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蒼溪縣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蒼溪縣

蒼溪縣的地理位置
坐標:31°44′04″N 105°56′12″E / 31.73451°N 105.93674°E / 31.73451; 105.93674
國家 中華人民共和國
隸屬行政區四川省廣元市
政府
 • 縣委書記張壽於
 • 縣長楊祖斌
面積
 • 總計2,333.62 平方公里(901.02 平方英里)
人口2020年[1]
 • 常住512,617人
 • 密度220人/平方公里(569人/平方英里)
 • 城鎮168,843人
時區北京時間UTC+8
郵政編碼628400
行政區劃代碼510824

蒼溪縣位於中國四川省東北部,嘉陵江上游,是廣元市所轄的一個

2008年,轄39個鄉鎮、734個行政村。人口76萬,其中非農業人口11.7萬,居住着漢、回、壯、傣、藏、彝、布依等民族。幅員面積2330.19平方公里。縣城陵江鎮,緊靠嘉陵江邊。

地理

[編輯]

蒼溪縣東與巴中市巴州區、南江縣接壤,西與劍閣縣相鄰,北與廣元市元壩區、旺蒼縣交界,南與閬中市相連。位於四川盆地北緣深丘,巴山東障,劍門西橫,古稱秦隴鎖鑰,蜀北屏藩。地跨北緯31°37』-32°10』,東經105°43』-106°28』。

蒼溪縣屬低山區,境內地勢東北高,西南低,以九龍山主峰為最高,海拔1369.2米,嘉陵江出境處澗溪口海拔352米最低。整個地貌由低山和深丘及河谷平壩構成。土壤酸鹼度為5.8-8.2。

氣候

[編輯]

蒼溪縣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區,氣候溫和,熱量豐富,雨水充沛,無霜期長,氣候溫和,四季分明,有「 高山寒未盡,谷底春意濃」的氣候特徵。多年平均氣溫16.9℃,一月平均氣溫6℃,七月平均氣溫27℃,全年無霜期288天,多年平均降雨量1100毫米。

歷史文化

[編輯]

蒼溪縣歷史源遠流長,據蟠龍山腳及鏵廠溝出土文物證實,約4000年前就有先民在這塊土地上繁衍生息,奴隸社會時為巴國之域,今歧坪、東溪及東河流域一帶先民建立民族公社地,稱「平州國」。秦、漢屬閬州地。

285年(西晉太康六年)置縣,因嘉陵江亭子口一段,兩岸高山壁立,峽谷幽深,江水流經其間呈碧綠色,稱為蒼溪谷,縣因名蒼溪。縣治在今蒼溪縣亭子鄉亭子口。屬巴西郡。420年(劉宋武帝永初元年)。漢昌縣陷於北魏,縣治從今四川巴中市巴州鎮僑置於今蒼溪縣東溪鄉青山觀。 431年(元嘉八年)省蒼溪縣入漢昌縣,是為實縣。南齊廢。梁復置,縣治在今蒼溪縣白驛鄉。屬北巴西郡。北周縣治遷回今蒼溪縣東青鄉青山觀。屬盤龍郡。598年(隋開皇十八年)復名蒼溪,縣治移至今蒼溪縣陵江鎮。屬隆州。607年(大業三年),屬巴西郡。618年(唐武德元年)改巴西郡為隆州,712年(玄宗先天元年)為避李隆基諱,改隆州為閬州,733年(玄宗開元二十一年),改州為巴西郡;四是758年(肅宗乾德元年)又改郡為閬州。蒼溪縣先後屬之。宋因之。1276年(元世祖至元十三年)屬保寧府。1377年(明洪武十年)省入閬中,1380年(明洪武十三年)仍屬保寧府。

1913年(民國二年)隸嘉陵道,1935年(民國24)年屬第十四行政督察區。1950年1月18日,蒼溪縣人民政府正式成立,屬劍閣專區,1953年改隸南充專區,1968年南充專區更名南充地區。1985年9月劃入廣元市至今未變。

交通

[編輯]

蒼溪,處於四川綿陽、南充、廣元、巴中川北四大城市的腹心地帶,國道212線貫穿南北,緊接寶成、達成鐵路,隨着2014年通車的蘭渝鐵路和已通車的廣南高速公路與規劃中的綿萬高速公路和金(子山)蒼(溪)旺(蒼)高速公路,蒼溪的交通優勢更加突出。正在建設中的蘭渝鐵路將在蒼溪縣廟埡社區設二等客貨站一座,是除蘭州和重慶始發站,廣元站和南充站外,最大的一個中間站。以及巴中市規劃的途徑巴中的綿萬鐵路,也將途徑蒼溪,通江達海。   

