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星:修订间差异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删除的内容 添加的内容
取消由凌雲 (对话)所作出的修订 8161110
→‎磁場:​ 內容擴充
第408行: 第408行:
{{main|恆星磁場}}
{{main|恆星磁場}}


[[Image:suaur.jpg|thumb|220px|以平均的[[則曼-都卜勒影像]]重建的[[[[御夫座 SU]](一顆年輕的[[金牛座T型星]])表面的磁場。]]
[[Image:suaur.jpg|thumb|220px|以平均的[[則曼-都卜勒影像]]重建的[[御夫座 SU]](一顆年輕的[[金牛座T型星]])表面的磁場。]]


恆星的[[磁場]]起源於恆星內部[[對流]]的循環開始產生的區域。具有導電性的電漿像[[發電機理論|發電機]],引起在恆星中延伸的磁場。磁場的強度隨著恆星的質量和成分而改變,表面磁性活動的總量取決於恆星自轉的速率。表面的活動會產生[[星斑]],是表面磁場較正常強而溫度較正常低的區域。拱型的[[星冕圈]]是從磁場活躍地區進入星冕的光環,[[星焰]]是由同樣的磁場活動噴發出的高能粒子爆發的現象<ref>{{cite web
| last=Brainerd | first=Jerome James | date=[[July 6]], [[2005]]
| url=http://www.astrophysicsspectator.com/topics/observation/XRayCorona.html
| title=X-rays from Stellar Coronas
| publisher=The Astrophysics Spectator
| accessdate= 2007-06-21 }}</ref>。


由於磁場的活動,年輕、高速自轉的恆星傾向於有高度的表面活動。磁場也會增強恆星風,然而自轉的速率有如閘門,隨著恆星的老化而逐漸減緩。因此,像太陽這樣高齡的恆星,自轉的速率較低,表面的活動也較溫和。自轉緩慢的恆星活動程度傾向於週期性的變化,並且可能在週期中暫時停止活動<ref>{{cite web
我們對恆星的瞭解大多數來自理論的模型和模擬,而這些理論只是建立在恆星光譜和直徑的測量上。除了太陽之外,首顆被測量出直徑的恆星是[[參宿四]],是由[[亞伯特•亞伯拉罕•米歇爾森]]在1921年使用威爾遜山天文臺100吋的[[虎克望遠鏡]]完成(約450個太陽直徑)。
| last = Berdyugina | first = Svetlana V. | year=2005
| url =http://solarphysics.livingreviews.org/Articles/lrsp-2005-8/
| title =Starspots: A Key to the Stellar Dynamo
| publisher =Living Reviews
| accessdate = 2007-06-21 }}</ref>。像是[[芒德極小期]]的例子,太陽有大約70年的時間幾乎完全沒有黑子活動。

=== 質量 ===


[[海山二|船底座η]]是已知質量最大的恆星之一,約為太陽的100&ndash;150倍,所以其[[壽命]]很短,最多祇有數百萬年。依據位於[[馬裡蘭州]][[巴爾的摩]][[太空望遠鏡科學學院]]的天文學家[[唐納德․婓格]]最近的研究,認為'''在現今宇宙中恆星質量上限是太陽的150倍'''。這是它使用[[太空望遠鏡]]研究接近[[銀心|銀河中心]],由年輕的大質量恆星聚集而成的[[圓拱星團]](Arches cluster)中數千顆恆星後,發現在統計學上應該有幾顆如此大質量的恆星存在,但在實際上卻未能尋獲,由此所獲得的結論。雖然[[愛丁頓極限]]給了部份答案,但過去對這極限值並不很瞭解。在[[大霹靂]]後最早誕生的那一批恆星質量必然很大,或許能達到太陽的300倍,由於在它們的成分中完全沒有比[[鋰]]更重的元素,這一代超重質量的恆星應該已經滅絕,然而在現今理論中它們是存在的。
[[海山二|船底座η]]是已知質量最大的恆星之一,約為太陽的100&ndash;150倍,所以其[[壽命]]很短,最多祇有數百萬年。依據位於[[馬裡蘭州]][[巴爾的摩]][[太空望遠鏡科學學院]]的天文學家[[唐納德․婓格]]最近的研究,認為'''在現今宇宙中恆星質量上限是太陽的150倍'''。這是它使用[[太空望遠鏡]]研究接近[[銀心|銀河中心]],由年輕的大質量恆星聚集而成的[[圓拱星團]](Arches cluster)中數千顆恆星後,發現在統計學上應該有幾顆如此大質量的恆星存在,但在實際上卻未能尋獲,由此所獲得的結論。雖然[[愛丁頓極限]]給了部份答案,但過去對這極限值並不很瞭解。在[[大霹靂]]後最早誕生的那一批恆星質量必然很大,或許能達到太陽的300倍,由於在它們的成分中完全沒有比[[鋰]]更重的元素,這一代超重質量的恆星應該已經滅絕,然而在現今理論中它們是存在的。

2008年9月23日 (二) 15:05的版本

數以百計的恆星聚集在一起。圖片由哈勃太空望遠鏡攝得。

恒星是擁有巨大且緻密的電漿體,是在宇宙中靠核聚變產生能量而自身能發熱發光的星體。最接近地球的恒星就是太陽。過去天文學家以為恒星的位置是永恆不變的,以此為名。但事實上恒星也會按照一定的軌跡,圍繞著其所屬的星系的中心而公轉。不像行星,所有的光都是反射的,恆星因為是一個熱源,能自己發光。從科學的角度來看,恆星可以定義為:經由重力流體靜力的平衡趨向球體的電漿體,經由核變的過程產生自己的能量恆星天文學是研究恆星的科學。

恒星是星系中最基本的成員。除太陽外,已知最接近地球的恒星是半人馬座比鄰星.它有40萬億公里遠(4.2光年)。天文學家推斷在已知的宇宙當中約有7×1022顆(7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恒星。

個別的恆星因為總質量的不同而在它們的結構和壽命上有所不同,總質量決定恆星的演化路線與最終的結局。在赫羅圖顯示恆星溫度和絕對星等之間的關係,可測量恆星的壽命(年齡)和演化的階段。一開始,恆星主要由組成,還有一些和微量,但仍能在恆星內測量到微跡金屬。隨著恆星演化進展的過程,一部分的氫經由核聚變的過程被轉變成更重的元素,部份氣體再回到星際空間的環境中,在行星際空間組成新一代含有更多富金屬的恆星。

恆星並非平均分佈在星系之中,多數恆星會彼此受引力影響而形成聚星,如雙星三合星、甚至形成星團等由數至數百萬計的恆星組成的恆星集團。當兩顆雙星的軌道非常接近時,其引力作用或會對它們的演化產生重大的影響,例如一顆白矮星從它的伴星獲得吸積盤氣體成為新星


觀測簡史

人類對恒星的觀測歷史悠久。古埃及天狼星在東方地平線的出現,預示尼羅河氾濫的日子。中國商朝就設立專門官員觀測大火在東方的出現,確定歲首的時刻,與作物播種與收割並列在蔔辭中。而中國明朝航海家們則利用航海九星來判斷方向。美國的阿波羅11號飛船設有光學定位儀,利用恒星來確定位置。

在歷史上,恆星在世界各地的文明中都曾佔有重要的地位,它們被作為宗教上的實踐並用於天文導航上指示方向。許多古代的天文學家都相信恆星被固定在永恆的天球上(球形的天空),並且永遠不會變化。經由相約成俗,天文學家將一裙一群的恆星集合組成星座,並且用它們來追蹤行星在天空中的運動和臆測太陽的位置[1]。太陽在星空背景(和地平線)被用來創造了曆法,可以用來實踐農業的調控[2]。現在幾乎全球都在使用的格里曆就是依據最靠近地球的恆星,太陽為基礎建立的。.

