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瑞环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209.52.88.65留言2021年2月12日 (五) 00:43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李瑞环
第6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全国委员会主席
任期
第八届、第九届全国政协委员会
任期
1993年3月27日—2003年3月14日
副职葉選平(常務副主席)等
前任李先念
继任贾庆林
中国共产党 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治局常委
任期
中国共产党第十三届中央委员会
(自十三届四中全会始)
中国共产党第十四届中央委员会
中国共产党第十五届中央委员会
任期
1989年6月24日—2002年11月15日
总书记江泽民
中国共产党 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治局委员
任期
中国共产党第十三届中央委员会
中国共产党第十四届中央委员会
中国共产党第十五届中央委员会
任期
1987年11月2日—2002年11月15日
总书记赵紫阳 江泽民
个人资料
出生 (1934-09-17) 1934年9月17日89歲)
 中華民國河北省宝坻县
国籍 中華民國(1934年-1949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1949年-)
政党中国共产党 中国共产党
配偶王淑兰
儿女2子
职业政治家
专业木工
网站新华网:李瑞环简历
著作

李瑞环(1934年9月17日),男,天津宝坻人,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人物及前主要领导人之一。生于天津宝坻,1951年7月参加工作,1959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毕业于北京建筑工程学院(现北京建筑大学)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1987年当选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1989年至2002年担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为第八、九届全国政协主席(1993年-2003年)。此前,曾任中共天津市委书记、市长中华全国总工会常委、共青团中央书记处书记、全国青联副主席等职务。其工人时期在木工建筑行业颇有成绩。

生平

早年经历

李瑞环出身贫寒,自年幼时就开始帮家里幹农活,其没有接受过正式的系统性教育,也没有文凭和学历。17岁时,其来到北京打工,在一次偶然的机会,獲一位木工工长看中,决定传授他做木工的手艺。1951年,李瑞环成为北京市第三建筑公司的普通工人[1]

1959年,李瑞环参与到人民大会堂北京工人体育场等一系列国家大型建筑工程中。他和后来曾任北京市常务副市长张百发一样,都是当时活跃在各个建设工地的青年突击队的队长。在这期间,李瑞环曾在北京建工业余学院进修[2]

在1965年转为干部之前,李瑞环做了近15年的工人。15年间,他搞了100多项技术革新,当时獲譽为革新的能手;他还创造了木工的一种简易计算法,用以取代传统的“放大样”;也因此,曾被誉为“青年鲁班”。后来,他将这种方法写成一本小册子《木工简易计算法》;其事迹,也被拍成了电影[3]

涉足政界

1965年,李瑞环转为干部,并出任北京建筑材料供应公司党委副书记、兼北京建筑木材厂党总支部书记。他就是从这家工厂的一位党务干部做起,一步一步地成为了中共的高级领导人。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李瑞环受到迫害,被迫停止工作,直到1971年。此后,他一直在北京市建筑行业工作;曾历任建筑木材厂的党委书记、北京市建筑材料工业局党委副书记、北京市建委副主任、北京市总工会副主任等职。1979年,李瑞環主持興建了首都機場1号航站樓及配套工程。[4]而后,他从工会转到中国共青团任职。1980年,李瑞環當選為共青團中央常委、團中央書記處書記、全国青联副主席。其辦事能力受到时任共青团中央书记胡启立的欣赏。在胡启立出任天津市市长后不久,李瑞环在1981年就被任命为天津市副市长,成为胡启立的助手,并由此正式进入政坛。[5]

主政天津

胡启立调离天津入主中共中央办公厅后,李瑞环于1982年顺势接班,出任天津市市长;五年后,晋升中共天津市委书记,并继续兼任市长职务。

在主政天津期间,李瑞环以他务实的精神、亲民的态度,以及通过进行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在民众中取得相当不错的声誉。其中,有两项关系到市民生活的重大工程:第一个是引滦入津工程,来缓解天津市民吃水难的问题;另一个就是建设城市交通干线,市区有中环线、外围有71公里的外环线。据统计,在天津工作的八年里,在李瑞环的主持下,政府为市民办了110件实事。[6]1987年11月,在中共十三届一中全会上,李瑞环当选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成为党和国家领导人。

李瑞环在主政天津期间,常会下工地,在民间走动,不常在办公室,因此也受到一定好评。

中央常委

1989年6月,在六四天安门事件发生后,中共中央高层进行改组;中共天津市委书记李瑞环和中共上海市委书记江泽民同时在中共十三届四中全会上,被增补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排名第六),时年55岁的李瑞环同时出任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也成为政治局常委中的最年轻者;而江泽民则升任中共中央总书记

首次进入中央工作的李瑞环分管意識形態及統戰工作。在当时的政治环境下,李瑞环顶住来自党内保守派要求「反对自由化」的压力,强调文艺创作“必须有一个宽松和谐的环境”,被视为是继胡耀邦赵紫阳万里習仲勳之后,中共又一个思想开明的领导人[7]

十年政协

1992年10月,中共十四大召开,六四事件结束后产生的第三代中共领导集体正式接班,李瑞环也在中共十四届一中全会上连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党内排名由第六上升至第四。六四事件之后在全国的清查运动中,李瑞环和乔石尽可能在自己的职权范围内保护了一些知识分子。有消息说,李瑞环和乔石的所作所为引起江泽民李鹏和一些保守派元老的强烈不满。保守势力在六四之后要反和平演变,打击异议人士,但李瑞环却要理顺群众情绪,要保护异见分子。[7] 随即,在1993年3月的“两会”上,李瑞环以59岁之年龄,被安排出任一向被视为是“只有退休了的前中共领袖”才会担任的“闲职”——全国政协主席