  • 高速公路:G75 蘭海高速(廣元—南充)、綿萬高速(綿陽—蒼溪—巴中—萬源)、金蒼旺高速(金子山—普安—蒼溪—旺蒼)。   
  • 212國道過境。
  • 鐵路:中國國家鐵路集團蘭渝鐵路(在建)、中國國家鐵路集團綿萬鐵路(規劃)  
  • 港口:廣元港—蒼溪港區(在建)、張家壩作業區(一期、二期)

資源

[編輯]
  • 農作物品種多,產量大。主產水稻、小麥、玉米、油菜、花生。經濟作物10類,64個品種,是國家、省屬糧油、雪梨、中華獼猴桃、脆香甜柚、蠶繭商品基地縣。蒼溪是中國雪梨之鄉,蒼溪雪梨果肉皎潔,汁多味甜,被譽為中國「沙梨之冠」;中華獼猴桃營養豐富,清香甘甜,近年來發展迅猛,產量倍增;脆香甜柚脆嫩可口,老少皆宜,獲世界糧農組織科技之星重獎。
  • 植物資源豐富,品種繁多。銀杏、山楂、油桐、白蠟、黃柏、杜仲等有極高開發價值的植物30多種。以 豬、牛、兔、雞、鴨、鵝為主的動物多達100多種。瘦肉型豬、肉(毛)兔已形成批量生產。
  • 地下資源開發前景廣闊。沙金儲量13噸,分佈於嘉陵江沿岸。
  • 天然氣:元壩、龍崗西、九龍山三大氣田2008年已探明儲量達2000億立方米。
  • 水利資源:嘉陵江、東河(宋江)從北向南縱貫全境,大小支流溪溝密佈全縣,水能蘊藏量29.86萬千瓦。在建的亭子口水利樞紐工程初設裝機80萬千瓦,具有防洪、發電、灌溉、旅遊等綜合功能,效益十分顯著。

區劃沿革

[編輯]

2000年,蒼溪縣轄24個鎮、41個鄉。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總人口777721人,其中有漢族、彝族、藏族、羌族、苗族、回族、侗族、瑤族、蒙古族、土家族、傈僳族、滿族、納西族、布依族、白族、壯族、傣族等民族分佈。

2004年8月26日,撤銷登高鄉建制,其所屬行政區域併入歧坪鎮。2004年底,蒼溪縣轄24個鎮(陵江、元壩、歧坪、東溪、江南、雲峰、東青、五龍、永寧、三川、龍王、白驛、灕江、岳東、高坡、石馬、文昌、龍山、王渡、八廟、白橋、鴛溪、喚馬、運山)、40個鄉(茶店、伏公、六槐、五里、雙石、龍洞、白山、中土、橋溪、雙田、浙水、新觀、白岩、田菜、店子、禪林、白鶴、天觀、月山、張王、柏楊、馬桑、河地、石門、石灶、黃貓、彭店、金壁、金斗、鞍子、兩河、煙峰、土鯉、文林、寨山、萬安、亭子、雙河、雍河、南陽)。

2005年4月30日,經四川省政府批覆:蒼溪縣撤銷五里、六槐、寨山、馬桑、茶店、伏公、兩河、天觀、店子、張王、金壁、南陽、萬安、煙峰、文林、土鯉、田菜、雙石、雙田、白岩、鞍子、金斗、柏楊等23個鄉和江南、王渡2個鎮。擴大其餘18個鄉鎮的行政區域。

調整前,蒼溪縣64個鄉鎮平均面積36.4平方千米,最大的鴛溪鎮69.74平方千米,最小的金璧鄉14.31平方千米;全縣總人口761535人,鄉鎮平均人口11898人,人口最多的陵江鎮69419人,人口最少的金璧鄉5285人。調整後,鄉鎮平均幅員面積59.74平方千米,幅員面積最大的陵江鎮186.19平方千米,最小的雙河鄉22.97平方千米;鄉鎮平均人口19526人;人口最多的陵江鎮109528人;人口最少的龍洞鄉7195人。

2008年,蒼溪縣轄22個鎮(陵江鎮、雲峰鎮、東青鎮、白橋鎮、八廟鎮、五龍鎮、永寧鎮、鴛溪鎮、三川鎮、龍王鎮、元壩鎮、喚馬鎮、歧坪鎮、白驛鎮、灕江鎮、文昌鎮、岳東鎮、石馬鎮、運山鎮、東溪鎮、高坡鎮、龍山鎮)、17個鄉(禪林鄉、亭子鄉、白鶴鄉、浙水鄉、雍河鄉、新觀鄉、中土鄉、石門鄉、月山鄉、白山鄉、彭店鄉、橋溪鄉、龍洞鄉、黃貓鄉、石灶鄉、河地鄉、雙河鄉)。

