憂鬱之島
憂鬱之島 Blue Island | |
---|---|
基本资料 | |
导演 | 陳梓桓 |
监制 | 任硯聰 蔡廉明(副監製) |
片长 | 97分鐘 |
产地 | ![]() ![]() |
语言 | 粵語、普通話、英語 |
官方网站 | 憂鬱之島官方網頁 |
上映及发行 | |
上映日期 | ![]() ![]() |
预算 | 港幣250萬元 |
《憂鬱之島》(英語:Blue Island)是一部2022年由陳梓桓作為導演的香港電影,於加拿大Hotdocs國際紀錄片影展作世界首映。電影獲得第13屆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3項大獎和第59屆金馬獎最佳紀錄片提名。[1]
劇情[编辑]
電影結合劇情片和紀錄片,透過分為3個不同年代中國和香港發生的重大政治事件和代表人物,並由2010年代的香港年輕學生重演以往的歷史時刻。[2]
身世一:流徙[编辑]
代表身份:現年74歲的陳克治
以1970年代文化大革命作為背景。1973年,一對戀人為避開政治劫難,冒生命危險由深圳邊境游水逃往香港。之後拍攝一名伯伯年老後即使遇上8號風球的大雨,仍堅持繼續每天早上到維多利亞港暢泳。[3]其後安排兩位年輕人(岑軍諺,田小凝)重演在中國山間農村,接受農村領導手執小紅書宣揚毛主席萬歲、眾人鼓掌附和的場景。該章節也展示了兩位年輕人與陳克治和妻子在酒樓聊天的情況,談及移民的問題,以及2016年為文革時渡海㦬難者念悼文。
身世二:創傷[编辑]
代表身份:林耀強
記錄一批香港大學生在1989年5月支援北京學生的民運,包括中國大陸的示威和絕食行動。之後學聯主席林耀強更北上北京參與,其後更親眼目睹六四天安門事件的發生。相隔多年,記錄了他為街坊提供法律諮詢服務,參與2018年學聯成立60週年晚宴,2019年悼念六四集會和到西區警署門口燒衣紙紀念的情況。不過當他喊出「民主中國」,卻被部分人士喝倒彩,認為意識形態出現分歧。[4]其後《國安法》立法後,六四集會亦被禁止。而重演他的人士是在反送中運動中被捕和入獄的浸大學生會會長方仲賢。[5]
身世三:解殖[编辑]
代表身份:楊宇杰
記錄一名在1967年參與六七暴動的人士,因印製左派文藝刊物而被捕。相隔多年成為商人並居住淺水灣的豪宅別墅。電影亦記錄了他2019年初與金文泰中學的師生到四川汶川大地震的遺址參觀,到墳場向六七暴動中的死者獻花,投資電影《中英街1號》的拍攝,並在2018年到日本參與第十三屆大阪亞洲電影節的過程。其後楊宇杰與被控暴動罪成,監禁三年半的社工學生譚鈞朗進行交流,指出時間會侵蝕他的理想。楊亦透露當時向英國官員表明自己是中國人,但穿著戲服的譚鈞朗雖然以同一身份扮演,但向審訊人員堅稱自己是香港人,不是中國人。[6]
最後部分[编辑]
電影最後部分回顧2019年「佔領立法會」等關鍵抗爭情況,包括由鍾耀華重讀2014年佔中九子案的陳情書,而香港市面曾經出現的抗爭標語和遊行人群,亦隨COVID-19疫情和《國安法》下被消失。 之後以無聲方式拍攝20多個人士沉默凝視鏡頭,列出他們的審訊/判刑情況,最後展示製作電影的成員名單,當中部分目前正監禁或去世。
製作[编辑]
電影早在2016年開始拍攝,製作歷時近五年[7]。於2017年拍攝時曾考慮將電影定名為《14/67》,意即1967年至2014年。導演陳梓桓表示目前播映的版本是由於2019年發生反修例抗爭運動,故在2020年重新拍攝,包括安排年輕人運用經歷呼應歷史人物的故事,耗時14天完成。由於經過重新拍攝後的故事感覺更沉重,因而改名為《憂鬱之島》。電影花了15個月剪接,部分內容包括12港人的鹽田港、2020年黎智英出席六四燭光晚會及林耀強到岑建勳家中作客食飯等場景被刪走。[8]
電影到訪多個國家和地區進行拍攝,包括中國廣東省佛山、四川省、日本和奧地利。電影製片和統籌不少為日本人,原因是與重新拍攝需要資金有關,當中20%是來自日本。[9]電影總預算為港幣250萬元,曾進行眾籌籌得港幣165萬,與目標120萬多出45萬。[10]
發行[编辑]
電影先後在多個國家的影展作播映,包括加拿大多倫多、美國紐約和台灣台北。本片在2022年7月16日於日本公開上映,然而在香港因受到國安法的影響而無法上映,導演對此感到很可惜。[11]
獎項[编辑]
年份 | 頒獎典禮 | 獎項 | 名字 | 結果 |
---|---|---|---|---|
2021 | 第52屆瑞士真實影展(Visions du Réel Festival International de Cinema Nyon) | Lightdox獎[12] | 《憂鬱之島》 | 獲獎 |
2022 | 第29屆加拿大國際紀錄片影展(Hot Docs Canadian International Documentary Festival) | 最佳國際紀錄片[13] | 《憂鬱之島》 | 獲獎 |
第13屆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 | 亞洲視野競賽評審團特別獎 | 《憂鬱之島》 | 獲獎 | |
再見真實獎首獎 | 《憂鬱之島》 | 獲獎 | ||
觀眾票選獎 | 《憂鬱之島》 | 獲獎 | ||
