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對逃犯條例修訂草案運動過程 (2021年2月)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Shwangtianyuan留言 | 贡献2021年2月18日 (四) 16:27 →‎王振民表示愛國者治港是一國兩制應有之義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反對逃犯條例修訂草案運動過程
2019年 尚未開始 3月至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2020年 1月 2月至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2021年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11月 12月
2022年1月或以後

反對《逃犯條例》修訂草案運動在2021年2月仍然持續。英國和澳洲政府先後提醒國民在香港不再承認雙重國籍

1日

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案 排隊黨收錢通宵霸位

壹傳媒集團創辦人黎智英涉嫌觸犯《香港國安法》,早前獲高等法院批准保釋,律政司提出上訴,終審法院聽完雙方陳詞,押後裁決,黎智英繼續還柙。

壹傳媒集團創辦人黎智英涉嫌觸犯《香港國安法》,早前獲高等法院批准保釋,律政司就如何正確演繹國安法下的保釋條文提出上訴,終審法院聽完雙方陳詞,押後裁決。黎智英繼續還柙。而眾新聞揭發在凌晨時分,已經有大批南亞裔人和菲律賓人在終審法院外排隊,不過取得入席籌號便離開現場。東區區議員鄭達鴻質疑是否有人僱人排隊。[1]而一名在門外排隊的菲律賓人承認,有人邀請他「開工」到該處排隊,並給了排隊人士每人1000元。融樂會認為有關安排是阻止真正關注案件的人入內聽審,譴責給錢及收錢的人。[2]

2日

鄧炳強公布2020年警方共拘捕97名涉嫌違反《香港國安法》的人士

警務處處長鄧炳強在立法會保安事務委員會視像會議中表示,2020年警方共拘捕97名涉嫌違反《香港國安法》的人士,包括55名參與民主派初選人士,以及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等,被捕人士分別涉嫌分裂國家、顛覆國家政權、勾結外國勢力及恐怖活動等,當中8人已被檢控。至於反修例风波,截至2020年12月底,共有10200人被捕,當中有4成報稱學生,近2450人受檢控,940多人完成司法程序,190多人監禁。鄧炳強强调,2020年警方嚴正執法,加上法庭對相關案件有具阻嚇力的判決,以及《香港國安法》實施,令反修例相關罪行減少,顯示治安轉趨平穩,社會秩序恢復穩定,警方會嚴防違法活動死灰復燃,及防範「孤狼式」襲擊[3]。新民黨立法會議員容海恩表示社會運動及暴動案件牽及毒品和有藏毒問題。他回應指無證據顯示反修例運動被捕人士與毒品有聯繫,不過他亦形容示威現場氣氛是「成班人一齊衝出去、掟汽油彈,心理亢奮程度同食咗毒品都類似」。[4]而他出席年度記者會,表示警方來年首要任務是維護國家安全,嚴防違法活動死灰復燃,並透露將採購小型「水炮車」在狹窄的街道使用,試用催淚水槍和胡椒球彈水槍。[5]當記者問到警員操守時,他 指警員需要「知法犯法」,到10分鐘後主動澄清,想說警員需要「知法守法」。[6]

林鄭月娥再就放寬BNO申請入籍資格回應

林鄭月娥再就放寬BNO申請入籍資格回應,指摘英國政府違背承諾,是「政治包裝,滿口歪理」,為持有BNO的港人提供在英居留權和入籍的路徑。對於有人認為英國作為大經濟體,不會在乎從香港得到的好處,林鄭指香港一直是英國重要的外來投資來源地,英國的地產發展商也明顯視港人為主要銷售對象[7]

3日

美籍銀行家襲警案 辯方申終止聆訊

自由亞洲電台報道,35歲美籍銀行家被控在2019年12月7日於港鐵銅鑼灣站襲擊一名休班警,被控襲警及交替的普通襲擊罪。案件在東區法院開庭期間,辯方指當日車站內的部分閉路電視片段因警方行動而被港鐵公司刪除,認為審訊會對被告不公平,因此申請終止聆訊。而警方書面承認他們銷毀了第一組閉路電視片段,只向法庭提供第二組閉路電視片段。另外,辯方向法院提交申請,指案件中原告警員有違法的大量證據,包括向主要證人以現金頒「好市民獎」。[8]

