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旗帜列表
外观
香港旗帜列表列出香港现时和曾经使用的旗帜。香港现时的代表旗帜是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
代表旗帜
[编辑]旗帜 | 日期 | 设计 | 备注 | |
---|---|---|---|---|
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 | 1997年7月1日至今 | 五星花蕊洋紫荆花红旗,以红色作底色,中央有一朵五星花蕊的白色洋紫荆花图案。底色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的红色为标准,而洋紫荆花则是香港的象征。 | 1997年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后,“洋”字被省略,变成“紫荆花”,但事实上,洋紫荆与紫荆是不同的物种,为同科不同属[1]。立法会主席曾钰成曾在专栏文章提及此问题,指《基本法》中文条文说是“紫荆花”,可能是为了去殖民化,但这样的话特区的区旗和区徽便不符合基本法[2] |
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征集出现的旗帜设计方案
[编辑]旗帜 | 日期 | 设计 | 备注 | |
---|---|---|---|---|
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原始设计 | 1990年 | 1990年《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通过、公开发布时使用的版本 |
市政机构旗帜
[编辑]旗帜 | 日期 | 设计 | 备注 | |
---|---|---|---|---|
市政局 | 1960年代-1999年 | 粉红色旗帜中央有白色市政局标志。香港市政局旗纵横比例为1:2,洋紫荆紫作为使用色代表神圣、尊贵、慈爱,同时寓意香港华洋和平友好,共同相处。中间绘有一片非写实化香港市花洋紫荆[3]五片花瓣标志图案,以展现全世界和平友好,图案的花瓣组合紧密而有序,象征着香港人民的团结和互助的精神。香港市政局旗是香港人希望和理想的象征,这是属于香港的象征。她带给香港人自尊、自重、自豪和荣耀,也能增强香港人对香港的热爱、忠诚、认同感、归属感 | ||
区域市政局 | 1986年-1999年 | 白色旗帜中央有绿色区域市政局标志。区域市政局标志是顺时针转45度的R字。R是该局英文名称(Regional Council)的首个字母,同时标志看似一棵树,象征区局茁壮成长。 | ||
绿色旗帜中央有白色区域市政局标志 |
中方旗帜
[编辑]旗帜 | 日期 | 设计 | 备注 | |
---|---|---|---|---|
大清国旗 | 1862年-1889年 | 龙为长期代表中华民族的神话生物。明黄色是传统中国皇帝独享的颜色,又据五行学说,认为中央属土,黄色,以黄色代表中国。 | 新界、新九龙在1862至1898年仍为大清领土(新安县),1862年前大清未规定国旗 | |
大清国旗 | 1889年-1912年 | 龙为长期代表中华民族的神话生物。明黄色是传统中国皇帝独享的颜色,又据五行学说,认为中央属土,黄色,以黄色代表中国。 | 新界、新九龙在1889至1898年仍为大清领土(新安县),大清在1889年更换国旗。1898年至1997年的新界、新九龙等地是租借地,主权不随治权转移,同时九龙寨城等地成为事实飞地,而今日香港落马洲河套地区不属于当时香港行政区域。上述区域仍有该旗帜使用 | |
中华民国国旗 | 1912年-1928年 | 五色旗,旗面按顺序为红、黄、蓝、白、黑的五色横条,比例为5:8。红、黄、蓝、白、黑自中国传统五方色,顺应以五为定数的历史文化习惯。五色同时亦代表汉、满、蒙、回、藏五族共和[4][5] | 1898年至1997年的新界、新九龙等地是租借地,主权不随治权转移,同时九龙寨城等地成为事实飞地,而今日香港的落马洲河套地区等地当时不属于香港行政区域。上述区域仍有该旗帜使用 | |
中华民国国旗 | 1921年起 | 青天白日满地红旗,由青天、白日、满地红三部分组成;青天象征中华民族光明磊落、崇高伟大的人格和志气;白日象征坦白公正、无私无我的纯正心地与思想;红地象征革命先烈的热血、牺牲奉献的奋斗精神。青、白、红三色分别象征民族、民权、民生之三民主义,以及自由、平等、博爱的精神[6]。十二道光芒代表一天十二个时辰、一年十二个月以及十二个地支,象征国家命脉随时间永存于世,亦勉励国人时刻精进奋斗、自强不息[7] | 1898年至1997年的新界、新九龙等地是租借地,主权不随治权转移,同时九龙寨城等地成为事实飞地,而今日香港的落马洲河套地区等地当时不属于香港行政区域。1921年孙中山在广州就任非常大总统,宣布废止五色旗及十八星旗,规定青天白日满地红旗为国旗和军旗[8]。1924年中国国民党第一届中央执行委员会决议以青天白日满地红旗为国旗[9]。1928年通过的《中华民国国徽国旗法》中规定国旗为青天白日满地红旗。尤其是1928年后,亲中华民国人士使用青天白日满地红旗。上述区域和人士仍有该旗帜使用 |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 | 1949年起 | 五星红旗,上角镶有五颗黄色五角星的红色旗帜,旗帜图案中的四颗小星环绕在一颗大星右侧呈半环形[10],大五角星象征中国共产党,四颗小五角星象征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五颗星的排列图形象征中国领土海棠的形状[11] | 1898年至1997年的新界、新九龙等地是租借地,主权不随治权转移,同时九龙寨城等地成为事实飞地,而今日香港的落马洲河套地区等地当时不属于香港行政区域。1949年起,亲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士使用五星红旗。上述区域和人士有该旗帜使用。199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后,根据《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国旗及国徽条例》通过,五星红旗明确法定国旗地位,受香港法例保护。行政上落马洲河套地区等地改属香港,洲仔岛、洲仔头与火烧排等无人地区改属深圳 |
