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学校 (香港)
香港的乡村学校,简称村校,泛指位于新界或离岛等偏远乡村提供教育服务予邻近乡村子弟的学校。教育局没有将学校特别注册为“乡村学校”。大多数村校在1950年代初建成,当时新界乡郊地方交通不便,小学教育亦未普及,不少村童失学,村校使到适龄学童获得基础教育的机会[1]。大部分村校由民间开办,村民筹募经费及捐地用以建校,供给村内适龄儿童就读;而小部分则由商会、同乡会、宗教团体及个人形式办学。
村校的设施水平远低于近年落成的学校校舍,很多只有数个课室,早年有部分采取复式教学,安排两个或以上级别的学生在同一个课室上课[1]。校建筑多为设有空地的平房,校舍与大自然接近,师生人数较少,相对市区学校关系也密切得多。
直至1997年全港共有103间乡村学校,到了2010年有83间已经停办,当中有40间因按照“统整使用率低的小学 ”政策(统整政策)而停办[1]。直到2014/15学年,仍然有20间村校继续营运。
历史
[编辑]背景
[编辑]村校源于依附于宗族祠堂或私人营办的学塾、家塾、书室或书院,新界原居宗族和其后迁入的客家族群均非常重视教育,纷纷设馆启蒙,让其子弟就馆研经,用以考取功名,扮演着巩固宗族势力和团结宗族的重要角色。
新界早期的教育由宗族所办的私塾提供“卜卜斋”教育,学童于启蒙阶段主要诵读三本“红皮书”,分别是《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合称《三、百、千》,目的是认字;其后才学习儒家典籍的《四书》、《五经》等。一般在村中祠堂、庙宇或书室等地方上课,几乎是传统大族的专利,被视为其子弟考取功名的踏脚石,一般佃农和相对较迟落籍的客家村落子弟难有机会入读。
1898年港英政府接管新界后,对原有的农村社会模式、生活习俗,包括教育政策均不作干预。直至1905年,当清朝废除科举后,各地开始兴办新式学堂及推行新式教育,加入地理、常识和尺牍等新科目。民国成立,新界学塾亦开始仿照民国学制,惟基本上仍维持传统的私塾教育模式。1913年政府首次立例规管香港所有公立及私立学校,要求所有学校均须向香港政府注册。同年借调庇理罗士女子中学高级中文教师宋学鹏在新界区进行了半年的调查工作,据统计当时新界共有学塾260间,学生人数3,223人,而1911年人口普查指出新界及离岛居民共80,622人,5至15岁之间的人口共17,623人,故此入学率仅为总人口的百分之四,远低于当年的国际水平。香港政府先向部分乡村私塾提供津贴,从当时的260间学塾中精选50间,按就学人数及教学水平按月补助,每年资助金额60元,并对接受资助的学塾进行监管,派出考试官或查学员巡查相关的学塾。同时亦开始建立官立学校,政府先在元朗、长洲和大埔各建立了一所当时称为“国家学校”的官立小学,每所各设有一名教师。到了1924年接受政府资助的新界学校合共约100所,入读学生3,206人,当中有279人是女生。
此时开始有村校发展成新式的近代学校,加入现代课程,并有设有独立校舍,不少传统的私塾、书室亦改称学校,促使部分新界村民放弃传统的私塾教育,而将子弟送到新式学校就读。现时新界很多历史悠久的小学,其实是经历过学塾、乡村小学和现代化小学的三个阶段。
-
三乡联合白望学校前身白望乡学校在更楼上学
-
文正公立学校前身贯万学校借用曾大屋其中一个炮楼作校舍
-
金钱村何东学校的前身宗福学校
发展
[编辑]香港政府分别在1922年及1928年颁布《中文课程标准》及《中小学中文课程标准》,规定所有小学课程应包括国文、算学、历史、地理、公民、常识、卫生、英文、体操、音乐、艺术、家政和女红等,随着政府向传统地区书院提供津贴及成立“埔师”提供新式教师,部分私塾逐渐加入新课程。新界村校的成立,倚赖地方资源及地方人士与政府的合作。地方人士亦开始于人口较多的墟市内建立新式学校。而推动私塾转营,建立独立校舍,是发自民间推动,自行承担募捐和筹办。
初期村校上课地点五花八门,元朗屏山山厦村的“华封学校”借用村中的“张氏宗祠”分隔为两个课室上课;“乡师”在粉岭围成立的附属小学,高小五、六年级以“彭氏宗祠”为校舍,而小一至小四则在同村的“思德书室”上课;十八乡的“永安学校”于1938年注册时以“大树下天后庙”为校址。
除了由宗族或乡事组织主办的村校外,华侨、同乡会、宗教团体亦纷纷在新界或离岛办学。“长洲公立学校”的前身是于1921年创办的“长洲公立义学”;而元朗的“钟声学校”则由著名塾师黄子律个人建立。
-
华封学校初期借用张氏宗祠上课
-
永安学校以“大树下天后庙”的“永安社”命名
-
长洲公立学校前身是义学,为免得失街坊,初时需要抽签才可入读
高峰
[编辑]新界的乡村学校大多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20年间创办。1940年代至1950年代香港面对中国在抗日战争后爆发国共内战,大量内地人逃难到港的“难民潮”,香港人口由40万激增至100万,人口激增而导致学额严重不足,小学的普及化成为政府当时发展教育的首要任务,港英政府相继于1950年推出《十年建校计划》以及1954年的《小学扩展七年计划》。政府虽然着力建立新的官立学校,但仍未能应付所需,在政府鼓励下,办学团体可获一比一配对津贴,一些民间社团和教会在九龙的徙置区开办了天台小学,而大量乡村小学则在新界各处涌现,有指那时每17天,便有一所学校落成。
虽然政府津贴最多五成的建校费用,但余下的仍需依靠民间、村民自行投入。当时每一条乡村都希望建立或者扩建本村的学校,但普遍经济能力不高,建校费用往往超出村民的负担能力,纵使是势力庞大的宗族,亦要发动整个宗族,或联合几个祖堂的力量方能应付。办学组织以不同的途径筹募经费以集资办学。除了本村村民捐资和移居海外乡亲捐助外,亦有拍卖公产用以筹款,侨所公立学校为建校而召开村民大会,透过出售“公田”得款8万作为建校基金;而丹竹坑公立学校更将百年樟树砍伐出售,所得占集资总数的五分之二。此外亦有全村分摊集资,1958年的公立华封学校,资金由山厦村、榄口村和政府三方面分担,村民更在农作物收成和出售禽畜时抽取百分之五作建校经费。同时亦不乏献地建校,包括由办学团体以拥有地建校,或土地业主愿意永久租出作办学用途,更有乡绅捐出土地作为校园。
除出钱出地外,村民更出力亲手建校,动员全村上下平整土地、搬运建材,南边围崇德学校创校时,每户一定要付出劳动力,负责担“十斗淡沙”;大屿山的杯澳公立学校,建校时的砖块由九龙购置,但当时贝澳没有码头,运砖船在涨潮时将砖块丢到海中,村民再于清晨四、五时潮退时才捡拾砖块搬到学校地盘。对于村民,村校校舍的一砖一瓦和校园环境均来自其祖父辈当年胼手胝足的耕耘成果,而全村以及周边的两、三代子弟均是在同一所由大家建立的村校就读,村校对于社区的重要性以及意义不言而寓。
一般乡村学校按规定全校不能多于12班,于1950年代村校的高峰期,由于施行半日制准许开设上、下午校,有部分离岛村校学额不足,更有超收的情况,以每班45人计,当时很多村校收取多达600-800名学生。
衰落
[编辑]自从70年代开始,香港人口出生率持续下降,加上政府推行六年免费教育,小学教育普及至全港各地。然而新界农业衰落,导致不少村民移民海外,而新界交通网络日益发展,学童可以出外就学,令村校生源流失;随着新界新市镇迅速发展,乡村逐渐都市化,部分规模较小的乡村学校被合并为较大型的中心小学,乡村学校逐渐淡出提供教育的角色。新市镇和新建屋邨的落成,同时设置现代的大型主流学校,更使到村校难以竞争;加上村校本身的地理环境及设施限制,难以吸引村外的学童入读。众多的原因导致村校生源萎缩,时代的变迁,令到曾经蓬勃一时的村校日渐式微而缩班甚至结束。
1990年代香港的生育率继续下降,适龄学童人数逐年减少,由从前的“学位荒”变成“学生荒”,到了廿一世纪 ,特区政府的政策是学校应该愈大愈好,在这种思维下产生“千禧校舍”,小学由24班变成36班,每所上千人的规模。而设施和规模不足的村校难以与新型的校舍竞争,再加上乡村逐渐都市化,以及政府以节省资源为本的教育政策;2002年当时的教统局更加推出新措施,若学校于每年小一收生不足23人便要杀校,使到村校一所一所地结束,剩下一幢又一幢荒废的校舍,和为数众多没有母校的校友。
自2003/04学年实施“统整使用率低的小学”政策至2014年,共有88所公营小学因未能符合小一收生的最低人数而停办,当中有40所是“乡村学校”。