港大學生會放映《地厚天高》 校方未阻

香港大學學生會舉辦紀錄片《地厚天高》放映會合共三場,校方早前表明會出動保安人員阻止。首次放映會有約70名學生到場參與,校方人員未有阻止。而舉辦單位要求檢查學生證,現場學生及傳媒亦須登記才能進入。[9]

4日

教育局就維護國家安全及國家安全教育公布指引及課程安排

教育局向學校發出通告,表示因應《香港國安法》實施,已更新課程指引及教學資源,以及要求學校落實具體措施,應對學生可能在校內或校外參與和發起具政治訊息的活動。如學生在校內叫口號和拉人鏈等,要立即勸止及提醒,指出如有懷疑涉及違法行為或有需要的話,可諮詢警區的警民關係主任,如遇嚴重或緊急情况甚至可「請即報警」,並「將涉嫌違法行為、人物和詳情作紀錄」。[10]

局方要求學校在兩個學年內全面落實國家安全教育,並成立落實國安教育工作小組,每年需遞交工作報告,強調「涉及國家安全的議題沒有爭辯或妥協的空間」,教師必須令學生明白維護國安是國民的責任,不可以向學生宣揚個人政治立場,以及直接或間接鼓動或默許學生參與校外政治活動等。在校內,需要確保要求建築物、課室、壁報板等地方不可展示涉及危害國家安全的內容,亦須禁止任何人士攜帶違規的物件回校。而教學層面,多個正規學科亦需要滲入國安內容,如小學常識科、中文科,至高中的中史、歷史、經濟、企會財、地理科及生物科等。[11]

前教育界立法會議員葉建源批評教育局未有諮詢教育界,也沒有舉行記者會交代,認為做法有違常理。而有關指引涵蓋範疇太大。會讓中小學的校長和老師感到壓力。民間法律評論團體「法夢」成員黃啟暘認為會威脅學校的學術自由。[12]

加拿大宣佈香港和加拿大當地畢業生將可申請3年工作簽證

加拿大政府宣佈,在過去5年於加拿大大專畢業或持同等外國學歷的香港人,可申請最長為期3年的工作簽證,措施適用特區護照或英國國民(海外)護照(BNO)持有人。[13]不過因疫情關係,在加拿大境外港人須要當地雇主聘請,並依照當地公共衛生要求才能入境。

政府计划修例規管「起底」行为

香港特首林鄭月娥在立法會出席答問會時表明會進行5項立法,其中包括修例規管「起底」行为。林鄭表示,在過去兩年社會動盪,加上2019冠状病毒病香港疫情肆虐,她見到網上充斥「起底」、發表仇恨及歧視性言論,或發布假新聞等問題。她指世界各地政府均以行政手段或立法應對相關問題,由於議題有一定敏感性,政府會研究其他國家及地方的處理方法,難以在短期內提出全面的立法建議,但會先處理較迫切的「起底」行為[14]

5日

中聯辦举办新春“云酒会” 駱惠寧致辭指「一國底線更牢」

下午5时,香港中聯辦举办2021年新春酒会。因2019冠状病毒病疫情影响,此次酒會改在網上舉行。香港中联办主任骆惠宁在致辞中分享了自己履职一年多来的“四个难忘瞬间”,其中一项包括香港国安法落地实施。骆惠宁指出,过去一年的香港之“变”,是拨乱反正。他说,把“变形”和“走样”的都纠正过来,“一国两制”必将沿着正确的方向行稳致远。他在致辞中提出了香港未来的“四个判断”,即“一国两制”的方针不会变,堅持「愛國者治港」,堅守「一國」原則,及「落實中央全面管治權」。其次是堅決執行《港區國安法》,表示宪法、基本法赋予的各项权利不会变,拒絕落入泛政治化的漩渦;第三點是大家习惯的生活方式不会变、自由市场优势和面向世界的格局不会变。第四個判斷是香港融入國家及大灣區發展機遇。[15]他最后说“有習主席和中央的關心支持,有偉大祖國做堅強後盾,有特區政府和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陰霾終將被驅散,香港這個家一定會變得更好!”[16][17]

