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數字
本條目需要補充更多來源。(2012年10月9日) |
記數系統 | |
---|---|
印度-阿拉伯數字系統 | |
西方阿拉伯數字 阿拉伯文數字 高棉數字 |
印度數字 波羅米數字 泰語數字 |
漢字文化圈記數系統 | |
中文數字 閩南語數字 越南語數字 算籌 |
日語數字 朝鮮文數字 蘇州碼子 |
字母記數系統 | |
阿拉伯字母數字 亞美尼亞數字 西里爾數字 吉茲數字 |
希伯來數字 希臘數字 阿利耶波多數字 |
其它記數系統 | |
雅典數字 巴比倫數字 古埃及數字 伊特拉斯坎數字 |
瑪雅數字 羅馬數字 |
依底數區分的進位制系統 |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20 60 64 | |
中文數字(中華人民共和國官方標準為漢字數字[1],日文稱為漢数字),是中文使用的數字系統,在阿拉伯數字傳入前廣泛使用。現時在計算中漸少使用。東亞地區書寫法律文件、銀行單據(如支票)等時仍會使用中文數字(通常是大寫),以筆劃繁複避免輕易篡改作假。
中國規範用法[編輯]
本小節中立性有爭議。內容、語調可能帶有明顯的個人觀點或地方色彩。(2017年9月14日) |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 GBT 15835-2011 出版物上數字用法的規定》詳盡規定了阿拉伯數字與漢字數字各自的規範使用情形[1]:
- 用於計量的數字,為達到醒目,使用阿拉伯數字,如34.05%。當伴隨有計量單位,特別是當計量單位以字母表達時,應採用阿拉伯數字,如523.56km或523.56千米
- 用於編號的數字,為達到醒目、易於辨識的效果,應採用阿拉伯數字,如:復興路11號、101國道
- 社會生活中已定型的含阿拉伯數字的詞語,如:3G手機、MP3播放器、G8峰會
- 漢字數字用於干支紀年、農曆月日、歷史朝代紀年及其他傳統上採用漢字形式的非公曆紀年等。例如:丙寅年十月十五日、臘月二十三、八月十五中秋、秦文公四十四年、清咸豐十年
- 漢字數字連用表示概數、含「幾」的概數,例如:三四個月、一二十個、四十五六歲、二十幾、幾萬分之一,上述漢字數字連用時中間不能加頓號「、」
- 社會生活中已定型的含漢字數字的詞語,例如:三葉蟲、四書五經、星期五、四氧化三鐵、八國聯軍、六方會談、二百五、五講四美、八九不離十、五四運動、「一•二八」事變「一二•九」運動,因而寫成「12·9運動」是不規範用法。
- 如果表達計量或編號所需要用到的數字個數不多,選擇漢字數字還是阿拉伯數字在書寫的簡潔性和辨識的清晰性兩方面沒有明顯差異時,兩種形式均可使用。例如:17號樓(十七號樓) 3倍(三倍) 20餘次(二十餘次) 第4季度(第四季度) 76歲(七十六歲) 20世紀80年代(二十世紀八十年代) 1997年7月1日(一九九七年七月一日) 4個月(四個月) 12天(十二天)
- 如果要突出簡潔醒目的表達效果,應使用阿拉伯數字;如果要突出莊重典雅的表達效果,應使用漢字數字。例:北京時間2008年5月12日14時28分 十一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不寫為「11屆全國人大1次會議」)
- 如果兩數字的表達功能類別相同(比如都是表達年月日時間的數字),或者兩數字在上下文中所處的層級相同(比如文章目錄中同級標題的編號),應選用相同的形式。反之,如果兩數字的表達功能不同,或所處層級不同,可以選用不同的形式。例如:2008年8月8日或者二〇〇八年八月八日(不寫為「二〇〇八年8月8日」) 第二章的下一級標題可以用阿拉伯數字編號:2.1,2.2,……
- 應避免相鄰的兩個阿拉伯數字造成歧義的情況,例如:高三3個班或高三三個班(不寫為「高33個班」)、高三2班或高三(2)班(不寫為「高32班」)
- 有法律效力的文件、公告文件或財務文件中可同時採用漢字數字和阿拉伯數字。例如:2008年4月保險賬戶結算日利率為萬分之一點五七五零(0.015750%)
- 漢字數字年份簡寫後的數字可以理解為概數時,所以一般不簡寫。示例:「一九七八年」不寫為「七八年」(後者理解為概數的七年或八年)
- 含有月日的專名採用漢字數字表示時,如果涉及一月、十一月、十二月,應用間隔號「•」將表示月日的數字隔開,涉及其他月份時,不用間隔號。示例:「一二•八」事變 「一二•九」運動 五一國際勞動節 五四運動
- 大寫漢字數字(零、壹、貳、叄、肆、伍、陸、柒、捌、玖、拾、佰、仟、萬、億)的適用場合為法律文書和財務票據上的記數。
- 阿拉伯數字「0」有「零」和「〇」兩種漢字書寫形式。用作計量時,「0」的漢字書寫形式為「零」;用作編號時,「0」的漢字書寫形式為「〇」。示例:「3052(個)」的漢字數字形式為「三千零五十二」(不寫為「三千〇五十二」),「公元2012(年)」的漢字數字形式為「二〇一二」(不寫為「二零一二」)