停办后的村校空置校舍的管理工作及责任会按照所在地点的土地业权处理,座落在私人土地或仍然受土地牌照或短期租约规管,其管理及维修保养将由相关的业权人或牌照持有人或短期租约承租人负责;而由政府部门接管用作其他用途的空置校舍,则由相关部门负责管理及维修保养;至于由分区地政处接管的空置校舍,会按照一贯土地行政的安排管理有关土地。如发现空地建筑物的结构安全出现问题,相关的分区地政处会作出跟进行动[1]。已停办的乡村学校校舍,其中大部分空置,小数转作其他用途,部分用作乡村办事处或康乐用途等[2]。
转化
[编辑]1981年开始推行乡村学校政策,将同区数间小型乡村学校合并成规模完善的中心小学,总共开设4间分别位于西贡(两间)、坑口和沙头角的中心小学。蚝涌积善、北港民生、南围南昌,界咸廉全、大南湖汉英、白沙湾滘西、窝美乐育和打蚝墩、蕉坑、麻南笏与𪨶间笃四和的8间学校,于1984年合并为位于蚝涌的西贡中心小学;1988年创立的沙头角中心小学则兼并了万屋边万和学校、麻雀岭大华公立学校、沙头角渔民子弟学校(渔类统营处沙头角上午小学)、鹿颈公立学校、西流江渔民子弟学校和鸭洲渔民子弟学校等村校;1989年,位于坑口的成杏芳纪念学校落成,合并了布袋澳南燊、坑口公立、大埔仔广培、坑口圣云仙和井栏树龙腾等5间乡村学校;西贡墟万宜湾乡立学校和西贡公立学校、对面海渔统处西贡小学、沙角尾村育贤学校和菠萝𪨶新联学校于1995年合并为西贡中心李少钦纪念学校。但两间位于蚝涌和坑口的中心小学先后被杀校。
由于新界人口变化,北区出现学额不足,政府视村校为学额增减的“缓冲”,于是为仅余的村校兴建新校舍,由平房改为两层,以应付增加的学额需求。2012年《人口政策督导委员会进度报告书》决定拨款为6间乡村学校兴建新校舍及增加学额[3],包括八乡中心小学、打鼓岭岭英公立学校、上水东莞学校、金钱村何东学校、沙头角福德学社小学和新田惇裕学校。
而每当有乡村学校停办后,教育署会先考虑空置校舍可否可用作教育用途,如改作特殊学校或教学中心,如不适合作任何教育用途后,便会将校舍交由该区的地政处处置。目前,有部分旧村校校舍已改作乡村委员会办事处、村民社交康乐中心或童军活动中心。惟大量村校校舍被迫荒废,只有小部分在选举期间变身投票站,由于制度僵化,大部分没有任何活化再利用的计划。
现况
[编辑]留存的乡村学校分散于元朗、北区及离岛等地区,各有生存之道才能够坚持继续营运,例如收取少数族裔学生、跨境学童,或发展特色的环保教学等。
跨境学童
[编辑]北区村校原本是杀校重灾区,40所被杀村校中有10所来自北区。由于香港人北上工作、居住日渐普遍,同时亦有港人回内地结婚或找伴侣,其子女亦随同父母居住内地,甚至是在内地出生,2007年在内地的香港出生子女有27,574人,到了2010年已经有40,648人,2011年多达43,982人。但家长仍然希望下一代接受港式教育,故此邻近边境的学校便成为最方便的选择。早在2000年代,和深圳只有一河之隔的北区学校已向居住内地港人的子女招手,希望力挽狂澜避免杀校。踏入2010年代,跨境学童数目年年大幅上升,教育局虽然实施加班、加派均未能解决北区学额严重不足问题。位处打鼓岭禁区内的岭英公立学校于2009年仍为收取23名小一新生而面临被杀边沿,但到了2014年已获得约175名小一学生报名,另有将近200人前来叩门要求入读,校方于作出筛选后,决定收5班小一,合共125名学生,并须要增聘老师应付教学需求[4];而粉岭公立学校当年面对收生不足问题时,一面参与在深圳举办的教育展,又派员在罗湖口岸派传单,更曾透过中介公司出席推介会,其后改变策略直接到深圳幼稚园进行推广,近年终于摆脱杀校阴霾, 叩门要求入读更是络绎不绝。以跨境收生来救亡,已非限于北区,屯门有学校抢夺居于深圳南山 、宝安区的跨境学童;而东铁沿线大埔站和太和站亦出现来往中港两地的学童,但大埔区内的村校已全部结束。
随着双非学童涌港,政府公布的人口政策报告只在6间村校加建校舍,各增一班小一,2013年起增多162个学额。获扩建的村校当中4间包括打鼓岭岭英公立学校、上水东莞学校、金钱村何东学校和山咀公立学校位于北区;余下的两间是元朗八乡中心小学和新田惇裕学校。每所学校增建6个课室,可提供额外162个学额,6个年级新增学额共972个[5]。
重开村校
[编辑]教育局表示小一学位的需求受到“双非”儿童数目及2012年龙年效应影响,预计于2018/19学年达到高峰后会逐渐回落到一个稳定的水平。教育局与小学达成共识,应避免兴建新校应付过渡期的学位需求,以避免回落后对小学发展的影响,并会积极探讨使用空置校舍和扩建临时课室,用以增加学位供应[4]。有政党曾实地到北区已关闭的11间村校进行视察,发现包括古洞公立爱华学校、军地公立学校及坪洋公立学校等3间村校重开的可行性较高,该3间村校校舍结构维持完整,邻近住宅又有交通接驳配套,港府只要将它们重修,可为北区提供至少500个学位,以纾缓北区学额不足的问题[6]。但政府对利用空置校舍复办学校的问题,以空置校舍多属前乡村学校,不少已经关闭多年及位置偏远,缺乏足够设施,加上地权问题等,未必适合再作学校用途为由而推诿了事[7],其实当中如石湖墟田料米业商会公立学校的旧校舍与上水站仅5分钟路程,而且关校不久,校舍和设施仍完好,可提供12个课室;另一所东庆学校位于上水大头岭村的空置校舍,离港铁站亦只有10分钟路程[8]。
及后小学学额需求随出生率回落,重开村校的建议束之高阁;上述的石湖墟田料米业商会公立学校的旧校舍地皮更转交予食物及卫生局(今医务卫生局)并已于2020年代拆卸重建成北区社区健康中心大楼。
少数族裔
[编辑]亦有村校转向服务新迁入社区的外籍社群,透过招收非华语学生及发展特色教育来增加学生。八乡历史悠久的“同益公立学校”在1960年代高峰期,学生人数有600之多,到了1994年仅余48名学生,并于2003年与“石湖学校”合并而成“八乡中心小学”。由于历史原因,八乡、锦田一直有尼泊尔人聚居,自2002年开始,同益公立学校已着手接收尼泊尔学生,逐渐在尼泊尔社群中建立口碑,校内学生也逐步转为以非华语生为主,2011年学生人数升至200,八成是非华裔学生,分别来自尼泊尔、菲律宾、印尼、美国、日本、刚果等,尼泊尔人是最大的族群。
教育局会为所有取录10名或以上非华语学生的学校提供额外拨款,用以协助学校发展非华语学生的校本支援安排,增加非华语家长的学校选择[9]。2012/13学年,八乡中心小学的非华语学生占校内总学生人数百分比达到89.8%,宝觉小学为94.6%,杯澳公立学校为67.9%,南丫北段公立小学为53.2%,梅窝学校为34.4%和西贡中心李少钦纪念学校的39.1%[10]。
设施
[编辑]乡村学校大多建于所处村落附近新市镇发展以前, 通常只设有供教学所需的基本设施,包括3至6间课室 、1至2间特别室 、1间教员室和1个球场兼操场[11]。
早年市区的标准官、津学校校舍是4层24个班房,地面一层用作有盖操场兼礼堂,以钢筋三合土建成,而村校校舍建筑一般均具乡村特色,多为单层多幢瓦顶平房式的设计,主楼屋顶前方女儿墙有村校名称,围栏主入口设有门楼,内有露天操场(多数设有篮球架)、花圃、游乐场等,校园内亦多有悬挂处世做人的格言。由于村校教师曾学习农科,而学生又大多务农,故此村校的花圃大多能在学校园艺比赛中获胜。而早年大多村校均设有独立的旱厕,教导学童正确使用卫生设备。
标准课室设备与一般市区小学无异,设有黑板、壁报板等,初期多用吊扇,后期的村校课室亦设置空调。
-
课室内的黑板
-
壁报板
-
家课板
村校的班级规模有严格规定,大多全校不能多于12班,而一般只开设6班;每幢平房式校舍一般分隔两至三个班房,所以一般较小规模的村校只有一幢附设校务处和教员室的主楼加一幢课室。
在香港,公营学校的校舍标准随不同时期的发展按课堂学习、课外活动及训辅工作等而有所改变。公营小学由1980年代的标准24个课室(另设3个特别室)的校舍,经过多次演变至一般分为设有18、24、30或36个课室的规模,而根据课室的数目,校舍设有10至14个教学用途的特别室,参考占地面积由约4,000至7,000平方米不等。校舍亦须达到为每名学生提供2平方米休憩用地的规划目标。教育局依据《教育统筹委员会第五号报告书》的建议, 自1994年开始为包括乡村学校在内的所有公营学校推行改善计划,增加和改善设施用以配合教学需要 。透过学校改善工程计划,教育局为743所以旧有标准规划建造的公营学校增辟空间和增建设施。工程计划共分五期进行,最后一期于2006年完成。第一至三期的计划,重点项目包括为学校提升教学及行政设施。第四和最后一期的计划,则在可行的情况下提升学校的设施至现行标准。但政府受财赤影响,于2002年至少有25间学校校舍改善工程计划受阻,被迫停收小一生,当中大部分均属村校[12]。
