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共產黨
朝鮮共產黨 조선공산당 | |
---|---|
成立 | 1925年4月17日 |
解散 | 1946年11月23日 |
併入 | 南朝鮮勞動黨 |
總部 | 京城府 |
意識形態 | 共產主義 馬克思列寧主義 |
政治立場 | 極左翼 |
國際組織 | 共產國際 |
共產黨 |
---|
共產主義主題 有國會席位的共產主義政黨列表 左翼國際組織列表 |
朝鮮共產黨(朝鮮語:조선공산당/朝鮮共産黨),簡稱朝共,是朝鮮半島歷史上的一個共產主義政黨。
簡史
[編輯]1922年12月20日,高麗共產黨上海派與伊爾庫茨克派代表共133人在上烏金斯克舉行合併大會,未能達成一致。1922年底,共產國際對兩派的共產黨均不承認,令其自行解散;在海參崴設立共產國際遠東部高麗局,幹部有維經斯基、片山潛、韓明世、李東輝、鄭在達等。
- 火曜派:前身是1922年初在京城府成立的無產者同志會。1923年7月在京城成立新思想研究會,成員有洪命熹、洪增植、金洛俊(金燦)、尹德炳、具然欽、李准泰、朴一秉、元友觀等知識分子。1924年11月改名為「火曜會」(馬克思的生日是星期二)。從上海歸來的曹奉岩、朴憲永、金丹冾、林元根、趙東佑、金在鳳、崔元澤、張時雨、金策、崔東范(李福林)等人也加入該會。1930年6月10日解散。
- ML派:ML系馬克思、列寧的簡稱,前身是列寧主義同盟,後發展為高麗共產青年會。
- 上海派:1920年春,李東輝(韓國臨時政府總理)、李翰榮、金立、金萬謙、安秉贊、呂運亨、趙東佑、玄鼎健、朴鎮淳、尹滋英、金河球等在維經斯基指導下成立共產主義小組。1921年1月成立高麗共產黨。1923年前就在中國東北發展了幾千人的組織。
- 伊爾庫茨克派/伊市派:1921年5月,全俄韓人共產主義者在伊爾庫茨克成立了另一個高麗共產黨。中央委員有金哲勛、韓明世、崔高麗、安秉贊、柳東悅、金河錫等。大會結束後,安秉贊回到上海,與金萬謙、呂運亨、趙東佑、張建相、康景善、蓸奉岩等協商組建了伊市派高麗共產黨上海支部。被稱為「金萬謙一派」。還設立了以金丹冾、林元根、朴憲永為首的伊市派高麗共產青年會上海支部。
- 北風會:1923年初留學生在東京成立社會主義思想團體「北星會」。1924年11月在京城成立「北風會」。1925年1月北星會改稱一月會。成員有金若水、安光泉等。
- 漢城[註 1]派:1920年成立的青年思想團體「漢城青年會」。有金思國、張德秀、金榮萬、朴衡秉、崔昌益等。
- 漢上派/合作派:由漢城派與上海派融合。朱健、尹滋英、金一洙、金榮萬。
1925年4月17日,在共產國際直接指導下,朝鮮共產主義者在京城黃金町一丁目的中餐館「雅敘園」召開代表大會,宣布成立朝鮮共產黨,選舉金在鳳、金若水、金燦、趙東佑、宋奉禹、鄭雲海、朱鍾健等7人為中央執行委員,金在鳳為中央責任書記,中央設立7個部:書記部、組織部、宣傳部、人事部、勞農部、政治部、調查部。該黨以馬克思主義為理論基礎,向工人、農民傳播共產主義思想。其奮鬥目標是趕走日本侵略者,實現民族獨立,最終實現共產主義[1][2]。同時成立「高麗共產青年中央總局」。該黨積極領導工農運動。1925年至1928年,朝鮮總共發生工人罷工349起、農民抗租事件2267起。
1925年11月發生第一次朝鮮共產黨大搜捕事件。
1926年2月由姜達永等組成第二屆朝共中央執行委員會,以火曜派為主。1926年3月共產國際承認該黨為朝鮮支部。1926年4月發生第二次朝鮮共產黨大搜捕事件。朝鮮總督府實行高壓恐怖政策,使該黨的組織遭受嚴重破壞,活動困難。1926年初大部分骨幹來到了上海和廣東。
1926年5月13日在珠河縣一面坡朝共滿洲部改為滿洲總局,駐寧安縣寧古塔,責任書記崔奉岩,下設東滿道局、南滿道局、北滿道局。
