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
心理學 |
---|
神經心理學 |
---|
注意(attention,focus)或注意力,是一個醫學或心理學概念,屬於認知過程的一部分,是對環境的一部分或一方面的選擇性警覺,或因局部刺激導致意識水平的提高與知覺的選擇性集中[1][2][3]。例如側耳傾聽某人的說話,而忽略房間內其他人的交談;或者在駕駛汽車時接聽手機[4]。注意是心理學中研究最熱門的題目之一。
在與人類意識有關的許多認知過程(決策、記憶、情緒等)中,注意被認為是最具體的,由於它與知覺的關係非常密切。同樣,它也是其他認知的入門。
注意表現為對某對象的指向和集中,因此具有指向性和集中性兩個特點[5]。
注意研究的歷史
[編輯]1850年代到1920年代
[編輯]在詹姆士的時代,只有一種研究注意的方法:內省法。在注意研究方面的成就很少, 儘管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瓦爾特·本雅明和馬克斯·諾道都認為這是智力研究的主要領域。例如,這一時期一個主要的爭論是是否可能同時注意2個事物(注意的分配)。一些人覺得他們做不到,另一些人說他們可以。沒有實驗,解決這個爭論是不可能的。
1920年代到1950年代
[編輯]從1920年代到1950年代,注意的領域仍相對不活躍。這時心理學的主流是行為主義。
1950年代至今
[編輯]在1950年代,心理學家恢復了對注意的興趣,當時隨着所謂認知革命的到來,主流的認識論從實證主義轉變為現實主義[6] 。認知革命承認,像注意這樣的無法進行觀測的認知過程,也可以作為科學研究的合理目標。
在1990年代,神經科學家開始使用正電子發射計算機斷層掃描(PET)以及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技術,來推想大腦是如何完成注意的任務。由於這些昂貴的設備只能在醫院中找到,心理學家尋求與神經科醫師進行合作。選擇性注意的大腦成像研究的先驅是心理學家Michael Posner(以視覺選擇性注意的研究著稱)和神經學者Marcus Raichle。他們的研究很快激起了整個神經科學界的興趣,在此之前,他們還只是關注猴腦的研究。隨着這些技術創新的發展,神經科學家對這類結合了認知心理學和大腦成像的新技術的研究日益感到興趣。雖然認知心理學家很早就使用腦電圖的技術來研究選擇性注意的大腦機制,但是新技術測量大腦局部活動的能力,恢復了大批研究者的興趣。這些實驗的結果表明與心理學、心理生理學和猿猴 literature的廣泛一致。
最近的研究
[編輯]注意仍然是教育學、心理學和神經科學研究的主要領域。許多威廉·詹姆士時代的重要爭論仍然沒有解決。例如,儘管大多數科學家接受注意可以分配,唯尚未能掌握有力的證據。直至現在,仍沒有被廣泛接受的較上述詹姆士的定義更為具體的定義。由於缺少進展,使得外界許多人揣測,注意其實是泛指許多沒有共同機理的單獨的過程。
較為活躍的研究領域,包括尋找引起注意的訊號來源、這些信號對於感覺神經元調節的影響,以及注意跟其他認知過程,如工作記憶的關係。
外顯性注意與內隱性注意
[編輯]注意可以區分為外顯性注意與內隱性注意[7]。外顯性注意是指直接把感覺器官轉向外界刺激來源的動作,而內隱性注意是對幾個可能的感覺刺激中的一個產生知覺集中的行為。內隱性注意被認為是一個對感覺全景的特定部分的信號進行增強的神經過程。例如,在閱讀的時候,外顯性注意轉移了眼睛去讀出不同的單詞,但當你轉移你的注意力從對詞語的語義處理到字的字體和顏色,你內隱性注意就會開始運作。) 有許多研究建議不要把外顯性注意和內隱形注意分開運作。儘管人類和靈長類動物看起來類似但表現得不一樣,這可能相關連結到秘密計劃的變化將焦點切換到潛在的神經元迴路。例如,如果一個人致力於他的右上角視野,眼睛的運動方向可能要被強烈地抑制。 以目前的看法來看,內隱性的視覺焦點是一種機制,可以快速掃描到有趣的地方。這種內隱性注意轉移到到眼球的運動電路,就會設置成一個較慢的眼睛飛快掃瞄方式。
注意的相應神經變化
[編輯]注意力的臨床表現型
[編輯]注意力(專注力)包含了五個面向。[8][9][10] [11][12]
面向 | 解釋 |
---|---|
選擇性注意力 |
|
分開性注意力 |
能夠同時專注於不同的事情上、同時接收多個指令、或者同時進行好幾件事情而不會搞混或忘記。 |
轉移性注意力 |
|
持續性注意力 |
可以讓專注力在持續一段時間且變化的事情中保持一段較長的時間,不會一下子就恍神或散漫。 |
集中的注意力 |
能夠一個一個,井然有序地應對來自視覺、聽覺或觸覺等外部刺激。 |
- 備註:"一件事" 在此也可為 "一個想法或點子"。
參見
[編輯]- 注意力不足過動症
- 注意廣度
- 分心
- 前額葉皮質
- 結合問題
- 管控功能
- 改變視盲
- Dot-probe paradigm
- 情緒及記憶
- 特徵整合論
- 不注意視盲
- 注意力移轉
- 注意力分散效應
- 視覺搜尋
- 武器聚焦效應
外部連結
[編輯]- Mind as a dynamical system - implications for autism A theory of mind as an interest system, in which interests compete for the limited mental resource attention. The article further describes attention-tunnels, referred to as monotropism, as a central feature of autism. The authors use methods from mathematical/ecological modelling to run experiments with different strategies of distributing attention.
- Psychology of Classroom Management WikEd Research on Attention
