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中原文化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中原文化
自上而下順時針:炎黃雕像龍門石窟
甲骨文傷寒論少林功夫豫劇
類屬 華夏文明
語言 中原官話
地域 以河南為核心的黃河中下游地區
意義 中華文化的源頭和核心組成部分

中原文化是以中原地區為基礎的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總稱,最早可追溯至西元前約六千年至西元前約三千年的中國新石器時期[1]中原文化以河南省為核心,以廣大的黃河中下游地區為腹地,逐層向外輻射,影響延及海外。中原地區是中華文明的搖籃,[1]中原文化是中華文化的重要源頭和核心組成部分。[2]中原地區在古代不僅是中國的政治經濟中心,也是主流文化和主導文化的發源地。[1]中國歷史上先後有多個朝代定都於中原,包括洛陽開封安陽西安。中原地區以特殊的地理環境、歷史地位和人文精神使中原文化在漫長的中國歷史中長期居於正統主流地位,中原文化很大程度上代表着中國傳統文化。[2]

特徵

[編輯]
  • 根源性:中原文化是中華文明的主要根源之一,發源於黃河中下游地區。
  • 原創性:中原文化對整個中華文明體系的形成發揮了開創作用。
  • 包容性:中原文化通過融合與吸收周邊文化,不斷自我提升。
  • 輻射性:中原文化有着很強的輻射力和影響力,在中國歷史上,中原地區依託生產方式的先進性、軍事的擴張,甚至中央政權崩解導致的移民大批遷移,向四方傳播,影響了日本韓國越南琉球等東亞古國及現代中國的其他地區,傳播到世界各地。
  • 基礎性:中原文化經過上古的擴張,在中華文化系統中處於主體、主幹的地位。

文明源頭

[編輯]
賈湖遺址出土的石磨工具

在中原地區的考古中,史前文明在這裡的連續性表現強烈。從新石器時代中期開始,自東向西的磁山文化裴李崗文化老官台文化在中原崛起,它們之間聯繫緊密,已經形成一個較大的文化區域,與周邊文化同一時期的孤立發展相比,已表現出明顯的發展優勢。新石器時代晚期的仰韶半坡文化是由老官台文化發展而來,向北發展到陝北地區,沿黃河擴展至洛陽,經漢水流域影響到南陽盆地。而中原地區的仰韶後岡文化則擴張至晉南、魯東北等地。仰韶半坡文化和仰韶後岡文化相互影響而形成的仰韶廟底溝文化迅速向四方擴展,北至河套地區,南達漢水中游,東抵華北平原北部,西伸甘肅湟水流域。與周邊相比,這一時期的中原文化是處於中心地位的強勢文化,起主導作用。[3]

裴李崗文化時期人們開始建造半地穴式的房屋,經濟以農業為主,出現家畜飼養,並伴有採集及狩獵等生產方式。仰韶文化繼承了裴李崗文化的內涵,當時開始形成大規模建房而居的聚落,彩陶的使用證明了燒制技術的出現。從龍山文化開始出現較多的城址,屬於萬邦時期,青銅容的使用推動了社會生產力的大力發展,占卜等巫術活動當時較為盛行。二里頭文化與夏文化有着直接的聯繫,中原地區在這一時期開始進入全新的文明時代。[4]在偃師二里頭遺址,發現了中國迄今最早的王朝都城遺址, [5]碧龍形器的發現為中華民族的圖騰—找到了最直接、最正統的根源。 [6]

圖騰

[編輯]

龍是尊貴、智慧、吉祥、勇敢的象徵。太昊伏羲在河南淮陽一帶「以龍師而龍名」,首創龍圖騰,實現了上古時期多個部族的首次大融合。人文始祖黃帝統一了黃河流域的各部落後,為凝聚各部落的思想和精神,在新鄭一帶也用龍作為圖騰,中國人自稱「炎黃子孫」和「龍的傳人」,便由此而來。從考古發掘的與龍相關的文物來看,河南省發現的龍文物歷史久遠且正宗。濮陽蚌龍距今6400年,是迄今發現的中國最早的龍形象,被中國考古學界譽為「中華第一龍」,另外在華夏第一王都偃師二里頭遺址發現的距今至少3700年的大型綠松石龍形器被學者命名為「中國龍」,這些龍文化的遺存從夏、商、周到漢唐、明清一脈相承,被視為中華民族龍圖騰的淵源所在,從形態上看,都是北京故宮各種龍形象雕飾的祖先。中原各地有與龍息息相關的民俗活動,如喜慶之日的舞龍燈;農曆二月二祭龍王、吃龍鬚麵;端午節賽龍舟等。從中原大地產生並完善的龍形象,隨華人外遷而傳播至世界各地,在世界各國華人聚居區,最為引人注目的飾物便是龍符號。[7]

