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R东日本E217系电力动车组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JR东日本E217系电力动车组
横须贺色的E217系(更新车)
概览
制造川崎重工业
东急车辆制造
JR东日本新津车辆制作所
车辆总数745
总武线快速、横须贺线:745
制造年份1994年-1999年
投入运营1994年12月3日
技术数据
列车编组总武线快速、横须贺线:4M7T + 2M2T /
东海道线:4M6T + 2M3T
车辆长度20,000mm
车体宽度2,948mm
车体高度3,665mm
轨距1,067mm
车辆定员607(2M2T)
1594(4M7T)
运营速度120km/h
设计最高速度120km/h
起动加速度2.0 km/h/s
紧急减速度3.3 km/h/s
受流制式直流1,500V
牵引功率1520kW(4M7T)
760kW(2M2T)
传动比1:6.06
控制装置VVVF逆变器
驱动装置三相交流诱导电动机
制动方式再生制动
全电气指令式制动
安全防护系统ATS-SN、ATS-P、ATC

JR东日本E217系电力动车组东日本旅客铁道(JR东日本)的直流近郊型日语近郊形車両电力动车组

概要[编辑]

E217系是用作取代横须贺线总武线快速113系,于1994年亮相,并于同年12月3日投入服务。E217系是以209系作为开发蓝本。为了本列车能对应首都圈的通勤运输,E217系是全日本第一款每节车厢拥有四对乘降门的近郊型电车,以及双层绿色车厢

1995年度日本通商产业省(现经济产业省)选定为“最佳设计奖”(グッドデザイン賞)金奖。

车辆是由川崎重工业东急车辆制造及JR东日本新津车辆制作所制造。于1994年投入大船电车区(现为镰仓车辆中心)以及幕张电车区(现为幕张车辆中心)。横须贺线及总武线快速于1999年12月4日更正行车时间表之时,将全数113系替换为E217系。2006年3月18日更正行车时间表,将三列E217系调配到国府津车辆中心行走东海道本线

在本列车设计之后,由E231系开始,近郊型电力动车组均称作“一般型电力动车组”,但其设计与近郊型电车并没有大分别。

规格[编辑]

车身[编辑]

高驾驶台

与209系同样是使用轻量化不锈钢车身,阔度扩大至2,950mm(209系0番台为2,800mm),所以车身近裙脚位置变为向内侧入。为了车身扩大及高速行驶时的稳定性,转向架之间的里程增加至13,800mm(209系为13,300mm)。

车内设备大致上跟209系相同,乘降门上设有LED车内资料显示装置以及开关门提示音装置。当初的列车目的地显示器与209系同是使用幕式显示,但由1998年开始制造的均使用LED显示。最近亦有1998年前制造的列车目的地显示器由幕式显示更换为LED显示。

为对应列车在有不少铁路道口的路段高速行驶,车头采用高驾驶台设计。由于列车会行走品川站~锦糸町站之地下路段(东京隧道),车头设有贯通门。但是,其后的铁路隧道设计有所改良,逃生路径改为在列车两旁,车头的贯通门亦停止使用。另外,吸取1992年成田线大菅铁路道口事故的经验,加大列车驾驶室空间作为撞击缓冲区,以保障列车驾驶安全。通勤形209系0番台在驾驶室后设置了逃生出口,所以没有扩大驾驶室空间。其后的E231系近郊形、E531系E233系以及E235系亦采用同样设计。

集电装置与209系同是使用PS28型菱形受电弓。由于没有采用适合行驶狭小隧道的设计,所以不能行驶中央本线高尾以西的路段。

前方的紧急逃生门自2次车开始,于下部加上了导轨。由于改良后的横须贺・総武快速线地底路段(品川~锦糸町间)符合了豁免安装紧急逃生门的规格,因此自7次车开始,前方的紧急逃生门成为装饰(无门上之相关设备),并无实际用途。

动力装置[编辑]

E217系使用与209系相同的交流牵引电动机及控制装置,包括三菱电机制的MT68型、MT73型三相诱导电动机(95kW输出)及GTO VVVF牵引逆变器。受制于MT68的最高转速,在配用7.07齿车比后极速只有110km/h,为了使列车最高速度达到120km/h,齿轮比要改为6.06(209系是7.07),但由于没有修改控制机器设定,因此起动加速度降为2.0km/h/s(209系是2.5km/h/s)。而后继电力动车组E231系因采用更高转速的MT73型电动机(MT68最高转速为5300rpm,MT73最高转速为5800rpm),可以同时使用7.07齿轮比以及维持最高速度120km/h。因两款电动机设计几乎相同,故大修时两款电动机或会交换使用。

跟209系同样采用轴梁式去枕(Bolster Less)DT61/TR246系转向架。为了能使列车在总武线快速上以120km/h高速行驶,首批量产车装上蛇行减振器(Yaw Damper),但最后除了绿色车厢之外,其他车厢均没有装上有关装置,而原本装置了蛇行减振器的首批量产车亦拆除有关装置。

