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蒙古回回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蒙古回回歷史上中國人對西北的蒙古語族群中穆斯林的泛稱,明清時指信仰伊斯蘭教蒙古人。過去蒙古語稱呼穆斯林為浩騰蒙古語ᠬᠣᠲᠣᠩ中蒙通用轉寫Hoton)。今天,除在內蒙古自治區阿拉善盟蒙古族穆斯林外,其他蒙古回回後裔大都已不歸屬於蒙古族。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海晏縣、祁連縣等地區的托茂人也曾被稱為蒙古回回,今歸屬回族

背景

[編輯]

早先,蒙古人信仰薩滿教蒙古帝國分裂後,蒙古高原外的蒙古人與當地民族融合,逐漸突厥化。統治中原及蒙古高原的元朝藏傳佛教相當推崇,然而薩滿教仍然被普通蒙古人所信奉。而中亞新疆地區的蒙古人(蒙兀兒人)除突厥化外,在14世紀開始伊斯蘭化,逐漸失去蒙古特徵。明末清初,生活於蒙古高原的蒙古人已全民信仰藏傳佛教,而生活於中國西北地區信仰伊斯蘭教的蒙古人則在史料中被稱為「蒙古回回」。

明朝初年的瓦剌貴族經常可見到穆斯林經名,如馬哈木、阿卜杜拉·徹辰、阿把巴乞兒(大同王)等人。而且在明朝接待的瓦剌使臣名單之中,亦有大量穆斯林名字。而蒙古大汗之中亦有皈依伊斯蘭教或取阿拉伯名字者,如本雅失里阿巴丁。而作為畏吾兒近族的畏吾慎部,其首領亦思馬勒亦不剌等人更是因參與了蒙古各部的爭霸而見諸史書。證實了至少是在俺答汗引入藏傳佛教之前,蒙古社會中有大量穆斯林存在的事實,從一個側面反映出明代蒙古人宗教信仰的複雜多樣和新舊並存的一面[1]

各地蒙古回回

[編輯]

除遵行伊斯蘭教法外,明清時代蒙古回回大都保持蒙古生活習俗,使用蒙古語或方言。各地蒙古回回稱謂、族群來源、形成時間不一。自明代起,歷史文獻中即有「瓦剌回回」[註 1]、「紅帽回」等稱謂。清初投奔青海蒙古的河西回回,雖均信奉伊斯蘭教,但族源多樣,他們有的從事牧業活動,有些從事農業生產,從事農業生產者主要居住在祁連山大通河谷和北川河谷一帶,他們也被官府視為「蒙古回子」。明清時代的這些蒙古回回隨着定居農耕,大都融入回族[2]

形成於清代,聚居於今內蒙古自治區阿拉善盟的蒙古族穆斯林,自稱纏頭回回、蒙古回回[4],或按蒙古語稱蒙古浩騰[5]。因宗教中心在科布爾巴格,又有科布爾回回之稱[6]。為區別於其他蒙古族,清代地方政府稱他們為蒙回[4]。族源有多種說法,記者范長江調查時,蒙古浩騰稱其先祖為新疆哈密纏回一支[5]。或說來自於哈薩克柯爾克孜維吾爾回族[6]。青海的托茂人亦是蒙古回回一類[7][8],他們與阿拉善盟蒙古回回一樣自稱是纏回[9]。在甘肅河州東鄉的蒙古回回,又稱為東鄉回,或東鄉土人、東鄉蒙古人[10]。另一個使用蒙古語族方言的是保安回。