历史上的代表旗帜
[编辑]旗帜 | 日期 | 设计 | 备注 | |
---|---|---|---|---|
葡萄牙王国国旗 | 1514年-1521年 | 葡萄牙在1514年占领东莞县(今香港)屯门岛、屯门海澳及葵涌海澳 | 葡占屯门 | |
英国国旗 | 1841年-1997年 | 1841年在占据港岛后不久,英国殖民者即在当地升起联合王国国旗 | 香港成为英国殖民地 | |
香港旗 | 1871年-1876年 | 由英国蓝船旗和加冕的“H.K.”字所组成 | ||
1876年-1941年, 1945年-1955年 |
由英国蓝船旗和阿群带路图组成 | |||
大日本帝国国旗 | 1941年-1945年 | 日本国旗也称作“日章旗”,旗面上一轮红日居中,辉映着白色的旗面。传说日本是天照大神创造的,而天皇就是天照大神的子孙 | 日本军事占领香港旗帜 | |
大日本帝国军旗 | 1941年-1945年 | 日军旗也称作“旭日旗”,白色旗面上一轮红日居中,射出16道红光 | 日本军事占领香港军旗 | |
香港旗 | 1955年-1959年 | 由英国蓝船旗和修订后的阿群带路图组成 | ||
1959年-1997年 | 由英国蓝船旗和香港盾徽组成 | 香港殖民地时期最后一面旗帜 |
民用
[编辑]旗帜 | 日期 | 设计 | 备注 | |
---|---|---|---|---|
香港殖民地非官方民用旗 | 1959年-1997年 | 由英国红船旗和香港盾徽所组成 | 香港殖民地时期非官方的红色民用旗 |
总督
[编辑]旗帜 | 日期 | 设计 | 备注 | |
---|---|---|---|---|
香港总督旗 | 1910年-1941年, 1945年-1955年 |
由英国国旗和阿群带路图组成 | ||
1955年-1959年 | 由英国国旗和修订后的阿群带路图组成 | |||
1959年-1997年 | 由英国国旗和香港盾徽组成 | 香港最后一面总督旗帜 |
香港各运动中使用的旗帜
[编辑]历史图片
[编辑]-
1967年香港工人举行“反对港英当局迫害斗争大会”,会场悬挂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
参考文献
[编辑]- ^ 参见姚德怀着〈“英文为准”与“中文为准” ──香港中文的一个难题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一文,曾刊于《一九九七与香港中国语文研讨会论文集》香港中国语文学会与香港中文大学吴多泰中国语文研究中心联合出版,1996年12月,及《中国语文》1996年第2期总第251期
- ^ 曾钰成. 香港紫荊. am730. 2015-11-09 [2015-11-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1-12).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香港市花洋紫荆的故事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档,存档日期2015-12-30.
- ^ Shambaugh, David. Book reviews. The China Quarterly (CUP for SOAS). 1994-06, (138): 517-520 (英语).
- ^ Zarrow, Peter Gue. Revolution and Civil War. China in War and Revolution, 1895-1949. Routledge. 2005: 363. ISBN 0415364485 (英语).
- ^ 旗海圖幟. [2005-11-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01-03).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國旗、國歌、國花. 行政院.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4-17) (中文(台湾)).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王晓华; 张庆军. 《1901~1949中華民國之謎》(修訂版). 台北市: 灵活文化. 2016: 12.
- ^ 孙中山与中华民国国旗. 文史月刊. No. 9. 2009.
-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维基文库, 第四章第一百三十六条.
-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 五星紅旗從這裏升起. 北京: 文史资料出版社. 1984-09: 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