最古老的,標有精確日期的星圖出現在西元前1,534年的古埃及[3]伊斯蘭天文學家為許多恆星取的阿拉伯文名稱一直到今天都還在使用,他們還發明了許多天文儀器可以測量和計算恆星的位置。在11世紀,Abū Rayhān al-Bīrūnī描述銀河系像是由有恆星的雲氣組成的很多碎片,在1019年的月食也測量了一些恆星的緯度[4]

儘管天空是永恆不變的,中國的天文學家知道還是新的恆星可能出現[5]。早期的一些歐洲天文學家,像是第谷,就在夜空中辨認出一顆新的恆星(後來稱為新星),因此認為天空不是永恆不變的。在1584年,喬丹諾·布魯諾認為恆星像太陽一樣,也可能有其他行星,甚至有像地球一樣的,環繞著它們[6],古代的希臘哲學家德謨克利特伊比鳩魯也曾經提出和他一樣的想法[7]。在進入下個世紀前,天文學家已經取得了一致的看法,認為恆星是遙遠的太陽。神學家李察·賓特利質疑這些恆星為何沒有對太陽系施加萬有引力,艾薩克·牛頓解釋認為在每個方向分布的恆星將引力彼此互相抵銷掉了[8]

義大利天文學家Geminiano Montanari在1667年觀測和記錄了大陵五的光度變化,愛德蒙·哈雷出版一對鄰近的"恆星"自行的測量報告,顯示出從古希臘天文學家托勒密喜帕恰斯迄今,它們的位置已經改變了。白塞爾在1838年首度利用視差的技術測出一顆恆星(天鵝座61)的距離是11.4光年,顯示了天空的廣大和天體分離的遙遠 [6]

威廉·赫歇爾是第一位嘗試確定恆星在天空中分佈狀態的天文學家。在1780年代,他用量測器對600個方向進行了一系列的測量,計算沿著視線方向可以看見的恆星數目。透過這樣的研究他推論出恆星的數量平穩的向著天空的一測增加,這個方向就是銀河中心。他的兒子約翰·赫歇爾在南半球的天空重複他的研究,也得到向著同一方向增加的相同結果[9]。除了這些還有其他的成就,威廉·赫歇爾還注意到有些恆星不僅是在相同的方向上,彼此之間還是物理上的夥伴形成了聯星系統。

約瑟夫·馮·夫琅和費安吉洛·西奇開創了科學的恆星分光學,經由比較天狼星太陽的光譜,他們發現有不同數量和強度的吸收譜線 —恆星光譜中黑暗的譜線是由大氣層吸收特定頻率的波長造成的。西奇從1865年開始分依據光譜類型對恆星做分類[10]。不過,現代的恆星分類系統是安妮·坎農在1900年代建立的。

在19世紀雙星觀測所獲得的成就使重要性也增加了。在1834年,白塞爾觀測到天狼星自行的變化,因而推測有一顆隱藏的伴星;愛德華·皮克林在1899年觀測開陽週期性分裂的光譜線時發現第一顆光譜雙星,週期是104天。天文學家斯特魯維S. W. Burnham仔細的觀察和收集了許多聯星的資料,使得可以從被確定的軌道要素推算出恆星的質量。第一個獲得解答的是1827年由Felix Savary透過望遠鏡的觀測得到的聯星軌道[11]

對恆星的科學研究在20世紀獲得快速的進展,相片成為天文學上很有價值的工具。卡爾·史瓦茲旭爾得發現經由比較視星等和攝影星等的差別,可以得到恆星的顏色和它的溫度。1921年,光電光度計的發展可以在不同的波長間隔上非常精密的測量星等。阿爾伯特·A·麥可遜虎克望遠鏡第一次使用干涉儀測量出恆星的直徑[12]

在20世紀的第一個十年裡,恆星物理概念性的重要工作開始進展。在1913年,赫羅圖發展出來,推動了恆星在天文物理上的研究。解釋恆星內部和恆星演化的模型被成功的發展出來;恆星光譜也因為量子物理學的進展而得以成功的解釋;恆星大氣中的化學成分也能夠被確定[13]

除了超新星之外,各別的恆星都在我們的銀河系所在的本星系群中被觀測到[14],特別是在可以看見的銀河部分(如同展示我們的銀河系可以利用 的詳細星表 [15])。但是有些距離地球一億光年遠,在室女座星系團M100星系內的恆星也被觀測到[16]。在本超星系團也有一些星團被觀測到,並且現代的望遠鏡原則上可以觀察到本星系群內單獨的微弱恆星— 被解晰出來最遙遠的恆星距離在一億光年[17](參見造父變星)。然而在本超星系團之外的星系中,無論是單獨的恆星或星團都未曾被觀測過,唯一的例外是在十億光年外的一個擁有數十萬顆恆星的巨大星團曾留下微弱的影像[18]—距離十倍於以前曾觀測過最遙遠的星團。

恆星命名

中國

每一顆恒星都要給它取一個名字,才能夠便於研究和識別。中國在戰國時代起已命名肉眼能辨別到的恒星或是以它所在星官命名,如天關星北河二等;或是根據傳說命名,例如織女星(織女一)、牛郎星(河鼓二)、老人星等;或根據二十八宿排列順序命名,例如心宿二等,構成一個不太嚴謹的獨立體系。

西方

星座的概念在巴比倫時期就已經存在,古代的觀星人將哪些比較顯著的恆星和自然或神話等特定的景物結合,想像成不同的形狀。位於黃道帶上的12個星座就成了占星學的依據,許多明顯的單獨恆星也被賦予專屬的名字,特別是以阿拉伯文拉丁文標示的名稱。

而且有些星座和太陽還有它們自己整體的神話 [19],它們被認為是亡者或神的靈魂,例如大陵五就代表著蛇髮女怪梅杜莎

到了古希臘,已經知道有些星星是行星(意思是"漫遊者"),代表著各式各樣重要的神祇,這些行星的名字是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和土星[19] (天王星海王星雖然也是希臘羅馬神話中的神祇,但是它們的光度暗淡,因此古代人並未發現,它們的名字是後來才由天文學家命名的。) 。

大約在1600年代,星座的名稱、範圍以及恆星的名字還是由各個地區自己命名的。1603年,德國天文學家拜耳創造了以希臘字母序列與星座結合的拜耳命名法,為星座內的每一顆恆星命名。然後英國天文學家約翰·佛蘭斯蒂德搞出了數字系統的命名法,這就是佛蘭斯蒂德命名法。從此以後許多其他的系統的星表都被創造出來。

其他

科學界唯一認可能夠為恆星或天體命名的機構是國際天文聯合會(IAU)[20]。很多的私人公司(例如:"International Star Registry")以販售恆星的名字為主,但是除了購買者以外,這些名字既不會被科學界認可,也沒有人會使用這個名字[20],並且有許多組織假稱為天文機構進行詐欺,騙取無知的民眾購買星星的名字[21]

測量的單位

多數恆星的參數被用SI單位來表示,但是有時也會採用CGS單位(像是使用爾格/秒來表示光度)。質量。光度、和半徑通常都會以太陽為單位,建立在太陽的特性上:

太陽質量  公斤[22]
太陽光度  瓦特s[22]
太陽半徑 [23]

巨大的長度,像是巨星的半徑或是聯星系統半長軸,經常會用天文單位 (AU) —地球和太陽的平均距離來表示,大約是一億五千萬公里或九千三百萬英里。

形成和演化

恆星在星際物質擴張的密度較高的地區內形成,但是那而的密度仍然低於地球上人造的真空。這樣的地區稱為 分子雲 ,其中的成分絕大部分是氫,大約23%-28%是氦,還有少許%的重元素。獵戶座大星雲就是恆星形成區的依個例子[24]。 當大質量的恆星在分子雲內形成,它們將照亮那雲氣,也會使氫電離,創造出HII區

原恆星形成

恆星的形成從分子雲內部的重力不穩定開始,通常是因為超新星(大質量恆星爆炸)的沖激波觸發或兩個星系的碰撞(像是星爆星系)。一但某個區域的密度達到或滿足金斯不穩定性的標準,它就會因為自身的重力開始塌縮。

