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選此觀看單頁完整版本
『單頁版本』 維基新聞中文維基突破50萬大關中文維基百科條目數在7月14日下午8時24分突破50萬篇,而第五十篇條目即為「環加拿大航空831號班機空難」。突破50萬大關意味著中文維基百科成為第十一個突破50萬篇條目的維基百科計畫,同時也是亞洲地區繼日語維基百科後第二個達成此目標的語言版本。然而值得注意的是,中文維基百科其貢獻者與其他亞洲地區語言版本相比有更多複雜背景存在,根據統計有近46%用戶來自中國大陸、22%來自北美地區、12%來自台灣、9%來自日本、3%來自歐洲以及2%來自東南亞。 就如同英語維基百科對於西方世界相關主題會有較為詳細的介紹般,中文維基百科對於中文文化圈內也有更加詳細的說明。根據統計。中文維基百科往往在對香港、台灣和中國大陸較為富裕的東部沿海省份內容更加詳細。不過中文維基百科自2002年10月24日正式成立後,便陸陸續續面臨各種問題。不同於其他海外語言版本的維基百科,中文維基僅是中文環境中第三大的網路百科全書;在維基百科使用排名前面還分別有互動百科與百度百科,儘管這兩個百科全書對於條目內容實施自我審查,但仍能在極短時間內就條目數量上超越維基百科。同時中文維基百科在作為主要使用地區之一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也曾經至少有三次對維基百科的瀏覽進行封鎖。但是其他語言版本的維基百科社群仍然對中文維基百科突破50萬篇後的發展抱持著正面看法,並且認為再來會突破這關鍵數字的語言版本,將是現在排名第十二名的瑞典語維基百科。 第十次動員令2011年7月15日開始在Makecat、HW、蘇州宇文宙武、Choihei、街燈電箱150號的主持下,中文維基百科發起為期75天、以提升維基百科條目素質及數量為目標的第十次動員令,並計畫將於9月30日結束活動。如同過去所發起的數次動員令一般,第十次動員令期望能夠藉此大小混合動員令的方式,來增進維基百科整體質量、開拓新領域、完善現有領域且優化重要條目,進而使中文維基百科並不落後於其他語言版本的維基百科。 在第十次動員令之中,用戶報名之後會根據過往完成動員令次數及編輯次數,由系統編配相對應的等級。在完成最低要求後,「個人貢獻」頁面總表內會顯示用戶已經完成該等級,並顯示用戶距離完成下一個等級的距離。如果能在動員令結束前完成高於最低要求等級者,將獲確認完成該等級;反之,如果在動員令未能完成最低要求等級會,即使已完成其中一個等級,都不會被確認完成動員令。 第一次動員令是在2006年7月15日至8月1日由真實事求是所主辦發起,之後在同年也一次舉辦了三次大動員令活動。不過第二次動員令中首次引入了完成5條新條目的要求,但於第三次動員令活動中則沒有對此特別要求。2007年4月1日至4月30日時,作為小動員令的第四次動員令首次開設6個主題進行,在這之後漸為常態活動的動員令也開始集中於寒假及暑假期間舉辦。例如作為大小混合動員令的第五次動員令及第七次動員令分別在2007年及2009年暑假舉辦,第六次動員令則在2008年寒假展開,同時在設計安排上有特意讓小動員令的分數比大動員令高。而於2011年展開的大中小混合的第九次動員令,則特意加長進行時間到72天之譜,並且成功吸引了114名維基百科用戶參與。 儘管動員令的確在過往為中文維基百科社群提供大量條目,然而中文維基百科社群也或多或少對於動員令的舉辦抱持著疑問。例如過往對於動員令中報名用戶對於條目並沒實質貢獻,又或者是動員令所編輯的大量條目導致新條目推薦的評選難以立即處理,甚至是導致因為排名緣故導致條目評選時往往會讓處於嚴重競爭意識。其中為了避免維基百科用戶報名後並未有實質貢獻,第十次動員令要求每位維基百科用戶都必須先提供一條有效貢獻才能夠報名;而對於新條目推薦難以處理這一部分,第十次動員令則特別取消新條目推薦的比分制度,不過也鼓勵用戶在編輯條目後也能夠提報各個條目評選。 資金分配委員會即將成立面對未來維基百科已經預估在2012年到2013年中可能會動用超過10萬美元的捐款,維基媒體基金會理事會在其最後一次會議中決定要在近期設立一個全新框架、以社群為主導的「資金分配委員會」(FDC)。