- 阿拉伯數字與漢字數字同時使用的情形:如果一個數值很大,數值中的「萬」、「億」單位可以採用漢字數字,其餘部分採用阿拉伯數字。示例:中國1982年人口普查人數為10億0817萬5288人。
一般數字[編輯]
中文有九個字代表「一」至「九」,另有其他數字代表「十」、「百」、「千」等較大數。
每個數字都有大、小兩種寫法。大寫常見於正式或商業文件之上,以避免被塗改。
拼音 | 注音 | 大寫 | 小寫 | 數值 | 備註 |
---|---|---|---|---|---|
líng | ㄌㄧㄥˊ | 零 | 〇 | 0 | 在軍事、航空無線電通信或鐵路上讀作「洞」。〇是標準的表示方式[2],「零」有時也可以接受,但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咬文嚼字》編輯部曾認為「零」在涉及編號的場合是錯誤寫法[3]。 |
yī | ㄧ | 壹 | 一 | 1 | 在軍事、航空無線電通信或鐵路上讀作「么」(yāo),在中華人民共和國讀出號碼時亦常用。舊時大寫也作弌。麻將之壹字牌(壹筒、壹索、壹萬)亦稱為么牌。 |
èr | ㄦˋ | 貳 | 二 | 2 | 在軍事、航空無線電通信或鐵路上讀作「兩」。舊時大寫也作弍。用於百、千、萬位或之前及量詞之前俗寫也可以用兩或倆。但重量「二両」不作「兩両」。 |
sān | ㄙㄢ | 參 | 三 | 3 | 又作叄,香港作叁。舊時大寫也作弎。 |
sì | ㄙˋ | 肆 | 四 | 4 |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軍事、航空無線電通信或鐵路上讀作「刀」。舊時大寫也作䦉。小寫古字亖。 |
wǔ | ㄨˇ | 伍 | 五 | 5 | |
liù | ㄌㄧㄡˋ | 陸 | 六 | 6 | |
qī | ㄑㄧ | 柒 | 七 | 7 | 在軍事、航空無線電通信或鐵路上讀作「拐」。 |
bā | ㄅㄚ | 捌 | 八 | 8 |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軍事、航空無線電通信或鐵路上讀作「杯」。 |
jiǔ | ㄐㄧㄡˇ | 玖 | 九 | 9 | 在軍事、航空無線電通信或鐵路上讀作「勾」。 |
shí | ㄕˊ | 拾 | 十 | 10 | 大寫也作什表示,但是容易被塗改成「仟」字故不使用。 |
niàn | ㄋㄧㄢˋ | 念 | 廿 | 20 | 也作卄。今多以二十表示,但廿仍用在日曆中的農曆日期,台灣的報紙、公文書也用於標題編號等用途。粵語、吳語和閩語中多以「廿」代替「二十」。大寫的念戰後已不見使用,今多以貳拾表示。 |
sà | ㄙㄚˋ | 參拾 | 卅 | 30 | 今多以三十表示,但卅仍用在日曆中的農曆日期,台灣的報紙、公文書也用於標題編號等用途。粵語中多以「卅」代替「三十」。 |
xì | ㄒㄧˋ | 肆拾 | 卌 | 40 | 罕以卌表示。常以四十表示。不像廿和卅,粵語中不以「卌」代替「四十」,但閩語則會以它來表示兩字的合音(但在台灣不使用)。 |
bǎi | ㄅㄞˇ | 佰 | 百 | 100 | 亦有寫作「陌」 |
bì | ㄅㄧˋ | 貳佰 | 皕 | 200 | 罕以皕表示,常以二百表示。但它也可以指100*100,就像萬萬指10000*10000,而億億指100000000*100000000。 |
qiān | ㄑㄧㄢ | 仟 | 千 | 1000 | 亦有寫作「阡」 |
wàn | ㄨㄢˋ | 萬 | 萬 | 104 | 「萬」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雖被認為是繁體字,但仍然用於大寫。 |
yì | 一ˋ | 億 | 億 | 108 | 在古代,億也可代表105。詳看大數系統。亦作萬萬,例如馬關條約中「平銀貳萬萬兩交與日本,作為賠償軍費」。 |
zhào | ㄓㄠˋ | 兆 | 兆 | 1012 | 在古代,兆也可代表106、1016。因為兆也可以表示「百萬」,造成其用法爭議,請看國際單位制詞頭。 |
jīng | ㄐㄧㄥ | 京 | 京 | 1016 | 在古代,京也可代表107、1024、1032。也作經。 |
gāi | ㄍㄞ | 垓 | 垓 | 1020 | 在古代,垓也可代表108、1032、1064。 |
zǐ | ㄗˇ | 秭 | 秭 | 1024 | 在古代,秭也可代表109、1040、10128。也作杼。佑才是對應的國際單位制詞頭。 |
ráng | ㄖㄤˊ | 穰 | 穰 | 1028 | 在古代,穰也可代表1010、1048、10256。也作壤。 |
gōu | ㄍㄡ | 溝 | 溝 | 1032 | 在古代,溝也可代表1011、1056、10512。 |
jiàn | ㄐㄧㄢˋ | 澗 | 澗 | 1036 | 在古代,澗也可代表1012、1064、101024。 |