其後特首林鄭月娥、全國政協副主席董建華及梁振英亦有以普通話發表新春祝語。其中林鄭形容“真金不怕紅爐火”,面對境外勢力下的種種批評和制裁,她和同事不會受到威嚇,定當不辱會維護國安的使命,以忠誠勇毅的決心全面落實香港國安法。[18]

女護士「起底」警員个人资料被判服務令

一名25歲兼職女護士區婉泓在2019年8月13日於九龍第一皮膚專科中心使用該專科中心的電腦,並在未經中心同意,於其個人Instagram帳戶披露屬於一名就诊警員的姓名、香港身份證號碼、出生日期和電話號碼,並以「哩個死黑警又嚟睇醫生」為標題。此前女護士已承認不誠實獲益而取用電腦和披露未經資料使用者同意而取得個人資料兩罪,而被告因案件失去從事5年的護士兼職,九龍城裁判法院判处區婉泓240小時社會服務令[19]

6日

鄭若驊質疑個別傳媒偏頗報道律政司檢控理據

律政司司長鄭若驊在網誌表示,不點名批評個別媒體自2020年開始,使用偏頗的字眼形容律政司在刑事案件中作出的上訴或覆核。她認為有關的報道是忽視律政司提出的理據,甚至法庭在判決書陳述的理由。強調律政司有責任確保檢控工作執行妥當,秉持最高的標準向法庭提出覆核或上訴。她又根據《刑事訴訟程序條例》,指去年提出17宗刑罰覆核申請,已裁決的12宗申請中,11宗申請得直。[20]

鄧炳強堅稱「假消息」破壞警民關係

市民在電台節目斥警員禮貌和表現轉差,有時更會「發爛渣」,要求警務處處長鄧炳強跟進。鄧炳強否認警隊表現轉差,反指網上有不少「假消息」破壞警民關係,例如8.31太子站襲擊事件死人。民主黨主席羅健熙批評鄧炳強「活喺自己謊言世界」。[21]他亦透露反修例相關的被捕人士中,只有19人接受了警司警誡,認為是與網上一些說法,教他們被捕後不要說話有關。[22]

黎智英保釋下週頒判詞 人民日報:叛國亂港,命運早已寫定

終審法院下周二將會就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被指違反國安法上訴保釋案宣讀判詞,中國黨媒《人民日報》評論以《叛國亂港黎智英,命運早已寫定》為題,指黎智英為「美西方勢力的『資深代理人』」,是插手香港事務的「工具人」,形容他已經窮途末路並徹底失去民心和利用價值,成為隨用隨棄的『棄子』只是早晚的事,而黎智英的「命運」早已寫定,表示「法理昭昭,叛國亂港又豈會有好下場」。[23]

7日

網台主持「傑斯」再次被捕 被控 4 項作煽動行為罪

警方國安處再次拘捕網台主持「傑斯」,涉嫌「作出具煽動意圖的作為」罪。[24]據了解,控方指控傑斯透過網上言論發表煽動言論,包括希望特首林鄭月娥「死全家」、企圖將香港與內蒙古獨立為族群、鼓吹使用暴力、對中國共產黨作出不當批評和形容五星旗「極權」、「獨裁」等,認為是對國家政權作出扭曲性質的批評。總裁判官蘇惠德拒絕被告保釋,案件押至5月10日再訊。[25]