绿色车厢[编辑]

为了应付乘客数量上升以及来往成田机场的需要(Airport成田列车),E217系基本编成的第4及第5号车辆为绿色车厢。这两辆绿色车厢的设计是以211系的双层绿色车厢为蓝本,加上新系列车辆使用的转向架及门关门提示音设计而成。另外,座椅是拖用可向后倾斜的设计。其中一卡车箱的座椅是从兴建秋田新干线时,加发的临时列车“秋田接力”号所使用的Kiha110系内燃动车组拆下来循环再用。

横须贺线及总武线快速,与东海道本线于2006年3月18日时间表改正时一同在头等车厢加入Suica系统。但其实早在2005年即已经在全部座席上安装了Suica读卡装置。

2006年8月开始,绿色车厢的座席开始更换为E231系的款式。座席的台座被保留,座席亦设有可伸缩的桌子。车内也设有咖啡机等设施

113系并结计划[编辑]

本计划是在E217系投入东海道本线及房总地区普通列车时的构想计划,希望E217系能与113系长时间共存。首两列编组装置了能够与113系在紧急时并结行驶的装置(ブレーキ読み替え装置)。但后来因改变计划,列车改为大量投放到横须贺线及总武线快速,再加上技术问题,由第三编组开始并没有装上该设备,而头两列编组亦拆除有关设备。

使用线路、所属车辆中心及编组[编辑]

横须贺线、总武线快速[编辑]

行驶于横须贺线、总武线快速的E217系

1994年投入横须贺线、总武线快速的编成为包括绿色车厢的11辆基本编组、以及4辆附属编组所构成的。基本编组的MT比是4M7T,而附属编组则为2M2T。车身颜色是蓝色加奶黄色的色带,分别涂在车窗上及车窗下各一条,通称横须贺色。此外,在车头贯通门的右边中间位置,付有“E217”及“EAST JAPAN RAILWAY COMPANY”字样,而字样左边则有横须贺色的图示。

由1999年10月19日时间表改正开始,总武线快速锦糸町站千叶站、以及2004年10月16日时间表改正开始,横须贺线品川站大船站之间等的最高行驶速度提高为120km/h。

在以前,有些附属编组会在夜间行走千叶站发车至成东站的普通列车,但由于这些列车非常拥挤,在数年之内更换为113系6辆编组列车。自此以后,除了鹿岛线直通列车之外,其他房总各线之普通列车均不用以附属编组单独行驶载客。

2001年12月1日至2004年10月16日时间表改正期间,有部分E217系与215系一同行驶湘南新宿线(横须贺线~新宿),这些列车车头地点显示均为“普通”。

东海道本线[编辑]

行驶于东海道本线的E217系

因应早上繁忙时间湘南新宿线增加列车班次,横须贺线削减班次以及湘南新宿线E231系化,横须贺线、总武快速线有多余的E217系余下。为此,三列镰仓车辆中心所属的E217系F-01~03以及F-51~53共六组45辆被调到国府津车辆中心,替换行走东海道本线及伊东线的113系,于2006年3月18日时间表更正时开始行驶。

2008年因镰仓车辆中心需要为E217系进行翻新工程,列车需要轮流更新机件而导致车辆不足,F-02及F-52编组将调回横须贺线及总武快速线。

其后2010年因横须贺线武蔵小杉駅开业,行车时间增长及客流量增加,再多1列列车调回横须贺线及总武快速线,令东海道本线只余下一列E217系列车,而空缺则由新造的E233系3000番台弥补。

2012年,因镰仓车辆中心的E217系翻新工程完成,F-02及F-52编组再调回东海道本线。两列列车全日行走,间中代替其他列车所运行的班次,但不可进入热海以西路段。

2015年3月14日,配合东京上野线开通,东海道线、宇都宫线及高崎线互相贯通运营,3线有更大的车辆调配空间,2列E217系列车(F-02与F-52、F-03与F-53)分别在同年3月至5月期间再次调回镰仓车辆中心,返回横须贺线及总武快速线。至此,E217系在东海道本线的运用正式告终。

退役[编辑]

由于列车已经用了20多年,开始出现老化问题,因此JR东日本购买了745辆E235系1000番台来取代此型列车,预计于2021-2024年期间逐步更换。
目前已退役/废车回送编组:Y-1、Y-2、Y-3、Y-4、Y-5、Y-6、Y-7、Y-9、Y-10、Y-11、Y-12、Y-13、Y-16、Y-17、Y-18、Y-20、Y-25、Y-36、Y-43、Y-44、Y-45、Y-47、Y-48、Y-49、Y-50、Y-51、Y-105、Y-107、Y-111、Y-112、Y-114、Y-115、Y-118、Y-119、Y-121、Y-123、Y-125、Y-126、Y-127、Y-135、Y-136、Y-137、Y-139、Y-143、Y-144、Y-146

参考文献[编辑]

  • JAPAN RAILFAN MAGAZINE 2002年5月号 “JR东日本之通勤电力动车组开发史”

外部链接[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