zhèng | ㄓㄥˋ | 正 | 正 | 1040 | 在古代,正也可代表1013、1072、102048。 |
zài | ㄗㄞˋ | 載 | 載 | 1044 | 在古代,載也可代表1014、1080、104096。 |
- 在非正式場合以「一」為首的十以上的數值可以省略。漢語普通話只限「十」可以使用,閩南語及粵語「十」、「百」、「千」、「萬」都可以使用。例如:100,000,漢語普通話可讀作十萬,1500,閩南語可讀作千五。
- 在台灣,正式公文書、金融機構填單作業時,為避免被事後竄改有特殊的寫法習慣:
- 數字用作量詞使用時,為避免「一」與橫線混淆或被竄改,故商業文件或公文常用「乙」來代替使用,例如:「教師乙員」。
- 金融機構傳統手動填單程序有關金額的書寫,採用大寫以避免被竄改。例如「45792元」,必須寫成「肆萬伍仟柒佰玖拾貳圓整」,如果是用阿拉伯數字,最後必須寫上一條橫線,例如「45792-」。
- 數字中的4,因為讀音與「死」接近,在粵語、閩南語等南方語言中尤其接近,4被認為是一個不吉祥的數字,因此通行這些語言的地方醫院和旅館的樓層編號會跳過四樓,這些「沒有四樓」的建築,第四層會被編成五樓,或者用「3A」代表4。
- 在台灣的民間交易與隱密交易中,有特定「極簡化」口語的方式來表達較大金額或議價金額,這種表達方式除了能讓保有隱密性之外,也能同時照顧交易雙方的面子。
- 客戶得知商品報價為23,600元(未稅),在議價中可能會說「能不能算我二二含稅」來表達期望將價格壓低到22,000元(含稅)。
- 房屋交易時說:「那個房子的一坪價錢二十二」,實際上是指220000,以此類推。
- 個位以前的「0」要寫或讀出來,但連續的0只要寫或讀一個便可。例如:10002 應寫成「一萬零二」。
- 若千位不為零,且萬位為零;或者是千萬位不為零,且億位為零,則不需要補讀零。例如:205,000讀作「二十萬五千」。
- 說明:若要補零應是「二十『零』萬五千」,而非「二十萬『零』五千」,因為零是在萬位,且後者補法有誤,萬位和千位中間並無其他位數,不能補上任何數字。
- 台灣的小學四上數學課本裡,有一個單元是關於大數字的讀法,例如:5,920,001,245,讀作「五十九億兩千萬一千兩百四十五」。
- 若一組萬進位數皆為零時,則需補零。例如:200005000讀作「二億零五千」
- 在非正式場合若末位前不是「零」字,則末位之單位可省略。例如:12000可讀作「一萬二」,而正式書寫仍必須是「一萬二千」。
- 在非正式場合若末位前不是「零」字,則末位之單位可省略。例如:12000可讀作「一萬二」,而正式書寫仍必須是「一萬二千」。
- 「載」以上尚有萬進單位「極」(1048)、「恆河沙」(1052)、「阿僧祇」(1056)、「那由他」(1060)、「不可思議」(1064)、「無量大數」(1068),因為數值過大現今多以科學記號表示。
對周邊地區的影響[編輯]
種類 | 數值 | 大寫 | 小寫 | 漢語 | 朝鮮語 | 越南語 | 日語 | |||||||||
---|---|---|---|---|---|---|---|---|---|---|---|---|---|---|---|---|
中古音[4] | 普通話 | 上海話 | 廣東話 | 閩南語 | 漢字詞 | 固有詞 | 漢字詞 (漢越詞) |
固有詞 (純越詞) |
漢字詞(音讀) | 固有詞 (訓讀) |
||||||
文讀音 | 白讀音 | 漢音 | 吳音 | |||||||||||||
數字 | 0 | 零 | 〇 | leng[a] | líng/ㄌㄧㄥˊ | lin | ling4 | lêng[b] | 【無】 | 영(yeong)、 령(ryeong)[c][d] |
【無】 | linh [e] | れい(rei) | りょう(ryō) | ゼロ[f] | |
1 | 壹 | 一 | ʔjit | yī/ㄧ | yih | yat1 | it | 【無】[g] | 일(il) | 하나(hana) | nhất | một/𠬠 | いつ(itsu) | いち(ichi) | ひと(hito) | |
2 | 貳 | 二 | nyijH | èr/ㄦˋ | nyi | yi6 | jī、lī | 【無】[h] | 이(i) | 둘(dul) | nhị | hai/𠄩 | じ(ji) | に(ni) | ふた(futa) | |
3 | 參 | 三 | sam | sān/ㄙㄢ | sae | saam1 | sam | saⁿ | 삼(sam) | 셋(set) | tam | ba/𠀧 | さん(san) | み(mi) | ||
4 | 肆 | 四 | sijH | sì/ㄙˋ | sy | sei3 | sù | sì | 사(sa) | 넷(net) | tứ | bốn/𦊚 | し(shi) | よ(yo) ‧ よん(yon) | ||