1926年9月以ML派安光泉、崔昌益為主組成第三屆朝共中央執委會。內部鬥爭劇烈,連換五任責任書記。1926年12月6日召開第二次朝共代表大會。四一二事變後,被迫轉移到中國東北活動。同時,該黨內部出現了嚴重的派系鬥爭,包括:1928年2月第三次朝鮮共產黨大搜捕事件。
1928年2月車今奉等ML派為主組成第四屆朝共中央執委會。1928年7月第四次朝鮮共產黨大搜捕事件。1928年秋,該黨正式成為共產國際的一個支部[3]。
這些派系不僅在思想上分裂,在組織上也是各自為政。1927年10月「第一次間島共產黨大搜捕事件」(朝鮮共產黨滿洲總局東滿道幹部事件),滿洲總局被日本警察破獲。1927年11月金燦、李東山等在寧安縣東京城設立設立滿洲總局。1928年8月以ML派為主的第四屆朝共中央被破壞,朝鮮共產黨滿洲總局成為實際上最高領導機關。朝共以反對日本帝國主義及其幫凶為目標的民族解放鬥爭,在華的滿洲總局不敢損害中國軍閥、地主、買辦資產階級的利益。
鑑於以上情況,1928年12月10日,共產國際作出決議不承認現存朝鮮共產黨的任何一派,要求他們重新建立一個統一的朝鮮共產黨。1929年6月劉少奇赴任滿洲省委書記,就有「解決朝鮮黨的派別問題」「幫助朝鮮在滿洲重新建黨」兩項任務。滿洲省委設「朝鮮工作委員會」、少數民族運動委員會。1930年5月18日共產國際東方書記處朝鮮委員會決定分散在日本、中國和蘇聯等地的朝共黨員,根據共產國際五大制定的「一國一黨」原則,以個人資格加入了僑居國的共產黨,在參加僑居國革命的同時繼續從事反日復國活動。1930年6月20日,共產國際東方書記處要求漢上派的朝共重建籌備委員會解散,在中國境內的所有組織關係、機構、資金移交給中共。1930年6月24日發布宣言,宣布解散重建朝共組織,成立「在滿朝鮮人共產主義者同盟」。6月29日,中共中央指示滿洲省委,韓國同志只能以個人身份不能以派別和團體形式轉入中共;組織上沒有任何特殊待遇,即使純由韓人組成的支部也必須在地方黨委領導下;要特別警惕有人把朝共派系鬥爭引入中共,有派系鬥爭傾向的人絕不許入黨,已加入者必須開除。7月初,漢上派滿洲總局解散。8月,「在滿朝鮮人共產主義者同盟」宣布解散。少數朝共黨員如尹滋英、金一洙返回日本殖民統治下的朝鮮,從事反日復國鬥爭。此後,雖然朝鮮共產黨沒有統一的領導機構,但該黨仍以各種黨小組的形式繼續存在。據周保中回憶,三十年代初東北基層縣委區委書記基本都是朝鮮同志擔任。滿洲省委所屬黨員,1929年只有254人,1930年猛增到893人,1931年達2132人。
1931年3月20日漢上派的朝共重建籌備委員會正式解散。
九一八事變後,1932年春至1934年春,中國東北在中共領導下的18支反日游擊隊及其所在地區的黨組織,絕大部分成員是朝鮮同志。力量最為雄厚的東滿地區,黨團組織和群眾組織中「95%是韓國同志」。1934年底中共領導的東北抗日游擊隊中十分之九是朝鮮同志。
1932年至1935年發生了東滿特委的「反民生團」事件,對黨內、軍內的朝鮮幹部戰士審查、清洗,約有560人被捕,其中430人被處死,包括25名特委和縣委幹部。軍、師級機關全部換成中國籍幹部,基層部隊把中國人和高麗人分開編制。激起了朝鮮黨員與共產國際的強烈不滿。1935年11月2日,參加共產國際七大的吉東特委書記楊松撰文批判對民生團的態度,認為不能把民生團看成日本的「走狗團體」、「偵探奸細機關」,應把其少數反動上層領導人與廣大基層群眾分開。1936年2月,反民生團正式停止,但朝共派別紛爭期的領導群體已被肅清,東北黨內軍內的朝鮮領導人已經換了一代人如金日成、李紅光、金策、李學福、韓浩、李敏煥、姜信泰、李東光(李相俊)、劉佐健、全光(吳成侖)、馮健英、權永碧、許亨植(李熙山)、張福林等。