語文

[編輯]
中原官話分布圖
《御筆詩經圖》

文字

[編輯]

漢民族連續五千多年的漢字文化發展史就是一部中原漢字發展史,漢字的產生及重要發展階段幾乎都發生在中原大地上。河南安陽發現的甲骨文是中國目前已發現的古代文字中時代最早、體系較為完整的文字。出生於河南上蔡的秦代宰相李斯在秦始皇「書同文」的政策下、制定了規範書寫「小篆」,小篆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由國家規定的標準漢字形態。[8]漯河人許慎編寫了世界第一部字典《說文解字》,許慎在書中系統地闡述了漢字的造字規律—六書。北宋時期宰相秦檜在開封發明的宋體字因書寫和刻寫方便,字體美觀端莊,而被後世廣泛採用。河南南召人王永民被稱為「當代畢昇」、「把中國帶入信息時代的人」,他發明的五筆字型輸入法是全世界唯一廣泛應用的「漢字編碼」輸入技術,曾被譽為中國文化史上「其意義不亞於活字印刷術」的重大發明。[9]

語言

[編輯]

中原官話是中原大部分地區共同的語言,歷史上,北方官話區長期以河南方言為標準來規範自己的語彙和語法系統。[10]追溯至古代,商族的語言在中原與夏族語言和諸多原始漢語方言融合後的華夏語是中原官話的雛形。以洛陽話為標準音的華夏語後來成為東周通用全國的雅言,進而發展成為揚雄《方言》提及的 「通語、凡語」。北宋時期,河南方言基本成型,除音韻外,詞彙語法同如今的河南話大致相同。通過幾千年的融合與發展形成了近代的河南方言。[11]

文學

[編輯]

中原地區是中國文學的發祥地,中原文學是中國文學的總源。[12]東周洛陽的史官整理成書的《尚書》是中國最早的散文總集。先秦時期,中原詩歌肇始的標誌是《詩經》十五國風中的二南、邶風、風、衛風、王風、鄭風、陳風和檜風。漢魏時期奠立了中原文學的基本藝術特質,並有「漢魏文章半洛陽」之說。中原辭賦散文在漢代文學史上占據重要地位,賈誼開騷體賦先河;張衡肇開東漢抒情小賦風氣。魏晉時期,文學創作觀念與文體都發生了變革,中原誕生了建安風骨、正始之音[a]左思的《三都賦》還製造了「洛陽紙貴」的佳話。同時,東晉以後,中原士族南遷,推動了江南文學的繁榮。隋唐時期,中原文學空前繁榮,不僅文學數量首屈一指,並且名家輩出,唐代留名的兩千多名作家中,中原河南人士占五分之一。來自中原的杜甫白居易是唐代三大詩人中的兩位。河南孟州人韓愈位居「唐宋八大家」之首。北宋時,東京(今開封)做為世界級的繁華都會,勾欄瓦舍遍布,說唱藝術勃興,對宋詞和話本小說的產生和興盛起了很大的推動作用。南宋之後,戰亂致使中原文化南移,中原文學才逐漸沒落,即便如此,在元明清時期,中原仍然不乏李夢陽這樣的名家。[13]近代中原作家歷經努力,在十九世紀末被文壇冠以了「文學豫軍」的稱號。[14]

