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光若翰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光若翰
Jean-Baptiste-Marie Budes de Guébriant

巴黎外方传教会会士
巴黎外方传教会总会长
教区领衔保加利亚马尔恰诺波利总教区意大利语Arcidiocesi di Marcianopoli
任命1921年5月21日
卸任1935年3月6日
前任雷蒙德·罗西尼奥
继任弗朗索瓦·索比尔·德·维拉尔
其他职位领衔保加利亚马尔恰诺波利总教区意大利语Arcidiocesi di Marcianopoli总主教 (1921年-1935年)
圣秩
晋铎于1885年7月5日晋铎
晋牧舒福隆
于1910年11月20日晋牧
个人资料
出生1860年12月11日
法兰西帝国巴黎
逝世1935年3月6日 (74岁)
法国巴黎巴克路
国籍法国籍
教派天主教
曾任职位

光若翰(法语:Jean-Baptiste-Marie Budes de Guébriant;1860年12月11日—1935年3月6日)是天主教法国籍主教巴黎外方传教会会士。曾任四川省建昌代牧区宗座代牧(1910年-1916年)、广东省广州宗座代牧区宗座代牧(1916年-1921年)和巴黎外方传教会总会长(1921年-1935年)。[1][2]

生平

[编辑]

光若翰出生于1860年12月11日,在法兰西帝国巴黎。1883年9月13日,他22岁时加入巴黎外方传教会。1885年7月15日,光若翰24岁时晋铎。

中国传教

[编辑]

1885年10月7日,光若翰神父与金梦旦法语Charles de Gorostarzu(后属云南宗座代牧区)从马赛启航,经历40天航行,途经塞得港亚丁可伦坡新加坡西贡香港,到达中国上海。他们在当地休息一周后,沿长江航行两个月,于1886年1月底与另外2位神父抵达四川叙府[3]

光若翰神父在南四川宗座代牧区传教,并被沙得容主教派到村庄中学习中文。期间,光神父和一位帮助他的中国修生一起住在涂上石灰的小竹屋里。几个月后,光神父被派到古蔺,负责当地四个县的传教工作。他在古蔺传教六年,在当地建立教堂、学校和一座有约40张病床的疗养院。

1893年,光神父譋到建昌宗座代牧区,负责冕宁南部地区的教务,并在当地开设一所小诊所。1895年甲午战争期间,冕宁发生教难,教堂被洗劫一空,传教士被监禁。光神父被迫在云南避难一段时间。

1901年拍摄的光若翰神父

1898年,光神父获任命为建昌宗座代牧区教区长。期间,在上海学习英语及在日本学习教区行政管理。1900年11月,光神父以秘书身份陪同樊国梁主教返回法国,为中国传教辩护。1901年,他回叙府出任公济堂主任司铎,并在王大嘴传教。期间,邀请玛利亚方济各传教修会在当地建立学校和诊所。三年后,光神父被召回建昌。

建昌宗座代牧

[编辑]

1910年8月12日,光若翰在49岁时获时任教宗庇护十世任命成为建昌宗座代牧区宗座代牧,领衔希腊伊庇鲁斯尤里教区意大利语Diocesi di Eurea di Epiro主教。同年11月20日由四川东境宗座代牧舒福隆主教主礼,南四川宗座代牧刘法约尔主教襄礼晋牧。

由于,当时宗座代牧区只有4,000名信徒及11位神父。因此,光主教返回法国和罗马筹集资金。在回程时经过河内,期间从电报得知武昌发生辛亥革命,宗座代牧区内的法籍神父与约20名信徒被杀。1911年12月,光若翰主教回到宁远府

任内光主教,在当地建立神学院,拥有77所天主教学校,有1,800名学生。[4]。1913年,法国政府授予光若翰主教法国荣誉军团勋章。次年,祝圣第一位国籍神父陈达米盎。

广州宗座代牧

[编辑]

1916年4月28日,光若翰主教调任为广州宗座代牧区宗座代牧, 负责有一个人口达1,500万、35,000名信徒、4,242位法国传教士和15位国籍神父的宗座代牧区。在其任内,圣座先后将广州宗座代牧区一分为四;1920年划出广东西部成立粤西海南宗座代牧区继续由巴黎外方传教会负责、划出西北部成立韶州宗座代牧区慈幼会负责;1924年划出南部成立江门宗座监牧区玛利诺外方传教会负责。分设后的广州宗座代牧区信徒减少至不到20,000人。光主教在任内设立有350个男孩的圣心中学、由安贫小姊妹会管理的安老院以及由加拿大圣母无原罪修女会的各种事业。

担任宗座视察员

[编辑]

光若翰主教被圣座传信部任命为宗座视察员,分别于1919年视察中国任国各地[5]及1920年视察西伯利亚地区[6]。他于1920年,抵到罗马向教宗述职,同行的还有遣使会会士雷鸣远神父。其后,雷鸣远留在巴黎负责中国留学生的传教工作,并在1923年成立中国天主教学生会[7]。光若翰主教其后经加拿大返回中国,途中更访问圣母无原罪修女会。直到1921年为止,光若翰主教已经访问印度中南半岛中国韩国日本等地方达37次。