File:123107main image feature 371 ys 4.jpg
藝術家觀念下在分子雲的高密度區誕生的恆星。NASA繪圖

分子雲一但開始塌縮,密集的塵土和氣體就會形成一個個我們所知道的包克球,它們可以擁有50倍太陽質量的物質。當小求繼續塌縮時,密度持續增加,重力位能被轉換成熱,並且使溫度上升。當原恆星雲趨近於流體靜力平衡的狀態時,原恆星就在核心形成了[25]。這些主序前星經常都有原恆星盤著,重力收縮的期間至少要經歷一千萬至一千五百萬年。

早期恆星質量低於2倍太陽質量的屬於金牛T星,較大的則屬於赫比格Ae/Be星。這些新生的恆星油漬轉軸的兩極噴出的噴流,會形成所謂的赫比格-哈羅天體[26]

主序列

恆星一生的90%都是在核心以高溫和高壓將氫融合成氦。像這樣的恆星在主序帶上,稱為矮星。從零齡主序星開始,氦在核心的比率穩定的增加。結果,為了維持在核心的核融合,恆星會緩慢的增加溫度和光度[27]。以太陽為例,估計從46億年進入主序帶迄今,光度已經增加了40% [28]

每一顆恆星都會吹出恆星風將微粒持續的送入太空中。對多數的恆星,經由這樣流失的質量是可以忽略不計的,太陽每年流失的只有10−14太陽質量[29],或是它一生所消耗質量的0.01%。但是大質量恆星每年所流失的可能達到10−7 to 10−5太陽質量,對它們的演化會有重大的影響[30]。開始時有50倍太陽質量的恆星可能會在主序帶的階段喪失一半的質量[31]

一系列包括太陽在內(中心)的赫羅圖例子(分類見下文)。

恆星在主序帶上所經歷的時間取決於他的燃料和消耗燃料的速率,換言之就是開始的光度和質量,對太陽來說,估計他的生命有一百億年。大質量的恆星燃燒燃料的速度快,生命期就短;小的恆星(像是紅矮星)燃燒燃料的速度很慢,至少可以維持數兆年,而當生命結束時也只是單純的越來越黯淡[32]。但是因為這種恆星的生命期遠大於現在的宇宙年齡(137億歲),所以還沒有這樣的恆星死亡。

除了質量,比氦重的元素在恆星演化中也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在天文學中,比氦重的元素都被視為"金屬",而這些元素在化學上的濃度稱為金屬量。金數量可能影響恆星燃燒燃料的速率、控制磁場的形成[33],和改變恆星風的強度[34]。由於形成恆星的分子雲成份不同,年老的,第二星族星的金屬量就比年輕的第一星族星低(當老的恆星死去並將大氣層灑落至分子雲中,重元素的量就會隨著時間過去變得越來越豐富。)

主序後

質量不低於0.4太陽質量以上的恆星[32]在核心供應的氫耗盡之後,外層的氣體開始膨脹並冷卻形成紅巨星。例如大約50億年後的太陽,當太陽成為紅巨星時,它的最大半經將是目前的250倍(1 AU(150,000,000 km))。成為巨星時,太陽大約已失去目前質量的30%[28][35]

對一個達到2.25太陽質量的紅巨星,氫融合會在包圍著核心外的數層殼曾內進行[36]。最後核心被壓縮至可以進行氦融合,同時恆星的半徑逐漸收縮而且表面的溫度增加。更大的恆星,核心的區域會直接進行氫融合與氦融合[37]

在恆星核心的氦也耗盡之後,合融合繼續在包圍著高熱的碳和氧核心的氣殼層內進行,然後循著與原來的紅巨星階段平行,但是表面溫度較高的路徑繼續演化。

大質量恆星

File:Betelgeuse star (Hubble).jpg
參宿四是一顆接近生命循環終點的紅巨星。

在氦燃燒階段,許多超過9倍太陽質量的大質量恆星膨脹成為紅巨星,一但核心的燃料耗盡,它們會繼續燃燒比氦更重的元素。

核心繼續收縮直到溫度和壓力能夠讓碳融合(參考碳燃燒過程)。這個過程會繼續,滿足下依步驟燃燒(參考氖燃燒過程(參考氧燃燒過程)、和(參考矽燃燒過程)。接近恆星生命的終點,核融合在恆星內部可能延著數層像洋蔥殼一樣的殼層中發生。每一層燃燒著不同的燃料,燃燒的最外層是氫,第二層是氦,依序向內[38]

被製造出來就到達了最後的階段。因為鐵核的緊密的限制比任何更重的元素都大,如果程序繼續,鐵核的燃燒不僅不會釋放出能量,相反的還要消耗能量。同樣的,它也比較輕的元素緊密,鐵核的分裂也不會釋放出能量[36]。比較老、質量比較大的恆星,在恆星的核心就會累積比較多的鐵。在這些恆星的重元素或可能會隨著自身的運作方式到達恆星的表面,發展形成所知的沃夫-瑞葉星,從大氣層向外吹送出密度較高的恆星風。

塌縮

在發展中,平均大小的恆星會將外面數層的氣層擴散成為行星狀星雲。如果在外層的大氣層散發之後剩餘的質量低於1.4倍太陽質量,它將縮小成一個小天體(大小如同地球),但沒有足夠的質量繼續壓縮,這就是所知的白矮星 [39]。雖然一般的恆星都是電漿體,但在白矮星內的電子簡併物質已不是電漿體。在經立非常漫長的監之後,白矮星最後會暗淡至成為黑矮星

蟹狀星雲是在1054年首度被發現的超新星的殘骸。

更大的恆星,核融合會繼續進行,直到鐵核有了足夠的大小(大於1.4倍太陽質量)而不再能支撐自身的質量。這時核心會突然的塌縮使電子進入質子之內,在反β衰變電子捕獲的爆發之後形成中子和微中子。由這種突然的塌縮產生的激震波造成恆星剩餘的部分產生超新星的爆炸。當它們發生在銀河系內,就是歷史上曾經以肉眼看見和記載的,在以前不存在的"新恆星"[40]

這顆恆星的大部分物質都在超新星爆炸中飛散出去(形成像蟹狀星雲這種的雲氣[40]) 而還剩下的就是中子星(有些被證明是波霎或是X-射線爆發),或是質量更大的就形成黑洞(剩餘的質量必須大於4倍太陽質量)[41]。 在中子興內的物質是中子簡併物質,和一種可能存在核心且極不穩定的簡併物質,QCD物質。在黑洞核心的這種物質所處在的狀態是迄今仍不了解的。

這顆死亡恆星外層被拋出的物質包括一些重元素,可能在新恆星形成的世代交替中成為原料,而這些重元素可以形成岩石的行星。超新星和大恆星恆星風的拋出物是構成星際物質的重要成分[40]

分布

在軌道上環繞著天狼星的白矮星(藝術家的想像) NASA的影像

除了單獨的恆星之外,聯星系統可以是兩顆或更多的恆星受到重力的約束而在軌道上互繞著,最普通的聯星系統就是聯星,但是三顆或更多恆星的系統也有被發現。而因為軌道要穩定的緣故,這些聯星系統經常會形成階級制度的共軌聯星[42]。也存在著更大的、被稱為星團的集團:範圍從只有幾顆恆星的星協,到最龐大的擁有數十萬顆恆星,稱為球狀星團的集團。

聯星系統是長期處在特定重力場約束下的恆星集團,通常都由巨大的O和B型恆星組成,而且80%的恆星是聯星系統是多星系統。但星單獨恆星的部份因為更小的天體被發現而有所增加,僅有25%的紅矮星被發現有伴星。因為85%的恆星是紅矮星,所以在銀河系內多數的恆星都是單獨的[43]

恆星在宇宙中的分布是不均勻的,並且通常都是與星際間的氣體、塵埃一起存在於星系中。一個典型的星系擁有數千億顆的恆星,而再可觀測的宇宙中星系的數量也超過一千億個(1011)[44]。過去相信恆星只存在余星系之中,但在星系際的空間中也已經發現恆星[45]。天文學家估計宇宙至少有700(7×1022)顆恆星[46]