5 | 伍 | 五 | nguX | wǔ/ㄨˇ | ng | ng5 | ngó͘ | gō͘ | 오(o) | 다섯(daseot) | ngũ | năm/𠄼 | ご(go) | いつ(itsu) ‧ い(i) | ||
6 | 陸 | 六 | ljuwk | liù/ㄌㄧㄡˋ | loh | luk6 | lio̍k | la̍k | 육(yuk)、 륙(ryuk)[i] |
여섯(yeoseot) | lục | sáu/𦒹 | りく(riku) | ろく(roku) | む(mu) | |
7 | 柒 | 七 | tshit | qī/ㄑㄧ | chih | chat1 | chhit | 칠(chil) | 일곱(ilgop) | thất | bảy/𦉱 | しつ(shitsu) | しち(shichi) | なな(nana) | ||
8 | 捌 | 八 | pɛt | bā/ㄅㄚ | pah | baat3 | pat | peh、 poeh |
팔(pal) | 여덟(yeodeol) | bát | tám/𠔭 | はつ(hatsu) | はち(hachi) | や(ya) | |
9 | 玖 | 九 | kjuwX | jiǔ/ㄐㄧㄡˇ | jieu | gau2 | kiú | káu | 구(gu) | 아홉(ahop) | cửu | chín/𠃩 | きゅう(kyū)、 きう (kiu) |
く(ku) | ここの(kokono) | |
位 | 10 | 拾 | 十 | dzyip | shí/ㄕˊ | zeh | sap6 | si̍p | cha̍p | 십(sip) | 열(yeol) | thập | mười/𨒒 | しゅう(shyū)、 しふ (shipu) |
じゅう(jyū)、 じふ (jipu)) |
とお (too)、 とを (towo)、 そ(so) |
100 | 佰 | 百 | pæk | bǎi/ㄅㄞˇ | pah | baak3 | pek | pah | 백(baek) | 온(on) | bách | trăm/𤾓 | はく(haku) | ひゃく(hyaku) | もも(momo)、 お(o)、ほ(ho) |
|
1000 | 仟 | 千 | tshen | qiān/ㄑㄧㄢ | chie | chin1 | chhian | chheng | 천(cheon) | 즈믄(jeumeun) | thiên | nghìn (ngàn)/𠦳 | せん(sen) | ち(chi) | ||
10000 | 萬 | 萬 | mjonH | wàn/ㄨㄢˋ | vae | maan6 | bān | 만(man) | 드먼(deumeon) | vạn | mười nghìn (ngàn)/𨒒𠦳 | ばん (ban) | まん(man) | よろず (yorozu)、 よろづ (yorodu) |
||
複合 | 20 | 念 | 廿 | nyip | niàn/ㄋㄧㄢˋ | nyie | ye6 | - | jia̍p、 lia̍p |
입(ip) | 스물(seumul) | niệm | - | じゅう(jyū)、 じふ (jipu) |
にゅう(nyū)、 にふ (nipu) |
はた(hata) |
30 | - | 卅 | sop | sà/ㄙㄚˋ | sa1 | - | sa̍p | 삽(sap) | 서른(seoreun) | tạp | - | そう(sō)、 さふ (sapu) |
そう(sō)、 そふ (sopu) |
みそ(miso) | ||
40 | - | 卌 | sip | xì/ㄒㄧˋ | se3 | - | siap | 십(sip) | 마흔(maheun) | tấp | - | しゅう(shyū)、 しふ (shipu)) |
よそ(yoso) |
大數系統[編輯]
按五經算術、數術記遺,比萬大的數字,中國傳統上使用「億、兆、京、垓、秭、壤、溝、澗、正、載」十個字來分等。但此十個字只是表示數之間大略的比較關係,並未精確指出數量級。從古至今,這十等共有四個系統。
系統 | 億 yì 一ˋ |
兆 zhào ㄓㄠˋ |
京 jīng ㄐㄧㄥ |
垓 gāi ㄍㄞ |
秭 zǐ ㄗˇ |
穰 ráng ㄖㄤˊ |
溝 gōu ㄍㄡ |
澗 jiàn ㄐㄧㄢˋ |
正 zhēng ㄓㄥˋ |
載 zài ㄗㄞˇ |
說明 |
---|---|---|---|---|---|---|---|---|---|---|---|
下數 | 105 | 106 | 107 | 108 | 109 | 1010 | 1011 | 1012 | 1013 | 1014 | 十十變之,後者為前者十(101)倍。 |
萬進 | 108 | 1012 | 1016 | 1020 | 1024 | 1028 | 1032 | 1036 | 1040 | 1044 | 後者為前者萬(104)倍。 |