飲食

[編輯]
中原百姓常食用的胡辣湯

烹飪技術是人類文明進步的一種表現,發端於新石器時代,以陶器的成熟和廣泛使用為標誌,在中原地區的考古中有大量這一時期的陶器遺存。四千多年前,夏啟在鈞台(今河南省禹縣城南)為諸侯設宴,史稱「鈞台之享」,是中國最早的宴會。商代都殷時期,中原烹飪完成了食物、食法、食制的規模體制。周代宮廷的飲食,制度條理,分工明確。中原地區出土的漢畫像石上的庖廚圖和宴飲圖對烹製和飲食活動情景的描寫,反映了漢代的烹飪操作過程。至北宋時期,中原烹飪文化在汴京達到了空前的高度,正店(酒樓)、食店遍布全城,南北風味同台獻藝,品種、技術五彩紛呈。被今天的學者形容為「有美皆備,無麗不臻」,行業內人士則以「中國烹飪大詞典」來評價當時餐飲業的技術水平。歷史上,中原飲食文化隨受到外來少數族裔飲食文化的衝擊,但仍然頑強地保留着中原烹飪文化的基本傳統和特色並延續至今。[15]

豫菜是中國各大菜系的淵源,[16]被中國烹飪界稱為中國八大菜系的「母菜」,[17]有「烹飪鼻祖」和「中華廚祖」之稱的伊尹便出生於河南洛陽,當代豫菜是在原宮廷菜、官府菜、市肆菜和民間菜的基礎上,根據中原物質條件,逐步積累演變而發展起來的。[16]

中原地區飲食文化的特色也是這種「中」與「和」的思想的體現,口味居中,和眾家之長,兼具南北特色,正因為此,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國務院總理周恩來經過各方研究後,親自決定將豫菜定為國宴菜,任河南師傅為主廚,直到現代,中國的國宴仍舊是以豫菜為基準來烹調的。[18]

姓氏

[編輯]

中原在古代是華夏族部落集中分布的區域,因此姓氏的萌芽、形成和發展,都與河南息息相關。最早起源於母系社會,是氏族血統的代表,姓的產生時間遠遠早於文字,早期的源自于氏族的圖騰,距今約有5000年的歷史,而當時,中原地區是人類活動的重要地區,河南仰韶文化就是母系社會繁榮階段的代表。夏商時期是中國姓氏全面發展的階段,而這兩個朝代人類活動的中心均在中原一帶。

氏是古代貴族用來標示宗族系統的符號,起源於父系氏族社會,是從夏朝中期開始的。當時中原地區氏族林立,這成千上萬的氏族、部落便是「氏」的淵藪。[19]周朝時產生了很多姓氏,它是中國歷史上姓氏相對定型和普及的一個重要時期。周武王滅商之後,重新確立了姓與氏的關係,因此,西周初期是姓和氏之間發生變化的關鍵時期,而中原地區又是這一關鍵時期的關鍵的地區。[20]據近代統計,中國排名前100的大姓中,全部源自河南省或部分源自河南省的共有73姓。[21]

科技

[編輯]
淅川楚墓出土的雲紋銅禁

中原是中國古代科技發展的高地,中華民族科技文明發達之域,黃帝軒轅氏的元妃嫘祖是種桑養蠶之法,抽絲編絹之術的創造者,其故里西陵(今河南省西平縣)於2007年被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命名為中國嫘祖文化之鄉。[22]被稱為四大發明的指南針、造紙術、火藥和活字印刷術均發軔於中原。

司南指南針的最早形式,無論是對它最完整的記載的東漢《論衡》,還是其最早圖案石刻司南勺圖在南陽的出土,都證明其創作地在河南。火藥所起源的煉丹術、火法煉丹、軍事實踐是在漢唐時期,地域是在中原地區。東漢時期的蔡倫在首都洛陽發明了造紙術,北宋時期的畢昇在首都汴梁(今開封)首創活字印刷術,後遠播海外。

中醫藥技術方面,中醫學的四大經典《黃帝內經》、《神農本草經》、《金匱要略》和《傷寒雜病論》全部出自中原。

天文曆法方面,《夏小正》是中國歷史上見諸於文獻最早的曆法。位於河南省的登封觀星台周公測景台是中國現存最古老的天文觀測建築。東漢時期出生於南陽張衡發明了地動儀,並創立「渾天說」。唐代魏州昌樂(今河南省南樂縣)人僧一行提出了「恆星自行」觀點的時間比英國天文學家哈雷早1000年。[23]