-
金字屋顶下的木横梁及扬声器
-
课室名牌,学生人数是大班教学
-
以赞助人命名的课室
-
用白板代替黑板及家课板
师资
[编辑]早年新界私塾的教师,亦称为塾师或蒙师,通常只是副业,其正职是江湖郎中或是风水师等。亦有部分传统私塾的塾师是落弟的童子和秀才。除了塾师的日常工作外,亦会替乡民撰写对联、嫁娶或吊祭帖等文书工作。
随着废除科举后,越来越多塾师从广东地区应聘而至,但水平参差,加上待遇欠理想,流动性非常之大,造成老师来源缺乏。
埔师(1926-1941)
[编辑]但政府亦希望帮助改善学塾的师资,从而引入新课程,因此在1926年在大埔成立“官立大埔汉文师范学校”(Tai Po Vernacular Normal School,简称“埔师”),但“埔师”一直没有固定的校舍,只是租用民房上课,校舍先后设于大埔墟仁兴街、北盛街和锦山汉家路。两年的修学课程包括国文、算术、历史、地理、体育、劳作、农科、生理卫生、教育学、教学法及学校管理等,学员除部分来自新界各地外,亦有来自深圳地区,入读的学生无须缴交学费,但在毕业后必须留在新界任教,为新界村校提供教学人才。为配合乡村的实际情况,“埔师”的课程包括农科,让学员毕业后到乡村学校任教时具有基本的农业知识。在农科课中,学生会到实习农场上课,课余并要轮流在农场为农作物施肥除草;同时“埔师”并不教授英语。从1926年至1941年,入校16期,14届的毕业学员共55人,分别投入新界各处的乡村学校中任教。
乡师(1946-1954)
[编辑]1945年香港重光后,政府没有在大埔复办于1941年停办的“埔师”,而于翌年在粉岭创办“官立乡村师范专科学校”(Rural Training College,简称“乡师”)[13],但同样没有固定的校舍,先后借用或租用港督粉岭别墅(由时任港督杨慕琦借出) 、粉岭儿童保育院(由胡文虎借出)及屏山张园作为临时校舍。“乡师”最终于1954年停办,全体学生被安排到1951年成立的“葛量洪师范学校”上课,标志着香港政府师范教育政策的改变,市区的师范学校同时为市区与新界的学校陪训老师,即市区学校与新界村校的老师接受同一模式的师范训练课程,而这两个区域的学生亦将接受同一模式的教育。但由“乡师”调校的同学课程有一个特点,就是每星期政府的农林署会派车送同学返回张园,学习种花生、养猪、养鸡、猪只交配等。“乡师”历届毕业人数共181人,为新界社会作育英才。
乡师同学会
[编辑]“乡师”是香港唯一没有冠上港督名字的师范学校。在1951年成立“乡师同学会”,于“乡师”结束后,他们仍以同学会名义办学,每人每月捐出10元,再加上地方人士的捐助,经过三年的筹集,连同戏剧义演筹募共约1万元,在1957年开办了“乡师同学会学校(小学)”。乡师小学停办后,1989-1990期间谭万钧博士接手校舍,将“乡师同学会学校”改为只办中四、五年级的中学,至2001年停办。于2002年再改为“乡师持续教育书院”,开办“展翅计划”等持续进修课程。2007年,改为“乡师自然学校”,属私立小学,主办以“自然.人本.自主”为理念的另类教育。1996年,适逢“乡师”创校金禧纪念,在粤北推行“乡村教师奖励计划”,并募款在贵州、福建、广西、云南、安徽及广东等地建成13所“金禧希望小学”。
村校一览
[编辑]以下列表主要根据立法局1993年10月20日会议过程正式记录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中“各项问题的书面答复”第六项“乡村学校”附件“乡村学校一览表”于1992/93学年仍然营运的134间村校名单(#ID A001-A134,缺A044)组成。粗体学校名称的村校或直属后继学校(不包括合并)于2014/15学年仍然营运。沙田公立学校由于已转为特殊学校而不视为营运中的村校。
#ID | 学校名称 | 照片 | 创办 | 地区 | 办学团体 | 前身 | 停办 | 现况 / 备注 |
---|---|---|---|---|---|---|---|---|
香港鹤咀村学校 | 1967年 | ? | 空置 |
#ID | 学校名称 | 照片 | 创办 | 地区 | 办学团体 | 前身 | 停办 | 现况 / 备注 |
---|---|---|---|---|---|---|---|---|
至德公立学校 | 1962年 | 黄大仙 衙前围村 |
至德堂 | 2008年 | 空置 |
#ID | 学校名称 | 照片 | 创办 | 地区 | 办学团体 | 前身 | 停办 | 现况 / 备注 |
---|---|---|---|---|---|---|---|---|
四山公立学校 | 观塘茶果岭 茶果岭村 |
岭东小学 | 1979年 | 用作四山校友联会及茶果岭乡民联谊会乡民活动室 | ||||
海滨学校 | 1946年 | 观塘鲤鱼门 三家村 |
2008年 | 用作赛马会鲤鱼门创意馆 |
#ID | 学校名称 | 照片 | 创办 | 地区 | 办学团体 | 前身 | 停办 | 现况 / 备注 |
---|---|---|---|---|---|---|---|---|
亚公角渔民子弟学校 | 马鞍山 亚公角 渔民新村 |
曾用作“香港攀山总会” | ||||||
马鞍山圣若瑟学校 | 马鞍山 乌溪沙 乌溪沙新村 |
方济各会 | 并入由马鞍山村搬迁到恒安邨的马鞍山圣若瑟小学,旧址用作“乌溪沙村公所” | |||||
英贤学校 | 马鞍山 乌溪沙 乌溪沙村 |
1971年 | 雅典居 | |||||
光明学校 | 马鞍山 马鞍山村 |
1961年 | ||||||
信义恩光学校 | 1952年 | 马鞍山 马鞍山村 |
基督教香港信义会 | 1976年 | 搬迁到恒安邨,并易名基督教香港信义会马鞍山信义学校,旧址用作信义会恩青营(鞍山探索馆) | |||
圣若瑟小学校 | 1952年 | 马鞍山 马鞍山村 |
方济各会 | 1987年 | 搬迁到恒安邨,并易名马鞍山圣若瑟小学,旧址修复 | |||
礼文学校 | 马鞍山 大水坑村 |
空置 | ||||||
文正公立学校 | 1930年代 | 山厦围 | 贯万学校 | 已改为善导会青卫谷预防犯罪教育中心 | ||||
德华公立学校 | 1950年 | 火炭 山尾村 |
? | 荒废 | ||||
育文学校 | 1920年 | 火炭 火炭村 |
火炭公立学校成立前的书塾村校 | |||||
火炭公立学校 | 1959年 | 火炭 禾寮坑村 |
育文学校(中华圣教会义学) | ? | 已拆卸 | |||
田心公立学校 | 1953年 | 大围 田心村 |
1982年 | 位处村旁小山岗上,后与显径公立学校于1983年合并成为田心谷六村公立小学,六村学校于2005与保良局朱正贤小学合并成为现址的保良局王赐豪(田心谷)小学 | ||||
显径公立学校 | 1963年 | 大围 | 1982 | |||||
平玲公立学校 | 1961年 | 大围 香粉寮 |
校名取自创办人韦兆玲和吴殿平的名字,初借用沙田公立学校作临时课室 | 1962年校舍建成,后迁并至沙田公立学校 | ||||
沙田公立学校 | 1954年 | 大围 积辉街 |
沙田公立学校协会 | 由数条乡村的村校合并而成 | 1982年转型为轻度智障儿童学校,原有学生则转往美林邨沙田公立美林小学(今循理会美林小学)继续学业 | |||
A001 | 大围公立学校 | 1967年 | 大围 积富街 |
1997年[14] | 空置 | |||
信义学校 | 1950年 | 沙田 沙田墟 |
于沙田旧墟(即现沙田广场)开办。1979年搬迁到禾𪨶邨,并易名基督教香港信义会禾𪨶信义学校 | |||||
挽根学校 | 1928年 | 小沥源 牛皮沙新村 |
创办于1928年,原于小沥源蔡氏宗祠上课 | 1955年建成校舍,现校舍已拆。 | ||||
集贤学校 | 1956年 | 小沥源 观音山 (沙田)村 |
||||||
育文学校 | 1947年 | 沙田 梅子林村 (沙田区) |
1979年 |
#ID | 学校名称 | 照片 | 创办 | 地区 | 办学团体 | 前身 | 停办 | 现况 / 备注 |
---|---|---|---|---|---|---|---|---|
玉书公立学校 | 1964年 | 屯门 麒麟围 |
1988年 | |||||