維基媒體基金會希望藉由新成立的資金分配委員會來提供指導,以有效安排各個維基百科在舉辦具體行動時所需要的資金補助,並且滿足維基百科社群要求更多權力管理且讓他人能夠嚴格審查預算的要求。維基媒體基金會預估將會在今年9月便開始運作,且在10月時與原本維基媒體基金會所擔負的資金工作進行交接,之後便完全由資金分配委員會擔負金錢管理與分配的責任。而在2012年10月1日以前,第一輪維基百科相關計畫的資金申請也必須提交審核。不過如果計畫並未經過資金分配委員會的核准並不意味著計畫失敗,另一方面各個語言版本的行動規畫者也能向資金發放委員會(Grant Advisory Committee)申請補助。 維基媒體基金會預估在2013年時將在資金分配委員會所有與維基媒體基金會相關的工作人員調離,改完全交由維基百科社群志願者負責安排與運作。而資金分配委員會也已經被安排負責規劃2012年和2013年年度的捐款,行動順利的話往後將會全權交由委員會來決定之後資金是用在維基媒體基金會、某項相關計畫或者其他符合資格的機構等。當前有關成立的時間表安排由7名值得信賴的社群成員負責,並且維基媒體基金會負責捐款應用人員也開始向各個語言版本維基百科提出邀請函。根據資金分配委員會規章草案和初期運作計畫中則表示,當前維基媒體基金會理事會將會投票選出4名資金分配委員會的正式成員協助管理,而在2013年年中以後將會在5大維基百科社群中選出3名資金分配委員會的負責人。而除了維基媒體基金會陸續徵求志願者加入這剛建立的資金分配委員會外,同時也開始徵求對於資金管理有興趣的社群成員來擔任資金分配委員會的監督者角色。 德語維基百科突破400萬大關2012年7月21日晚間22時41分,德語維基百科成功打破400萬大關而達到4,000,018篇頁面。雖然說這並非是德語維基百科的條目數值,甚至德語維基百科當前1,438,960篇條目數量仍然跟400萬相差甚遠。但不可否認的是這對於所有維基百科之中仍代表一大進展,到了今日德語版本仍然是僅次於英語維基百科的百科全書,同時2001年3月成立的德語百科全書也是所有維基百科計畫中歷史第二悠久的。德語維基百科近年也是僅次於英語百科之後成績最為耀眼的維基百科計畫,例如在2011年11月7日德語維基百科成為繼英語版本後第二個超過100萬篇條目的維基百科。 但儘管條目內容不斷往上攀升,德語維基百科的條目品質也多次獲得正面評價。維基媒體基金會執行主任蘇·嘉納(Sue Gardner)在2011年1月接受採訪時稱讚德語維基百科是「最好」的維基百科,這也意味著和其他維基百科計畫相比德語維基百科的條目內容更加準確、全面且擁有優秀的參考資料,同時德語維基百科獨特的審查制度也能夠讓條目保有一定的維護水準。嘉納認為德語維基百科之所以在條目增長的同時也能夠有效兼顧文章的品質,一方面在於德國民眾本身高教育水準,提供維基百科編輯用戶一個友善基礎環境;另一方面相較於英語維基百科而言,德語維基百科用戶大多居住在較為集中的地域環境,這使得維基社群能夠較為輕鬆的面對面談論百科全書的政策和談論相關流程的執行。對於德語維基百科來說,包括消歧異、名字空間等頁面數量超過400多萬篇仍然是一個值得高興的消息。 奧地利維基媒體協會新氣象奧地利維基媒體協會最近特地聘請克勞迪婭·加拉德(Claudia Garád)來擔任首位支薪執行主任一職,並且計畫在10月時便會就工作內容進行交接。其中加拉德過去在慕尼黑弗勞恩霍夫勞動經濟和組織研究所(Fraunhofer-Institut für Arbeitswirtschaft und Organisation)任職,主要負責研究社會通訊和市場營銷等相關議題。其中在接受奧地利《小報》(Kleine Zeitung)採訪時,奧地利維基媒體協會主席科特·庫拉茨(Kurt Kulac)便提到:「這將是奧地利維基媒體協會首次支薪以聘請員工加入。」不過奧地利維基媒體協會其實還計畫之後另外增加3位顧員協助作業。庫拉茨在採訪中也提到今日支薪給顧員來協助維基百科的管理已不可避免,他提到:「因為我們的工作實在突然變得太多,且我們並不可能熟悉所有工作的訣竅,為此我們需要聘請新的會計師。」 奧地利維基媒體協會也在最近決定,要將總部辦公室從原本的格拉茲遷移到維也納。