綦江区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本本一世留言 | 贡献2021年1月31日 (日) 05:49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綦江区
市辖区
綦江区的地理位置
綦江区的地理位置
重庆市的地理位置
重庆市的地理位置
坐标:29°01′57″N 106°39′04″E / 29.03259°N 106.65101°E / 29.03259; 106.65101
国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
隶属行政区重庆市
政府駐地古南街道
面积
 • 总计2,746.98 平方公里(1,060.61 平方英里)
人口(2010)
 • 總計1,213,770人
語言
 • 母语方言綦江话
时区北京时间UTC+8
郵政編碼401400
電話區號23
行政区划代码500110
網站www.cqqj.gov.cn

江区重庆市的一个市辖区,于2011年由万盛区綦江县合并而成。

地理

綦江区东边与南川区接壤、南边与贵州省接壤、西边与江津区接壤、北边与巴南区接壤,幅员面积2747.8平方公里,总人口122万。[1]

綦江区内煤炭、硫铁矿、石灰岩、白云岩、皂石、石英砂、稀土、天燃气等资源储量丰富,已探明煤炭储量达20亿吨,煤层气瓦斯储量400亿立方米,铁矿储量2亿余吨以上,石灰石储量4500亿立方米,植物资源2000多种,平均水资源总量11.6亿立方米、可开发水能10余万千瓦。[1]

历史沿革

合并前

万盛区

綦江县

公元1363年1月,大夏政权明玉珍统治时期,将南平綦江长官司与南川县合并设立綦江县。[2]

明洪武四年(1371年),大夏政权灭亡后,綦江县隶属四川布政使司重庆府(1646年四川布政使改为四川省)。清嘉庆七年(1802年),綦江县隶属四川省川东道重庆府。清宣统三年(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重庆起义宣布独立,綦江县隶属重庆蜀军政府。[2]

民国初年(1912年),成都大汉四川军政府和重庆蜀军政府合并成立四川军政府,綦江县隶属重庆镇抚府。1913年,綦江县隶属川东道(1915年川东道改名为东川道)。1928年,綦江县直属于四川省。1935年,綦江县隶属四川省第三行政督察区。[2]

1949年11月27日,綦江解放,隶属川东行政区璧山专区(1951年璧山专区改名为江津专区)。12月20日,綦江县人民政府成立。1952年9月,綦江县划归重庆市管辖。1953年3月,綦江县划回江津专区管辖。1958年11月,綦江县划归重庆市管辖。[2]

合并后

2011年10月22日,国务院正式批准,撤销万盛区、綦江县,设立綦江区、万盛经济技术开发区[2]

2012年4月20日,中国共产党重庆市委员会、重庆市人民政府下发《关于万盛经开区管理体制调整的决定》,指出由中国共产党綦江区委员会、区政府委托万盛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管委会,对万盛街道、东林街道、万东镇、南桐镇的党务、行政工作和经济社会发展事务进行领导和管理。綦江区统一管理万盛经济技术开发区范围内的人民代表大会政治协商会议、法院、检察院、武装工作[3]。6月2日,重庆市将綦江区中原万盛区的10个镇街全部纳入万盛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管理范围[4]

行政区划

綦江区下辖7个街道办事处、24个[5]

古南街道、​文龙街道、​三江街道、​万盛街道、​东林街道、​新盛街道、​通惠街道、​万东镇、​南桐镇、​青年镇、​关坝镇、​丛林镇、​石林镇、​金桥镇、​黑山镇、​石角镇、​东溪镇、​赶水镇、​打通镇、​石壕镇、​永新镇、​三角镇、​隆盛镇、​郭扶镇、​篆塘镇、​丁山镇、​安稳镇、​扶欢镇、​永城镇、​中峰镇横山镇

其中万盛街道、东林街道、万东镇、南桐镇、青年镇、关坝镇、丛林镇、石林镇、金桥镇、黑山镇由万盛经济技术开发区管辖。[6]

参考文献

  1. ^ 1.0 1.1 渝南门户—綦江. [永久失效連結]
  2. ^ 2.0 2.1 2.2 2.3 2.4 綦江历史沿革. [2020-01-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1-02). 
  3. ^ 市委市政府下发关于万盛经开区管理体制调整的决定. [2020-01-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2-31). 
  4. ^ 重庆市万盛经开区教育局. 重庆市万盛经开区教育工作情况简介. 
  5. ^ 2023年綦江区统计用区划代码和城乡划分代码.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2023-06-30 (中文(中国大陆)). 
  6. ^ 历史沿革. [2020-01-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2-18). 

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