冶金鑄造方面,從安陽市出土的司母戊大方鼎和新鄭出土的蓮鶴方壺反映出古代中原高湛的冶金鑄造技術,在世界青銅器中亦是珍品。淅川楚墓出土的春秋時期的雲紋銅禁是迄今為止中國發現的最早的失蠟法鑄件,是冶鑄史上的一項重大發明。

哲學、宗教

[編輯]
中國佛教「祖庭」洛陽白馬寺

中原地區是中國儒家、墨家、道家和漢傳佛教的誕生地。儒家文化發源於中原的主要標誌是《易經》,易是儒學六經之首。伏羲在河南淮陽創造八卦周文王將伏羲的八卦推演成六十四卦。孔子拜讀易經六十四卦後,寫下了十篇心得筆記,史稱《十翼》,《十翼》是對《易經》的詮釋。河南河陽(今孟縣)的韓愈建立了儒學道統,並努力復興儒學。將儒學發展到理學形態的主要學說之一是二程洛學

戰國時期的墨子是河南魯山人。他創立了墨家學說,並有《墨子》一書傳世,墨家文化的思想觀點是愛好和平,反對戰爭。墨學在先秦時期與儒學並稱為顯學。漢代中期以後,由於統治階級罷黜百家,獨尊儒術,致使墨學在形式上中絕,但影響並沒有完全消失。[24]

河南是道家的發祥地,出生於河南鹿邑老子是道家學派創始人。洛陽是老子居住和擔任史官的地方。《道德經》(又名《老子》)一書寫成於函谷關。 道家思想的核心是「道」,認為「道」是宇宙的本源,也是統治宇宙中一切運動的法則。道家主張「順其自然」,認為法律(法和法律有不同;法好比物理,而法律則是人為)是對人類的束縛,要全部捨棄。道家的無為思想並不是不作為,而是以無為來有為,不亂為。

漢傳佛教是佛教的三大地理分支之一,[b] 佛教經由兩條路徑傳入中國,一支由古印度西域傳入中原地區,洛陽白馬寺是東漢前期佛教傳入中國後興建的第一座寺院,因此被認為是中國佛教的發源地,有中國佛教的「祖庭」和「釋源」之稱,中國歷史上譯出的第一部佛教經典佛說四十二章經誕生於洛陽。[25]建於北魏時期的登封少林寺是中國漢傳佛教禪宗祖庭,又是少林武術的發源地。[26]中原佛教界在歷史上大德雲集,生於洛州緱氏縣(今河南省偃師市南境)的玄奘是著名的譯經師,也是法相唯識宗的創立者。中國的第一個比丘是潁川的朱士行。中原佛教在古代是中國佛教向海外的傳播的中心,遠播日本、朝鮮和東南亞各國。

藝術

[編輯]

音樂

[編輯]
舞陽賈湖遺址出土的賈湖骨笛

中原音樂文化體現在中原地區的民歌、民樂以及源遠流長的各種曲藝形式上,也包括了保留至今的各種音樂文物和音樂思想。它是中原地區人民生活的形象反映。普遍觀點認為,中原音樂文化是中國音樂三大源頭之一。[c] [27]有中華第一笛之稱的賈湖骨笛出土於河南省漯河市舞陽縣的賈湖遺址,距今約9000年至7700年,是中國出土年代最早的樂器實物,至今還能吹奏。賈湖骨笛的出土把中國音樂文化上推至9000年。改寫了中國歷史原先對先秦音樂史只有五階音域的史考,賈湖骨笛有七階高低階音域。在世界音樂史上具有重要地位。[28]

中原音樂文化的歷史,史書中有葛天氏之樂、關於大禹治水的《大夏》歌舞、神農氏削琴桐為琴、商人「恆舞於宮,酣歌於室」、周王招飲群臣諸侯「喲喲鹿鳴,食野之苹。我有嘉賓,鼓瑟吹笙」等記載,殷墓出土的三件一組的編磬、兩漢魏晉隋唐一承的簫鼓樂隊畫像磚的出土、宋元時期大量的民間音樂形式,都證明了中原音樂文化的連綿不斷。