中數 | 108 | 1016 | 1024 | 1032 | 1040 | 1048 | 1056 | 1064 | 1072 | 1080 | 萬萬變之,後者為前者萬萬(108)倍。 |
上數 | 108 | 1016 | 1032 | 1064 | 10128 | 10256 | 10512 | 101024 | 102048 | 104096 | 數窮則變:不能數了才變,後者為前者之平方。 |
在現代中文,「萬進數」成為唯一的數字表示方式[j],「上、中、下數」古法已不用,但仍有「兆應代表何值」的爭議:
![]() |
您可以在維基文庫中查找此百科條目的相關原始文獻: |
- 大陸地區只將1012稱為「萬億」,台灣地區常稱為「兆」。
佛經數字[編輯]
不過,大部份人已經不知道大於兆的數字是甚麼,就連字典對它們的定義都可能很不一致。大於載的,就是引進自天竺的佛經上的數字;而這些「佛經數字」已成為「古代用法」了。
下列是佛經數字在華嚴經內的用法:
名稱 | 數 | |
---|---|---|
倶胝 | 0 | 107 |
阿庾多 | 1 | 1014 |
那由他 | 2 | 1028 |
頻波羅 | 3 | 1056 |
矜羯羅 | 4 | 10112 |
阿伽羅 | 5 | 10224 |
最勝 | 6 | 10448 |
摩婆羅 | 7 | 10896 |
阿婆羅 | 8 | 101792 |
多婆羅 | 9 | 103584 |
界分 | 10 | 107168 |
普摩 | 11 | 1014336 |
禰摩 | 12 | 1028672 |
阿婆鈐 | 13 | 1057344 |
彌伽婆 | 14 | 10114688 |
毘攞伽 | 15 | 10229376 |
毘伽婆 | 16 | 10458752 |
僧羯邏摩 | 17 | 10917504 |
毘薩羅 | 18 | 101835008 |
毘贍婆 | 19 | 103670016 |
毘盛伽 | 20 | 107340032 |
毘素陀 | 21 | 1014680064 |
毘婆訶 | 22 | 1029360128 |
毘薄底 | 23 | 1058720256 |
毘佉擔 | 24 | 10117440512 |
稱量 | 25 | 10234881024 |
一持 | 26 | 10469762048 |
異路 | 27 | 10939524096 |
顛倒 | 28 | 101879048192 |
三末耶 | 29 | 103758096384 |
毘睹羅 | 30 | 107516192768 |
奚婆羅 | 31 | 1015032385536 |
伺察 | 32 | 1030064771072 |
周廣 | 33 | 1060129542144 |
高出 | 34 | 10120259084288 |
最妙 | 35 | 10240518168576 |
泥羅婆 | 36 | 10481036337152 |
訶理婆 | 37 | 10962072674304 |
一動 | 38 | 101924145348608 |
訶理蒲 | 39 | 103848290697216 |
訶理三 | 40 | 107696581394432 |
奚魯伽 | 41 | 1015393162788864 |
達攞歩陀 | 42 | 1030786325577728 |
訶魯那 | 43 | 1061572651155456 |
摩魯陀 | 44 | 10123145302310912 |
懺慕陀 | 45 | 10246290604621824 |
瑿攞陀 | 46 | 10492581209243648 |
摩魯摩 | 47 | 10985162418487296 |
調伏 | 48 | 101970324836974592 |
離憍慢 | 49 | 103940649673949184 |
不動 | 50 | 107881299347898368 |
極量 | 51 | 1015762598695796736 |
阿麼怛羅 | 52 | 1031525197391593472 |
勃麼怛羅 | 53 | 1063050394783186944 |
伽麼怛羅 | 54 | 10126100789566373888 |
那麼怛羅 | 55 | 10252201579132747776 |
奚麼怛羅 | 56 | 10504403158265495552 |
鞞麼怛羅 | 57 | 101008806316530991104 |
鉢羅麼怛羅 | 58 | 102017612633061982208 |
屍婆麼怛羅 | 59 | 104035225266123964416 |
翳羅 | 60 | 108070450532247928832 |
薜羅 | 61 | 1016140901064495857664 |
諦羅 | 62 | 1032281802128991715328 |
偈羅 | 63 | 1064563604257983430656 |
窣步羅 | 64 | 10129127208515966861312 |
