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洱源县

坐标26°06′47″N 99°57′24″E / 26.113057°N 99.956675°E / 26.113057; 99.956675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洱源县
洱源县县城
洱源县县城
洱源县(红色)在大理州(粉色)和云南省的位置
洱源县(红色)在大理州(粉色)和云南省的位置
坐标:26°06′47″N 99°57′24″E / 26.113057°N 99.956675°E / 26.113057; 99.956675
国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
隶属行政区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
政府駐地茈碧湖镇施滉路1号
下级行政区
9
政府
 • 县委书记谭利强[1]
 • 县长万鹏[2]
面积
 • 总计2,515 平方公里(971 平方英里)
海拔2,060 公尺(6,760 英尺)
人口2020年[3]
 • 常住248,147人
 • 密度98.7人/平方公里(256人/平方英里)
 • 城镇59,051人
民族
 • 民族比例白族63.08%
汉族29.04%
时区北京时间UTC+8
郵政編碼671200
電話區號872
車輛號牌云L
行政区划代码532930
气候北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
年均温13.9 ℃
年降水732毫米
年日照2250小時
国内生产总值(2021)¥85.71亿[4]
毗邻东:鹤庆县
南:大理市漾濞县
西:云龙县
北:剑川县
網站洱源县人民政府
主要参考资料:[5][6]

洱源县白语:lod hol xuix)是中国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下辖的一个,位于大理州北部,东距省会昆明市471公里,南距距州府下关镇73公里。东与鹤庆县相连,南与大理市漾濞县接壤,西与云龙县相邻,北与剑川县毗邻。全县面积2515平方千米,2020年总人口24.81万人,县人民政府駐茈碧湖镇

历史沿革

[编辑]

洱源县历史悠久,西汉隋朝均属叶榆县地。六诏时期,有浪穹诏邆赕诏施浪诏三诏位于洱源县境内。南诏国成立后,属于浪穹州。大理国时设宁北赕、邓赕、凤羽郡。元宪宗七年(1257年)置浪穹、德源两个千户所,隶属于大理万户府至元十一年(1274年)云南行省建立,置邓川州,下设浪穹、凤羽两县,隶大理路明代撤销凤羽县,并归浪穹县,设邓川州,辖浪穹县,隶大理府。清沿明建置。

民国元年(1912年),浪穹县改称洱源县,邓川州改为邓川县,两县先属迤西道,后属大理督察专员公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洱源、邓川两县同属大理专区。1956年起同属大理白族自治州。1958年10月,洱源、邓川、剑川三县合并,成立剑川大县。1961年10月,撤销剑川大县,原洱源、邓川两县合并称为洱源县。2003年12月,将双廊、江尾两镇划归大理市,江尾镇改称上关镇[7]

自然地理

[编辑]
茈碧湖

地形地貌

[编辑]

洱源县地处横断山脉云贵高原交界地带,境内山岭纵横,层峦叠嶂。总面积2614平方公里,其中坝区面积占11.6%,山区面积占88.4%。地形垂直变化明显,地貌复杂多样。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境内山脉均为云岭支脉,由北向南延伸,主要山脉有东部的马鞍山山脉,中部的罗坪山山脉,和西部的西罗坪山山脉。东北部马鞍山支系南无山为境内最高点,海拔3,958.4米;西部黑潓江南出县境处的乌梢箐口为最低点,海拔1,645米;县城所在地海拔2,060米。

水系

[编辑]

境内河湖众多,主要有三江(黑潓江罗时江永安江),三河(弥苴河弥茨河凤羽河),五湖(茈碧湖海西海西湖、东湖、绿玉池)。洱海60%的水从洱源流入,其中茈碧湖有洱海的母亲湖之称,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大理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8][9]

气候

[编辑]
洱源县气象数据(1981−2010)
月份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全年
历史最高温 °C(°F) 24.2
(75.6)
24.7
(76.5)
28.5
(83.3)
29.6
(85.3)
31.6
(88.9)
31.4
(88.5)
30.6
(87.1)
28.8
(83.8)
29.3
(84.7)
27.0
(80.6)
24.8
(76.6)
23.2
(73.8)
31.6
(88.9)
平均高温 °C(°F) 15.8
(60.4)
17.3
(63.1)
20.1
(68.2)
22.6
(72.7)
24.7
(76.5)
25.3
(77.5)
24.6
(76.3)
24.4
(75.9)
23.3
(73.9)
21.8
(71.2)
18.5
(65.3)
16.2
(61.2)
21.2
(70.2)
日均气温 °C(°F) 7.4
(45.3)
9.2
(48.6)
12.0
(53.6)
15.0
(59.0)
18.4
(65.1)
20.5
(68.9)
20.1
(68.2)
19.3
(66.7)
17.7
(63.9)
15.1
(59.2)
10.8
(51.4)
7.6
(45.7)
14.4
(58.0)
平均低温 °C(°F) −0.4
(31.3)
1.3
(34.3)
4.1
(39.4)
7.2
(45.0)
11.9
(53.4)
16.4
(61.5)
16.6
(61.9)
15.7
(60.3)
13.8
(56.8)
9.9
(49.8)
4.4
(39.9)
0.3
(32.5)
8.4
(47.2)
历史最低温 °C(°F) −5.7
(21.7)
−5.7
(21.7)
−3.9
(25.0)
0.1
(32.2)
2.6
(36.7)
9.3
(48.7)
11.2
(52.2)
8.5
(47.3)
4.0
(39.2)
1.1
(34.0)
−2.1
(28.2)
−7.6
(18.3)
−7.6
(18.3)
平均降水量 mm(英寸) 6.6
(0.26)
10.6
(0.42)
15.7
(0.62)
15.3
(0.60)
53.9
(2.12)
95.7
(3.77)
152.4
(6.00)
155.0
(6.10)
116.0
(4.57)
69.0
(2.72)
18.9
(0.74)
5.1
(0.20)
714.2
(28.12)
平均相對濕度(%) 56 53 52 56 61 71 79 83 83 76 69 64 67
数据来源:中国气象局气象数据中心[10]

