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中央音樂學院

座標39°54′02″N 116°21′10″E / 39.90066°N 116.35289°E / 39.90066; 116.35289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中央音樂學院
Central Conservatory of Music
校訓勤奮 求實 團結 進取
創辦時間1950年
學校標識碼4111010045
學校類型公立
院長俞峰
教師人數263人(2016年10月)
學生人數2517人(2021年12月)
本科生人數1586人(2021年12月)
研究生人數931人(2021年12月)
校址 中國北京市西城區鮑家街43號
39°54′02″N 116°21′10″E / 39.90066°N 116.35289°E / 39.90066; 116.35289
校區市區
隸屬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網站www.ccom.edu.cn
位置
地圖
中央音樂學院西門
位於鮑家街43號的中央音樂學院東門

中央音樂學院,簡稱央音中央院,是「一流學科」建設高校,中國藝術院校中唯一一所國家重點高校和「211工程」建設學校,以極低的入學錄取率聞名。

中央音樂學院原隸屬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2000年歸屬教育部

學校概況

[編輯]
央音綜合樓
央音西門
中央音樂學院歌劇音樂廳

歷史

[編輯]

該校1949年11月1日始建於天津,1958年遷至北京西城區鮑家街43號(清醇王府舊址、光緒皇帝出生地)。前身為建於1940年的重慶青木關國立音樂院(1945年遷至南京,改稱南京國立音樂院),淵源及於建於1927年的燕京大學音樂系,建於1939年的華北大學文藝學院音樂系,建於1946年的國立北平藝術專科學校音樂系、香港中華音樂院、上海中華音樂院,建於1948年的東北魯迅文藝學院音樂系等。

專業系所

[編輯]

內部資源

[編輯]
圖書館和琴房樓

中央音樂學院是全國高校首批博士點授予單位,並於2003年經國務院學位辦、人事部、教育部共同審批通過了全國藝術類中第一個博士後流動站。中央音樂學院音樂學學科(包括作曲與作曲技術理論、音樂學和音樂表演藝術)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重點學科。學院擁有亞洲最大的專業音樂圖書館,館藏圖書資料共計53萬冊。

音樂會

[編輯]

一年一度的北京現代音樂節、北京國際電子音樂節和中央音樂學院音樂節、中央音樂學院世界音樂周等在國內外產生廣泛的影響並享有很高的聲譽。中央音樂學院的音樂廳每年有來自國內外著名的音樂家舉行高水平的音樂演出,許多當代重要作曲家的音樂作品在這裏首演。

實踐活動

[編輯]

學院定期組織學生參加社會藝術實踐和教學演出活動,包括在國家大劇院北京音樂廳等上演歌劇音樂會,以及參加音樂普及演出。

《中央音樂學院學報》

[編輯]

《中央音樂學院學報》創辦於1958年,是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主管,中央音樂學院主辦,中國國內外公開發行並具有廣泛影響的學術性音樂期刊。該期刊致力於為海內外音樂院校和科研院所的學者、師生提供學術耕耘的園地。

對外交流合作

[編輯]

中央音樂學院每年都聘請許多國外著名音樂家和學者來院講學或任教,也有計劃地選派教師和學生出國學習、講學和演出。學院聘請了許多國際著名音樂家作為學院名譽教授,如作曲家潘德列茨基、指揮家小澤征爾祖賓·梅塔、鋼琴家阿什肯納齊、小提琴家帕爾曼大提琴羅斯特羅波維奇等。

由學院師生組成的中國青年交響樂團民族管弦樂團、合唱團、附中少年交響樂團及附小室內樂團多次出訪各國及地區,獲得廣泛讚譽。

學校還與俄羅斯莫斯科音樂學院英國皇家音樂學院美國朱利亞音樂學院、美國耶魯大學音樂學院、匈牙利李斯特音樂學院德國漢諾威音樂學院等世界著名音樂學院建立了校際交流合作關係。

其他

[編輯]

師生

[編輯]

