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板桥区 (台湾)

坐标25°00′35″N 121°27′33″E / 25.0096703°N 121.4590989°E / 25.0096703; 121.4590989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重定向自板橋區 (新北市)

25°00′35″N 121°27′33″E / 25.0096703°N 121.4590989°E / 25.0096703; 121.4590989

板桥区
Banqiao District
旧称:枋桥、摆接
市辖区
从上至下、由左至右新板特区夜间街景、林本源园邸接云寺
地图
板桥区位置图
坐标:25°00′40″N 121°26′45″E / 25.0111°N 121.4458°E / 25.0111; 121.4458
国家 中华民国
上级区划新北市
下级区划1262,515
政府
 • 区长陈奇正板桥区区长列表)
面积
 • 总计23.1373 平方公里(8.9334 平方英里)
海拔7 公尺(23 英尺)
人口(2024年9月)(229,120[1]户)
 • 总计554,151[1]
 • 排名台湾的第1位/新北市的第1位
 • 密度23,951人/平方公里(62,032人/平方英里)
时区国家标准时间UTC+08:00
邮递区号220
户政资料代码65000010
毗邻三重区新庄区树林区土城区中和区台北市万华区
网站http://www.banqiao.ntpc.gov.tw/
区象征
波斯菊
Banqiao District
繁体字 板橋

板桥区,旧称“枋桥”、“摆接”,位于台湾新北市西部,为新北市政府所在地。区内人口约55.4万人,是新北市人口最多的行政区,也是全国人口最多的三级行政区[1]

清治时期,板桥已是台北地区西边的重要商业聚集地,发展历史甚早,后因当地属于新北市主要人口商业腹地的中心位置,加上战后初期成为台北县县治,便由早期台北都会区的主要卫星城市之一逐渐成为现在新北市以及淡水河系左岸的政经中心。境内的林本源园邸(林家花园)为台湾少数保存至今的中式古典园林建筑,并与板桥近来快速发展的城市面貌相互呼应,形成新旧并续、古早味与现代气息并融的城市景观。

历史

[编辑]

词源

[编辑]

板桥原为平埔族原住民摆接社聚居地,后来汉人在17世纪后逐渐迁入并形成聚落。在大汉溪船运兴盛时,商旅货物在“湳仔港”上岸运往“摆接社”漳州闽南人聚落,途中需经林家花园后方的“公馆沟”。为方便人货通行,其上兴建了一座木板桥,当地因而被称为“枋桥头”(pang-kiô-thâu)。后来的“枋桥城”即沿著公馆沟东南岸兴建城墙,在木板桥前设置西城门,约为今府中路、林园街口。近年来公馆沟经整治加盖后,桥已经不复见[2][3]

日治时代,统治当局将“枋桥”改为日式地名板桥,日语读法为“いたはし itahashi[4],先为板桥庄,1929年升格为板桥街战后延续此名至今,差别在于改用华语发音,惟台语仍读作“枋桥”(pang-kiô)。

发展沿革

[编辑]

板桥区自古即为凯达格兰族原住民武𦛨湾社摆接社的生活范围。清治康熙年间始有汉人足迹,根据板桥“新埔赖氏族谱”记载,清朝康熙六十年(1721年),漳州平和县葛竹乡赖天经族人,渡海至现新埔地区开垦。

乾隆年间廖富桩、林成祖入垦摆接平原,随后大量漳州闽南人移住,人口渐增。其时为“摆接堡”之行政中心,辖地遍及今日板桥区、中和区土城区树林区新庄区西盛地区。道光年间林本源家族自新庄迁居此地,更使板桥区形成邻近地区的宗教、商业、文化中心[5]大正9年台湾行政区改制为五州三厅,板桥为海山郡役所的所在地,是郡之行政中心。

日治时代后期,板桥为海山郡之中心,称海山郡板桥街。二战结束进入中华民国时代后,改称台北县板桥镇,为县治所在。1972年7月1日,升格县辖市而改称为板桥市。1990年代后期起开发的新板特区,强化了板桥做为淡水河左岸商业枢纽的地位。2010年12月25日,五都改制案实行,板桥市随著台北县升格为新北市而改制为板桥区,仍为市治所在,并成为新北市的政治及经济中心。

