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安徽省 (中华民国)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安徽省
中华民国 中华民国的省
1912年—1949年

  中华民国安徽省法理位置
首府怀宁县1912-1938
六安县1938
立煌县1938-1943
霍邱县1943
立煌县1943-1945
合肥县1945-1948
怀宁县1948-1949
芜湖县1949
休宁县屯溪镇1949
面积 
• 
146,303平方千米(56,488平方英里)
人口 
• 
22462217
历史
历史 
• 成立
1912年
• 废除
1949年
前身
继承
安徽省 (清朝)
皖北行政区
皖南行政区
今属于安徽省
江苏省
江西省

安徽省,为中华民国下辖的一个省级行政区,是延续清代所设置的22省之一,为华中七省之一。简称为“”。

管辖范围

[编辑]
亚新地学社1936年《袖珍中华全图》的安徽省地图

全省辖境同清代,其辖境包括今安徽省大部(除砀山萧县2县全部,金寨县西部外),江苏省泗洪盱眙县江西省婺源县。期间唯三处有所变化:一是民国22年(1933年)4月,析安徽省霍山、霍邱、六安及河南省商城、固始等县边境地置立煌县,属安徽省管辖;二是婺源县于民国23年(1934年)7月改隶江西省,民国36年(1947年)复属安徽省;三是英山县于民国25年(1936年)3月划属湖北省。

民国36年(1947年),全省土地面积为14万6303平方公里。东界江苏省,西界河南省湖北省,南接浙江省江西省

人口

[编辑]

以下依据中华民国实业部《中国经济年鉴》(1934年出版)、内政部统计司编《民国十七年各省市户口调查统计报告》(1931年出版)、主计处统计局编《中华民国统计提要》(1940年出版)、中华民国年鉴社编《中华民国年鉴》(1952年出版,页19-21)所提供的人口数据[1][2]

安徽人口
调查年代 户数 人口 男性 女性 每户平均人口 性别比例
1912年 3,341,000 16,229,000 8,955,000 7,274,000 5.01 123.10
1928年 3,730,815 21,715,396 12,212,000 9,504,000 5.67 128.49
1936年至1937年 3,466,000 23,354,000 12,804,000 10,550,000 6.74 121.37
1947年 3,596,000 22,462,217 11,869,000 10,593,000 6.25 112.93

据中华民国内政部户政司于民国79年(1990年)台闽地区户口及住宅普查报告,台闽地区籍贯为安徽省的人数为13万2097人,占非台湾省籍269万4917人口当中的4.9%[3]

历史沿革

[编辑]

安徽在辛亥革命中是活跃的省份之一。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前后,一批知识分子在安庆芜湖等地进行革命宣传和组织工作。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徐锡麟领导的安庆起义和三十四年(1908年)熊成基领导的安庆马炮营起义,在安徽揭开了辛亥革命的序幕。武昌起义成功的消息传来,安徽人民迅速回应。在寿州崛起的淮上起义军,挥师两淮,转战千里,光复皖西、皖北许多府县,并在蚌埠阻击张勋,喋血南山。

民国元年(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成立,安徽首任都督兼民政长是同盟会员柏文蔚。民国二年(1913年)7月二次革命,安徽宣布独立,反对袁世凯,组织讨袁军,进行讨袁战斗,。失败后柏文蔚流亡日本,袁世凯命倪嗣冲为安徽都督兼民政长。倪嗣冲都皖8年。民国九年(1920年)直皖战争皖系失败,9月倪被解职。张文生任安徽督军,许世英任省长。民国11年(1922年)10月,马联甲任安徽督理军务。以后历任安徽地方最高长官的还有王普(倪嗣冲女婿)、王揖唐吕调元姜登选陈调元。期间津浦铁路全线通车,与淮河航线交汇处的蚌埠成为一个新兴城市。

民国14年(1926年),孙传芳任命陈调元为第5方面军总指挥,进入江西迎战国民革命军。不久,孙传芳军在江西大败,陈调元投靠张宗昌,驻扎安庆,后来归顺了北伐军。民国16年(1927年)1月,国民革命军兵分东、中、西3路进军东南,攻略安徽、南京、上海等地,彻底粉碎安国军副总司令兼五省联军总司令孙传芳在长江下游的统治。4月,蒋中正实行“清党”,与中国共产党正式决裂,中共安徽省临时委员会根据中共中央“八·七”会议精神,发动各地人民走上武装斗争的道路。剿共战争期间,中共在安徽省各地先后发动谢家坝、阜阳、郎溪、商南、流波、六霍、广德、请水寨、罗家咀、大石岭、黄口、石梁河、叶柳湖、六洲、瓦埠、黄家坝、双河集、牛岗、柯村、郑家村、秋浦高山等80余起暴动,参加暴动的达57万多人。在国军重兵“清剿”之下,各地暴动逐一压制下来。中共于安徽西部的大别山区建立起皖西革命根据地,国民政府多次纠集大军进行多次围剿。中共在根据地失守后,与国军进行了三年的游击战争。

