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保羅男女中學:修订间差异
Liangent-bot(留言 | 贡献) |
小 →李莊月明樓 |
||
第169行: | 第169行: | ||
|- |
|- |
||
|一樓(1/F) |
|一樓(1/F) |
||
| |
|食堂、演講廳、美術室 |
||
|- |
|- |
||
|地下(G/F) |
|地下(G/F) |
||
第334行: | 第334行: | ||
*[http://www.lifein.hk/Education/SecondarySchDet.aspx?id=574&name=聖保羅男女中學 聖保羅男女中學資料] |
*[http://www.lifein.hk/Education/SecondarySchDet.aspx?id=574&name=聖保羅男女中學 聖保羅男女中學資料] |
||
== |
==參見== |
||
*[[香港中學列表]] |
*[[香港中學列表]] |
||
== |
==參考資料== |
||
{{reflist|2}} |
{{reflist|2}} |
||
2017年9月22日 (五) 10:54的版本
此條目應避免有陳列雜項、瑣碎資料的部分。 (2016年4月5日) |
St Paul's Co-educational College 聖保羅男女中學 | |
---|---|
地址 | 香港島中西區麥當奴道33號 |
类型 | 直接資助男女中學 |
创办日期 | 1915年 |
校長 | 潘紹慈先生 (2017-) |
副校长 | 郭盛毅先生、盧雪兒女士、 沈幼文女士 |
教師人數 | 128 |
学生人数 | 1228 |
校訓 | Faith, Hope and Love |
校友會 | SPCC Alumni Association |
佔地面積 | 約6250平方米 |
学校网址 | http://www.spcc.edu.hk/ |
22°16′34″N 114°09′32″E / 22.2760365°N 114.158797°E
聖保羅男女中學(St Paul's Co-educational College,或簡稱SPCC、St. Paul's Co-ed)是由香港聖公會創辦的男女英文中學。學校位於香港島中西區中環麥當勞道33號,[1]為著名的香港傳統名校之一。
聖保羅男女中學重視學生在多方面的發展。學校擁有各個領域的音樂團隊,亦定期舉行國際體育工作坊(英語:International Sports Workshop)。[2][3][4]
背景資料
聖保羅男女中學由聖保羅書院已故校長史超域牧師之妹嘉芙蓮(Kathleen Stewart)於1915年創立(當時名為「聖保羅女書院」)。早期只收女生,1918年成為香港第一間規定學生必須穿著校服的學校,至今該學校的女生校服仍然保留民國時期風氣,女生要穿著旗袍校服,甚為特色。1945年戰後復課,被聖公會短暫安排與聖保羅書院合併兼收男女學生,易名「聖保羅中學」,是香港首所男女同校學校。聖保羅書院其後於1950年在般含道香港大學聖約翰學院舊址復課,聖保羅中學則於後來改名「聖保羅男女中學」,維持男女同校制度至今。2001年向政府申請成為直接資助學校,成為首間直資中學。麥當勞道中學校舍被評為香港二級歷史建築。
聖保羅男女中學秉承聖公會辦學理念,以哥林多前書的「信、望、愛」作為校訓,培養學生追求卓越的精神。
男女同校歷史
香港男女同校的學校建立於英國殖民統治時期。聖保羅男女中學校於1915年成立是名為聖保羅女書院(St. Paul's Girls' College)。第二次世界大戰完結後,與本為男校的聖保羅書院(St. Paul's College)暫時合併。後來當聖保羅書院遷往香港大學聖約翰學院舊址授課後,聖保羅女書院維持男女同校,並更名為聖保羅男女中學(St Paul's Co-educational College)。
歷任校長
任期 | 校長 | Principal |
1915 | Mrs Martin (临时) | |
1916-1952 | 胡素貞 | Catherine Woo |
1952-1984 | 羅怡基 | B M Kotewall |
1984-1999 | 陳林雅尚 | Chen Lam Ngar Sheung |
1999-2004 | 潘鎮球 | Poon Chun Kau |
2004-2017 | 陳黃麗娟 | Chan Wong Lai Kuen Anissa |
2017- | 潘紹慈 | Poon Siu Chi Frederick |
校歌
在重要場合亦會齊唱校诗 。校詩的歌詞其實與香港聖公會屬下其他學校相同,沿用《學校根基歌》(We Build Our School on Thee, O Lord)曲詞,由G.T. Denham 作曲,Sebastian W. Meyer 於1908年作英文歌詞。全曲共分四節另加尾聲。
需注意的是,雖然歌詞相同,但即使同屬聖公會,各學校所採用的校詩曲調均不盡相同。
We build our school on Thee, O Lord,
To Thee we bring our common need;
The loving heart, the helpful word,
The tender thought, the kindly deed;
With these we pray Thy Spirit may
Enrich and bless our school alway.