扫管笏公立学校 | 扫管笏 | 已拆卸 | ||||||
田夫村公立学校 | 大榄 田夫仔 |
|||||||
A002 | 拔臣学校 | 1920年 | 新墟 青山公路-新墟段28号[15] |
中华基督教会香港区会[15] | 屯门福音堂启蒙馆 | 现称“中华基督教会拔臣小学”[15] | ||
A003 | 青山佛教学校 | 1925年 | 杨小坑 杨青路 |
宝莲禅寺 | 青山佛教义学 | 1995年[16] | 于战前由当时青山禅寺主持显奇法师创立。 战后筏可老和尚和当年校监陈静涛等人复校,筹款重建及扩校。 | |
A004 | 公立兴德学校 | 1954年 | 蓝地 青山公路 廿二咪半 |
公立兴德学校 有限公司 (由泥围、顺风围及锺屋村合办) |
2004年迁到庆平路新校舍更名“兴德学校”,2018年更名“圆玄学院陈国超兴德小学”[17] | |||
A005 | 锺屋村公立侨所学校 | 1965年 | 锺屋村 | 以锺氏始祖侨所公为校名 | ||||
A006 | 蓝地福音学校 | 1964年 | 蓝地 青山公路 廿一咪半 |
基督教信心会 | 教会识字班 | 2006年 | 空置 | |
A007 | 大榄涌公立学校 | 1947年 | 大榄涌 青山公路 十六咪 |
2008年 | 前身为创于1946年的大光学校,校舍在胡屋村的胡氏祠堂,1953年迁至黄屋平房,并于1957年改名为大榄涌公立学校,而现校舍建于1961年 | |||
A008 | 屯门小学校 | 蓝地 青山公路 廿二咪 屯子围 |
||||||
天主教明德学校 | 1935年 | 良田村 | 天主教会于屯门良田村成立圣堂“圣亚纳堂”,附建明德学校 1962年迁往新校舍(现青福里附近),该校舍至1982年拆卸 | |||||
良田村公立学校 | 1967年 | 良田村 | 1989年 | 已拆 原址为现青田公园 | ||||
提多学校 | 青山村 | |||||||
圣西门彼得小学 | 1947年 | 青山村 | 1986年 | 位于新平街旁的斜路上,原为志明小学,由杨小坑村民创立,后由圣公会接办,于1955年易名为圣西门小学 | ||||
青山村公立学校 | 1968年 | 青山村 | ||||||
知行学校 | 屯门 龙鼓滩 |
|||||||
正德公立学校 | 1968年 | 屯门 井头村 |
||||||
三圣墟公立学校 | 屯门 三圣墟 |
已拆卸,现为恒顺园 |
#ID | 学校名称 | 照片 | 创办 | 地区 | 办学团体 | 前身 | 停办 | 现况 / 备注 |
---|---|---|---|---|---|---|---|---|
廷士学校 | 落马洲 洲头村 |
|||||||
光裕公立学校 | 1935年 (创校) 1955年 (校舍) |
落马洲 料壆 |
文兴书塾 | 因山体滑坡破坏,已拆卸改建为公园。 | ||||
小商新村公立学校 | 1963[18] | 小商新村 | 元朗小贩商业互助会[18] | 2006年[19] | 锦光元朗社区服务中心 | |||
公立金仁学校 | 1946年(创校) 1957年(校舍) |
横洲 吴屋村 |
以支持创校的两位乡绅吴金禄和吴达仁的名字命名[19] | |||||
颂恩小学 | 屏山乡 唐人新村路57号 |
元朗文娱康乐中心 | ||||||
A009 | 公立联光学校 | 1954年[19] | 十八乡 大棠村1号[20] |
2008年[19] | 香港童军总会蔡志明联光童军中心 | |||
A010 | 文基公立学校 | 1963年[19] | 十八乡 龙田村 |
|||||
A011 | 元朗宝觉小学 (宝觉分校) |
1958年 | 洪水桥 丹桂村路 |
东莲觉苑 | ||||
A012 | 沙江公立联益学校 | 1957年[21] | 屏山乡 沙江围 |
2004年[19] | 空置 | |||
A013 | 崇正公立学校 | 1959[22] | 十八乡 大棠路 崇正新村 |
崇正公立学校校董会[22] | 货仓 | |||
A014 | 辋井公立崇义学校 | 1946年[19] | 屏山乡 辋井围 |
崇义堂 | ||||
A015 | 达德学校 | 1931年 (创校) 1965年 (校舍) |
屏山乡 屏山南北路 |
1998年 | 空置[23] | |||
A016 | 山厦榄口公立华封学校 | 1953年[24] | 屏山乡 山厦村 榄口岭山下路[24] |
华封堂 | ||||
A017 | 惠群学校 | 1954年 | 屏山乡 唐人新村孖峰岭路16号 |
新界神召会 | 2007年[19] | 元朗惠群天地 | ||
A018 | 横洲公立学校 | 1954年[25] | 横洲西头围 | 横洲非牟利办学社团[25] | 2006年[19] | |||
A019 | 永安学校 | 1938年 | 新界元朗大树下西路崇正新村[26] | 永安学校校董会[26] | 2006年[19] | 2023年8月被拆卸 | ||
A020 | 天主教英贤学校 | 1955年 | 洪水桥 丹桂村 丹桂村路 |
2007年 | 校名来自当年香港天主教区主教白英奇和创校神父黄景贤的名字。 | |||
A021 | 泰成公立学校 | 1962年(校舍)[19] | 流浮山 新庆村 |
1993年[19] | 以附近居住的黄氏泰成堂为校名,原在村内黄氏宗祠开办[19] | |||
A022 | 锦田公立蒙养学校 | 1926年[19] (创校) 1953年 (校舍) |
锦田 | 锦田蒙养办学团体 有限公司 |
||||
A023 | 八乡公立同益学校[27] | 1921年 | 新界元朗八乡水流田村[27] | 元朗八乡同益堂[27] | 同益学堂 | 2003年 | 2003年于原址 与“石湖学校”合并 成“八乡中心小学”。 | |
A024 | 公立石湖学校 | 1973年[19] | 八乡 锦上路 石湖塘村 |
石湖学校校董会[28] | 2003年 | 2003年与 “同益公立学校” 合并成 “八乡中心小学”[29]; 空置。 | ||
A025 | 上𪨶公立学校 | 八乡上𪨶 | 1993年[19] | 上𪨶村公所 | ||||
A026 | 圣公会圣约瑟小学 | 1954年(创校) 1996年(校舍) |
锦田 波地路12号 |
1965年在高埔松山建校,至1996年迁至现校舍[19] | ||||
A027 | 泰安公立学校 | 1963年[19] | 锦田 大江埔村丈量约份第 110 约[30] |
空置 | ||||
A028 | 台山公立学校 | 1938年[19] | 八乡横台山 | 东园书屋 | 空置 | |||
A029 | 通德学校 | 1958年 | 锦田 城门新村 |
通德学校法团 校董会 |
||||
A030 | 永庆公立学校 | 1959年[19] | 八乡 永庆围中心村 |
1994年[19] | 永庆休憩处 | |||
A031 | 元冈公立学校 | 1958年 (创校) 1963年 (校舍) |
八乡 元冈村 |
元冈公立学校 校董会 |
建造业议会元岗训练场 | |||
A032 | 育英学校 | 1951年 | 八乡 河背村 |
2002年[19] | 河背村青年协会 | |||
A033 | 竹庆公立学校 | 1961年[19] | 元朗竹园村 | 1994年[19] | ||||
A034 | 公立协怡学校 | 1920(创校) [19]1956(校舍) |
青山公路-屏山段205号 | 1956年建新校于青山公路-屏山段205号小山丘上,由罗剑萍校长筹款兴建,现已拆卸[19] | ||||
A035 | 开明学校 | 1912年[31] | 新田新围 福兴里 |
2004年[19] | ||||
A036 | 公立冠英学校 | 1955年[19] | 新田米埔 米埔村 |
2006年[19] | ||||
A037 | 五和公立学校 | 1958年[19] | 十八乡 大围村 |
五和公立学校校董会[32] | ||||
A038 | 壆围公立学校 | 1957年[19] | 元朗 | 1996年[19] | 空置[23] | |||
A039 | 南溪天主教崇德小学 | 1947年[33] | 元朗丈量约份第115约南边围地段239号地下 | 天主教香港教区[33] | 遵道幼稚园 | |||
天主教崇德学校 | 1925年[19] | 十八乡 东头村 |
空置 | |||||
