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中国—斐济关系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InternetArchiveBot留言 | 贡献2021年2月14日 (日) 07:00 (补救21个来源,并将0个来源标记为失效。) #IABot (v2.0.8)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中斐關係
雙方在世界的位置

中华人民共和国

斐济
代表機構
中國駐斐濟大使館斐濟駐華大使館
代表
大使 钱波[1]大使 马纳萨·坦吉萨金鲍[2]

中斐关系(英語:China–Fiji relations),是指歷史上的中國斐濟、以至現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斐濟共和國之間的雙邊關係。

歷史

最早的斐濟華僑英语Chinese in Fiji是一名來自澳大利亞廣東人,他在1872年開始居於當地;亦有指首名斐濟華僑是在1808年因海難而流落斐濟,其後客死異鄉[3]。1870年代,一批失业的淘金華工在回鄉途中行經斐濟,決定留在當地生活,成为第一批斐济华侨[4]

1874年10月,斐济正式成為英国殖民地[5]:53。殖民政府致力發展當地的甘蔗种植园,一些园主建議聘用華工,亦有人認為招募華工的風險高,印度苦力比较可靠;至1883年,斐济群岛境內共有2,300名印度契约工,來自中国的契约工則只有764人[5]:53

1930年代,殖民政府颁下禁酒令,規定斐濟人印度人华人在领取许可证後才可進入酒吧[6]。斐濟華僑對此强烈不满,在请愿失敗後致函中華民國悉尼总领事馆求援;當時的中國驻悉尼总领事宋发群向殖民政府提出交涉,殖民政府最終取消对华人的禁酒令[6]。此後,斐濟華僑意认到在當地設立中國外交代表机构的重要性,於是在国民党的同意下開設中國駐斐济领事馆[6]

後來,中国抗日战争爆發。斐濟華僑向中方捐贈10萬英鎊和4架戰鬥機,又以購買公債的形式支援中國抵抗日本[3];亦有華僑在斐濟成立剧社,舉行筹款义演[6]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後,斐济的殖民政府对华人採取怀疑的态度,曾指責當地华侨是「共产党[6]

1970年,斐濟從英國獨立;當時的斐濟既沒有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交,亦不承認中華民國,惟允许後者在斐济设立商务代表团[7]:394。1975年11月5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與斐濟共和國达成协议,签署建交公报;斐济方面承诺在限期內关闭中华民国駐當地的商务代表团[7]:395。2002年5月2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朱镕基与来访的斐济总理莱塞尼亚·恩加拉塞共同签署了《关于巩固和促进友好合作关系的联合声明》[8]。中斐两国在2006年上半年宣布建立「重要合作伙伴关系」[9]

2006年斐濟軍事政變後,斐濟遭到澳大利亞新西蘭美國歐盟制裁;2010年,斐濟總理弗蘭克·姆拜尼馬拉馬宣佈該國將疏遠澳大利亞和美國等傳統盟友,改為加強與中國的聯繫,又認為只有中國能夠真正明白他試圖推行的改革[10]。2014年11月2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与斐济签署互免签证协议,并于2015年3月14日生效。2019年8月,斐济勒令台湾当局驻斐“商务代表团”更名为“台北驻斐济商务办事处”,摘除含有原名称的铭牌,并没收其使用的外交车牌[11][12]

2020年10月19日,中華民國外交部政务次长曾厚仁称,台湾驻斐济代表处10月8日举办双十庆祝酒会中,有两名中国外交人员闯入,双方推撞,台湾方面有两人受伤。斐济和中国方面主张低调处理此事,对此台湾表示不满抗议[13][14][15]

經貿關係

中斐兩國在1976年的双边贸易總额是230万美元,全為中国出口;2013年,中斐兩國的双边贸易總额為2.36亿美元,其中中国出口2.14亿美元,斐济則出口0.22亿美元[18]。截至2013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是斐济的第六大贸易伙伴;中国出口机电英语Electromechanics设备、机械器具、鱼类产品英语Fish products钢铁制品等商品到斐济,而斐济出口到中国的商品則有矿产资源饮料动物产品[18]