行政區劃

[編輯]

蒼溪縣下轄25個、6個[2]

陵江鎮、​雲峰鎮、​東青鎮、​白橋鎮、​五龍鎮、​永寧鎮、​鴛溪鎮、​三川鎮、​龍王鎮、​元壩鎮、​喚馬鎮、​歧坪鎮、​白驛鎮、​灕江鎮、​文昌鎮、​岳東鎮、​石馬鎮、​運山鎮、​東溪鎮、​高坡鎮、​龍山鎮、​亭子鎮、​百利鎮、​黃貓埡鎮、​河地鎮、​白鶴鄉、​浙水鄉、​月山鄉、​白山鄉、​彭店鄉、​橋溪鄉、​蒼溪九龍山自然保護區管理處、​蒼溪縣三溪口森林經營所和蒼溪縣良種場。

經濟發展

[編輯]

蒼溪縣歷來是一個以農業經濟為主的大縣。近年來蒼溪逐步走向以農業經濟為主,工業、交通、建築、教育、科技、服務全面發展的農業縣。

蒼溪總體經濟成倍增長,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國民生產總值(GDP)、工農業總產值、財政收入連續10多年保持10%以上的遞增速度,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長近10倍。農村產業結構日趨合理,農業產業化不斷推進,農村經濟正向商品化、規模化、集約化的現代農業邁進;以罐頭食品、絲綢、毛麻紡織、糧油飼料加工、建築建材、醫藥化工、機械製造為主的地方工業體系初步形成;城鄉內外開通,商品流通活躍,一百餘個綜合、專業市場遍佈城鄉,已建成在西南地區有較大影響的龍山果苗市場、沙參市場、元壩紅桔市場,東溪兔毛市場。

全年實現生產總值(GDP)27.3億元(現價)。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3.0億元;第二產業增加值4.8億元;第三產業增加值9.5億元。三大產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分別為33.0%、32.1%和34.9%。人均生產總值4282元(折合成529美元)。三次產業增加值占生產總值的比重為47.6:17.6:34.8。

全年民營經濟增加值11.33億元,民營經濟對GDP增長的貢獻率為50.8%。

農業

[編輯]

2001年農業總產值118525萬元(2000價),比1949年增長7.5倍,比1978年增長1.4倍。合理利用耕地,複種指數由1949年的145%提高到2001年的241%,糧經比重由1949年的92:8調整到2001年的62.7:37.3。糧食產量175006噸,人均產糧260公斤,比1949年增長52%倍。油料產量13761噸,比1949年增長20.9倍,比1978年增長3.3倍。出欄肥豬79.4萬頭,比1949年增長20.4倍,比1978年增長3.1倍。蠶繭總產1303噸,比1949年增長11.0倍,比1978年增長3.5倍。水果總產85006噸,比1949年增長454倍,比1978年增長23.5倍。水產品產量3000噸,比1978年增長29.4倍。2001年鄉鎮企業總產值91785萬元(現價),比1978年增長69倍,鄉鎮企業總收入85538萬元(現價),比1978年增長63.6倍。

種植業穩步發展,全年糧食播種面積87.95萬畝,其中小春糧食播種面積25.94萬畝,大春糧食播種面積62.01萬畝。全年糧食產量38.83萬噸,其中小春糧食9.13萬噸;大春糧食29.7萬噸。種植優質油菜16.88萬畝,油料產量4.5萬噸;煙葉222噸,甘蔗1607噸。水果14.5萬噸。畜牧業加快發展,出欄生豬115.1萬頭;出欄牛羊11.5萬隻;存欄毛兔387.5萬隻;蠶繭640噸;小家禽1193.5萬隻;水產品8064噸。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發展加快,9家龍頭企業年銷售收入達到1.2億元。森林覆蓋率達到45.7%。實施天然林保護113.8萬畝,完成零星植樹150萬株;育苗180畝;封山育林新增12700畝。

工業

[編輯]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初期,縣興辦一個糧油加工廠,三個地方國營食品加工廠,一個裝機20千瓦的火力發電廠和幾家私人開設的小手工業酒、醋作坊,從業人員100人。1949年工業總產值僅811萬元(2000價)。2001年有全部工業企業4306個,全部工業總產值達357456萬元(2000價),比1949年增長43.1倍,比1978年增長3.2倍,年均遞增6.5%。