地理

[编辑]
板桥区城市天际线

地形

[编辑]

板桥区位于新北市中西部,新店溪大汉溪河流交会沉积处[6],为整个大台北淡水河以西的中心城市,北隔大汉溪三重区新庄区相望,东与台北市万华区新店溪为界,西接树林区,南与土城区中和区毗邻。幅员略呈东北- 西南走向,东北部较宽阔,西南部则较为狭长。全境为适宜开发人居的平原地形并有河川环绕,总面积23.1368平方公里,河域面积广达686公顷。

全区地势平坦,无山岳及丘陵。东南部略高,但海拔仅约10公尺,渐次向西北部趋低,至海拔约2公尺。其地质时期全属第四纪完新世完新统之冲积层。但板桥街区及新埔、埔墘、深丘、后埔以东一带,地势较高,可谓之为老冲积层,形成较早,可能为地质时期的台北湖之沉积[7]

水文

[编辑]

板桥区最主要的河川为大汉溪新店溪。大汉溪为淡水河主流上游,也是本区最大河川,流经浮洲地区后,以弓状形成本区西北边界,至东北端江子翠地区与新店溪相会。新店溪为淡水河最大支流,流经板桥区东北边界。日治时代以前板桥是个有许多沟渠的地方,现在已经大都覆盖成为下水道。湳仔沟是分隔板桥与浮洲地区的河道沟渠,湳仔即当地地名湳雅的闽南语原文。湳仔沟本来是大汉溪之分流河道,1982年因应防洪堵绝大汉溪上游的水流入,只剩其他沟渠与地下水汇入。湳仔沟最后流向大汉溪。

公馆沟为板桥地区仅次于湳仔沟的最大沟渠,也可能是板桥一名之由来。现在已经大都成为地下排水沟。水脉发源于土城山区,19世纪曾经成为林本源园邸周围枋桥城城墙外的护城河。该沟渠约略从土城青云路进入板桥信义路、四川路、馆前西路,馆前西路即为林家花园城墙之南侧。沿著馆前西路,流过接云寺及湳雅夜市入口,转往府中路、西门街,在北门街北流,离开原本城墙的范围。最后约略经过公馆街、国光路、智乐路、中正路、新海抽水站,汇入大汉溪。[8][9]公馆街即以公馆沟命名。现在只有馆前西路旁一区段无覆盖,可见到黑水沟,且县民大道经过馆前西路和华福街间之路段,有明显隆起之桥梁特征。

人口

[编辑]
历史人口
年份人口±%
1946 23,545—    
1951 30,055+27.6%
1956 41,268+37.3%
1961 62,695+51.9%
1966 77,424+23.5%
1971 126,980+64.0%
1976 282,318+122.3%
1981 422,260+49.6%
1986 491,721+16.4%
1991 542,942+10.4%
1996 524,323−3.4%
2001 532,694+1.6%
2006 544,292+2.2%
2011 555,335+2.0%
2016 552,285−0.5%
2021 552,713+0.1%
来源:
  1. 盛清沂 & 吴基瑞 1988,第332-334页,第七章·人口
  2. 內政部統計月報-各鄉鎮市區人口數. 内政部. [2018-12-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23). 

根据新北市政府民政局及内政部户政司统计,2023年底板桥区户数约22.5万户,人口约55.4万人[10],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约2.4万人[1],是全台湾所有乡镇市区中人口最多、人口密度第五高的行政区[参 1],也是全国唯一高于旧制省辖市人口门槛(即50万人)的三级行政区,且其人口多于全国半数以上的县市[1]。区内人口最多与最少的里分别是溪福里与复兴里,2023年底两里人口分别为14,558人与925人[10]