戲劇

[編輯]
豫劇演出

從記載看,中原在夏啟時已有優伶出現。商、周時期儺儀規模巨大,洛陽在兩漢和隋唐時期均是「百戲」活動的中心。「諸宮調」創始於開封,《目連救母》搬演於開封,北宋雜劇也形成於開封。這一切足可說明中國戲曲的主根在中原地區。 繼諸宮調、金院本、元雜劇之後的四百年間河南境內先後存在或流行過的各類劇種達78個,其中戲曲劇種67個,數量和密度均居中國之首。

豫劇是中國的五大劇種之一,居中國各地方戲曲之首。[29]因早期演員用本嗓演唱,起腔與收腔時用假聲翻高尾音帶「謳」[d] ,又叫「河南謳」。[30]又因其音樂伴奏棗木梆子[e] 打拍而得名河南梆子,[31]豫劇是在河南梆子的基礎上,不斷進行繼承、改革和創新發展起來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因河南省的簡稱是「豫」而將該劇種定名為「豫劇」。豫劇在安徽北部地區被稱為梆劇,山東、江蘇的部分地區仍稱梆子戲。豫劇主要流行於黃河淮河流域。除河南本省外,河南周邊省份的廣大中原地區都有專業豫劇團的分布。豫劇在台灣舞台上與歌仔戲京劇呈三足鼎立的局面。根據2004年的統計,中國大陸的豫劇團達160個,是全國之最。[32]

河南曲劇也稱"高台曲"或"曲子戲",有些地區又稱「南陽曲子」,流行於中原地區。曲劇至今有七十多年歷史,屬年輕劇種。越調是河南三大劇種之一。因其伴奏樂器以四胡為主,故又被稱作「四股弦」。

體育

[編輯]
河南登封嵩山少林寺

少林功夫是在河南登封嵩山少林寺佛教文化環境中形成的一個武術體系,少林功夫以佛教神力信仰為基礎,充分體現佛教禪宗智慧並以少林寺僧人修習的武術為主要表現形式, 少林功夫的要旨是禪武合一。[33]「天下功夫出少林,少林功夫甲天下」一說充分表明了少林功夫在中華武術文化中的重要地位,是中華武術的主要象徵,是國外人對中華文化的主要印象之一。[34]根據少林寺的拳譜記載,少林功夫套路共有708套,其中拳術和器械552套,另外還有72絕技。目前流傳下來的少林功夫套路有200餘套,其中拳術100餘套,器械80餘套。

陳氏太極拳原為陳家溝拳術,集長拳、炮拳及紅拳之術,是太極拳的一個重要分支和流派,是各派中傳播歷史最久遠的太極拳,它仍保留着古老的發力、跳躍和震腳等動作。根據武術史家唐豪考證,陳家溝拳術是源自明末清初河南省溫縣陳家溝陳王廷(約1600年-1680年),此後世代相傳,有傳子不傳女之說。陳式太極拳有良好的健身作用,其上乘的技擊作用及獨特的演練風格吸引着越來越多的愛好者。

城市與建築

[編輯]

在中國發現的50餘座史前城址中,距今約4000多年歷史的洛陽偃師二里頭遺址被認為是中國最早的城市遺址。淮陽平糧台遺址和登封王城崗遺址是黃河中下游中原地區龍山文化夯土城址的典型代表,淮陽平糧台古城用黃土夯築。登封王城崗古城的城門門衛房的設置反映出城市防衛設施的進步,城內還鋪設有陶水管道。在中原地區發現的夏商周時期的城市遺址顯示了中原地區早期城市的文明的特質。