除了太陽之外,最靠近地球的恆星試辦人馬座的比鄰星,距離是39.9兆(1012)公里,或4.2光年。光線從半人馬作的比鄰星要4.2年才能抵達地球。在軌道上繞行地球的太空梭速度約為8公里/秒(時速約30,000公里),需要150,000年才能抵達那兒[47]。像這樣的距離,包括鄰近太陽系的地區,在星系盤中是很典型的[48]。在星系的中心和球狀星團內,恆星的距離會更為接近,而在星暈中的距離則會更遙遠。

由於相對於星系的中心,恆星的距離是非常開闊的,因此恆星的相互碰撞是非常罕見的。但是在球狀星團或星系的中心,恆星碰撞則很平常[49]。這樣的碰撞會形成藍掉隊星,這些異常的恆星比在同一星團中光度相同的主序帶恆星有著更高的表面溫度[50]

特徵

太陽是最靠近地球的恆星。

恆星的一切幾乎都取決於他最初的質量,包括本質特徵,例如光度和大小,還有演變、壽命和最終的命運。

年齡

多數恆星的年齡在10億至100億歲之間,有些恆星甚至接近觀測到的宇宙年齡 —137億歲。目前發現最老的恆星是HE 1523-0901,估計的年齡是132億歲[51]

質量越大的恆星,壽命越短暫,主要是因為質量越大的恆星核心的壓力也越高,造成燃燒氫的速度也越快。許多大質量的恆星平均只有一百萬年的壽命,但質量最氫的恆星(紅矮星)以很慢的速率燃燒它們的燃料,壽命至少有一兆年[52][53]

化學組成

以質量來計算,恆星形成時的比率大約是70%的氫和28%的氦,還有少量的其他重元素。因為鐵是很普通的元素,而且普線很容易測量到,因此典型的重元素測量是根據恆星大氣層內鐵含量。由於分子雲的重元素豐度是穩定的,只有經由超新星爆炸才會增加,因此測量恆星的化學成分可以推斷它的年齡[54]。重元素的成份或許也可以顯示是否有行星系統[55]

被測量過的恆星中含鐵量最低的是矮星HE1327-2326,鐵的比率只有太陽的廿萬分之一[56]。對照知下,金屬量較高的是獅子座μ,鐵豐度是太陽的一倍,而另一顆有行星的武仙座 14則幾乎是太陽的三倍[57]。也有些化學元素與眾不同的特殊恆星,在它們的譜線中有某些元素的吸收線,特別是稀土元素[58]

直徑

由於和地球的距離遙遠,除了太陽之外的所有恆星在肉眼淺來都只是夜空中的一個光點,並且受到大氣層的影響而閃爍著。太陽也是恆星,但因為很靠近地球所以不僅看起來呈現圓盤狀,還提供了白天的光線。除了太陽之外,看起來最大的恆星是劍魚座 R,它的是直徑是0.057角秒[59]

對地基的望遠鏡而言,局大多數的恆星盤面都太小而無法察覺其角直徑,因此要使用干涉儀望遠鏡才能獲得這些恆星的影像。另一種測量恆星角直徑的技術是掩星,精確的測量被月球掩蔽時光度減弱的過程(或再出現時光度回升的過程),可以計算出恆星的視直徑[60]

恆星的尺寸,從小到只有20公里到40公里的中子星,到像獵戶座參宿四超巨星,直徑是太陽的650倍,大約9億公里,但是密度比太陽低很多 [61]

動能

一顆恆星相對於太陽運動可以提供這顆恆星的年齡和起源的有用資訊,並且還包括周圍的星系結構和演變。一顆恆星運動的成分包括徑向速度是接近或遠離太陽,和橫越天空的角動量,也就是所謂的自行

徑向速度是由恆星光譜中的都卜勒位移來測量,它的單位是公里/。恆星的自行是經由精密的天體測量來確認,其單位為百萬分之一弧秒(mas)/年。經由測量恆星的視差,自行可以換算成實際的速度單位。恆星自行速率越高的通常就是比較靠近太陽,這也使高字型的恆星成為視差測量的理想候選者[62]

一但兩種運動都已測出,恆星相對於太陽惑星系的空間速度就可以算出來。在鄰近的恆星中,已經發現第一星族的恆星速度通常比較老的第二星族的恆星低,而後者是以傾斜於平面的橢圓軌道運轉的[63]。比較鄰近恆星的動能也能導出和証明星協的結構,它們就像起源於同一個巨大的分子雲中共同向著同一個點運動的一群恆星[64]

磁場

以平均的則曼-都卜勒影像重建的御夫座 SU(一顆年輕的金牛座T型星)表面的磁場。

恆星的磁場起源於恆星內部對流的循環開始產生的區域。具有導電性的電漿像發電機,引起在恆星中延伸的磁場。磁場的強度隨著恆星的質量和成分而改變,表面磁性活動的總量取決於恆星自轉的速率。表面的活動會產生星斑,是表面磁場較正常強而溫度較正常低的區域。拱型的星冕圈是從磁場活躍地區進入星冕的光環,星焰是由同樣的磁場活動噴發出的高能粒子爆發的現象[65]

由於磁場的活動,年輕、高速自轉的恆星傾向於有高度的表面活動。磁場也會增強恆星風,然而自轉的速率有如閘門,隨著恆星的老化而逐漸減緩。因此,像太陽這樣高齡的恆星,自轉的速率較低,表面的活動也較溫和。自轉緩慢的恆星活動程度傾向於週期性的變化,並且可能在週期中暫時停止活動[66]。像是芒德極小期的例子,太陽有大約70年的時間幾乎完全沒有黑子活動。

質量

船底座η是已知質量最大的恆星之一,約為太陽的100–150倍,所以其壽命很短,最多祇有數百萬年。依據位於馬裡蘭州巴爾的摩太空望遠鏡科學學院的天文學家唐納德․婓格最近的研究,認為在現今宇宙中恆星質量上限是太陽的150倍。這是它使用太空望遠鏡研究接近銀河中心,由年輕的大質量恆星聚集而成的圓拱星團(Arches cluster)中數千顆恆星後,發現在統計學上應該有幾顆如此大質量的恆星存在,但在實際上卻未能尋獲,由此所獲得的結論。雖然愛丁頓極限給了部份答案,但過去對這極限值並不很瞭解。在大霹靂後最早誕生的那一批恆星質量必然很大,或許能達到太陽的300倍,由於在它們的成分中完全沒有比更重的元素,這一代超重質量的恆星應該已經滅絕,然而在現今理論中它們是存在的。

劍魚座 AB A的伴星劍魚座 AB C,質量只有木星的93倍,是已知質量最小,但核心仍能進行核融合的恆星,再小的恆星就是介乎於恆星與氣體巨星之間的灰色地帶,沒有明確定義的棕矮星。而理論上估計質量最小的恆星,質量大約是木星質量的75倍。

恆星的演化

恆星的質量越大,燃料的消耗越快,故恆星壽命就越短。

小質量恆星(小於0.4倍太陽質量)

File:Reddwarf evo.png
質量小的恆星的演化:(1)紅矮星,(2)棕矮星,(3)黑矮星(本圖不依比例)

質量非常小的恆星(稱紅矮星),如半人馬座比鄰星,其「燃料」會消耗得很慢,壽命可維持二三千億年。它們終其一生只會慢慢收縮並經由恆星風使外層的氣體慢慢的逃逸至太空中,溫度慢慢下降成為持續冷卻及變暗成為黑矮星

質量與太陽相當的恆星(0.4~4倍太陽質量)

質量與太陽相約的恆星的演化:(1)主序星,(2)紅巨星,(3)行星狀星雲(位於中央的核心是白矮星,最後會冷卻成為黑矮星)

大部分恆星,當核心的氫燃料耗盡之後,核心會積聚核聚變留下的氦,能量產生的速度放慢至不足抗衡引力,氦核開始收縮並釋放熱能,使核心繼續加溫。當核心溫度足夠高候,鄰近核心的氫外殼會被燃燒,產生氫核聚變,令外殼膨脹。同時隨著外殼膨脹,外殼因表面面積增加而冷卻,成為核心溫度高,表面非常巨大但溫度低的紅巨星太陽在50億年後也會膨脹成為一顆紅巨星。