We work together in Thy sight,
We live together in Thy love;
Guide Thou our faltering steps aright,
And lift our thoughts to heaven above:
Dear Lord, we pray thy Spirit may
Be present in our school alway.
Hold Thou each hand to keep it just,
Touch Thou our lips and make them pure;
If Thou art with us, Lord, we must
Be faithful friends and comrades sure:
Dear Lord, we pray Thy Spirit may
Be present in our school alway.
We change, but Thou art still the same,
The same good Master, Teacher, Friend:
We change, but Lord, we bear thy name,
To journey with it to the end:
And so we pray Thy Spirit may
Be present in our school alway.
校舍
聖保羅男女中學現時設有三個校舍,分別為麥當勞道校舍、李莊月明樓及堅尼地道校舍,另在附近的歌老打路設有健身室及室內游泳池,供校內學生上體育游泳課之用。
麥當勞道校舍
麥當勞道校舍是學校的主校舍,現時中一至中六均在麥當勞道校舍上課,並設有多個實驗室及於SIP新翼設有多個特別室。
主校舍旁有一座已經拆卸的校舍,原為聖保羅男女中學附屬小學(麥當勞道)的校舍,及後在聖保羅男女中學附屬小學合併後成為高小校舍。2008年為配合中學校舍擴建工程拆卸,中學新翼工程隨即展開,于2011年9月起啓用。新校舍設有多個實驗室、課室、游泳池以及宿舍。在新校舍落成啓用後,原有校舍亦將進行翻新工程,據悉工程包括裝修禮堂以及將原有五樓改建為圖書館。
麥當勞道校舍各樓層資料 (17-18)
樓層 | SIP | 羅怡基博士樓 | 胡素貞博士樓 |
---|---|---|---|
十樓 (10/F) | 小教堂 | -- | -- |
九摟 (9/F) | 特別室 W901, W902, W903 | -- | -- |
八樓 (8/F) | 特別室 W801, W802, W803 | -- | -- |
七樓 (7/F) | 特別室 W701, W702, W703 | 校友會辦公室 | -- |
六樓 (6/F) | 電腦室 | 教室 5C, 5D, 5E, 5F | 綠色天台 |
五樓 (5/F) | 籃球場、男女更衣室 | 教室 5A, 5B, 4A, 4B | 圖書館、特別室MR511 |
四樓 (4/F) | 水泵房 | 上層: 教室 4G, 4H, 4I, 特別室MR402, 6B, 禮堂上層入口 (前) 下層: 教室 4G, 4H, 4I, 6I, 6D, 禮堂下層入口 (前) |
教員室A,B,C、校長室、學生事務部、行政部、公共關係部、正門、校史文物廊、禮堂上層入口 (後) |
三樓 (3/F) | 禮堂後台 | 教室 6E, 6F, 6G, 6H | 教員室D、教室 6A、地理室、侍服器房、社工室、風紀室、紅場、醫療室、教員休息室、竹月堂展覽廊、
禮堂下層入口 (後) |
二樓 (2/F) | 校園電視台、學生會、儲物室 | 教室 6C,1A,1B,1C、演奏室、敲擊樂工作室 | 教員室E,F,G、電腦室、庶務部、資訊科技部、經驗學習辦公室 |
一樓 (1/F) | -- | 有蓋操場、纜車徑出口 | 音樂室A,B,C、音樂練習室、特別室MR101, MR107、會議室、美術室 |
閣樓 (M/F) | -- | 管理員宿舍、儲物室、水泵房 | 設計與科技室、女更衣室、體操室閣樓 |
地下 (G/F) | -- | 舞蹈室 | 體操室、乒乓球室、男更衣室 |
李莊月明樓