A040 | 小磡公立学校 | 新田 小磡村 |
||||||
A041 | 大生围公立学校 | 1977年[19] | 元朗 | 1996年[19] | ||||
A042 | 惇裕学校 | 1939年 (创校) 1953年 (校舎) |
新田 | 惇裕学校校董会 | ||||
A043 | 公立攸潭美学校 | 1931年 (创校) 1961年 (校舍) |
元朗牛潭尾 | 2006年 | 空置 | |||
A045 | 志贞学校 | 1946年[34] | 新界元朗大棠道礼修村[34] | 2005年 | 东江纵队香港地区抗日游击队老战士联谊会 | |||
A046 | 下白泥村公立学校 | 元朗厦村乡下白泥村 | ||||||
A047 | 厦村乡白坭公立学校 | 1968年[35] | 新界元朗厦村乡白坭村[35] | 2005年[19] | ||||
A048 | 岭文学校 | 1956年[36] | 十八乡 大旗岭村266号[36] |
2005年 | 2022年被拆卸。[37] | |||
A049 | 培德学校 | 1957年[19] | 十八乡 下攸田村 |
十八乡下攸田村福庆堂醒狮青年会 | ||||
A050 | 友恭学校 | 1935年[19] | 厦村 | 1996年[19] | ||||
A051 | 庆三学校 | 1966年[19] | 十八乡 大旗岭村 |
1993年[19] | ||||
A052 | 友恭学校分校 | 1964年[19] | 厦村 新生村 |
#ID | 学校名称 | 照片 | 创办 | 地区 | 办学团体 | 前身 | 停办 | 现况 / 备注 |
---|---|---|---|---|---|---|---|---|
滘西学校 | 1952年 | 西贡 白沙湾 |
1984年 | 1984年与另外7间同区村校合并为蚝涌“西贡中心小学”;现改作村公所 | ||||
民生学校 | 西贡 北港 |
1984年 | 1984年与另外7间同区村校合并为蚝涌“西贡中心小学”;现为康乐中心 | |||||
积善学校 | 1920年 | 西贡 蚝涌 |
1984年 | 1984年与另外7间同区村校合并为蚝涌“西贡中心小学” | ||||
汉英学校 | 西贡 大蓝湖 |
1984年 | 1984年与另外7间同区村校合并为蚝涌“西贡中心小学” | |||||
廉全学校 | 西贡 界咸 |
1984年 | 1984年与另外7间同区村校合并为蚝涌“西贡中心小学” | |||||
乐育学校 | 1962年 | 西贡 窝美 |
1984年 | 1984年与另外7间同区村校合并为蚝涌“西贡中心小学” | ||||
南昌学校 | 1969年 | 西贡 南围 |
1984年 | 1984年与另外7间同区村校合并为蚝涌“西贡中心小学”;现改作村公所 | ||||
四和学校 | 西贡 𪨶径笃 |
打蚝墩、蕉坑、麻南笏和𪨶径笃等4条村 | 1984年 | 1984年与另外7间同区村校合并为蚝涌“西贡中心小学” | ||||
圣云仙学校 | 西贡 坑口 |
1989年 | 1989与另外5间同区村校合并为“坑口中心成杏芳纪念学校” | |||||
坑口公立学校 | 1959年 | 西贡 孟公屋 |
1989年 | 1989年与另外5间同区村校合并为“坑口中心成杏芳纪念学校” | ||||
龙腾学校 | 西贡 井栏树 |
1989年 | 1989年与另外5间同区村校合并为“坑口中心成杏芳纪念学校” | |||||
广培学校 | 西贡 大埔仔 |
1989年 | 1989年与另外5间同区村校合并为“坑口中心成杏芳纪念学校” | |||||
南燊学校 | 西贡 布袋澳 |
1989年 | 1989年与另外5间同区村校合并为“坑口中心成杏芳纪念学校” | |||||
往湾洲学校 | 往湾洲 | 现时用作香港外展训练学校的训练基地。 | ||||||
A053 | 渔类统营处滘西小学 | 西贡 | 鱼类统营处 | |||||
A054 | 渔类统营处西贡小学 | 1961年 | 对面海 康健路 |
鱼类统营处 | 1995年 | 初名“西贡渔民子弟学校”;与另外四间同区村校合并为“西贡中心李少钦纪念学校” | ||
A055 | 粮船湾公立学校 | 1952年 | 粮船湾 | 2003年 | ||||
A056 | 万宜湾乡立学校 | 1963年 | 西贡墟 | 1995年 | 原位于烂泥湾村,后因兴建万宜水库,于1973年迁至西贡墟。与另外四间同区村校合并为“西贡中心李少钦纪念学校”。旧址现用作作“万宜湾村文娱康乐中心”。 | |||
A057 | 鸣远学校 | 1950年 | 西贡 调景岭 |
1993年 | 校名是纪念雷鸣远神父 小学部因调景岭拆卸而于1990年迁入景林邨,成为“景林天主教小学”;中学部则于1993年迁入厚德邨,现为“天主教鸣远中学”。 | |||
A058 | 西贡公立学校 | 1946年 | 西贡墟 普通道 |
1995年 | 与另外四间同区村校合并为“西贡中心李少钦纪念学校” | |||
A059 | 新联学校 | 1961年 | 北港澳 波箩𪨶村 |
1995年 | 与另外四间同区村校合并为“西贡中心李少钦纪念学校” | |||
A060 | 澄波学校 | 1920年 | 盐田仔 | 1997年 | 现改为文物展览馆。 | |||
A061 | 育贤学校 | 1928年 (创校) 1966年 (校舍) |
西贡 沙角尾村 |
育贤书室 | 1995年 | 与另外四间同区村校合并为“西贡中心李少钦纪念学校” | ||
海星学校 | 1953年 1963年(校舍) |
西贡 西湾 |
1992年 | 复修 | ||||
圣弥额尔学校 | 西贡 大赤沙 |
#ID | 学校名称 | 照片 | 创办 | 地区 | 办学团体 | 前身 | 停办 | 现况 / 备注 |
---|---|---|---|---|---|---|---|---|
蒲台学校 | 1955年 | 蒲台 | 1986年 | |||||
䃟头学校 | 1959年 | 大屿山 䃟头村 |
||||||
汾流学校 (分流小学校) |
1956年 | 大屿山 分流 |
||||||
三乡联合白望学校 | 1955年 | 大屿山 白芒 |
1986年 | |||||
屿丰公立学校 | 1963年 | 大屿山 昂船凹 |
||||||
深石学校 | 1961年 | 大屿山 深石村 |
已倒塌[38] | |||||
宏贝公立学校 | 1959年 | 大屿山 石壁宏贝村 |
为因兴建石壁水塘而搬迁的坟背村所建的学校 | |||||
A062 | 杯澳公立学校 | 1952年 | 大屿山 贝澳 罗屋村 |
新村学校 咸田学校 (两村祠堂私塾) |
于2009/10年度,成为非华语指定学校。至2012年,学校约七成学生为非华语学童,来自14个不同的国籍,俨如一所国际学校。 | |||
A063 | 长洲堂锦江小学 | 长洲 山顶道西 |
中华基督教会 长洲堂 |
|||||
A064 | 长洲渔会公学 | 长洲 东湾道 |
2009年 | 2012年环保协进会的“登‘绿’长洲环境教育中心”进驻旧址。 | ||||
A065 | 长洲公立学校 | 长洲 学校路 |
2012年 | |||||
A066 | 长洲圣心学校 | 1953年 | 长洲 教堂路 |
天主教香港教区 | ||||
汉川学校 | 长洲 | |||||||
长洲顺德公立学校 | 1958 | 长洲 | 2006 | |||||
A067 | 长沙公立学校 | 1962年 | 大屿山 长沙 |
现为大屿山国际学校 | ||||
A068 | 圣家学校 | 1965年 | 坪洲 圣家路 |
天主教香港教区 | ||||
A069 | 国民学校 | 1899年 | 长洲 国民路 |
长洲惠潮府、 宝安会所 及东莞会所 联合主办 |
||||
A070 | 芦须城学校 | 1950年 | 南丫岛 索罟湾 芦须城村 |
2004年 | 周润发母校; 校址交回地政总署后空置荒废 | |||
A071 | 梅窝学校 | 1939年 | 大屿山 银矿湾 大地塘村 |
|||||
A072 | 南丫北段公立学校 | 1949年 | 南丫岛 榕树湾 榕树岭 |
1998年易名“南丫北段公立小学”。 | ||||
A073 | 坪洲志仁公立学校 | 1927年 | 坪洲 志仁里 |
