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2006年中華民國直轄市市長暨市議員選舉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2006年中華民國直轄市市長選舉

← 2005年 2006年12月9日 2009年 →
  多數黨 少數黨
 
領袖 馬英九 游錫堃
政黨 中國國民黨 中國國民黨 民主進步黨 民主進步黨
上任時間 2005年8月19日 2006年1月26日
選前席次 15席 7席
選後席次 15席 7席
席次差額
改選市長 1席 1席
當選市長 1席 1席

    國民黨保持     民進黨保持

2006年中華民國直轄市市長暨市議員選舉中華民國直轄市台北市高雄市)之市長市議員進行全面改選的選舉。該次選舉訂於12月9日投票。在此之前,候選人使出渾身解數,希望集中選票,謀求勝選。本次是繼2005年縣市長選舉後的第二次全國性選舉,被視為陳水扁第二任期的第二輪信任投票以及2008年總統大選前哨戰。最後中國國民黨民主進步黨分別保住各自執政的北高兩市。

概論

[編輯]

各直轄市之市長選舉當選者及次高票者之名單:

直轄市 當選者(登記政黨) 次高票者(登記政黨)
臺北市 郝龍斌中國國民黨 中國國民黨 謝長廷民主進步黨 民主進步黨
高雄市 陳菊民主進步黨 民主進步黨 黃俊英中國國民黨 中國國民黨

各直轄市之市議員選舉席次:

政黨 臺北市 高雄市
中國國民黨 中國國民黨 24席 17席
民主進步黨 民主進步黨 18席 15席
親民黨 親民黨 2席 4席
 新黨 4席 0席
台灣團結聯盟 台灣團結聯盟 2席 1席
臺灣建國聯盟 - 0席
臺灣綠黨 0席 -
保護臺灣大聯盟 - 0席
  中國民眾黨 0席 -
 無黨團結聯盟 0席 -
無黨籍 2席 7席

臺北市

[編輯]

政黨初選

[編輯]

在最初有意參選市長的即有立委李慶安(3月21日棄選並支持葉金川)、立委蔣孝嚴、立委丁守中、立委蔡正元、葉金川等人。最後只餘下葉金川、郝龍斌以及丁守中三人角逐,而郝龍斌則在民調之中呼聲最高,葉金川次之,丁守中最低。

葉金川為當時台北市副市長,被外界視為馬團隊人士之一。而郝龍斌則曾為新黨立委、新黨主席,在2001年曾入閣成為環保署長,在2003年底因行政院院會中,堅持「民意不能凌駕專業」為由辭職,後任紅十字會秘書長,在新黨的支持下回到國民黨參與爭取台北市長提名。

葉金川在5月7日,向馬英九募得8,888元捐款,並作大張旗鼓宣傳。同時刊出了一幅質疑郝龍斌的文宣。以「與其等民進黨來攻擊,不如現在先檢驗自己」為題,暗諷對手郝龍斌。

葉金川的平面廣告中,以「想一想,哪個比較ㄏㄠˇ打」為主題,採自電玩《快打旋風》的集氣絕招畫面,上方為卡通版葉金川,以「市政專業」、「清廉奉獻」及「始終如一」一擊打敗民進黨參選人。下方則為民進黨參選人以「丁守中暗諷超級政治明星爸爸」、「民進黨指稱拉法葉弊案」及「李敖批評政治變色龍」等連環攻擊,發向面露驚訝表情的郝龍斌,承接辯論會上對郝龍斌政治忠誠度的質疑,不言而喻。葉幕僚李哲華表示,這篇由後援會設計的文宣,是為了反映基層對其他參選人的普遍疑慮;初選是民主機制,一切都可攤在陽光下供公眾檢驗,且以幽默漫畫方式呈現給市民參考,並不是負面文宣,因此堅持不攻擊的葉金川也願意接納。

馬英九對台北市泛藍選民的影響力極大,而馬深知自己的影響力,因此他會一再言明力守中立,不但是因為黨主席的敏感身分,也在於擔心會影響到選舉的公平性。他一再指示,黨中央應保持中立。儘管馬英九的胞姊馬以南力挺葉金川,但馬英九強調是家人支持,對於外界一再傳言馬英九支持葉金川一事,馬也一概否認並強調自己是維持中立。但8,888元的募款及葉金川的廣告使馬英九不得不作出處理,他不希望8,888元成為助選的工具,但葉陣營大張旗鼓地宣傳,再次宣傳了「葉金川是馬英九授意的接班人」之形象。