原本庫拉茨、現任副主席布克里斯托夫·雷特勒(Christoph Breitler)和貝波·斯塔爾(Beppo Stuhl)是在2008年的聚會中決定成立奧地利維基媒體協會,也在這時候將協會總部定在格拉茲當地,而辦公室的地點則由庫拉茨的父親所提供。然而奧地利維基媒體協會最近表示,希望在將辦公室改設在維也納後能夠營造一個提供遊客進出的真正辦公室。其中工作人員提到:「在維也納我們要建造一個開放式的店面,人們可以自由往來其中,並且於此享受一杯美好的咖啡。」關於新辦公室的計畫仍然在加緊趕工,預估能夠在今年夏天以前裝橫完畢。 而進入秋季後奧地利維基媒體委員會也將會進行職務改選,並且將目標放在讓更多女性也加入編輯維基百科的行列。此外就在德語維基百科開始計畫推出免費線上旅遊指南服務而投票之際,奧地利維基媒體協會也計畫如同過去協助拍攝當地博物館照片般,將會繼續努力擴大奧地利當地照片所拍攝的數量。 中文維基百科成立LGBT協會在張樹人的發起之下,中文維基百科2012年7月25日創設LGBT協會。其目的是隨著中文維基百科人數不斷增加的情況下,也意味著原本人數比例就較為少數的女同性戀、男同性戀、雙性戀和跨性別者維基用戶也有所增長;但我們也得坦承以少數比例的人數來看,這群維基百科貢獻者仍然為條目帶來顯著的進步與修改。而維基百科社群希望中文維基LGBT協會的創建能夠讓這些維基人提供相互支持與鼓勵的管道,繼續協助編輯有關LGBT類型的條目。此外LGBT協會的確立也是為了讓相關族群能夠在維基百科社群中,繼續維持自身在維基百科中所應該享有的權益。 實際上維基媒體基金會在其相關計畫中便提到任何人在使用維基百科時不應該讓他人感到反感,同時對於那些於維基百科中坦承自己性向的用戶也不應該擔心遭人騷擾。不過維基百科也希望每位貢獻者也應該要知道這樣公開自身資訊可能面臨的風險,尤其是當惡意破壞者可能便會利用種種蛛絲馬跡來確認他人帳號的真實身分,甚至在之後對於當事人本身進行實際行動的騷擾。 外界關注英語維基百科招攬公關部門進行合作在過去英語維基百科鮮少花費時間來向更多專業人士推銷以加入維基百科的行動,甚至維基百科只憑藉著EthicalWiki來對外發表聲明。然而現在英語維基百科決定與英國公關特許協會(Chartered Institute of Public Relations)擴大合作,在他人指導與協助之下發布有關維基百科的邀請宣傳。雖然可能有人認為只不過是修改一種說法,但這的確在EthicalWiki公關代表(Corporate Representatives for Ethical Wikipedia Engagement)和美國公共關係協會(Public Relations Society of America)就相關議題擦出火花。 英語維基百科希望能夠藉由這次機會重新塑造聯絡關係,進而對之後維基百科的行動、流程建立、政策制定和管理改進等等問題來加以探討。而如果維基百科藉此與企業公司創造雙贏互利的局面,一方面維基百科可以減少相關廣告內容來改善維基百科的信譽,另一方面也能夠減少維基百科社群對於有關利益衝突之破壞所需花費的修改時間。如此一來維基百科將可以將破壞性編輯轉變成為益處,甚至讓一些公關人員轉而投入維基百科志願者的行列。但是為了這項目標,相關人員坦言需要找出更多公關人員和維基百科自然相處和編輯條目之間的關係。 自然互動然而對於英語維基百科嘗試將利益衝突的編者轉變為專業維基公關人員,許多人對於這些人士是否能排除利益衝突、盡量避免偏差和學習維基百科的方針抱持負面看法。因為這也有可能促使企業採納非獨立的新聞和資料來源,並要求自家公關專業人士假扮新聞工作者的角色來掩蓋自身的故事,而這可能對於維基百科分享與教導的本質相異甚遠。對此英語維基百科在邀請中提到,各家公司不應該強求專業公關職員對於反對自身的資訊進行處理,甚至將維基百科作為自己支薪職員的工作場所,相反的希望企業能夠藉由這一平台來向社會大眾來作互動;其中這裡所提及的互動就如同企業協助新聞工作者或者公眾記者採訪,維基百科希望能夠藉此創造出更多有相關資源、專業知識和內容的文章。 而英語《維基簡訊》也提到數個例子,認為如果真的有所合作的話這些公關部門並不會有所爭議,甚至能夠協助維基百科獲利,這包括有:
英語維基百科希望兩者能夠發展出更為自然的關係,類似於公關部門與專業新聞工作者之間並無爭議的對應方式。在這當中彼此尊重對方的自主權,公關部門有權發表文章來回應大眾對其的期望,而新聞記者則將內容重新詮釋並發表給更多讀者瀏覽。而對於維基百科來講,專業公關部門發表的消息在某種程度上是十分重要的來源資訊。但英語《維基簡訊》也提到這將是一個積極作為,並認為或許有一天當用戶在瀏覽任何重要品牌的條目,能夠在討論頁上找到該公司的公關人員且能夠要求他們提供自家最新的收購資訊或來源修正,並且成為維基百科解決來源問題的最新標準程序。 維基社群的作用雖然說英語維基百科對於公關專業人士的抱持正面看法,然而不少人也認為這有可能也導致企業能夠以最簡擔、最快速且最有效的方式進行破壞。甚至有些人認為所謂企業公關指引不過就是一種「道德勸說」,且對於維基百科來講仍難以有「正面」幫助。為此英語《維基簡訊》建議維基社群就勸阻不良行為上仍要繼續採取積極主動的態度,並認為可以藉由提高內容標準、調查未披露的支薪編者來解決問題;不過比較尷尬的情況是,維基百科之後也不能藉此理由來審查那些可能企圖掩蓋事實的公司。不過與條目內可能有利益衝突爭執浮現,絕大多數維基社群同意企業公司捐贈圖像給共享資源並回答相關問題,將能夠有效改善維基百科的報導,因此就這一部分上也多希望維基百科應該要鼓勵企業與維基百科進行合作。 另一方面英語維基百科社群認為不應該僅僅只有向公關部門提到編輯注意事項,維基社群應該也要提供有關普遍接受的方針指引、樂於助人的態度建議和較少編輯爭議的處理方式等明確資訊。面對可能的利益衝突維基百科多鼓勵條目說法應處於具有廣泛社會接受的基礎上,同時期望編輯用戶能夠注意可能具爭議性的編輯、並加入提供更多資訊的行列。同時為了能夠避免具有高爭議性的利益衝突問題,對此英語維基百科還設計出「請求編輯」的模板,來讓企業能夠自行暫緩相關的衝突並交由他人協助進行修改。對於英語維基百科而言對於有關條目的破壞和促銷雖然仍有所懷疑,但是仍希望能提供企業一個更好的機會來對條目作出貢獻,並且相信這樣的作法仍然會為維基百科帶來正面幫助。 俄語維基百科關閉的意義三個禮拜前俄語維基百科在獲得共識後決定關閉維基百科網站24小時,目的在於抗議在當時俄羅斯立法機構國家杜馬決定通過的新法案。其中法案通過後允許俄羅斯政府能夠除了以傳統司法審查處理外,也能夠對網際網路的特定IP位址和域名系統進行審查,甚至可能促使俄羅斯政府有理由禁止瀏覽俄語維基百科。 俄語維基百科社群維基百科計畫進行以來第三次抗議行動,過去的案例包括去年1月英語維基百科響應維基媒體基金會發起抗議SOPA的行動、以及同樣在前年10月義大利維基百科抗議政府新的隱私法案而關閉網站。但儘管英語維基百科關閉網站的舉動成為推翻國會提案的重要角色,然而俄羅斯和義大利政府仍然通過新推出的法案;這意味著在這兩個維基社區所發起的抗議活動,對於自身國家即將干涉影響網路自由的舉動並無甚多影響。 維基媒體基金會負責人傑伊·沃爾什(Jay Walsh)向俄語維基百科志願者表示支持,他提到:「……許多維基活動參與者認識到這項法案就像其他在世界各地不斷建議或者通過的其他法案,在這種妨礙言論自由和創作的環境下政府將可以審查資訊,但是維基百科和維基媒體基金會的核心價值觀就是不審查且言論自由。」 那麼現在的問題就是關閉網站真的對於網路自由是否有效,特別是我們去挑戰世界上最大和最有影響力的國家。俄語維基百科領導人Vladimir V. Medeyko表示儘管法案已經通過,然而關閉網站已經獲得廣泛宣傳的意義。他表示:「跟據統計俄羅斯當地報紙、國內所有主要電視頻道、俄語CNN頻道、烏克蘭電視新聞到哈薩克的廣播節目都有提及,而總體而言這些媒體都採取一個相當公平的態度來報導他們的行動。」 Medeyko認為俄語維基百科關閉網站行動失敗反而收到效果,他提到:「我認為儘管它會顯得過於政治化,但也是一個善意且有效的行動。然而如果我們下次真的成功達成目的,那麼俄羅斯的政治文化將會視其為公開的政治伎倆而嘲笑之。」 對於後續他也提到兩個直接的善後辦法,他表示第一要對法案提出了修改,盡可能減少法案因為措辭使用而增加擴大解釋空間的可能性;第二則是政府高級官員要給維基百科保證法律不會用來鎮壓網路言論自由,並同意作出努力進一步修改相關法案或法規以改善情況。