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四声
古四声即上古汉语声调,又特指《诗经》声调,此术语为清朝段玉裁最早使用[1]:126。
就上古汉语是否有声调、上古汉语声调与中古汉语声调之间的关系,许多音韵学家有过深入的研究和探讨,提出了“古无四声”、“四声一贯”、“古无去声”及“入分长短”等不同的学说。
研究材料
[编辑]研究古四声的主要材料是先秦的韵文,最重要的是《诗经》[2]:14。而研究上古汉语韵部时常用的楚辞在研究古四声时很少用到,因为屈原时代的声调和中古四声已经非常相近。以《九歌》为例,如果用《广韵》所记声调去读,仍然有95%以上的押韵字都符合平押平、上押上、去押去、入押入。
如《九歌·湘君》:
押韵字 上古韵部[注 1] 中古声调(《广韵》) 君不行兮夷犹、蹇谁留兮中洲、美要眇兮宜修、沛吾乘兮桂舟、使江水兮安流 幽部 平声 望夫君兮未来、吹参差兮谁思 支部 平声 驾飞龙兮北征、邅吾道兮洞庭、荪桡兮兰旌、横大江兮扬灵 耕部 平声 女婵媛兮为余太息、隐思君兮陫侧 职部 入声 斲冰兮积雪、搴芙蓉兮木末、恩不甚兮轻绝 月部 入声 飞龙兮翩翩、期不信兮告余以不闲 元部[注 2] 平声 夕弭节兮北渚、水周兮堂下、遗余佩兮醴浦、将以遗兮下女、聊逍遥兮容与 鱼部 上声
另外一个较重要的材料是谐声系统。即通过对形声字及其声旁的声调进行分析以分析古四声。
明清研究
[编辑]陈第
[编辑]陈第在《毛诗古音考》中说:“四声之辩,古人未有。”一般认为,陈第认为上古没有严格的声调,即“古无四声”[注 3];《诗经》也不像唐诗那样必须同声调押韵,而是平仄互协、不以为嫌。
“ | 愚谓颜氏之言固善,然四声之说起于后世,古人之诗取其可歌可咏,岂屑屑毫厘,若经生为邪? | ” |
——陈第,《毛诗古音考》 |
清人和今人都认为上古存在声调,否认陈第的“古无四声”说。
顾炎武
[编辑]顾炎武则主张“四声一贯”。他认为古代是有四声的,但是在诵读诗歌或其他具体语言环境中,可以临时改变押韵字的声调,以求相协。
“ | 四声之论虽起于江左,然古人之诗已自有迟疾轻重之分,故平多韵平,仄多韵仄。亦有不尽然者,而上或转为平,去或转为平上,入或转为平上去,则在歌者之抑扬高下而已,故四声可以并用。 | ” |
——顾炎武,《音学五书·音论·古人四声一贯》 |
胡安順認為,顾炎武之看法犯了以今律古之错误[3]:244。顧以为上古四声就是中古四声,各调类辖字不变。因此遇到一些中古四声不同的押韵字,他就必须用“四声一贯”来解释。如《小雅·四保》第四章的用韵:
押韵字 中古声调(《广韵》) 是用孝享 上声 禴祠烝尝 平声 于公先王 平声 万寿无疆 平声
顾炎武就认为“享”在此是临时改变声调与平声韵相协。但“享”在《诗经》用韵中出现八次,全都与平声字押韵,而且「享」在現代閩南語泉州話為平聲字;如此就不宜认为“享”在上古仍然是上声字了[3]:244。
江永
[编辑]江永的观点可以称为“四声不拘”。与顾炎武不同,江永强调“常规”而非“通押”,认为不同声调字可以押韵不是因为临时的改变,而是因为诗韵允许不同声调的押韵。
“ | 平自韵平,上去入自韵上去入者,恒也。亦有一章两声或三四声者,随其声讽诵咏歌,亦有谐适,不必皆出一声,如后人诗余歌曲,正以杂用四声为节奏。诗韵何独不然? | ” |
——江永,《古韵标准·例言》 |
其实,江永和顾炎武的观点在本质上是相同的[3]:245,即都认为上古有四声,且就是中古四声;只是对于不合这一观点的现象有不同的解释。
段玉裁
[编辑]段玉裁首倡“古无去声”说,认为周秦汉初,声调只有平上入,没有去声,直到魏晋才产生去声。
“ | 古四声不同今韵,犹古本音不同今韵也。考周秦汉初之文,有平上入而无去,洎乎魏晋,上入声多转而为去声,平声多转而为仄声,于是乎四声大备,而与古不侔。有古平而今仄者,有古上入而今去者。细意搜寻,随在可得其条理。 | ” |
——段玉裁,《六书音均表一·古四声说》 |
段玉裁第一个把陈第“时有古今,地有南北,字有更革,音有转移”的观点引入了声调研究,用发展、变化的观点看待古四声,认为古四声和中古声调有所区别。段玉裁关于去声在上古与入声关系密切的论断也有其道理,但他据此认定上古根本没有去声则缺乏充分的论证[3]:245。
孔广森
[编辑]孔广森有“古无入声”说。孔广森是曲阜人,学者们一致认为,孔氏之说是囿于方音,也为了迁就其阴阳对转学说,并不足取[1]:127[3]:246[2]:74。
江有诰、王念孙