民国26年(1937年)7月,全面抗战爆发,安徽成了日本人、汪兆铭政权国军中国共产党新四军势力交错的地方。11月26日,日军侵入安徽,国军第23集团军之145师在广德一线顽强抵抗,揭开安徽抗战的序幕。民国27年(1938年)间,新四军挺进皖南、皖北,开展敌后游击作战,并开辟了豫皖苏边区抗日根据地。民国29年(1940年),在安徽南部的泾县,发生国共冲突的皖南事变,新四军受到极大打击。后蒋中正取消新四军番号,中共中央军委于民国30年(1941年)3月20日发布重建新四军的命令,任命陈毅为新四军代军长,继续在华中一带活动。民国33年(1944年)期间,新四军乘日军大举进攻河南省之时,在皖北、皖中进行大、小战斗16次,歼日伪军及国军1.3万余人,拔除据点36处,恢复并扩大豫皖苏边区抗日民主根据地

民国34年(1945年)8月日本投降后,由第十战区李品仙部代表受降,负责接收苏皖徐州、安庆、蚌埠、海州地区。安徽省会由安庆正式迁往合肥。10月初,国民政府调集第144、145、146师、新7师、忠义救国军、苏浙保安团及各县地方武装共2万余人,由江西省进入苏浙皖边区,清剿苏浙皖军区主力扑空后,即转向皖南郎谿、广德、宣城等地区实施大规模清剿。新四军地方部队及游击队与国军多次激战,损失严重。12月底,国军主力先后调出苏浙皖边区,对宣城、郎溪、广德地区的清剿暂告结束。

民国35年(1946年)初,国军第154、192师及新7师一部,配合安徽省保安第五团及地方武装共万余人的兵力,对皖南山区共产党游击队反复进行搜剿与围剿,由于游击队巧妙隐蔽,灵活转移,致进围剿之国军屡屡扑空,其他如洪林部游击队及刘奎部游击队,则机动穿插、及时转移,保存自己的实力。6月,国军以第73军和及新第5军向淮南解放区发起大规模进攻。新四军淮南军区部队在国军武力优势下,于28日撤出淮南地区。7月及8月,国军组织大军两次进攻新四军在淮北的根据地。泗县战斗之后,在国军及地方武装的反复清剿、扫荡下,新四军弹药补充困难,地区日益尝小,被迫于11月24日撤出淮北,转移至运河以东。

民国36年(1947年)8月,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野战军第一、二、三、六纵队近13万人,逃出数十万国军的围追堵截,于8月27日到达大别山区。连克皖西立煌、六安、霍山、舒城、桐城、庐江、潜山、岳西等8座县城。11月中旬,蒋中正连续召开“大别山作战检讨会”,成立“国防部九江指挥所”,以国防部长白崇禧为主任,调集14个师33个旅兵力,对大别山区展开全面围攻。经过2个月的作战,刘邓野战军在大别山区歼国军1.1万余人,牵制了国军大量兵力。期间陈(毅)粟(裕)野战军各纵队冲破国军的阻击,在徐州与开封之间横越陇海铁路,先后攻克亳县、涡阳、蒙城、临泉、阜阳、颍上、灵璧等县城,国军被迫先后从大别山区调走13个旅北上支援,其大别山区的全面围攻遭到失败。

民国37年(1948年)11月6日至民国38年1月10日,徐蚌会战爆发,此役国军被歼55万人,中共控制了安徽省长江以北地区。蒋中正为挽回败局,一面和中共进行和谈,一面积极扩军备战,将京沪警备总司令部扩大为京沪杭警备总司令部,以汤恩伯为总司令,统一指挥苏浙皖及赣东的军事,会同华中剿总白崇禧部,共同负责长江防御,阻止解放军渡江南进。中共中央在与国民政府进行和平谈判的同时,将国军在长江北岸所设据点,大部予以拔除,并准备在和谈破裂时,发起渡江作战。

同年4月20日,国共两党和谈破局后,解放军于当晚发起渡江战役,首先突破安庆─芜湖防线,向繁昌、铜陵、青阳、荻港、澛港诸城进击。至22日,解放军渡江作战部队己全部渡江。国民政府鉴于江防已破,军队面临在沿江一线被分割围歼的危险,于下午仓促部署总退却:芜湖以西军队向浙赣方向撤退,芜湖等地军队向杭州方向撤退。解放军则继续深入,攻陷安庆、怀宁、芜湖、宣城、宁国等地,追击歼灭溃逃的国军。张义纯率安徽省政府军政人员于26日撤离休宁县屯溪镇,继续南逃,后来在浙江开化境内被解放军全歼,张义纯及安徽省政府南逃人员等被俘。28日,国军独立团团长胡广益与安徽省政府屯溪留守处主任、保安司令部警保处长方师岳率部投降。4月29日,解放军进驻屯溪。30日,解放军攻陷国军在安徽省境内最后据点绩溪。至此,安徽境内的长江以南地区全境易手。

行政区划

[编辑]

省、县之间的行政区

[编辑]

道制

[编辑]

辛亥革命后,裁撤清代各道。民国2年(1913年)7月22日,依据《划一现行各道地方行政官厅组织令》设皖北道观察使,所辖区域未定。民国3年(1914年)5月裁撤。同月,根据《道官制》,全省置安庆、芜湖、淮泗3道。民国16年(1927年),随着国民政府北伐成功,道制自然撤销。