結果馬英九亦各捐8,888元給其他候選人,在輿論強大壓力下,馬英九從國外打電話給國民黨秘書長詹春柏,要求從嚴處理負面文宣。黨務系統亦於翌天立即對葉金川這一隻負面文宣發出書面告誡。在受了這一次事件的影響後不久,葉金川宣佈退選。

因此國民黨真正的參與初選到底的人只有郝龍斌和丁守中兩人,丁守中曾任多屆立法委員,岳父是前聯勤總司令溫哈熊,而郝龍斌父親為前參謀總長郝柏村。郝丁二人在各方面條件與形象都接近,唯一不同的是丁守中一直都是國民黨黨員,丁守中也以此最為主打,得到許多國民黨基層支持。初選結果在黨員票部分,丁守中(10,731票)大勝郝龍斌(6,411票),台北市12區除中正區外全部領先,不過民調部分丁則輸郝龍斌不少,最後加權計算後,郝龍斌勝出獲得國民黨的提名參選。

由於在去年的縣市長選舉大敗,而台北市傳統上又是泛藍佔優勢(民進黨在台北市的選舉從未獲得過半選票,1994年陳水扁當選是由於藍軍的趙少康分裂造成),所以民進黨內乏人問津。只有前立委沈富雄表態有意參選。反之,高層的佈局則希望由前行政院長、前高雄市長、出身臺北市大同區大稻埕謝長廷能夠披掛上陣,但謝長廷則無意參與初選,只願被黨中央徵召。

沈富雄有意參選台北市長是公開的秘密,不過沈素來在民進黨內人緣不佳,常被形容為「孤鳥」,形象與發言也一直不受泛綠死忠選民的認同。民進黨不少基層也表示不願意為沈輔選,也認為沈沒有辦法拉抬民進黨市議員的選情。因此民進黨對沈冷嘲熱諷,黨中央沒有像上屆支持李應元參選的聲勢;台北市黨部主委黃慶林甚至違反黨務中立,多次在媒體放話反對沈參選。在民進黨黨內初選提名的最後一天,沈富雄在高層壓力下宣佈退選。

但在提名的最後期限前,民進黨台北縣立委、前台北縣長尤清突然宣選參與初選,但台北市黨部以證件不符規定退件,使尤清未能參與初選。雖初有雜音,但在高層勸阻之下,尤清也宣佈退出選舉。

謝長廷本對參與台北市長選舉意興闌珊,但發生趙建銘事件後謝改變態度,結果民進黨徵召謝參選台北市長。

其他政黨及人選

[編輯]

在這次的台北市長選舉中,臺灣團結聯盟周玉蔻親民黨主席宋楚瑜、名作家李敖也於2006年10月宣佈參選,以及之後帶着3000多公斤硬幣、相當於200萬元當保證金的柯賜海,台北市長形成六人參選的場面。

台灣團結聯盟有鑑於日本小泉純一郎國會改選中採用「刺客兵團」的方式取得不錯成績,而提名具高知名度的媒體人周玉蔻參選,由於台聯是小黨,取得台北市長的機會不大,提名市長候選人主要是考量有助市議員的選情。

親民黨主席宋楚瑜,自2005年縣市長選舉,親民黨在基隆台中市失敗後,想藉着民進黨聲望日漸下降的情況下,參選台北市長,一來可以維持日漸減少的政治舞台,二來可以找到一個進退得當的據點。甚至傳向國民黨喊話,如禮讓親民黨,則親民黨於2008年支持馬英九選總統。宋楚瑜勤跑台北市拜訪基層,參選意願明確。10月,宋楚瑜正式宣佈參選北市長,並宣稱自己將「超然於黨派」,不代表親民黨參選,且宣佈主席一職請假,親民黨主席之職由副主席張昭雄暫代。宋還說道,此次「是他政治生命的最後一戰」、「封刀之作」、「只做一任」等。

至於李敖也於10月宣佈參選,他說道,他不是在分裂泛藍,他是在打綠的行政院長與綠的環保署長。這兩人的參選,為泛藍的選情,增添了不少變數。

柯賜海素有「抗議天王」之稱,曾多次參與選舉,在2005年參選花蓮縣長時,更拿下超過兩萬張選票,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候選人與競選過程

[編輯]