泥羅 | 65 | 10258254417031933722624 |
計羅 | 66 | 10516508834063867445248 |
細羅 | 67 | 101033017668127734890496 |
睥羅 | 68 | 102066035336255469780992 |
謎羅 | 69 | 104132070672510939561984 |
娑攞荼 | 70 | 108264141345021879123968 |
謎魯陀 | 71 | 1016528282690043758247936 |
契魯陀 | 72 | 1033056565380087516495872 |
摩睹羅 | 73 | 1066113130760175032991744 |
娑母羅 | 74 | 10132226261520350065983488 |
阿野娑 | 75 | 10264452523040700131966976 |
迦麼羅 | 76 | 10528905046081400263933952 |
摩伽婆 | 77 | 101057810092162800527867904 |
阿怛羅 | 78 | 102115620184325601055735808 |
醯魯耶 | 79 | 104231240368651202111471616 |
薜魯婆 | 80 | 108462480737302404222943232 |
羯羅波 | 81 | 1016924961474604808445886464 |
訶婆婆 | 82 | 1033849922949209616891772928 |
毘婆羅 | 83 | 1067699845898419233783545856 |
那婆羅 | 84 | 10135399691796838467567091712 |
摩攞羅 | 85 | 10270799383593676935134183424 |
娑婆羅 | 86 | 10541598767187353870268366848 |
迷攞普 | 87 | 101083197534374707740536733696 |
者麼羅 | 88 | 102166395068749415481073467392 |
駄麼羅 | 89 | 104332790137498830962146934784 |
鉢攞麼陀 | 90 | 108665580274997661924293869568 |
毘迦摩 | 91 | 1017331160549995323848587739136 |
烏波跋多 | 92 | 1034662321099990647697175478272 |
演說 | 93 | 1069324642199981295394350956544 |
無盡 | 94 | 10138649284399962590788701913088 |
出生 | 95 | 10277298568799925181577403826176 |
無我 | 96 | 10554597137599850363154807652352 |
阿畔多 | 97 | 101109194275199700726309615304704 |
青蓮華 | 98 | 102218388550399401452619230609408 |
鉢頭摩 | 99 | 104436777100798802905238461218816 |
僧祇 | 100 | 108873554201597605810476922437632 |
趣 | 101 | 1017747108403195211620953844875264 |
至 | 102 | 1035494216806390423241907689750528 |
阿僧祇 | 103 | 1070988433612780846483815379501056 |
阿僧祇轉 | 104 | 10141976867225561692967630759002112 |
無量 | 105 | 10283953734451123385935261518004224 |
無量轉 | 106 | 10567907468902246771870523036008448 |
無邊 | 107 | 101135814937804493543741046072016896 |
無邊轉 | 108 | 102271629875608987087482092144033792 |
無等 | 109 | 104543259751217974174964184288067584 |
無等轉 | 110 | 109086519502435948349928368576135168 |
不可數 | 111 | 1018173039004871896699856737152270336 |
不可數轉 | 112 | 1036346078009743793399713474304540672 |
