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鱔嘴文化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黃鱔嘴文化
地理範圍江淮走廊西部
時期中國新石器時代
時間前4200年 – 前3600年
主要遺址安徽宿松黃鱔嘴遺址
繼承文化薛家崗文化

黃鱔嘴文化(公元前4200年—前3600年)是中國新石器時代中期的考古學文化之一,得名自1981年發掘的黃鱔嘴遺址。早期,黃鱔嘴文化廣泛分布於皖西南與鄂東地區,同時對江淮北部地區的侯家寨文化施加了較為強勢的影響。晚期,黃鱔嘴文化開始向西南收縮,可能是受到東部崧澤文化衝擊的原因。最終受崧澤文化影響較大的薛家崗文化逐漸取代了黃鱔嘴文化。[1][2][3]

參考資料[編輯]

  1. ^ 張, 東. 江淮走廊新石器时代晚期的聚落变迁 (PDF). 南方文物 (江西南昌). 2020, (6): 116-121. 
  2. ^ 姚, 帥. 黄鳝嘴文化的时空框架及其变迁 (PDF). 考古. 2023, (9): 79-89 [2024-03-31]. 
  3. ^ 陶, 志遠. 试论黄鳝嘴文化与大汶口文化的互动. 東南文化. 2019-12-19, (283): 10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