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條目頁的主題是兩漢時期所置的益州郡。關於西晉時期所置的益州郡,請見「
晉寧郡」。
益州郡,是中國古代地名,三國以後改稱建寧郡,範圍在今天的雲南省。這裡以前是「南蠻」古王國滇國的領地,漢武帝時設立益州郡,郡治在滇池縣。三國時期,蜀漢將其改名建寧郡,遷郡治到味縣(今雲南省曲靖市境內)。西晉初年,設立寧州,味縣成為州治,而建寧郡也成為主要政治中心。直到唐朝初年,建寧始終是南中地區的核心。
三國時郡治滇池縣(今雲南省澄江縣西)。章武三年(223年)益州大姓雍闓據郡叛亂[1],時益州太守張裔駐牂牁郡平夷縣(今貴州省仁懷市西南),遙領郡職。建興三年(225年)諸葛亮南征後改名建寧郡[2]。然而叛亂仍舊未平,後任太守長期駐於平夷縣,至建興十一年(233年)平郡亂後郡治才移到本郡味縣(今雲南省曲靖市)[3]。初領味、滇池、勝休、俞元、昆澤、同瀨、牧靡、穀昌、連然、秦臧、雙柏、建伶、賁古、毋棳、梇棟、同勞、律高17縣。建興三年(225年)牂牁郡毋單縣來隸,賁古、毋棳2縣移屬興古郡,梇棟縣移屬雲南郡。廢律高縣(年代不明),新置存邑、新定、脩雲、泠丘4縣(年代均不明)[4]。蜀漢末及曹魏均領8縣。
西晉時郡治味縣(今雲南省曲靖市)。領味、昆澤、存邑、新定、毋單、同瀨、牧靡、穀昌、連然、秦臧、雙柏、俞元、脩雲、泠丘、滇池、建伶16縣。晉時改牧靡縣為牧麻縣(晉初);新置談槀、漏江、同樂3縣(皆晉武帝時)。太安2年(303年),雙柏、秦臧、連然、建伶、穀昌、滇池、俞元7縣移屬益州郡。東晉初領12縣,咸和八年(332年)為成漢攻陷,咸康五年(339年)收復全境。寧康元年(372年)為前秦所陷,太元九年(384年)收復全境。東晉時廢修雲、泠丘2縣,新置同並、葛安、新興3縣。[來源請求]
- ^ 《三國志》卷33〈後主傳〉:「先是,益州郡有大姓雍闓反,流太守張裔於吳,據郡不賓。」
- ^ 《三國志》卷33〈後主傳〉:「(建興)三年春三月,丞相亮南征四郡,四郡皆平。改益州郡為建寧郡,分建寧、永昌郡為雲南郡,又分建寧、牂牁為興古郡。」
- ^ 《三國志》卷卷43〈馬忠傳〉:「(建興)十一年,南夷豪帥劉冑反,擾亂諸郡。徵庲降都督張翼還,以忠代翼。忠遂斬冑,平南土。加忠監軍奮威將軍,封博陽亭侯。初,建寧郡殺太守正昂,縛太守張裔於吳,故都督常駐平夷縣。至忠,乃移治味縣。」
- ^ 洪亮吉《補三國張域志》及吳增僅《三國郡縣表》將新定、修雲、泠丘、律高4縣列為蜀漢建寧郡屬縣,譚其驤《中國歷史地圖集》從洪、吳二人說法列為蜀漢屬縣;孔祥軍《三國政區地理研究》認為未有史料可証明蜀漢有此4縣,未列為蜀漢屬縣。
|
---|
|
秦漢至隋唐 |
---|
古代方國 (西南夷) | |
---|
秦漢時期 | |
---|
三國時期 | |
---|
晉朝與南朝 | |
---|
隋朝與初唐 | |
---|
|
|
|
|
|
|
|
---|
|
|
|
注釋 |
---|
注1:列出曹魏 咸熙二年( 265年)、蜀漢 炎興元年( 263年)、孫吳 天紀四年( 280年)所有可考証的郡、國。標「*」者為曾置後廢的郡、國。標「#」者為特殊政區。 注2:地望大致相同但名稱不同的郡、國,取最後使用的名稱,並括註明曾用名。 |
|
|
---|
|
|
注釋 |
---|
注1:列出西晉 建興四年( 316年)(此前已淪陷者列出淪陷前的名稱)及東晉 義熙十四年( 418年)的郡、國。帶#者為《晉書地理志》未列出的州、郡;斜體字者為西晉所廢置的州、郡;下劃線者為東、西晉所設置的僑郡。 注2:地望大致相同但名稱不同的郡、國,取最後使用的名稱( 永嘉五年( 311年)遇害的王、公、侯,由於史無記載其封國何時被撤銷,其封地在西晉末的建置仍按「國」處理),並括註明曾用名。 注3:東晉郡王、開國郡公的封地分別括注「內史」、「相」及其設置時間。 |
|
|
---|
|
|
|
---|
江表地區 | |
---|
淮南地區 | |
---|
淮北地區 | |
---|
河南地區 | |
---|
江漢地區 | |
---|
嶺南地區 | |
---|
沅湘地區 | |
---|
巴漢地區 | |
---|
蜀中南中地區 | |
---|
|
|
|
|
---|
江表地區 | |
---|
沅湘地區 | |
---|
嶺南地區 | |
---|
位置不詳 | 新蔡郡(內史575-589) | 晉熙郡(內史575-589) | 巴東郡(內史586-589) | 臨江郡(內史586-589) | 新興郡(內史583-589) | 岳山郡(內史583-589) | 梁城郡(相582-589) |
|
---|
|
|
注釋 |
---|
注1:列出宋 大明八年(464年)、齊 建武四年(497年)、梁 中大同元年(546年)、後梁 廣運元年(586年)、陳 禎明二年( 588年)的實州、實郡。下劃線者為南朝所設置的僑郡。 注2:地望大致相同但名稱不同的郡,取最後使用的名稱,並括註明曾用名。 注3:郡王、開國郡公的封地分別括註「內史」、「相」及其設置時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