對中原古城市遺址的研究可知,中原地區在商周時期,就有成熟的泥磚、夯築技術,用來建造民居、宮殿以及城池,至秦漢時期建築技術得到空前的發展。東周洛陽王城左祖右社、面朝後市[f] 的布局結構被後世的都城建築所採用。東漢和魏晉時期,隨着中原的封建莊園經濟的迅速發展,莊園主不僅擁有大量的土地和牲畜等生產資料,還組建自己的封建武裝—部曲、家丁,修建起防禦工事—塢壁。河南各地出土的漢代陶倉樓,是漢代中原地區中產階層樓閣藝術風貌的直觀再現,其樓觀、迴廊、高台、倉閣和門闕等交錯縱橫,具有高大凌空的體勢和向上聳立的多層結構,建築風格宏大優美。[35]漢魏時期洛陽的里坊制度對隋唐都城和地方州縣布局具有重大影響,魏晉時期中原士族南遷將中原的建築文化帶入閩粵地區。[36]日本平安時代(中國在同時期屬於唐代)的平安京則完全仿照唐代東都洛陽來建設,奈良市則是仿照漢魏洛陽城來建造的。北宋時期鄭州管城人李誡所著的《營造法式》是中國第一本詳細論述建築工程做法的官方著作。目前,河南省保存相對完整的古建築達數千處,占全省文物近一半。

繪畫

[編輯]

中原繪畫的歷史可追溯至史前的新石器時代,這一時期出土的文物如陝縣廟底溝出土的花瓣紋陶盆彩繪和汝州閻莊出土的彩陶缸上的鸛魚石斧圖,都是史前平面美術遺蹟。中原地區先秦時期的壁畫和漆畫作品中已經體現出了生動的人物和動物的形象描繪。秦漢時期,中原地區宮殿寺觀壁畫,墓室壁畫和帛畫以及畫像石(磚)等美術遺蹟大量湧現,如河南永城柿園西漢前期的梁王墓前室頂部壁畫《巨龍升天圖》就是傑出作品。中原繪畫藝術在魏晉南北朝得到進一步發展,出現了一批專業畫家,如北齊的楊子華曹仲達[37]隋唐時期,中原繪畫作品繁盛、傑作紛呈、名家輩出,並且形成豐富的理論,中原地域的張彥遠創作的《歷代名畫記》是中國第一部繪畫通史著作,該書收錄的歷代著名畫家的繪畫理論,使其成為中國古代畫史中重要書籍之一。中原在隋唐兩代的繪畫藝術開始擺脫漢代原始稚拙之氣,一改人物畫的樸素狀態。色彩使用合理、富麗大方,造形優美生動,線描勁健流暢,並解決了空間處理問題,技法上達到了精密熟練的程度。[38]

中原繪畫在不同時期有不同的審美取向,具體表現為晉尚韻、唐尚法、宋尚理、元尚意、明尚趣的藝術特色,北宋時期,中原繪畫作品是當時全國的巔峰水準,張擇端創作的《清明上河圖》對於各種形態的幾何正確描繪性使其負有盛名。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張擇端《清明上河圖》原本全圖

民俗

[編輯]

中國民俗文化源遠流長、特色鮮明,主要表現在生產活動、禮儀、信仰和節令等方面。具有農耕文明特質的民俗活動如太昊伏羲祭奠在中原部分地區具有較強的民眾自發性。中原婚嫁禮俗從古代的納采、問名、納吉、納徵、請期和親迎「六禮」逐步演變為今天的提親、定禮、迎娶的婚俗禮儀。節令民俗如春節的祭灶、歲末守歲、貼春聯、吃餃子和拜年,農曆正月十五元宵節點燈盞,三月清明節祭祖掃墓,七月七觀星乞巧,八月中秋節賞月、吃月餅,九月重陽節登高等等,大多起源於中原。[39]節會方面,黃帝故里拜祖大典、洛陽牡丹花會、開封菊花節、馬街書會、南陽諸葛亮文化節、鎮平玉雕節等由官方組織,民間參與的節會至今不衰。

世界遺產

[編輯]
少林寺塔林

中嶽嵩山坐落於河南登封,山上名聞名遐邇的少林寺與山下豐富的儒、釋、道三大教派遺址建築群形成了世界上獨一無二的三教匯萃獨特景區,古人相信天圓地方,而中國則是矗立於天地中央的國度,天地的中心即為中原,核心則是嵩山。「天地之中」的名號,早在3000年前的周朝已經確立。2010年8月,登封嵩山8處共計11項歷史建築群,以登封「天地之中」歷史建築群的名義,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世界文化遺產」名錄。[40]