中國國民黨提名的郝龍斌,以「城市競爭,台北看郝」為選戰主軸,並且希望泛藍選民將選票集中,實行棄保。而現任親民黨主席,卻以無黨籍身分參選的宋楚瑜,自認是「生命中的最後一役」,以「行動市長」為選戰主軸,並積極攻打郝龍斌,提出「宋進北市府,馬進總統府」的說法,但卻不討喜。

民主進步黨提名的謝長廷,以「2020奧運在台北」為選戰主軸,並於11月提出「若輸宋楚瑜一票,則退黨倒扁」的宣傳。至於台灣團結聯盟提名的周玉蔻,在11月因為其倒扁立場(支持第三次總統罷免案)以及指控謝長廷「搓圓仔湯」(以「三條件」交換周玉蔻退選)等行為而被台聯開除黨籍;獲知消息的第一時間,周玉蔻宣佈「參選到底」。

民調則普遍看好郝龍斌,而謝長廷及宋楚瑜民調相對較低,其他參選人的支持度則不明顯。12月選前一週,謝長廷爆料「馬宋密會」,事後馬英九承認有這回事,但只談及選後國親如何合作而已,並沒有觸及是次選舉的事務,但宋楚瑜亦已提出告訴。而謝長廷及宋楚瑜兩陣營則不斷釋出國民黨棄郝保宋的訊息,但馬英九則以行動來表現力挺郝龍斌到底的決心。

選舉結果

[編輯]
2006年中華民國臺北市市長選舉結果:
  郝龍斌領先且得票率超過60%。
  郝龍斌領先但得票率小於60%。
  謝長廷領先但得票率小於60%。

市長

[編輯]

雖然選前一週,馬英九密訪宋楚瑜,即馬宋會,使宋陣營及謝陣營營造「棄郝保宋」的氣氛,但經過馬英九嚴詞否認以後,郝龍斌的選情相對穩定,最後在台北市民「棄宋保郝」下,以六十九萬票勝出。而謝長廷則以老將身份出戰,加上與扁切割成功使淺綠選票迴流,使他的得票及得票率比李應元2002年的數字高得多。宋楚瑜在2000年總統大選中,台北市得票第一,此次選舉卻僅排名第三,共得五萬多票,得票率4.14%。

第04屆臺北市長選舉結果
號次 黨籍 姓名 得票 得票率 當選
1 無黨籍 李敖 7,795 0.61%
2 台灣團結聯盟 台灣團結聯盟[1] 周玉蔻 3,372 0.26%
3 民主進步黨 民主進步黨 謝長廷 525,869 40.89%
4 無黨籍[2] 宋楚瑜 53,281 4.14%
5 中國國民黨 中國國民黨 郝龍斌 692,085 53.81%
6 無黨籍 柯賜海 3,687 0.29%

市議員

[編輯]
第10屆臺北市議員選舉結果
政黨 共52席
席次 得票數 得票率
中國國民黨 中國國民黨 24 555,480 43.65%
民主進步黨 民主進步黨 18 391,674 30.77%
 新黨 4 74,752 5.87%
親民黨 親民黨 2 88,852 6.98%
台灣團結聯盟 台灣團結聯盟 2 65,197 5.12%
 台灣綠黨 0 5,381 0.42%
  中國民眾黨 0 416 0.03%
 無黨團結聯盟 0 197 0.02%
無黨籍及其他 2 90,908 7.14%

高雄市

[編輯]

政黨初選

[編輯]

本來高雄是綠營票倉,泛藍陣營參選的勝算不大,但自從高雄捷運外勞弊案爆發之後,民進黨支持度及聲望均受到打擊,中國國民黨表態有意參選市長的人愈來愈多,包括前立委陳學聖、立委邱毅李全教黃昭順李復興及之前與謝長廷競選市長落敗的黃俊英等人。而邱毅則因為要揭爆台開弊案,退出高雄市長初選。

國民黨在第一次黨內初選中推出了票數較高的黃俊英、黃昭順進行第二次黨內初選,結果由黃俊英取得領先,獲得中國國民黨提名為高雄市長參選人。

而民主進步黨方面,原本高層屬意前代市長陳其邁出戰,但因高捷弊案爆發,陳其邁之父親陳哲男涉及在內,陳其邁辭去代市長一職,由葉菊蘭繼任。謝長廷則屬意葉菊蘭出選,不希望高雄市落在新潮流系的手中,但葉菊蘭不願出選,只傾向接受徵召。