第40屆舊金山國際亞美電影節(CAAMFest) | 最佳紀錄片 | 《憂鬱之島》 | 獲獎 | |
第18屆蘇黎世影展(Zurich Film Festival) | 金眼獎 | 《憂鬱之島》 | 提名 | |
第15屆亞太電影大獎(Asia Pacific Screen Awards) | 最佳紀錄片 | 《憂鬱之島》 | 提名 | |
第59屆金馬獎 | 最佳紀錄片 | 陳梓桓、憂鬱之島製作有限公司 | 提名 |
參考資料[编辑]
- ^ 2022 金馬最佳紀錄片入圍電影《憂鬱之島》刻劃香港三大時代動盪事件 12 月台灣上映. 電影神搜. 2022-10-09 [2022-10-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0-20).
- ^ 譚以諾. 《憂鬱之島》:香港政治的三重身世. 映畫手民. 2022-05-04 [2022-10-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5-28) (中文(香港)).
- ^ 悠長深䆳的海 陳梓桓:島之憂鬱, 一切來自對「香港人」的思考. 誌. 2022-08-29 [2022-10-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0-20).
- ^ 【2022 TIDF】漂泊的孤島:專訪《憂鬱之島》導演陳梓桓,以重演歷史凝望香港. 放映週報 (713). 2022-06-08 [2022-10-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0-20).
- ^ Noir. 詩化的記錄片:《憂鬱之島》憂鬱在哪裡?. 流繖誌. 2022-06 [2022-10-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1-17) (中文(香港)).
- ^ BEN KENIGSBERG. 《憂鬱之島》:歷史中的政治抗爭與現在的香港. 紐約時報中文網. 2022-08-01 [2022-10-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0-20).
- ^ 又一中國禁片角逐金馬!《憂鬱之島》六七暴動、文革、六四天安門全刻劃. 自由時報. 2022-10-01 [2022-10-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0-20).
- ^ 悠長深䆳的海 陳梓桓:島之憂鬱, 一切來自對「香港人」的思考. 誌. 2022-08-29 [2022-10-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0-20).
- ^ 李冠吾. 《憂鬱之島》映後座談. 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 [2022-10-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0-20).
- ^ 《憂鬱之島》Blue Island 香港抗爭紀錄片 A Film on Hong Kong Protests. Kickstarter. [2022-10-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0-20).
- ^ 野島剛. 壓抑之中、拍出超越時代的「香港人物語」:電影『Blue Island 憂鬱之島』導演陳梓桓專訪. nippon.com. 2022-08-08 [2022-10-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8-17).
- ^ 52nd Visions du Réel announces industry awards. Modern Times Review. 2021-04-21 [2023-01-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14) (英语).
- ^ 數日前取角逐奧斯卡資格 《憂鬱之島》再下一城 於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奪三獎. 獨立媒體. 2022-05-13 [2022-10-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9-14).
外部連結[编辑]
- 憂鬱之島官方網頁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憂鬱之島的Facebook專頁
- 憂鬱之島的Instagram帳戶
- 互联网电影数据库(IMDb)上《憂鬱之島》的资料(英文)
- AllMovie上《憂鬱之島 》的资料(英文)
- 爛番茄上《憂鬱之島》的資料(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