8日

首宗國安法案件不設陪審團

2020年7月1日,一名被告涉於駕駛插有「光時」旗的電單車撞向警員,其後被控「煽動他人分裂國家罪」,為首個被國安法起訴的人士。消息指律政司司長鄭若驊將引用《港區國安法》第46條「保障陪審員及其家人的人身安全」,及 「若審訊在有陪審團的情況下進行,有可能會妨礙司法公義妥為執行的實際風險」(real risk that the due administration of justice might be impaired),該案件不會有陪審團,只會由三名國安法指定法官審理。[26]

香港民主運動獲提名諾貝爾和平獎 江樂士形容只有香港警隊才有資格獲得

早前美國民主黨參議員魯比奧(Marco Rubio)和眾議員麥戈文(James McGovern)等9人去信諾貝爾委員會,提名「香港民主運動」角逐諾貝爾和平獎。而兩名挪威國會議員亦提名了李柱銘角逐諾貝爾和平獎。前刑事檢控專員江樂士發公開信致函挪威諾貝爾委員會主席安達臣,批評美國國會兩院議員包庇本港暴力示威者,並癱瘓香港政府運作,從而削弱中國實力。反指香港警察才值得獲諾貝爾和平獎,形容警察才是「真英雄」(Real Hero),認為他們以英勇、專業和克刻面對挑戰,包括控制「暴徒」和成功「止暴制亂」,為街頭同香港人帶來和平,穩定的生活。[27]

9日

黎智英保釋決定被宣判撤销

黎智英從囚車步入终审法院
警方在粉嶺檢爆炸品

终审法院宣判,5名法官一致裁定律政司上訴得直,撤銷黎智英保釋決定。終院認為,高院批准黎智英的保釋時,錯誤引用了首名涉違反《港區國安法》的被告唐英傑一案中的法律原則,而該案同時亦錯誤詮釋涉及保釋的第42(2)條文,誤解新門檻要求的性質和效力[28]

在開庭前約有40名市民在庭外排隊等候,當中包括歐盟駐香港辦事處副辦事處主任Charles Whiteley(韋理斯)、社民連曾健成、天主教香港教區榮休主教陳日君樞機、壹傳媒行政總裁張劍虹和社運人士「王婆婆」王鳳瑤等人,秩序大致良好,現場未見有多名南亞裔市民代為排隊。有旁聽的市民表示希望能入場支持黎智英,故特意提早超過12小時「露宿」法庭門外排隊,批評法庭保安沒有趕絕排隊黨。庭外亦有約10名支持建制的市民在示威區舉標語及叫口號。[29]

警方在粉嶺檢爆炸品

警方在粉嶺榮福中心檢獲23.5公斤炸彈原料、大批武器、一批寫有「光復香港 時代革命」等政治口號的單張及大批護甲。兩名男子涉嫌串謀製造炸藥、無牌管有槍械、藏有攻擊性武器而被捕。組織罪案及三合會調查科(O記)稱有情報顯示,有人打算於農曆新年前提供爆炸原料予本地激進暴力分子血腥抗爭,製造爆炸場面,形容是「企圖衝擊法治經濟民生」,而達到政治訴求。其後又稱雖然目前沒有證據,但擔心會出現「孤狼式」襲擊。[30]

10日

鄒家成被指涉及2019年七一立法會暴動案被捕,到晚上9時許獲准保釋

澳洲指香港不再承認雙重國籍

英國駐港總領事館提醒國民在香港不再承認雙重國籍,在當地不獲該國領事保護後,澳洲亦更新對香港的旅遊指引,指香港不再承認雙重國籍,提醒擁有中國、澳洲雙重國籍的國民,如果在香港想被視為澳洲人,需要到入境處登記進行變更國籍的申請。[31]

政府宣佈向7名早前遭美國財政部制裁的警隊人員頒發獎狀

政府今天刊憲,向7名早前遭美國財政部制裁的警隊人員,包括警務處前處長盧偉聰、現任處長鄧炳強、副處長(國家安全)劉賜蕙、國家安全處處長蔡展鵬、助理處長(國家安全)簡啟恩江學禮,以及國家安全處高級警司李桂華,頒發行政長官公共服務獎狀。典禮在禮賓府宴會廳舉行,由特首林鄭月娥頒發獎狀。[32]