行政区划

[编辑]

洱源县下辖6个、3个[11]

茈碧湖镇、​邓川镇、​右所镇、​三营镇、​凤羽镇、​乔后镇、​牛街乡、​炼铁乡西山乡

人口

[编辑]

2020年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洱源县总人口(常住人口)共有248,147人,城镇人口59,051人(占23.80%),乡村人口189,096人(占76.20%)。共有男性125,000人、女性123,147人,性别比为101.50。0—14岁人口共46,885人(占18.89%),15—59岁人口共158,227人(占63.76%),60岁及以上人口共43,035人(占17.34%),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共31,175人(占12.56%)。大学专科学历及以上人口有16,866人,15岁以上的文盲有12,585人,占15岁以上人口的6.25%。[12][13]2020年末统计,洱源县户籍人口共有89,857户、300,137人[5]

民族

[编辑]

洱源縣境内有白族汉族彝族回族傈僳族纳西族藏族傣族8个世居民族,共26种民族成分[5]

洱源县民族构成(2020年)[5]
民族 汉族 白族 彝族 回族 傈僳族 其他民族(21种)
人口 86,595 189,372 13,277 6,973 1,515 2,405
占总人口比例 28.85% 63.10% 4.42% 2.32% 0.50% 0.80%
占少数民族人口比例 --- 88.68% 6.22% 3.27% 0.71% 1.13%

经济

[编辑]
大理地热国景区内的“大滚锅”

洱源县农业发达,盛产稻谷、蚕豆烤烟油菜大蒜等。洱源境内适宜梅子生长,梅子产品已经形成产业化,洱宝雕梅和青梅爽获国家绿色食品认证。

洱源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主要景点有大理西湖,茈碧湖。洱源境内多温泉,目前主要开发的有大理地热国和下山口温泉度假村。

2022年,洱源县生产总值达86.9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4.06亿元,增长4.9%;第二产业增加值13.85亿元,下降10.1%;第三产业增加值39.07亿元,增长2.6%。三次产业结构为39.2∶15.9∶44.9。人均生产总值35,457元。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40,592元、14,848元。职工年平均工资102,441元。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43亿元,人均1,398元。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1.08亿元,人均8,595元。[14]

交通

[编辑]

参考文献

[编辑]
  1. ^ 县委书记谭利强与全县村(社区)党总支部书记交流座谈. 洱源县人民政府. 2022-07-09 [2022-08-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8-17). 
  2. ^ 领导之窗-万鹏. 洱源县人民政府. [2022-08-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8-17). 
  3. ^ 国务院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 中国人口普查分县资料—2020. 北京市: 中国统计出版社. 2022-07. ISBN 978-7-5037-9772-9. Wikidata Q130368174 (中文). 
  4. ^ 洱源县统计局. 洱源县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洱源县人民政府. 2022-04-20 [2022-08-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8-17). 
  5. ^ 5.0 5.1 5.2 5.3 大理白族自治州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大理州年鉴·2021. 昆明: 云南民族出版社. 2021: 80. ISBN 978-7-5367-8809-1. 
  6. ^ 段丽元 主编;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区大典·云南省卷. 北京: 中国社会出版社. 2016: 2444. ISBN 978-7-5087-5306-5. 
  7. ^ 洱源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建制沿革 互联网档案馆存檔,存档日期2011-08-02.
  8. ^ 洱源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自然地理[永久失效連結]
  9. ^ 洱源县新闻信息网:洱源概况 互联网档案馆存檔,存档日期2012-03-03.
  10. ^ 中国地面气候标准值月值数据集(1981-2010年). 中国气象局气象数据中心. 2012-08-16 [2022-10-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1-07). 
  11. ^ 2023年洱源县统计用区划代码和城乡划分代码.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2023-06-30 (中文(中国大陆)). 
  12. ^ 国务院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 中国人口普查分县资料 2020. 北京: 中国统计出版社. 2022. ISBN 978-7-5037-9772-9. 
  13. ^ 洱源县统计局. 洱源县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洱源县人民政府. 2021-07-27 [2022-08-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8-23). 
  14. ^ 云南省统计局. 云南统计年鉴 2023. 北京: 中国统计出版社. 2023 [2023-12-14]. ISBN 978-7-5230-0253-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2-14).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