2006年 | 1927年由村民创建,当时校舍只是一个出租单位,至1935年在村民的捐款及政府的资助下,坪洲公立志仁学校才正式落成。在1937年,学校被台风破坏后曾进行重修。 空置 | |||
A074 | 坪洲稔树湾树春学校 | 1961年 | 离岛 稔树湾 |
荒废 | ||||
A075 | 坪洲菜园行公立学校 | 1962年 | 离岛 | 荒废 | ||||
A076 | 沙螺湾学校 | 1958年 | 大屿山 沙螺湾 |
|||||
A077 | 拾琅学校 | 1962年 | 离岛 | |||||
A078 | 长洲顺德公立学校 | 长洲 学校路 |
||||||
A079 | 大澳学校 | 离岛 |
| |||||
二澳公立学校 | 1963年 | 大屿山 二澳 |
||||||
大澳民权学校 | 1940年代 | 大屿山 大澳 街市街 |
1964年 | 结束后师生转至大澳公立学校。 | ||||
大澳渔民子弟学校 | 1945年 | 大屿山 大澳 |
1986年 | 四十年代由渔民创办,原在太平街,已拆。1949年接受教育署津贴,至1957年由鱼类统营处接管办学,1959年新校舍于宝珠潭落成。校舍现为基督教团体正生会使用。 | ||||
A082 | 永助学校 | 1923年 | 大屿山 大澳 太平街112号 |
2003年 | 永助圣母小堂 | |||
A080 | 大澳公立学校 | 1964年 | 大屿山 大澳 |
1999年 | 现为“香港少林武术文化中心” | |||
A081 | 东涌公立学校 | 大屿山 东涌 下岭皮村 |
2003年 | |||||
大小鸦洲公立学校 | 1960年 | 离岛 大鸦洲 |
已因建越南难民营而夷为平地 |
#ID | 学校名称 | 照片 | 创办 | 地区 | 办学团体 | 前身 | 停办 | 现况 / 备注 |
---|---|---|---|---|---|---|---|---|
葵涌公立学校 | 1952年[39] | 新界葵涌青山道570号[40] | 2007年[41] | 原名荃湾葵涌学校,前身为战前的昆才学校,现已拆除。原校址在昔日葵涌围;杀校前校址现正兴建居屋 | ||||
长坑公立学校 | 下葵涌 九华径 长坑村 |
空置 | ||||||
下葵涌公立学校 | 1963年 | 下葵涌 | 下葵涌村村公所 | |||||
养正学校 | 1921年 | 下葵涌 九华径 |
由养正家塾演变而成 | 1992年 | ||||
路德学校 | 下葵涌 九华径 九华径新村 |
|||||||
青衣公立学校 | 1938年 | 青衣 涌美路62号 |
永联学校 | 2008年 | 永联学校,为昔日涌美村内(今蓝田村一带),至1930年代逐渐废弃。原位于前青衣大街,早期只有两个课室,后不断扩建,至1984年迁至长青现址,现改建成职安健学院 | |||
青衣渔民子弟学校 | 1968年 | 青衣 圣保禄村 |
1990年 | 位于门仔堂渔民新村侧,为渔类统营处办理的第十四间渔民子弟学校;现活化为宣道会青霖堂 |
#ID | 学校名称 | 照片 | 创办 | 地区 | 办学团体 | 前身 | 停办 | 现况 / 备注 |
---|---|---|---|---|---|---|---|---|
荃湾公立学校 | 1927年 | 由三栋屋南园书舍与老围翠屏学校合并而成,于1959年时在芙蓉山麓荃锦公路口,因发展地铁,于1980年迁至石围角邨现址,于2006年改名为荃湾公立何传耀纪念小学 | ||||||
老围公立学校 | 荃湾老围 老围路 |
主体部分空置,部分用作村公所和“圣公会麦理浩夫人中心”[42]。 | ||||||
石碧学校 | 1960年 | 石碧新村 | 1980年代 | |||||
德声学校 | 1931年 | 三栋屋 | 于地铁车厂开始施工而拆毁 | |||||
三村公立学校 | 1965年 | 杨屋村关门口河背 | ||||||
深井公立学校 | 1927年 | 深井 | 《香港清快塘傅氏族谱》:1927年深井村民捐地兴建学校,建成文通书室,后改称深井学校;1961年建成新校舍 | |||||
礼文公立学校 | 油柑头 | |||||||
莲花山公立学校 | 莲花山 | |||||||
川龙公立贯文学校 | 1958年 | 川龙 川龙村 |
1988年 | 空置[23] | ||||
A083 | 马湾公立芳园学校 | 1956年 | 马湾 田寮村 |
芳园书室 | 2003年 | 现为马湾公园古迹馆 |
#ID | 学校名称 | 照片 | 创办 | 地区 | 办学团体 | 前身 | 停办 | 现况 / 备注 |
---|---|---|---|---|---|---|---|---|
崇德学校 | 1926年 | 大埔大埔墟 崇德街 |
新界农工商业研究总会 | |||||
正而学校 | 1949年 | 大埔大埔墟 | 大埔堂区会 | 1986年 | 由余廖正而女士(余东璇夫人)捐资设立;原位于旧大埔墟火车站旁大埔堂,于1986年扩迁至富善邨,改名为基正小学,于2010年停办[43]。 | |||
大埔旧墟公立学校 | 1964年 | 大埔大埔旧墟 | 由大埔旧墟、南坑和新围仔三村所创办 | 1986年为配合村落清拆而迁往安祥路校舍,原校舍迁址在今大埔体育馆内;2002年下午校迁入宝湖道新校舍,并易名大埔旧墟公立学校 (宝湖道) | ||||
凤园明伦学校 | 1956年 | 大埔凤园 汀角路 |
凤园村明伦堂 | 旧址现为“香港园艺学会”。 | ||||
东园学校 | 1949年 (创校) 1953年 (校舍) |
大埔沙螺洞 张屋 |
废弃 | |||||
大窝公立学校 | 大埔大窝 | 现为大窝村村公所 | ||||||
龙尾村文明小学 | 1959年 (校舍) |
大埔龙尾 吴屋村 |
荒废[23] | |||||
大尾督公立学校 | 1960年 | 大埔大美督 | 已拆卸 | |||||
三光学校 | 1953年 | 大埔金竹排 大滘 |
文光学校 | 1966年 | 取代于小滘的文光学校,成为小滘,金竹排及大滘三村的学校;因兴建船湾淡水湖而拆卸,与育群学校合并组成“六乡新村公立学校”。 | |||
育群学校 | 1948年 (创校) 1959年 (校舍) |
大埔淡水湖 泥塘角 |
涌尾、涌背、泥塘角三村联合筹办 | 1966年 | 因兴建船湾淡水湖而拆卸,与三光学校合并组成“六乡新村公立学校”。 | |||
官坑官立学校 | 1956年 | 西贡北十四乡 官坑 |
现为官坑乡公所 | |||||
大滩村育英学校 | 西贡北 大滩村 |
|||||||
博爱公立学校 | 1962年 | 西贡北 嶂上 |
1981年 | |||||
榕树坳育文学校 | 西贡北 榕树澳 |
|||||||
樟树滩树人学校 | 1938年 (创校) 1962年 (校舍) |
大埔樟树滩 樟树滩村 |
樟树滩村协天宫 | 1989年 | 荒废 | |||
深涌学校 | 1958年 | 西贡北 深涌 |
||||||
天主教公民学校 | 1956年 | 西贡北 深涌 |
修复 | |||||
明新学校 | 西贡北 白沙澳 |
1960年 | 现改作白沙澳青年旅舍。 | |||||
赤迳铭新学校 | 1963年 | 西贡北 赤径 |
||||||
崇明学校 | 西贡北 蛋家湾 |
|||||||
A084 | 佛教大光义学 | 1945年 | 大埔石鼓垄 | 慈祥法师筹办 | 1999年 | 原于大光园内教学,于1947年获教育署批准为津贴学校,仍然继续免费教学;后成为1962年建成的大光中学的附属小学;大光中学于2012年停办,校址于2014年成为“生活书院”。 | ||
A085 | 渔类统营处三门仔新村小学 | 1957年 | 大埔三门仔 三门仔新村 |
鱼类统营处 | 原位于白沙头附近的三门仔旧村,于1965年因兴建船湾淡水湖而搬迁至三门仔新村;现时荒废[23] | |||
A086 | 渔类统营处大埔小学 | 1963年 | 大埔 下黄宜坳 |
鱼类统营处 | 大埔渔民子弟学校 | 空置[23] | ||
A087 | 启智学校 | 1954年 | 大埔大埔头 | 敬罗家塾 | 2006年 | |||
A088 | 琼林学校 | 1958年 | 塔门 | 2000年 | ||||
A089 | 高流湾渔民学校 | 1955年 | 西贡北 高流湾 |
1999年 | ||||
A090 | 林村公立学校 | 1950年 | 大埔林村 放马莆村 |