他說可以將法案修正的時間可定於11月由政府部門來做處理,不過這也意味著除了向國家杜馬的成員和修正案主要支持者Elena Mizulina等人討論外,同時也必須和俄羅斯政府信息部部長尼古拉·尼基福洛夫·阿納托利耶維奇等部長職員、總理德米特里·梅德維傑夫和總統佛拉迪米爾·佛拉迪米羅維奇·普丁報告。 對此俄語維基百科社群已經發函給兩個機關徵詢意見,其中 Medeyko表示:「在草案即將進入表決時我馬上與Mizulina商討此事。」不過以Mizulina為首、關注家庭、婦女和兒童權益的國家杜馬委員則大多認為法案的目的是為了採取行動,以打擊在網際網路上流通的兒童色情產品。而Medeyko也特別表示:「據我所知尼基福洛夫和Mizulina都有在使用俄語維基百科,但不大可能會編輯它。」 而如果將自由程度從1分(沒有自由)評到10分(完全自由)來講,Medeyko將俄羅斯網際網路當前自由度定於5分左右,並認為法案訂定前則是6分。而他表示他所認為最低的標準,則是政治環境修訂法律來影響該國可接受的網網自由標準。他表示:「應該要有一個明確的理由來定義該關閉網站,應該要有一個可行的程序來在經過公正公開的司法審查後迅速恢復清白的網站,更甚者我們也需要一個獨立和公正的法庭─但最後的要求可能是短期內難以解決的複雜問題。」 政客搭配官僚制度會有多大影響力?政府官僚是否能作出正確決定?Medeyko表示:「我認為這是一個組合……從討論來看關閉網站的舉動獲得網路用戶的支持。因為這與俄羅斯網際網路用戶的利益更加疏遠許多,這將是我們與官僚機構談判的良好開端。」Medeyko對於整體發展仍抱持樂觀態度,他提到:「我們與政府關係這一部分在當前階段上富有成效,我們將繼續加強俄語網際網路的自由權益,並保持我們自己語言的維基百科獨立性。」 西班牙維基新聞跟進抗議先前西班牙語維基新聞為了表示對於墨西哥政府於7月12日簽署《反仿冒貿易協定》的不滿,決定要於網頁上方橫幅處擺設標幟。在標幟中則寫著「網路必須是自由的 網際網路自由正處於危險中 墨西哥政府簽署ACTA協定」(Internet debe ser libre.La Libertad de Internet está en peligro.El Gobierne de México firmó el acuerdo ACTA)一語,而在Twitter中也提到「ACTANO」的標籤,但是西班牙語維基百科對此作法則沒有跟進表示不滿。值得注意的是這次事件也是日益增展的維基媒體社群,與當前政治環境爆發衝突的案例之一。在這之前維基百科或相關計畫對於政策的抗議行動,包括有2011年10月義大利語維基百科關閉網站、2012年1月英語維基百科抗議美國國會通過SOPA的行動和最近俄語維基百科抗議當地網路審查法案。 事件爆發原因是2012年7月12日時,墨西哥政府於日本東京簽署了《反仿冒貿易協定》。其中作為簽署代表的克勞德·海勒表示墨西哥也投入維護智慧財產權的戰場,然而這也對於維基媒體基金會提及的「在網際網路上推廣免費知識」之主要任務造成嚴重威脅。在過去維基百科和其他姐妹計畫之維基社群對於試圖審查網際網路的《禁止網路盜版法案》、《保護知識產權法案》和《反仿冒貿易協定》曾多次表示反對態度,主要原因之一在於這些法案都要求維基百科應該自行檢討的條目是否侵犯版權,否則版權擁有者將能夠輕易以權益遭受「影響」為由提起訴訟;而這些法案的修正版本中往往強調政府有權強制關閉網站,並要求該網站負責團體公開道歉。 但維基媒體基金會的所有計畫工作都是由志願者所負責,如果要嚴格審查數以百萬計各種項目的內容幾乎是不可能,更何況根據統計每分鐘維基百科就會增長數10篇新條目。儘管如此《反仿冒貿易協定》仍將維基百科歸類為「搜索引擎」看待,這意味著協定將逼使維基百科必須另外開發程式來嘗試有效刪除侵犯版權的內容;而面對後續冗長且昂貴的法律流程和補償措施,也將促使絕大多數網站將不會使用或者參與維基百科的行動。 在協定限制之下,數以百萬的條目將會被隨便歸類為違反著作權的內容,並且被迫撤出網際網路所能夠搜尋的結果中。如此一來將會完全癱瘓西班牙語維基百科的增長,甚至逼使用戶只能夠從網站外部連結進入其他語言版本的維基百科首頁瀏覽。對此西班牙語維基新聞在經過討論後認為《反仿冒貿易協定》的簽署,對於網際網路上自由內容來說是個嚴肅的威脅。