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摇篮到摇篮设计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摇篮到摇篮设计(Cradle-to-cradle design)也称为摇篮到摇篮C2Ccradle 2 cradle是产品及系统设计上仿生学的途径,将人类的产业视为一种自然界的程序,将材料视为是在健康、安全的代谢中循环的养份。这个词是相对于另一个流行短语“从摇篮到坟墓”(Cradle to Grave)的概念,传统工业生产从开采加工使用后,就被丢弃成为垃圾,是个摇篮到坟墓的过程;摇篮到摇篮设计则视产品材料为养分,从设计之初就设想如何完全循环回制造端,因此称为摇篮到摇篮。

摇篮到坟墓是从一代的出生到同一代的死亡,摇篮到摇篮是从一代的出生“摇篮”到下一次的生命。

摇篮到摇篮设计(C2C设计)提出企业需要保护及丰富生态系统和自然生物代谢,同时也维持安全的、有生产力的工业代谢,其中有有机物质及技术养份的高品质使用以及循环[1]。从摇篮到摇篮设计是整全的经济、企业及社会框架,希望可以建立一个不但是有效率,在本质上是没有浪费的系统[2]。广义来说此系统不只限制在工业设计制造业,可以应用在文明的许多层面,例如都市环境、建筑、经济以及社会系统等。

生物循环与工业循环[编辑]

摇篮到摇篮(C2C)概念向大自然学习,视所有材料皆为“养份”,皆可再次使用。利用“养分管理”观念出发,从产品设计阶段就仔细构想产品结局,让物质得以不断循环。 摇篮到摇篮可分成两种循环系统:生物循环及工业循环

生物循环[编辑]

生物循环(Biological Cycle)的材料来自“可快速再生的材料”,并且在产品不使用后,可被生物安全分解,或是完全与“生态相容”,最后回到生物循环提供养分。

C2C定义的可快速再生材料,为10年内可收成的天然来源材料,或是妥善管理的森林。

C2C生物循环的材料例如:木材、棉纤维、植物油等。

工业循环[编辑]

工业循环(Technical Cycle)的材料来自“不可快速再生的材料”,产品不使用后须回到工业循环,由回收厂循环再生,让材料达到同等级或升级应用,并且可用于再制成新的产品。

C2C工业循环的材料例如:金属、塑胶、玻璃等。

C2C三大设计原则[编辑]

在追求生态效益的前提下,C2C设计理念遵循以下三大原则,以实现生物循环和工业循环

材料养分永远可再成为养分[编辑]

就像在自然界一般,万物都是养分,没有废弃物的观念。

透过C2C设计可以让所有产品与材料,在生产、使用及循环过程中,对人类健康和环境安全有益;

最后安全进入生物循环或工业循环,再次成为同等或更高品质的材料和产品。

使用再生能源[编辑]

再生能源是永不耗尽的 - 重力、太阳能与其衍生的能源,包括潮汐、风能、水力、波浪能及生质能。

摇篮到摇篮设计理念主张,与其消极地节能和减少火力、核能等传统发电用量,不如积极开发并鼓励使用再生能源。

赞颂多样性[编辑]

传统工业革命下,产业追求高效率、标准方法;然而大自然的系统中,越是复杂的系统,越是稳定、蓬勃发展。

C2C设计理念提倡自然生态、当地文化、个别需求,及在地问题解决方案等多样性特质。

例如过去无论地理环境为何,房屋都采用一致的钢筋水泥和冷气空调; 但在C2C架构之下,我们可选择使用在地建材,并且依当地气候做最合适的设计。

C2C产品认证五大指标面向[编辑]

C2C认证是在循环经济倡议下针对产品永续设计的认证,涵盖了产品材料与制程,并可分为以下五大面向。

材料健康性[编辑]

了解产品中所有材料与化学品,包含制程使用的化学品。并根据产品的预期用途评,评估对人类与环境健康的影响。

若有被评估为具有健康风险的物质,厂商应修改产品设计,选用更安全的材料。

产品循环性[编辑]

包含规划产品收回系统,产品可拆解设计,以及各零件材料都选用可以不断循环使用的材料养分。

材料或化学品的循环,包括了工业循环(Upcycle升级再造),以及生物循环(可安全堆肥分解、可快速再生)

制程使用再生能源[编辑]

以所有制造皆由100%的清洁再生能源驱动为目标,包含再生能源电力,以及生质燃料。

制程用水管理[编辑]

将干净的水视为宝贵资源、基本人权来管理。

前端包含工厂取水不排挤当地其他居民用水、不排挤生态所需的用水。

后端包含工厂排水不含任何有毒物质,甚至可直接饮用,让周围生物继续安全的用水。

制程社会公平性[编辑]

确保生产供应链中所有利害关系人皆合理受益,包括员工、客户、供应链网络与周遭环境等。

相关条目[编辑]

参考资料[编辑]

  1. ^ Cradle to Cradle: Remaking the way we make things, 2002.
  2. ^ Lovins, L. Hunter (2008). Rethinking production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in State of the World 2008, pp. 38–40.

外部链接[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