質量較大的恆星,核心的溫度更可把氦點燃,以氦聚變合成更重的元素(如)。這些核聚變過程並不穩定,令恆星產生脈動,收縮膨脹所吹出的恆星風,逐漸將外殼拋開,又或者核心的溫度無法再合成更重的元素,成為行星狀星雲

失去外殼的核心裸露出來,溫度雖然很高但因體積小使得光度暗淡,成為白矮星。白矮星不再進行核聚變反應後,只能依靠原子核的電子簡併壓力重力保持平衡,但能量(熱能)能持續散逸至太空中,最終將冷卻及變暗而成為黑矮星。

大質量恆星(大於4倍太陽質量)

質量較大的恆星,在氫燃料耗盡之後,其高溫度不但能將氦聚變成碳,更能把生成的碳轉化為氧,甚至足以將碳合成更重的元素例如,至合成。由於核心產生高熱,恆星的外殼會膨脹得比紅巨星更大,成為超紅巨星。

當鐵被合成後,恆星便無法將鐵合成至更重的元素來產生能量,因為這個過程是需要消耗比以前更大的能量,卻由於沒有能量產生,核心將會因引力塌縮,密度亦越來越高,一旦超越電子簡併壓力,核心的質子電子在巨大壓力下結合成中子,造成核心塌縮。這突然發生的塌陷產生的激震波,使恆星其餘的部份劇烈爆炸成為超新星

核心外圍的物質受到衝擊波的撞擊,將恆星的外殼於短時間內毀滅,這瞬間,比更重的元素能在此時合成,爆炸所產生的光度有時比整個星系所有恆星光度的總和更亮。

超新星爆炸後,恆星可有兩種不同的結局:

爆炸後殘餘的核心,假如其質量小於太陽質量的三倍,中子簡併壓力便能抗衡恆星的收縮,形成穩定的中子星

但當殘餘核心的質量大於太陽質量的三倍,中子簡併壓力也無法抗衡恆星的收縮,並且再沒有任何力量可以阻止恆星的引力塌縮,形成黑洞

當恒星質量大於太陽10倍以上,理論上認為由於輻射壓抵制自身對物質的吸積,而很難形成。但是這樣的恒星的確存在,並被觀測到。關於它們的形成,大致有兩種理論[67]

  • 小質量的恒星經碰撞融合
  • 與其他恒星一樣,經過引力塌縮和物質吸積逐漸形成。這個理論被觀測結果所支持[68]

輻射

光度

在天文學,光度是一個天體在單位時間內輻射的和其他形式輻射能量的總和,恆星的光度取決於恆星的半徑和表面溫度。但是許多恆星表面輻射的流量是不均勻的—總能量是單位面積的能量乘上整個表面積。以快速自轉的織女星為例,它的極輻射的能量流量就比赤道為多[69]

恆星表面的星斑輻射出的能量和溫度都低於平均值。小的,像太陽這樣的矮星,通常表面除了星斑之外就沒有其他的特徵;大的巨星則有較大和較明顯的星斑[70],它們也有較強烈的周邊昏暗現象,也就是說光度會由恆星圓盤面中心向邊緣逐漸減弱[71]。紅矮星的閃光星,像是鯨魚座UV,可能擁有明顯的星斑特徵[72]

星等

恆星的視亮度是測量所得的視星等,這種亮度是與恆星的發光度、到地球的距離,和穿過地球的大氣層所受到的改變有關。內在的或絕對星等是恆星在距離地球10秒差距(32.6光年)所呈現的視星等,只與恆星的發光度有關。

亮度超過的;
恆星數目
視星等 恆星的 
 數目[73]
0 4
1 15
2 48
3 171
4 513
5 1,602
6 4,800
7 14,000

視星等和絕對星等的標尺都是對數單位:每一個相鄰的整數數值的光度變化都是相差2.5倍[74] (100的五次方或近似於2.512)。這意思就是一等星(+1.00)的亮度是二等星(+2.00)的2.5倍,並且是六等星(+6.00)的100倍。在視相度良好的條件下肉眼可以看見的最暗星就是六戥星。

在視星等和絕對星等的亮度標尺上,都是數值越小的恆星越亮,數值越大的亮度越暗。無論在那一種標尺下最亮的都是負數值的星等。兩顆恆星之間的亮度差是亮星(mb)的星等減去暗星(mf)的星等,然後使用2.512做對數的基底取方次;也就是說

光度差

相對於發光度和地球的距離,絕對星等(M)和視星等(m)對單獨的恆星通常都是不同的[74],例如,明亮的天狼星視星等為−1.44,但它的絕對星等是+1.41。

太陽的視星等是−26.7,但它的絕對星等只有+4.83。天狼星從地球上看是最亮的恆星,發光度大約是太陽的23倍;而在夜空中第二亮的恆星是老人星,絕對星等是−5.53,比太陽亮了14,000倍。盡管老人星實質上比天狼星要亮許多,但是看起來是天狼星比較亮,這是因為天狼星與地球的距離是8.6光年,而老人星遠了許多,與地球的距離是310光年。

在2006年,絕對星等最亮的恆星是LBV 1806-20,亮度是−14.2等,至少比太陽亮約5,000,000倍[75]。最暗淡的恆星則是在NGC 6397星團內的一顆,在星團內的這顆紅矮星絕對星等為+26等,同時最暗的白矮星光度是+28等。如此黯淡的光度相當於從地球上觀看一枝在月球上點亮的生日蠟燭[76]

分類

表面溫度範圍
不同的恆星分類
[77]
分類 溫度 例子
O 33,000 K or 更低 蛇夫座ζ
B 10,500–30,000 K 參宿七
A 7,500–10,000 K 牛郎星
F 6,000–7,200 K 南河三 A
G 5,500–6,000 K 太陽
K 4,000–5,250 K 印第安座ε星
M 2,600–3,850 K 半人馬座比鄰星

目前所用的恆星分類系統源起於20世紀初期,當時是以的譜線從A排列至Q[78],那時還不知道溫度是影響譜線最主要的因素,而當依照溫度重新排列時,就與現在使用的完全一致了[79]

根據恆星光譜的差異,以不同的單一字母來表示類型,O型是溫度最高的,到了M型,溫度已經低至分子可能存在於恆星的大氣層內。依據溫度由高至低,主要的類型為:O、B、A、F、G、KM,各種各樣罕見的光譜類型還有特殊的分類。最常見的特殊類型是LT,是溫度最低的低質量恆星和棕矮星。每個字母還以數字從0至9,以溫度遞減再分為10個細分類。然而,這個系統在極端高溫的一端仍不完整:迄今還沒有被分類為O0O1的恆星[80]

另一方面,也發現恆星的譜線恆星可以根據光度作用再分類,這對應到它們在空間的大小和表面的重力。它們的範圍從0 (超巨星)經過III (巨星)到V (主序帶矮星)和VII (白矮星)。大部分的恆星都屬於主序帶,這是在絕對星等和光譜圖(赫羅圖)的對角線上窄而長的範圍,包含在其中的都是進行氫燃燒的恆星[80]。我們的太陽是主序帶上分類為G2V的黃色矮星,是一般平常的大小和溫度中等的恆星。太陽被作為恆星的典型樣本,並非因為它很特別,只因它是離我們最近的恆星,且其它恆星的許多特徵都能以太陽作為一個單位來加之比較。

附加於光譜類型之後的小寫字母可以顯示出光譜的特殊性質。例如,"e"表示有發射譜線,"m"代表金屬的強度異常,"var"意味著光譜的類型會改變.[80]

白矮星有自己專屬的分類,均以字母D為首,再依據光譜中最明顯的譜線特徵細分為DADBDCDODZ、和DQ,還可以附隨一個依據溫度索引的數值[81]

變星

外型不對稱的米拉是一顆脹縮型的變星。NASA 哈柏太空望遠鏡的影像

變星是因為內部或外在的原因,造成光度週期性或任意變化的恆星。內在原因的變星,主要的類型可以被分入三個主要的群組。

在恆星演化的期間,有些恆星會經過脹縮型變星的階段。脹縮型變星會隨著時間改變半徑和亮度,根據恆星的大小,膨脹和收縮的週期可以從數分鐘到數年。這些類型包括造父變星和類造父變星、長周期的米拉變星[82]