政治

[编辑]
新北市政府
新北市议会

板桥区为新北市的首府,地处新北市溪南最接近于溪北的中间区域,此一地缘特色反应出来的政治板块,选民均匀,使得板桥历来呈现接近全国整体投票倾向的缩影。与新北市所辖的其他行政区相较,板桥明显不若新店双和的偏蓝,亦不若新庄三芦的偏绿,亦加以拥有新北市南来北往的中心枢纽位置和最大票仓,向来是兵家必争之地、竞选总部的所在地。

区政组织

[编辑]

新北市板桥区公所新北市政府在板桥区之派出机关,在中华民国政府架构中为市政府综理区政的执行机关,上级业务监督机关为新北市政府。区长市长任命,其任期为无任期保障。在区长、副区长及主任秘书之下,设有7课4室等11个内部单位[13]。板桥区为新北市议会第五选区,在市议会的66席市议员中,板桥区共选出9席区域市议员(不含平地原住民与山地原住民议员)[14]

历任首长

[编辑]

台湾日治时期

[编辑]
枋桥区长

1910年-1920年

姓名 就任时间 卸任时间 备注
林清山 1910年 1920年
板桥庄长

1920年-1929年

姓名 就任时间 卸任时间 备注
林清山 1920年 1924年
山本义信 1924年 1929年
板桥街长

1929年-1945年

姓名 就任时间 卸任时间 备注
山本义信 1929年 1930年
神谷龟吉 1930年 1931年
淀川喜代治 1931年 1938年
野村丰助 1938年 1945年

板桥镇镇长

[编辑]

1946年-1951年 间接选举

任次 姓名 就任时间 卸任时间 备注
1 林宗贤 1947年1月1日 1947年6月20日
代理 陈弄狮 1947年6月20日 1947年10月22日
补选 林燕清 1947年10月22日 1948年12月31日
2 林日高 1949年1月1日 1949年12月31日
补选 林宗慎 1950年1月1日 1951年7月1日

1951年-1972年 直接选举

任次 姓名 党籍 就任时间 卸任时间 备注
1 林宗慎 1951年7月1日 1953年7月1日
2 林宗慎 1953年7月1日 1956年7月1日
3 林宗慎 1956年7月1日 1960年1月16日
4 杨水生 1960年1月16日 1964年3月1日
5 刘顺天 中国国民党 中国国民党 1964年3月1日 1968年3月1日
6 刘顺天 1968年3月1日 1972年6月30日

板桥市市长

[编辑]

1972年7月1日-2010年12月24日

任次 姓名 党籍 就任时间 卸任时间 备注
1 刘顺天 中国国民党 中国国民党 1972年7月1日 1973年4月1日
2 郭政一 1973年4月1日 1977年12月30日
3 郭政一 1977年12月30日 1982年3月1日
4 张馥堂 1982年3月1日 1986年3月1日
5 张馥堂 1986年3月1日 1990年3月1日
6 吴清池 1990年3月1日 1994年3月1日
7 吴清池 1994年3月1日 1998年3月1日
8 林鸿池 1998年3月1日 2002年3月1日
9 林鸿池 2002年3月1日 2005年2月1日
代理 张宏陆 民主进步党 民主进步党 2005年2月1日 2005年12月19日
代理 廖荣清 中国国民党 中国国民党 2005年12月20日 2006年2月28日
10 江惠贞 2006年3月1日 2010年12月24日

新北市板桥区区长

[编辑]

2010年12月25日–现今

任次 姓名 就任时间 卸任时间 备注
1 江惠贞 2010年12月25日 2011年8月1日
2 林纯秀 2011年8月1日 2014年12月24日
3 林敬榜 2014年12月25日 2019年2月1日
4 林耀长 2019年2月1日 2020年6月10日
5 范姜坤火 2020年6月10日 2023年1月31日
6 陈奇正 2023年1月31日 现任

行政区

[编辑]

现今板桥区行政范围的确立,来自于1920年,日本将台湾十二厅改为五州二厅,设板桥庄属台北州海山郡。板桥庄辖板桥、社后、深丘、新埔、埔墘、下深丘、江子翠、港子嘴、后埔、四汴头、湳子、沙仑、溪洲、番子园等14个大字。1929年板桥庄改制为“板桥街”[15]。1946年1月27日,改为“板桥镇”,属台北县海山区。1947年1月裁撤海山区,板桥镇改直隶于台北县[16]。1972年7月1日,板桥镇改制为“板桥市”[15]。2010年12月25日,台北县改制为直辖市,板桥市改组为市辖区“板桥区”,隶属新北市[5]