- What is attention?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Attention: Spotlight or Donut?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延伸閱讀
[編輯]- Robert Ornstein and Paul Ehrlich, New World New Mind: Moving Toward Conscious Evolution (Doubleday, 1989). ISBN 978-0-385-23940-0
- Jonathan Crary, Suspensions of Perception: Attention, Spectacle and Modern Culture (Cambridge, MA: MIT Press, 1999). ISBN 978-0-262-03265-0
- Raz A. 2004. Anatomy of attentional networks. The Anatomical Record Part B: The New Anatomist;281(1):21-36 PMID 15558781
- Pashler, Harold E. (1998) Attention, Philadelphia: Psychology Press. ISBN 978-0-86377-813-1
- Lebedev, M.A., Messinger, A., Kralik, J.D., Wise, S.P. (2004) Representation of attended versus remembered locations in prefrontal cortex.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PLoS Biology, 2: 1919-1935.
- Thomas H. Davenport, John C. Beck (2001). The Attention Economy: Understanding the New Currency of Business. (A knowledge management and organizational perspective of the concept of attention)
註解
[編輯]- ^ Attention | Definition, Theories, Aspects, & Facts | Britannica.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2024-09-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9-13).
- ^ James W. The Principles of Psychology 1. New York: Henry Holt. 1890: 403–404.
- ^ Anderson JR. Cognitive Psychology and Its Implications 6th. Worth Publishers. 2004: 519. ISBN 978-0-7167-0110-1.
- ^ Strayer, D. L., Drews, F. A. & Johnston, W. A. (2003)。在模擬駕駛中,手機引起視覺注意的失靈。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Applied, 9, 23-32.
- ^ 張厚粲. 心理学. 2008: 24–25.
- ^ Harré, Rom. Cognitive science: A philosophical introduction.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2002. ISBN 978-0-7619-4746-2.
- ^ Wright, R.D. & Ward, L.M. (2008). Orienting of Attenti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 Steven W. Lee. Encyclopedia of School Psychology. SAGE. 27 April 2005: 29–. ISBN 978-0-7619-3080-8.
TYPES OF ATTENTION
- ^ 高淑芬. 找回專注力:成人ADHD全方位自助手冊. 台北: 心靈工坊. 2016-05-09 [2016-12-12]. ISBN 9789863570592.
- ^ 高淑芬. 家有過動兒:幫助ADHD孩子快樂成長. 台北: 心靈工坊. 2013-08-28 [2016-12-09]. ISBN 97898661128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1-30).
- ^ Matthew Rouse. Neuroanatomy for Speech Language Pathology and Audiology. Jones & Bartlett Publishers. 11 February 2015: 212– [2017-10-04]. ISBN 978-1-284-02306-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22).
- ^ Susan Young; Jessica Bramham. ADHD in Adults: A Psychological Guide to Practice. John Wiley & Sons. 2 November 2006: 60–63 [2017-10-04]. ISBN 978-0-470-02989-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