西班牙語維基新聞用戶在相關報導中提到:「雖然我們依照維基媒體基金會的基本原則應該要採取中立的態度,然而我們的生存空間卻也可能會因此失去。」 西班牙語維基新聞認為藉由此舉能夠向全世界表達反對任何國家法律危及維基百科計畫的使命,也就是提供自由免費的內容來源並且維護網際網路的完整性。不過西班牙語維基新聞也提到對於墨西哥政府嘗試遵守國際規章的想法感到支持,認為這能夠有效保護墨西哥當地所提供的版權、發明和創作作品,並提到維基百科為了因應法律需要也採用所謂自由內容許可證作為替代,但是也要求政府應該重視不同社會文化的背景並且逐一處理之。西班牙語維基新聞也提到對於墨西哥境內非法侵犯版權保護內容的行動,政府應該考慮其他更有效的措施,而不是單單只計畫從網際網路世界中著手控制。 維基百科與學術機構的新類型教育互動維基媒體基金會最近發表了一份PDF格式的報告,內容則收錄了有關來自世界各地的大學教授如何將維基百科作為自身教學工具使用,並且對於教學內容進行研究探討。在這份報告中提到來自6個國家、共計15名教授的作法,包括有9名教授將維基百科的編輯分派給學生作為功課,另外也提供5種不同方式來讓維基百科也能評比學生們的作業。 例如於巴西擔任教授茱莉安娜·巴斯托斯·馬克斯(Juliana Bastos Marques)便於課堂中要求學生編輯維基百科的文章,在為期13個禮拜的課程之中鼓勵學生批判性的分析現有葡萄牙語維基百科中、與課程有密切相關的條目,並且在維基百科的沙盒中提供條目的修改建議,在經教授和相關職員的評論後將學生們的內容修改到維基百科的條目上。其中茱莉安娜還要求學生就依照課程要求學生就條目修改提供3頁報告,以讓她能夠有效了解學生為何批判條目的內容和說法。在案例報告中,茱莉安娜認為藉由維基百科仍夠讓學生學習如何解讀文件檔案,並能夠清楚、簡明扼要且以自己的話語呈現出來。但她也坦承在活動尚未熱絡前仍然十分難以讓學生明瞭且實際進行,很多情況下學生們在一開始反應會十分冷漠,一直課程後半段才能夠從學生態度以及作業上瞭解學生對此的反應。因此她認為這或許是學生在面臨一個新型態的課程,而尚未了解教授目的的情況下所自然產生的抗拒反應。 而於埃及擔任教授的Dalia Mohamed El Toukhy,則是把維基百科作為自身翻譯教學課程的作業。由於她的學生多是希望能夠擔任法語和阿拉伯語轉譯的專業翻譯人員,為此她便從法語維基百科中挑選一些阿拉伯語維基百科中尚未創見、質量優秀的條目,並要求學生一一將其翻譯之。Dalia教授對於這項作業提到藉此學生便能夠獲得真正的語言翻譯體會,而有關政治、法律和經濟文章的內容翻譯能夠加深學生所能使用的字彙,同時也能提高了阿拉伯語維基百科的條目質量。她也提到其時學生早已學習到的專業翻譯的理論和實踐訣竅,而編輯維基百科的方是能讓他們發展自身的翻譯技能,並且自翻譯維基百科條目來獲取樂趣。最終也能夠促使學生喜歡網路上的資源,藉此獲得更有效收集資訊並加以應用的習慣。 長久以來,維基媒體基金會便不斷嘗試讓各個語言版本的維基百科能夠和教育機構合作,為此於近期發表這份應用報告對於維基百科計畫而言有著極大的正向看法。但不可否認的是,維基媒體基金會也希望能夠藉此吸引到更多教授效仿或者創新對於維基百科的應用,同時也希望能夠了解並推廣給更多教授如何藉由維基百科與學生互動、安排新課程或者是達到學習上排名的目標。 技術報告SVG檔案翻譯技術即將革新2011年7月9日南蘇丹宣布獨立,而一年後的今日已經有142個語言版本的維基百科都對於此事件有所描述,這之中也不乏在最初消息遭到證實後立即進行的修改。然伴隨著資訊的快速流通,義大利語維基共享資源貢獻者「Danielemezzalira」創建了有關國界新變動以及民族分布的新地圖,隨後該地圖也被翻譯成數10種不同語言,這包括有英語、希臘語、加泰隆尼亞語、馬其頓語等等。這些修改過的圖片隨後作為不同的單讀圖片,陸陸續續上傳到維基共享資源上提供維基百科使用。 到目前為止一切都很好,然而南蘇丹現今仍然只是一個處於剛起步階段的國家。由於南蘇丹獨立所引起的眾多邊界衝突仍然沒有停歇,沒有人能夠知道地圖上的國家的邊界是否永遠都不會改變。想當然爾,那麼人們也會想到是否地圖在未來10年內又要有顯著修改。這個修改並不是指大規模改變下的編輯修正,而是各個維基百科計畫人士迅速更新自己語言版本的地圖。