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華邨

坐标22°15′44″N 114°14′09″E / 22.26229°N 114.23595°E / 22.26229; 114.23595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Achanhk留言 | 贡献2021年1月31日 (日) 09:00 →‎商場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興華邨全貌
興華(一)邨
Hing Wah (I) Estate
興華(一)邨,左下為停車場(最頂兩層設護老中心)
概要
類型租住屋邨
地點香港東區
地址柴灣環翠道11號
坐标22°15′44″N 114°14′09″E / 22.26229°N 114.23595°E / 22.26229; 114.23595
托建方 香港房屋委員會
入伙年份1971年
重建後:
1999年
技术细节
座数3
其他信息
住宅套数2,300
单套面积175 - 527 平方英尺(ft²)
住户数2,300
認可人口7,200
地圖
地图
興華(二)邨
翻油前的興華(二)邨
概要
類型租住屋邨
地點香港東區
地址柴灣環翠道18號
坐标22°15′44″N 114°14′09″E / 22.26229°N 114.23595°E / 22.26229; 114.23595
托建方 香港房屋委員會
入伙年份1976年
技术细节
座数7
其他信息
住宅套数3,671[1]
单套面积244 - 454 平方英尺(ft²)
住户数3,671
認可人口8,400
地圖
地图
安興樓商舖
籃球場
排球場
健體區、涼亭、兒童遊樂場及卵石路步行徑

興華邨(英語:Hing Wah Estate)是香港其中一個公共屋邨,位於東區柴灣,邨內分為興華(一)邨和興華(二)邨兩部份。

簡述

興華(一)邨

前身為徙置區,名為興華徙置區,俗稱「興華新區」,於1971年落成,設有三座樓高20層的第五型徙置大廈,在第四至六型徙廈中屬特別例子(一般此類大廈高16層)。由1975年元旦起,房委會將興華(一)邨所有樓宇重新命名[2]。1992年3月18日,房委會宣佈興華(一)邨將於1994年拆卸,但最後延誤一年才正式清拆。

重建後的興華(一)邨於1997年6月動工興建上蓋(亦是在主權移交前,最後一批以英屬香港政府名義批出的建屋合約之一),項目編號為HK16,全邨有3幢38層高的和諧一型大廈,名為美華樓、卓華樓及興翠樓(前稱雍華樓及興翠苑[3])及1幢8層高停車場大樓,其中美華樓基座則為3層高商場「興華廣場」,並設有天橋及通道連接港鐵柴灣站。房委會透過「自選單位計劃」把美華樓及卓華樓單位編配給受柴灣邨13座及北角邨重建影響的租戶,1999年入伙,而原本房委會於1998年打算把雍華樓改為重建置業計劃下的居屋出售,名為興翠苑,而邨內的樓宇外牆名牌及指示牌亦已更改作興翠苑之際,政府於2000年1月宣佈終止重建置業計劃,房委會遂決定將興翠苑在內整批重建置業計劃屋苑改回作公屋用途。同時,把所有樓宇名牌的「苑」字拆除,改為「樓」字[3],並透過「自選單位計劃」把興翠樓全幢單位編配給受柴灣邨14及15座重建及北角邨重建影響的租戶,讓他們自行揀選合適的居住單位,期間空置了一年,最後推遲至2000年才開始入伙。

興華(二)邨

興華(二)邨於1972年動工,1976年落成,佔地逾5.64公頃[4],先後由前徙置事務處香港房屋委員會,按徙置區與政府廉租屋共用的第七型徙置大廈規格及標準興建[5],所以富有前徙置事務處和政府廉租屋邨的建築設計特色。

由於原擬作徙置區的九龍順利邨項目後來不按第七型標準興建,因此興華(二)邨是香港僅有由前徙置事務處策劃興建的第七型徙置大廈(而其他項目初時均為政府廉租屋)。

1976年2月1日由於愛秩序灣艇戶大火,有接近3,000人受災[6]。政府為了盡早安置災民,裕興樓及豐興樓均提早六周落成。

有5幢建於山上,另外2座大廈(裕興樓及豐興樓)則依山而建,設有大型升降機、架空走廊及天台通道,分別連接環翠道及柴灣道,方便居民出入,建築設計上與同期的葵盛西邨十分相似。此外,和興樓樓高28層,是眾多第七型徙置大廈中最高的一幢。