不可稱 | 113 | 1072692156019487586799426948609081344 |
不可稱轉 | 114 | 10145384312038975173598853897218162688 |
不可思 | 115 | 10290768624077950347197707794436325376 |
不可思轉 | 116 | 10581537248155900694395415588872650752 |
不可量 | 117 | 101163074496311801388790831177745301504 |
不可量轉 | 118 | 102326148992623602777581662355490603008 |
不可說 | 119 | 104652297985247205555163324710981206016 |
不可說轉 | 120 | 109304595970494411110326649421962412032 |
不可說不可說 | 121 | 1018609191940988822220653298843924824064 |
不可說不可說轉 | 122 | 1037218383881977644441306597687849648128 |
中文小數單位[編輯]
在小數點記法未隨阿拉伯數字從西方引入中國前,中文小數用下表的小數單位讀出,如果有整數部份,在整數和小數間加上「又」或「個」字。例如:0.153是「一分五釐三毫」,0.03071是「三釐七絲一忽」,4.26是「四又二分六釐」或「四個二分六釐」,10.049是「十又四釐九毫」或「十個四釐九毫」,2.0409是「二又四釐九絲」或「二個四釐九絲」。以上的「釐」「毫」也可以寫作「厘」「毛」。現在除了利率仍用「分」「厘」稱呼外,這種傳統讀法已被小數點的讀法取代。
小數點以下為「十退位」,名稱依次為分、釐、毛、糸、忽、微、纖、沙、塵、埃、渺、漠、模糊、逡巡、須臾、瞬息、彈指、剎那、六德、虛空、清淨、阿賴耶、阿摩羅、涅槃寂靜。
拼音 | 注音 | 文字 | 數值 | 備註 |
---|---|---|---|---|
fēn | ㄈㄣ | 分 | 10-1 | 也是對應的國際單位制詞頭。 |
lí | ㄌ一ˊ | 厘 | 10-2 | 也作釐。也是對應的國際單位制詞頭。 |
háo | ㄏㄠˊ | 毫 | 10-3 | 也作毛。也是對應的國際單位制詞頭。 |
sī | ㄙ | 絲 | 10-4 | 古代中文數字。 |
hū | ㄏㄨ | 忽 | 10-5 | 古代中文數字。 |
wēi | ㄨㄟˊ | 微 | 10-6 | 也是對應的國際單位制詞頭。 |
xiān | ㄒㄧㄢ | 纖 | 10-7 | 古代中文數字。 |
shā | ㄕㄚ | 沙 | 10-8 | 古代中文數字。 |
chén | ㄔㄣˊ | 塵 | 10-9 | 古代中文數字。奈才是對應的國際單位制詞頭。 |
āi | ㄞ | 埃 | 10-10 | 古代中文數字。 |
miǎo | ㄇㄧㄠˇ | 渺 | 10-11 | 古代中文數字。 |
mò | ㄇㄛˋ | 漠 | 10-12 | 古代中文數字。皮才是對應的國際單位制詞頭。 |
móhu | ㄇㄛˊㄏㄨˊ | 模糊 | 10-13 | 古代中文數字。 |
qūnxún | ㄑㄩㄣㄒㄩㄣˊ | 逡巡 | 10-14 | 古代中文數字。 |
xūyú | ㄒㄩㄩˊ | 須臾 | 10-15 | 古代中文數字。飛才是對應的國際單位制詞頭。 |
shùnxī | ㄕㄨㄣˋㄒㄧ | 瞬息 | 10-16 | 古代中文數字。 |
tánzhǐ | ㄊㄢˊㄓˇ | 彈指 | 10-17 | 古代中文數字。 |
chànà | ㄔㄚˋㄋㄨㄛˊ | 剎那 | 10-18 | 古代中文數字。阿才是對應的國際單位制詞頭。 |
lìudé | ㄌㄧㄡˋㄉㄜˊ | 六德 | 10-19 | 古代中文數字。 |
xūkōng | ㄒㄩㄎㄨㄥ | 虛空 | 10-20 | 古代中文數字。 |
qīngjìng | ㄑㄧㄥㄐㄧㄥˋ | 清靜 | 10-21 | 古代中文數字。介才是對應的國際單位制詞頭。 |
ālàiyē | ㄚㄌㄞˋㄧㄝ | 阿賴耶 | 10-22 | 古代中文數字。 |
āmóluó | ㄚㄇㄛˊㄌㄨㄛˊ | 阿摩羅 | 10-23 | 古代中文數字。 |
nièpánjìjìng | ㄋㄧㄝˋㄆㄢˊㄐㄧˊㄐㄧㄥˋ | 涅槃寂靜 | 10-24 | 古代中文數字。攸才是對應的國際單位制詞頭。 |
分數[編輯]
因為十進制在中國發展了很長時間,故此較少分數字詞,其中只有「半」作為單字詞,於古代中國應用如下:[11][12]。
數 | 數詞 |
---|---|
半、中半 | |
少半、小半 | |
太半、大半 | |
弱半 | |
強半 |
中國數字分數系統中,稱呼分數時先稱呼分母後稱呼分子,算籌運算或編寫數碼則分子在上分母在下。[13]
- 上古華夏時期民眾讀分母與分子並無字元區分,例:「其亡者 三二」譯成現代漢語可為「有(全體)之 人員死亡」;