安庆道
民国3年(1914年)5月23日置。道尹为繁要缺,一等。驻怀宁县(今安庆市区)。辖怀宁、桐城、宿松、太湖、潜山、望江、合肥、庐江、舒城、巢县、无为、滁县、全淑、来安、和县、含山16县。因滁县、全淑、来安3县离道尹所在地较远,于同年10月划属淮泗道,淮泗道六安、英山、霍山3县来属。民国16年(1927年)废。
芜湖道
民国3年(1914年)5月置。道尹为要缺,二等。驻芜湖县(今芜湖市区)。辖芜湖、繁昌、当涂、广德、郎溪、歙县、黟县、休宁、婺源、祁门、绩溪、宣城、南陵、泾县、太平、旌德、宁国、贵池、铜陵、石埭、东流、秋浦、青阳23县。民国16年(1927年)废。
淮泗道
民国3年(1914年)5月置。道尹为要缺,二等。驻凤阳县(今凤阳县驻地府城镇)。辖凤阳、叇远凤台怀远灵璧寿县宿县、阜阳、颍上、太和、霍邱、蒙城涡阳亳县六安英山霍山泗县五河盱眙天长21县。因六安英山霍山3县离道尹所在地较远,于同年10月划属安庆道,安庆道滁县全椒来安3县来属。民国16年(1927年)废。

行政督察区

[编辑]

1932年5月,安徽省将全省划为10区,按清末府州旧制,实行首席县长制。同年8月,依《“剿匪”区内行政督察专员公署组织条例》,改为行政督察专员区,设置专员公署。此后该省所设督察区域到1937年6月,未见变化。现列表如下:

民国21年(1932年)4月,吴忠信任安徽省主席,为改变省政府督察各县不便,各县推行政务难以联合互助的现象,将全省分为10区,按清末府州旧制,试行首席县长制,每区设置首席县长1人,由区内首县县长兼任。同年8月,依《剿匪区内行政督察专员公署组织条例》,首席县长即被取消,实行行政督察专员制度,改为行政督察专员区,设置专员公署:

  • 第一区,辖怀宁、桐城、潜山、太湖、望江、宿松等6县。
  • 第二区,辖芜湖、当涂、繁昌、和县、含山、无为等6县。
  • 第三区,辖合肥、舒城、庐江、巢县、全椒等5县。
  • 第四区,辖凤阳、怀远、定远、寿县、凤台、滁县、来安等7县。
  • 第五区,辖六安、英山、霍山、霍邱等4县。
  • 第六区,辖阜阳、颍上、太和、涡阳、蒙城、亳县等6县。
  • 第七区,辖泗县、五河、天长、盱眙、灵璧、宿县等6县。
  • 第八区,辖贵池、青阳、铜陵、石埭、秋浦、东流等7县。
  • 第九区,辖宣城、南陵、泾县、宁国、旌德、太平、广德、郎溪等8县。
  • 第十区,辖歙县、休宁、婺源、黟县、祁门、绩溪等6县。


民国21年(1932年)8月,根据《行政督察专员暂行条例》将全省划分为10区,民国25年(1936年)9月改为8区,嗣经呈准暂缓实行,仍为10区:

  • 第一区,专署驻太湖县,辖太湖、怀宁、宿松、桐城、潜山、望江等6县。民国25年(1936年)2月增领岳西县。
  • 第二区,专署驻芜湖县,辖芜湖、繁昌、南陵、庐江、当涂、铜陵、无为、巢县等8县。
  • 第三区,专署驻六安县,辖六安、合肥、舒城、霍山等4县。民国22年(1933年)4月增领立煌县。
  • 第四区,专署驻寿县,辖寿县、霍邱、凤台、怀远、凤阳、定远等6县。
  • 第五区,专署驻滁县,民国27年(1938年)2月改驻含山县,辖滁县、天长、来安、全椒、和县、含山等6县。民国21年(1932年)11月增领嘉山县
  • 第六区,专署驻泗县,辖泗县、五河、盱眙、灵璧、宿县、蒙城等6县。
  • 第七区,专署驻阜阳县,辖阜阳、颍上、涡阳、亳县、太和等5县。民国23年(1934年)9月增领临泉县。
  • 第八区,专署驻贵池县,辖贵池、青阳、太平、石埭、东流、至德等6县。
  • 第九区,专署驻宣城县,辖宣城、郎溪、广德、宁国、泾县、旌德等6县。
  • 第十区,专署驻休宁县,辖休宁、祁门、歙县、黟县、绩溪等5县。


民国27年(1938年)7月,因日军占领津浦、淮南铁路及长江沿岸城镇,撤销第二区,但保留区序号,芜湖、繁昌、南陵、当涂4县并入第九区,庐江、无为、巢县3县并入第五区,铜陵1县并入第八区。此外,第五区的天长、来安、嘉山3县改属第六区,第六区蒙城县改属第七区:

  • 第一区,专署驻太湖县,辖太湖、怀宁、宿松、桐城、潜山、望江、岳西等7县。
  • 第二区,裁撤专署,保留区序号。
  • 第三区,专署驻六安县,辖六安、合肥、舒城、霍山、立煌等5县。
  • 第四区,专署驻霍邱县,辖霍邱、寿县、凤台、怀远、凤阳、定远等6县。
  • 第五区,专署驻含山县,民国27年(1938年)12月改驻全淑县古河镇,辖含山、滁县、全椒、和县、庐江、无为、巢县等7县
  • 第六区,专署驻泗县,辖泗县、五河、盱眙、灵璧、宿县、天长、来安、嘉山等8县。
  • 第七区,专署驻阜阳县,辖阜阳、颍上、涡阳、亳县、太和、临泉、蒙城等7县。
  • 第八区,专署驻贵池县,辖贵池、青阳、太平、石埭、东流、至德、铜陵等7县。
  • 第九区,专署驻宣城县,辖宣城、郎溪、广德、宁国、泾县、旌德、芜湖、繁昌、南陵、当涂等10县。
  • 第十区,专署驻休宁县,辖休宁、祁门、歙县、黟县、绩溪等5县。


民国27年(1938年)10月,为适应军事及政治形势,将有关专区进行调整,撤销第四区,共设8区,中间多有调整。民国28年(1939年),为减少机构,撤销第七区,保留名义,直属皖南行署。民国27年(1938年)10月至29年(1940年)3月各区统辖情形如下:

  • 第一区,专署驻太湖县,辖太湖、桐城、怀宁、宿松、潜山、望江、岳西等7县。
  • 第三区,专署驻立煌县,辖立煌、六安、合肥、庐江、无为、舒城、霍山等7县。
  • 第五区,专署驻全淑县,辖全椒、滁县、盱眙、和县、巢县、嘉山、天长、含山、来安等9县
  • 第六区,专署驻泗县,辖泗县、宿县、灵璧、五河、怀远、凤阳、定远等7县。
  • 第七区,专署驻阜阳县,辖阜阳、霍邱、寿县、凤台、颍上、涡阳、亳县、太和、临泉、蒙城等10县。
  • 第八区,专署驻贵池县,辖贵池、青阳、太平、石埭、东流、至德、铜陵等7县。
  • 第九区,专署驻宣城县,辖宣城、郎溪、广德、宁国、泾县、旌德、芜湖、繁昌、南陵、当涂等10县。
  • 第十区,专署驻休宁县,辖休宁、祁门、歙县、黟县、绩溪等5县。


民国29年(1940年)4月至6月各区统辖情形如下:

  • 第一区,专署驻桐城县,辖太湖、桐城、怀宁、无为、宿松、潜山、庐江、望江等8县。
  • 第三区,专署驻六安县,辖六安、立煌、合肥、霍邱、寿县、舒城、霍山、岳西等8县。
  • 第五区,专署驻全淑县,辖全椒、滁县、和县、定远、凤阳、巢县、含山等7县
  • 第六区,专署驻盱眙县,辖盱眙、嘉山、天长、来安、泗县、灵璧、五河等7县。
  • 第七区,专署驻阜阳县,辖阜阳、宿县、凤台、怀远、颍上、涡阳、亳县、太和、临泉、蒙城等10县。
  • 第八区,专署驻贵池县,辖贵池、青阳、太平、石埭、东流、至德、铜陵等7县。
  • 第九区,专署驻宣城县,辖宣城、郎溪、广德、宁国、泾县、芜湖、繁昌、南陵、当涂等9县。
  • 第十区,专署驻休宁县,辖休宁、祁门、歙县、黟县、绩溪、旌德等6县。


民国29年(1940年)7月,将原有的8区改划为9区,各区统辖情形如下:

  • 第一区,专署驻桐城县,抗战结束后迁驻怀宁县,辖桐城、怀宁、无为、太湖、宿松、潜山、庐江、望江等8县。
  • 第二区,专署驻六安县,辖六安、立煌、合肥、霍邱、寿县、舒城、霍山、岳西等8县。
  • 第三区,专署驻阜阳县,辖阜阳、临泉、亳县、凤台、怀远、颍上、涡阳、太和、蒙城等9县。
  • 第四区,专署驻宿县,辖宿县、泗县、灵璧、五河等4县。
  • 第五区,专署驻全淑县,抗战结束后迁驻嘉山县,辖全椒、滁县、和县、定远、巢县、含山等7县
  • 第六区,专署驻泾县,抗战结束后迁驻芜湖县,辖泾县、宣城、郎溪、广德、宁国、芜湖、繁昌、南陵、当涂等9县。
  • 第七区,民国31年(1942年)恢复,专署驻休宁县,辖休宁、祁门、歙县、黟县、绩溪、旌德等6县。
  • 第八区,专署驻贵池县,辖贵池、青阳、太平、石埭、东流、至德、铜陵等7县。
  • 第九区,专署先后驻盱眙县、嘉山县,辖盱眙、嘉山、天长、来安、凤阳等5县。民国33年(1944年)6月撤销,保留名义,辖县由第五区督察,抗战结束后恢复。


抗战结束后,又重划为10区,蚌埠市由省政府直辖。民国36年(1947年)6月正式核准:

  • 安徽省政府直辖区,辖蚌埠市。
  • 第一区,专署驻怀宁县,辖怀宁、太湖、桐城、潜山、岳西、宿松、望江等7县。
  • 第二区,专署驻六安县,辖六安、立煌、霍山、舒城、霍邱5县。
  • 第三区,专署驻阜阳县,辖阜阳、临泉、太和、亳县、涡阳、颍上等6县。
  • 第四区,专署驻宿县,辖宿县、蒙城、灵璧、五河、泗县等5县。
  • 第五区,专署驻嘉山县明光镇,辖嘉山、凤阳、滁县、来安、天长、盱眙等6县。
  • 第六区,专署驻芜湖县,辖芜湖、繁昌、郎溪、宣城、泾县、广德、当涂、南陵等8县。
  • 第七区,专署驻休宁县屯溪镇,辖休宁、歙县、祁门、黟县、绩溪、旌德、宁国、婺源等8县。
  • 第八区,专署驻铜陵县大通镇,因战事影响,暂驻贵池县,辖铜陵、贵池、至德、太平、东流、石埭、青阳等7县。
  • 第九区,专署驻巢县,辖巢县、全椒、和县、含山、无为、庐江等6县。
  • 第十区,专署驻寿县,因战事影响,暂驻凤台县田家庵,辖寿县、合肥、定远、怀远、凤台等5县。


民国38年(1949年)4月15日,中共设立皖北行署区,管辖其安徽江北地区。行署驻合肥市,直辖合肥、蚌埠2市、淮南矿区及肥西县(原合肥县析置,驻上派河),分设巢湖(原第九区)、滁县(原第五区)、安庆(原第一区)、六安(原第二区)、阜阳(原第三区)、宿县(原第四区)6专区。5月7日,又成立皖南行署区,辖安徽江南地区。行署驻芜湖市,直辖芜湖市,分设芜当(原第十区)、池州(原第八区)、宣城(原第六区)、徽州(原第七区)4专区。

县级行政区

[编辑]

清代安徽省在宣统三年(1911年)时,分为8府、5直隶州,下辖4州、51县。辛亥革命后,民国元年(1912年)1月废各府、州、厅建制,一律改县,共60县。国民政府建立初,省政府曾设置蚌埠、芜湖、安庆3市筹备处,除芜湖外,皆设立市政府。后于民国19年(1930年)间裁撤。新置岳西、临泉、嘉山3县。

民国38年(1949年)时,安徽省划分为10行政督察区,下辖1市、63县。民国77年(1988)7月,行政院公布《中华民国各省(市)县(市)行政区域代码》,为各省县市编定代码,该法规于民国94年(2005)10月停用。安徽省各县、市沿革情况如下:

安徽省
行政督察区 专署驻地 行政代码 县等级 县市 驻地(2023年4月) 北洋时期 沿革
省政府直辖 03040 不适用 蚌埠市 蚌埠市城区 (淮泗道) 民国19年(1930年)以前曾设有市政筹备处,因受战事影而结束。民国36年(1947年)3月公布《蚌埠市政府组织规程》[4],4月析凤阳县蚌埠镇置。
第一区 怀宁县 03002 二等 怀宁县 安庆市城区 安庆道
(驻地)
清代为安庆府附郭怀宁县,民国元年(1912年)1月裁府留县。
03003 一等 桐城县 旧城关镇(今桐城市城区) 安庆道
03004 五等 宿松县 宿松县驻地孚玉镇 安庆道
03005 四等 太湖县 太湖县驻地晋熙镇 安庆道
03006 五等 潜山县 潜山市驻地梅城镇 安庆道
03007 五等 岳西县 衙前街(今岳西县驻地天堂镇 (安庆道) 因地处中共红军活动区,为方便管理,于民国25年(1936年)2月析潜山、舒城、霍城、太湖4县边置县[5]。因地处岳之西,故名。
03008 六等 望江县 望江县驻地华阳镇 安庆道
不适用 不适用 安庆市 安庆市城区 (安庆道) 民国16年(1927年)析怀宁县城区置安庆市,民国19年(1930年)9月裁撤并回怀宁县。
第二区 六安县 03009 三等 舒城县 舒城县驻地城关镇 安庆道
03015 一等 六安县 六安市城区 分别属
淮泗道、
安庆道
清代为六安直隶州,民国元年(1912年)1月改置县。
03016 五等 霍山县 霍山县驻地衡山镇 分别属
淮泗道、
安庆道
03051 二等 霍邱县[6] 霍邱县驻地城关镇 淮泗道
03058 二等 立煌县 金家寨(今金寨县西南梅山水库区) (淮泗道、
安庆道)
民国21年(1932年)析霍山、霍邱、六安及河南省商城、始固等县边境置,属河南省。民国22年(1933年)4月改属安徽省[7]。以国军将领卫立煌名字命名。
不适用 不适用 英山县 湖北省英山县驻地温泉镇 分别属
安庆道、
淮泗道
旧属安徽省。民国25年(1936年)3月划归湖北省。
第三区 阜阳县 03047 一等 阜阳县 阜阳市城区 淮泗道 清代为颍州府附郭阜阳县,民国元年(1912年)1月裁府留县。
03048 三等 临泉县 沈丘集(今临泉县驻地城关镇 (淮泗道) 民国23年(1934年)9月析阜阳县西部置[8]。因县驻地濒临泉河,故名。
03049 四等 颍上县 颍上县驻地慎城镇 淮泗道
03050 四等 太和县 太和县驻地城关镇 淮泗道
03053 三等 涡阳县 涡阳县城区城关街道(旧城关镇) 淮泗道
03054 二等 亳县 亳州市谯城区(旧城关镇) 淮泗道 清代为亳州,民国元年(1912年)1月改置县。
第四区 宿县 03044 四等 灵璧县 灵璧县驻地灵城镇 淮泗道
03046 一等 宿县 宿州市埇桥区(旧城关镇) 淮泗道 清代为宿州,民国元年(1912年)1月改置县。
03052 三等 蒙城县 蒙城县驻地城关镇 淮泗道
03055 一等 泗县 泗县驻地泗城镇 淮泗道 清代为泗州直隶州,民国元年(1912年)1月改置县。
03056 六等 五河县 五河县驻地城关镇 淮泗道
第五区 嘉山县 03039 二等 凤阳县 凤阳县驻地府城镇 淮泗道
(驻地)
清代为凤阳府附郭凤阳县,民国元年(1912年)1月裁府留县。
03057 三等 盱眙县 江苏省盱眙县驻地太和街道 淮泗道
03059 六等 嘉山县 老三界(三界镇,今明光市东南三界镇 (淮泗道) 民国21年(1932年)11月析滁县、来安、定远、盱眙4县交界地置[9],因境内有老、中、小3座嘉山,故名。
03060 五等 天长县 天长市天长街道 淮泗道
03061 三等 滁县 滁州市琅琊区(旧城关镇) 分别属
安庆道、
淮泗道
清代为滁州直隶州,民国元年(1912年)1月改置县。
03063 五等 来安县 来安县驻地新安镇 分别属
安庆道、
淮泗道
第六区 芜湖县 03017 一等 芜湖县 芜湖市城区 芜湖道
(驻地)
03018 六等 繁昌县 芜湖市繁昌区驻地繁阳镇 芜湖道
03019 未定 当涂县 当涂县驻地姑孰镇 芜湖道 清代为太平府附郭当涂县,民国元年(1912年)1月裁府留县。
03020 二等 广德县 广德市驻地桃州镇 芜湖道 清代为广德直隶州,民国元年(1912年)1月改置县。
03021 六等 郎溪县 郎步溪(今郎溪县驻地建平镇 芜湖道 清代为建平县。因与热河特别区县名重名,民国3年(1914年)1月改名。因境内郎溪水得名[10]
03027 一等 宣城县 宣城市宣州区(旧城关镇) 芜湖道 清代为宁国府附郭宣城县,民国元年(1912年)1月裁府留县。
03028 四等 南陵县[11] 南陵县驻地籍山镇 芜湖道
03029 四等 泾县 泾县驻地泾川镇 芜湖道
不适用 不适用 芜湖市 芜湖市城区 (芜湖道) 国民政府初建立时,曾设置芜湖市政筹备处,民国19年(1930年)裁撤。
第七区 休宁县 03022 二等 歙县 歙县驻地徽城镇 芜湖道 清代为徽州府附郭歙县,民国元年(1912年)1月裁府留县。
03023 六等 黟县 黟县驻地碧阳镇 芜湖道
03024 三等 休宁县 休宁县驻地海阳镇 芜湖道
03025 五等 祁门县 祁门县驻地祁山镇 芜湖道
03026 五等 绩溪县 绩溪县驻地华阳镇 芜湖道
03031 六等 旌德县 旌德县驻地旌阳镇 芜湖道
03032 四等 宁国县 宁国市城区西南 芜湖道
03064 未定 婺源县 紫阳镇(今江西省婺源县城区蚺城街道 芜湖道 民国23年(1934年)7月改隶江西省,民国36年(1947年)6月17日复属安徽省。
第八区 铜陵县 03030 六等 太平县 黄山市黄山区仙源镇 芜湖道
03033 四等 贵池县 池州市贵池区(旧池州镇) 芜湖道 清代为池州府附郭贵池县,民国元年(1912年)1月裁府留县。
03034 六等 铜陵县 铜陵市城区 芜湖道
03035 六等 石埭县 池州市黄山区太平湖 芜湖道
03036 五等 东流县 东至县西北东流镇 芜湖道
03037 五等 至德县 秋浦镇(今东至县驻地尧渡镇东北西侧梅城村) 芜湖道 清代为建德县,因与浙江省建德县县名重名,民国3年(1914年)1月改名秋浦县。因唐代置秋浦县于此,故名[10]。民国21年(1932年)10月改今名。
03038 五等 青阳县 青阳县驻地蓉城镇 芜湖道
第九区 巢县 03010 四等 庐江县 庐江县驻地庐城镇 安庆道
03011 四等 巢县 巢湖市城区(旧巢城镇) 安庆道
03012 二等 无为县 无为市驻地无城镇 安庆道 清代为无为直隶州,民国元年(1912年)1月改置县。
03013 二等 和县 和县驻地历阳镇 安庆道 清代为和州直隶州,民国元年(1912年)1月改置县。
03014 五等 含山县 含山县驻地环峰镇 安庆道
03062 五等 全椒县 全椒县驻地襄河镇 分别属
安庆道、
淮泗道
第十区 寿县 03001 一等 合肥县 合肥市城区 安庆道 安徽省省会。清代为庐州府附郭合肥县,民国元年(1912年)1月裁府留县。
03041 四等 定远县 定远县驻地定城镇 淮泗道
03042 三等 凤台县 凤台县驻地城关镇 淮泗道
03043 三等 怀远县 怀远县驻地榴城镇 淮泗道
03045 一等 寿县 寿县驻地寿春镇 淮泗道 清代为寿州,民国元年(1912年)1月改置县。