樓宇

現時楼宇

樓宇名稱(座號) 樓宇類型 落成年份 住宅層數 屋邨分區
興翠樓(第1座)A 和諧一型第六款(第三代) 2000年 38 興華(一)邨
卓華樓(第2座) 1999年
美華樓(第3座) 和諧一型第五款(第三代)
寧興樓(第1座)YY 舊長型大廈
第七型徙置大廈
1976年 15 興華(二)邨
展興樓(第2座)YY
和興樓(第3座)YY 28
安興樓(第4座)YY 15
豐興樓(第5座)YY
樂興樓(第7座)XX 20
裕興樓(第8座)XX

斜體表示該樓宇牽涉26座問題公屋醜聞,其混凝土強度未達高層單位20.7MPa或低層單位31MPa的標準,但遲至1990年代才被揭發。

興華一邨由中國建築國際承建。

A前稱雍華樓/興翠苑[3];全港最後一座入伙的第三代和諧式大廈

YY寧興樓、展興樓、和興樓、安興樓及豐興樓在實際上是同一幢建築

XX樂興樓及裕興樓在實際上都是同一幢建築

重建前的興華(一)邨

重建前的興華(一)邨
樓宇名稱(座號) 樓宇類型 落成年份 拆卸年份 安置屋邨
恆興樓(第1座) 第五型徙置大廈 1971年 1994年 峰華邨
小西灣邨
順興樓(第2座)
景興樓(第3座)

教育及福利設施

幼稚園

已結束

社會福利

香港唐氏綜合症協會(1986年創辦)唐家軒(2006年創辦,後2013年升格)(集總辦事處、賽馬會唐家軒及耆智融樂中心(智障人士老有所為社區共融中心)於一身)(位於安興樓天台)

小學

已結束

中學

特殊學校

成人訓練中心暨宿舍

商場

位於興華(一)邨的興華廣場(前稱興華商場)在1999年落成,提升工程於2009年4月開展,並於2010年第一季完成。除了鮮活街市外,亦有麵包店、水果店、超級市場、快餐店、文具店、玩具店等[7]。其後街市被改建為商舖,而超級市場亦搬到前街市位置。

另外,原位於興華(二)邨的部分商店及街市至今仍由房委會持有,沒有隨上述的興華廣場一同售予領展房地產投資信託基金,相關零售面積接近3,500平方米,大部分商店在安興樓及和興樓平台。[8]

交通

交通路線列表
港鐵
柴灣道
環翠道
連城道

區議會議席分佈

年度/範圍 2000-2003 2003-2007 2008-2011 2012-2015 2016-2019 2020-2023
興華(一)邨
興民選區
興民選區
興華(二)邨 樂興樓及裕興樓
翡翠選區
寧興樓、展興樓、和興樓、安興樓及豐興樓
翡翠選區

參考資料

  1. ^ 第一輪全面結構勘察計劃. 香港房屋委員會. 2015年4月 [2020-08-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18). 
  2. ^ 興華邨三座樓明日起改名稱.《大公報》,1974年12月31日.
  3. ^ 3.0 3.1 3.2 興華一邨住宅樓宇的命名
  4. ^ 推動公屋重建研究報告. 經民聯. 2019-09 [2020-08-15] (中文(香港)). 
  5. ^ 第七型新區大廈 設計規格皆最新.《華僑日報》,1972年11月29日.
  6. ^ 《集體回憶之維多利亞港》,何耀生著,明報出版社 ISBN 962-8872-68-0
  7. ^ 興華廣場. 網站. [2012-04-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4-24). 
  8. ^ 香港房屋委員會:商業樓宇的管理 (PDF). 審計署署長報告書. 香港審計署. [2021-01-31]. 

外部連結