洛陽龍門石窟是中國著名的石刻藝術寶庫,同時被譽為世界最偉大的古典藝術寶庫之一,建造時間歷時400餘年。興建奉先寺時,女皇武則天曾「助脂粉錢兩萬貫」,同時親自參加了盧舍那佛的開光儀式。龍門石窟中保留着宗教、建築、書法、舞蹈、服飾、美術等方面的大量實物史料,折射出不同歷史時期的政治、經濟和文化時尚。2000年11月在澳大利亞凱恩斯市召開的第24屆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上龍門石窟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41]

安陽殷墟見證了商王朝的存在,代表了商王朝的文明發展,其高超的青銅鑄造技術代表了古代青銅時代的鼎盛,造就了世界上最重的古代青銅器—司母戊鼎。2006年7月13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30屆世界遺產大會將殷墟評價為,與古埃及巴比倫古印度媲美,以其甲骨文、青銅文化、玉器、古文曆法、喪葬制度及相關理念習俗、王陵、城址、早期建築等,乃至中國考古學搖籃聞名於世,文化影響廣播而久遠,真實性完整性強,具全球突出普遍價值。[42]

註釋

[編輯]
  1. ^ 指魏晉玄談風氣。
  2. ^ 另外兩個為南傳佛教(即上座部佛教)和藏傳佛教
  3. ^ 另外兩種源頭是四域音樂和外國音樂。
  4. ^ 曹植的《箜篌引》有京洛出名謳之說。
  5. ^ 棗樹的果實為紅色,其味甘甜綿長,由她的枝幹做出來的梆子,通過敲打形成的聲音,仿佛來自大自然的天籟。
  6. ^ 左部為宗廟祖堂,右部為社稷神壇,前部為朝會殿庭,後部為貿易市場。