另一可能人選前勞委會主委陳菊,任內經常走訪高雄市,並說高雄市是她的第二故鄉,屬新潮流系的她參與初選承受巨大壓力,因為高捷案涉及泰勞待遇被企業剝削,而勞委會其中職責是保障外勞權利,所以高捷案的爆發,陳菊可能要負上一定負任。但民調顯示是陳菊領先許多,謝系管碧玲放話原意重登記給葉菊蘭可以參選,但意見整合不成破局,結果管碧玲退選,陳菊得到民進黨的提名。

另外台灣團結聯盟則派出了立委羅志明參選。加上林志昇保護台灣大聯盟)及林景元(無黨籍),形成五人競選高雄市長的場面。

候選人與競選過程

[編輯]

由於陳水扁總統的假發票核銷案,導致泛綠選情受到衝擊,黃俊英便以「實在清廉好市長」為選戰主軸與貪腐相對映。民進黨提名的陳菊則是發表文宣,宣稱「高雄好棒,陳菊接棒」,而台聯黨的羅志明以「公職起用35歲以下年輕人」為主要策略。

由於此時民進黨受到陳水扁家族陷入貪腐案而受到衝擊,使黃俊英選情在初期一度看好。然而在10月29日黃俊英競選總部成立大會上,出現主持人謝龍介口出「這個『冬瓜菊』出賣她的靈魂,出賣她的良心,出賣咱高雄市的勞工。」批評民進黨候選人陳菊的事件,給了民進黨反擊黃俊英陣營以歧視性的字眼取綽號、物化女性外表的機會。最後黃俊英本人於10月30日親赴陳菊總部送花「致意」,[3]但已對黃俊英選情造成殺傷,使選戰出現攻防易位。[4]

在12月3日選戰的「超級星期天」中,國民兩黨各自舉辦了「拼經濟大遊行」以及「愛在高雄、守護台灣」等活動衝選票。「拼經濟大遊行」兵分五路,並特別選在有特殊意義的下午3點19分出發,馬英九連戰王金平一起在台上為該黨候選人黃俊英加油;而「愛在高雄,手護台灣」則在愛河,下午5時20分開始牽手活動,陳水扁、呂秀蓮游錫堃蘇貞昌以及陳致中等人同台為陳菊加油。此時,高雄市選情呈現陳黃兩人機會均等的狀態,國民黨主席馬英九宣稱「三天將住在高雄市」,可見高雄選情緊繃的狀態。

12月8日晚間,陳菊陣營公佈側錄影像,指控黃俊英發放走路工薪資,且已提出告訴;黃俊英則反控誣告,有誹謗之虞,這個動作引起爭議,導致黃俊英對於最終的開票結果表示不服。然而事後「走路工」古鋅酩坦承自掏腰包給每人500元「當零用錢、喝涼水」,2009年8月最高法院依違反選罷法判處三年六個月之有期徒刑。

選舉結果

[編輯]

市長

[編輯]
2006年中華民國高雄市市長選舉結果:
  陳菊領先但得票率小於60%。
  黃俊英領先但得票率小於60%。

本次選舉在雙方實力在伯仲之間,選情格外緊繃。而陳菊最終以1,114票(不足0.2%)險勝。

第04屆高雄市長選舉結果
號次 黨籍 姓名 得票 得票率 當選
1 中國國民黨 中國國民黨 黃俊英 378,303 49.27%
2 保護台灣大聯盟 林志昇 1,746 0.23%
3 台灣團結聯盟 台灣團結聯盟 羅志明 6,599 0.86%
4 無黨籍 林景元 1,803 0.23%
5 民主進步黨 民主進步黨 陳菊 379,417 49.41%
黃俊英「走路工」賄選案
[編輯]

陳菊競選總部在12月8日晚間舉發,黃俊英陣營有人發放「走路工」,涉嫌賄選,並公佈側錄影像,此震撼彈衝擊了黃俊英的選情。

「走路工事件」最後法院判決此賄選案,被告綽號「古意」古鋅酩幫忙動員,與綽號「黑松」蔡能祥一同發放賄款,分別判處有期徒刑3年6個月、有期徒刑9個月定讞[5]。在經歷兩次高雄市市長敗選之後,黃俊英表示尊重司法判決,將擔任政治志工,全力輔選黨內立委及總統候選人贏得勝選[6][7]