鄒家成被加控暴動罪 涉前年七一衝擊立法會

參與民主派初選而被捕的55名成員,早前涉違「港版國安法」下的顛覆國家政權罪,他們均須到警署報到,其中鄒家成其Facebook專頁指,他被加控一項暴動罪,指涉嫌參與2019年7月1日佔領立法會,在青衣警署扣留,到晚上9時許獲准保釋。[33]

11日

《入境條例》倡入境處長可拒乘客出境 大律師公會:令人不安

立法會正在審議《2020年入境(修訂)條例草案》,當中包括加入新訂第6A條,保安局局長可以賦權予入境處處長等人,指示某運輸工具不可運載某人和提供乘客等的資料。大律師公會發聲明,相關修訂可賦權入境處處長禁止任何人,包括香港市民離開香港,變相限制市民在《基本法》下賦予的旅行及出入境自由,難以理解是次修訂的目的。[34]

12日

中联办副主任陳冬到西區警署拜年

香港中聯辦副主任陳冬西區警署向前綫警員拜年。据西區少年警訊在YouTube頻道分享的一段小記者楠楠的採訪片段显示,小記者問陳冬會不會掛念家人,陳冬則回應指非常想念家鄉的親人,但同事的工作崗位在香港,强调「香港也是我們的家,我們大家一起愛護香港、守護香港,就是讓這個家變得更好」[35]

15日

鄭若驊就國安法、「起底」行為刑事化表态

律政司司長鄭若驊表示,香港國安法明文保障人權和法治,并表示国安法实施后,香港整個社會平穩下來由亂及治,整體是好的。她又说,有些人故意或者是由於不清晰而對《國安法》錯誤理解。针对政府研究將「起底」行為刑事化,鄭若驊表示,律政司會配合相關政策局起草工作,如果有法律意見會提交[36]

鄧炳強表示正研究引入低殺傷力武器以降低武力

警務處處長鄧炳強長洲警署慰問同袍时表示,警方已推出了兩個武器,包括催淚水槍胡椒球彈手槍,目的是使用真槍以外的武器以降低武力,至於其他裝備仍在研究中。早前有消息指,警方已購入電槍測試,研究是否引入為警方裝備使用[37]

警方譴責《蘋果日報》誤導讀者

警察公共關係科總警司郭嘉銓去信《蘋果日報》總編輯羅偉光,指有關警方採購裝備的報道,其中一篇《向美購衝鋒槍港警濫捕遭cut單》是惡意抹黑警方的執法工作,另一篇《警擬用國產手槍可射15發》報道,更誣衊警方「制服市民時「未必只開1槍,可以連開4、5槍」,有關描述毫無事實根據,誤導讀者。郭嘉銓在信中指,《蘋果日報》不單漠視個別國家對香港的無理制裁,反而以偏頗失實的指控誣捏警方依法執法的拘捕行動。警方又強調,警隊有嚴謹的武力使用守則,人員所使用的武力必定是為完成合法任務而須使用的所需最低武力。在採購裝備上,警方回覆時已清楚指出,警隊一直依照既定政策、程序及守則,視乎行動需要採購合適的裝備,確保其符合安全標準。而《蘋果日報》以偏頗的報道煽動仇警情緒,製造恐慌,破壞警隊的專業形象,警方深表遺憾,並予以嚴厲譴責[38]

16日

法院開審8.18非法集結案

西九龍法院開審2019年8月18日「煞停警黑亂港 落實五大訴求」集會未經批准集結案,預計審期10天,9名被告包括黎智英、李柱銘、何俊仁、李卓人、梁國雄、吳靄儀、梁耀忠、何秀蘭及區諾軒,他們被控一項組織未經批准集結及一項參與未經批准集結罪。其中區諾軒及梁耀忠已認罪,而其餘7名被告則否認控罪。由於辯方臨時表示要呈交專家報告,法庭將案押後至17日繼續[39]