激變星可能是由於閃光或質量的拋射,光度突然間增加的變星[82]。這一群包括原恆星、沃夫-瑞葉星和閃光星,並且都是巨星和超巨星。

巨變或爆炸的變星進行的是驚天動地的變化,這一群包括新星和超新星。擁有一顆鄰近白矮星的聯星系可能會導致這一類型中壯觀爆炸的某種類型,包括新星和Ia超新星 [83]。當白矮星從伴星吸積氫時,會使質量增加導致氫進行核融合[84]。有些新星會一再的爆發,還具有周期性和適度的強度[82]

恆星也會因為外在的因素造成光度的變化,像是食雙星,還有極端的情形是由恆星自轉導致星斑造成變光[82]。值得一提的食變星例子是大陵五,它在2.87天的週期中,光度規則的在2.3至3.5等之間變化著。

結構

一顆穩定的恆星內部是在流體靜力平衡的狀態下:在任何一個小體積內的力量相互之間幾乎確定都是完全平衡的。平衡的力是向內的萬有引力和恆星內部由於壓力梯度產生向外的壓力。壓力梯度是由電漿體的溫差建立的,因為外的的部份溫度會比內部核心的低。主序星或巨星的核心溫度至少有107K,這樣的溫度在主序列恆星的核心要燃燒氫進行核融合反應是綽綽有餘的,並且能產生足夠的能量防止恆星進一部的崩潰。[85][86]

在核心的原子核融合時,產生的能量會以γ射線輻射出去。這些光子與包圍在周圍的電漿體交互作用,增加了核心的溫度。在主序代的恆星將氫轉換成氦,緩慢但是穩定的增加核心內氦的比率。最後,氦成為核心最主要的成分,並且核心不再產生能量。取代的是,質量大於0.4太陽質量的恆星,核融合慢慢的在包圍著氦核心的氫殼層擴展開來[87]

除了流體靜力平衡之外,在穩定的恆星內部也要維持著熱平衡的能量平衡。在內部的輻射溫度梯度造成熱能向外流動。在任何一層向外流出的能量,與鄰接其下方那一層向外傳送的能量是完全相等的。

這張圖顯示太陽類型恆星的剖面結構。NASA的圖像'

輻射層是在恆星內部能以輻射充分且有效率傳送能量的區域,在這個區域內電漿沒有任何的擾動,也不會任何質量的運動。如果不是這樣,電漿就會變得不穩定,並且開始產生對流運動成為對流層。這種情況很可能發生,例如,在某一個區域產生了非常高的能量流動,例如在核心區域或在外面非常不透明的包層附近[86]

主序帶上的恆星能否在外面的包層產生對流,主要取決於恆星的質量。質量是太陽數倍的恆星有著深入恆星內部的對流層而輻射層在外面。較小的恆星,像太陽這樣的則正好相反,是對流層在外面[88]。紅矮星的質量低於0.4太陽質量,整個都是對流層,阻止了氦在核心堆積成氦核[32] 多數恆星的對流層都會隨著恆星老化而改變內部的結構和發生變化[86]

恆星能夠讓觀測者看見的部份是光球層,這是恆星的電漿體變得透明可以用光子傳送能量的一層。在此處,從核心傳遞過來的能量變成可以自由進入太空中的光子,因此在光球層上的太陽黑子,或是溫度低於平均值的區域,就會出現。

在光球層之上是恆星大氣層。向太陽這種在主序帶上的恆星,最低層的大氣勢色球層針狀突起閃焰會出現在這兒。包圍在外面的是過渡區,溫度在不到100公里的距離內很快的竄升,在上面就是日冕,由大量高熱的電漿體組成,巨大的體積可以向外伸展出數百萬公里[89]。日冕的存在看來是依靠著恆星外面數層的對流區域[88]。儘管它的溫度很高,日冕只發出微弱的光。太陽的日冕平常只有在日全食的時候才能看見。.

從日冕吹出的恆星風是來自恆星的電漿質點,會繼續向外擴張直至遭遇到星際物質。對太陽而言,受到太陽風擴張影響所及的氣泡狀範圍稱為太陽圈[90]

核融合反應路徑

質子-質子鏈的回顧
碳氮氧循環

做為恆星核合成的一部份,依據恆星的質量和內部結構,在核心內會發生各種不同的核融合反應。原子在融合後的淨質量會略小於融合前的原子質量總和,這些失去的質量,依照質能當量的關係:E = mc².,被轉換成能量[91]

氫融合的反應對溫度極端敏感,所以核心的溫度只要有少量的改變,反應速率就會有明顯的變化結果。主序星的核心溫度可以從質量最低的M型恆星的400萬K到大質量的O型恒星的4,000萬K.[92]

在太陽,核心溫度是1,000萬K,氫進行的是質子-質子鏈反應[93]

41H → 22H + 2e+ + 2νe (4.0 MeV + 1.0 MeV)
21H + 22H → 23He + 2γ (5.5 MeV)
23He → 4He + 21H (12.9 MeV)

這些反應的總體結果是:

41H → 4He + 2e+ + 2γ + 2νe (26.7 MeV)

此處 e+正電子, γ 是伽瑪射線的光子,is a gamma ray photon, νe微中子,而H和He各自是氫和氦的同位素。在這些反應中釋放出的能量單位為百電子伏特。實際上這只是一種很微小的能量單位,然而,每次的反應都有極大數量的原子參予,導致所有的能量累積能達到恆星輻射的輸出。

恆星核融合需要的最低質量
元素 太陽
質量
0.01
0.4
4
8

在質量更大的恆星,氦可以經由碳氮氧循環的反應產生[93]

從0.5至10倍太陽質量的恆星,核心的溫度演化至一億度時,氦可以進行3氦過程,經由中間物質轉換成[93]

4He + 4He + 92 keV → 8*Be
4He + 8*Be + 67 keV → 12*C
12*C → 12C + γ + 7.4 MeV

整體的反應式是:

34He → 12C + γ + 7.2 MeV

在大質量的恆星,更重的元素在核心收縮後可以經由氖燃燒過程氧燃燒過程產生。恆星核合成的最終階段是矽燃燒過程,結果是產生穩定的同位素鐵-56。而除了經由吸熱過程,核融合也不能繼續產生新的元素,所以未來只能經由重力塌縮來產生進一步的能量[93]

下面的例子顯示質量為太陽20被的恆星消耗掉所有的核燃料所需要的時間。在主序帶上的O型恆星,半徑約為太陽的8倍,發光度是太陽的62,000倍[94]

燃料
物質
溫度
(百萬K)
密度
(kg/cm³)
燃燒時期
(以年為單位)
37 0.0045 810萬
188 0.97 120萬
870 170 976
1,570 3,100 0.6
1,980 5,550 1.25
硫 / 矽 3,340 33,400 0.0315[95]