板桥全区有126个,是全国里数最多的市辖区,也是全国下辖最多里(村)的乡镇市区级行政区。

板桥区可以分为府中江子翠港子嘴新埔新板[注 1]亚东[注 2]埔墘后埔[注 3]社后浮洲溪崑等11个地区,各自被归类为5个正规的次分区与11个非正式行政编制的联合里。其中,府中、江翠、新埔、新板与亚东等几个地区的中心位置分别设置台北捷运的车站,是板桥区内交通较为便利的区段。

板桥区由于人口众多,拥有两个立法委员的议席,分别是板桥东区(新北市第七选举区)、板桥西区(新北市第六选举区)。在2010年以前,台北县板桥市时期,板桥市民代表会的市民代表选区共有6个,其中第六选区为原住民族选区,第一至第五选区则由依照各里划分组成,2010年以后,第一至第五选区便成为板桥区公所的第一至第五分区[17]。下表列出板桥区各样划分方式(立法委员选举区、第一至第五次分区、里),配合《台湾地名辞书(卷十六)台北县》与日治时代“大字”对照其地名[18]

立委分区 次分区 地名 里名
板桥西区 第一分区 府中 留侯里 赤松里 黄石里 挹秀里 流芳里
社后 社后里 民安里 民权里 建国里 国光里 港德里 金华里 新生里
港尾里 中正里 香社里 香雅里 自强里 自立里 光华里 光荣里
湳子[注 4] 湳兴里 新兴里
第二分区 江子翠 江翠里 溪头里 纯翠里 文化里 联翠里 明翠里 满翠里 宏翠里
仁翠里 吉翠里 朝阳里 新翠里 新海里 德翠里 莒光里 华翠里
忠翠里 龙翠里 松柏里 松翠里 柏翠里 文翠里 岚翠里 青翠里
怀翠里 文圣里 福翠里
新埔 新埔里 阳明里 忠诚里 文德里 幸福里 公馆里 汉生里 新民里
百寿里 介寿里 华江里
第三分区 万板 永安里 埤墘里 庄敬里
港子嘴 港嘴里 [注 5]
板桥东区 振兴里 振义里 光复里 [注 6]
埔墘 埔墘里 富贵里 长寿里 九如里 正泰里 居仁里 福寿里 海山里
双玉里 广新里 光仁里 玉光里
深丘 深丘里 福丘里 香丘里 长安里 东安里 民生里 东丘里 西安里
第四分区 后埔 景星里 福星里 民族里 仁爱里 大丰里 广德里 福德里 后埔里
国泰里 福禄里
四汴头 广福里 五权里 和平里 重庆里 信义里
湳子[注 4] 华兴里 华福里 华贵里 华东里 华德里 乡云里
第五分区 番子园 浮洲里 华中里 大观里 侨中里 欢园里 聚安里 龙安里 福安里
复兴里 中山里 大安里
沙仑 昆仑里 成和里
溪洲 溪洲里 溪北里 堂春里 溪福里

经济

[编辑]

农业

[编辑]

工业

[编辑]

商业

[编辑]

教育

[编辑]

大专院校

[编辑]

高级中等学校

[编辑]

国民中学

[编辑]

国民小学

[编辑]

社会教育

[编辑]

交通

[编辑]

板桥区为新北市政经中心,地理上亦为新北市人口密集带的中心,都市定位及南来北往的中心地理位置,使得板桥拥有颇为发达的联外路网及发达的大众运具。其中有四座东西向桥梁(华江桥万板桥华翠桥光复桥)直通台北市;南北向则有新北环快台64线(特一号)及台65线(特二号)三大快速道路贯穿板桥市区并连结国道一号国道三号捷运板南线在板桥区设有五站(江子翠站新埔站板桥站府中站亚东医院站)与北市主要精华区(西门商圈博爱特区站前商圈东区商圈信义商圈南港经贸园区)直接串连;串连新北市发达区的捷运环状线第一阶段(西环段)亦以板桥为中心,并于区内设置三个捷运站(板新站板桥站新埔民生站)。连接台湾西部走廊主要都会区的高铁及大小都市的台铁和短中长客运中心亦在板桥设站,使得板桥区堪称是新北市的交通枢钮。