實施工業強縣戰略,全年完成工業增加值3.01億元。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年銷售收入500萬元以上的國有及非國有企業)完成產品銷售收入3.9億元。規模以上企業實現利潤840.8萬元;實現外貿出口創匯208萬美元;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對第二產業的貢獻率為20.5%,萬元產值綜合能耗0.42噸。規模以下(年銷售收入500萬元以下)的工業企業完成增加值1.62億元。

商業

[編輯]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初期,僅有十幾家經營布匹、百貨、副食等小商店,隨後建立糧食、貿易、鹽業、煙 酒、百貨等國營公司和供銷合作社,對關係國計民生的主要農副產品實行統一經營。2001年商業批發零售貿易及飲食服務網點12075個,集貿市場76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55676萬元,比1978年增長13.5倍,集市貿易成交額28036萬元,比1978年增長32.5倍。

財政、金融、保險業

[編輯]

突出財源建設和稅收征管,推進財政體制改革,規範部門預算,推進「鄉財縣管鄉用」試點,進一步擴大政府採購力度。實現財政總收入10333萬元,其中:縣級收入5973萬元(其中:一般預算收入5112萬元),基金收入861萬元,上劃中央收入2665萬元,上劃省級收入1695萬元;財政總支出51934萬元。

金融存貸款規模擴大,金融機構各項存款餘額30.70億元,按可比口徑計算。各項貸款餘額15.78億元,其中:短期貸款餘額13.39億元;中長期貸款餘額2.39億元。國家銀行現金收入44.3億元;現金支出45.6億元。全年淨回籠貨幣1.3億元。

保險事業健康發展,全年實現保費收入0.50億元,其中:財產險收入0.09億元,壽險收入0.42億元。全年共處理各種賠案支付額0.14億元。

現代園區

[編輯]
  • 工業園區:蒼溪天然氣綜合利用開發區: 廣元天然氣化工園(市縣共建)、蒼溪縣紫雲工業園(中小企業創業園區)、蒼溪縣武當工業園、蒼溪縣肖家壩科技工業園、中石化元壩氣田天然氣淨化廠(一期)、中石油九龍山氣田天然氣淨化廠。
  • 農業園區:天新現代農業園區(全省50個省級新農村示範片之一)、白橋壩現代農業園區三井現代農業園區、芥子壩現代農業園區、江南現代農業園區。

文化

[編輯]

地方習俗

[編輯]
  • 梨花節:蒼溪雪梨種植歷史悠久,已有600多年,在全國享有盛名,被譽為「中國雪梨之鄉」。每年3月,「千樹萬樹梨花開」,美不勝收。蒼溪縣政府依託豐厚的梨文化底蘊和得天獨厚的生態環境資源,提出舉辦「以花為媒,以節促經,以節提神,以節揚名」為主題的「中國·蒼溪梨花節」。2003年3月18日,首屆「中國·蒼溪梨花節」隆重開幕,現已連續舉辦七屆,梨花節民俗文化演唱會、生態家園游、賞花游、招商引資洽談會、農產品展示會。
  • 游百病——「游百病」的習俗代代相傳,沿襲至今。隨着人們生活條件的改善,此習俗更加濃烈。近年來,蒼溪縣重視名勝古蹟的培修和旅遊景點的建設。都成為人們「游百病」的最好去處。特別是西武當、紅軍渡、梨文化博覽園等,業餘劇團唱大戲,小吃攤、小賣攤、水果攤比比皆是,遊人足有兩萬多。而今的人們「游百病」,並不是希望這一天把「百病」丟在山野,而是有了新的追求。

文物保護單位

[編輯]

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8處:臨江寺、中土觀音寺、崇霞寶塔、橋溪江家大院、煙叢寺、白山涼橋、張家河墓群、紅四方面軍強渡嘉陵江渡口遺址、蒼溪縣蘇維埃政府舊址、中共川陝省蒼溪縣委舊址、黃貓埡戰鬥遺址、金洞梁引水渠、尋樂書岩、陽岳寺千佛崖摩崖造像、雲台觀道教遺址、大獲城遺址、徐家祠堂、蒼溪縣委蘇式辦公樓。