[编辑]江有诰起初认为古无四声,但后来断定“古有四声”。
“ | 有诰初见亦谓古无四声,说载初刻《凡例》。至今反复抽绎,始知古人实有四声,特古人所读之声与后人不同。陆氏编韵时不能审明古训,特就当时之声误为分析。 | ” |
——江有诰,《再寄王石臞先生书》 |
江有诰的观点的核心贡献是他认为一个字的声调古今不一定相同,古四声不同于中古四声[1]:126。但是江有诰的观点依赖于“上古韵文必须用调相协”的前提,完全否认异调通押;而他又没有提出上古四声向中古四声变化的条件,因此他的字调判断有一定的偶然性[2]:74。
道光二年,江有诰寄书与王念孙,论述其古四声观点。王念孙此前也刚确定了古有四声,故答书称江说与己见“几如桴鼓相应”[4]:8。
今人研究
[编辑]黄侃
[编辑]黄侃提出“古音两声”说。段玉裁的《六书音均表》中已经提到:“古平与上一类,去与入一类。上与平,一也,去与入,一也。上声备于三百篇,去声备于魏晋。”黄侃则更进一步,认为《诗经》时代上声也不存在,故只有平、入二声。
“ | 古有平入而已,其后而有上去。 | ” |
——黄侃,《黄侃论学杂著·声韵略说》 |
黄侃的两声说,今人遵信的比较少。入声字都属于入声韵,平声字则属于阴声韵和阳声韵,音节结构不同,声调区别不构成最小对立对,“古音两声”相当于“古无声调”[2]:76。
王力
[编辑]王力同样承接段玉裁的观点,在“古无去声”说的基础上提出“长入短入”说。王力认为上古汉语只有平、上、入三种声调,但入声内部又分为长入和短入,长入是后世去声的主要来源。
“ | 我所订的上古声调系统,和段玉裁所订的上古声调系统基本一致。段式所谓平上为一类,就是我所谓舒声;所谓去入为一类,就是我所谓促声。只是我把入声分为长短两类,和段式稍有不同。为什么上古入声应该分为两类呢?这是因为,假如上古入声没有两类,后来就没有分化的条件了。 | ” |
——王力,《汉语语音史》 |
王力的观点与段玉裁非常类似,旨在解释中古去声和入声字在上古关系密切这一问题。但王力更明确的提出了长短的分化条件,用以解释为什么上古入声字中一部分在中古为去声,而另一部分为入声。
胡安顺
[编辑]胡安顺则上接江有诰、王念孙、周祖谟的观点,主张“古有四声”,其主要证据就是《诗经》用韵的严格统计[3]:260。
押韵字组成 段数 阴声韵 阳声韵 平声独用 693 306 387 上声独用 275 259 16 去声独用 128 102 26 入声独用 243 平上混押 102 63 39 平去混押 127 62 65 平入混押 3 上去混押 67 59 8 上入混押 5 去入混押 64 64 平上去混押 35 20 15 平上入混押 1 1 平去入混押 3 3 上去入混押 5 5 平上去入混押 4 4
《诗经》中平、上、去、入同类相押达到76%,混押只有24%。而且平去混押大大多于平入混押,上去混押大大多于上入混押,平上去混押大大多于平上入混押;所以把去声和入声看成同一种调类是不妥的,尽管入声和去声确实关系紧密。
胡安顺还使用了谐声偏旁的材料,也有50%以上的谐声组是平、上、去、入独用。
張日昇
[编辑]張氏以《詩經》作統計,指古有去聲,但去聲以ɸ、d、g、m、n、ŋ爲韻尾。[5]
相关條目
[编辑]注释
[编辑]参考文献
[编辑]- ^ 1.0 1.1 1.2 许嘉璐. 传统语言学辞典. 石家庄: 河北人民出版社. 1990. ISBN 7543405709.
- ^ 2.0 2.1 2.2 2.3 王力. 汉语语音史.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08. ISBN 9787100053907.
- ^ 3.0 3.1 3.2 3.3 3.4 3.5 胡安顺. 汉语音韵学通论. 西安: 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8. ISBN 7541972320.
- ^ 周祖谟. 周祖谟文选.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0. ISBN 9787301177990.
- ^ 〈中國文化研究所學報〉第一期・試論上古四聲 (PDF). [2019-12-13].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0-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