1950年代,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進行民族識別,將使用蒙古語系語言的東鄉回、保安回認定成為新的民族,即東鄉族保安族。而托茂人被歸於回族。僅阿拉善盟的蒙古回回仍屬蒙古族。當代研究指出,由於宗教信仰的緣故,阿拉善盟的蒙古回回與回族、東鄉族關係更為親密,有「回回」認同的趨向。而青海的托茂人自光緒二十一年第三次河湟事變後,脫離與青海蒙古族共同生活的環境。此後歷經遷徙,又因與回族接觸較多,社會習俗已與回族同化,語言由蒙古語厄魯特方言(衛拉特語)轉化為漢語[2],蒙古族特徵正在逐漸消逝[9],與之類似的還有康家人。

備註

[編輯]
  1. ^ 楊德亮原文中[2]哈密的「哈剌灰」稱為「哈拉回」,所指哈剌灰是明代生活在新疆哈密地區的瓦剌族群。對於其信仰,學者有截然相反的認識,或說伊斯蘭教,或說佛教,認為其非穆斯林的說法認為當時的明朝用「回回」泛指所有穆斯林,哈剌灰與回回屬並列關係,故當時其仍未伊斯蘭化[3]

注釋

[編輯]
  1. ^ 希都日古. 关于明代蒙古人的宗教信仰. 《中國邊疆史地研究》. 2006, 16 (3): 92–98. 
  2. ^ 2.0 2.1 2.2 楊德亮. 《回回华化的现代案例:托茂人语言、姓名的回族化》. 寧夏社會科學 (寧夏回族自治區銀川市: 寧夏社會科學院). 2011, (2011年第1期). ISSN 1002-029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21) (簡體中文). 
  3. ^ 胡小鵬; 鄭煦卓. 明代哈密卫之“哈剌灰”名实考. 《西北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6, 53 (6): 86–91 [2024-03-30]. ISSN 1001-916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11-10). 
  4. ^ 4.0 4.1 靳生瑞. 《走近阿拉善信仰伊斯兰教的蒙古族——关于阿拉善盟信仰伊斯兰教蒙古族的社会调查报告》. 內蒙古統戰理論研究 (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 內蒙古社會主義學院). 2016, (2016年第3期). ISSN 1674-25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09) (簡體中文). 
  5. ^ 5.0 5.1 馬平. 《阿拉善的蒙古浩腾人族群——对阿拉善地区蒙古族穆斯林群体的初步田野调查报告》. 回族研究 (寧夏回族自治區銀川市: 寧夏社會科學院). 2006, (2006年第4期(總第64期)): 45—50. ISSN 1002-058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21) (簡體中文). 「浩騰」,在蒙古語中是「回回」之意。「蒙古浩騰」系自稱,即「蒙古回回」之意。「蒙古浩騰」另有兩個自稱,分別是「纏頭回回」、「蒙古回回」。現在學術界為學科規範起見,通常都認同「蒙古族穆斯林」的稱謂。這裡需要說明的一點是,「蒙古族穆斯林」不是自稱而是一種他稱。 
  6. ^ 6.0 6.1 内蒙阿拉善"蒙古回回"的最早起源. 平羅檔案信息網. 2016-09-05 [2018-01-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1-06) (簡體中文). 
  7. ^ 雷雨. 《蒙古回回“托茂人”族群互动中的语言关系》. 內蒙古社會科學院 (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 內蒙古社會科學院). 2017, (2017年第3期). ISSN 1003-528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21) (簡體中文). 
  8. ^ 楊德亮. 《蒙回信仰春秋——托茂人伊斯兰信仰的历史与现状调查》. 青海省社會科學 (青海省西寧市: 青海省社會科學院). 2009, (2009年第02期). ISSN 1001-233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21) (簡體中文). 
  9. ^ 9.0 9.1 任維楨. 《人类学视野中的边缘化穆斯林族群》. 西北第二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現稱「北方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寧夏回族自治區銀川市: 西北第二民族學院). 2006, (2006年第2期). ISSN 1008-288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21) (簡體中文). 
  10. ^ 东乡族. 國家民委門戶網站,摘自《民族問題五種叢書》之《中國少數民族》卷. [2018-01-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1-05) (簡體中文). 

參考資料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