大众运输

[编辑]

高铁

[编辑]
板桥车站
台湾高铁 台湾高铁

台铁

[编辑]
台湾铁路 台湾铁路

大众捷运

[编辑]
府中站
台北捷运

客运

[编辑]
板桥公车站

2001年11月13日新北板桥转运站启用,提供板桥地区长途客运搭乘。

社区小巴

[编辑]
  • F501 树林-板桥
  • 824 欢仔园-新北板桥公车站
  • 585 浮洲地区-捷运府中站 原F502(110年6月7日转换为收费公车)
  • 577 板桥后站-捷运府中站 原F511(109年7月1日转换为收费公车)

公共自行车

[编辑]

公路

[编辑]

快速道路

[编辑]

省道

[编辑]

市道

[编辑]
  • 市道106号:新海桥→中正路→民权路(与台三线共线,设有25.5K牌子)→民族路→中和中山路(22.7K~26.7K)
    • 中正路:旧板桥、社后地区主要道路,连接新海桥到新庄。
    • 民权路:板桥西部主要道路。
    • 民族路:海山地区主要道路,连接中和的中山路三段。
  • 市道106甲线:大汉桥→民生路三段→捷运新埔站(民生文化路口,终点接台三线)
    • 民生路:贯穿板桥中央,是大台北最宽的道路之一,高架为台64线快速道路,平面为市道106甲,也是北通新庄区,南达中和区的主干道,又称为“特一号道路”。
  • 市道114号:沙仑桥→大观路三段→浮洲桥→大观路二一段→南兴桥→馆前西路→中山路一段(与台三线共线)→中山路一二段→光复桥
    • 中山路:后站、海山、深丘、埔墘地区主要道路,连接光复桥往台北市西园路。
    • 大观路:浮洲地区主要道路。
  • 市道116号:树林陆桥(大观路三段50巷)→浮洲桥→新兴桥→四川路二段(终点接台三线,四川路与土城中央路口)

区道

[编辑]
  • 北73线存德街溪崑一街溪北路玉平巷
  • 北89线:四汴头(四川信义路口)→信义路→土城青云路
    • 信义路:四汴头地区主要道路,是通往土城的主要道路。
  • 北91线:新海桥头(新北市立殡仪馆)→长江路一二段→双十路三二一段→三民路一二段→中和员山路
    • 长江路:联络新海桥与华江桥的重要道路。
    • 双十路:江子翠地区主要道路,为新北市第一条示范道路。
    • 三民路:埔墘地区主要道路,可连接员山路到中和区
  • 北92线:三民路二段245巷→中和永和路
  • 北93线:板桥分局前(文化民权路口)→文化路一段→南门街(板桥旧市区)→南雅南路一段(南雅夜市)→南雅南路二段(亚东医院)→接台三线四川路二段
    • 南雅南路:亚东医院所在道路,湳子地区的主要道路,亦是板桥著名南雅夜市之名称由来。
    • 县民大道:纵贯铁路地下化改建而成,其上有通往台北市的华翠大桥快速道路,并贯穿新板特区板桥车站大楼坐落在此。
    • 万板路:江子翠地区主要道路,圳道加盖改建而成,有万板大桥连接台北市西藏路。
    • 汉生东路:海山高中、海山国小都坐落在此。
    • 笃行路:溪州、昆仑地区主要道路,生活圈已经趋近于树林区
    • 南雅东路:板桥知名的南雅夜市坐落于此。
    • 忠孝路:后埔地区主要道路,连接中和穗和地区。
    • 新海路:连接新海桥至海山地区的要道,连通汉生西路与汉生东路。

