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别表现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性别表现(英语:Gender expression)或性别气质,是指特定文化背景下与某种性别相关的人的行为、举止、兴趣和外观方面,特别是与女性气质男性气质有关的类别。这也包括性别角色。这些分类依赖于对性别的刻板印象

定义[编辑]

性别表现通常反映一个人的性别认同(他们对自己性别的内在感觉),但情况并非总是如此。[1][2]性别表现与性倾向和出生指定性别两者是分开且独立的。一种类型的性别表现,对于外部性别感知被视为非典型的,这些人士可能被描述为非常规性别

与男性对应的性别表现是男性气质男子气概;与女性对应的性别表现是女性气质女人味。在女性中拥有突出的男性表现被称作假小子。同时拥有男性与女性的性别表现被称为双性性格

日惹原则中使用了性别表现一词,该原则涉及在性取向性别认同、性别表现和性别特征方面在国际人权法的应用。[3]

性别表现与性取向之间的混淆[编辑]

性别表现与性取向并不一定是有关连的。不论一个人真实的性别表现,男同性恋者常常被曲解为女性化的,女同性恋者常常被曲解为男性化的。这些信念可能导致人们根据其性取向误解个人的性别表现。Stacey Horn针对青少年的一项研究,显示出不以出生时的指定性别表现自己的同性恋者被认为较不可以接受。以指定性别表现自己的个人通常较少受到社会骚扰和歧视。另一方面,性别表现女性化多过于男性化的男异性恋者最容易受到歧视。[4]

性别理论家朱迪斯·巴特勒提出的“异性恋矩阵”理论认为,人们通常根据其可见的生理性别社会性别来假定某人的性取向。丽莎·迪奇(Lisa Disch)指出,这说明了人们为什么倾向于根据其性别和性取向来假定某人的性别表现。[5]

参考文献[编辑]

  1. ^ Summers, Randal W. Social Psychology: How Other People Influence Our Thoughts and Actions [2 volumes]. ABC-CLIO. 2016: 232. ISBN 9781610695923 (英语). 
  2. ^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Guidelines for Psychological Practice With Transgender and Gender Nonconforming People (PDF). American Psychologist. December 2015, 70 (9): 861 [2018-05-29]. doi:10.1037/a0039906.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9-09-29). 
  3. ^ Yogyakarta Principles plus 10. [2020-02-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2-01). 
  4. ^ Horn, Stacey S. Adolescents' Acceptance of Same-Sex Peers Based on Sexual Orientation and Gender Expression. Journal of Youth and Adolescence: 373–373. doi:10.1007/s10964-007-9176-4. 
  5. ^ Disch, Lisa. Judith Butler and the Politics of the Performative. Political Theory: 545–559. doi:10.1177/0090591799027004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