英國更新香港營商指引 刪「國際金融中心」字眼

英國外交部更新香港營商指引,在香港經濟概况一欄刪去「國際金融中心」的字眼,改為「區域樞紐(regional hub)」。指引提到《港區國安法》落實後,4名民主派立法會議員被取消資格,是中方第3次違反《中英聯合聲明》,而原定2020年9月舉行的立法會選舉也被政府以新型肺炎疫情為由而推遲,部分企業僱員參與示威活動和表達的政見會受到中方的壓力。不過在反洗黑錢一欄中,保持形容“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仍然是不合法及合法金融的目標。”[40]

17日

律師助理涉助12港人偷渡被捕

警方國安處檢控一名29歲律師助理,指他涉嫌串謀黎智英,協助12港人之一的李宇軒越邊境到台灣。另外,警方指控他串謀黎智英,其助理Mark Simon及流亡海外的「攬炒巴」劉祖迪,利用Stand With Hong Kong團隊(即前「攬炒團隊」)請求外國或境外機構制裁中國及香港特區政府,違反《港區國安法》。被告被控一項「串謀勾結外國或者境外勢力危害國家安全」及「串謀協助罪犯」罪,下午押解西九龍裁判法院提堂。[41]消息指警方在調查期間曾要求銀行凍結該人屬滙豐銀行的海外離岸戶口。[42]

另外,警方在16日晚上於赤柱監獄拘捕黎智英,涉嫌協助李宇軒潛逃至台灣。[43]

黃學禮阻差辦公案 首度限記者聽審

沙田區議員黃學禮被控2019年8月7日凌晨在包圍深水埗警署行動期間遭警員制服,事後被控阻差辦公,案件在西九龍裁判法院正式開審。法庭原本安排7名記者可以進入法庭,但早上法院保安聲稱要保護匿名作供警員A,加上屏風無法完全遮掩其容貌為由,突然禁止部分已取籌的記者入內,當中包括《蘋果日報》及《立場新聞》記者,是法院首次以此為由拒絕記者進入法庭。經過其他媒體的記者周旋近兩小時,記者在警員作供完畢後才能獲准入內。[44]

18日

黎智英申請保釋被拒

黎智英就欺詐罪與《港版國安法》控罪,向高等法院申請保釋。其大律師在庭上決定,撤回關於欺詐案的申請,只集中處理《港版國安法》控罪的保釋要求。當法官宣布拒絕保釋申請後,一直坐在律師席的黎智英女兒失聲痛哭,並待散庭後轉身走到犯人欄外,和黎隔着玻璃手按手講了幾句話,而黎的其他家人欲上前到犯人欄,但被法庭職員阻止[45]

王振民表示愛國者治港是一國兩制應有之義

清華大學國家治理研究院院長、港澳研究中心主任、香港中联办前法律部部长王振民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表示,「愛國者治港」是「一國兩制」的應有之義和核心內容,是建立健全、發展完善特別行政區政治制度和體制必須遵守的根本原則。他表示,中國要嚴格落實「愛國者治港」,確保香港特區政權任何時候都掌握在愛國者手中,并表示「愛國者治港」,是要誠心誠意接受香港已經永久回歸祖國的事實,效忠中國及其香港特區,自覺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反對任何分裂國家的行為;要尊重、承認國家主體實行的中國共產黨領導的體制和社會主義制度,國家不會改變香港的資本主義制度,他們也不要試圖改變國家主體實行的政治制度和體制;要尊重國家憲法和香港《基本法》,承認、接受國家和香港特區的憲制秩序;要以中華民族一員的身份為驕傲和榮耀,堅定地與祖國站在一起,與全國人民同甘共苦,自覺助力民族復興偉大進程,不做任何損害國家利益的事情[46]