參考文獻

[編輯]
  1. ^ 1.0 1.1 1.2 藝術與建築索引典—中原文化[永久失效連結] 於2011 年3 月18 日查閱
  2. ^ 2.0 2.1 中原文化與中華民族精神建設. 新華網. 2008年2月5日 [2016年5月18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年9月29日) (中文(臺灣)). 
  3. ^ 王保國. 中原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形成中的作用再探讨. 《華北水利水電學院學報(社科版)》. 2008年, (04期). ISSN 1008-4444. 
  4. ^ 史前文化:中华文化之根. 華夏經緯網. 2008-06-13 [2012-11-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9-10) (中文(簡體)). 
  5. ^ 偃师二里头遗址:中国最早的王朝都城遗址. 大河網. 2009年9月7日 [2012年11月4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年8月8日) (中文(簡體)). 
  6. ^ 碧龙形器惊现二里头,中华民族龙图腾找到根源. 鳳凰網. 2009年11月16日 [2012年11月4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年11月4日) (中文(簡體)). 
  7. ^ 神龙文化:华夏民族的崇祖文化. 華夏經緯網. 2008-06-13 [2014-08-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08) (中文(簡體)). 
  8. ^ 汉字生于河南,甲骨文探寻黄河文明之源. 搜狐. 2008年7月26日 [2012年11月2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年11月4日) (中文(簡體)). 
  9. ^ “五笔字型”获国家技术发明奖. 光明網. 2008-01-13 [2012-11-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04) (中文(簡體)). 
  10. ^ 综述河南方言与普通话的差异. 河南文化產業網. 2010-11-24 [2012-10-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2-01) (中文(簡體)). 
  11. ^ 伏牛山地区方言的历史流变. 伏牛山文化圈研究中心. 2012-06-27 [2012-10-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2-01) (中文(簡體)). 
  12. ^ 李聖華. 文学复古与中原文化传统. 《文藝爭鳴》 (長春市). 2008年, (03期). ISSN 1003-9538. 
  13. ^ 诗文文化:中国文学的源头和高峰. 華夏經緯網. 2008-06-13 [2012-11-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08) (中文(簡體)). 
  14. ^ 中原文化与当代河南文学. 光明網. 2007-04-06 [2012-11-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04) (中文(簡體)). 
  15. ^ 豫菜与中原饮食文化. 河南文化產業網. 2010-10-28 [2012-11-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11-09) (中文(簡體)). 
  16. ^ 16.0 16.1 豫菜成大器 任重而道远. 大河網. 2009年3月31日 [2012年10月31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年1月29日) (中文(簡體)). 
  17. ^ 感受豫菜文化传统底蕴. 廣東新浪. 2006-01-18 [2012-10-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4) (中文(簡體)). 
  18. ^ 舌尖上的河南. 大河網. 2012年6月1日 [2012年10月31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年11月4日) (中文(簡體)). 
  19. ^ 姓氏文化:中华民族的血脉之根. 新浪網. 2007年4月18日 [2012-11-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04) (中文(簡體)). 
  20. ^ 中原姓氏与韩国姓氏的比较研究. 《科海故事博覽》 (雲南科海故事博覽雜誌社). 2012, (6期) [2012-11-01]. ISSN 1007-074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4). 
  21. ^ 中原姓氏寻根概述. 新浪網. 2011年7月24日 [2012-11-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4) (中文(簡體)). 
  22. ^ “嫘祖之乡”确立. 人民網. 2007年12月7日 [2012年11月1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年6月2日) (中文(簡體)). 
  23. ^ “四大发明”与河南. 華夏經緯網. 2010-07-13 [2012-11-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08) (中文(簡體)). 
  24. ^ 关于中原文化与河洛文化问题. 河南省社會科學院. 2005年2月27日 [2012年10月31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年1月1日) (中文(簡體)). 
  25. ^ 洛阳白马寺:中国第一古刹. 中華佛光文化網. 2010-04-28 [2012-11-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4) (中文(簡體)). 
  26. ^ 禅宗祖庭嵩山少林寺. 鳳凰網. 2010年10月28日 [2012年11月4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年11月17日) (中文(簡體)). 
  27. ^ 王風雷. 论中原音乐文化的特点. 《作家》 (吉林省長春市: 作家雜誌編輯部). 2010, (08期): 199–200. ISSN 1006-4044. 
  28. ^ 贾湖骨笛,九千年的绝响. 網易. 2012-07-23 [2012-11-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0-04) (中文(簡體)). 
  29. ^ 中国五大剧种之豫剧简介. 中國社會科學院. 2011-03-16 [2012-10-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6-07) (中文(簡體)). 
  30. ^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豫剧. 新浪網. 2009年6月6日 [2012-10-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3-11) (中文(簡體)). 
  31. ^ 商丘豫剧团赴台湾进行海峡两岸文化交流展演. 中華網. 2010-11-24 (中文(簡體)). [永久失效連結]
  32. ^ 从数据看全国戏曲剧种的构成与分布. 2006-04-20. 中國文化部 [2012-10-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10-02) (中文(簡體)). 
  33. ^ 非物质文化遗产:少林功夫. 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網. 2007年11月26日 [2012年10月31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年12月1日). 
  34. ^ 天下功夫出少林,河南的武术文化. 中國經濟網. 2008年5月28日 [2012年11月1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年3月4日) (中文(簡體)). 
  35. ^ 成文光. 汉代中原楼阁建筑文化缩影——河南出土汉代陶仓楼艺术探源. 《美術研究》 (北京市). 2010, (04期): 107–111. ISSN 0461-6855. 
  36. ^ 南粤客家围与中原文化. 河南文化網. 2006-08-13 [2012-11-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10) (中文(簡體)). 
  37. ^ 建设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 河南文化傳播網. 2012-10-07 [2012-11-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4-26) (中文(簡體)). 
  38. ^ 试论中原文化对龟兹文化的影响. 香港寶蓮禪寺. [2012-11-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4) (中文(簡體)). 
  39. ^ 中原文化之民俗文化. 福客網. 2007-04-25 [2012-11-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04) (中文(簡體)). 
  40. ^ 「天地之中」成功申遺 古中國宇宙觀獲認可. 文匯報. 2010-08-02 [2012-11-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04) (中文(香港)). 
  41. ^ 龍門佛光,世界遺產龍門石窟歷劫、保護記. 河南文化網. 2006-02-17 (中文(簡體)). [永久失效連結]
  42. ^ “甲骨文”赢得世界掌声. 人民網. 2006年7月14日 [2012年11月5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年6月5日) (中文(簡體)). 

外部連結

[編輯]

參見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