相關條目

一般條目
恆星類型
恆星的終結
時間和導航
其他

參考資料

  1. ^ Forbes, George. History of Astronomy (Free e-book from Project Gutenberg). London: Watts & Co. 1909. 
  2. ^ Tøndering, Claus. Other ancient calendars. WebExhibits. [2006-12-10]. 
  3. ^ von Spaeth, Ove. Dating the Oldest Egyptian Star Map. Centaurus International Magazine of the History of Mathematic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00, 42 (3): 159–179 [2007-10-21]. 
  4. ^ Zahoor, A. Al-Biruni. Hasanuddin University. 1997 [2007-10-21]. 
  5. ^ Clark, D. H.; Stephenson, F. R. The Historical Supernovae. Supernovae: A survey of current research; Proceedings of the Advanced Study Institute. Cambridge, England: Dordrecht, D. Reidel Publishing Co: 355–370. June 29, 1981 [2006-09-24]. 
  6. ^ 6.0 6.1 Drake, Stephen A. A Brief History of High-Energy (X-ray & Gamma-Ray) Astronomy. NASA HEASARC. August 17, 2006 [2006-08-24]. 
  7. ^ Exoplanets. ESO. July 24, 2006 [2006-10-11]. 
  8. ^ Hoskin, Michael. The Value of Archives in Writing the History of Astronomy. Space Telescope Science Institute. 1998 [2006-08-24]. 
  9. ^ Proctor, Richard A. Are any of the nebulæ star-systems?. Nature. 1870, 1: 331–333. doi:10.1038/001331a0. 
  10. ^ MacDonnell, Joseph. Angelo Secchi, S.J. (1818–1878) the Father of Astrophysics. Fairfield University. [2006-10-02]. 
  11. ^ Aitken, Robert G. The Binary Stars. New York: Dover Publications Inc. 1964. 
  12. ^ Michelson, A. A.; Pease, F. G. Measurement of the diameter of Alpha Orionis with the interferometer. Astrophysical Journal. 1921, 53: 249–259. doi:10.1086/142603. 
  13. ^ Unsöld, Albrecht. The New Cosmos. New York: Springer-Verlag. 1969. 
  14. ^ e. g. Battinelli, Paolo; Demers, Serge; Letarte, Bruno. Carbon Star Survey in the Local Group. V. The Outer Disk of M31. The Astronomical Journal. 2003, 125 (3): 1298–1308 [2007-02-04]. doi:10.1086/346274. 
  15. ^ Millennium Star Atlas marks the completion of ESA's Hipparcos Mission. ESA. December 8, 1997 [2007-08-05]. 
  16. ^ Villard, Ray; Freedman, Wendy L. Hubble Space Telescope Measures Precise Distance to the Most Remote Galaxy Yet. Hubble Site. October 26, 1994 [2007-08-05]. 
  17. ^ Hubble Completes Eight-Year Effort to Measure Expanding Universe. Hubble Site. May 25, 1999 [2007-08-02]. 
  18. ^ UBC Prof., alumnus discover most distant star clusters: a billion light-years away.. UBC Public Affairs. January 8, 2007 [2007-08-02]. 
  19. ^ 19.0 19.1 Coleman, Leslie S. Myths, Legends and Lore. Frosty Drew Observatory. [2006-08-13]. 
  20. ^ 20.0 20.1 The Naming of Stars. National Maritime Museum. [2006-08-13]. 
  21. ^ Adams, Cecil. Can you pay $35 to get a star named after you?. The Straight Dope. April 1, 1998 [2006-08-13]. 
  22. ^ 22.0 22.1 Sackmann, I.-J.; Boothroyd, A. I. Our Sun. V. A Bright Young Sun Consistent with Helioseismology and Warm Temperatures on Ancient Earth and Mars. 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 2003, 583 (2): 1024–1039. doi:10.1086/345408. 
  23. ^ Tripathy, S. C.; Antia, H. M. Influence of surface layers on the seismic estimate of the solar radius. Solar Physics. 1999, 186 (1/2): 1–11. doi:10.1023/A:1005116830445. 
  24. ^ Woodward, P. R. Theoretical models of star formation. Annual review of astronomy and astrophysics. 1978, 16: 555–584. doi:10.1146/annurev.aa.16.090178.003011.  已忽略文本“http://adsabs.harvard.edu/abs/1978ARA&A..16..555W ” (帮助)
  25. ^ Seligman, Courtney. Slow Contraction of Protostellar Cloud. Self-published. [2006-09-05]. 
  26. ^ Bally, J.; Morse, J.; Reipurth, B. The Birth of Stars: Herbig-Haro Jets, Accretion and Proto-Planetary Disks. Piero Benvenuti, F.D. Macchetto, and Ethan J. Schreier (编). Science with the Hubble Space Telescope - II. Proceedings of a workshop held in Paris, France, December 4–8, 1995. Space Telescope Science Institute: 491. 1996 [2006-07-14]. 
  27. ^ Mengel, J. G.; Demarque, P.; Sweigart, A. V.; Gross, P. G. Stellar evolution from the zero-age main sequence. Astrophysical Journal Supplement Series. 1979, 40: 733–791. doi:10.1086/190603. 
  28. ^ 28.0 28.1 Sackmann, I. J.; Boothroyd, A. I.; Kraemer, K. E. Our Sun. III. Present and Future. Astrophysical Journal. 1993, 418: 457. doi:10.1086/173407. 
  29. ^ Wood, B. E.; Müller, H.-R.; Zank, G. P.; Linsky, J. L. Measured Mass-Loss Rates of Solar-like Stars as a Function of Age and Activity ([失效連結]Scholar search). 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 2002, 574: 412–425. doi:10.1086/340797. 
  30. ^ de Loore, C.; de Greve, J. P.; Lamers, H. J. G. L. M. Evolution of massive stars with mass loss by stellar wind. Astronomy and Astrophysics. 1977, 61 (2): 251–259. 
  31. ^ The evolution of stars between 50 and 100 times the mass of the Sun. Royal Greenwich Observatory. [2006-09-07]. 
  32. ^ 32.0 32.1 32.2 引用错误:没有为名为late stages的参考文献提供内容
  33. ^ Pizzolato, N.; Ventura, P.; D'Antona, F.; Maggio, A.; Micela, G.; Sciortino, S. Subphotospheric convection and magnetic activity dependence on metallicity and age: Models and tests. Astronomy & Astrophysics. 2001, 373: 597–607. doi:10.1051/0004-6361:20010626. 
  34. ^ Mass loss and Evolution. UCL Astrophysics Group. June 18, 2004 [2006-08-26]. 
  35. ^ Schröder, K.-P.; Smith, Robert Connon. Distant future of the Sun and Earth revisited. Monthly Notices of the Royal Astronomical Society. 2008, 386: 155. doi:10.1111/j.1365-2966.2008.13022.x.  See also Palmer, Jason. Hope dims that Earth will survive Sun's death. NewScientist.com news service. 22 February 2008 [2008-03-24]. 
  36. ^ 36.0 36.1 Hinshaw, Gary. The Life and Death of Stars. NASA WMAP Mission. August 23, 2006 [2006-09-01]. 
  37. ^ Iben, Icko, Jr. Single and binary star evolution. Astrophysical Journal Supplement Series. 1991, 76: 55–114 [2007-03-03]. doi:10.1086/191565. 
  38. ^ What is a star?. Royal Greenwich Observatory. [2006-09-07]. 
  39. ^ Liebert, J. White dwarf stars. Annual review of astronomy and astrophysics. 1980, 18 (2): 363–398. doi:10.1146/annurev.aa.18.090180.002051. 
  40. ^ 40.0 40.1 40.2 Introduction to Supernova Remnants. Goddard Space Flight Center. April 6, 2006 [2006-07-16]. 
  41. ^ Fryer, C. L. Black-hole formation from stellar collapse. Classical and Quantum Gravity. 2003, 20: S73–S80. doi:10.1088/0264-9381/20/10/309. 
  42. ^ Szebehely, Victor G.; Curran, Richard B. Stability of the Solar System and Its Minor Natural and Artificial Bodies. Springer. 1985. ISBN 9027720460. 
  43. ^ Most Milky Way Stars Are Single (新闻稿). Harvard-Smithsonian Center for Astrophysics. January 30, 2006 [2006-07-16]. 
  44. ^ What is a galaxy? How many stars in a galaxy / the Universe?. Royal Greenwich Observatory. [2006-07-18]. 
  45. ^ Hubble Finds Intergalactic Stars. Hubble News Desk. January 14, 1997 [2006-11-06]. 
  46. ^ Astronomers count the stars. BBC News. July 22, 2003 [2006-07-18]. 