然而,在李瑞环主掌全国政协工作后,他积极鼓励政协委员参政议政,并提出了“尽职不越位、帮忙不添乱、切实不表面”的政协工作新思路[8]。经过十年的努力,李瑞环对全国政协的工作不断优化,其中他提出政协提案“选题要精,内容要有分量,文字要严谨”的要求,提案质量有很大提高[9]

1997年9月19日,李瑞环在中共十五届一中全会上连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党内排名维持第四,并在1998年连任政协主席。

退休

2002年,一批当时的中共领导将要退休。对于68岁的李瑞环,外界的有不少的传闻和猜测。在全国政协十届一次会议全体委员预备会议上,李瑞环还是做了“告别演说”。他表示:

作为九届全国政协主席,我衷心希望和祝愿全国政协十届一次会议圆满成功;衷心希望和祝愿十届全国政协坚持好的东西,修正错的东西,创造新的东西;衷心希望和祝愿人民政协事业越来越好;并衷心希望和祝愿十届全国政协委员在认真履行职责的同时,事业有成,个人进步。[10]

媒体评价说,“中国政协的李瑞环时代”宣告结束。

2002年11月15日,68岁的李瑞环在中共十六届一中全会后卸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并在2003年3月第十届全国政协一次会议后卸任政协主席退休,其职务由新当选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贾庆林接任。

退休生活

李瑞环平时喜好打网球、乒乓球、钓鱼、京剧;在他的提议和领导下《中国京剧音配像精粹》工程为大批京剧以及其它剧种老录音配像。他还曾任中国乒乓球协会的名誉主席。退休后,李瑞环还出版了书籍——《学哲学 用哲学》、《辩证法随谈》、《务实求理》等。李瑞环还是一名足球迷,在他就任天津市市长期间,几乎天津足球队每次主场比赛他都亲临现场观战,还与球队主教练严德俊,队员左树声陈金刚吕洪祥等人关系密切,在他的大力支持下,80年代的天津队进入一个全盛时期。[11]

家庭

  • 妻子:王淑兰。
    • 长子:李振智。
    • 次子:李振福。

著作

  • 《木工简易计算法》
  • 《学哲学用哲学》
  • 《辩证法随谈》
  • 《务实求理》

捐款

2009年11月21日李瑞环收藏30年的一幅吴冠中油画《北国风光》拍卖出人民币2700万元,拍得款项捐献给李瑞环亲手创办的桑梓助学基金会[12]

争议

房地产界

李瑞环在位期间,与房地产界富豪陈丽华保持着密切的关系。陈丽华依靠李瑞环及续任的贾庆林王岐山的帮助,取得了北京大量土地的使用权,获得巨大利益[13]

参考文献

  1. ^ 李瑞环的心里话:退下来是解脱 需要休息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人民报网
  2. ^ 青年突击队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共青团中央网站
  3. ^ 李瑞环:学点哲学,终身受益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节选自《《学哲学,用哲学》
  4. ^ 吴菲. 袁运生:22年前首都机场人体壁画事件始末. 北京青年报. 2001-03-09 [2017-10-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3-05). 
  5. ^ 李瑞环官方简历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新华网
  6. ^ 自己修好身 为民理好政[永久失效連結] 安阳市网站
  7. ^ 7.0 7.1 李瑞环告别政治舞台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联合早报》2003-03-04
  8. ^ 李瑞环在政协九届二次会议闭幕会上的讲话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中国政府网
  9. ^ 魏礼群主编. 当代中国社会大事典 1978-2015 第1卷. 北京:华文出版社. 2018.01: 418. ISBN 978-7-5075-4859-4. 
  10. ^ 李瑞环告别:我的四个衷心希望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博讯新闻网
  11. ^ 李瑞环市长和天津足球队_津门虎_新浪博客. blog.sina.com.cn. [2012-10-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2-22). 
  12. ^ 李瑞环珍藏油画拍出2700万元. [2012-11-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12-03). 
  13. ^ Philip P. Pan(潘公凯). Out of Mao's Shadow: : The Struggle for the Soul of a New China (《走出毛的阴影》). 美国纽约: Simon & Schuster. 2009-6 [2012-02-10]. ISBN 978-1-4165-3706-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1-03) (英语).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会徽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
前任:
李先念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主席
1993年-2003年
繼任:
贾庆林
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职务
前任:
胡启立
天津市人民政府市長
1983年-1989年
繼任:
聂璧初
中国共产党 中国共产党职务
前任:
倪志福
中国共产党天津市委员会书记
1987年-1989年
繼任:
谭绍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党和国家领导人排名順序
前任:
朱镕基
(位列第三)
第15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
(位列第四)
繼任:
胡锦涛
(位列第五)
前任:
乔石
(位列第三)
第14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
(位列第四)
繼任:
朱镕基
(位列第五)
前任:
宋平
(位列第六)
第13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4中全会后)
(位列第七)
繼任:
中共中央政治局非常委委员

Template:党和国家领导人/卸任

Template: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