一般道路

[编辑]
  • 板桥区内环线:北门街→西门街→馆前西路→南门街→文化路一段(与北门街交叉口)
  • 板桥区中环线:汉生东路(与中和中山路口)→汉生西路→国光路→大仁街→南雅西路段→南雅东路(或南雅西路一段)→华兴街→成都街→实践路→忠孝路→中和德光路→中和莒光路(与中和中山路口)
  • 板桥区外环线:三民路一二段→双十路一二三段→长江路一二三段→中正路→北门街→文化路一段→南门街→南雅南路一二段

桥梁

[编辑]

由于境内河域广阔,板桥区境内共有19座主要联络桥梁,板桥区之北、西面为大汉溪及其支流,东面为新店溪,而南面以陆地连接中和区土城区,主要以圳沟为界,没有桥梁。因此板桥区可说是台湾所有乡镇市区中,大型联络桥梁最多者。

板桥区的东面有四座跨越新店溪的桥梁,全部通往台北市万华区:

  • 光复桥市道114号,为板桥通往万华历史最早的桥梁,日治时期为吊桥,称“昭和桥”,后改建为斜张桥,中山路二段→台北市万华区西园路二段。
  • 华江桥:台三线,是继光复桥之后为第二座兴建的桥梁,今天的华江桥是第二代的桥梁,文化路二段→台北市万华区和平西路三段。
  • 万板桥:为第三座兴建的桥梁,也是四座桥梁中高度最高的(因台北端桥下有抽水站),但却是交通量最少的一座,万板路→台北市万华区西藏路,。
  • 华翠桥:原为纵贯铁路跨越新店溪桥梁,铁路地下化完成之后,改建为公路桥梁,本桥为汽车专用,无机车道与自行车道,至今交通量甚至胜于华江桥,县民大道三段→台北市万华区艋舺大道。

西面11座:三座为区内联络桥梁,一座铁路桥(高铁与台铁共构),两座通往树林区,一座通往土城区

  • 浮洲桥:市道114号,联络板桥浮洲与溪洲两地区以及树林的交通,桥下为大汉溪主流,大观路二段→大观路三段(树林陆桥)
  • 南兴桥:市道114号,联络板桥旧市区(湳子)与浮洲的交通,桥下为大汉溪支流湳子沟,馆前西路→大观路一段
  • 新兴桥:市道116号,又称浮洲二桥,桥下为大汉溪支流湳子沟,联络四汴头与浮洲的交通,在城林桥通车之前,亦背负联络土城与树林、新庄之间的交通。
  • 树林陆桥:市道116号,联络树林与板桥溪洲之间的交通,为铁路跨越桥,但其下亦有水圳河道通过,大观路三段50巷(浮洲桥)→树林区中正路
  • 沙仑桥:市道114号,联络板桥溪洲与树林市区之间的交通,十五座主要桥梁内为最小的一座,全长24.8公尺,现场很难看出是一条桥,易被认为是一般道路。大观路三段→树林区保安街。
  • 城林桥:联络树林区、板桥区溪洲地区与土城区的交通,板林路→溪城路→土城区城林路
  • (大汉溪)铁路桥:其实是两座桥,跨越大汉溪,高铁桥与台铁桥毗邻而立。

北面有四座桥梁,其中三座通往新庄区,一座通往三重区

  • 重翠桥:属于快速道路桥梁,台64线和新北环快共构,与新北大桥直接连通,有机车道与自行车道,常被误认为是新北大桥的一部份,通往三重区。
  • 大汉桥:市道106甲,为北面通往新庄区的交通主动脉,民生路三段→新庄区思源路。
  • 新海桥:市道106号,在大汉桥兴建之前,为唯一的北面通往新庄、三重的联络桥梁。在大汉桥通车之后,逐渐被取代,但至今仍然地位重要。
  • 台65线大汉溪跨越桥,属于快速道路桥梁,通往新庄区,也有机车道(板新机车联络道桥)与自行车道。

未来

[编辑]