2011年落成啟用的東翼設有學生宿舍,可提81個宿位。 東翼校舍各樓層資料 (15-16)
九至十二樓(9-12/F) | 莊邱碧雲太夫人舍堂 |
八樓(8/F) | 物理實驗室 1&2、化學實驗室1&2、特別室 E805 |
七樓(7/F) | 教室 3F, 3G, 4C, 4D, 4E, 4F |
六樓(6/F) | 教室 2G, 3A, 3B, 3C, 3D, 3E |
五樓(5/F) | 教室 2A, 2B, 2C, 2D, 2E, 2F |
四樓(4/F) | 停車場、財務部 |
三樓(3/F) | 綜合科學實驗室1&2、生物實驗室1&2 |
二樓(2/F) | 課室1D,1E,1F,1G |
一樓(1/F) | 食堂、演講廳、美術室 |
地下(G/F) | 室內體育場 |
堅尼地道前校舍
由於麥當勞道校舍工程已經到達尾聲,所有中一班別已遷回麥當勞到校舍上課,此校舍已經歸還予政府。
堅尼地道校舍本為聖保羅男女中學附屬小學(堅尼地道)的校舍,後來聖保羅男女中學附屬小學合併後成為初小校舍,最後在聖保羅男女中學附屬小學搬往黃竹坑新校舍後被聖保羅男女中學租用作中一及兩班預科班的課室,现在由于主翼翻新已经完成,这校舍已经没有班别在裏面上课了。該校舍在麥當勞道新翼建築完成後已經歸還。
堅尼地道校舍建於1935年,由香港日資公司捐建,用作安置原於堅尼地道12號的香港日本人小學。校舍設有禮堂、6間課室及4間教員宿舍房間。香港日治時期過後,該校舍先後被多間學校使用:
- 英皇書院(1946年至1949年)
- 皇仁書院(1947年至1950年)
- 官立漢文高級中學(今金文泰中學)(1946年至1961年)
- 堅尼地道小學(1961年至1991年)
- 香港國際學校(1991年至1999年)
此後校舍便由聖保羅男女中學附屬小學及聖保羅男女中學使用。該校舍已被古物古蹟辦事處列為一級歷史建築。
堅尼地道校舍各樓層資料
二樓(2/F) | 教員室B,C、社工室、課室 1A, 1B, 1C, 1D, 1E、電腦室,特別室 KR202 |
一樓(1/F) | 籃球場、禮堂、課室1F, 1G、小賣部、綜合科學實驗室 |
地下(G/F) | 教員室、操場、特別室G02, G03、美術室 |
歌老打徑學校專用室
歌老打徑學校專用室資料
室内游泳池 |
特別室A101-A102,A104 |
舞蹈室暨特別室A107 |
健身室A103 |
專題研習室A105,A106 |
學生成績
香港中學文憑試(DSE):
2013:有一名7科5**狀元(數學延伸5**、西班牙語A)。
2014:有三名7科5**狀元(其中至少1位數學延伸5**),是全港最多。[5]
2015:有三名6科5**尖子。
2016:有一名7科5**狀元,四名6科5**尖子。
2017:有兩名7科5**狀元,是全港最多;及三名6科5**尖子。
國際預科文憑考試(IB):
2016: 平均分為40.8(滿分45),為全港最高,高出全球平均分30.07約11分;並有八位44分尖子、以及四位43分尖子。
2017: 平均分為41.1(滿分45),為全港最高,高出全球平均分30.00約11分;並有七位45分狀元、八位44分尖子、以及十三位43分尖子。
課程
除了本地課程(香港中學文憑考試)外,該校亦提供國際文憑大學預科課程(International Baccalaureate Diploma Programme,IBDP),為期兩年,相等於新高中中五及中六兩級,課程受國際文憑組織而非香港政府教育局管理。校方期望此課程能為同學提供本地課程外的另一選擇。因應國際文憑大學預科課程只是為期兩年,校方對修讀課程的學生提供一個相等於中四級的一年制國際文憑大學預科課程銜接課程,以協助同學適應國際文憑大學預科課程以論文及討論為主的教學方式。
著名/傑出校友
演藝、文化界;
- 陳百強 — 80年代著名已故歌手
- 李偉安 — 著名鋼琴家
- 鄒凱光 — 香港編劇、導演、商業電台節目主持人
- 陳啟泰 — 前無綫電視和亞洲電視藝員
- 郭偉亮 — 歌手
- 雷頌德 — 音樂人
- 關正傑 — 歌手
- 側田 — 歌手
- 林敏驄 — 填詞人
- 莊靜而 — 前無綫電視藝員,現從商
- 陳司翰 — 藝人