行政区划年表

[编辑]
安徽省行政区划年表
说明:“?”表示不能确定其发生年份或月份,故放于最有可能的一年内,详见注释
西元 民国纪元 其他 行政区划变更
1912年 民国1年 60
  • 废安庆府留怀宁县(1月)
  • 废阜阳府留阜阳县(1月)
  • 废凤阳府留凤阳县(1月)
  • 废太平府留当涂县(1月)
  • 废宁国府留宣城县(1月)
  • 废徽州府留歙县(1月)
  • 废池州府留贵池县(1月)
  • 废庐州府留合肥县(1月)
  • 改六安直隶州为六安县(1月)
  • 改亳州为亳县(1月)
  • 改宿州为宿县(1月)
  • 改泗州直隶州为泗县(1月)
  • 改滁州直隶州为滁县(1月)
  • 改广德直隶州为广德县(1月)
  • 改无为直隶州为无为县(1月)
  • 改和州直隶州为和县(1月)
  • 改寿州为寿县(1月)
1913年 民国2年 60
1914年 民国3年 60
  • 建平县改名郎溪县(1月)
  • 建德县改名秋浦县(1月)
1915年 民国4年 60
1916年 民国5年 60
1917年 民国6年 60
1918年 民国7年 60
1919年 民国8年 60
1920年 民国9年 60
1921年 民国10年 60
1922年 民国11年 60
1923年 民国12年 60
1924年 民国13年 60
1925年 民国14年 60
1926年 民国15年 60
1927年 民国16年 60 1
  • 析怀宁县置安庆市(?)[12]
1928年 民国17年 60 1
1929年 民国18年 60 1
1930年 民国19年 60
  • 省安庆市入怀宁县(9月)

省芜湖市政筹备处(?)[13]

1931年 民国20年 60
1932年 民国21年 61
  • 析滁县、来安、定远、盱眙4县置嘉山县(11月)
1933年 民国22年 62
  • 河南省立煌县来隶(4月)
1934年 民国23年 62
  • 婺源县改隶江西省(7月)
  • 析阜阳县置临泉县(9月)
1935年 民国24年 62
1936年 民国25年 62
  • 析潜山、舒城、霍城、太湖4县置岳西县(2月)
  • 英山县改隶湖北省(3月)
1937年 民国26年 62
1938年 民国27年 62
1939年 民国28年 62
1940年 民国29年 62
1941年 民国30年 62
1942年 民国31年 62
1943年 民国32年 62
1944年 民国33年 62
1945年 民国34年 62
1946年 民国35年 62
1947年 民国36年 63 1
  • 析凤阳县置蚌埠市(4月)
  • 江西省婺源县来属(6月)
1948年 民国37年 63 1
1949年 民国38年 63 1

政府体制

[编辑]

省会[14]

[编辑]

民国元年(1912年)至34年(1945年)11月间,省会位于怀宁县安庆城(今安徽省安庆市城区)。北洋时期,因军阀混战,不少地方军政大员常驻交通重镇蚌埠,使蚌埠数度成为安徽省的临时省会。如民国3年(1914年)6月30日,袁世凯任命军阀倪嗣冲任安徽督军等省级军政行政长官的官邸设于蚌埠,直至民国9年(1920年)9月16日离任;民国14年(1925年)7月17日始至16年(1927年)春,北京政府的几任省政府也设在蚌埠;民国18年(1929年)5月15日至9月19日,10月21日至12月21日,出任的国民政府安徽省主席方振武、石友三也在蚌埠组建短命的安徽省政府。

民国26年(1937年)冬,因抗战形势恶化,省政府于民国27年(1938年)由怀宁迁往六安县(1月13日至6月7日,今安徽省六安市)。同年夏,日军进攻武汉,省政府又迁往立煌县金家寨(今安徽省金寨县西南梅山水库区)。民国32年(1943年)1月3日,因日军入侵,省政府由迁至立煌县叶集;1月5日,再迁至霍邱县李家北圩(今霍丘县城东北);1月19日(一说1月20日),省政府由复迁回立煌县。抗战结束后于民国34年(1945年)11月驻合肥县。因共军威胁,于民国37年(1948年)8月,再次南移怀宁县安庆城。民国38年(1949年)2月,因中共从三面包围怀宁,再东迁驻芜湖县。3月,省政府南迁休宁县屯溪镇(今安徽省黄山市屯溪区)。

省行政机构

[编辑]

宣统三年(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后,安徽巡抚朱家宝于11月8日宣布独立,自任安徽都督府都督。12月12日,省临时议会推选孙毓筠为都督,并于12月21日正式组建安徽军政府,下设军政、民政等4司。安徽各地先后建立的军政分府有庐州军政分府(11月19日)、芜湖军政分府(11月19日)等。民国元年(1912年)4月,置民政长,为全省民政长官,下设民政、财政各司。民国3年(1914年)5月改民政长为巡按使,巡按使公署下设政务、财政诸厅。民国5年(1916年)7月,改巡按使为省长。

民国16年(1927年)3月25日,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议决建立安徽省政务委员会。30日,武汉国民政府发布任命令。同月27日,蒋中正以国民革命军总司令的名义,另行设立省政务委员会,并发布任命令。7月25日,南京国民政府中央政治会议决议将安徽省政务委员会改组为省政府委员会。8月10日,省政府成立,设省政府主席1人、省政府委员9至15人,下置民政、财政各厅。