捷运

[编辑]
台北捷运

2010年2月12日,行政院核定台北捷运万大-中和-树林线规划报告书暨周边土地发展计画案。全案分为2期兴建:第1期兴建路段为中正纪念堂站至金城机厂,长约8.4公里,设置8座车站,预计西元2025年底完成;第2期兴建路段为金城机厂至回龙站,行经树林区中华路、八德街、大安路、中正路,长约13.3公里,为高架桥路线中运量,拟设置11座车站,预计2028年底完成。

新北捷运[注 7]

公共设施

[编辑]

由于板桥区是新北市的行政中心所在地,因此除了市政府本身的办公大楼外,包括市议会与许多下属单位的总部,都是设籍在板桥区内。

政府单位
警政

新北市警察局的局本部设于板桥区境内,除了总部外,该单位在板桥区的境内还设置了两个分局与多个派出所,负责板桥地区的治安维护。

  • 内政部警政署铁路警察局高铁警务段台北分驻所,位于板桥车站内
  • 新北市政府警察局
    • 局本部
    • 板桥分局
      • 交通分队
      • 下辖派出所:板桥、沙仑、后埔、信义、大观
    • 海山分局
      • 交通分队
      • 下辖派出所:海山、埔墘、新海、文圣、江翠
消防

板桥区是新北市消防局的总部所在地,与旗下第一大队的管辖范围。

  • 新北市政府消防局
    • 局本部
    • 第一大队
      • 大队部
      • 下辖消防分队:莒光、新板、板桥、大观、海山、民生、溪崑[19]
    • 特搜大队
      • 大队部
      • 南雅分队[19]
文化设施
运动场馆


社福设施
  • 新北市板桥新板公共托育中心
  • 新北市妇女乐活馆
  • 华山基金会板桥爱心天使站
  • 新北市家扶中心
  • 新北市立殡仪馆(位于中正路
广场
  • 市民广场
  • 双十人行广场
  • 非常热区(位于府中商圈)
中大型公园
小型或邻里公园
  • 介寿公园(婚纱公园)
  • 农村公园
  • 石雕公园
  • 福德公园
  • 四维公园
  • 玫瑰公园
  • 国光公园
  • 资讯公园
  • 中山公园
  • 华江公园
  • 庄敬公园
  • 环河公园
  • 溪头公园
  • 华中公园
  • 永安公园
  • 永丰公园(三角公园)
  • 民生公园
  • 和平公园
  • 忠孝公园
  • 仁爱公园
  • 华德公园
  • 南雅公园
  • 广福公园
  • 五权公园
  • 重庆公园
  • 信义公园
  • 昆仑公园
  • 溪洲公园
  • 华东公园
  • 宠物运动公园
  • 公儿二公园
  • 埔墘公园
  • 光复简易公园
  • 台北纸厂公园
  • 浮洲亲民公园

医疗

[编辑]

观光旅游

[编辑]
古迹名胜与信仰中心
林本源园邸庭园一景
南雅夜市
板桥菩提院与板桥接源堂
百货
商场
夜市

大型饭店

[编辑]
重大建设
未来重大建设
其它
新北市立图书馆为24小时开放之大型现代图书馆

都市更新及重划

[编辑]
  • 新板桥车站特定专用区
  • 板桥江翠北侧重划区:A、B区则邻近435艺文特区与旧市区,公园绿地多;C区面河景住宅没有高架桥影响,邻近板桥运动中心及中正路商圈,价格是重划区相对便宜区块;F、G区虽开发较晚,但周边有旧市区既有机能。[21]
  • 东方戏院都市更新案:富品建设位于板桥区“东方富品”,旧址为知名“东方戏院”,荣获第24届国家建筑金奖金狮奖,已完成上梁预计2024完工。[22]

相关条目

[编辑]

注释

[编辑]
  1. ^ 又常称为“深丘”,范围包括深丘联合里下属的8个里
  2. ^ 又常称为“湳子”,主要涵盖湳兴联合里下属的8个里
  3. ^ 广福联合里下属的15个里
  4. ^ 4.0 4.1 湳子地区部分划入第一分区,部分划入第四分区
  5. ^ 港嘴里被划入板桥西区
  6. ^ 振兴里、振义里、光复里被划入板桥东区,但与港嘴里皆属于港子嘴地区
  7. ^ 新北捷运公司营运

