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生 (佛教)
外观
佛教 |
---|
佛教大綱 佛教主題 佛教专题 |
卵生(梵語:aṇḍa-ja)[1],佛教術語,意為從卵殼中出生者,爲四生(四種眾生出生的方式)之一。[2]和生物學的卵生(Oviparity)和卵胎生(Ovoviviparity)概念基本相同。
概論
[编辑]卵生,意為有情從卵中破殼而生出,不同於化生(從空無中自然變化生出)、胎生(從母胎中生出)、濕生(如蚊蟲在濕潤處由濕氣生出),[2]如鸡、鸭、鹅、雁、孔雀、鹦鹉、部分的龍及大鵬金翅鳥等。[3]《大毗婆沙論》認為欲界天中的妙色鳥亦為卵生,只是其死亡後屍骸會被暴風捲往遠處,故不為天人所見。[4]
四生并非和“物种”或六道众生种类一一对应,如人與傍生四種生育方式皆有,其中世羅、鄔波世羅兩位阿羅漢即從鶴卵中而生[5]。《楞嚴經》亦認為遍布於各道中的阿修羅各有不同誕生方式,其中餓鬼道之阿修羅為卵生。[6]
参见
[编辑]參考文獻
[编辑]- ^ 丁福保. 四生. 《佛學大辭典》. 维基文库. 1922 (中文).
- ^ 2.0 2.1 慈怡法師主編. 〈四生〉. 《佛光大辭典》 (高雄縣大樹鄉: 佛光). 1988. ISBN 9789575433307 (中文(臺灣)).
- ^ 《阿毗达磨集异门足论》卷第九:若諸有情從卵而生,謂在卵[穀-禾+卵],先為卵[穀-禾+卵]之所纏裹,後破卵[穀-禾+卵]方得出生。此復云何?如鵝、雁、孔雀、[至+鳥]鵒、鸚鵡、春鸚、離黃、命命鳥等,及一类龍,一类妙翅,并一类人。復有所餘諸有情類從卵而生。謂在卵[穀-禾+卵]先為卵[穀-禾+卵]之所纏裹,後破卵[穀-禾+卵]方出生者,皆名卵生。
- ^ 《大毗婆沙論》卷一百二十:「問:欲界天中諸妙色鳥為卵生?為化生耶?若卵生者,彼命終已,應有尸骸,是則諸天應見穢色。然諸天眾於六處門常對妙境,如契經說,彼眼所見一切可愛,適意平等,乃至意所知亦爾。若是化生,前化生中何故不說?答:彼皆卵生。問:若爾,彼命終已,應有尸骸,云何諸天見穢色耶?答:彼命終未久,有暴風飄舉其尸,遠棄他處。」
- ^ 《大毗婆沙論》卷一百二十:「傍生人趣皆具四生。人卵生者。昔於此洲有商人。入海得一雌鶴。形色偉麗奇而悅之。遂生二卵。於後卵開出二童子端正聰慧。年長出家。皆得阿羅漢果。小者名鄔波世羅。大者名世羅。」
- ^ 《楞嚴經》卷九:「是三界中,復有四種阿修羅類。若於鬼道以護法力,乘通入空,此阿修羅從卵而生,鬼趣所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