檢方也有查出幕後指使者為「黃俊英競選總部雲林縣後援會」執行長蘇萬基、「資源回收商」總經理楊慶德,隨即對兩人開出拘票,楊慶德得知事情曝光搭機逃往香港,蘇萬基則是在律師陪同投案訊後飭回,但限制其住居[8][9][10][11]。後來經檢警透過家屬聯繫,楊慶德入境高雄時遭逮捕移送,並坦承兩度出資找「古意」動員,只是不察「菊營青年軍」發給千元,通聯紀錄也未查出與菊營有關,破除了藍營「陰謀論」的說法[12][13]

市議員

[編輯]
第07屆高雄市議員選舉結果
政黨 共44席
席次 得票數 得票率
中國國民黨 中國國民黨 17 272,785 35.95%
民主進步黨 民主進步黨 15 231,417 30.49%
親民黨 親民黨 4 51,475 6.78%
台灣團結聯盟 台灣團結聯盟 1 43,564 5.74%
保護台灣大聯盟 0 2,397 0.32%
台灣建國聯盟 0 6,915 0.91%
 新黨 0 233 0.03%
無黨籍及其它 7 150,125 19.78%
第四選區 黃紹庭雙重國籍案
[編輯]

2006年12月25日,具國民黨黨籍之黃紹庭就職第七屆高雄市議員。2008年6月13日,黃紹庭在美國在台協會台北辦事處辦理放棄美國國籍,以喪失之當日生效[14]

2009年4月1日,媒體報導黃紹庭仍具有美國國籍[15]。9月25日,中選會撤銷黃紹庭第七屆高雄市議員當選人名單之公告,並註銷其當選證書。理由是黃紹庭違反修正前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第67條之一,當選人兼具外國國籍者,應於當選後就職前放棄外國國籍之規定[16][17]。但是中選會並未依法同時公告由落選之第二高票者遞補其遺缺,遭致輿論批評[18][19]。10月2日,中選會討論通過由趙天麟遞補高雄市議員遺缺[20][21]。2010年1月13日,行政院撤銷中選會撤銷黃紹庭市議員資格之處分,理由是「原處分機關宜善盡調查義務」[22][23]。6月11日,黃紹庭被高雄地檢署詐欺罪嫌起訴[24]。8月17日,中選會再度撤銷黃紹庭市議員當選人名單之公告,並註銷其當選證書[14][25]

第五選區 朱挺玗涉嫌賄選案
[編輯]

無黨籍之朱挺玗因涉嫌在選舉期間現金賄選,被市議員落選者蔡武宏提起當選無效之訴。2007年8月21日,一審宣判朱挺玗當選有效。2008年4月15日,二審改判當選無效定讞[26]。4月29日,蔡武宏遞補第五選區議員[27]

後續效應

[編輯]
  • 由於票數過於接近,高雄市長候選人黃俊英表示將「提出選舉無效之訴」請求驗票。
  • 台北市選舉中落敗的候選人宋楚瑜,以得票數過低的緣由,宣佈退出台灣政壇,結束約30年左右的政治生涯。
  • 陳水扁總統在選前稱:陳菊若勝選,他卸任後搬家至高雄蘋果日報於2006年12月10日針對高雄縣及高雄市民眾所做的民調顯示,有40.42%的受訪者歡迎陳總統搬到高雄,而反對比例為51.05%[28]

媒體計票準確性

[編輯]

2006年12月9日晚上,民視被眼尖的觀眾投訴,宋楚瑜的得票數一度被「衝」到五萬四千票,比宋的實際得票多了一千多張,顯然灌票過了頭。觀眾投訴指出,開票當天約17時40分,各新聞台開出宋楚瑜得票數兩萬多張時,民視卻已衝到五萬四千餘票;一小時後,各台開出四萬九千張票,民視還是五萬四千餘票;19時50分,接近選舉結果公佈,民視的宋楚瑜得票竟然回頭少了一千多張,只剩五萬三千餘票。對此,民視否認並指出:「是兩套開票系統(民視開票和中選會開票)的切換誤差所致。」

另外也有觀眾質疑:2006年12月9日18時許的高雄市長各候選人得票數,各台開出陳菊票數領先,中天卻「獨家」報導黃俊英領先陳菊;在約16時30分開票不久,各台報導陳菊和黃俊英僅開出約一萬多票,三立卻暴衝到四萬多票,不過最後的結果並沒有發生錯誤。公廣集團的開票作業則顯得保守:華視完全依照中選會公告計票,在開票作業開始後的前半小時數字毫無動靜、一直保持零,直到後來才慢慢跳升[29]