巴黎外方传教会总会长

[编辑]
朝圣者法语Le Pèlerin (magazine)杂志,于1921年11月25日刊登的若翰主教封面

1921年3月21日,在英属香港巴黎外方传教会大楼举行的会议上,光若翰主教当选为巴黎外方传教会第7任总会长,并于同年5月21日得到教廷认可。同年10月9日,光主教回到法国巴黎巴克路巴黎外方传教会总部。同12月11日,光若翰获时任教宗本笃十五世任命为总主教。领衔保加利亚马尔恰诺波利总教区意大利语Arcidiocesi di Marcianopoli。他随后在法国致力传教,以弥补因第一次世界大战造成的信徒流失。并且,他又每星期探访比耶夫尔修院。

法国博普雷欧圣戴法纳·韦纳尔小修院

1922年9月,越南安南皇帝赐给他大南龙星院司令官徽章。1925年,光总主教在梵蒂冈参与传教展览后,得到与时任教宗庇护十一世接见。1925年7月5日,与教宗庇护十一世共祭册封在1839年己亥教难和1846年丙午教难中殉道的朝鲜半岛殉道者为真福。[8]同时,他与宗座驻华代表刚恒毅总主教担任顾问,向教宗推荐第一批共6人的中国籍神父成为主教,且6人相继在1926年获教宗亲自祝圣晋牧。[9]1930年,光总主教遨邀请瑞士大圣伯纳德山口大圣伯纳修会法语Chanoines réguliers du Grand-Saint-Bernard会士到西藏打箭炉宗座代牧区的传教。其后,他在法国曼恩-卢瓦尔省博普雷欧成立巴黎外方传教会第一个小修院,且以圣戴法纳·韦纳尔命名。[10]

同年,在法国巴克路巴黎外方传教会总部举行第二次外方传教会主教大会,有26位主教和12名传教士参与为期两个星期的大会。光若翰总主教以及其的两个助手再次当选。同年8月17日,光总主教在传教会总部会见万民福音部部长威廉·马里努斯·范罗苏姆英语Willem Marinus van Rossum枢机

环球牧访

[编辑]
白胡子的是光若翰总主教(1935年)
圣波勒德莱昂主教座堂英语Saint-Pol-de-Léon Cathedral内的光若翰总主教卧姿

光若翰总主教在71岁时进行环球牧访,先后前往印度次大陆英属印度贡伯戈讷姆法属印度本地治里迈索尔王国迈索尔,再到达远东地区。其后,他访问暹罗王国柬埔寨金边法属印度支那,并在法属印度支那首府河内会见西东京宗座代牧皮埃尔-玛丽·让德罗法语Pierre-Marie Gendreau主教。之后,光总主教再转到中国重庆上海,再到日本,后与汉城宗座代牧古斯塔夫·穆特尔法语Gustave Mutel总主教培陪同前往日治朝鲜,探访当地的12万名基督徒。朝鲜视察结束后经中国东北满洲哈尔滨,并探访当地哈尔滨俄罗斯裔民俄罗斯正教会信徒和俄罗斯礼东仪天主教徒。十天后,光总主教在苏联莫斯科被软禁,并与派尤金·约瑟夫·内芙法语Pie Eugène Joseph Neveu主教见面。光主教在软禁八个月后,于1933年6月8日回到法国的外方传教会总部,并在同年11月向教宗报告。

同年,光总主教在罗马襄礼晋牧首位越南籍主教发艳辅理宗座代牧阮巴东法语Jean-Baptiste Nguyễn Bá Tòng,以及中国四川省雅州宗座代牧李容兆主教。1933年9月,光总主教主礼晋牧云南府宗座代牧雍守正主教。

1935年3月6日,光若翰总主教在法国巴黎巴克路去世。葬礼在巴黎圣母院举行,由让·维迪埃英语Jean Verdier枢机主礼,一群教会和世俗领袖、巴黎外方传教会会士及巴黎居民出席。其后,光若翰总主教被埋葬在圣波勒德莱昂的家中。

相关条目

[编辑]

参考与注释

[编辑]
  1. ^ Metropolitan Archdiocese of Guangzhou 廣州. [2022年1月2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年10月20日). 
  2. ^ Bishop Jean-Baptiste-Marie Budes de Guébriant, M.E.P. †. [2021年4月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年1月31日). 
  3. ^ Mgr de Guébriant archevêque de Marcianopolis, op. cité, p. 16
  4. ^ Mgr de Guébriant archevêque de Marcianopolis, op. cité, p. 34
  5. ^ 他在荷敬谦的陪同下进行他的中国之旅
  6. ^ 他于1921年从加拿大返回时试图访问该地区,但是只到了赤塔
  7. ^ Gilles van Grasdorff, La Belle histoire des Missions étrangères, 1658-2008, p. 396
  8. ^ Mgr de Guébriant archevêque de Marcianopolis, op. cité, p. 56
  9. ^ Corinne de Ménonville, Les Aventuriers de Dieu et de la République, Les Indes Savantes, Paris, 2007, p. 64
  10. ^ Gilles van Grasdorff, op. cité, p. 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