参考资料

[编辑]
引用来源
  1. ^ 1.0 1.1 1.2 1.3 1.4 内政部户政司. 人口統計資料. 中华民国 内政部户政司 全球资讯网. [2021-01-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1-13) (中文(台湾)). 
  2. ^ 《板桥区志》
  3. ^ 《台湾堡图》,1904年
  4. ^ 葉高華 臺灣日式地名新論. [2016-09-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1-16) (中文(台湾)). 
  5. ^ 5.0 5.1 關於板橋-板橋憶往(簡史). 新北市板桥区公所. 2021-01-06 [2024-02-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5-30) (中文(台湾)). 
  6. ^ 庄文松. 圖解台灣老地名. 晨星出版. [2019-10-28]. ISBN 97898644326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24) (中文(台湾)). 
  7. ^ 地理生态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板桥区公所
  8. ^ 繪製在Google Map上的公館溝河道圖。作者:吳澤山. [2014-02-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3-01). 
  9. ^ 《枋桥古城游》地图,枋桥文化协会监事庄文毅绘制,2014年。
  10. ^ 10.0 10.1 人口計算機. 新北市政府民政局. [2020-05-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15) (中文(台湾)). 
  11. ^ 盛清沂 & 吴基瑞 1988,第332-334页,第七章·人口.
  12. ^ 各鄉鎮市區人口數 (XLS). 内政统计月报. 2020-04-29 [2020-04-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15) (中文(台湾)). 
  13. ^ 公所簡介-課室業務. 新北市板桥区公所. [2021-09-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9-26) (中文(台湾)). 
  14. ^ 選區議員-議員介紹. 新北市议会. [2021-09-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2-27) (中文(台湾)). 
  15. ^ 15.0 15.1 寻侠堂国际创艺有限公司 2009,第81页.
  16. ^ 盛清沂 & 吴基瑞 1988,第158页.
  17. ^ 新北市选举委员会. 台北縣板橋市選舉公報(民國91年). https://web.cec.gov.tw/. [2023-07-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7-03). 
  18. ^ 陈国川; 林圣钦、王怡茹、程惠筠、洪伟豪、白伟权、王慈妤、陈碧雯、殷豪飞、林其民、廖婉彤、林雅雯、王又幼、李其鸿. 臺灣地名辭書(卷十六)臺北縣 初版. 南投县: 国史馆台湾文献馆. : 566–571. ISBN 978-986-03-7769-9. 
  19. ^ 19.0 19.1 新北市政府消防局消防據點. 新北市政府消防局. 2018-12-26 [2018-12-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02). 
  20. ^ 新北推百億BOT 板橋第二體育場擬變身小巨蛋. [2021-11-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1-20). 
  21. ^ 自由时报电子报. 【台北】江翠北側重劃區 品牌建商一級戰區 - 地產天下 - 自由電子報. estate.ltn.com.tw. [2024-01-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1-20) (中文(台湾)). 
  22. ^ 经济日报. 富品建設推複合式創新合作 獲利與地主分享 | 房市情報 | 商情. 经济日报. [2024-01-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1-26) (中文(台湾)). 
条目
  1. ^ 台湾行政区人口密度表
书籍
  • 盛清沂; 吴基瑞. 《板橋市志》. 台北县: 台北县板桥市公所. 1988 (中文(台湾)). 
  • 板桥市志(续修)编辑委员会. 《板橋市志》 续编. 台北县: 台北县板桥市公所. 1997 (中文(台湾)). 
  • 寻侠堂国际创艺有限公司. 《板橋市志》 三编. 台北县: 台北县板桥市公所. 2009. ISBN 978-986-02-1478-9 (中文(台湾)). 
  • 施添福等编纂. 第十三章·板橋市. 《臺灣地名辭書·卷十六·臺北縣》. 南投市: 国史馆台湾文献馆. 2013. ISBN 978-986-03-7769-9 (中文(台湾)).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