國外媒體看法

[編輯]
  • 美國華盛頓郵報》引用美聯社報導指稱:陳菊險勝,應有助於因貪瀆案飽受批評的陳水扁拉抬地位;謝長廷雖敗選,但41%得票率遠高出預期,有利他在黨內爭取2008年總統大選提名;對馬英九而言,此次結果意味着他在2008年總統大選時,可能有場硬仗要打。
  • 美國《紐約時報》特派記者指稱:陳菊此次在高雄險勝,但反對黨正在尋求重新驗票;相差甚小的得票率,加上因驗票產生的紛爭,會讓台灣政治分歧情形在未來幾週更加嚴重。
  • 英國廣播公司認為:選舉結果顯示,陳水扁政府並未如許多人預期「會因貪瀆醜聞大受打擊」。
  • 日本放送協會分析:民進黨在深綠的高雄險勝,陳水扁總統獲得選民的「不信任票」,陳水扁總統雖暫時擺脫危機,但對其貪瀆的嚴厲批評將繼續。
  • 日本讀賣新聞》認為:民進黨因第一夫人吳淑珍不當使用國務機要費,而陷入苦戰;高雄險勝,抑制了民進黨氣勢消退之勢。
  • 日本《每日新聞》認為:民進黨守住高雄,可避免選舉結果對陳水扁政府的直接傷害。
  • 日本時事通信社認為:執政黨、在野黨一勝一負,陳水扁總統暫時度過被要求下台的危機。
  •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營媒體新華社及《人民日報》,仍維持一貫的低調,不作任何評論,都引述台灣媒體的報導;除較側重國民黨在台北市「大贏」之外,僅加強報導黃俊英不承認敗選。
  • 香港文匯報》認為:國民黨在高雄敗選,馬英九2008年大選之路將陷苦戰。

影響

[編輯]
  • 國民黨保住台北市,使馬英九保持着參選2008年總統選舉的可能性。但未能攻破高雄市,使之面對黨內本土勢力的挑戰。以王金平為首的本土勢力,亦伺機而動。當選機會大增的高雄市卻以一千一百多票之差落敗,可見國民黨的高層及輔選幹部的輔選工作出現嚴重問題。
  • 民進黨保住高雄市,使陳水扁在民進黨內的價值或影響力,可再延長一段時間至總統初選。謝長廷得到四成出乎意料的選票,雖敗猶榮。在2008年民進黨總統提名初選的力量大增,也打破泛綠「四大天王」蘇貞昌一人獨大的局面。
  • 親民黨在今次選舉中,市議員的議席數目大跌,而黨主席宋楚瑜由在2000年總統大選的得票第一變成現在的得票第三。顯示泛藍有不少支持者不希望民進黨漁翁得利,還對近兩年宋楚瑜的行為厭惡。在宋楚瑜宣佈退出政壇後,親民黨逐步走向泡沫化。
  • 台灣團結聯盟亦未能做成重大影響力,雖然在台北市市議員首次得到議席,但在高雄市市議員議席大跌而慘敗,使黨主席蘇進強下台。
  • 新黨在台北市提名四席市議員全上,是新黨繼上屆立委選舉後的一次勝利。

結果

[編輯]

高雄地方法院於2007年6月16日下午宣判:陳菊當選無效,惟本件的受命法官就此判決亦撰寫不同意見書。就此,黃俊英表示是台灣民主的勝利一日,而陳菊在晚上的記者招待會指出是為台灣最黑暗的一日。陳菊之後提出上訴。

臺灣高等法院高雄分院於2007年11月16日下午四點做出二審定讞的宣判,就選舉無效之訴部分,維持一審判決(選舉被判決有效);至於當選無效之訴部分,法官強調因從嚴認定選票重驗之結果,因此廢棄一審判決,駁回黃俊英所提出的當選無效之訴,陳菊當選有效。

相關條目

[編輯]