參考資料

  1. ^ 黎智英香港國安法案:終審法院押後裁決保釋申請. BBC. 2021-02-01 [2021-02-04]. 
  2. ^ 黎智英案排隊黨 認每人收1000元通宵霸位. 眾新聞. 2021-02-04 [2021-02-04]. 
  3. ^ 去年97人涉違國安法被捕 鄧炳強:社會秩序恢復穩定. 香港电台. 2021-02-02 [2021-02-02]. 
  4. ^ 鄧炳強:示威現場一群人掟汽油彈 心理亢奮似食咗毒品. 明報. 2021-02-02 [2021-02-03]. 
  5. ^ 去年罪案率升6.8% 八人被控違國安法. 星島日報. 2021-02-02 [2021-02-03]. 
  6. ^ 【政情網上行】鄧炳強談警員「知法守法」 講錯「知法犯法」. Now新聞台. 2021-02-02 [2021-02-03]. 
  7. ^ BNO|林鄭斥英國政府滿口歪理 稱英國為經濟利益背信棄義. 香港01. 2021-02-02 [2021-02-03] (中文(香港)). 
  8. ^ 美籍銀行家疑「救手足」被控襲警 關鍵錄影帶被毁 證人獲警現金獎. 自由亞洲電台. 2021-02-03 [2021-02-03]. 
  9. ^ 港大學生會放映《地厚天高》 校方未阻. 明報. 2021-02-04 [2021-02-04]. 
  10. ^ 教局國安指引:學生叫口號嚴重可報警 先勸止提醒 有需要時記錄違法者行為. 明報. 2021-02-05 [2021-02-05]. 
  11. ^ 【國安教育】嚴管學生校外行為 參與違規遊行學校可報警 教局:涉國安議題無爭辯空間. 立場新聞. 2021-02-04 [2021-02-04]. 
  12. ^ 指引出爐 涵蓋中小學各級各科  國安教育:警察保護我們. 蘋果日報. 2021-02-06 [2021-02-05]. 
  13. ^ 港畢業生下周起可申加國工作簽證助居留. 明報. 2021-02-06 [2021-02-05]. 
  14. ^ 黑暴為禍 政府修例「起底」刑事化 落實區議員宣誓. on.cc東網. 2021-02-04 [2021-02-15] (中文(香港)). 
  15. ^ 中聯辦酒會 駱惠寧「四個判斷」提港民生. 明報. 2021-02-06 [2021-02-06]. 
  16. ^ 刘辰瑶. 骆惠宁新春“云酒会”致辞:让香港这个家变得更好. 中国新闻网. 2021-02-05 [2021-02-05]. 
  17. ^ 翟睿敏, 陳綽嵐. 中聯辦網上新春酒會 駱惠寧致辭指香港迎來重大轉折(附全文). 香港01. 2021-02-05 [2021-02-05] (中文(香港)). 
  18. ^ 特首:以忠誠勇毅決心落實國安法 防範危害國安行為. 香港電台. 2021-02-05 [2021-02-06]. 
  19. ^ 女護士診所得警員資料放IG 官稱入獄或令被告背離社會 判社服令. 香港01. 2021-02-05 [2021-02-05] (中文(香港)). 
  20. ^ 鄭若驊斥個別媒體以偏頗字眼形容律政司上訴或覆核. 頭條日報. 2021-02-06 [2021-02-06]. 
  21. ^ 市民轟差人發爛渣 鄧:假消息影響. 蘋果日報. 2021-02-06 [2021-02-07]. 
  22. ^ 反修例被捕青年僅19人警司警誡 鄧炳強:很少人承認罪行. on.cc. 2021-02-07 [2021-02-07]. 
  23. ^ 黎智英保釋終院下週二頒判詞 人民日報:叛國亂港,命運早已寫定. 立場新聞. 2021-02-06 [2021-02-07]. 
  24. ^ 涉煽動行為 國安處再拘網台傑斯 控4罪今提堂 大狀:法例古舊定義廣泛. 明報. 2021-02-08 [2021-02-12]. 