這樣做的話,老實講懂技巧的話其實只需要20分鐘的時間,但是包括加泰隆尼亞語、希臘語、馬其頓語都要不斷複製檔案而只為了同一個目的?由於維基百科志願者和其他用戶往往只會更新他們所使用語言的檔案版本,這意味著之後每個人總共要花費數小時的時間,來讓幾10個檔案文件一一上傳到維基共享資源上。不過更令人驚訝的是,在這些貢獻者的努力下這些圖像往往能夠同時更新,也因此長期以來這也被視為維基百科計畫的小缺點看待。 不過正在參加今年8月Google夏日程式碼大賽的維基計畫開發者哈利·伯特(Harry Burt)決定展開一項名為「TranslateSvg」的計畫,改變當前常見的工作流程,而首要目的之一便是有效率使用SVG檔案。計畫首先藉由程式設計的方式來讓人們更容易翻譯這些檔案,緊接著設計出讓人能夠直接在同一個SVG檔案中嵌入新的翻譯字詞;如果這項計畫成功的話,將能夠有效減少中文維基百科中常見的使用非中文語系圖表的問題。以這次案例來說意味著今後只要有人將圖片因應時勢而修改圖片邊界的話,一瞬間各個語言版本的貢獻者便能夠在這檔案中直接進行翻譯。而用戶也不需要擔心是否要在Inkscape等軟體上處理這些流程,如果這技術成功引入的話用戶在任何時間只會看見一組翻譯文字,甚至能夠輕易修改這些不同語言文字標籤的位置。這對於規模較小的修改能夠獲得許多正面幫助,因為「TranslateSvg」能夠讓正在進行大規模計畫性修改的用戶即時更新,但對於維基百科計畫而言也有可能收到不佳回饋。 對於當前「TranslateSvg」發展的進度伯特抱持樂觀的態度,到目前為止主要的障礙是有關程式碼的內容審查,並在此期間也會決定是否要繼續實施「TranslateSvg」的技術。如果順利獲得使用核准的話,「TranslateSvg」最快便能夠在今年年底以前成為維基共享資源的修改方式之一。 維基百科條目回饋工具再次更新對於維基百科要如何讓瀏覽者能夠發表意見始終是一大挑戰,其中維基媒體基金會的開發人員法布里斯·弗洛林(Fabrice Florin)便在2012年維基媒體國際會議就在第二天便對於條目回饋工具表達意見。在這場演講中弗洛林提到基於先前條目評分工具使用的經驗,維基媒體基金會將另外推出新的第五版本條目回饋工具。 這使得被視為舊版本的條目評分工具其地位陷入一種尷尬的地位,因為已經陸續有其他語言版本的維基百科都曾經或者正在使用這一工具,這包括有英語維基百科、德語維基百科和中文維基百科等。就設計概念而言條目評分工具其部分功能就如同過去傳統使用的評分工具,在維基媒體基金會期望能夠給予讀者基會表達意見、進而評估個別條目品質的方針下廣為推廣。其中德語維基百科也在2008年提出類似想想法,但是對於德語維基社群來說也陸續有人強烈質疑實際的評估作用,最後德語維基百科放棄繼續使用條目評分工具。 雖然說藉由評分回饋的設計功能能夠讓維基百科用戶對於條目水準有一定瞭解,其中英語維基百科當前所使用的第四版本條目回饋工具以及中文維基百科所使用的條目評分工具都是以「評分」為主,但由於德語維基百科本身對於條目文章會由內部自行評估情況下並未被採納。在2011年7月英語維基百科開始使用第四版本條目回饋工具,中文維基百科也在同年11月開始採用條目評分工具。其中兩者為了能夠調查瀏覽者對於文章的反應,因此設計出4種個不同的問題來讓瀏覽者評選等級,而分數從1顆星(完全不符合標準)到5顆星(非常優秀)給予用戶選擇。其中這些評分將重點放在:
然而應與維基百科在這時使用後,法布里斯和他的研究小組發現評分的方式也證實先前德語維基百科的擔憂,也就是條目回饋藉由評分的方式並無法確定是否客觀,對於維基百科用戶而言也無法判斷瀏覽者是因為條目主題或者是內容來評分。因此法布里斯決定另外開發新版本的條目回饋來解決這問題,在新第五版本條目回饋工具中不再提供用戶用星星評分,但也給讀者的機會,但也允許用戶藉由撰寫評論的方式來評估條目品質。這種直接的回饋方式預估能夠比條目對話頁更加直接且有效,此外比起過去評分功能來說撰寫評論的方式更能提供條目編輯用戶優先考慮。甚至也有可能鼓勵原本只將維基百科作為搜尋資料工具的瀏覽者,一同加入維基百科編輯用戶的行列。 英語維基百科開始推動第五版本條目回饋工具準備採用,而在最近上傳有關瀏覽者如何與維基百科用戶互動的影片中也有所提及。