民国26年(1937年)后,因日军入侵,安徽省政府迁往大别山地区。民国34年(1945年)8月抗战结束,安徽省政府恢复其行政管辖区域。民国37年(1948年)8月25日,改组安徽省政府[15]。民国38年(1949年),因长江以北地区为中共解放军控制,安徽省政府迁往皖南。同年4月下旬,随着解放军进入皖南,安徽省政府至此消亡。

皖北行署、皖南行署

[编辑]

民国27年(1938年)4月15日(一说1940年3月9日[16]),国民政府行政院决定,在休宁县屯溪镇(今黄山市屯溪区)设立“皖南行政公署”。16日,皖南行署正式设立,名义上分辖已撤销原跨长江南北的第二专区,其江南属县及原第八、九、十3个专区所属的22个县。民国29年(1940年)3月23日,为精简机构,原第十专区所属6县直属皖南行政公署。同年8月6日,改原第九专区为第六专区,原第十专区为第七专区,仍领6个县,第八专区不动,民国34年(1945年)11月15日,撤销皖南行政公署。

民国37年12月4日,安徽省政府鉴于江北不少地区已入解放军之手,因应国共内战情势,决定重设皖南行署。在宣城正式成立,旋迁屯溪镇。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3月2日,并入迁驻屯溪镇的安徽省政府,至同年4月28日屯溪解放,与国统区的安徽省政府一同瓦解而消亡。

民国27年(1938年)11月10日,安徽省政府在临时省会立煌县成立“皖北行政公署”。名义上,统辖安徽江北、两淮地区40县。同年底,移驻寿县。次年2月,移驻定远。行署区域大部为中共抗日根据地、游击区或汪兆铭政权管辖下的沦陷区,行署主要在大别山以及日军未到达的部分县区,形同虚设。民国29年(1940年)2月2日,撤销皖北行政公署。

历任安徽省军政长官、省政府主席

[编辑]
安徽省都督
  • 孙毓筠(1912年3月 - 7月,1912年4月 - 7月由柏文蔚署理)
  • 柏文蔚(1912年7月 - 1913年6月)
  • 孙多森(1913年6月 - 7月)
  • 倪嗣冲(1913年7月 - 1914年6月)
安徽省将军
  • 倪嗣冲(1914年6月 - 1916年4月)
  • 张勋(1916年4月 - 1917年7月,1917年7月 - 9月由倪嗣冲署理)
安徽省督军
  • 倪嗣冲(1917年9月 - 1920年6月,1920年9月 - 1921年9月由张文生署理)
  • 张文生(1921年9月 - 1922年10月)
  • 陈调元
安徽省督理
安徽省督办
安徽省政府主席

参考文献

[编辑]

引用

[编辑]
  1. ^ 民国人口:研究史の整理と展望. [2012-10-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7-25). 
  2. ^ 第二节 清朝时期. 安徽省志·人口志.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3. ^ 行政院户口普查处编. 中华民国79年台闽地区户口及住宅普查报告. 台北市: 行政院户口普查处. 1992
  4. ^ 《国民政府公报》第2774号,民国36年3月15日,第5页。
  5. ^ 《国民政府公报》第1977号,民国25年2月21日,第5页。
  6. ^ 傅林祥,郑宝恒著《中国行政区划通史 中华民国卷》误作“霍丘县”。
  7. ^ 《国民政府公报》第1107号,民国22年4月17日,第3页。
  8. ^ 《国民政府公报》第1545号,民国23年9月21日,第7页。
  9. ^ 《国民政府公报》第998号,民国21年12月8日,第4页。
  10. ^ 10.0 10.1 《内务部改定各省重复县名及存废理由清单》。
  11. ^ 行政院主计处《中华民国各省(市)县(市)行政区域代码》误作南凌县
  12. ^ 据傅林祥,郑宝恒著《中国行政区划通史·中华民国卷》;《民国期间区划变动大事记》作1922年成立安庆市政筹备处
  13. ^ 未正式设市
  14. ^ 安徽省建省以來省會城市的變遷歷程. [2017-08-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7-06). 
  15. ^ 《中华民国史事日志》,1948,中华民国三十七年戊子。
  16. ^ [1][永久失效链接] 行政区划论坛“国府的省辖行署”。

来源

[编辑]
书籍
  1. 安徽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编:《安徽省志·建置沿革志》。
  2. 郑宝恒 著:《民国时期政区沿革》,湖北教育出版社。ISBN 9787535126610
  3. 傅林祥、郑宝恒 著:《中国行政区划通史·中华民国卷》,复旦大学出版社。ISBN 9787309056044
  4. 国史馆地理志编纂委员会 编:《中华民国史·地理志》,中华民国国史馆ISBN 957-9042-02-0
地图
  1. 联合勤务总司令部测量署 编:《中华民国分省地图》(1970年版),中华民国国防部情报参谋次长室。
  2. 中国地图出版社 著:《安徽省地图》(2005年版),中国地图出版社。ISBN 9787503128615
  3. Google地图

外部链接

[编辑]

参见

[编辑]
前任:
清朝 安徽省
中华民国中华民国 中华民国一级行政区
1912年-1949年
继任:
安徽省
继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 皖北行署区
继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 皖南行署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