林村乡发展教育委员会 | 集合林村乡各村私塾合并而成 | 2004年 | 曾在坪朗及围头设有分校。 | |
林村公立学校第二分校 | 1961年 | 大埔林村 坪朗 |
荒废[44] | |||||
林村公立学校第三分校 | 1963年 | 大埔林村 围头 |
||||||
A091 | 莲开公立学校 | 1959年 | 大埔锦山 | 荒废 | ||||
A092 | 六乡新村公立学校 | 1964年 | 大埔大埔墟 宝湖道 |
兴建船湾淡水湖搬迁三光、育群小学合并而成 | 2006年 | 现时用作“六乡学习园地”。 | ||
A093 | 明德公立学校 | 1954年 (校舍) |
大埔汀角 汀角村 |
|||||
A094 | 南华学校 | 1953年 | 大埔南华莆 南华莆村 |
基督教香港崇真会 | 2000年 | 荒废 | ||
A095 | 泮涌公立学校 | 1959年 | 大埔泮涌 泮涌村 |
2006年 | 现为“大埔泮涌社区教育中心”会址,部分租予大埔足球会作为球员宿舍及办事处。 | |||
A096 | 诚明学校 | 1945年 (创校) 1966年 (校舍) |
大埔锦山 | 1996年 | 原在大埔墟运头角民房开办;现时荒废。 | |||
A097 | 船湾余东旋学校 | 1950年 | 大埔 船湾 |
育英学校 | 1994年 | 以三宫庙孔圣宫的育英学校为基础上发展 | ||
A098 | 泰亨公立学校 | 1962年 | 大埔泰亨乡 中心围 |
艺浣学校 | 2005年 | 空置;操场用作校巴停车场 | ||
A099 | 大埔师范纪念学校 | 1961年 | 大埔锦山 | 大埔官立汉文师范学堂校友 | 2006年 | 旧址现为“挪威国际学校”。 | ||
A100 | 大埔东莞学校 | 大埔 | ||||||
A101 | 碗窑公立学校 | 1949年 | 大埔碗窑 碗窑村 |
民安学校 | 1994年 | 最初是村中私塾“五常第”,于1930年代改为民安学校;现时部分用作“碗窑展览”。 | ||
A102 | 日新学校 | 西贡北 十四乡 井头村 |
现用作“井头村村公所” | |||||
A103 | 高塘诱善学校 | 1940年代 | 西贡北 高塘 |
1990年代 | ||||
A104 | 九龙坑公立育贤学校 | 1946年 | 大埔 九龙坑 九龙坑村 |
2004年 | 空置[23] |
#ID | 学校名称 | 照片 | 创办 | 地区 | 办学团体 | 前身 | 停办 | 现况 / 备注 |
---|---|---|---|---|---|---|---|---|
升平学校 | 1946年 | 打鼓岭坪𪨶 坪𪨶路 升平村 |
永杰书室 | 1994年 | 最初校舍设在塘坊村永杰书室旁,至1961年迁至坪𪨶路校舍,现时已经拆卸 | |||
渔类统营处西流江渔民子弟学校 | 沙头角 西流江 |
鱼类统营处 | 1988年 | 合并为于1988年创立的沙头角中心小学。 | ||||
鱼类统营处鸭洲小学 | 沙头角 鸭洲 |
鱼类统营处 | 1988年 | 合并为于1988年创立的沙头角中心小学。 | ||||
鹿颈公立学校 | 1953年 | 沙头角 鹿颈 |
由陈、黄、朱、蓝四姓捐助而建成 | 文林学校 | 1988年 | 合并为于1988年创立的沙头角中心小学。 | ||
万和学校 | 沙头角 万屋边 |
1988年 | 拆卸只剩下门牌;合并为于1988年创立的沙头角中心小学。 | |||||
大华公立学校 | 沙头角 麻雀岭 |
1988年 | 空置;合并为于1988年创立的沙头角中心小学。 | |||||
渔民子弟学校 (渔统处沙头角上午小学) |
沙头角 |
鱼类统营处 | 1988年 | 合并为于1988年创立的沙头角中心小学。 | ||||
庆春约小瀛学校 | 沙头角 荔枝窝 |
|||||||
上禾坑公立学校 | 沙头角 上禾坑 |
镜蓉书屋 | 空置 | |||||
周田学校 | 1949年 | 打鼓岭 周田村 |
1958年 | |||||
凤溪公立学校 | 1932年 (创校) 1974年 (校舍) |
上水 上水围 |
凤溪公立学校董事会 | 初时以廖万石堂为校舍,新界首间收女生的学校;曾称“凤溪第一小学”,现名“凤溪小学”。 | ||||
石湖墟公立学校 | 1961年 (创校) 1986年 (校舍) |
上水 天平邨 |
前名“石湖公立学校” | |||||
上水惠州公立学校 | 1956年 (创校) 2008年 (校舍) |
上水 天平路 |
1984年迁入彩园邨,至2008年迁至天平路现址,彩园旧址一度改作“马锦灿纪念小学”,将改建成简约公屋 | |||||
冈陵公立学校 (冈陵小学) |
1971年 | 上水 丙冈 |
知善堂 | |||||
国群公立小学 | 沙头角 乌蛟腾 |
|||||||
A105 | 博文学校 | 1919年 (创校) 1962年 (校舍) |
上水古洞 松柏塱村 |
2005年 | ||||
A106 | 粉岭公立学校 | 1936年 | 粉岭 粉岭村 |
思德书室 | 创校时称“粉岭学校” | |||
A107 | 坑头公立学校 | 上水 坑头 |
||||||
A108 | 河溪学校 | 1953年 | 上水古洞 河上乡 |
1990年 | 主楼分割成5间民居;附属建筑现为“美味栈”上水店。 | |||
A109 | 启才学校 | 沙头角谷埔 谷埔村 |
||||||
A110 | 金钱村何东学校 | 1902年 (创校) 1955年 (校舍) |
上水古洞 金钱村 |
宗福学校 | 1955年更名“金钱村何东学校” | |||
A111 | 吉澳学校 | 1931 | 北区 | 2005 | 空置 | |||
A112 | 建德公立学校 | 上水古洞南 莲塘尾 粉锦公路 |
||||||
A113 | 敬修学校 | 打鼓岭 莲麻坑 |
||||||
A114 | 古洞公立爱华学校 | 上水古洞 河上乡道 |
爱华私塾 | |||||
A115 | 泮林公立群雅学校 | 沙头角 担水坑村 |
||||||
A116 | 军地公立学校 | 粉岭军地 军地村 |
空置 | |||||
A117 | 罗湖公立学校 | 1963年 | 打鼓岭 罗湖村 |
|||||
A118 | 粉岭联和墟公立学校 | 粉岭 粉岭楼村 |
空置 | |||||
A119 | 龙溪公立学校 | 上水 马草垄村 |
||||||
A120 | 龙山学校 | 粉岭 龙跃头 |
||||||
A121 | 坪洋公立学校 | 打鼓岭 坪洋村 |
||||||
A122 | 三和公立学校 | 打鼓岭 木湖村 |
由新屋岭、木湖村、瓦窑村合办 | |||||
A123 | 沙头角公立学校 | 北区 | ||||||
A124 | 福德学社小学 | 1959年 | 沙头角 山咀村 |
曾称“山咀公立学校”,现名“福德学社小学”。 | ||||
A125 | 上水石湖墟田料米业商会公立学校 | 1966年 | 上水 卫平坊 |
2005年 | 北区社区健康中心大楼 | |||
A126 | 打鼓岭岭英公立学校 | 1958年 | 打鼓岭 周田村 |
打鼓岭岭英公立学校法团校董会 | 周田学校 | |||
A127 | 丹竹坑公立学校 | 1960年 | 北区 | 2006年 | 校舍现供“新福事工协会”营运“生命导向中心”。 | |||
A128 | 蕉径公立学校 | 北区 | ||||||
A129 | 从谦学校 | 粉岭 崇谦堂村 |
||||||
A130 | 东庆学校 | 1946年 | 上水 大头岭村 |
2005年 | 空置 | |||
A131 | 上水东莞学校 | 1959年 | 上水 马会道 |
|||||
A132 | 华山公立学校 | 1960年 | 上水 华山村 |
2006年 | 空置[23] | |||
A133 | 和谦学校 | 粉岭和合石 和合石村 |
||||||
A134 | 育贤学校 | 1939年 (创校) 1982年 (校舍) |
上水 马会道 |
最初校舍位于上水菜园村西部 1982年迁往上水东莞学校侧 |
参见
[编辑]参考文献
[编辑]参考资料
[编辑]- ^ 1.0 1.1 1.2 1.3 立會二題:鄉村學校. info.gov.hk. 2009-06-17 [2015-01-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9-24) (中文(香港)).