學院培養了眾多在國內外享有盛譽的作曲家、音樂學家、音樂教育家和音樂表演藝術家,其中包括幾十位國家級院、團的藝術總監、團長和音樂學院的院長、校長。

中央音樂學院的師生經常參與國家重大公共活動的配樂製作,2008年北京奧運會主題曲《我和你》便是出自畢業於中央音樂學院作曲系的陳其鋼之手。

2010年11月1日,中央音樂學院迎來70周年校慶,郎朗譚盾等校友均出席了慶祝活動。[5]

下屬機構

[編輯]
中央音樂學院附屬中等音樂學校
  • 附屬中學
  • 附屬中學培訓中心
  • 附屬小學
  • 繼續教育學院
  • 遠程音樂教育學院
  • 社會音樂教育部
  • 海內外社會音樂考級委員會
  • 中央音樂學院出版社
  • 中央音樂學院學報
  • 環球音像出版社

歷任院長

[編輯]

知名校友

[編輯]
  • 徐小平, 投資家,新東方聯合創辦人,1978年至1983年於音樂學系學習。
  • 黃日照,1953年進入中央音樂學院,香港管樂建基人之一
  • 劉詩昆,1957年進入鋼琴系繼續學習
  • 吳文光,古琴演奏家,中國音樂學院教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
  • 劉秉義,1962年畢業於聲樂系本科,後留校任教
  • 劉育熙,1962年畢業後留校任教
  • 劉德海,1962年畢業後留校任教,後至中國音樂學院任教,琵琶演奏家
  • 李雙江,1963年畢業於聲樂系本科
  • 張汝鈞,1963年畢業於聲樂系本科
  • 吳雁澤,1964年畢業於聲樂系本科
  • 殷承宗,1965年畢業
  • 呂思清,1977年進入中央音樂學院
  • 黃安源,1959年入學,著名胡琴演奏家
  • 趙季平,1978年進入中央音樂學院作曲系
  • 譚盾葉小綱陳其鋼張小夫郭文景陳怡劉索拉,1978年考入中央音樂學院作曲系
  • 余青欣,1984年畢業於民樂系,中央民族樂團古琴獨奏演員,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
  • 迪里拜爾,1980年考入聲樂歌劇系,1987年獲碩士學位
  • 關牧村,女中音歌唱家,1987年畢業於聲樂系本科
  • 郎朗,著名鋼琴家,1991年進入中央音樂學院
  • 汪峰,著名搖滾歌手,1991年考入中央音樂學院管弦系小提琴專業
  • 荒井十一,香港著名音樂製作人、打擊樂手 ,2000年進入中央音樂學院西洋打擊樂專業就讀
  • 曹恩齊,演員,2016年畢業於中央音樂學院鋼琴系
  • 黃霄雲,歌手,2017年考入中央音樂學院聲樂歌劇系,
  • 張超,美聲歌手,聲入人心成員之一,2016年考入中央音樂學院聲樂歌劇系
  • 福祿壽樂隊,三姐妹樂團,其中杜冰兒,杜飛兒就讀作曲系,杜雪兒就讀豎琴系。

註釋

[編輯]
  1. ^ 最初為1953年在鮑家街成立的北京鐵路職工子弟中學,1955年因鐵二中成立而更名為北京鐵路職工子弟第一中學,1985年1月撤銷普通中學建制並改為北京鐵路師範學校[2],2002年2月1日更名為北京鐵路運輸學校[3],仍為中等專業學校

參考文獻

[編輯]
  1. ^ 《天津地方志》《天津通志:大事记》. 天津: 天津市地方志編修委員會辦公室. 2007年. 
  2. ^ 二、建国后北京铁路中小学的发展. 北京市普通教育年鑑 1949-1991 (北京出版社). 1992: 942–943. ISBN 7-200-01840-6. 
  3. ^ 賈雲平. 北京铁路运输学校挂牌. 北京鐵路局年鑑 (北京鐵路年鑑社). 2003: 232. 
  4. ^ 北京铁路运输学校并入中央音乐学院. 北京教育年鑑 (北京市教育委員會). 2005: 316. ISBN 7-80133-976-2. 
  5. ^ 中央音乐学院建校70年硕果累累. 新華網. 2010年11月1日 [2017年11月16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年10月26日). 
  6. ^ 中央第三轮巡视已查80多人 多名纪委书记被“连坐”. 中國新聞網. 2015年12月2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年12月5日).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