目前大約有3%的英語維基百科條目開始安設新型回饋工具來調查用戶反應,包括英語維基百科的「Barack Obama」等經常瀏覽條目首先測試。英語維基百科計畫在7月底時將工具使用比例擴大到10%,並在9月下旬擴展到整個英語維基百科之中。但儘管如此,關於第五版本條目回饋工具是否真的能夠解決過去評分問題仍需要時間驗證,而中文維基百科是否會跟進使用則須要等待進一步的討論。 維基媒體基金會的分析團隊與技術在過去幾個月中,維基媒體基金會為了能夠準備推出種種新的想法,往往都會在事前不斷就用戶習慣進行調查。因此也理所當然早以組織了一個分析團隊,然而一直到最近維基媒體基金會才向維基百科計畫的用戶揭露這批幕後幫手。 當前維基媒體基金會分析團隊的成員,包括有程式設計師大衛·斯庫諾弗(David Schoonover )與安德魯·奧托(Andrew Otto)、資深數據分析師Erik Zachte和不知名產品經理蒂耶德里克·范·利埃(Diederik van Liere)。維基媒體基金會在推動一些想法或者正在進行的計畫時,往往會希望這個分析團隊能夠先提出相關的調查報告;到了今日他們所推出的維基報告(Wikimedia Report Card)已經成為許多計畫是否成功的判讀數據之一,而在平日也由他們對於維基百科的瀏覽次數、特殊的瀏覽者、編輯活動數量等等進行調查。 而為了能夠提供維基報告來給其他維基百科用戶了解,分析團隊藉由JavaScript編寫的圖形使用者介面工具包Limn來讓數據直接以圖表呈現,這讓更多非技術性出身的用戶能夠自行分析艱深數據而不需要依靠分析團隊或者其他分析師。作為一個維基媒體基金會所推廣的應用軟體,維基媒體基金會分析團隊希望這樣能有助於數據分析資料能被廣泛推廣運用。 數據服務平台不過維基媒體基金會分析團隊還有另一個更大規模的計畫,也就是建立一個維基百科通用的電腦數據分析平台,並將其代稱為「海妖」(Kraken)。分析團隊能夠建立一個平台來調查維基百科社群中所有轉換、儲存和查詢等數據資料並加以分析之,期望這樣能夠協助維基媒體基金會推動更多計畫。實際上對於分析團隊而言維基百科與姐妹計畫的成功反而是個壞處,因為有的時候維基媒體基金會便是要在大量數據中找出最為重要的少數資料來作分析;但是當前對於分析團隊而言光是回答「葡萄牙和巴西的瀏覽者所青睞的不同內容為何?」就必須困難的逐一分析搜索,為此分析團隊便期望能夠藉由「海妖」來解決這一問題。 此外「海妖」的推出也能夠協助維基百科等頁面進行A/B測試(A/B testing),來讓維基百科社群了解各個版本對於瀏覽者的影響,甚至也能夠向編輯用戶了解到瀏覽者所看到的資訊與反應。從這一觀點,「海妖」數據服務平台將是一個功能強大且統一規格的工具包,能夠方便維基媒體基金會分析團隊有效分析這些數據流動的趨勢,也能夠讓維基用戶輕易了解各種大型或小型計畫背後影響的差異之處,進而能夠實質意義上協助維基百科社群活動時的策劃安排。 計算次數但並不跟蹤然而就像任何分析系統般在分系數據情必須先統整所有資訊內容,「海妖」也必須從用戶的各種應用軟體獲取緩存資料來轉換分析數據,並且將這些數據儲存起來以方便之後繼續使用。但不同於其他「八爪章魚」(Datenkrake)般,維基媒體基金會所使用的「海妖」並不會嘗試侵犯用戶的隱私。 同樣受到維基媒體基金會的隱私政策限制,維基媒體基金會分析團隊的行為都不能任意侵犯他人隱私權益。同樣地廣泛搜索用戶資訊的「海妖」也將被視為一個數據平台看待,而不是來跟蹤用戶行為。不過為了能夠分析不同數據來回覆各種提問,分析團隊的確也有必要將這些資訊儲存起來,為此分析團隊定時向大眾公開自身所蒐集到的資料並具體提到這些資料的用處。常見的儲存資料包括有用戶意見、網頁圖像、搜尋資料、編輯次數和新進用戶的註冊人數等等,而分析團隊也會在元維基發表數據來讓其他關注用戶了解,同時用戶也能夠簡單找到自己所需要的資料。另外分析團隊對於相關連資訊也會協助用戶分析,例如分類頁面的資訊便可能與「機器人」使用量有關,而行動電話瀏覽的漲幅也往往影響到其他移動設備使用比率。藉由分析這些資訊的方式,也能夠讓維基媒體基金會重新比較《維基百科五年戰略計劃》的發展狀況。 質量提升特色條目
優良條目
同行評審
重審條目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