  47. ^ 3.99 × 1013 km / (3 × 104 km/h × 24 × 365.25) = 1.5 × 105 years.
  48. ^ Holmberg, J.; Flynn, C. The local density of matter mapped by Hipparcos. Monthly Notices of the Royal Astronomical Society. 2000, 313 (2): 209–216 [2006-07-18]. doi:10.1046/j.1365-8711.2000.02905.x. 
  49. ^ Astronomers: Star collisions are rampant, catastrophic. CNN News. June 2, 2000 [2006-07-21]. 
  50. ^ Lombardi, Jr., J. C.; Warren, J. S.; Rasio, F. A.; Sills, A.; Warren, A. R. Stellar Collisions and the Interior Structure of Blue Stragglers. 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 2002, 568: 939–953. doi:10.1086/339060. 
  51. ^ Frebel, A.; Norris, J. E.; Christlieb, N.; Thom, C.; Beers, T. C.; Rhee, J. Nearby Star Is A Galactic Fossil. Science Daily. May 11, 2007 [2007-05-10]. 
  52. ^ Naftilan, S. A.; Stetson, P. B. How do scientists determine the ages of stars? Is the technique really accurate enough to use it to verify the age of the universe?. Scientific American. July 13, 2006 [2007-05-11]. 
  53. ^ Laughlin, G.; Bodenheimer, P.; Adams, F. C. The End of the Main Sequence. 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 1997, 482: 420–432 [2007-05-11]. doi:10.1086/304125. 
  54. ^ A "Genetic Study" of the Galaxy. ESO. September 12, 2006 [2006-10-10]. 
  55. ^ Fischer, D. A.; Valenti, J. The Planet-Metallicity Correlation. 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 2005, 622 (2): 1102–1117. doi:10.1086/428383. 
  56. ^ Signatures Of The First Stars. ScienceDaily. April 17, 2005 [2006-10-10]. 
  57. ^ Feltzing, S.; Gonzalez, G. The nature of super-metal-rich stars: Detailed abundance analysis of 8 super-metal-rich star candidates. Astronomy & Astrophysics. 2000, 367: 253–265 [2007-11-27]. doi:10.1051/0004-6361:20000477. 
  58. ^ Gray, David F. The Observation and Analysis of Stellar Photosphere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2. ISBN 0521408687. 
  59. ^ The Biggest Star in the Sky. ESO. March 11, 1997 [2006-07-10]. 
  60. ^ Ragland, S.; Chandrasekhar, T.; Ashok, N. M. Angular Diameter of Carbon Star Tx-Piscium from Lunar Occultation Observations in the Near Infrared. Journal of Astrophysics and Astronomy. 1995, 16: 332 [2007-07-05]. 
  61. ^ Davis, Kate. Variable Star of the Month—December, 2000: Alpha Orionis. AAVSO. December 1, 2000 [2006-08-13]. 
  62. ^ Hipparcos: High Proper Motion Stars. ESA. September 10, 1999 [2006-10-10]. 
  63. ^ Johnson, Hugh M. The Kinematics and Evolution of Population I Stars. Publications of the Astronomical Society of the Pacific. 1957, 69 (406): 54. doi:10.1086/127012. 
  64. ^ Elmegreen, B.; Efremov, Y. N. The Formation of Star Clusters. American Scientist. 1999, 86 (3): 264 [2006-08-23]. doi:10.1511/1998.3.264. 
  65. ^ Brainerd, Jerome James. X-rays from Stellar Coronas. The Astrophysics Spectator. July 6, 2005 [2007-06-21]. 
  66. ^ Berdyugina, Svetlana V. Starspots: A Key to the Stellar Dynamo. Living Reviews. 2005 [2007-06-21]. 
  67. ^ 2006年世界天文學和天體物理學重要進展. 科技導報. 2007, 25 (3): 13–17.  Authors list列表中的|first1=缺少|last1= (帮助)
  68. ^ Riccardo Cesaro, Maria T. Beltrán; Claudio Codella, Leonardo Testi2, Ray S. Furuya and Luca Olmi. Infall of gas as the formation mechanism of stars up to 20 times more massive than the Sun. Nature. 2006, (443): 427–429 [2007-06-27]. 
  69. ^ Staff. Rapidly Spinning Star Vega has Cool Dark Equator. National Optical Astronomy Observatory. January 10, 2006 [2007-11-18]. 
  70. ^ Michelson, A. A.; Pease, F. G. Starspots: A Key to the Stellar Dynamo. Living Reviews in Solar Physics (Max Planck Society). 2005. 
  71. ^ Manduca, A.; Bell, R. A.; Gustafsson, B. Limb darkening coefficients for late-type giant model atmospheres. Astronomy and Astrophysics. 1977, 61 (6): 809–813. 
  72. ^ Chugainov, P. F. On the Cause of Periodic Light Variations of Some Red Dwarf Stars. Information Bulletin on Variable Stars. 1971, 520: 1–3. 
  73. ^ 星等. National Solar Observatory—Sacramento Peak. [2006-08-23]. 
  74. ^ 74.0 74.1 Luminosity of Stars. Australian Telescope Outreach and Education. [2006-08-13]. 
  75. ^ Hoover, Aaron. Star may be biggest, brightest yet observed. HubbleSite. January 5, 2004 [2006-06-08]. 
  76. ^ Faintest Stars in Globular Cluster NGC 6397. HubbleSite. August 17, 2006 [2006-06-08]. 
  77. ^ Smith, Gene. Stellar Spectr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Diego. April 16, 1999 [2006-10-12]. 
  78. ^ Fowler, A. The Draper Catalogue of Stellar Spectra. Nature, a Weekly Illustrated Journal of Science. 1891–2, 45: 427–8. 
  79. ^ Jaschek, Carlos; Jaschek, Mercedes. The Classification of Star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0. ISBN 0521389968. 
  80. ^ 80.0 80.1 80.2 MacRobert, Alan M. The Spectral Types of Stars. Sky and Telescope. [2006-07-19]. 
  81. ^ White Dwarf (wd) Stars. White Dwarf Research Corporation. [2006-07-19]. 
  82. ^ 82.0 82.1 82.2 82.3 Types of Variable Stars. AAVSO. [2006-07-20]. 
  83. ^ 引用错误:没有为名为iben的参考文献提供内容
  84. ^ Cataclysmic Variables. NASA Goddard Space Flight Center. November 1, 2004 [2006-06-08]. 
  85. ^ Hansen, Carl J.; Kawaler, Steven D.; Trimble, Virginia. Stellar Interiors. Springer. 2004. ISBN 0387200894. 
  86. ^ 86.0 86.1 86.2 Schwarzschild, Martin. Structure and Evolution of the Stars.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58. ISBN 0-691-08044-5. 
  87. ^ Formation of the High Mass Elements. Smoot Group. [2006-07-11]. 
  88. ^ 88.0 88.1 What is a Star?. NASA. September 1, 2006 [2006-07-11]. 
  89. ^ The Glory of a Nearby Star: Optical Light from a Hot Stellar Corona Detected with the VLT (新闻稿). ESO. August 1, 2001 [2006-07-10]. 
  90. ^ Burlaga, L. F.; Ness, N. F.; Acuña, M. H.; Lepping, R. P.; Connerney, J. E. P.; Stone, E. C.; McDonald, F. B. Crossing the Termination Shock into the Heliosheath: Magnetic Fields. Science. 2005, 309 (5743): 2027–2029. PMID 16179471. doi:10.1126/science.1117542. 
  91. ^ 引用错误:没有为名为sunshine的参考文献提供内容
  92. ^ Main Sequence Stars. The Astrophysics Spectator. February 16, 2005 [2006-10-10]. 
  93. ^ 93.0 93.1 93.2 93.3 Wallerstein, G.; Iben Jr., I.; Parker, P.; Boesgaard, A. M.; Hale, G. M.; Champagne, A. E.; Barnes, C. A.; KM-dppeler, F.; Smith, V. V.; Hoffman, R. D.; Timmes, F. X.; Sneden, C.; Boyd, R. N.; Meyer, B. S.; Lambert, D. L. Synthesis of the elements in stars: forty years of progress (pdf). Reviews of Modern Physics. 1999, 69 (4): 995–1084 [2006-08-04]. doi:10.1103/RevModPhys.69.995. 
  94. ^ Woosley, S. E.; Heger, A.; Weaver, T. A. The evolution and explosion of massive stars. Reviews of Modern Physics. 2002, 74 (4): 1015–1071. doi:10.1103/RevModPhys.74.1015. 
  95. ^ 11.5天相當於0.0315年。

Template:Link FA Template:Link FA Template:Link FA Template:Link FA Template:Link FA

Template:Link FA Template:Link F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