截至2012年,斐济境內有33家中资企业,這些企業分別涉足了酒店业制造业渔业等多個領域;在該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对斐济的直接投资额為3104万美元(不包括金融投资)[19]

文化關係

斐濟國內最大的中文學校爲逸仙學校英语Yat Sen School;該校分別設有小學中學部,招收不同種族的學生,華人可獲優先取錄[20]:146。中華人民共和國駐斐济大使馆曾向逸仙學校捐赠教材[21],但中華民國派駐當地的人員也曾到逸仙學校出席活動[22]

軍事關係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外事办公室主任钱利华曾在2013年率领军事代表团访問斐济[23];2014年8月,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920型醫院船前赴斐济执行「和谐使命2014」任务,斐济总统埃佩利·奈拉蒂考親自到船上探望病人[24]

參考資料

  1. ^ 中华人民共和国驻斐济共和国历任大使. 中华人民共和国驻斐济共和国大使馆. [2015-03-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4-02). 
  2. ^ 驻华大使到任顺序及递交国书日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 [2018-09-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9-14). 
  3. ^ 3.0 3.1 斐濟華僑華人. [2015-03-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3-09). 
  4. ^ 斐济华侨华人概况. 国务院侨务办公室. 2004-09-21 [2015-03-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5-25). 
  5. ^ 5.0 5.1 陈翰笙; 卢文迪; 陈泽宪; 彭家礼. 华工出国史料 8–10. 中华书局. 1984. 
  6. ^ 6.0 6.1 6.2 6.3 6.4 孙嘉瑞. 毁家纾难见忠贞. 斐华网. [2015-03-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3-09). 
  7. ^ 7.0 7.1 裴坚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史: 1970-1978.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史 3. 世界知识出版社. 1994. 
  8. ^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斐济群岛共和国政府关于巩固和促进友好合作关系的联合声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 [2020-10-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05). 
  9. ^ 中国同斐济的关系.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 [2015-03-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3-10). 
  10. ^ 斐濟宣佈將疏遠澳新美接近中國. BBC 中文网. 2010-08-14 [2015-03-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8-18). 
  11. ^ 中国施压 台湾驻斐济代表处被迫改名. 美国之音. [2020-10-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05) (中文). 
  12. ^ 斐济政府施压,台当局驻当地机构网站、文书完成更名. www.guancha.cn. [2020-10-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05). 
  13. ^ Taiwan official in hospital after alleged 'violent attack' by Chinese diplomats in Fiji. the Guardian. 2020-10-19 [2020-10-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21) (英语). 
  14. ^ Wu AP, Huizhong. Taiwanese staffer injured in clash with Chinese side in Fiji. Washington Post. [2020-10-19]. ISSN 0190-828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23) (美国英语). 
  15. ^ China’s Economy Plows On as World’s Only Major Growth Engine. Bloomberg.com. 2020-10-18 [2020-10-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30) (英语). 
  16. ^ Alexander Simoes. 产品中国出口到斐 (2012). Observatory of Economic Complexity. [2015-03-09]. 
  17. ^ Alexander Simoes. 产品斐出口到中国 (2012). Observatory of Economic Complexity. [2015-03-09]. 
  18. ^ 18.0 18.1 中斐双边贸易. 中华人民共和国驻斐济大使馆经济商务参赞处. 2013-07-18 [2015-03-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3-10). 
  19. ^ 对斐投资简况. 中华人民共和国驻斐济大使馆经济商务参赞处. 2013-07-18 [2015-03-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3-10). 
  20. ^ 中外畫刊 (475-486). 中外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1996. 
  21. ^ 中国驻斐济大使馆向逸仙学校捐赠中文教材. 新华国际. 2013-10-15 [2015-03-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7-03). 
  22. ^ 駐斐濟代表高泉金出席逸仙學校春節慶祝活動. 中華民國外交部. 2015-02-20 [2015-03-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3-11). 
  23. ^ 中国军事代表团访太平洋岛国斐济 将提供军援. 2013-01-23 [2015-03-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7-05). 
  24. ^ 斐济总统:感谢和平方舟为患者带来笑容. 央广军事. 2014-08-25 [2015-03-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3-12). 

參見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