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母
外觀
漢語音韻學 |
---|
Portal:漢字文化圈 |
聲母,中國古代又稱紐、聲紐、音紐等,是韻母前的輔音,跟它構成完整音節。韻母響度大、能延長、有音節核心且是音節可押韻的部份。而聲母則通常響度低、不能任意延長而且不用於押韻。
譯名
[編輯]「聲母」是漢語音韻學特有名稱,常譯為英文詞「onset」或「initial」。兩詞在不同理論的含義不統一,但一般而言「initial」比「onset」更適合作「聲母」譯名。「initial」是為類似漢語的語言模型而專門定義的術語,專指在音節開頭不含介音/中間位(英語:medial,包括半元音或流音)的部份。而聲母正好位於音節開頭,且不含半元音(流音可能只在古代漢語出現過)。相比下,「onset」只籠統定義為音節開頭部分,在有的理論並沒強調是否要排除半元音,所以與「聲母」有區別。
與輔音的關係
[編輯]現代漢語的「聲母」一般由「輔音」充當,反之不然,而且二者從概念上而言也有區別。「聲母」和「韻母」是中國傳統音韻學術語,是針對單個漢字(包括無準確書寫形式的純口頭語用字)的讀音按照發音結構的前後成分劃分,適用於現代標準漢語或相關方言;「輔音」是西方語言學的術語,是對最小發音單位(音素)按發音特徵的分類,適用於任何語言,不限於針對漢語及相關語言。輔音既可以出現在聲母中,也可以以韻尾的形式出現在韻母中。
雖然現代漢語的聲母只由一個輔音組成(忽略有爭議的「零聲母」),但古漢語中可能有由多個輔音組成的複輔音型聲母。因輔音有清濁音之分,單輔音構成的聲母也可能有清濁音成對存在的情況。但在現代漢語,大部分清輔音對應的濁輔音已經消失。
普通話聲母表
[編輯]普通話有21個聲母:
塞音 | 塞擦音 | 擦音 | 鼻音 | 邊音 | ||||
---|---|---|---|---|---|---|---|---|
清音 | 清音 | 清音 | 濁音 | 濁音 | 濁音 | |||
不送氣 | 送氣 | 不送氣 | 送氣 | |||||
雙唇音(盾音) | /p/ b ㄅ |
/pʰ/ p ㄆ |
/m/ m ㄇ |
|||||
唇齒音(矛音) | /f/ f ㄈ |
|||||||
齒齦音(陽音) | /t/ d ㄉ |
/tʰ/ t ㄊ |
/ts/ z ㄗ |
/tsʰ/ c ㄘ |
/s/ s ㄙ |
/n/ nㄋ |
/l/ l ㄌ | |
捲舌音(陰音) | /ʈʂ/ zh ㄓ |
/ʈʂʰ/ ch ㄔ |
/ʂ/ sh ㄕ |
/ʐ/ r ㄖ |
||||
齦顎音(齶音) | /tɕ/ j ㄐ |
/tɕʰ/ q ㄑ |
/ɕ/ x ㄒ |
|||||
軟顎音(齴音) | /k/ g ㄍ |
/kʰ/ k ㄎ |
/x/ h ㄏ |
此外,漢語還有一些音節以元音開始,如「阿」(ā),這種沒有聲母的稱之為零聲母。
中古漢語的聲母和現代的有所不同,參考中古漢語聲母和三十六字母。
參考文獻
[編輯]- Bagemihl, Bruce. Syllable structure in Bella Coola. Linguistic Inquiry. 1991, 22: 589–646.
- Clements, George N.; Keyser, Samuel J.. (1983). CV phonology: A generative theory of the syllable. Linguistic inquiry monographs (No. 9). Cambridge, MA: MIT Press. ISBN 0-262-53047-3 (pbk); ISBN 0-262-03098-5 (hb)
- Dell, François; Elmedlaoui, Mohamed. Syllabic consonants and syllabification in Imdlawn Tashlhiyt Berber. Journal of African Languages and Linguistics. 1985, 7 (2): 105–130. doi:10.1515/jall.1985.7.2.105.
參看
[編輯]- 介音
- 韻母
- 同位異音(如聲母「b」(注音符號: ㄅ, IPA: [p])和「p」(注音符號: ㄆ, IPA: [pʰ])被視為同位異音。它們都是清輔音,僅有送氣強度不同的區別,多種常見漢語注音系統對其都有嚴格區分。相比之下,英文常將這類的送氣程度不同的2個清輔音用同一個寬式音標表示,如將「study」(IPA: [ˈstʌdi])和「test」(IPA: [tʰɛstʰ])中字母「t」的發音都籠統地標註為「/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