施添福等編纂. 第二十三章·佳里鎮. 《臺灣地名辭書·卷七·臺南縣》. 南投縣: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2002. ISBN 957-01-2593-4 (中文(臺灣)). 

外部連結[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