- ^ 立法會三題:鄉村學校. info.gov.hk. 2004-05-19 [2015-01-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1-29) (中文(香港)).
- ^ 政府發表人口政策督導委員會二零一二年進度報告書. info.gov.hk. 2012-05-30 [2015-01-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2-22) (中文(香港)).
- ^ 4.0 4.1 嶺英村校殺校邊緣大翻身. hkcd.com.hk. 2014-09-25 [2015-01-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1-11) (中文(香港)).
- ^ 雙非童湧港 逼爆上水學校 六村校加建校舍仍不敷應用,蘋果日報,2012-06-01. [2015-09-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9-30).
- ^ 教育局擬為跨境童設獨立校網. orientaldaily.on.cc. 2013-07-22 [2015-01-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1-11) (中文(香港)).
- ^ 立法會:署理教育局局長就「妥善處理跨境學童引伸的問題」議案總結發言(只有中文). '"info.gov.hk. 2014-03-27 [2015-01-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4-02) (中文(香港)).
- ^ 跨境學童增 北區促空置村校辦小學. 明报 (edu.sina.com.hk). 2012-02-13 [2015-01-11] (中文(香港)).[永久失效链接]
- ^ 立法會九題:少數族裔學生在學校得到的支援. info.gov.hk. 2014-11-26 [2015-01-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2-17) (中文(香港)).
- ^ 2011/12及2012/13學年為非華語學生提供校本特設支援服務的學校名稱、各級非華語學生人數、非華語學生佔校內總學生人數百分比及 獲得的每年津貼金額 (PDF). unison.org.hk. 2013-03-26 [2015-01-12].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6-03-04) (中文(香港)).
- ^ 鄉村學校的改善計劃. edb.gov.hk. 2001-03-07 [2015-01-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9-24) (中文(香港)).
- ^ 政府財絀 改善工程受阻 25校停辦小一 村校沒落,太陽報,2002-09-03. [2015-09-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9-29).
- ^ 邝启涛. 鄉村情懷:香港官立鄉村師範專科學校校史(1946-54)及活動 A deep affection for the countryside: The history of the Rural Training College and her concerning activities (PDF). 香港官立乡村师范专科学校同学会有限公司. 2004年3月.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2).
- ^ 搜查線:時光停留97年 直擊廢校真面目. 东方日报. 2017-08-31 [2024-08-14].
- ^ 15.0 15.1 15.2 小學概覽2022 中華基督教會拔臣小學 C.C.C. But San Primary School 學校資料. 家庭与学校合作事宜委员会. 2022-09-28 [2023-08-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8-10).
- ^ 佛學九逕 Kau Keng Shan. 2020-12-12 [2023-08-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8-10) (中文(香港)).
- ^ 興德遷校易名謀「復生」. 文汇报. 2005-01-12 [2015-01-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1-05) (中文(香港)).
- ^ 18.0 18.1 家庭与学校合作事宜委员会. 小學概覽2000/01 - 元朗小商新村公立學校. 2000 [2024-02-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1-06-25.
- ^ 19.00 19.01 19.02 19.03 19.04 19.05 19.06 19.07 19.08 19.09 19.10 19.11 19.12 19.13 19.14 19.15 19.16 19.17 19.18 19.19 19.20 19.21 19.22 19.23 19.24 19.25 19.26 19.27 19.28 19.29 19.30 19.31 19.32 19.33 19.34 19.35 19.36 19.37 19.38 19.39 19.40 19.41 元朗區鄉村學校. [2023-11-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1-30) (中文(香港)).
- ^ 家庭与学校合作事宜委员会. 小學概覽2000/01 - 聯光公立學校. 2000 [2024-02-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1-06-25.
- ^ 家庭与学校合作事宜委员会. 小學概覽2000/01 - 沙江公立聯益學校. 2000 [2024-02-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1-06-25.
- ^ 22.0 22.1 家庭与学校合作事宜委员会. 小學概覽2000/01 - 崇正公立學校. 2000 [2024-02-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1-06-24.
- ^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政府設施、土地及物業. fso-createhk.gov.hk. [2015-01-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1-05) (中文(香港)).
- ^ 24.0 24.1 家庭与学校合作事宜委员会. 小學概覽2000/01 - 華封學校. 2000 [2024-02-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1-08-21.
- ^ 25.0 25.1 家庭与学校合作事宜委员会. 小學概覽2000/01 - 橫洲公立學校. 2000 [2024-02-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1-06-24.
- ^ 26.0 26.1 家庭与学校合作事宜委员会. 小學概覽2000/01 - 永安學校. 2000 [2024-02-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1-06-25.
- ^ 27.0 27.1 27.2 家庭与学校合作事宜委员会. 小學概覽2000/01 - 八鄉公立同益學校. 2000 [2024-02-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1-06-25.
- ^ 家庭与学校合作事宜委员会. 小學概覽2000/01 - 石湖學校. 2000 [2024-02-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1-06-24.
- ^ 石湖村校罷課反合併. 星岛日报. 2003-06-24 [2015-01-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13) (中文(香港)).
- ^ 規劃申請 A/YL-KTN/777. 城市规划委员会. 2021-08-12 [2023-03-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3-12) (中文(香港)).
- ^ 家庭与学校合作事宜委员会. 小學概覽2000/01 - 開明學校. 2000 [2024-02-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1-06-25.
- ^ 家庭与学校合作事宜委员会. 小學概覽2000/01 - 五和公立學校. 2000 [2024-02-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1-06-25.
- ^ 33.0 33.1 家庭与学校合作事宜委员会. 小學概覽2000/01 - 天主教崇德小學. 2000 [2024-02-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1-06-24.
- ^ 34.0 34.1 家庭与学校合作事宜委员会. 小學概覽2000/01 - 志貞學校. 2000 [2024-02-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1-06-21.
- ^ 35.0 35.1 家庭与学校合作事宜委员会. 小學概覽2000/01 - 廈村鄉白坭公立學校. 2000 [2024-02-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1-08-21.
- ^ 36.0 36.1 家庭与学校合作事宜委员会. 小學概覽2000/01 - 嶺文學校. 2000 [2024-02-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1-08-21.
- ^ Tere Wong. 跑遊元朗十八鄉 (114) - 大旗嶺嶺文學校. tEre-tErRiTOrY. 2022-02-22 [2023-01-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1-13) (中文(香港)).
- ^ 存档副本. [2021-03-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4-04).
- ^ 存档副本. [2016-02-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9).
- ^ 家庭与学校合作事宜委员会. 小學概覽2000/01 - 葵涌公立學校. 2000 [2024-02-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1-06-21.
- ^ 存档副本. [2016-02-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2-16).
- ^ 01 老圍_老圍公立學校. hkavmode.blogspot.hk. 2010-11-16 [2015-01-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1-06) (中文(香港)).
- ^ 校舍荒廢六年政府短視. 东方日报. 2012-11-08 [2016-03-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1-13) (中文(香港)).
- ^ 周日休遊:細說林村往事. 苹果日报. 2014-01-19 [2016-03-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4-10) (中文(香港)).
参考文献
[编辑]- 《蓝天树下:新界乡村学校》,罗慧燕 著,三联书店,ISBN 978-962-04-3732-8
- 《北区村校过去, 现在与未来》,东华三院甲寅年总理中学 著,2003年
- 《教不倦 : 新界传统教育的蜕变》,明基全编; 何惠仪, 游子安撰文,香港区域市政局,1996年,ISBN 962-72-13-217
- The provision of small rural schools in Hong Kong; Wong, W. Y. A.; 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