旅遊景點

[編輯]
  • 臨江寺素稱「嘉陵第一樓」,唐代詩聖杜甫、南宋愛國詩人陸游曾經留下寶貴題詠,杜甫作《放船》詩,「送客蒼溪縣,山寒雨不開。直愁騎馬滑,故作放船回。青惜峰巒過,黃知橘柚來。江流大自在,坐隱興游哉!」。
  • 大獲蓮池,峭壁昂霄,地勢險峻,為歷史上有名的抗元據點。
  • 明代崇霞寶塔,依山傍水、高峨雄偉,凌空飛構,巧奪天工。
  • 尋樂書岩溶清代書法、石刻為一爐,壁走龍蛇,石窟生涼,宛如「雲中世界」。
  • 蒼溪紅軍渡風景區:國家4A級景區。
  • 西武當山風景名勝區:國家4A級景區。
  • 中國蒼溪梨文化世界博覽園:國家3A級景區:四川首批百個農業觀光景區。
  • 蒼溪新店子旅遊風景區:國家2A級景區。
  • 四川九龍山自然保護區:省級自然保護區,位於蒼溪縣境內,現為省級自然保護區,海拔1337米,是蒼溪縣的最高峰,覆蓋率為98%。萬畝松林蒼翠挺拔,獨領風騷;四千多畝原始森林,四面懸崖峭壁,登高遠眺,林海茫茫。九龍山山高、林幽,野生動植物十分豐富。珍稀植物有鐵甲松、銀杏、樟樹、蘭花、天麻等,還有柳杉、漆樹、楓香、百合、海棠等,有豹、金雕、獐子、林麝等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獼猴、大靈貓、紅腹錦雞、白冠長尾雉等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另外,還分佈着一定數量的狐狸、野豬、野兔、獾、黃麂、雉雞、畫 眉、蝮蛇、梅花鹿等。
  • 雲台山風景名勝區:在建。中國道教名山,張道陵天師升仙之地
  • 蒼溪龍源鄉村大酒店:四川首批百個農業觀光景區。
  • 蒼溪煙叢寺。
  • 蒼溪尋樂書岩。
  • 蒼溪白鶴山。
  • 蒼溪中土觀音寺。
  • 蒼溪鳳峨山:俗稱「小峨嵋」。
  • 蒼溪嘉陵江生態旅遊區。
  • 蒼溪雲台觀。
  • 蒼溪望天觀。

「一江三湖」旅遊景區主要是利用嘉陵江亭子口水利樞紐、蒼溪航電樞紐、沙溪航電樞紐工程等建成後,在嘉陵江蒼溪段由上而下形成亭子湖、梨仙湖和張家港湖,開發水上旅遊項目。

東方伊甸園旅遊景區規劃範圍為蒼溪縣陵江鎮東方村、東聯村、東紅村、東台村,佔地2萬畝。計劃打造成集休閒度假、餐飲住宿、娛樂觀光、商務會務、旅遊購物、獼猴桃種植、畜牧養殖、淡水養殖、農產品加工為一體的國家4A級旅遊景區。

雲台山位於蒼溪縣雲峰鎮境內,山體屬於旋卷構造類型中的蓮花狀構造,山勢呈自然太極八卦狀,凸起的山峰和凹陷的溝壑形成陰陽太極圖,是中國道教史上最著名的「三張」(張道陵、張衡、張魯)開展道教活動的地方,建於東漢時期,現存有各類古蹟遺址20餘處。

名人

[編輯]

教育

[編輯]

縣城中小學校:

  • 蒼溪中學〔四川省示範性普通高中、四川省國家級示範性普通高中〕始於明朝,前身為鶴山書院。
  • 蒼溪縣城郊中學(全國百所示範性少年軍校、中國人民解放軍院校學員選拔基地)
  • 蒼溪實驗中學(四川省現代教育技術示範校、四川省藝術教育示範學校)
  • 蒼溪職中(國家級重點中等職業學校、四川省校風示範學校)
  • 蒼溪陵江鎮中學(四川省重點初中)
  • 蒼溪嘉陵職業中學
  • 蒼溪陵江鎮鎮小
  • 蒼溪陵江鎮一小
  • 蒼溪陵江鎮二小
  • 蒼溪陵江鎮三小
  • 蒼溪陵江鎮四小
  • 蒼溪陵江鎮五小
  • 蒼溪陵江鎮回水小學

特產

[編輯]

蒼溪獼猴桃蒼溪雪梨蒼溪川明參中國地理標誌產品

參考文獻

[編輯]
  1. ^ 國務院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領導小組辦公室. 中国人口普查分县资料—2020. 北京市: 中國統計出版社. 2022-07. ISBN 978-7-5037-9772-9. Wikidata Q130368174 (中文). 
  2. ^ 2023年苍溪县统计用区划代码和城乡划分代码.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 2023-06-30 (中文(中國大陸)).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