- 莊梅岩 — 編劇
- 王者匡 — Harry哥哥、兒童節目主持
- 羅尚正 — 音樂人
- 鮑以正 — 音樂人
- 鍾一諾 — 音樂人、組合鍾氏兄弟主音歌手、香港中文大學公共衛生學研究助理教授
- 陳雋騫 — 音樂人,電台節目主持人
- 潘秀瓊 — 著名女歌手
- 林帆 — 著名女歌手
- 李浩林 — 無線電視節目主持人
- 官美如 — 指揮家
- 蘇恩磁 — TVB女藝人
- 李璧琦 — TVB女藝人
- 黃日珩 — 聲樂家—男低中音、指揮、現任學士合唱團音樂總監、聖保羅男女中學高級混聲合唱團、校友合唱團指揮
- 文雋 — 香港資深電影人
- 張寶兒 — 香港女主持及演員
張寶欣- 張寶兒胞妹, 2017年度香港小姐競選 big big channel最受歡迎香港小姐
醫學界;
- 李家仁[6] — 著名兒科醫生、歌手
- 鄧惠瓊,SBS,JP— 前香港醫學專科學院主席,前香港大學醫學院院長
- 李健鴻,MBE — 前香港醫務委員會主席,前香港醫學會會長
- 羅智峰 — 香港醫學會義務秘書,前任前線醫生聯盟主席
- 馬紹鈞 — 養和醫院臨床病理及分子病理主任
- 胡興正[7] — 已故腸胃肝臟科名醫
- 譚一翔 — 香港兒科醫生、瑪麗醫院前兒科顧問醫生
司法界;
教育界;
- 劉遵義,GBS,JP — 前行政會議成員,前香港中文大學校長,史丹福大學榮休講座教授,中華民國監察院首任院長于右任的外姪孫
- 潘宗光,GBS,OBE,JP — 全國政協委員,前香港理工大學校長
- 錢大康,BBS,JP — 香港浸會大學校長
- 楊綱凱 — 香港中文大學敬文書院長及物理學講座教授
- 莫毅明 — 香港大學數學系教授及數學研究所所長
- 陳弘毅,SBS,JP— 基本法委員會委員、香港大學法律學院教授及前院長
- 鄭慕智,大紫荊勳賢,GBS,OBE,JP — 香港教育統籌委員會主席,前香港浸會大學校董會主席,前香港立法會議員
政界及公共事業界;
- 劉迺強 — 基本法委員會委員、全國政協委員
- 利德蕙 — 加拿大國會首位亞裔參議員,前多倫多大學校監(首位華裔校監)
- 張建東,GBS,OBE,JP — 前行政會議成員、香港科技大學校董會主席、前香港機場管理局主席
- 周梁淑怡,GBS,OBE,JP — 全國政協委員,自由黨主席、前香港旅遊發展局主席,前行政會議成員,前立法會議員(新界西)
- 黃英琦,JP - 前區議員及市政局民選議員
- 陳嘉琪 - 教育局前副秘書長(課程發展)(1975年畢業)
商界、金融及會計界;
- 李家祥,GBS,OBE,JP — 全國政協委員,前立法會議員(會計界),前香港會計師公會會長
- 何炳祐 — 金寶湯亞洲董事長
- 李澤鉅 — 全國政協常委,長江實業副主席兼董事總經理,亞洲首富李嘉誠的長子
- 李澤楷 — 電訊盈科主席
- 黃子欣,GBS,MBE,JP — 偉易達集團有限公司主席兼集團行政總裁
- 汪穗中,SBS,JP — 德昌電機控股有限公司主席兼行政總裁
- 陳啟宗,大紫荊勳賢 — 恒隆集團及恆隆地產有限公司主席兼董事長
- 鄧日燊,SBS,BBS,JP — 景福集團董事局副主席、鄧肇堅爵士的兒子、商業電台非執行董事
- 蔡冠深,GBS,JP — 全國政協委員,香港中華總商會會長,新華集團主席
- 馮鈺斌,JP — 香港永亨銀行董事長兼行政總裁,慈善家馮堯敬的兒子
- 高鼎國 — 瑞士英納格(Enicar)中國區總經理,慈善家李惠利的外孫
- 黃元山 — 團結香港基金副總幹事兼公共政策部主管
- 王良享 — 星展銀行財資市場部董事總經理
傳媒及其他界別;
- 吳嵩 — 馬評人
- 李汶靜 — 已故無綫新聞主播
- 黃明樂 — 《港孩》作者,曾任政務主任、梁家傑特首選舉競選經理
- 廖立暉 — 加拿大烈治文山市議員,著名中文電台節目主持
- 董趙洪娉 — 全國政協副主席、前香港行政長官董建華夫人
- 嚴迅奇,JP — 建築師
- 翁偉業 — 香港宣教士、國際基督徒學生福音團契(IFES)前東亞區主任
- 陸宇光 — 香港電台節目主持及監製
[鐘培生]—香港電子競技公司C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