- 後來分母與分子間加插「分」或「分之」區分,成為今日稱呼分數之格式,例如 讀作「四分三」或「四分之三」, 寸讀作「四分三寸」或「四分之三寸」;
- 讀帶分數時則先讀出溢一之整數部份,再讀未滿一之分數部份,中間加插「又」字連繫整數與分數部份,例如 讀作「負六又四分三」。
亦有成語「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字面上為「人生中遇上之各事,有高達約八成()甚至九成()屬不如己意之事」,從哲學語境上則為表達「人生中遇上之各事縱有眾多不如意,亦應豁然樂觀面對」而非謹此理論「不如意事」於人生之概率必定為大約/高達/等於/超逾 甚至 。
量詞[編輯]
- 旬:指10日或10年之周期。
- 紀:指100年。
- 雙、對:指數詞的兩倍,例如「一雙飛燕」表示有兩隻燕子在飛。但有時會例外,如「一對夫妻」並非指兩組丈夫與妻子而只是一位丈夫和一位妻子。而「雙」在作為量詞時常使用簡體寫法「双」。
- 打:指數詞的12倍,例如「一打啤酒」表示有12支啤酒。
- 手: 指數詞的6倍。
參見[編輯]
註釋[編輯]
- ^ 【中古音,無聲調符號的表示平聲或入聲,「-X」為上聲、「-H」為去聲。】
- ^ 【「空/khòng」較常用來表記「0」】
- ^ 「령(ryeong)」為北朝鮮讀法。
- ^ 【「空/공(gong)」也常用來表記「0」】
- ^ 【「空/không」也常用來表記「0」】
- ^ 外來詞,zero
- ^ 常用「蜀/chi̍t」來訓讀「1」
- ^ 常用「兩/nn̄g」來表記「2」
- ^ 「륙(ryuk)」為北朝鮮讀法。
- ^ 【在中國大陸的小學數學課本上,規定了五位數叫做萬,十個萬叫做十萬,十個十萬為百萬,十個百萬為千萬,十個千萬為億。以此類推,有十億、百億等等計數單位。104為一級,比如說有個級(從右數起第1到4位)、萬級(從右數起第5到8位)、億級(從右數起第9到12位),但是並沒有規定比億級更大的是什麼級[5],然而在中國大陸的新聞中常把1012稱作「萬億」[6]。】
腳註[編輯]
- ^ 1.0 1.1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 GBT 15835-2011 出版物上數字用法的規定》
- ^ Unicode U+3007
- ^ 年度十大語文差錯盤點. 東方網. 2012-12-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3-07) (中文(中國大陸)).
- ^ Baxter, William H., An Etymological Dictionary of Common Chinese Characters, 2000 [2008-05-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4-11)
- ^ 中國大陸的人教版小學數學課本四年級上冊 第3頁.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2-20). 第18頁.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1-24). 第19頁.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1-24).
- ^ 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定計量單位. 表5 用於構成十進倍數和分數單位的詞頭, 104稱為萬,108稱為億,1012稱為萬億
- ^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報》一九八一年第十八號(總號:365)第575頁,《中華人民共和國計量單位名稱與符號方案(試行)》表6 用SI輔助單位表示的SI導出單位示例,1981年7月14日
- ^ 《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定計量單位》表5 用於構成十進倍數和分數單位的詞頭,1984年2月27日
- ^ 《法定度量衡單位及其使用之倍數、分數之名稱、定義及代號》,2003年6月13日
- ^ 兆字的解釋---在線新華字典 網際網路檔案館的存檔,存檔日期2012-10-17.
- ^ 算數書: 少半乘少半,九分一也;半步乘半步,四分一;半步乘少半步,六分一也;少半乘大半,九分二也
- ^ 九章算術: 又有積一百九十三萬七千五百四十一尺、二十七分尺之一十七。問為立方幾何? 答曰:一百二十四尺、太半尺。
- ^ 《中國古代數學:分數與小數》.中國文化研究院著.2002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