註釋

[編輯]
  1. ^ 雖然台灣團結聯盟於2006年11月9日開除周玉蔻的黨籍,但依據中華民國《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第31條規定,登記期間截止後,政黨就無法撤回其對候選人的推薦,因此在法律上周玉蔻仍然為台灣團結聯盟的候選人。(參見 相關報導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2. ^ 宋楚瑜參選時為親民黨的黨主席,但他是以「無黨籍」的身分登記。
  3. ^ 黃為冬瓜菊風波「致意」. 《蘋果日報》. 2006-10-31 [2016-04-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5-05). 
  4. ^ 冬瓜菊洩黃勢高市選戰攻防易位. 新台灣新聞周刊. 2006-11-02 [2016-04-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4-28). 
  5. ^ 高雄走路工案 「黑松」蔡能祥上吊身亡. 今日新聞. 2009-10-21 [2009-10-21] (中文(臺灣)). 
  6. ^ 黃俊英:尊重判決 當政治志工. 自由時報. 2007-11-16 [2007-11-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11-21) (中文(臺灣)). 
  7. ^ 高雄市長選舉官司陳菊勝出 國民黨反而暗自高興. 新紀元周刊. 2007-11-16 [2007-11-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11-10) (中文(臺灣)). 
  8. ^ 涉指使 花錢動員走路工案拘提楊慶德蘇萬基. 中國評論通訊社. 2006-12-15 [2006-12-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9-23) (中文(臺灣)). 
  9. ^ 疑高雄走路工案藏鏡人 蘇萬基投案訊後飭回. 大紀元. 2006-12-18 [2006-12-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1-12) (中文(臺灣)). 
  10. ^ 走路工案 疑蘇萬基主導. 大紀元. 2006-12-15 [2006-12-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1-12) (中文(臺灣)). 
  11. ^ 蘇萬基 支持黃俊英 幫忙動員. 自由時報. 2006-12-18 [2006-12-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1-08) (中文(臺灣)). 
  12. ^ 走路工案 楊慶德到案坦承出資託人動員. 大紀元. 2006-12-18 [2006-12-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1-12) (中文(臺灣)). 
  13. ^ 楊慶德返台坦承 兩度找古動員. 大紀元. 2006-12-19 [2006-12-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6-23) (中文(臺灣)). 
  14. ^ 14.0 14.1 新聞稿 - 中選會註銷黃紹庭當選證書. 中央選舉委員會. 2010-08-17 [2010-09-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8-26). 
  15. ^ 國民黨高市議員黃紹庭 涉雙重國籍. 自由電子報. 2009-04-01 [2010-09-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4-11). 
  16. ^ 新聞稿 - 委員會討論通過高雄市議員黃紹庭因具雙重國籍撤銷其市議員資格案. 中央選舉委員會. 2009-09-25 [2010-09-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10-07). 
  17. ^ 雙重國籍 黃紹庭議員資格遭撤銷. 自由電子報. 2009-09-26 [2010-09-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4-11). 
  18. ^ 中選會亂法整趙天麟. 自由電子報. 2009-09-29 [2010-09-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12-26). 
  19. ^ 當然由趙天麟遞補. 自由電子報. 2009-10-01 [2010-09-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2-13). 
  20. ^ 新聞稿 - 中選會委員會討論通過由趙天麟遞補高雄市議員遺缺. 中央選舉委員會. 2009-10-02 [2010-09-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10-07). 
  21. ^ 中選會決議 趙天麟遞補高市議員. 自由電子報. 2009-10-03 [2010-09-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12-25). 
  22. ^ 新聞稿 - 中選會委員會議討論該會撤銷高雄市議員黃紹庭當選公告之處分經行政院撤銷案. 中央選舉委員會. 2010-01-15 [2010-09-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7-02). 
  23. ^ 黃紹庭案 政院撤銷中選會處分. 自由電子報. 2010-01-16 [2010-09-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3-26). 
  24. ^ 雙重國籍案 黃紹庭詐欺罪起訴. 自由電子報. 2010-06-12 [2010-09-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8-08). 
  25. ^ 黃紹庭議員資格 中選會再撤銷. 臺灣英文新聞. 2010-08-17 [2010-09-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5). 
  26. ^ 涉賄選 高市議員朱挺玗當選無效定讞. 台灣時報電子報. 2008-04-16. [失效連結]
  27. ^ 動態訊息 - 蔡武宏議員遞補就職. 高雄市議會. 2008-04-29. [失效連結]
  28. ^ 2006年12月11日,臺灣《蘋果日報》:《選後 扁避談遷居高雄》
  29. ^ 2006年12月11日,臺灣《蘋果日報》:《宋得票灌水過頭 民視凸槌》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