周保中回憶,共產國際七大決定在東北抗日救亡的朝鮮人組建為「朝鮮(人)祖國光復會」和朝鮮部隊單獨編為「朝鮮人民(革命)軍」。中共黨組織立即接受了共產國際的決定。但由於殘酷的戰爭環境,組建獨立的朝鮮黨團和軍隊的條件不具備,這些主張只能停留在口號上。「朝鮮祖國光復會」1936年6月宣布成立,在中共黨組織領導下,1938年惠山逮捕事件後就名存實亡[4]。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前夕,朝鮮共產主義者在沒有統一的黨組織領導下,分成了以朴憲永為首的原朝鮮共產黨再建派(火曜派)、以李承燁等為首的原朝鮮共產黨漢城派(長安派)、以玄俊赫為首的原朝鮮共產黨國內派關西集團、以朱寧河為首的原朝鮮共產黨國內派關北集團、以金枓奉為首的延安派、以許嘉誼為首的蘇聯派和以金日成為首的游擊隊派。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的1945年9月8日,以朝鮮共產黨元老朴憲永為核心的朝鮮共產黨人重建了朝鮮共產黨中央委員會,朴憲永被推選為黨中央責任書記[5](朴憲永、金日成、李舟河、武亭、姜進、李承燁、權五稷等人加入政治局)[6]。
1945年10月10日—13日,在平壤舉行了朝鮮共產黨西北部五道的負責人和積極分子會議,大會決定成立朝鮮共產黨北朝鮮分局。朝鮮共產黨北朝鮮分局於10月13日在平壤設立,金鎔范任責任書記,武亭、吳琪燮任第二書記。10月23日,首爾的朝鮮共產黨中央承認了北朝鮮分局的成立。儘管北朝鮮分局名義上接受朝鮮共產黨中央領導,實際上為蘇聯軍事占領當局及其代理人金日成所控制。
1946年6月,朝鮮共產黨北朝鮮分局改稱北朝鮮共產黨,成為完全獨立的政黨;同年7月,北朝鮮共產黨與朝鮮新民黨合併為北朝鮮勞動黨。
1946年11月23日,朝鮮共產黨、朝鮮人民黨與南朝鮮新民黨合併為南朝鮮勞動黨,許憲任黨中央委員會委員長,朴憲永、李基錫任黨中央委員會副委員長。
1948年8月,南朝鮮勞動黨和北朝鮮勞動黨聯合建立了以金日成為首的南北朝鮮勞動黨聯合中央委員會。
1949年6月27日—30日,南朝鮮勞動黨和北朝鮮勞動黨最終合併為朝鮮勞動黨。
參見
[編輯]註釋
[編輯]參考文獻
[編輯]- ^ 姜琦主編.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辞典. 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1988.08: 792–793. ISBN 7-206-00224-2.
- ^ 顧銘學等主編. 朝鲜知识手册. 瀋陽:遼寧民族出版社. 1985.12: 176.
- ^ 延邊大學民族研究所編. 朝鲜族研究论丛 第9辑. 延吉:延邊大學出版社. 2018.05: 65–66. ISBN 978-7-5497-1848-1.
- ^ 周尚文主編. 国际共运史事件人物录.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4.11: 323.
- ^ 李寶奇著. 韩国修宪历史及其政治制度变迁研究. 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 2013.05: 37. ISBN 978-7-5620-4682-0.
- ^ 中國朝鮮史研究會,復旦大學韓國研究中心,延邊大學朝鮮·韓國歷史研究所編. 朝鲜·韩国历史研究 第14辑. 延吉:延邊大學出版社. 2013.08: 337. ISBN 978-7-5634-57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