  25. ^ 「傑斯」被控 4 項作煽動行為罪須還押 控方引終院黎智英案判詞 指官應考慮國安法原則. 立場新聞. 2021-02-10 [2021-02-12]. 
  26. ^ 首宗國安法案件將不設陪審團 律政司指為保障陪審員人身安全 有陪審團或妨礙司法公正. 眾新聞. 2021-02-08 [2021-02-08]. 
  27. ^ 吳倬安. 香港民主運動獲提名諾貝爾和平獎 江樂士函委員會:只有港警值得. 香港01. 2021-02-08 [2021-02-10]. 
  28. ^ 保釋上訴案終院裁定律政司得直 黎智英續返監倉洗邋遢. on.cc東網. 2021-02-09 [2021-02-09] (中文(香港)). 
  29. ^ 黎智英保釋案律政司上訴 歐盟駐港代表旁聽 市民通宵排隊入庭. 明報. 2021-02-09 [2021-02-10]. 
  30. ^ 粉嶺檢爆炸品 警情報:過年前後襲擊 憂孤狼式施襲 現無證據. 明報. 2021-02-10 [2021-02-12]. 
  31. ^ 香港拒再承認雙重國籍 澳洲提醒中澳籍國民「向入境處申請變更國籍」. 蘋果日報. 2021-02-10 [2021-02-10]. 
  32. ^ 鄧炳強蔡展鵬李桂華等6名警官 獲港府授勳. on.cc. 2021-02-10 [2021-02-10]. 
  33. ^ 鄒家成警署報到 被加控暴動罪 被指參與前年 7.1 佔領立法會. 立場新聞. 2021-02-10 [2021-02-10]. 
  34. ^ 《入境條例》倡入境處長可拒乘客出境 大律師公會:限制離港權力不受約束 令人不安. 立場新聞. 2021-02-11 [2021-02-13]. 
  35. ^ 陳冬西區警署拜年︰為警員點讚 大年初一堅守崗位. 星岛日报. 2021-02-15 [2021-02-15] (中文(香港)). 
  36. ^ 鄭若驊:國安法促社會平穩 支持「起底」行為刑事化. 大公文匯全媒體. 2021-02-15 [2021-02-15]. 
  37. ^ 鄧炳強馬不停蹄現身長洲慰問同袍 稱正研低殺傷力武器以降低武力. 香港01. 2021-02-15 [2021-02-15] (中文(香港)). 
  38. ^ 採購裝備遭抹黑及誣衊 警方譴責《蘋果日報》誤導讀者. on.cc東網. 2021-02-15 [2021-02-16] (中文(香港)). 
  39. ^ 黎智英涉前年8.18非法集結案 因辯方臨時呈交報告未能開案. on.cc東網. 2021-02-16 [2021-02-16] (中文(香港)). 
  40. ^ 英更新香港營商指引 刪「國際金融中心」字眼. 明報. 2021-02-18 [2021-02-18]. 
  41. ^ 警國安處落案控告律師助理 指勾結外國勢力及助 12 港人離港 今日下午提堂. 立場新聞. 2021-02-17 [2021-02-17]. 
  42. ^ 國安警再拘一男 控勾結外國勢力. 蘋果日報. 2021-02-17 [2021-02-17]. 
  43. ^ 黎智英涉助李宇軒潛逃 赤柱再被捕 Mark Simon涉勾結外國勢力. on.cc. 2021-02-17 [2021-02-17]. 
  44. ^ 黃學禮阻差辦公案 匿名警作供 司法機構指屏風未完全遮掩 限記者聽審. 立場新聞. 2021-02-17 [2021-02-17]. 
  45. ^ 涉違國安法遭終院撤銷保釋 黎智英高院申保再被拒. on.cc東網. 2021-02-18 [2021-02-18] (中文(香港)). 
  46. ^ 王振民:愛國者治港是一國兩制應有之義 非突然提出來. 頭條日報 Headline Daily. 2021-02-18 [2021-02-18] (中文(香港)). 

參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